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冬太子參煲瘦肉功效
女性養(yǎng)生煲。
天天常笑容顏俏,七八分飽人不老,逢君莫問留春術,淡泊寧靜比藥好。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只有進行科學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麥冬太子參煲瘦肉功效”,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麥冬是一種功能非常強大的中藥材,通過飲用麥冬水可以有效潤肺止咳緩解干咳的現(xiàn)象。但是長期飲用麥冬水的話,又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諸多傷害,例如出現(xiàn)痰濕咳嗽的問題。所以麥冬是一種不適宜長期食用的中藥材,將麥冬和太子參搭配在一起,可以讓兩者的藥效相得益彰,下面的文章就來看一看太子參麥冬瘦肉湯的做法。
【太子參麥冬瘦肉湯的做法】
材料:豬瘦肉300克、麥冬20克、太子參30克、淮山20克、蓮子干30克、陳皮1個、姜2片。
做法:
1、首先將豬瘦肉洗干凈,切成小塊,然后過熱水灼去血水;
2、再將其他所有的食材一起清洗干凈瀝水;
3、之后將所有的食材一起放進瓦煲內,大火燒開;
4、最后撇去浮沫,轉文火煲一個多小時,調味即可食用。
【太子參麥冬瘦肉湯的功效】
太子參麥冬瘦肉湯中的主料豬瘦肉功效是滋陰潤燥;太子參、麥冬則能夠調補氣陰,在配上具有滋陰補腎的山藥,那么此湯的潤肺清燥效果就非常的明顯了,并且能夠益肺氣、養(yǎng)肺陰,可做為是一種治療肺結核的藥膳湯品來食用,也可以做為是一種家常滋補養(yǎng)生的靚湯食用。
以上就是太子參麥冬瘦肉湯的做法和功效介紹了。在了解了此湯有著如此好的功效后,是不是有種心動感覺呢?為了家人健康,一起動手試試吧,保健效果非常不錯哦!
yS630.Com相關推薦
藥對疾病治療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不同的藥在使用上,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同時不同藥對疾病治療也是不同,因此想要能夠很好治療自身疾病,也是需要選擇好藥物,這樣對疾病改善,才會有很好的幫助,太子參一個對疾病治療很有幫助的藥材,那太子參的功效都有什么呢,很多人都不了解。
太子參的功效也是有著很多方面,對這樣藥物選擇上,也是需要對它進行一些了解,使得使用的一些方法,都是有著很好的掌握,在對患者疾病治療,也是有著一些幫助作用。
太子參的功效:
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太子參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
太子參配麥冬,補肺并潤肺養(yǎng)陰,用治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最宜;太子參配白術,共奏補脾肺之功。同治虛勞,勞倦乏力者;太子參配黃芪,補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勞倦乏力為效。
1、太子參治病后氣血虧虛,神疲乏力:太子參15克,黃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棗4枚。煎水代茶飲,有一定效果。
2、太子參治病后虛熱。
3、太子參治脾虛便溏,飲食減少:太子參12克,白術、茯苓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較好療效。
4、太子參治盜汗(睡覺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參24克,浮小麥30克,大棗5枚。水煎服。
5、太子參治糖尿病
6、太子參治神經衰弱(神經癥)、失眠:太子參15克,當歸、酸棗仁、遠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太子參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太子參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太子參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通過以上介紹,對太子參的功效也是有著一些了解,選擇它治療疾病的時候,也是要正確的進行使用,尤其是它對治療糖尿病、神經衰弱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所以對它的使用數量和做法,都是不能隨意進行,要根據醫(yī)生建議進行最佳。
太子參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滋補品,我們可以通過食用太子參來達到保健的效果,同時還能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更好的保健我們的身體。太子參富含豐富的微量元素,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Fe、Cu、Zn等物質,人們在生活中可以適當的食用。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中藥太子參主要有哪些功效?
太子參含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氨基酸,多糖以及磷脂類成也能為人體提供全面的營養(yǎng)。太子參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直接食用,泡酒以及人參茶都是不錯的選擇,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做選擇。
中藥太子參?太子參含有磷脂類成分,其組分主要為溶磷脂酰膽堿,磷脂酰肌醇,磷脂酰絲氨酸,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及磷脂酸等。太子參中含有棕櫚酸,亞油酸,山崳酸,2—比咯甲酸二十四碳酸,十八碳酸,琥珀酸。太子參中揮發(fā)油中已得的主要成分有吡咯,糠醛,糠醇,1-甲基-3丙基苯,2-甲基-吡咯,4-丁基-3-甲氧基-環(huán)己二烯1-酮,4-丁基-3-甲氧基- 2-環(huán)二烯1-酮,2-甲氧基-6-(1-丙烯基)-酚,2-甲氧基-4-(1-丙烯基)-酚,2-環(huán)己烯1-醇-苯甲酸酯,鄰苯二甲酸二特丁酯,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化合物,其中以糠醇含量最高。
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太子參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太子參配麥冬,補肺并潤肺養(yǎng)陰,用治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最宜;太子參配白術,共奏補脾肺之功。同治虛勞,勞倦乏力者;太子參配黃芪,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勞倦乏力為效。1、太子參治病后氣血虧虛,神疲乏力:太子參15克,黃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棗4枚。煎水代茶飲,有一定效果2、太子參治病后虛熱。
以上的內容就是對于中藥太子參的介紹,希望能夠給您帶去一定的幫助。我們在生活中需要更多的了解太子參,更加合理的利用,更好的為我們的身體服務。太子參具有滋補的效果,但是在進補的時候需要適量,不可進補過量,以免對身體不好。
麥冬是一種既可以當食物也可以當中藥材的植物,而人們食用麥冬最主要是食用它的快莖,因為在麥冬的身上它的塊莖是最有營養(yǎng)價值的。而且麥冬的價值也被古代人們所認識,一直流傳到了現(xiàn)代。對于有養(yǎng)生有一定講究的人,經常會使用麥冬來煲瘦肉。所以使用麥冬煲瘦肉的功效是什么呢?
一、麥冬煲瘦肉功效
麥冬作為一種常見藥材,人們經常拿它來煲湯,麥冬的湯譜也有很多。那么,麥冬煲湯效果究竟是怎樣的呢? 麥冬這種藥材甘寒清潤,善清心肺之熱而養(yǎng)陰除煩,兼可清潤胃腸而止渴潤燥。它養(yǎng)陰清熱,可以治療陰虛內熱或熱病病傷津、心煩口渴;潤肺止咳,用于治療燥熱傷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氣逆。因此,麥冬煲瘦肉湯的效果是很好的。
三、麥冬和什么一起煲湯好
1、麥冬雪梨燉瘦肉
材料:雪梨1個,瘦肉半斤,麥冬少許,北杏少許,清水4碗,鹽適量。
做法: 麥冬用清水浸軟洗凈;瘦肉剁成肉餅;雪梨去皮洗凈后切塊;北杏洗凈。將麥冬、雪梨、瘦肉、北杏放入燉盅中,加入4碗清水。燉2.5小時后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2、麥冬枸杞鴿子湯
材料:麥冬15克,枸杞20克,玉竹15克,沙參20克,蜜棗2粒,鴿子1只。
做法: 把所有的材料浸泡20分鐘(有硫磺的材料,需要浸泡12小時)。把鴿子放進鍋里面煮3-4分鐘,撈出,清洗干凈備用。 把所有的材料和鴿子都放進鍋里面,放進2L的清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煲2小時,開鍋前15分鐘放進適量的鹽就可以了。
3、麥冬淮山玉竹煲鴿
材料:鴿1只,淮山15克,玉竹15克,麥冬15克,姜1片,鹽適量。
做法: 鴿去毛去內臟洗凈后斬件,然后放入燒開的熱水中焯水。淮山、玉竹、麥冬洗凈備用。將鴿、淮山、玉竹、麥冬、姜片放入電砂煲中,加入清水1升煲2小時。 4、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導讀: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太子參圖片、太子參的食用方法、太子參的營養(yǎng)價值等,要想知道更多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太子參簡介太子參圖片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太子參的食用方法太子參的營養(yǎng)價值太子參的選購太子參的存儲太子參的副作用太子參簡介
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孩兒參的干燥塊根。又叫孩兒參,其意思是太子都吃不壞,或孩兒都吃不壞,是秋日養(yǎng)生的常用藥材。中醫(yī)常用于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等?!侗静輳男隆愤€認為它能大補元氣。現(xiàn)代醫(yī)學認為它富含皂苷、果糖等,有抗衰老、抗疲勞、增強機體抵抗力的作用。
太子參圖片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太子參是人參家族中的一員,在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廣泛種植,藥用價值和食用價值都非常高的,作為草本植物的根莖,太子參主要用于補益脾肺,益氣生津的功效,治療身體虛弱,脾胃不和和胃陰不足等癥,也可以搭配食物進行食補,不但營養(yǎng)均衡,還可以有效的治療多種疾病,是人們最熟悉的一種藥材。
太子參功效與作用: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yǎng)胃陰。但其補益脾氣之力不及黨參;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太子參具有氣陰雙補的作用,用于治療少氣懶言、精神疲憊、稍有活動就汗出較多,面色較紅、夜間汗出較多,心煩、口干咽燥等癥狀。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劑量用到60g即可。
太子參的食用方法
1、黃芪紅棗太子參湯
材料:黃芪15克、紅棗7枚、太子參10克。
做法:將黃芪、紅棗、太子參加適量水煮30分鐘,每晚臨睡前或清晨空腹時代茶給孩子喝。
功效:這款湯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復感冒的孩子吃。
2、太子參燉田雞
材料:田雞350克,瘦肉50克,太子參50克,枸杞子10克,姜10克,清湯700克。
做法:田雞宰殺斬塊汆水,瘦肉切豆丁大小汆水,太子參用清水泡發(fā)好,姜切片待用。將凈鍋上火,放入清湯丶姜片丶太子參丶枸杞子丶瘦肉丶田雞,大火燒開轉用小火燉3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太子參含多種氨基酸丶果酸丶淀粉丶維生素丶皂苷等成分,能消水腫丶化痰止咳,對心悸自汗丶病后體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太子參燉柴雞
材料:太子參8克,柴雞250克,鹽、蔥、姜、料酒適量。
做法:將柴雞切塊,在沸水中焯后,將水倒掉。將柴雞與太子參一起,放入蔥、姜、料酒,加清水燉約2個小時,至熟透后加入鹽稍煮幾分鐘即可。
功效:滋陰補虛,溫中益氣。特別適于秋冬女性進補,調養(yǎng)產后虛弱等。
4、銀耳太子參
材料:銀耳15g,太子參25g,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泡開,洗凈,太子參布包,同冰糖加水適量燉至銀耳熟,去藥包飲用,每日1劑。
功效:益氣養(yǎng)陰、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慌、氣短。
5、百合雙參湯
材料:百合、太子參各25g,北沙參20g,飴糖50g。
做法:將二參布包,同百合水煎取汁,去藥包,調入飴糖,拌勻服食。
功效:補氣止汗,適用于氣虛所致的自汗、體虛、氣短、口渴等。
6、太子參石斛粥
材料:太子參10g,石斛15g,大米100g。
做法:將太子參、石斛水煎取汁,納入大米煮為稀粥服食,每日2次。
功效:益氣養(yǎng)陰,適用于氣陰兩虛之咳嗽、氣短、肺燥咳嗽及病后體虛等。
太子參的營養(yǎng)價值
含太子參多糖、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太子參的選購
太子參的干燥塊根呈細長條形或長紡錘形,長約2~6厘米,直徑約3~6毫米前后,表面黃白色,半透明,有細皺紋及凹下的須根痕,根頭鈍圓,其上常有殘存的莖痕,下端漸細如鼠尾。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而亮,直接曬干的斷面為白色,有粉性,氣微,味微甘,以肥潤,黃白色,無須根者為佳。
太子參的存儲
置陰涼干燥處,密閉,防蛀。
太子參的副作用
太子參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劑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見到明顯的副作用,但沒必要超過60g,避免浪費藥材。
以上就是一些太子參的相關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太子參的內容,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太子參是一種中藥藥材,它可以用來止汗生津。尤其適合一些容易出虛汗的人來使用。同時對咳嗽之癥,也有良好的功效。很多病后初愈的病人,都容易感覺到氣血虧損,而太子參就有針對這種癥狀的功效,而且它服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可以直接用水泡,代替茶來喝。不過在食用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注意注意,以免弄錯藥物
1.太子參甘、微苦,平。歸脾、肺經。體潤性和、補氣生津;太子參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訁⑴潲湺?,補肺并潤肺養(yǎng)陰,用治肺陰虧虛的肺虛咳嗽最宜;太子參配白術,共奏補脾肺之功。同治虛勞,勞倦乏力者;太子參配黃芪,補益之效大增,常用治勞倦乏力為效。
2. 太子參治病后氣血虧虛,神疲乏力:太子參15克,黃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棗4枚。煎水代茶飲,有一定效果?!√訁⒅尾『筇摕?。
3、太子參治脾虛便溏,飲食減少:太子參12克,白術、茯苓各9克,陳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有較好療效。
4、太子參治盜汗(睡覺汗出,醒后汗止):太子參24克,浮小麥30克,大棗5枚。水煎服。
5、太子參治糖尿病
6、太子參治神經衰弱(神經癥)、失眠:太子參15克,當歸、酸棗仁、遠志、炙甘草各9克。水煎服。
太子參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太子參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太子參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
太子參的功效:
補虛藥,補氣藥。功效主治: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食少體倦,口渴舌干;肺虛燥咳,咽干痰粘;氣陰不足,心悸失眠。
太子參的作用:
太子參作用很多,主要是對小孩子最好。太子參補虛藥,補氣藥。功效主治:補益脾肺,益氣生津。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食少體倦,口渴舌干;肺虛燥咳,咽干痰粘;氣陰不足,心悸失眠。太子參又稱為孩兒參、童參,是人參的一種。藥性平和、味甘,有補氣生津的作用。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體虛、盜汗、夜間驚哭、小兒夏季熱等。實驗研究證實,太子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參可以增強寶寶體質,長期服用未見有副作用。注:(因寶寶的個體差異給寶寶服用須慎重,具體的用法和用量請向醫(yī)生咨詢)具有補氣生津作用的人參、黨參、西洋參相比,太子參滋補的藥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長處在于藥性十分平穩(wěn),適合長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們的歡迎,太子參堪稱難得的清補佳品,故特別適宜嬰幼兒食用。
食療價值
石竹科草本植物孩兒參的塊根。又稱太子參。產于江蘇、安徽、山東等省。夏季莖葉枯萎時采挖,洗凈,去須根,曬干用。太子參在平時是很常見的中藥,滋補效果是非常好的,很多人平時會用太子參來泡水喝,效果是非常不錯的,不過大家在食用太子參的時候,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太子參如果服用不當是很容易引起上火的,因此大家平時在食用的時候,是需要注意用量的,太子參的用量是多少呢?
太子參的用量是多少呢?
太子參具有氣陰雙補的作用,用于治療少氣懶言、精神疲憊、稍有活動就汗出較多,面色較紅、夜間汗出較多,心煩、口干咽燥等癥狀。一般用量每天10-30g,大劑量用到60g即可。本品尚未見到明顯的副作用,但沒必要超過60g,避免浪費藥材。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1、太子參有益氣生津,補益脾肺。
2、太子參對于治療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怔忡,水腫,消渴,精神疲乏有著顯著功效。
3、太子參對于治療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等癥狀有一定的顯著功效。
太子參的禁忌
大部分的人都是可以使用太子參的,只是表實邪盛者,然而,表實邪盛主要是說外感邪氣,好比感冒,感受風寒邪氣,邪氣很重,又發(fā)高熱,多指風寒表實。表實邪盛者可以理解為有實證的人。太子參雖補力平和,但終為味甘之品,所以凡病有實邪者忌用,故邪實之證慎用。高血壓及腎炎、胃炎患者不宜多食。太子參雖補力平和,但終為味甘之品,所以凡病有實邪者忌用,故邪實之證慎用。
另外需要注意的,因為太子參屬于保健食品的一種,它具有很好的營養(yǎng)價值,但是在進食的時候需要注意,不能過量以免補得太過而引起上火。
太子參無花果瘦肉湯
食材主料:瘦肉;太子參;無花果;
輔料:蜜棗2顆;鹽適量;姜3片;
步驟:
1、瘦肉,我用的是豬腱肉,切適量大小片,并好姜3片
2、太子參,無花果,蜜棗等洗凈備用
3、把瘦肉,姜片冷水下鍋
4、煮開后去血水,再過清水洗凈
5、砂鍋里入6-8碗的水,把姜片和瘦肉入鍋
6、把2備好的配料也一起放入;煮開后轉小火煲約1、5-2小時
7、食用前加鹽調味即可!小貼士如果有新會陳皮,也可以加一小片,效果更好啊!
導讀:寶寶吃太子參好嗎?太子參能補氣益脾,養(yǎng)陰生津。那么寶寶吃太子參好嗎?下面一起來看看專家的說法。
寶寶吃太子參好嗎
太子參又叫孩兒參,其意思是太子都吃不壞,或孩兒都吃不壞。那么寶寶吃太子參好嗎?專家表示,太子參作用很多,主要是對小孩子最好。太子參,補益脾肺,益氣生津。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體虛、盜汗、夜間驚哭、小兒夏季熱等。
實驗研究證實,太子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常服用太子參可以增強寶寶體質,長期服用未見有副作用。具有補氣生津作用的人參、黨參、西洋參相比,太子參滋補的藥力要差一些,但它的長處在于藥性十分平穩(wěn),適合長期大量服用,因此深受人們的歡迎,太子參堪稱難得的清補佳品,故特別適宜寶寶食用。
另外,太子參也適合慢性病人長期大量服用,且副作用也比其它參種小得多,因此那些體虛而經受不住滋養(yǎng)藥物進補的人可以試試。譬如脾胃虛弱之人初用補劑,服用其他參種恐藥力過猛,改用太子參則大可放心;又如虛證患者夏季服用補藥,恐天氣炎熱夾雜藥力引動內火,而太子參清補扶正,則不會有此弊害;氣陰不足而又血壓偏高之人使用太子參不僅可以改善癥狀,而且沒有人參升高血壓的毛病。壯年患者服用太子參不用擔心引發(fā)上火,小患者服用太子參沒有引發(fā)早熟之嫌。
那么寶寶要如何服用太子參呢?下面就推薦幾款適合寶寶吃的食療方,一起來看看吧。
太子參的食療方
1、黃芪紅棗太子參湯
材料:黃芪15克、紅棗7枚、太子參10克。
做法:將黃芪、紅棗、太子參加適量水煮30分鐘,每晚臨睡前或清晨空腹時代茶給孩子喝。
功效:這款湯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復感冒的孩子吃。
2、太子參奶茶
材料:太子參10克,牛奶250ml,白糖10克。
做法:先將太子參切片,曬干或烘干,研成細粉備用,再與白糖一同調入煮沸的牛奶中即成。
功效:此奶茶有益氣養(yǎng)陰,生津潤燥之功,可奏養(yǎng)肺和胃,固表衛(wèi)外之效,尤宜于嬰幼兒日常保健,并有預防感冒的作用。建議每日1劑,頻頻飲用,可連續(xù)飲用。
3、太子參黃芪鴿蛋湯
材料:太子參10克,黃芪10克,鴿蛋3枚。
做法:先將太子參,黃芪放入沙鍋,加清水適量,煎煮1小時,濾去藥渣,再下鴿蛋煮熟,加佐料調味至鮮即得。
功效:此湯有補氣固表,益陰養(yǎng)血之功,可奏健脾養(yǎng)脾,衛(wèi)外抗邪之效。適用于兒童和老年人的日常保健,若見虛汗難止,反復感冒者,用之尤宜。若用于保健,建議每周2-3劑,若用于治療或預防感冒時,可每日1劑,分次佐餐飲湯食鴿蛋。連服7-10日。
因寶寶的個體差異給寶寶服用須慎重,具體的用法和用量請向醫(yī)生咨詢。以上就是一些太子參的相關知識,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太子參的內容,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我國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好好去鉆研菜能悟透其中的道理,而我們的身體也是這樣的,有很多人認為身體生病吃藥就行了。但是一味的吃藥要知道自己的身體到底是哪里出毛病了菜能對癥下藥,否則盲目吃藥只會害了自己。而很多中藥的藥性我們平常人也不怎么了解,都是聽別人去說,所以對于很多說法我們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就像我們尋常能接觸到的要,太子參是一種在生活中,不管在超市里還是醫(yī)院中都能看到這種藥材。而這種藥材也常作為保健藥對外出售。有些孩子生下來身體就比較虛弱,想通過給孩子吃太子參來補身體。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
中醫(yī)的"補"是針對"虛"而言的。所謂"虛則補之",就是說有"虛"的人才需要"補"。小孩初生,各臟器的發(fā)育尚未成熟,功能也未臻完善,脾胃功能也薄弱。但他們好比旭日初升,處在不斷地生長發(fā)育之中,生機蓬勃。小孩的生長發(fā)育,有其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不能人為地、隨意地加以改變。身體健康的孩子說明臟器功能和生長發(fā)育正常,無需施補。因為他們根本不存在"虛"。
【功能主治】
補肺,健牌。治肺虛咳嗽,脾虛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益氣健脾,生津潤肺。用于脾虛體弱、病后虛弱、氣陰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
①《本草從新》:"大補元氣。"
②《本草再新》:"治氣虛肺燥,補脾土,消水腫,化痰止渴。"
③《飲片新參》:"補脾肺元氣,止汗生津,定虛悸。"
④《江蘇植藥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經衰弱。"
⑤《中藥志》:"治肺虛咳嗽,脾虛泄瀉。"
⑥《陜西中草藥》:"補氣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體虛,肺虛咳嗽,脾虛腹瀉,小兒虛汗,心悸,口干,不思飲食。"
看過上述的分析后,各位家長們是不是對此有所了解了呢。其實孩子的身體不好,完全可以通過后天的鍛煉和食物的營養(yǎng)來調理,不需要吃什么中藥或者保健品來補充身體。這樣做反而容易讓孩子身體出問題,關愛孩子是家長的天性,但是也要用科學的方法來愛才對。
感冒的時候本身體內就有火,所以說這時候飲食最好要清淡一些,另外在感冒期間盡量不要服用一些具有滋補性的藥物,比如說太子參這種最好不要吃,因為太子參屬于溫補的藥材,它會導致感冒的患者出現(xiàn)上火的現(xiàn)象,這反而不利于感冒的治療,會加重患者感冒的一些癥狀表現(xiàn),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感冒能吃太子參嗎
天氣一涼很多人會感冒,而且太子參也是家庭熬湯常備的藥材,所以很多人會有感冒能吃太子參的疑問。有的人認為太子參補益脾肺,益氣生津,能夠有效治療感冒所致的,發(fā)熱,咳嗽癥狀,也有人認為感冒吃太子參會有副作用,對身體不好。那么感冒可以吃太子參嗎?吃了會不會有副作用?下面我們來揭開答案吧:
感冒分為風熱型感冒和風寒型感冒,風寒型感冒秋冬發(fā)生較多,一般是受風寒導致的,怕冷,咳嗽,舌苔薄白。太子參性溫,補益脾肺,益氣生津,可以潤肺,治療咳嗽,口渴的狀況。風熱型感冒是受風熱之氣侵襲導致的,春夏發(fā)生較多,一般會有發(fā)熱、頭痛、出汗、咽喉腫痛、咳嗽、等癥狀。風熱型感冒不能吃太子參,因為太子參是溫補性藥材,吃了反而會使體內的風熱之氣更加旺盛,對身體有害。所以也不是說感冒就不能吃太子參,只是風熱感冒不適合吃而已。
感冒吃太子參會有副作用嗎
根據以上分析,感冒吃太子參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因風熱型感冒是因為風熱之氣侵犯體表、肺氣失和所致的,身體內本來就有風熱之氣肆虐了,這時候再吃太子參就等于是加了一把火,使體內的風熱之邪更加旺盛,使病情加重??赡軙l(fā)高燒,咳嗽不止,咽喉腫痛等,這就是風熱型感冒吃太子參產生的副作用。
太子參的藥用價值非常高,人們可以常吃,對身體非常滋補,但是不能隨意吃。中醫(yī)講究辯證論治,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如果感冒時想要吃太子參,就要學會分清自己是什么類型的感冒,以此來決定能不能吃太子參,避免產生不良作用。
怎樣吃太子參最好
1、太子參燜蹄膀
材料: 豬肘750克,太子參30克,冰糖60克,黃酒30克,醬油30克,大蔥15克,姜10克
做法:
將太子參濃煎取汁200毫升;
豬蹄洗凈后在大骨的兩側各劃一刀,使肉攤開;
將蹄膀放入鍋內,加入太子參濃汁及適量清水、黃酒、醬油、冰糖、蔥、姜,用武火燒開;
再用文火燜2小時,燜至蹄膀爛透;
再用武火燒到湯汁如同粘膠即可出鍋裝盤。
2、銀耳太子參燉鹿肉
材料:銀耳50克,太子參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湯1200克。鹽5克,雞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
銀耳、太子參分別用溫水漲發(fā)好,鹿肉切蠶豆丁大小汆水,姜切片待用。
將凈鍋上火,放入清湯、太子參、銀耳、鹿肉、姜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燉50分鐘調味即成。
功效:鹿肉營養(yǎng)豐富,長期食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面黃體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銀耳可養(yǎng)陰生精,潤肺健脾,對陰液虧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
3、其他
銀耳太子參燉鹿肉
功能主治: 鹿肉營養(yǎng)豐富,長期食用可提高機體免疫力,對面黃體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銀耳可養(yǎng)陰生精,潤肺健脾,對陰液虧虛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小編推薦:太子參能經常吃嗎
太子參燉柴雞
功能主治:滋陰補虛,溫中益氣。特別適于秋冬女性進補,調養(yǎng)產后虛弱等。
黃芪紅棗太子參湯
功能主治:有補肺健脾的功效,適宜反復感冒的孩子吃。
銀耳太子參
銀耳15g,太子參25g,冰糖適量。將銀耳泡開,洗凈,太子參布包,同冰糖加水適量燉至銀耳熟,去藥包飲用,每日1劑??梢鏆怵B(yǎng)陰、寧心安神,適用于心慌、氣短。
百合雙參湯
百合、太子參各25g,北沙參20g,飴糖50g。將二參布包,同百合水煎取汁,去藥包,調入飴糖,拌勻服食??裳a氣止汗,適用于氣虛所致的自汗、體虛、氣短、口渴等。
茭白太子參炒鱔絲
茭白、鱔魚絲各250g,土豆100g,太子參、生地各10g,生姜5g,調味品適量。將太子參、生地水煎半小時去渣取汁;茭白、土豆洗凈,切絲,放入豆油鍋內煸炒,倒入藥汁,煮熟起出待用;生姜切絲與鱔絲共炒,放入黃酒、土豆、茭白同炒至熟,調入食鹽、味精服食??裳a虛損、利肝腎,適用于一切慢性病患者的保健食療,尤其對腎病、肝硬化、尿毒癥等疑難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太子參石斛粥
太子參10g,石斛15g,大米100g。將太子參、石斛水煎取汁,納入大米煮為稀粥服食,每日2次??梢鏆怵B(yǎng)陰,適用于氣陰兩虛之咳嗽、氣短、肺燥咳嗽及病后體虛等。凡脾胃虛弱,癥見疲倦乏力,食欲減退者,可與黃芪、黨參等配伍,以增強補氣之功。
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
太子參藥性平和、味甘,有補氣生津的作用?,F(xiàn)代研究:出自《中國藥用植物志》,本品含太子參多糖及人體必需的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干咳少痰、病后體虛、盜汗、夜間驚哭、小兒夏季熱等。實驗研究證實,太子參可以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心功能。
1、用于脾氣虛弱、胃陰不足的食少倦怠。能益脾氣,養(yǎng)胃陰。常配山藥、石斛等同用。但其補益脾氣之力不及黨參。
2、用于氣虛津傷的肺虛燥咳及心悸不眠、虛熱汗多。能益氣生津。治氣虛肺燥咳嗽,配北沙參、麥冬等,治氣陰兩虛的心悸不眠、多汗,配酸棗仁、五味子等。但其補氣益陰生津之力,均弱、于西洋參。太子參為石竹科植物,與人參不同科屬,功效雖似人參,但藥力薄弱,須大劑量持續(xù)服用,才能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