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癇丹的功效與作用
【www.cndadi.net -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很多人對斷癇丹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選擇之前,對斷癇丹的成分、適應(yīng)癥都是要進(jìn)行很好認(rèn)識,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很好的幫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
【處方】法半夏60克 僵蠶45克 南星30克 烏蛇30克 白附子15克 全蝎6克 雄黃4.5克 蜈蚣0.9克 麝香9克 珍珠粉3克 朱砂6克
【制法】制蜜丸,每丸3克。
【功能主治】主羊癇風(fēng)。四肢抽搐,口吐涎沫,神志不清。
【用法用量】每服2丸。
【摘錄】《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處方】黃耆3錢(蜜炙),防風(fēng)2錢,鉤藤3錢,細(xì)辛(去土)3錢,甘草2錢,蟬蛻2錢,露蜂房2錢,石菖蒲3錢,桂心(去粗皮)2錢,遠(yuǎn)志(去心)2錢,人參2錢,杏仁2錢半(去皮尖),半夏(泡)3錢,天南星(泡)3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麝香少許為衣。
【功能主治】因驚成癇,愈而復(fù)作,連綿不除。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棗湯送下,1日2服,臨臥1服。
【摘錄】《普濟方》卷一○○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yīng)該就能了解斷癇丹是什么了吧。斷癇丹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絕癇丹,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消煅礞石5錢,天竺黃6錢,當(dāng)門子2分,煨明天麻3錢,辰州朱砂3錢,蛇含石5錢(酣煅),陳膽星4錢,法半夏8錢。
【制法】上為末,以姜汁5錢,竹瀝2兩煉蜜為丸,如龍眼大。
【功能主治】因驚恐而致之顛仆眼直,口吐痰沫,作羊鳴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童便磨服半丸。立止,服31丸全愈。
【摘錄】《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從上面的描述中我們了解到絕癇丹對人體的養(yǎng)生功效是顯著的,但對于它的食用方法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并且掌握。
導(dǎo)讀:川斷的功效與作用。川斷,又稱作續(xù)斷,是一種安神補胎的常用中藥,古傳川斷的名稱是由于此藥可以續(xù)折接骨而來。下面是對于川斷的功效與作用的敘述,以及一些常見的有關(guān)川斷的搭配食用附方。
川斷的功效與作用
補肝腎,續(xù)筋骨,調(diào)血脈。治腰背酸痛,足膝無力,胎漏,崩漏,帶下,遺精,跌打損傷,金瘡,痔漏,癰疽瘡腫。
1、主傷寒,補不足,金瘡,癰瘍,折跌,續(xù)筋骨,婦人乳難,久服益氣力?!侗窘?jīng)》
2、主崩中漏血,金瘡血內(nèi)漏,止痛,生肌肉,腕傷,惡血,腰痛,關(guān)節(jié)緩急?!秳e錄》
3、主絕傷,去諸溫毒,能宣通經(jīng)脈?!端幮哉摗?/p>
4、助氣,調(diào)血脈,補五勞七傷,破癥結(jié)瘀血,消腫毒,腸風(fēng),痔瘺,乳癰,瘰疬,撲損,婦人產(chǎn)前后一切病,面黃虛腫,縮小便,止泄精,尿血,胎漏,子宮冷。《日華子本草》
5、補肝,強筋骨,走經(jīng)絡(luò),止經(jīng)中(筋骨)酸痛,安胎,治婦人白帶,生新血,破瘀血,落死眙,止咳嗽咳血,治赤白便濁?!兜崮媳静荨?/p>
6、治一切無名腫毒,楊梅,天泡諸瘡?!兜崮媳静輬D說》
有關(guān)川斷的附方
1、治腰痛并腳酸腿軟:川斷二兩,破故紙、牛膝、木瓜、萆薢;杜仲各一兩。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桐子大??招臒o灰酒下五、六十丸。(《扶壽精方》川斷丸)
2、治老人風(fēng)冷,轉(zhuǎn)筋骨痛:川斷、牛膝(去蘆,酒浸)。上為細(xì)末,溫酒調(diào)下二錢,食前服。(《魏氏家藏方》川斷散)
3、治妊娠胎動兩三月墮:川川斷(酒浸)、杜仲(姜汁炒去絲)各二兩。為末,棗肉煮烊,杵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綱目》)
4、治滑胎:菟絲子四兩(炒,燉),桑寄生二兩,川川斷二兩,真阿膠二兩。上藥將前三味軋細(xì),水化阿膠和為丸一分重(干足一分)。每服二十丸,開水送下,日再服。(《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壽胎丸)
5、治打撲傷損,閃肭骨節(jié):接骨草搗爛盫之。(《衛(wèi)生易簡方》)
6、治產(chǎn)后血運,心腹鞕,乍寒乍熱:川斷三兩,粗搗篩,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圣濟總錄》川斷湯)
7、治乳汁不行:川川斷五錢,當(dāng)歸、川芎各一錢五分,麻黃、川山甲(火煅)各二錢,天花粉三錢。水二大碗,煎八分,食后服。(《本草匯言》)
8、治乳癰初起可消,久患可愈:川川斷八兩(酒浸,炒),蒲公英四兩(日干,炒)。俱為末,每早晚,各服三錢,白湯調(diào)下。(《本草匯言》)
9、治水腫:川斷根,燉豬腰子食。(《湖南藥物志》)
上面介紹了川斷的功效與作用,下面的就推薦一些川斷的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川斷的食療方
1、川斷豬尾
川斷25克、杜仲30克、豬尾1-2條,放沙鍋中加適量水燉至豬尾熟爛、加鹽,味精適量即成。昆款取其補肝腎、強筋骨之功效,適用于腎虛腰痛、陽痙、遺精、陳舊性腰部損傷、腰腳痛等癥。
2、川斷豬腰
川斷25克,與蔥、姜、花椒裝入調(diào)料袋中,豬腰子一只臊腺筋膜,切粗條放沙鍋中加適量水燒沸,用文火煮至腰子熟,揀去調(diào)料袋,加入醬油、鹽、味精、香油即成。此款取其通利血脈、利肝腎之功效,可治水腫。
3、川斷燉南蛇肉
川斷、料酒各10克,生黃芪30克,南蛇(蟒蛇)肉500克,生姜9克,胡椒粉0.1克。鹽、蔥、豬油、味精適量,將蛇斬去頭尾,剝?nèi)テこ齼?nèi)臟,洗凈切成3厘米長、1.5厘米寬的片。生姜切成片,蔥切成段。川斷、黃芪先用冷水洗去浮灰雜質(zhì),切片,放入砂鍋,用清水浸泡,煎熬濃汁。將鍋炒熱下豬油30克,油至七成熟時,下入蛇肉翻炒,烹入料酒,鹽,然后將蛇肉倒入砂鍋內(nèi),加入姜片、蔥段,用小火燉1小時,揀去蔥姜、藥渣,加入胡椒粉、味精,調(diào)好口味,稍煮一下即可食用。
4、川斷杜仲茶
功效:補肝腎,祛風(fēng)濕,治腰痛、腿腳酸軟;風(fēng)寒濕痹痛。
材料:川斷5g、杜仲3g、牛膝3g、木瓜3g、花茶5g。
用法:用前幾味藥的煎煮液350泡茶飲用,沖飲至味淡。
來源:《扶壽精方》。
5、黃芪川斷酒
功效:主治風(fēng)濕痹痛,身體麻木,皮膚搔癢,筋脈拘急,手足不遂,言語謇澀。
配方:黃芪、防風(fēng)、肉桂、天麻、萆、白芍、當(dāng)歸、云母粉、白術(shù)各30克,茵芋葉20克,木香、仙靈脾、甘草、川斷各30克,好酒2.5公斤。
制法:將上藥共碎細(xì),生絹袋盛,用酒浸于凈瓶中,7日后開封去渣備用。
用法:每溫飲1杯,不拘時候。
6、川斷散茶
功效:強筋骨,逐痹痛。
組成:川斷、牛膝(去蘆、酒浸)各30克。
制法:上藥共研細(xì)末,混勻。每服用黃酒200--300毫升,燉熱后置保溫杯中,兌入藥末12--18克,蓋悶15分鐘后搖勻,代茶飲用。每日1劑。
宜忌:凡中氣下陷、脾虛泄瀉、下元不固夢遺失精、月經(jīng)過多者及孕婦均忌服。
來源:《魏氏家藏方》
文章最開始的導(dǎo)讀部分有提到川斷的名稱是由于此藥可以續(xù)折接骨而來。那么你想要聽聽這個有趣的故事嗎?那就繼續(xù)往下看吧。
川斷的來源
從前有個江湖郎中,整天走村串戶為人免費看病送藥,所到之處深受擁戴。
一天郎中來到一個山村,碰巧遇到有個年輕人病重。病家曾請一個山霸開的生藥鋪配了許多藥,花了不少錢,也毫無效果。眼看病人不行了,人財兩空使得病家悲痛不已,嚎啕痛哭。郎中走近一看,又摸了病人的脈,說有治,于是打開隨身攜帶的藥葫蘆,倒出兩粒丹藥還魂丹,讓人撬開病人牙關(guān)灌進(jìn)去。不多久,病人就醒了過來。
病人舉家跪謝感恩,把好心的郎中留住下來。鄉(xiāng)親們聞知這件事,紛紛請郎中到自己家,熱情款待,問病求藥。最后,這事傳到了山霸的耳中,山霸動了壞心思。一天,山霸把郎中請到家中,備了好酒好菜。郎中問緣由,山霸吐露想和郎中合伙開藥輔、制還魂丹、賺錢發(fā)財?shù)囊馑迹瑓s被郎中斷然拒絕了。見勸求不成,山霸惱差成怒:你個小小郎中,敬酒不吃吃罰酒。若不答應(yīng),我就打斷你的腿,看你還怎么四處行醫(yī)?郎中冷笑道:還魂丹是祖?zhèn)骶热怂帲痪热耍粓D財。說罷起身離去。山霸一擺手,幾個狗腿子一擁而上,用亂捧狠狠打在郎中身上,直到郎中昏死過去,滿身是血,最后被扔到了山溝里。
不知過了多久,郎中醒來,發(fā)現(xiàn)兩腿被打斷,爬也爬不成了。他含淚啃吃附近的野草,咬牙支撐著。后來,一個砍柴的青年發(fā)現(xiàn)了他,認(rèn)出是好心的郎中,背他到山坡上。他用虛弱的聲音和手勢,讓青年給他挖那些長著羽毛樣葉子、開紫花的野草。青年挖了許多,把郎中背回家中,每天煎這種野草給郎中喝,悉心照料。兩個月后,郎中的傷腿就好了。
這天,郎中對青年說:我不能再在這里住了。給我治傷腿的藥草就借你的口傳給鄉(xiāng)親們吧。青年流著淚百般挽留,但郎中還是連連搖頭,并在當(dāng)晚悄悄離開了。
青年按照郎中的囑咐做了,并根據(jù)這種藥草能續(xù)接斷骨的作用,給它起名叫川斷。經(jīng)很多摔傷病人使用,確實很有效驗。不過,郎中的還魂丹卻從此失傳了。
上面就是對于川斷的功效與作用的簡介,更多有關(guān)川斷的食用方法等方面的內(nèi)容,請在站內(nèi)搜索川斷可以找到更豐富的答案。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明醫(yī)癇丸作為一種中藥方劑,其原料中的幾種中藥材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成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生白附子40g 天南星(制)80g 半夏(制)80g 豬牙皂400g 僵蠶(炒)80g 烏梢蛇(制)80g 蜈蚣2g 全蝎16g 白礬120g 雄黃12g 朱砂16g
【性狀】為棕色至棕褐色的水丸;味咸、澀、辛。
【炮制】上十一味,朱砂、雄黃分別水飛成極細(xì)粉;其余生白附子等九味粉碎成細(xì)粉,與上述粉末配研,過篩,混勻,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祛風(fēng)化痰,定癇止搐。用于諸癇時發(fā),二目上竄,口吐涎沫,抽搐昏迷。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一日2~3次;小兒酌減。
【注意】本品含毒性藥,不宜多服;孕婦禁用。
【貯藏】密閉,防潮。
【摘錄】《中國藥典》
大家看過對醫(yī)癇丸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xué)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對于定癇丸,我想有些人可能聽說過,甚至服用過,但是有些人就是沒有聽說過了。沒有聽說過的沒關(guān)系,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好好講講什么是定癇丸。
【拼音名】Dìng Xián Wán
【處方】明天麻30克 川貝母30克 膽南星(九制者)15克 半夏(姜汁炒)30克 陳皮(洗,去白)21克 茯苓(蒸)30克 茯神(去木,蒸)30克 丹參(酒蒸)60克 麥冬(去心)60克 石菖蒲(石杵碎,取粉)15克 遠(yuǎn)志(去心,甘草水洗)21克 全蝎(去尾,甘草水洗)15克 僵蠶(甘草水洗,去嘴,炒)15克 真琥珀15克(腐煮燈草,研)辰砂(細(xì)研,水飛)9克
【制法】用竹瀝100毫升、姜汁20毫升,再用甘草120克熬膏,和藥為丸,如彈子大,辰砂為衣。
【功能主治】豁痰開竅,熄風(fēng)鎮(zhèn)驚。主癇癥,突然發(fā)作,暈仆在地,喉中痰鳴,發(fā)出類似豬、羊叫聲,甚則抽搐目斜;亦治癲狂。
【用法用量】每服6~9克,照五癇分引下:犬癇,杏仁5枚,煎湯化下;羊癇,薄荷1克,煎湯化下;馬癇,麥冬6克,煎湯化下;牛癇,大棗2枚,煎湯化下;豬癇,黑料豆9克,煎湯化下。每日二至三次。
【摘錄】《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處方】赤蜈蚣1個(去頭足,酒浸,炙),蝎梢1分,白附子(生)1分,烏蛇肉(酒炙)1分,大南星(為末)1分,圓白半夏末(用姜汁和1宿)1分,熊膽半分,白礬(新瓦上煅枯)半分。
【制法】上為末,稀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小兒五癇。
【用法用量】每服1丸,薄荷泡湯調(diào)下。
【摘錄】《直指小兒》卷二
通過上面對定癇丸各個方面的詳細(xì)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定癇丸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定癇丸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或者食用過中藥的某些方劑,方劑的種類多種多樣,功效也五花八門,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五癇丸這款方劑。
【別名】五癇神應(yīng)丸(《景岳全書》卷五十四)。
【處方】天南星30克(炮)烏蛇30克(酒浸一宿,去皮、骨,焙干,稱)朱砂7.5克(別研)全蝎6克 (去毒)半夏60克(湯浸七次)雄黃4.5克(研)蜈蚣半條(去頭,足,炙)白僵蠶45克(炒,去絲、嘴)白附子15克(炮)麝香1克(別研)白礬30克 皂角120克(捶碎,用水250毫升,挼汁去滓,與白礬一處熬干為度,研)
【制法】上藥為細(xì)末,生姜汁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癲癇。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用,生姜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二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五癇丸的作用十分的廣泛,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科學(xué)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將其應(yīng)用到臨床中,預(yù)防和治療一些疾病。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dǎo)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補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風(fēng)癇湯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竹瀝4錢,生地黃汁4錢,龍腦4錢,生姜4錢,防風(fēng)4錢,麻黃(去節(jié))4錢,防已3錢,附子(炮)3錢,石膏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風(fēng)癇,痰熱相感而動于心,風(fēng)癇相亂,則頓悶無知,口出涎沫,或禁不言,身反目直。
【用法用量】3歲1錢,水半盞,煎3分,去滓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七七
【處方】生地汁2錢,竹瀝2錢,防風(fēng)2錢,生姜2錢,石膏2錢,麻黃(去節(jié))2錢,龍腦5分,桂枝1錢,防己1錢半,附子(制)1錢半。
【功能主治】風(fēng)痰閉膈;煩悶無知,不言目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誠書》卷八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也已經(jīng)了解了風(fēng)癇湯的組成藥材等,也證明了這款方劑的純天然無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中藥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藥物,斷紅丸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中藥方劑,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項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側(cè)柏葉(微炒黃)川續(xù)斷(酒浸)鹿茸(燎去毛,醋煮)附子(炮,去皮、臍)黃耆(去蘆)阿膠(銼,蛤粉炒成珠)當(dāng)歸(去蘆,酒浸)各30克 白礬(枯)15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腸風(fēng)、痔疾已久,臟腑虛寒,便血不止,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下。
【摘錄】《重訂嚴(yán)氏濟生方》
【處方】側(cè)柏葉(炒香)川續(xù)斷(酒炒)各9克 鹿茸1具(酥炙)
【制法】上三味,為細(xì)末。醋煮阿膠為丸。
【功能主治】主虛寒便下血,延久不止,面色淡暗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烏梅湯、人參湯、米飲湯任下。
【摘錄】《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處方】大黃(煨過)3錢,桃仁3錢(去皮尖),當(dāng)歸半兩,檳榔半兩,皂角仁5錢,黃柏5錢,荊齊穗5錢,枳殼5錢,猬皮1兩(炙),黃連1兩,秦艽1兩,槐角子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腸風(fēng)下血,獨在胃與大腸出。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食前白湯送下。
【摘錄】方出《丹溪治法心要》卷五,名見《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卷四
【別名】剪紅丸
【處方】側(cè)柏葉1兩(微炒黃),川續(xù)斷1兩(酒浸),鹿茸1兩(燎去毛,酒煮),附子1兩(炮,去皮臍),黃耆1兩(去蘆),阿膠1兩(銼,蛤粉炒成珠子),當(dāng)歸1兩(去蘆,酒浸),白礬(枯)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煮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腎。主腸虛,臟腑久虛而腸風(fēng)痔疾,下血不止,或所下太多,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用法用量】剪紅丸(《丹溪心法附余》卷十一)。
【摘錄】《濟生》卷八
關(guān)于斷紅丸的用法用量還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經(jīng)了解了。雖然說這類藥物對于治療許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療效,但是本藥物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