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樣的人需要拔血罐?
什么季節(jié)適合拔罐養(yǎng)生。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惫沤竦娜藗儗︷B(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什么樣的人需要拔血罐?,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拔罐的習慣,目前市面上拔罐的種類是非常都的,拔血罐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拔血罐可以回聊血液淤滯,有些人因為意外導致大量的血液淤滯在血管中如果拔血罐可以將淤滯的血液流出來,讓血液通暢,很多疾病也是可以通過拔血罐來治療的,什么樣的人需要拔血罐?
拔罐放血有什么好處
1、放血退熱
中醫(yī)認為,發(fā)熱有陽盛發(fā)熱和陰虛發(fā)熱之分,拔罐放血適宜于緩解陽盛發(fā)熱。因為陽氣盛,必然會血盛,拔罐放血可以減少血盛,從而減少血脈中的邪熱,使機體氣血恢復正常。
2、放血止痛
中醫(yī)認為,內(nèi)有疼痛癥狀的疾病,經(jīng)脈必有閉塞不通的現(xiàn)象,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治療,可以將經(jīng)脈中的瘀滯病邪直接帶出,調(diào)整閉塞壅阻的現(xiàn)象,經(jīng)脈暢通了,疼痛也會得到緩解。咽喉疼,偏頭疼等病癥都可以通過拔罐放血的方法來進行治療。
3、放血瀉火
火熱內(nèi)擾可導致多種病癥發(fā)生,導致患者出現(xiàn)口舌生瘡,肢體腫脹疼痛,煩躁易怒,發(fā)熱等癥狀,采用拔罐放血的方法,可以使火熱止邪隨血而瀉,適宜于多種熱證治療。
4、放血消腫止痛
人體由于氣滯血澀,導致經(jīng)絡瘀滯時,會造成身體腫脹疼痛的現(xiàn)象發(fā)生,采用拔罐放血能直接排除局部經(jīng)脈中瘀滯的氣血與病邪,使經(jīng)脈恢復暢通,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5、放血解毒
機體在病理狀況下,由于自身機能障礙不能抵抗毒邪,就會導致體內(nèi)熱毒產(chǎn)生,出現(xiàn)瘡瘍癰疽一類的癥候,拔罐放血不但能使入侵機體的毒邪隨血排出,而且還能理血調(diào)氣,使人體機能恢復正常,抑制病邪擴展或復發(fā)。
6、放血止癢
皮膚出現(xiàn)瘙癢癥狀,是風邪在血脈中存在的表現(xiàn),因此中醫(yī)論證中有“治風先治血”的治療原則,拔罐放血可以理血調(diào)氣,促進血脈暢通,迫使風邪散發(fā),達到祛風止癢的作用。
5種常見的拔罐方法:
1、留罐法
又稱坐罐,即拔罐后將罐子吸拔留置于施術部位,然后將罐起下。此法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又分為單罐法和多罐法。單罐法適用于病變范圍較小部位或壓痛點,可按病變范圍大小或壓痛范圍大小,選擇適當口徑的火罐,如胃痛,可在中脘穴拔罐;崗上肌炎,可在肩髃穴處拔罐。多罐法適用于病變范圍較廣泛的疾病,可按病變部位的解剖形態(tài)等情況,酌量吸拔數(shù)罐,如某肌束勞損時,可按肌束的體表位置成行排列吸拔多個罐,如腰肌勞損,可在腰部的穴位和疼痛明顯的部位縱橫并列吸拔幾個罐。
2、走罐法
又稱推罐,一般用于面積較大、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選用口徑較大的罐,最好用玻璃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甘油或萬花油等潤滑油,將罐吸拔好后,用手握住罐子,在皮膚表面上下或左右或循經(jīng),來回推拉移動數(shù)次。至所拔皮膚潮紅、充血甚或瘀血時,將罐起下。
3、閃罐法
適用于肌肉比較松弛,吸拔不緊或留罐有困難處,以及局部皮膚麻木或功能減退的虛證患者。
此法是將罐拔住后,又立即取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復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膚潮紅為度。
4、刺血拔罐
此法又稱作刺絡拔罐。即在應拔罐部位的皮膚消毒后,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刺,然后將火罐吸拔于點刺的部位上,使之出血,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一般針后拔罐留置10min。此法應用廣泛,多用于各種急慢性軟組織損傷、神經(jīng)性皮炎、痤瘡 、皮膚瘙癢癥、丹毒、哮喘、坐骨神經(jīng)痛。施用本法需注意,不可在大血管上行刺血拔罐法,以免造成出血過多。
5、針罐法
指針刺與拔罐相配合的治療方法。此法是將針刺和拔罐相結(jié)合應用的一種方法。即先針刺待得氣后留針,再以針為中心點,將火罐拔上,留置10一15min,然后起罐起針。
ys630.COm精選閱讀
拔罐常常被用來治療風寒引起的疾病或者用來緩解疲勞,生活中,很多人通過拔罐的方法把自己身體的寒毒以及熱毒排了出來,不僅舒緩了身體,還讓身體處于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緩解了人的疲勞,拔血罐疼不疼是需要根據(jù)自身的耐受能力來決定的,不同的人感受疼痛的級別是不一樣的。
拔罐的誤區(qū)
1、拔罐后立即洗頭、洗澡
拔罐后立即洗頭、洗澡
拔火罐后會覺得全身輕松,精神很好。感覺洗個澡會更舒服,其實不然。
不少人認為拔罐后洗個澡,這樣會讓身體更舒服,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做法,拔罐后皮膚非常脆弱,這時候洗澡很容易導致皮膚發(fā)炎以及引致其他皮膚疾病,如果用冷水洗澡,很容易著涼感冒,因此拔罐后切記不可立即洗澡,建議洗完澡后才進行拔罐。
2、拔罐時間越長越好
許多人都認為拔罐的時間越長,減肥的成效就會越明顯,拔罐時間半個小時以上好,這樣減肥的效果會非常好,治療的效果也佳。但是事實上的情況并不是這樣的,我們通常拔火罐的時間為10分鐘。
因為進行拔罐治療的主要原理在負壓而非拔罐的時間,負壓越大時間就越短,如果負壓很大而拔罐時間過長,那樣就會導致拔出水皰,這樣會導致皮膚病。
3、同一穴位反復拔罐
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罐,可在身體多個部位進行拔罐,這樣還能全身減肥
有些人在短時間內(nèi)看不到減肥效果,就對同一部位反復進行拔罐,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對的,反復拔罐一個部位,會導致皮膚出現(xiàn)紅腫、破損,這樣會傷害到皮膚。因此進行拔罐治療時,同一部位,不能天天拔罐,可在身體多個部位進行拔罐,這樣還能全身減肥。
4、身上任何部位都能拔罐
大部分人都認為拔罐就拔身體中胖的地方,拔什么地方就減什么地方,要是肚子上的贅肉多,就在肚子上面拔火罐,其實這種方法是不正確的,拔火罐治療一般都是在肩膀、背部、腰部、四肢上拔的,其他的地方都不能拔。
人體出現(xiàn)濕氣比較常見的現(xiàn)象,一個人如果長時間在潮濕的環(huán)境,或者身體無力以及肥胖,舌頭邊緣有鋸齒等現(xiàn)象說明人體有濕氣的可能,人體如果出現(xiàn)濕氣要及時去濕,否則影響人體的健康,很多人不了解什么樣的人體濕氣會重,什么樣的人濕氣重?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吧。
一.什么樣的人濕氣重?
1.
頭發(fā)愛出油、面部油亮。2.
睡覺流口水、口臭、身體有異味。3.
渾身無力,常感到疲倦,精力不集中。4.
睡覺打呼嚕,痰多,咳嗽。5.
大便稀黏腥臭,粘稠(不易沖掉)。6.
感到累,連說話都懶得說,沒勁兒。7.
眼袋下垂,肥胖,減肥后反彈。8.
臉色蒼白,原本紅潤的臉頰不見了。9.
小肚子大(常有脹氣),身體浮腫。10.
耳內(nèi)濕(耳禪濕)毛發(fā)粗糙,易脫落。11.
舌頭邊緣有鋸齒,俗稱“裙邊舌”。12.
女性陰部潮濕(瘙癢異味)菌類腐敗,男性陰囊潮濕。13.
機能衰退,對房事不感興趣質(zhì)量不高,男性陽痿早泄。二.濕氣產(chǎn)生原因
濕氣一般是由外濕氣入侵體內(nèi)產(chǎn)生內(nèi)濕氣,如經(jīng)常淋雨、穿濕衣服、太冷衣服穿的少等等;同時飲食不當也可能產(chǎn)生內(nèi)濕氣,比如夏天吃冰棍傷了脾臟,影響體內(nèi)水分的排出,多余的水分停滯在體內(nèi)就形成了濕氣。
三.濕氣怎么調(diào)理?
濕氣調(diào)理一
可以通過揉按承山穴、陰陵泉、三陰交穴位來達到祛濕氣效果。
濕氣調(diào)理二
紅豆薏米煮成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補心?,F(xiàn)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虛,飲食不節(jié),運動量少,脾虛濕盛。既要祛濕,又要補心,還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紅豆莫屬。將其熬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為人體吸收,同時也不給脾胃造成任何負擔。
注意:
祛濕氣這粥忌加大米,因為大米長在水里,含有濕氣,這樣就破壞了紅豆薏米粥的功效了。現(xiàn)在很多中醫(yī)館中都有拔罐這一項,拔罐是寫血療法的一種,拔罐可以減輕疼痛,緩解癥狀,那么瀉血拔罐有什么好處?中醫(yī)講就通,不通暢的地方是因為血瘀,而產(chǎn)生疼痛感。瀉血拔罐就是運用拔罐把不通的地方吸出來,讓身體通暢起來,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些拔罐對身體的好處。
1、通過拔罐,
可以將身體里的濕氣、寒氣,通過皮膚組織滲透出來,從而排除邪氣,讓人精神百倍,因為身體的經(jīng)絡、穴位和五臟六腑都是相連相通,所以通過外接的吸力,會刺激身體表面的穴位,進而通過筋骨經(jīng)絡,使得人體內(nèi)部器官得到相應的調(diào)理,讓人氣血暢通,強身健體。能夠牽拉肌肉,提高痛閾,緩解酸痛疲勞,也就是當肌肉處于緊張狀態(tài)的時候,局部血液灌流量將會下降,以致于促使組織缺血,但拔罐中的走罐手法,能拉長肌肉,增加血液灌流量,提高局部的耐痛閾值,進而使肌肉舒張,重新儲備所需的能量。2、對于人體局部的組織損傷
、腰間盤突出等癥狀,拔罐也有一定的功效,長期定期進行拔火罐,可以減輕疼痛,緩解癥狀,吸毒排膿,促進傷口愈合,受到拔罐的負壓所吸引,將有助于局部膿液、細菌產(chǎn)生的毒素以及其他不利傷口愈合的物質(zhì)排出體外,同時還可以刺激肉芽組織生長,以及收縮傷口,進而達到促進傷口愈合的目的。調(diào)整免疫功能,增強自身抵抗力,由于拔罐所產(chǎn)生的瘀血殘留組織間隙,可適當激活身體的免疫力,以及對發(fā)炎物質(zhì)具有清除能力,是一種良性的自身訓練。3、促進血液循環(huán)
,加快新陳代謝,這是由于拔罐能使血管擴張,讓局部血液循環(huán)變好,進而促使廢物、毒素加速排出體外,同時也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yǎng)狀態(tài),提供更多營養(yǎng)物質(zhì)和氧氣到細胞。4、循經(jīng)感傳,
調(diào)整人體內(nèi)臟機能,這是利用經(jīng)絡連結(jié)臟腑的理論,選取與臟腑相關的經(jīng)絡沿線進行拔罐刺激,適合使用來回走罐、滑罐等手法,這些手法對呼吸道、胃腸道、心血管、婦科疾患等都能起到相應感傳,透過感傳刺激有助于達到內(nèi)部機能的調(diào)整。如今靜脈曲張的發(fā)病率是越來越高,而且靜脈曲張越來越趨于年輕化,特別是女性,患上靜脈曲張的幾率遠遠大于男性,大家都知道經(jīng)常久站或者經(jīng)常久坐的人,都是靜脈曲張的高發(fā)人群,很多人想通過拔血罐的方法來治療靜脈曲張,切忌靜脈曲張患者是不可以拔血罐的,靜脈曲張一定要去正規(guī)的醫(yī)院治療。
靜脈曲張吃什么食物
妊娠期下肢靜脈曲張一般在分娩后可以自行消除,恢復正常,不需要特別治療。不過,為了控制癥狀發(fā)展,減輕不適感,下肢靜脈曲張的準媽媽要在飲食上注意調(diào)理,靜脈曲張吃什么食物?要特別注意多吃蔬果和蛋白質(zhì),少吃高脂肪食物和糖、咸食等,以防癥狀加重?;加徐o脈曲張的準媽媽在日常飲食中應該注意:
1、多吃蔬果
新鮮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可以改善組織的氧化作用,增加血液循環(huán),提高機體免疫力。新鮮蔬果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和果膠能潤腸通便,可防治便秘、痔瘡、以及下肢靜脈曲張,還可降低血壓和膽固醇。
2、補充足夠蛋白質(zhì)
要多吃含蛋白質(zhì)豐富的食物,如魚、牛、羊肉等,大豆以及豆制品也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充足的蛋白質(zhì)可以維持體內(nèi)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的 平衡,增強免疫力,保護細胞,還可以乳化脂肪,促進血液循環(huán)。
3、補充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
多吃含維生素E的食物,可以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輕腿部的沉重感。含有豐富維生素E的食物分布廣泛,在谷類、小麥胚芽、南瓜、綠葉蔬菜、蛋黃、堅果類、肉及乳制品中,均含量豐富。瓜子、葵花仔、核桃、玉米、小麥胚油、豆油、芝麻等都含天然維生素E。
4、低鹽飲食
準媽媽需要低鹽飲食,因為體內(nèi)的鹽太多會導致體內(nèi)吸水,進而導致小腿腫脹,對血管造成壓力,加重靜脈曲張的癥狀。
靜脈曲張食療
1、何首烏粥:制何首烏30~60g,人沙鍋煎取濃汁,去渣,人粳米l00g。大棗2~3枚,冰糖適量同煮為粥,早晚服用。具有補益肝腎,養(yǎng)陰清熱之功效。適用于下肢靜脈曲張并發(fā)小腿潰瘍,肉芽不鮮,創(chuàng)口久不愈合,屬陰血虛的患者。
2、橘核益母草烏豆糖水:橘核15克,益母草30克,烏豆60克,加水3碗煎至l碗,加紅糖適量調(diào)味服食。適用于瘀阻脈絡型精索靜脈曲張。
3、金橘根煲豬肚:金橘根30克,豬肚100-150克(洗凈切塊),加水4碗煲至1碗半,以鹽少許調(diào)味,飲湯食肉。
4、茯苓粥:白茯苓6g研細粉,大米30—60g煮為稠粥,一次食用,每日一次。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適用于下肢靜脈曲張并發(fā)小腿潰瘍,創(chuàng)面膿水清稀,久不愈合,屬氣血兩虛的患者。
本文導讀:拔罐是中醫(yī)治療中的一種手法,利用好拔罐對身體十分有好處,不過去一趟養(yǎng)生館拔罐的費用可不便宜,那么普通人可以在家自己拔罐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家拔罐需要注意什么吧。
拔罐應該注意的事項
拔罐法像針灸治療一樣有特定的治療位置,所選治療部位視所治療的目的而定。一般而言,軟組織損傷、風濕痹痛、各種神經(jīng)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如腹痛、背腰痛、胃痛等,可以哪里痛拔哪,哪里不舒服拔哪,但也需要配合其他特定的穴位,如腰痛配合委中穴(位于腘窩),內(nèi)臟痛還需配合背俞穴,風寒感冒配合風門、大椎穴等;其他疾病根據(jù)辨證、辨病、辯經(jīng)、經(jīng)驗取穴等選穴配方。
很多人認為留罐越久,效果越好,但其實不是,拔罐也要控制好時間,留罐不是越久越好。一般留5-15分鐘比較適合,若罐大吸拔力強時可適當縮短留罐的時間,以免起泡。根據(jù)我們經(jīng)驗,兒童不宜超過5分鐘,老人不宜超過10分鐘,如果拔罐同時照紅外線或照完紅外線后拔罐(一般在醫(yī)院比較多見),成人留罐10分鐘就可以了。
如果留太久出現(xiàn)了水泡等癥狀,小泡勿需處理,僅敷以消毒紗布,防止擦破即可。水泡較大時,用消毒針將水放出,涂以龍膽紫藥水,或用消毒紗布包敷,以防感染,特別注意皮膚破損未修復時勿接觸生水。
在家拔罐需要注意什么
1、拔罐時要選擇適當體位和肌肉豐滿的部位,若體位不當、移動或骨骼凸凹、毛發(fā)較多的都位均不適宜。一般拔背部的穴位,多選取俯臥位;一些頸部的穴位如果環(huán)境條件有限,可以選取坐位。
2、預防燙傷(拔罐前先將棉球上多余的酒精擠出,燃火勿接觸罐口),也可在拔罐地方,事前先涂些水(冬季涂溫水)。涂水可使局部降溫,保護皮膚,不致燙傷。
3、根據(jù)部位選擇大小合適的罐具。
4、走罐時特別注意檢查罐口是否光滑。
5、對精神緊張者要先做好解釋工作。
6、拔罐動作要求穩(wěn)、準、輕、快,起罐時手法要輕緩,以一手抵住罐邊皮膚,按壓一下,使氣漏人,罐子即能脫下,不可硬拉或旋動。
7、一些部位是不宜拔罐的,如心尖區(qū)、大血管分布部位、體表大動脈搏動處,五官及肛門等孔竅部。
8、孕婦慎用拔罐,孕婦的腹部、腰骶部禁拔。
9、應用投火法拔罐時,火焰須旺,動作要快,使罐口向上傾斜,避免火源掉下燙傷皮膚。應用閃火法時,棉花棒蘸酒精不要太多,以防酒精滴下燒、傷皮膚。用貼棉法時,須防止燃著棉花脫下。用架火法時,扣罩要準確,不要把燃著的火架撞翻。用煮水罐時,應甩去罐中的熱水,以免燙傷病人的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