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仲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睆墓胖两?,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川仲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川仲是比較常見的中藥材,比較明顯的作用就是具有降壓的效果,又很好的養(yǎng)生作用,也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抗病毒的作用,另外它對腸胃的調理也是有好處的,有促進胃液分泌的作用,還有一定的預防泌尿系統(tǒng)炎癥的效果,有很好的利尿功效,我們來了解一下。
川仲的功效與作用
1、降血壓
杜仲的皮和葉所含的糖類、生物堿、綠原酸、桃葉珊瑚苷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壓作用,其水煎液的降壓作用比醇提液強,杜仲葉較皮具有更佳的降壓效果。
2、抗氧化作用
杜仲枝葉的水提物有抗脂質過氧化作用,能抑制Fe一所致的丙二醛生成。用杜仲制作的保健品抗氧化也很好,另外杜仲愈傷組織也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3、 抗病毒
杜仲中所含的綠原酸有較強的抗菌作用,能興奮中樞神經、促進膽堿和胃液分泌、止血,提高白細胞數量和抗病毒作用。
4、利尿作用
杜仲所含的京尼平苷酸、丁香脂素雙糖苷、綠原酸均有抗應激作用。桃葉珊瑚苷能刺激副交感神經中樞,加快尿酸轉移和排出,利尿作用明顯,是利尿作用的有效成分。
5、成分
杜仲的主要成分有環(huán)烯醚萜類、杜仲膠、木脂素類及苯丙索類等40多種化合物,其中木脂素類及環(huán)烯醚萜類所占的比例較大,其次是黃酮類及其他類化合物。研究表明杜仲皮、葉及枝條所含的有效成分基本相同。
相關閱讀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國際間的交流慎密,大部分學醫(yī)的都受到了西醫(yī)的嚴重影響,學習中醫(yī)的人是越來越少,所以這就造成了大家對中藥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少。下面就來說說藤仲這種中藥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毛葉藤仲、土杜仲、剎把龍喃、瓣裂鹿角藤
【來源】夾竹桃科鹿角藤屬植物 毛葉藤仲 Chonemorpha valvata Chatt.,以 根 及 莖皮 入藥。全年可采,切片,曬干或研粉。
【性味】淡,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活絡,接骨,止血。用于風濕關節(jié)痛;外用治外傷出血,骨折。
【用法用量】干品1兩,泡酒半斤,每日1次,每次15毫升;外用適量,研細粉撒或酒調成糊狀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中草藥》
雖然藤仲有著許多神奇的功效,但也不是隨便就可以食用的。我們要針對用者的自身情況來酌情用藥。希望大家不要胡亂服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后果。
金絲藤仲是中藥當中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經常使用的一種藥物。它在治療很多疾病方面有著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為大家詳細的講述一些中藥金絲藤仲的作用。
【別名】銀絲杜仲(《云南思茅中草藥選》),嘿當杜(傣名)。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 長節(jié)珠 的 莖 或 莖皮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常綠攀援狀灌木。莖黃褐色,有白色乳汁,干后有彈性。葉對生,稀3枚輪生,卵圓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綠色,光滑無毛?;ㄐ?,為疏散、頂生的闊圓錐花序;萼小,5裂,里面有腺體;花冠近鐘狀,喉寬而禿裸,裂片斜倒卵形。雄蕊著生于花冠的基部,花藥箭頭形,粘合而圍繞著柱頭,藥室基部有距。蓇葖果長而纖弱,近念珠狀,種子頂端有束毛。
【生境分布】生于密林箐邊陰濕處。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甘,平。
【功能主治】止血消炎,壯暖補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泡酒。外用:搗敷或研粉撒。
【附方】①治外傷出血,骨折:金絲藤仲搗爛外敷或研粉敷。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知道了金絲藤仲的功效和作用等,對于廣大朋友而言,如果是感覺自己需要的話,不妨在平時的時候食用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有效的改善您的情況。不過為了保證食用之后的效果,也請您一定要按照要求食用,避免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才可以得到它預期的效果。
川太又名九牛力,是一種中藥藥材,具有消腫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說起川太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川太還有很多不被人了解的功效與作用。川太草本科,根莖可入藥也可直接泡酒飲用,因為川太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活性成分還有一些天然藥用物質,對健脾胃有著特別好的作用。所以今天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川太的具體作用與功效。
1、補脾健胃
九牛力是一種能補脾健胃的中藥材,它能入脾經和胃經,可以緩解脾胃不和也能提高脾胃功能,平時人們出現脾虛腹脹以及消化不良或者食少腹脹等不良癥狀時,都能服用一些九牛力,它能讓人體出現的不適癥狀很快減輕。
2、補腎強腰
補腎強腰也是九牛力的重要作用,它不但能提高人類的腎功能,還能預防緩人類的腎虛,其溫補腎陽的作用特別明顯,平時服用以后能補腎強腰,可以防止人們因腎虛引發(fā)腰痛,另外它對腎虛引起的四肢麻木和腰背疼痛也有很明顯的緩解作用。
3、祛風除濕
現在生活中風濕骨痛已經成了困擾人類一大難題,它發(fā)生以后西藥很難根治,但九牛力這種中藥材卻是治療人類的風濕骨痛的良藥,它能祛風除濕也能舒通經絡,平時大家可以把九牛力切碎以后泡酒,泡好的藥酒既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不論哪種方法都能讓風骨痛的癥狀盡快減輕。
4、消腫止痛
九牛力是一種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中藥材,平時它也能用于人類跌打損傷的治療,在治療時把九牛力研碎制成粉末加醋調勻然后直接外敷在傷處,就能讓腫痛癥狀很快好轉。另外九牛力還能促進斷骨再生,人們在出現骨折時也可以用九牛力來治療,治療功效也很明顯。
川防風因為有著高價值的藥理功效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但要注意不能隨意的進行使食用,否則會對身體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的,我們需要在食用前對它進行了解,你準備好了嗎?
【別名】竹節(jié)防風(《四川中藥志》),毛前胡、西風(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
【來源】為傘形科植物 短裂藁本 的 根 。春、秋采收,挖出根部,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達1米。主根粗壯,呈長圓錐形。莖單一,圓柱形,有縱直溝紋,基部光滑,頂端近花序處密生白色柔毛。基生葉有柄,長10~15厘米,基部呈鞘狀,抱莖;葉為2~3回3出羽狀復葉,最終裂片條形,邊緣有粗鋸齒,偶成缺刻狀,無毛。復傘形花序頂生;花較大,無總苞,傘梗25~30,長5~8毫米,全體散生白色短柔毛;小傘形花序有花25~30朵,小總苞數片,呈披針形,密生刺毛;萼齒不明顯;花瓣5,白色,倒卵形,頂端突起向內折;雄蕊5;子房卵形,下位,花柱2,花柱基部圓錐形。雙懸果扁壓狀卵圓形,長5毫米,寬2~3毫米,無毛,分果背棱顯著,側棱有翅?;ㄆ?~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野生在多石礫的草原、山坡上。分布四川、貴州、云南等地。主產于四川。貴州亦產。
【性狀】干燥的根呈圓柱形而稍彎曲,有的有分枝,長15~30厘米,粗0.5~1.5厘米。表面灰棕色或棕褐色。蘆頭部較長,頂端常有殘留的莖桿,并有環(huán)節(jié)狀葉片殘痕。根部有縱皺紋及成堆的疣狀突起和支根痕。體輕,質硬脆,斷面淡黃白色,無肉質,多纖維。氣微,昧辣.以干燥、無細尾須根者為佳。
【炮制】除去殘莖,用水浸泡,撈出,潤透盾切片,曬干。
【性味】性溫,味甘辛,無毒。
【歸經】入肝、脾、膀胱三經。
【功能主治】發(fā)表鎮(zhèn)痛,祛風勝濕。治外感表癥,頭痛昏眩,關節(jié)疼痛,四肢拘攣,目赤瘡瘍及破傷風。(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入丸、散。
【備注】本品在四川作防風使用。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中藥志》
以上就是對川防風的藥用價值的詳細介紹,在吃川防風的時候,也是有著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對調理人體各方面問題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因此可以放心進行。
中醫(yī)中藥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有病看中醫(yī)吃中藥是他們的傳統(tǒng)和習慣,所以中藥是很多人都喜歡的,川桂皮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
【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銀葉桂的樹皮。
【原形態(tài)】銀葉桂常綠喬木,高達16m。幼枝多少具棱脊。葉互生或近對生;葉柄長1-1.5cm,無毛;葉片披針形,長6-11cm,寬2.5-4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上面綠色,光亮,無毛,下面蒼白色,被絹毛或短絨毛,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中脈具1-2條支脈,側脈外側生少數不明顯的支脈,橫脈多數,均弧曲,不明顯,革質。圓錐花序長4-9cm,被細短柔毛,具5-12朵花?;▋尚?,長約5mm,白色,花梗長4-8mm,被短柔毛,花被筒倒錐形,長約1.5mm,花被裂片倒卵形,長約3.5mm,外輪寬約2mm,內輪稍狹,先端銳尖,花被內外兩面密被絹狀短柔毛;能育雄蕊9,花絲略被柔毛或近無毛,第1、2輪雄蕊長約2.5mm,花藥寬卵形與花絲近等長,先端鈍,4室,內向瓣裂,花絲無腺體,第3輪雄蕊長約2.6mm,花藥長圓柱卵形,與花絲近等長,4室,外向瓣裂,花絲中部有1對腎形腺體;退化雄蕊3,心形,長約1.5mm,柄短被柔毛,位于最內一輪;子房卵球形,長約1mm,花柱長約2.3mm,柱頭頭狀。果實卵球形,長約13mm,寬7-8mm,無毛;果托半球形,直徑4-5mm,先端全緣,果梗纖細?;ㄆ?-5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300-1800m的闊葉林中。
【栽培】1.生物學特性 喜較溫暖濕潤氣候。高山和平原都可栽種。以肥沃、深厚、濕潤的粘壤土生長較好,可利用路邊、溝邊、屋旁、荒坡栽培。
【性狀】1.性狀鑒別 樹皮板片狀、槽狀或卷筒狀,厚2-6mm。外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有斜皮孔,有的具灰白色地衣斑;內表面棕褐色,較平滑,有細縱紋。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微顯顆粒性。氣微香,味辛、涼,嚼之起涎。
【性味】辛;甘;溫
【功能主治】溫經散寒;行氣活血;止痛。主風寒感冒;胃脘冷痛;痛經;風濕關節(jié)疼痛;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外用:適量,研粉,調敷患處。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川桂皮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藥材,但它的藥性和作用還有很多,因此希望大家在與自身情況結合的基礎上再食用。
你知道川黨參嗎,它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對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幫助。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英文名】Szechwan Asiabell Root
【別名】天寧黨參、巫山黨參、單枝黨參
【來源】為桔??浦参? 川黨參 Codonopsis tangshen Oliv. 的 根 。
【原形態(tài)】與黨參基本相同,主要區(qū)別:植株除葉片兩面密被柔毛,全體幾近于光滑無毛;葉片卵形、狹卵形或披針形,長2~8cm,寬0.8~3.5cm,頂端鈍或急尖,基部多呈楔形或較圓鈍,稀淺心形?;ㄝ?深裂,僅基部與子房合生,花絲長于花藥,子房下位。蒴果較大,成熟時紫紅色。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林邊或灌叢中。產于四川、湖北及陜西。
【性狀】與黨參類似,但分枝較少,僅根上端1~3cm部分有環(huán)紋,質稍軟,斷面裂隙少。味微酸。
【化學成份】含多糖、酚類、甾醇、揮發(fā)油、黃芩素葡萄糖甙、皂甙及微量生物堿。
【性味】性平,味甘、微酸。
【功能主治】同黨參。
【摘錄】《*辭典》
從上文的闡述中我們對于川黨參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體出現了什么不適的癥狀,可以用中藥的方法去調理,中醫(yī)治病的歷史久遠,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