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古代養(yǎng)生的地方叫什么】
包粽子的葉子叫什么
1、包粽子的葉子叫什么
箬葉竹,箬葉竹稈高1-3m, 徑0.5-1cm,節(jié)間長10-15cm,幼時無毛或被小刺毛,節(jié)下被淡褐色毯毛狀毛環(huán);節(jié)較平,節(jié)內(nèi)長3-smm?;X鞘鮮時褐綠色,長10-12cm,背面中下部貼生棕色刺毛;籜耳發(fā)達,向兩側(cè)延伸,鐮刀形,遂毛長5-8mm,多數(shù)褐色,波曲狀。
原產(chǎn)于中國,分布于華東、華中地區(qū)及陜南漢江流域。山東南部有栽培。喜在低山谷間和河岸生長。中國安徽休寧縣出口的箬葉,稱作“徽頂”箬葉。在徽州最好的箬葉主要分布在嶺南山脈一帶,主要有屯溪的龍?zhí)?歙縣的后山村,雁州村,璜尉鄉(xiāng)及長陔鄉(xiāng)。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風(fēng)、防腐蝕等特性,可用于搭工棚、編斗笠、包棕子等。用箬葉包糯米粽子,清香可口,別有風(fēng)味?!盎枕敗?箬葉葉面寬大,柔軟質(zhì)韌,暢銷江西、浙江、廣東、江蘇、北京等地及東南亞各國。
北方的蘆葦葉,北方地區(qū)用的最多,因為上面二種植物北方比較少,但是農(nóng)村的蘆葦比較多。
2、粽子怎么煮
如用鐵鍋煮粽子,水要超過粽子四五厘米,鍋煮粽子得需要一兩個小時。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煮好以后趁熱取出。這時候,稍等一會就可以美美的享用了。
3、粽子的健康吃法
3.1、粽子+陳皮
用陳皮作原料或調(diào)味品烹飪菜肴,可除腥膻,甘香醇舊,齒頰留香。另外,包粽子時加入陳皮可以使粽子更加香味,容易被腸胃消化,男女老少皆宜多吃。
3.2、粽子+果蔬
你總是吃時最好搭配果蔬,利于消化。最好搭配涼拌菜,可增加纖維素的攝入,而纖維素本身就是一種消化酶,可促進消化。也可配一碗清淡的湯,如冬瓜、絲瓜湯等,最后再來一份水果,增加纖維質(zhì)的攝取,吃粽子的時候搭配麥芽水、白蘿卜或白蘿卜水,可以促進消化。
如何保存粽子
粽子的水分含量較高,天天越來越熱,根本不能室溫下長期保存,在冰箱里放幾天,也是令人擔(dān)心的。其實在某種意義上,粽子和饅頭等其他的主食一樣,可以放在冷凍里速凍后長期保存。在冷凍狀態(tài)下,淀粉可以保持不變干的狀態(tài),只要吃的時候取出來重新蒸一下,或者用微波化凍也可以,口感沒有明顯的變化。
把粽子存在冷凍箱里時要注意,存放時分成幾個小包,每一個小包取出來要一次吃完,不能再剩。包裝時要用保鮮袋密封,避免水分流失。雖然冷凍條件下可以防止微生物的繁殖,但是粽子這類熟食要和其他肉類等生食分開放,避免交叉感染。
吃粽子后消化不良怎么辦
1、多吃水果
夏天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jié)。這個時節(jié),我們?nèi)菀讌捠?所以更應(yīng)該吃水果了。像菠蘿含有易分解的特殊蛋白酶,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對于消化很有幫助。蘋果也含有豐富的纖維素,能夠刺激胃腸蠕動,助消化。還有香蕉,也是助消化的良品,能有效輔助治療便秘。還有西瓜,它利尿的功效不容小視哦。
2、多吃蔬菜
蔬菜的種類有很多。夏天本身不太適宜吃油膩的食物,清淡的蔬菜是夏天食譜中所不可或缺的。當(dāng)然如果說要幫助消化,就要吃那些含纖維素比較多的蔬菜。比如芹菜和白菜含有大量纖維素,還有西紅柿,含有大量的番茄素,有助于消化、利尿。
3、多做運動多喝水
夏天天氣熱,很多人喜歡呆在空調(diào)房里,最容易得空調(diào)病。端午時節(jié),再吃些不易消化的粽子,很容易消化不良,胃脹胃酸胃疼。要想身體好,時刻要運動。運動能讓身體快速的新陳代謝,促進消化,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出足了汗,喝多了水,不怕身體不好不消化。
編輯推薦
包粽子用什么餡
1、包粽子用什么餡之豬肉味粽子
原料:糯米2.5千克,鮮豬肉1.5千克(肥瘦各半),酒25克,醬油150克,食鹽70克,味精少許,粽葉適量。
做法:先將糯米淘凈,加糖、鹽、醬油拌勻。再將豬肉切成長方形小塊,與剩下的配料拌勻。然后將粽葉卷成漏斗形,裝入40克糯米,放上肥、瘦肉各一塊,再加蓋約30克糯米撥平,包好。最后將包好的粽子放入水中煮沸1時后,再用溫火煮1小時左右,蒸煮過程中要不斷添水保持原有水位,煮熟出鍋即可。
2、包粽子用什么餡之蛋黃味粽子
原料:糯米、新鮮五花肉、咸蛋黃、粽葉調(diào)料:蠔油、生抽、老抽、美極雞粉、美極鮮味汁、姜末、五香粉。
做法:準(zhǔn)備做蛋黃粽子的材料,五花肉按自己喜歡的口味烹飪好,棕葉泡好。棕葉泡好后,開始包,做成漏斗狀。將糯米和餡料放入,兩邊放米,中間放蛋黃和五花肉。
3、包粽子用什么餡之紅豆味粽子
紅豆味粽子是用紅豆和糯米為原料制成的,取泡好洗凈的粽葉三四片擺齊,卷成圓錐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紅豆,包成粽子形狀,用繩扎緊。香糯肉味粽子,原料主要是五花肉糯米。
4、包粽子用什么餡之五豆粽子
五豆粽是一種既滿足人們的食欲,又保證了營養(yǎng)健康的傳統(tǒng)粽子。五豆粽以綠豆、紅豆、花生、眉豆和糯米等豆類、粗糧為原料,又以性味清涼、兼有治病功效的粽葉包裹,不僅美味,還非常適合夏天作食療用,老幼咸宜。
5、包粽子用什么餡之甜茶味粽子
甜茶味粽子,用到的原料有糯米,甜茶,蜜棗等粽餡。做法是將甜茶入鐵鍋煎熬取汁。將糯米淘洗干凈,瀝水,泡入甜茶汁備用。此粽子其色、香、味、美俱全,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營養(yǎng)豐富。
包粽子用什么葉子
1、粽葉:包粽子的葉子在不同地區(qū),有著地域差距因地而異,南方多用箬葉竹,或者葦葉包成三角形的,在中原地區(qū)包粽子的葉子多為槲葉,包出來呈長方體。
2、箬葉竹:稈高1-3m,徑0.5-1cm,節(jié)間長10-15cm,幼時無毛或被小刺毛,節(jié)下被淡褐色毯毛狀毛環(huán);籜鞘鮮時褐綠色,長10-12cm,背面中下部貼生棕色刺毛;籜耳發(fā)達,向兩側(cè)延伸,鐮刀形,遂毛多數(shù)褐色,波曲狀;籜舌截平形或微搭曲高1-2mm,邊緣具流蘇狀褐色毛;籜葉直立,長三角形或長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形。葉片大,長10-35cm,寬2-5m,背面具微毛。
3、蘆葦葉:北方地區(qū)用的最多。北方葦子葉葉子新鮮,做出的粽子香,北方的人們可就地取材,價格便宜,缺點是葉子較窄,包起粽子來難度稍大。而南方的竹子葉葉子比較寬,包起來省事,更適合初學(xué)者包粽子用。
吃粽子要注意什么
1、粽子應(yīng)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zhì)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xiàn)象,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xiàn)象更明顯。
2、粽子屬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因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飲食數(shù)量較少,清香溫?zé)岬聂兆映云饋碛址奖?又讓人心情大好,一上午感覺都很幸福。
3、粽子不宜當(dāng)唯一食品:吃粽子一定要配一些菜。因為消化快,血糖上升迅猛,下降也比較快。一旦餓了,會感覺餓得特別強烈。如果多吃些蔬菜來配合,吃粽子之后就不會有這么強的饑餓反應(yīng)。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為他們的血糖控制能力本來就差,特別容易大起大落。
4、胃酸過多的人吃甜粽子可能不舒服:這是因為糯米會刺激胃酸分泌。吃咸味的粽子略好一些,先吃較多的綠葉蔬菜再吃粽子,也會好一些。
5、忌未熟先吃:包粽時,我們不要將粽包得太大,否則便難以將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對健康有損。
包粽子的方法
1、包粽子的方法
主要做法:
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fù)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2、什么是粽子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jié)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jì)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2010年12月,江西德安縣宋代古墓出土了兩個實物粽子,據(jù)考證,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筒棕”,直到現(xiàn)在的每年農(nóng)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種風(fēng)俗也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3、哪些人不適合吃粽子
3.1、胃病、腸道病患者
粽子蒸或煮熟后,能釋放出一種膠性物質(zhì),進食后會增加消化酶負荷,兼之其性溫滯氣,吃多了會加重胃腸負擔(dān)。
3.2、老人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
3.3、心血管病患者
肉粽子和豬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huán),加重心臟負擔(dān)和缺血程度,誘發(fā)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3.4、兒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兒童如過量進食,極易造成消化不良,所以兒童少食為宜。
3.5、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紅棗、豆沙等,如果不加節(jié)制,就會損害胰島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端午節(jié)為什么要吃棕
據(jù)史料記載,屈原出生在春秋時期,是楚懷王底下的一名大臣。他一直在倡導(dǎo)舉賢授能,但是遭到了貴族子蘭一些人的強烈的反對,屈原遭到免職,被無情的趕出了都城流放。公元前的278年時,秦軍攻破了楚國的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陰歷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擁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個漁夫拿出為屈原準(zhǔn)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y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fā)展成粽子。
吃粽子有什么注意事項
1、注意控制數(shù)量
粽子中糯米粘度高,難以消化,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肚腹悶脹,有的甚至一吃就“滯”。甜粽由于含糖分較多,容易提升人體內(nèi)血糖含量,故糖尿病者不宜多吃。老人、小孩也不宜多吃,粽子易致腹瀉或便秘。粽子屬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吃下1只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出許多,因此在食用時應(yīng)注意控制數(shù)量。
2、早晨不宜吃粽子
食物消化從胃到腸至少需要停留6個小時,粽子是糯米做的,本來就不容易消化,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時間則更長,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dǎo)致慢性胃病、胃潰瘍的人發(fā)病。另外,臨睡前絕對不能把粽子當(dāng)夜宵,容易消化不良,從而影響睡眠。
3、喝茶水,多吃蔬菜
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多吃蔬菜。吃粽子時最好能同時喝茶水,幫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點,可選擇迷你粽子。許多人會因吃多了粽子而腸胃不適,醫(yī)生建議吃粽子時多搭配些涼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腸,最好還能搭配水果,可降低不適癥的發(fā)病率。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養(yǎng)生常識頻道《包粽子的葉子叫什么》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nèi)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zhǔn)備了豐富的“古代養(yǎng)生的地方叫什么”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