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
菌酶養(yǎng)生適合哪些人群。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健康離不開養(yǎng)生,積極的心理離不開養(yǎng)生。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其實存在我們的身體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主要出現(xiàn)的部位在心肌功能,肝臟以及心臟,這幾個器官含量是最高的,同時也最容易打破平衡,一旦打破平衡會引起不同的并發(fā)癥,需要大家去合理的控制。
正常范圍
正常情況下,血液中來自肝細胞的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的范圍是0-40U/L(單位)。
檢查意義
在肝功能檢查中,谷丙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受損的指標的,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是反映肝細胞壞死的標準。對于肝硬化、肝纖維化、肝癌的檢測非常準確??梢院凸缺D氨酶結合起來反映肝功能的狀況,比如谷丙轉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比值均在1.0以下為肝硬化或早期肝硬化患者。
很多文獻報告了AST與ALT的比值有助于判斷肝病變程度,在診斷中具有一定的意義。①在肝細胞損害時,AST/ALT1。②當AST/ALT比值大于1,常見于各種原因的肝硬化;在慢性病毒性肝炎,常提示纖維組織增生或肝硬化進展;在急性肝炎病程后期,提示重癥肝炎傾向,若大于2,則預后不佳。③當AST/ALT比值大于2,且AST水平在300以內時,常提示酒精性肝臟疾病;除酒精性損害外,全身性疾病,心肌損害等亦可出現(xiàn)AST/ALT大于1或2。④當AST/ALT比值大于3,且AST大于500時,則提示為循環(huán)障礙如左室衰竭,或肝臟惡性腫瘤.
在肝功能檢查中,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不一定就是肝炎引起的。因為飲酒、勞累、熬夜、劇烈運動、藥物都可能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所以出現(xiàn)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也不用過于緊張,需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確診即可。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高的情況也常會在體檢中出現(xiàn),很多人不解。
轉氨酶是催化氨基酸與酮酸之間氨基轉移的一類酶。普遍存在于動物、植物組織和微生物中,心肌、腦、肝、腎等動物組織以及綠豆芽中含量較高。種類很多,體內除賴氨酸、蘇氨酸中外,其余α-氨基酸都可參加轉氨基作用并各有其特異的轉氨酶。其中以谷丙轉氨酶(GpT)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GOT)最為重要。
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高說明存在肝細胞損傷,一般見于各種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膽疾病。但是,一些外界因素也可使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一過性增高,如運動,進食,飲酒,熬夜,藥物(消藥炎即抗生素,但感冒藥不是消炎藥,要區(qū)分開,但是不管是感冒藥還是消炎藥,服用后都有可能引起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高)等。應排除這些情況復查一次,若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持續(xù)增高,應做進一步檢查,如測乙肝兩對半等,以確定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高的原因,并對癥治療。
擴展閱讀
人體的五臟包括心、肝、脾、肺、腎,這都是我們重要的內臟器官,在這些重要臟器之中,肝臟的作用可以說是尤為重要。肝臟是我們身體重要的解毒器官和物質轉化器官,我們身體里很多的物質轉化都是在肝臟內進行??墒怯捎诟闻K缺少敏感神精,所以當肝臟發(fā)生疾病的早期我們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
那是不是每次肝臟發(fā)生疾病我們都要等到疾病發(fā)展到晚期才能發(fā)現(xiàn)的?其實也不一定,在正常情況下,肝臟可以分泌很多種類酶入血,只要平時我們在身體檢查的時候做一下轉氨酶的檢查就可以發(fā)現(xiàn)肝臟有沒有病變的。在眾多的的轉氨酶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對肝細胞特異性很強,下面,我們介紹的了解一下。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細胞中,它的正常值是0-40單位之間。當其明顯升高或降低時常提示有肝損傷。這個肝損傷只是“結果”,還不能提示肝損傷的病因,更不能武斷地認為就是肝炎,還必須進一步追查病因,如有無肝炎病毒、是否嗜酒、身體是否肥胖、有無脂肪肝、有無心臟病、有無化學藥物中毒史、有無寄生蟲病史等。
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時會出現(xiàn)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黃疸、肝區(qū)疼痛等癥狀,這些癥狀都會在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時表現(xiàn)出來。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高的癥狀并不一定是肝炎引起的,應及時確定谷丙轉氨酶高的原因,建議檢查乙肝兩對半明確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如果癥狀重,做對癥治療。
以上就是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在肝臟疾病時的應用,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因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是一種特異性很強的轉移酶,在檢查前如果休息不好,喝酒,抽煙,飲食過于重油、重鹽、重糖等都會對結果有一定影響,所以在檢查前我們需要特別注意。
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轉氨酶,如果說轉氨酶偏高的話,那么可能是乙型肝炎或者丙型肝源問題,還有日常飲食不注意也容易引起轉氨酶偏高,特別是長期飲酒的人。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就是我們常說的轉氨酶
,英文縮寫是ALT。肝功能檢測結果分析中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大多數(shù)存在于肝細胞中,其作用就是參與人體新陳代謝,是人體不可或缺的一種蛋白酶。2、最常見的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的原因就是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
。由于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都會通過不同有途徑對肝臟細胞起到殺傷作用。其中乙肝型肝炎較難治療些,而丙型肝炎較輕易治療些,凡是在治療及時,并堅持的丙肝患者沒有一個不完全治愈的。3、飲食問題也是日常生活導致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的原因之一
。只要患者食用刺激肝臟的食品,飲酒,以及服用刺激肝臟的藥物等都會引起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所以每碰到一位肝病患者,我都囑咐他控制好飲食,不要亂用藥,做到這些,保肝藥不用多吃就能起到保肝護的效果。另外還有患其他肝臟疾病的人,也會讓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目前最常的就是脂肪肝患者,而且越來越多,這種情況大多都和飲食有一定的關系。像丁肝、甲肝、戊肝就相對少見了。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的話,那么患者會表現(xiàn)出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的癥狀,了解了這些癥狀之后,也應該注意分析原因,常見的濫用保健品補品或者患有心肌炎,腎炎等這些也會導致這些問題發(fā)生。
一、當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時會出現(xiàn)食欲減退
、惡心、嘔吐、黃疸、肝區(qū)疼痛等癥狀,這些癥狀都會在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偏高時表現(xiàn)出來。有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高的癥狀并不一定是肝炎引起的,應及時確定谷丙轉氨酶高的原因,建議檢查乙肝兩對半明確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如果癥狀重,做對癥治療。二、偏高成因
由于人體各組織器官中都含有轉氨酶,所以血清轉氨酶增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肝病專家介紹,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的原因主要有:
1、病理性增高:肝病(肝炎,肝壞死,脂肪肝,肝癌等),心肌炎,腎炎,肺炎,肺結核,敗血癥,腦炎,腦膜炎,肌肉發(fā)炎,傷寒,瘧疾,膽囊炎,膽結石,膽管梗阻,感冒,流感,麻疹,血吸蟲病,紅斑狼瘡,甲亢,糖尿病,心力衰竭,風濕病,消化道疾病,尿毒癥,骨骼疾病等都能使ALT增高。
2、濫用保健品和補品,很多保健品和補品都能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
3、中毒性增高:酒精中毒,農藥中毒,鉛.汞等重金屬中毒,等各種急慢性中毒都能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
4、生理性增高:懷孕,勞累,運動,情緒惡化,心理壓力大,內分泌失調,心.肝.腦供血不足都能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
5、藥物性增高:眼下已經發(fā)現(xiàn)100多種藥物能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精神病藥物(氯丙嗪等),抗結核藥物(利福平等),消炎抗菌藥物(四環(huán)素,慶大霉素,氯霉素,等)避孕藥還有一些中藥都能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增高。
谷氨酰胺轉移酶是人身體里的一種有機成分,它分布在身體的各個器官,在腎器官和肝臟器官里存在最多。自然而然的谷氨酰氨轉移酶對腎功能和肝臟功能的影響較其它的身體器官而言要大的多。谷氨酰胺酶偏高或者是偏低的話對腎功能和肝臟功能都有不好的作用,嚴重時還有可能引發(fā)與之相關的疾病。
所以,要時刻的注意著谷氨酰酶在身體里的含量,不要等到它引發(fā)病情才后悔莫急。而一些能夠引起谷氨酰酶偏高或者偏低的因素大家也要注意避免。那么對于引起谷氨酰酶偏高的因素以及危害大數(shù)人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偏高原因:
1、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時,谷氨酰轉移酶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動期,谷氨酰轉移酶表現(xiàn)正常,若谷氨酰轉移酶持續(xù)升高,則表示病情惡化;
2、酒精性、藥物性肝炎:谷氨酰轉移酶一般在300~1000U/L,酗酒者戒酒后谷氨酰轉移酶就會隨之下降;
3、膽道阻塞性疾病也可以造成谷氨酰轉移酶升高,肝內阻塞會誘使肝細胞產生大量的谷氨酰轉移酶,甚至會達參考值上限的10倍以上;
4、脂肪肝、胰腺炎、胰腺腫瘤、前列腺腫瘤等亦可使谷氨酰轉移酶輕度增高;
5、過度食用高高蛋白補品也會增加肝臟負擔,導致谷氨酰轉移酶升高。
偏低原因
氨酰轉移酶主要存在于腎臟、肝臟及胰腺中,血清中的谷氨酰轉移酶主要來自于肝膽系統(tǒng)。臨床上谷氨酰轉移酶偏低的現(xiàn)象并不常見,一般谷氨酰轉移酶值只要在參考范圍內屬于正常情況。乙肝患者體內谷氨酰轉移酶若出現(xiàn)過度偏低則可能有重型肝炎,另外,急性乙肝爆發(fā)期也可使谷氨酰轉移酶出現(xiàn)偏低的情況。
危害
1、預示病毒性肝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時,壞死區(qū)鄰近的肝細胞仙酶合成亢進,引起血清谷氨酰轉肽酶偏高。慢性活動性肝炎時谷氨酰轉肽酶檢測值常常高于谷氨酰轉肽酶正常值的1~2倍,如長期升高,可能有肝壞死傾向。
2、預示肝膽疾?。焊蝺然蚋瓮饽懝芄W钑r,谷氨酰轉肽酶排泄受阻,隨膽汁返流入血,致使血清谷氨酰轉肽酶偏高。
3、預示脂肪肝:脂肪肝患者的谷氨酰轉肽酶也常升高,但一般營養(yǎng)性脂肪肝時血清谷氨酰轉肽酶活性多數(shù)不超過正常值的2倍。
4、預示酒精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谷氨酰轉肽酶幾乎都上升,成為酒精性肝病的重要特征。
5、預示肝硬化:肝硬化時血清谷氨酰轉肽酶的改變取決于肝內病變有無活動及其病因。在非活動期多屬正常,若伴有炎癥和進行性纖維化則往往上升。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則往往早期有谷氨酰轉肽酶升高。有人認為肝硬化早期時谷氨酰轉肽酶升高,嚴重患者尤其是晚期病例反而很低,這可能由于肝細胞谷氨酰轉肽酶合成能力喪失,從而認為肝硬化患者如果谷氨酰轉肽酶較高,提示疾病尚處于早期階段。
6、預示肝癌:原發(fā)性或轉移性肝癌病人中,谷氨酰轉肽酶多數(shù)呈中度或高度增加,可大于正常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其他系統(tǒng)腫瘤多屬正常。但肝癌谷氨酰轉肽酶的測定結果與其他肝膽疾病,尤其與黃疸病例重疊甚多,故單項測定谷氨酰轉肽酶對肝癌并無診斷價值,但若同時測定甲胎蛋白、AKp和GGT,則診斷價值較大(甲胎蛋白陰性,而AKp、GGT上升,尤其在無黃疸、轉氨酶正?;騼H輕度升高者,應高度警惕肝癌可能。
要知道腎功能和肝臟功能可是人身體的最重要的機能之一,任何一個身體機能出現(xiàn)問題的話都是一種可怕的現(xiàn)象。所以在生活大家一定要注意生活飲食和生活習慣。盡量多吃蔬菜水果,并且要經常的鍛煉身體強健體魄。這樣才會有個美好的未來。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患者患有一些慢性疾病,這些慢性疾病在治療的時候,如果經常吃藥對身體的副作用會比較大,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一些茶葉或者是吃一些藥膳,因為這樣的副作用是非常小的,而且治療起來效果也比較好,天門冬就是我們經常用來治療疾病的一種藥方茶,那么天門冬泡水喝都有哪些功效呢?
天門冬泡水喝的功效與作用
天門冬茶,是一種傳統(tǒng)藥茶方,具有滋陰潤燥,清肺降火;抗菌的功能。天門冬茶,用于治療很多疾病有著非常好的效果。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見病,乳房腫塊、乳房腫瘤等等,經常困擾著女性,影響著女性的身體健康,天門冬對一般良性乳房腫瘤,尤其是乳房小葉增生,不論腫塊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數(shù)可獲治愈。
天門冬茶還可以幫助人們退熱清肺,生活中有很多肺熱的人,或者有時候感染了風寒,我們也可以跑一杯天門冬茶喝,天門冬對感受溫燥,癥見身熱,微惡風寒,干咳少痰者,可配又杏、沙參、杏仁行裝,以清肺潤燥、疏風解表。
天門當茶泡水喝,能夠治療人們咳嗽吐血等疾病,我們有時候上火導致咽喉腫痛,非常難受,還有經常便秘,腸胃不好的人,也可以喝幾杯天門冬茶,天門冬茶對于我們常見的便秘、陰虛發(fā)熱、乳房腫瘤等疾病有著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
天門冬泡水喝的禁忌
1、虛寒泄瀉及外感風寒致嗽者,皆忌服。
2、脾虛便溏之人不宜使用。
3、不宜與藥材曾青一同使用。
4、胃虛無熱者忌服。
5、服用天冬期間禁食鯉魚。
天門冬的功效和作用
1、清肺降火:天門冬味甘苦性寒涼,入肺、腎二經。長于滋臃腎之陰,苦降泄火。寒能清熱,故有清肺降火之功。常用于肺熱陰傷之燥咳,咯血及陰虛內熱之證。
2、滋陰潤躁:天門冬甘寒清潤,入肺腎二經,長于滋肺腎之陰,具有滋陰潤燥之功,常用治津虧消渴,咽喉腫痛,腸燥便秘等證。
天門冬泡水喝功效的與作用及禁忌 天門冬功效和作用!
3、滋補肺腎:天門冬味甘性寒,甘能補益,寒能清潤,入肺、腎二經。善于滋補肺腎之陰并可清虛熱,常用于肺腎陰虛之證。天門冬有滋補肺腎之陰。益膚悅顏之效。如《日華子本草》曰:“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p>
4、清熱除淋:天門冬甘寒清潤,有清熱除淋之效。如《本草蒙筌》曰:“能除熱淋,止血溢妄行”,多因過食肥甘酒熱之品,脾胃健運失常,積濕成熱,濕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或七情郁結,房勞過度,精竭火動所至。癥見小便頻急,熱澀刺痛,色黃赤渾濁,小腹拘急,脹滿疼痛,舌苔薄黃,脈數(shù)。治用天門冬清熱通淋,熱去小便自利。
天門冬又叫作天冬草、老虎尾巴根,屬于草本類植物,分布較廣,不怎么受地域的限制。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來一一的為大家揭曉這種神秘的植物有什么神奇的功效之處。
天門冬別名天冬、絲東,分布于我國華東、中南、河北、河南、陜西、山西、甘肅、四川、臺灣、貴州等省區(qū)。
藥性:甘、苦、寒。歸肺、腎、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白喉。敗毒抗癌,、清勢化痰、滋陰潤燥。
性狀:本品呈長紡錘形,略彎曲,長5~18cm,小段直徑 0.5~2cm 。有不透明的細心。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淺不等的縱皺紋,偶有殘存的灰棕色外皮。質硬或柔潤,有黏性,斷面
角質樣,中柱黃白色。薄片淡黃棕色,可見中間黃白色中柱。氣微,味甜、微苦。含天冬酰胺、B-谷甾醇、葡萄糖等。以黃白色、半透明者為佳。
化學成分:含多種螺旋甾甙類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絲氨酸等近20種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制法:秋、冬二季采挖,洗凈,除去莖基和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除去雜質,迅速洗凈,切薄片,干燥。
天門冬為多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無毛。塊根肉質,簇生,長橢圓形或紡錘形,長4~10厘米,灰黃色。莖細,長可達2m,分枝具棱或狹翅;葉狀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長1~3厘米,寬1~2mm,先端銳尖。葉退化成鱗片,先端長尖,基部有木質倒生刺,刺在莖上長2.5~3mm,在分枝上較短或不明顯。一般在秋、冬采挖洗凈,除去須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熱除去外皮,洗凈,曬干備用。
天門冬的營養(yǎng)成分
天門冬全草含天冬酰胺(天門冬素)、p-固甾醇、甾體皂苷、黏液質、糖醛衍生物、17種氨基酸、豐富的維生素、無機元素、豆甾醇、內脂、黃酮、蒽醌及強心苷等成分。塊根含豐富的淀粉,瓜氨酸、絲氨酸、蘇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19種氨基酸,p-谷甾醇、5一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及果糖。塊根尚含多種低聚糖:三聚糖、四聚糖、五聚糖、六聚糖、八聚糖、九聚糖和十聚糖。
食用部位為天門冬植物的塊根,也是常用的中藥材。
天門冬蘿卜湯
蘿卜300克,火腿150克,天門冬15克,精鹽、味精、蔥絲、胡椒粉、雞湯各適量。將天門冬切約2~3mm厚的片,用2杯水,以中火煎至1杯量時,用紗布過濾,留藥汁備用;將火腿切成長薄片;蘿卜洗凈切絲。鍋內放大碗雞湯,將火腿肉先下鍋煮沸后,放入蘿卜絲、天門冬汁,蓋鍋煮沸,加精鹽、味精煮一段時間,盛入碗內放上蔥絲、撒胡椒粉即成。功效:健脾消食、下氣寬中、益氣血、潤皮膚,還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天門冬的功效與作用
天冬可用于敗毒抗癌。肺癌:天冬、白花蛇舌草、白英、魚腥草、八月札各30克,麥冬、百部、南沙參、北沙參、薏苡仁、牡蠣、山海螺、夏枯草、金銀花各15克,葶藶子、苦參各9克,壁虎、干蟾皮各1枚水煎服,日1劑。能使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近期療效56.5%。胃癌天冬、麥冬各15克,人參、赭石、半夏、當歸、知母、柿霜各9克水煎,日服2次,病情明顯改善。
食管癌:天冬、麥冬、石斛沙參、急性子、當歸、仙鶴草、旋復花、赭石各15克,厚樸、川楝子、半夏、竹菇各9克,木香、丁香、沉香、豆蔻各6克,蜣螂1枚水煎服。癥狀顯著改善。適用于中、晚期良管癌。
乳癌:鮮天冬60克 搗汁,兌適量黃酒,飯前服。能促進病情好轉。適用于早期也癌。 宮頸癌:天適應癥注射劑1:5 2毫升肌肉或靜脈注射,每日2~4支。能使臨床癥狀消失。
白血病:天冬、黨參各30克、百合、地骨皮、熟地、沙參、玉竹、生地、炙鱉甲各15克,麥冬、鳳凰衣、白芍、白及各9克,川貝母6克水煎服。適用于肺癌之未轉移者。
肝癌:天花、生地、茵陳、板藍根各15克,梔子、苦叁、牡丹皮、工業(yè)區(qū)芍、玄參各9克,大黃、龍膽草、黃連各6克水煎,兌人工牛黃1克分服。適用于中、晚期有黃疸、衄血者。
乳腺癌:天花粉、土貝母、玄參、牡蠣、夏枯草各15克,海灌、昆布、蜂房各9克,蜈蚣2條水煎,日服2次。租用于早期硬功夫性癌。
對于治療疾病,很多人會選擇中醫(yī)來調理,事實也證明中醫(yī)調理時間雖然長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錯的,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種療效非常好的中藥方劑天門冬丸,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天門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銼,研如膏)桔梗30克(去蘆頭)川升麻15克 貝母22.5克(煨令微黃)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黃15克(去根、節(jié))陳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銼)紫蘇子15克 訶黎勒皮22.5克 川大黃30克(銼碎,微炒)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妙微黃)厚樸22.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止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傷寒后,肺痿勞嗽,唾成五色,喘息漸急,食少贏瘦。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溫蜜水下,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四
【處方】天門冬30克(去心,焙)牛膝30克(去苗)麥門冬60克 人參30克(去蘆頭)紫菀22.5克(洗,去苗)黃耆30克(銼)杏仁30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白茯苓30克 鱉甲60克(涂酥,炙令黃,去裙襕)薯蕷30克 五味子30克 石斛30克(去根,銼)枸杞30克 熟干地黃60克 沉香30克 訶黎勒皮30克 肉蓯蓉30克(酒浸一宿,刮去皺皮,炙令干)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肺勞痰嗽,氣促,下焦虛損,上焦煩熱,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棗湯調下。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鯉魚、莧菜。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
怎么樣?今天介紹的關于天門冬丸的相關知識大家都記住了嗎?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這些好處多多的中藥方劑哦!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腳氣的危害!這腳氣是一種讓人非常難受的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腳氣的藥酒治療方以及腳氣的臨床表現(xiàn),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
《圣濟總錄》。
【配方】
天門冬(去心搗絞取汁慢火煎如稀湯)、生地黃(剉,粗大者洗凈控干搗取汁三升煎取一升半)各五升,濕荊(每束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當中心以火燒兩頭盛取汁一升半煎取七合)二十五束,青竹(每束三尺圍各長二尺五寸當中心以火燒兩頭盛取汁三升煎取一升半)三十束,生五加皮(洗凈控干剉大內重湯煎之至三斗五升盛與前四葉汁合勻)、白糯米一石五斗,曲(暴干搗末)八斤。
【制法】
上藥汁取六升浸曲末,五日曲中沸起第一酸,將末七斗凈淘二十遍,置凈席上,以生布干。然后內甄中蒸為饋。即以前藥汁內凈盆中,拌飯令勻,候冷熱,如常溫酒法,入凈甕中密封,經三日后,入第二,更凈淘米四斗,一如前法蒸飲后,放令冷熱得所,投入前酒甕中封頭,又經三日,即入后藥桂(去粗皮)、甘草(炙)、白芷、當歸(切焙)、麻黃(去根節(jié))各六兩,干姜(炮)、白芷、當歸(切焙)、麻黃(去根節(jié))各六兩,干姜(炮)、五加皮(炙)各一斤,附子(炮裂去皮臍)五兩,牛膝(去苗剉)九兩,白糯米(淘凈控干)四斗。
上十一味米除外,并剉搗如米粒,入米拌勻,同內甑中,炙蒸極熟,傾出攤,候似人體冷暖,投入煎酒甕中,三日后,可服少許嘗之,若得中即密封甕頭,更候二七日后,壓取清酒,入不津器中盛之。
【主治】
治腳氣疼痛,延年不老。
【用法】
每服四合,溫飲之,日再,漸加至半盞,以知為度,飲此酒只可微溫,不可過熱。
腳氣的臨床表現(xiàn)
臨床表現(xiàn)為腳趾間起水皰、脫皮或皮膚發(fā)白濕軟,也可出現(xiàn)糜爛或皮膚增厚、粗糙、開裂,并可蔓延至足跖及邊緣,劇癢。
可伴局部化膿、紅腫、疼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甚至形成小腿丹毒及蜂窩組織炎等繼發(fā)感染。由于用手抓癢處,常傳染至手而發(fā)生手癬(鵝掌風)。
真菌在指(趾)甲上生長,則成甲癬(灰指甲)。真菌喜愛潮濕溫暖的環(huán)境,夏季天熱多汗,穿膠鞋、尼龍襪者更是為真菌提供了溫床;冬季病情多好轉,表現(xiàn)為皮膚開裂。有以下幾種類型。
1.水皰型
多發(fā)生在夏季,表現(xiàn)為趾間、足緣、足底出現(xiàn)米粒大小,深在性水皰,疏散或成群分布,皰壁較厚,內容清澈,不易破裂,相互融合形成多房性水皰,撕去皰壁,可見蜂窩狀基底及鮮紅色糜爛面,劇烈瘙癢。
2.糜爛型
表現(xiàn)為局部表皮角質層浸軟發(fā)白。由于走動時不斷摩擦表皮脫落,露出鮮紅色糜爛面;嚴重者趾縫間、趾腹與足底交界處皮膚均可累及,瘙癢劇烈,多發(fā)于第3、4、5趾縫間。常見于多汗者。
3.鱗屑角化型
癥狀是足跖、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復脫落。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治療腳氣的藥酒配方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了解和全面的認識了吧!這個藥酒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治療淋證的一種手段。感興趣的可以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