玉屏風散治療蕁麻疹
養(yǎng)生與治療。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養(yǎng)生在于平日一點一滴的積累,而非一蹴而就!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玉屏風散治療蕁麻疹》,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慢性蕁麻疹,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慢性蕁麻疹發(fā)病時,身上可見紅色或者白色凸起的小丘疹,有的也可能是成片的風團。從中醫(yī)角度來看的話,紅色丘疹是熱毒導致的,遇熱則發(fā)病。白色丘疹是寒邪導致的,遇寒發(fā)病。風團都是有風邪侵入體表導致的。很多醫(yī)生在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時候,會經(jīng)常用到玉屏風顆粒,那么玉屏風顆粒對于治療慢性蕁麻疹有效嗎?
慢性蕁麻疹易反復,難治愈
醫(yī)生表示,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反復發(fā)作、頑固難治的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fā)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fā)作次數(shù)從每天數(shù)次到數(shù)天一次不等。
慢性蕁麻疹由于免疫機能異常導致的,而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是十分龐大、復雜而精細的,多種原因導致機體長期處于免疫致敏狀態(tài),外界原本十分尋常的物質都可成為引發(fā)變態(tài)反應的致敏原,這是慢性蕁麻疹簡要的發(fā)病機制。目前西醫(yī)抗組胺、激素等藥物多可暫時控制癥狀,但僅僅是作用于過敏反應的終端,因而服西藥則風團止或減輕,停藥則風團復發(fā),可數(shù)月或數(shù)年不愈。而想完全擺脫,就必須從調理體質上入手,才能達到治愈慢性蕁麻疹的目的。
中藥調理過敏體質 從根源上杜絕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生
在中醫(yī)體質學上來看,慢性蕁麻疹患者多屬于特稟體質(過敏體質)。過敏體質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失調,機體無法抵御過敏原入侵而造成的過敏反應。而免疫功能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解釋就是“正氣”,而過敏體質的人在中醫(yī)里表現(xiàn)則為“氣虛衛(wèi)外不固”,也就是防御外敵的能力下降了,體內(nèi)的抗體增高,身體因此處于高敏狀態(tài),一些尋常的物質也被抗體當成了“敵人”,作出“過度反應”引起過敏。所以,改善過敏體質就要益氣固表,通過補氣而增加衛(wèi)外之力,比如服用德眾玉屏風顆粒,益氣固表,能夠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抑制過敏反應,是現(xiàn)今中醫(yī)改善過敏體質的常用中成藥。
玉屏風顆粒由黃芪、防風、白術三味藥配伍而成。其中黃芪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之功能,白術補氣健脾,防風祛風解表。三藥配伍可益氣固表,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功能,抑制過敏反應,減少慢性蕁麻疹的反復發(fā)作,對慢性蕁麻疹具有很好的療效。
除此之外,慢性蕁麻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科學護理,比如保證清淡營養(yǎng)的飲食、適量地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等,都有助于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降低疾病的發(fā)病率。當然更重要的是要遠離過敏原,比如動物毛、花粉、魚、蝦等,以防誘發(fā)蕁麻疹或者使病情加重。
ys630.coM延伸閱讀
慢性蕁麻疹,在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慢性蕁麻疹發(fā)病時,身上可見紅色或者白色凸起的小丘疹,有的也可能是成片的風團。從中醫(yī)角度來看的話,紅色丘疹是熱毒導致的,遇熱則發(fā)病。白色丘疹是寒邪導致的,遇寒發(fā)病。風團都是有風邪侵入體表導致的。很多醫(yī)生在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時候,會經(jīng)常用到玉屏風顆粒,那么玉屏風顆粒對于治療慢性蕁麻疹有效嗎?
慢性蕁麻疹易反復,難治愈
醫(yī)生表示,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反復發(fā)作、頑固難治的變態(tài)反應性皮膚病,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fā)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fā)作次數(shù)從每天數(shù)次到數(shù)天一次不等。
慢性蕁麻疹由于免疫機能異常導致的,而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是十分龐大、復雜而精細的,多種原因導致機體長期處于免疫致敏狀態(tài),外界原本十分尋常的物質都可成為引發(fā)變態(tài)反應的致敏原,這是慢性蕁麻疹簡要的發(fā)病機制。目前西醫(yī)抗組胺、激素等藥物多可暫時控制癥狀,但僅僅是作用于過敏反應的終端,因而服西藥則風團止或減輕,停藥則風團復發(fā),可數(shù)月或數(shù)年不愈。而想完全擺脫,就必須從調理體質上入手,才能達到治愈慢性蕁麻疹的目的。
中藥調理過敏體質 從根源上杜絕慢性蕁麻疹的發(fā)生
在中醫(yī)體質學上來看,慢性蕁麻疹患者多屬于特稟體質(過敏體質)。過敏體質主要是由于免疫功能失調,機體無法抵御過敏原入侵而造成的過敏反應。而免疫功能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解釋就是“正氣”,而過敏體質的人在中醫(yī)里表現(xiàn)則為“氣虛衛(wèi)外不固”,也就是防御外敵的能力下降了,體內(nèi)的抗體增高,身體因此處于高敏狀態(tài),一些尋常的物質也被抗體當成了“敵人”,作出“過度反應”引起過敏。所以,改善過敏體質就要益氣固表,通過補氣而增加衛(wèi)外之力,比如服用德眾玉屏風顆粒,益氣固表,能夠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抑制過敏反應,是現(xiàn)今中醫(yī)改善過敏體質的常用中成藥。
玉屏風顆粒由黃芪、防風、白術三味藥配伍而成。其中黃芪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之功能,白術補氣健脾,防風祛風解表。三藥配伍可益氣固表,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功能,抑制過敏反應,減少慢性蕁麻疹的反復發(fā)作,對慢性蕁麻疹具有很好的療效。
除此之外,慢性蕁麻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科學護理,比如保證清淡營養(yǎng)的飲食、適量地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等,都有助于增強身體的免疫功能,降低疾病的發(fā)病率。當然更重要的是要遠離過敏原,比如動物毛、花粉、魚、蝦等,以防誘發(fā)蕁麻疹或者使病情加重。
玉屏風散光聽名字感覺和屏風有關,其實和屏風沒有一丁點關系,準確來說它是一種中藥方劑,現(xiàn)在主要用于治療或預防小兒及成人反復發(fā)作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想知道其組成和用法的話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方劑名】
玉屏風散,出自《醫(yī)方類聚》。
【組成】
防風一兩(30g) 黃芪蜜炙 白術各二兩(各60g)。
【用法】
上畋咀,每服三錢(9g),水一盞半,加大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后熱服?,F(xiàn)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g,大棗煎湯送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虛自汗證。自汗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脈浮緩,以及虛人易感風邪者。
【方解】
本方之自汗證是因脾肺氣虛,衛(wèi)表不固所致。肺氣虛,則衛(wèi)表不固,腠理疏松,營陰不能內(nèi)守,故自汗出,惡風易感風邪;脾氣虛,氣血化源不足,故面色咣白、舌淡苔白、脈浮緩。治宜益氣固表,以達止汗之功。方中黃芪內(nèi)外同治為君,對內(nèi)大補脾肺之氣,對外固表止汗。白術為臣,健脾益氣,使脾氣旺則土能生金,肺金足則可固表實衛(wèi)。二藥相須為用,使氣旺表實,汗不外泄,外邪難侵。防風走表既祛風邪又防御風邪之侵為佐使藥。且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戀邪,防風得黃芪,祛邪而不傷正。三藥合用,補中有疏,散中有補。
【臨床運用】
1.用方要點
本方為治療表虛自汗的常用方,以自汗惡風,面色咣白,舌淡,脈浮緩為辨證要點。
2.現(xiàn)代運用
本方常用于治療或預防小兒及成人反復發(fā)作的上呼吸道感染,腎小球腎炎易于傷風感冒而致病情反復發(fā)作者,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支氣管哮喘等因外感風邪而反復發(fā)作者。
【方歌】
玉屏風散少而精,芪術防風鼎足功,表虛汗出易外感,益氣固表又祛風。
【知識拓展】
玉屏風散是中醫(yī)扶正固表的經(jīng)典名方。其方名玉屏風散其功用有似御風屏障,珍貴如玉,說明本方具有防御功能。顯著提高機體的衛(wèi)外防御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毒通過提升患者的正氣以防御外邪,適用于健康和亞健康人群。
結語:通過以上的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玉屏風散的相關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玉屏風散對于治療過敏性鼻炎也是有效的,冬天的鼻炎是很煩人的,我們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選擇性的使用以上介紹的方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弄清楚使用的方法所以不能盲目的亂用哦。
鼻炎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疾病,雖然目前治療的方法很多,但是效果都不太好。常用于治療鼻炎的藥物是糖皮質激素,雖然能有效抑制鼻炎,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卻不能忽視,而且,激素對于鼻炎僅僅是短暫的抑制,容易讓患者產(chǎn)生依賴性。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玉屏風散有治療鼻炎的作用。
一、玉屏風散是治療變異性鼻炎的主方
變異性鼻炎雖然有多種證型,病情復雜,但基本證型仍以衛(wèi)氣虛多見,或伴有氣虛。由于主要問題是衛(wèi)氣虛弱,而玉屏風散的主要功效是補氣固表,所以玉屏風散是治療變異性鼻炎的基本方劑。在臨床工作中,筆者將玉屏風散作為各種證型變異性鼻炎的主方,隨證加減,均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為什么玉屏風散能有效,是因為該方有較好的益氣固表功效,黃芪甘溫,內(nèi)可大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之力,防風走表而去風邪,合芪、術,則扶正為主,兼以祛邪。現(xiàn)代實驗研究,認為黃芪有調節(jié)免疫細胞功能,能抑制變態(tài)反應,也從一個側面證明該方在治療變異性鼻炎有效。
二、靈活應用,隨證加減
在臨床工作中,也有一些患者應用該方效果不顯,究其原因,并非方劑出了問題,而是病情是不斷的演變、病情遷延、合并癥出現(xiàn),就需要調整方藥。久病就需要加用活血化瘀方藥,合并感染就需要配合清熱化瘀方藥,體質不同補瀉各異,筆者喜用玉屏風散+干老常用的地龍、蟬衣+辛夷、白芷(或蒼耳子)+隨證加減。十余年來治療變異性鼻炎得心應手。
慢性鼻竇炎應該從虛、從肝、從濕熱、從痰、從瘀、從瘡瘍綜合論治,并針對不同患者作恰當?shù)男睦硎鑼е委?。筆者以玉屏風散合蒼耳子散加味,方中黃芪、白術、防風健脾補肺,益氣固表祛風;蒼耳子、辛夷花、白芷辛溫散寒,祛風通竅,止頭痛;川芎、防風、白芷、細辛、薄荷疏風止痛,清利頭目、宣通鼻竅;川芎、當歸、甲珠行氣活血、通絡祛瘀;柴胡、菊花、薄荷、連翹、浙貝、葛根疏肝理氣,清熱解毒,清利頭目;浙貝、桔梗清熱化痰,排膿祛瘀;黃芪、當歸補血活血,托毒排膿;甘草調和諸藥?,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黃芪、白術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抗炎、消腫、促進組織新陳代謝;防風、川芎、當歸、白芷、蒼耳子、柴胡、葛根、細辛具有止痛、抗炎、抗組胺、抗過敏、收縮鼻黏膜血管,降低通透性,改善局部血循環(huán)的作用;蒼耳子、防風、柴胡、連翹、薄荷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的作用;甲珠、川芎、當歸、黃芪、浙貝具有改善血液循環(huán),抗炎消腫、抗增生、增加藥物滲透、提高療效的功用。故用此方法治療慢性鼻竇炎患者取得較好療效。
玉屏風散是中藥方劑名,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的作用,是補益劑,臨床上常用來治療脾虛自汗癥?,F(xiàn)在常用來輔助治療慢性蕁麻疹,哮喘,慢性氣管支氣管炎,以及腎小球腎炎等疾病。臨床研究表示,玉屏風散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看一下玉屏風散的配方及其功效。
歌訣
玉屏風散用防風,黃芪相畏效相成,白術益氣更實衛(wèi),表虛自汗服之應。
組成
防風、黃芪、白術。
用量
防風 30g,黃芪60g,白術60g。
用法
每服9克,用水一盞半,加大棗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熱服。現(xiàn)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克,大棗煎湯送服;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益氣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虛自汗。汗出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
方義
本證多由衛(wèi)虛腠理不密,感受風邪所致。表虛失固,營陰不能內(nèi)守,津液外泄,則常自汗;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皆為氣虛之象。方中黃芪甘溫,內(nèi)補脾肺之氣,外可固表止汗,為君藥;白術健脾益氣,助黃芪以加強益氣固表之功,為臣藥;佐以防風走表而散風邪,合黃芪、白術以益氣祛邪。且黃芪得防風,固表而不致留邪;防風得黃芪,祛邪而不傷正,有補中寓疏,散中寓補之意。
配伍特點
黃芪配白術,汗不外泄,外邪易難內(nèi)侵;本方以補氣固表藥為主,配合小量祛風解表之品,使補中寓散。
運用
本方用于表虛自汗證,臨床應用以自汗惡風,面色?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自汗較重者,加浮小麥、煅牡蠣、麻黃根以固表止汗。
禁忌
若屬外感自汗或陰虛盜汗者,則不宜使用。
重要文獻摘要
① 《醫(yī)方考》:“衛(wèi)氣一虧,則不足以固津液,而自滲泄矣,此自汗之由也。白術、黃芪所以益氣,然甘者性緩,不能速達于表,故佐之以防風。東垣有言,黃芪得防風而功愈大,乃相畏相使者也。是自汗也,與傷風自汗不同,傷風自汗責之邪氣實;雜證自汗責之正氣虛,虛實不同,攻補亦異。”
② 《古今名醫(yī)方論》:“防風遍行周身,稱治風之仙藥,上清頭面七竅,內(nèi)除骨節(jié)疼痹、四肢攣急,為風藥中之潤劑,治風獨取此味,任重功專矣。然衛(wèi)氣者,所以溫分肉而充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惟黃芪能補三焦而實衛(wèi),為玄府御風之關鍵,且無汗能發(fā),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頭目風熱、大風癩疾、腸風下血、婦人子臟風,是補劑中之風藥也。所以防風得黃芪,其功愈大耳。白術健脾胃,溫分肉,培土即以寧風也。夫以防風之善驅風,得黃芪以固表,則外有所衛(wèi),得白術以固里,則內(nèi)有所據(jù),風邪去而不復來,當倚如屏,珍如玉也?!?/p>
③ 《古方選注》:“黃芪畏防風,畏者,受彼之制也。然其氣皆柔,皆主乎表,故雖畏而仍可相使。不過黃芪性鈍,防風性利,鈍者受利者之制耳;惟其受制,乃能隨防風以周衛(wèi)于身而固護表氣,故曰玉屏風?!?/p>
④ 《成方便讀》:“大凡表虛不能衛(wèi)外者,皆當先建立中氣,故以白術之補脾建中者為君,以脾旺則四臟之氣皆得受蔭,表自固而邪不干;而復以黃芪固表益衛(wèi),得防風之善行善走者,相畏相使,其功益彰,則黃芪自不慮其固邪,防風亦不慮其散表,此散中寓補,補內(nèi)兼疏,顧名思義之妙,實后學所不及耳?!?/p>
玉屏風散是中醫(yī)經(jīng)典名方之一,從元朝起就被用來預防感冒,直到如今,依然是一個常用且有效的處方。在這里,中日友好醫(yī)院中醫(yī)科程志強博士向大家推薦一個好方法,做一道既好吃又能防感冒,功效和玉屏風散一樣的湯。
這道湯叫做防風黃芪牛肉湯,在這道湯的備料中,用藥和玉屏風散完全相同,也是黃芪、防風和白術為主藥,只不過要做成的是藥膳而不是湯藥。
這道防風黃芪牛肉湯做起來并不麻煩,先準備牛肉250克、黃芪1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紅棗10枚。將牛肉洗凈,切成小塊放入水中煮沸,把上面的血沫撇掉,3分鐘后將牛肉撈起,在涼水里過一下。
然后在鍋里放適量的水,將洗凈的黃芪、白術、防風、紅棗放進鍋里,攪拌均勻,再用大火煎煮半小時。接下來把煮好的牛肉塊,放入已經(jīng)煮了半個小時的藥湯鍋里,改用小火再燉兩小時,等到牛肉熟透,將黃芪、防風、白術撿出來,然后加入適量鹽、蔥、姜后,繼續(xù)用大火再煮8分鐘,最后放少許味精,這樣這道防風黃芪牛肉湯就做好了。
這道藥膳能夠益氣補肺、養(yǎng)心安神,強身健體,平時容易感冒、體質虛弱、怕冷的人,可以每天喝一次,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還能預防感冒。
另外,由于黃芪具有增強人體肌表的防御功能,提高預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因此,體質虛弱易患感冒的人,平時經(jīng)常用黃芪煎水代茶飲,也能有較好的防治感冒的作用。不過,程博士提醒,藥膳只作預防用,如果已患了感冒,還是吃玉屏風散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