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斷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鄙钪?,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養(yǎng)生方面的話題,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如何避免走入有關(guān)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繼斷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繼斷的原名是還魂丹,具有很好的補肝腎效果,也是續(xù)筋骨的一種藥材,續(xù)斷比較喜歡濕潤和涼爽的氣候,具有耐寒的特點,但是非常的害怕高溫氣候,如果地區(qū)的氣候比較干燥,那么就會導(dǎo)致續(xù)斷出現(xiàn)停止生長以及死亡的現(xiàn)象,在臨床上都是用于治療腰酸和風(fēng)濕以及骨折等等疾病,那么繼斷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第一,繼斷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補肝腎,續(xù)筋骨,調(diào)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
第二,補肝腎。續(xù)斷有補肝腎,壯筋骨功效,與杜仲同用治療腰肌勞損、骨質(zhì)疏松、骨質(zhì)增生、骨壞死和外傷后遺癥,辨證為肝腎不足,風(fēng)濕血脈阻滯之腰背酸痛,腿膝酸冷,喜敲喜溫者,常用能強壯體質(zhì),改善癥狀。煎湯服或浸酒服味苦,放入紅棗或甘草可改善口味。
第三,保護骨質(zhì)。骨質(zhì)疏松、骨質(zhì)增生、骨壞死等均是骨質(zhì)的器質(zhì)性病變。川斷、杜仲雖然解決不了骨質(zhì)的這些病變,但可以明顯改善癥狀。中醫(yī)雖然消除不了增生的骨刺,但可通過針灸、推拿、中藥、藥酒、外敷等治療方法,緩解局部酸痛,實際上是解決了軟組織的勞損、炎癥、瘀血等問題。只要腰酸腰痛緩解了,病人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繼斷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對生殖系統(tǒng)的影響。川續(xù)斷浸膏、總生物堿及揮發(fā)油對未孕或妊娠小鼠子宮皆有顯 著的抑制收縮作用。若充分排除 其對患者和胎兒的毒性,川續(xù)斷生物堿有望成為治療早產(chǎn)、流產(chǎn)及 痛經(jīng)的良藥。促進骨損傷愈合。續(xù)斷水煎液及其總皂甙粗提出物均有明顯的促進骨損傷愈合 的作用,機理可能是該藥能促進骨折斷端毛細血管的開放量,改 善局部血循環(huán),促進血腫的吸收、機化,促進軟骨細胞增生,加速各 型膠原的合成、改善膠原的結(jié)構(gòu)和排列、從量和質(zhì)兩個方面影響骨 折愈合中膠原的合成,促進骨折愈合。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斷紅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側(cè)柏葉(微炒黃)川續(xù)斷(酒浸)鹿茸(燎去毛,醋煮)附子(炮,去皮、臍)黃耆(去蘆)阿膠(銼,蛤粉炒成珠)當(dāng)歸(去蘆,酒浸)各30克 白礬(枯)15克
【制法】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腸風(fēng)、痔疾已久,臟腑虛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重訂嚴氏濟生方》
【處方】側(cè)柏葉(炒香)川續(xù)斷(酒炒)各9克 鹿茸1具(酥炙)
【制法】上三味,為細末。醋煮阿膠為丸。
【功能主治】主虛寒便下血,延久不止,面色淡暗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烏梅湯、人參湯、米飲湯任下。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處方】大黃(煨過)3錢,桃仁3錢(去皮尖),當(dāng)歸半兩,檳榔半兩,皂角仁5錢,黃柏5錢,荊齊穗5錢,枳殼5錢,猬皮1兩(炙),黃連1兩,秦艽1兩,槐角子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fēng)下血,獨在胃與大腸出。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湯送下。
【摘錄】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
【別名】剪紅丸
【處方】側(cè)柏葉1兩(微炒黃),川續(xù)斷1兩(酒浸),鹿茸1兩(燎去毛,酒煮),附子1兩(炮,去皮臍),黃耆1兩(去蘆),阿膠1兩(銼,蛤粉炒成珠子),當(dāng)歸1兩(去蘆,酒浸),白礬(枯)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腎。主腸虛,臟腑久虛而腸風(fēng)痔疾,下血不止,或所下太多,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剪紅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摘錄】《濟生》卷八
關(guān)于斷紅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中藥材對疾病的治療,大部分都有著不錯的效果,比如[檵木]繼木[圖],下面我們就來對[檵木]繼木[圖]的相關(guān)信息做一個基本的介紹。
【別名】桎木柴、[檵花]繼花、堅漆、魚骨柴、[檵]繼樹、刺木花、滿山白
【來源】金縷梅科金縷梅屬植物 [檵木]繼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R. Brown)Oliv.,以 根、葉 和 花 入藥。根、葉全年可采,花于清明前后采,鮮用或曬干。
【性味】葉:苦、澀,平。
【功能主治】葉:止血,止瀉,止痛,生肌。用于子宮出血,腹瀉;外用治燒傷,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花2~3錢;根3~5錢;葉0.5~1兩;外用適量,搗爛或干品研粉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以上介紹,讓我們能了解[檵木]繼木[圖]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我們能發(fā)揮[檵木]繼木[圖]的功效,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身體疾病,因此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自己保健身體的選擇。
談到養(yǎng)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興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興趣的,尤其是現(xiàn)代人對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還要吃出功效,為此,很多專家不斷的學(xué)習(xí)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劑出來,其中,斷癇丸對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具體的介紹。
【別名】斷癇丹(《袖珍方》卷四引《湯氏方》)。
【處方】蛇蛻(微炙)9厘米 蟬蛻(去土,炒)4枚 黃耆(銼)細辛(去苗、葉)釣藤鉤子 甘草(炙,銼)各15克 牛黃(研)1.5克
【制法】上七味,搗研為末,和勻。煮面糊和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主小兒胎風(fēng),久為驚癇,時發(fā)時止。
【用法用量】一歲小兒服2~3丸,二三歲小兒服10~15丸,人參湯下。不計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處方】全蝎2錢,蟬蛻2錢,牛膽星2錢,防風(fēng)2錢,天麻2錢,白附子2錢,羌活1錢,薄荷1錢,細辛1錢,人參1錢,皂角1錢5分。
【制法】上為末,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癇,痰火發(fā)作頻數(shù)。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蔥白湯送下。
【摘錄】《活人心統(tǒng)》卷下
【處方】枳實、黃連、半夏、白茯苓各等分,石膏折半,朱砂(飛)又折半。
【制法】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芡實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驚病成癇,1月之間發(fā)2-3次。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豮豬心1個,切開,入藥在內(nèi),線扎定,放瓦罐中煮熟,取出豬心和藥食之,以湯送下。
【摘錄】《幼科發(fā)揮》卷二
【處方】黃連5分,礞石5分,石菖蒲5分,朱砂5分,珍珠5分,鐵花粉5分,膽星5分,甘遂3分,沉香2分,茯苓2錢。
【制法】上為末,別用人參1錢,白術(shù)3錢,煮糊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癇證。
【用法用量】每用1丸,取豮豬心1個劈開,入藥在內(nèi),將錢扎住,長流水煮熟,取出丸子研細,燈心湯調(diào)下,以豬心及汁,與兒食之,3日服1丸。又宜常服參砂膏,以通心氣。
【摘錄】《育嬰秘訣》卷二
【處方】皂角盈尺者3錠(去皮捶碎,水3升,浸取汁,濾過,煨器內(nèi)熬成膏),白礬(煅枯,研細)1兩半,南星(濕紙炮熟)1兩,蝎蛸半兩(炒),直僵蠶半兩(炒),雄黃半兩(別研),朱砂半兩,白附子半兩,麝香1錢(別研),烏蛇(酒浸,取肉焙干,炒)1分,赤蜈蚣1條(去頭足,酒浸,炙)。
【制法】上為末,用水煮半夏糊和前項皂角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諸癇痰盛。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處方】紫石英(醋淬銀7次)2兩,白礬(飛過)2兩。
【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
【功能主治】風(fēng)癇。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白湯送下。
【摘錄】《永類鈐方》卷六
斷癇丸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
對于斷板龜這種中藥材,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斷板龜?shù)南嚓P(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攝龜、黃緣閉殼龜、克蛇龜
【來源】龜鱉目龜科 黃緣閉殼龜 Cyclemys flavomarginata (Gray),以 龜殼 及 龜板 入藥。
【生境分布】浙江、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島。
【功能主治】主治骨結(jié)核,肺結(jié)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對小兒骨結(jié)核效果更佳。
【用法用量】龜殼及龜板,燒存性研細末,棗泥或煉蜜為丸,每服2錢,一日2次,連服1~2個月。
【備注】克蛇龜燒存性制成的丸藥叫“斷板龜丸”,用于骨結(jié)核有效。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斷板龜,我們知道斷板龜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人類身體結(jié)構(gòu)的特殊性使得身體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需要時刻的關(guān)注身體的變化,當(dāng)出現(xiàn)不適的時候需要及時的做診斷和治療。斷痢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斷痢丸的功效與作用主要有哪些。
【處方】五苓散、粟米飲。
【制法】上為細末,糊為丸,如彈子2個大。
【功能主治】久痢。
【用法用量】緩急之間捶研,以白水1大盞,煎開溫服,不拘時候,未止再服。
【摘錄】《觀聚方要補》卷二引葉氏方
【處方】木鱉仁6個(研泥,分作2份),面燒餅1個(切作兩2半)。
【功能主治】痢疾。
【用法用量】只用半餅,作一竅,納藥在內(nèi),乘熱覆在病人臍上,1時再換半個熱餅。其痢即止,遂思飲食。
【摘錄】《串雅內(nèi)編》卷一
看完上面這篇文章,現(xiàn)在大家知道斷痢丸了吧。斷痢丸的藥用價值也是很高的。
所有的藥物都要了解它的注意事項和適用人群后,才可以進行服用。對于中藥方劑斷下湯來說也是一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處方】赤石脂15克 龍骨180克 當(dāng)歸60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主滑泄久而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三
【處方】罌粟殼(炙)14個(去瓣)草果1個(不去皮,炒)白術(shù)3克 甘草(炙)1.5克 茯苓3克
【制法】上銼為散,作一劑。
【功能主治】主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加生姜7片,大棗7個,煎至300毫升,分二次空腹時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
【處方】人參2兩(去蘆頭),烏賊魚骨2兩(燒灰),當(dāng)歸(洗,焙)2兩,熟干地黃(洗,焙)1兩,艾葉(醋炒)1兩,川芎7錢半,阿膠(蛤粉炒成珠子)7錢半,干姜半兩(炮)。
【功能主治】沖任氣虛,崩中漏下,經(jīng)脈不調(diào),每遇月候?qū)⑿校毟寡_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處方】茯苓1錢,白術(shù)1錢,甘草半錢,草果(連皮)1枚,大罌粟殼14枚(去筋萼,剪碎,醋浸,炒燥),木香半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分作2服,每服加生姜5片,大棗3個,大烏梅3個,食前煎服。
【摘錄】《直指》卷十四
【處方】罌粟殼(炙,去瓣)14個,草果1個(不去皮,炒),白術(shù)1錢,甘草(炙)半錢,茯苓1錢。
【制法】上為散,作1劑。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無問久近長幼。
【用法用量】水1大碗,加生姜7片,大棗7個,煎至1大盞,分2服,空腹服。
【摘錄】《三因》卷十二
【處方】赤石脂5錢,龍骨6兩,當(dāng)歸2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滑泄久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三
【處方】草果(連皮)1個,白術(shù)1錢,茯苓1錢,甘草半錢。
【制法】上(口父)咀,用大罌粟殼14枚,去筋膜并萼蒂,剪碎用醋淹,炒燥為粗末,同前作1劑。
【功能主治】下痢赤白,無問久近長幼,及休息痢疾。
【用法用量】水2大盞,加生姜7片,大棗、烏梅各7個,煎至1大盞,分2服服之。
【摘錄】《易簡方》
斷下湯是一種可以幫助我們治療疾病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沒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們按照醫(yī)生的建議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幫助我們治好身體上的頑疾的。
由于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大家吃的是越來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中醫(yī)中的方劑治療是一種十分溫和的方法,可以在對抗疾病的同時調(diào)理身體機能,滋潤修復(fù),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斷下丸。
【處方】神曲(微炒)吳茱萸(綠色者,泡洗七遍)各30克
【制法】上二味,為細末。用米醋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暴瀉。
【用法用量】每服50~10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百一選方》卷六
【處方】枯白礬60克 華陰細辛45克(去枝、葉、土,凈稱)訶子皮60克 干姜90克(炒,銼)龍骨90克 赤石脂90克(桃花色者,火煅)黑附子(炮裂,去皮,尖,不辣者)30克 酸石榴皮(用好醋浸軟,炒令干)60克 牡蠣(用鹽泥封固,火煅通赤為度)60克
【制法】上研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泄瀉無度。
【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腹時用濃煎陳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二○八引《家藏經(jīng)驗方》
【處方】香連丸加訶子、龍骨、烏梅。
【功能主治】久痢滑脫。
【摘錄】《退思集類方歌注》
【處方】神曲1兩(微炒),吳茱萸(綠色者揀凈,泡洗7遍)1兩。
【制法】上為細末,以酸米醋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暴瀉。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神曲丸”。
【摘錄】《百一》卷六引孫盈仲方
【處方】白龍骨1兩,干姜1兩,白茯苓1兩,牡蠣1兩,伏龍肝1兩,黃耆1兩(生),厚樸1兩,烏梅肉1兩,黃牛角腮1兩(燒灰),海螵蛸1兩,赤石脂(炒,淬醋,研)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氣虛弱,漏下五色,淋瀝不斷。
【用法用量】每服40丸,霜梅湯送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二一
【處方】頭二蠶沙(炒)3兩,黃荊子(炒)2兩,海螵蛸(研,去甲)1兩,樗根白皮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燥中宮之濕。主濕熱白崩。
【用法用量】午后服。
【摘錄】《婦科不謝方》
【處方】杞子1兩,覆盆子1兩,車前子1兩(炒),煅龍骨1兩,煅牡蠣1兩,黨參1兩,茯苓1兩,淮山藥1兩,杜仲1兩(酒炒),柴胡1兩,赤石脂1兩,生地黃1兩,棉花子仁2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2-3錢,白術(shù)泡湯送下。
【摘錄】《醫(yī)方簡義》卷五
通過以上介紹,對斷下丸成分、功能主治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對斷下丸這樣藥物的選擇上可以放心進行,不過在吃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這樣才不會對身體造成不適。
很多人對斷癇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斷癇丹的成分、適應(yīng)癥都是要進行很好認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法半夏60克 僵蠶45克 南星30克 烏蛇30克 白附子15克 全蝎6克 雄黃4.5克 蜈蚣0.9克 麝香9克 珍珠粉3克 朱砂6克
【制法】制蜜丸,每丸3克。
【功能主治】主羊癇風(fēng)。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神志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2丸。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黃耆3錢(蜜炙),防風(fēng)2錢,鉤藤3錢,細辛(去土)3錢,甘草2錢,蟬蛻2錢,露蜂房2錢,石菖蒲3錢,桂心(去粗皮)2錢,遠志(去心)2錢,人參2錢,杏仁2錢半(去皮尖),半夏(泡)3錢,天南星(泡)3錢。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麝香少許為衣。
【功能主治】因驚成癇,愈而復(fù)作,連綿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棗湯送下,1日2服,臨臥1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斷癇丹是什么了吧。斷癇丹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斷膈湯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中藥方劑,能夠讓我們的身體狀況得到改善,大家應(yīng)該都知道斷膈湯功效是挺多的,對于具體的斷膈湯的作用,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介紹。
【處方】常山2兩,甘草1兩,松蘿1兩,瓜蒂3-7枚。
【功能主治】胸中多痰,頭痛不欲食,及飲酒則瘀阻痰。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外臺》引作“治膈湯”。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斷膈者,斷除膈上痰癖也。瓜蒂吐膈中寒實;加以恒山涌膈上稠痰;松蘿乃松上女蘿,氣清味苦,能吐肝膽風(fēng)痰,與赤小豆之涌吐心包熱痰似同而異。吐后服半夏湯以實中土,緣恒山、瓜蒂皆傷伐胃氣也。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見《千金》卷十八
以上就是利用斷膈湯治療疾病的一些常見的方法和常識問題了,最后提醒一下在利用斷膈湯治療疾病的的同時一定注意日常的飲食習(xí)慣,這樣才能保證其治療的效果。
斷渴湯,大家應(yīng)該都聽說過這種藥用價值很豐富的中藥方劑吧。那么,你對斷渴湯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斷渴湯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它又有哪些營養(yǎng)價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話,那就接著往下看吧。
【處方】烏梅肉60克 麥門冬 人參 甘草 茯苓 干葛各3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主消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3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九
【處方】烏梅肉2兩,麥門冬1兩,人參1兩,甘草1兩,茯苓1兩,干葛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消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盞半,煎至6分,去滓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九
以上就是關(guān)于斷渴湯的功效與作用為大家做的介紹,希望這些介紹能給大家?guī)硪恍椭?。斷渴湯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對于男性和女性的身體都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