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麻雀
哪些人是養(yǎng)生人群。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人種,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注焦點,生活質量高的人,一般都是懂得養(yǎng)生的人。如何分辯關于養(yǎng)生常識話題的對錯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麻雀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麻雀”,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麻雀的簡介
1、簡介
1.1、樹麻雀的雄鳥從額至后頸純肝褐色;上體砂棕褐色,具黑色條紋;翅上有兩道顯著的近白色橫斑紋;頦和喉黑;雌鳥似雄體,但色彩較淡或暗,額和頰羽具暗色先端,嘴基帶黃色。
1.2、成鳥:從額至后頸張肝褐色;上體砂褐色,背部具黑色縱紋,并綴以棕褐色;尾暗褐色,羽緣較淺淡;翅小覆羽栗色,中覆羽的基部呈灰黑色,具白色沾黃的羽端,大覆羽大都黑褐色,外翈具棕褐色邊緣,外側初級飛羽的緣紋,除第一枚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內側次級飛羽的羽緣較闊,棕色亦較濃著;眼的下緣、眼的下緣、眼先、頦和喉的中部均黑色;頰、耳羽和頸側概白,耳羽后各具一黑色塊斑;胸和腹淡灰近白,沾有褐色,兩脅轉為淡黃褐色,尾下覆羽與之相同,但色更淡,各羽具寬的較深色的軸紋,腋羽色同脅部。
1.3、幼鳥(7-10月間):羽色較成鳥蒼淡。頭頂中部砂褐,兩側和頸肝褐色較濃;背部黑紋比成鳥少;翅上的橫斑不顯;眼先、頦和喉暗灰或灰黑;頰與喉側均灰白,耳羽后部的黑斑比成鳥淺淡;胸灰沾棕;腹污白;兩脅和尾下覆羽渲染灰棕色。
1.4、虹膜暗紅褐色;嘴一般為黑色,但冬季有的呈角褐;下嘴呈黃色,特別是基部;腳和趾等均污黃褐色。
1.5、體重♂16-24g,♀17-23.7g;體長♂115-150mm,♀116-147mm;嘴峰♂9.5-11.8mm,♀9-12mm;翅♂60-78mm,♀61-70mm;尾♂44-66mm,♀44-66mm;跗跖♂17-20mm,♀17-20mm(指名亞種)。
2、圖片
麻雀的食用處理方法
用開水燙一下,過幾分鐘就可以輕松去毛,然后去內臟。
麻雀的吃法(做法)大全
1、清炸麻雀
主料:麻雀20只。調料:料酒、醬油、白糖、蔥結、姜片、麻油、精鹽、味精、桂皮、八角、茴香、素油、芫荽。制法:將麻雀摔死,羽毛拔凈,挖去內臟,洗凈。斬去腳爪,用沸水略焯,洗去血污。鍋內下菜油,燒五成熱時,把蔥結、姜片入鍋略煸,即放入麻雀,加料酒、醬油、白糖、桂皮、八角、茴香、精鹽和水,加蓋,用文火燜酥,加味精,然后撈出麻雀,揀去各種香料,瀝干水分待用。鍋內下菜油燒至七成熱時,把麻雀入鍋,炸至金黃/色,淋以麻油、盤盤,盤邊綴以潔凈的蕪荽即成。上桌時隨帶花椒鹽。
2、紅燜麻雀
主料:麻雀15只,熟青豆50克,熟胡蘿1、50克。調料:蔥段、姜片、八角、茴香、桂皮、料酒、醬油、白糖、味精、濕淀粉、麻油、素油。制法:將麻雀摔死,拔凈羽毛,挖去內臟洗凈,斬去腳爪,在沸水中悼一下。撈出用醬油拌漬。胡蘿卜切成塊。鍋內下油燒至六成熱時,放入麻雀炸至略黃色,倒入漏勺。原鍋留油,把蔥姜入鍋偏香。放入麻雀,烹入料酒、加醬油、白糖、八角、茵香、桂皮、清水、蓋上鍋蓋,在旺火土煮沸后,移至文火上炯酥,再移至旺火上,揭開鍋蓋燒1分鐘。揀出八角、茴香、桂皮。然后放入青豆、胡蘿卜,加味精,用濕淀粉勾稀芡,淋上麻油即成。
3、溜雀脯
主料:麻雀胸脯肉300克、凈青椒80克,雞蛋清1只。調料:料酒、精鹽、醬油、白糖、蔥花、姜末、蒜茸、濕淀粉、素油。制法:將麻雀肉洗凈,放碗中,加雞蛋清、精鹽、濕淀粉拌勻。青椒切成小方塊。油鍋燒至四成熱,放入雀脯肉,撥散至白色,撈出瀝油。原鍋留少量余油。放入蔥姜、蒜煸香,再放入青椒、雀肉煸炒,加料酒、醬油、白糖、清水燒沸,用濕淀粉勾稀芡,推勻起鍋即成。
哪些人不能吃麻雀、麻雀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麻雀
陰虛火盛或陽強易舉者不宜食。春夏季節(jié)忌食雀肉。雀性大熱并特淫,故青少年、妊娠婦女及月經(jīng)過多、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各種血液病、各種炎癥患者都應忌食。
2、麻雀的適用人群
2.1、適合有體虛弱,頭暈眼花,終日精神萎靡不振,陽痿,性功能減退,小便頻數(shù),婦人白帶清稀過多,老人、畏寒肢冷、臟腑虛損,腰膝或腰背酸痛,食欲不振者食用。
2.2、性功能亢進、陽強易舉者、陰虛火旺之人忌食。
3、麻雀的食用禁忌
陰虛火旺者或陽盛及陽強易舉者忌用;孕婦,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各種血液病、各種炎癥者也均應忌食;春夏季節(jié)不宜食雀。
編輯推薦
麻雀的屬性
1、科屬
科:雀科 屬:麻雀屬
2、產(chǎn)地
世界共27種,其中5種分布在中國境內。分布相當廣泛。除極寒冷的南北極和高山荒漠,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3、別名
家雀、琉麻雀、瓦雀、戶巴拉等
4、簡介
麻雀是文鳥科麻雀屬27種小型鳥類的統(tǒng)稱。它們的大小、體色甚相近。一般上體呈棕、黑色的斑雜狀,因而俗稱麻雀。初級飛羽9枚,外側飛羽的淡色羽緣(第一枚除外)在羽基和近端處,形稍擴大,互相駢綴,略成兩道橫斑狀,在飛翔時尤見明顯。嘴短粗而強壯,呈圓錐狀,嘴峰稍曲。除樹麻雀外,雌雄均異色。
5、圖片
麻雀的營養(yǎng)價值、吃麻雀的好處
麻雀肉含有蛋白質,脂肪,膽固醇、碳水化合物、鈣、鋅,磷,鐵等多種營養(yǎng)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1、B2,能補充人體的營養(yǎng)所需。特別適合中老年人。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組成身體的各種細胞(包括精子細胞),幫助細胞更新及修復。鈣是組成骨骼的重要物質,能預防骨質疏松,又能防止老人家常見的疏松。磷參與了身體能量的貯存、釋放和轉移。鐵更是血紅素的主要成份,血虛的老人家更應注意補充。
吃麻雀的最佳時間
冬季食麻雀最好。以麻雀肉為主料入饌,可炸、燉、蒸、鹵,也可像雞一樣涂泥烘烤。油炸雀肉可骨肉同食。
麻雀的選購方法
1、雛鳥的挑選
山麻雀:
山麻雀成鳥雌雄不同色,通過看胡子辨別公母比較準。
剛孵出的小鳥不管公母都一個顏色——和成年雌鳥顏色一樣,頭和背部沒有酒紅色的毛。
雄雛臉頰和吼部的毛色是淡青灰色(冷色系),嘴下到吼部的毛根可以看到隱隱發(fā)黑,有的時候看到的黑色區(qū)域并不明顯,你可以把鳥抓在手上,吹開喉部的羽毛,從毛根深黑轉到毛尖灰色,有的毛尖會有點白岔。雌鳥臉頰和吼部的毛色是淡黃褐色(暖色系),嘴下到吼部的毛色也是這樣,同一色系連成一片,仔細挑選應該就不會錯的。當然我們不能排除鳥販子做手腳,我就看到過有鳥販子用眉筆給雛子麻雀畫胡子的,呵呵。。。。但是不怕,他們畫不到毛根,而且只要鳥雛臉頰和吼部的毛色發(fā)黃,多數(shù)就是母的!
選山麻雀雛子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在雄雛中去判斷未來的青公和黃公,因為雛鳥(包括原毛)也會有毛色深淺的,在許多鳥里選毛色深的(發(fā)紅的)并不代表這鳥以后換了毛顏色就好,很可能換出來后是毛色就比雌山麻雀紅一點,臉頰發(fā)黃,胡子小而色淡,看上去不清爽的青公;而那種雛鳥整體羽色灰而淡的,偏冷色多的,看上去不好看,灰灰的那種雛鳥往往換了毛后就是頭上和背部的毛色紅的深,臉上的毛非常白,胡子大而黑的黃公。
另外對雛鳥未來脾性的判斷可以看眼角,這點可以借鑒百靈的相鳥方法,當然這里只是去對以后的情況做個分析,并不是說脾性大的鳥不好,在雛鳥階段完全可以大膽嘗試。還有個辦法是看嘴的顏色,同樣大小的雛鳥在一起,嘴上(嘴根應該發(fā)黃,嘴尖部分)發(fā)黑色多的,腿和腳趾發(fā)黑的,鳥性則大,如果是快出窩的雛什么已具野性了;嘴從根部到嘴尖都發(fā)黃的,腿和腳趾顏色淡灰或肉色的,則性溫順,宜馴養(yǎng)。
(樹)麻雀:
成鳥雌雄同色,雛子麻雀的雌雄辨別除了看精神,頭型以外主要看胡子,當然雄雛的彈音(叫聲)會高些,亮些。。。。在挑選時全面觀察應該可以挑到自己中意的雛鳥。
雄雛頭門較寬,胡子色深,最主要的有雄鳥的胡子一般呈方形(長方形),臉部和頸部白圈的白色較正發(fā)亮;雌鳥的胡子多呈三角形,臉部不夠白;值得注意的是麻雀雛子叫的時候吼管都會波動,如果想通過這個來分辨一般不會太準。
2、原毛的選擇
雌雄的辨別和挑雛子一樣,不多說了,原毛的挑選也有幾點須注意的。
最主要是判斷小鳥出窩的時間
上面談到的看嘴殼和腿的顏色很關鍵,這個時間的鳥已經(jīng)在野外生活了一短時間,具有一定野性,出窩時間越長的越難養(yǎng)純,如果一不小心找了只脾性壞的鳥,那接下來的飼養(yǎng)往往以放生告終。嘴殼越黑則性越大,腿和腳趾越黑則在野外生活時間越長。
當然還要注意的是別把老母鳥當原毛挑回去養(yǎng)了,那種嘴和腿都是漆黑的,一身舊毛的肯定是老“婦女”。
麻雀的副作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合有體虛弱,頭暈眼花,終日精神萎靡不振,陽痿,性功能減退,小便頻數(shù),婦人白帶清稀過多,老人、畏寒肢冷、臟腑虛損,腰膝或腰背酸痛,食欲不振者食用。
2、性功能亢進、陽強易舉者、陰虛火旺之人忌食。
仔雞的簡介
1、簡介
仔雞是一斤多重的小雞,或未下過蛋的小母雞。
2、圖片
仔雞的食用處理方法
首先我們將雞整體清洗一遍。然后,從脖頸開始細致清洗,此處是淋巴最多的部位,一定要耐心去除。一般在脖子與皮之間,疙瘩狀,看,很多個淋巴。順帶將喉管拽除,再檢查一遍???還有兩個淋巴。內臟去除,摘取的時候,盡量保持完整。注意肺不可食用,一定要丟棄。將腹內清洗干凈,去除血水、內膜。流水,搓洗外皮,尤其腋下、腿窩等處???許多老皮。雞頭容易積蓄重金屬,越老積蓄的越多,少量食用或不吃。喜歡吃的話,一定要流水清洗。搓洗雞冠、耳部,去除嘴外層的硬皮。鼻腔內也清洗,可以邊沖邊擠,最好去除內部黃皮。嘴分開,反復沖洗喉部。如果喜歡吃雞舌,口腔內部也要搓洗干凈,去除舌上硬皮。腳心硬皮去除,腳趾上的硬甲摳去。反復搓洗。洗凈后的樣子。拎起頭部,將水控去。既帶去殘留碎屑,也防入油后大量濺油。完成雞的清洗。
仔雞的吃法(做法)大全
蔥油手撕雞
食材明細:仔雞900g、鹽3g、食用油1湯匙、姜3片、蔥1小把
做法步驟:將仔雞處理干凈,放入鍋里,加入洗凈的姜片和能淹沒仔雞的清水。大火煮開后轉中小火煮15分鐘左右,此時可用筷子插入雞中,若能輕易插入且沒有血水冒出即可。將煮好的仔雞浸泡在湯中,至雞湯完全冷卻。4取出仔雞,將雞肉與雞骨分離,雞肉撕成絲。將雞肉絲放入碗中。蔥洗凈,切成蔥珠。將蔥珠與鹽放入小碗中。熱鍋下油,帶油溫升高時,將油倒入小碗中,將其充分拌勻。將做好的蔥油醬料倒入雞絲中。
小雞燉蘑菇
食材明細:仔雞適量、香菇適量、松茸菇適量、蔥姜適量、干紅辣椒適量、大料適量、香葉適量
做法步驟:準備材料、將干香菇和松茸菇洗凈,泡發(fā)半小時、仔雞切塊,清水浸泡去血水、將水燒開后,將雞塊焯一下、蔥姜改刀備用、熱油鍋將焯好的雞塊煸炒、加入蔥姜、干紅辣椒、大料和香葉、倒入味極鮮、少許糖、料酒放適量鹽、加入沒過雞塊的水,中火燒開,撇去浮沫,燉10分鐘、放入泡發(fā)好的蘑菇,小火燉30分鐘、至湯汁收濃、盛出即可。
家常口水雞
食材明細:仔雞1只
做法步驟:準備仔雞一只,去雜質洗凈。準備好調料、在雞肚子里塞上姜片與蔥結,用牙簽固定住。鍋里放適量清水,放姜,蔥,料酒,花椒,放入仔雞、大火煮開5分鐘翻一面再煮5分鐘,撇去浮末、小火煮5分鐘,關火,燜15分鐘、把雞撈出,倒上準備好的冰水,放入冰箱2個鐘頭。撈出,斬大塊待用?;ㄉc芝麻碾碎放入大碗,放鹽,糖、放蔥花,蒜泥,胡椒粉,紅辣椒、放醋,料酒,雞汁,麻油,紅油,雞精等調料、攪拌好、倒在雞塊上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仔雞、仔雞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仔雞
感冒發(fā)熱、內火偏旺、痰濕偏重、肥胖癥、熱毒癤腫、高血壓、血脂偏高者忌食。雞肉雞湯中含脂肪較多,會使血中膽固醇進一步升高,引起動脈硬化,冠心病,使血壓持續(xù)升高,對病情不利;患有膽囊炎、膽石癥的人忌食,以免刺激膽囊,引起膽絞痛發(fā)作;痛風癥病人也不宜喝雞湯。
2、仔雞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體弱者更宜食用。
3、仔雞的食用禁忌
不宜與兔肉同時食用。
萵苣的簡介
1、簡介
萵苣,菊科,萵苣屬,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萵苣可分為葉用和莖用兩類。萵苣的名稱很多,在本草書上稱作“千金菜”,“萵苣”和“石苣”。葉用萵苣又稱春菜、生菜,莖用萵苣又稱萵筍、香筍。萵筍的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萵苣莖葉中含有萵苣素,味苦,高溫干旱苦味濃,能增強胃液,刺激消化,增進食欲,并具有鎮(zhèn)痛和催眠的作用。
2、圖片
萵苣的食用處理方法
先去掉外面的硬皮;把去皮的萵筍洗干凈;把刀與去皮萵筍之間呈現(xiàn)45度角左右,垂直斬成2——3公分的段;把斬好的段切面向上,放到菜板上,再用刀切成1mm左右的薄片就可以了。
萵苣的吃法(做法)大全
萵苣竹筍的做法
材料:用料竹筍400克,萵苣200克,香油、料酒、姜末、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萵苣去皮洗凈,切為滾刀片。將去殼的竹筍洗凈,切成滾刀片。把竹筍、萵苣一起放入開水鍋內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分。將精鹽、味精、姜末、料酒、白糖拌入筍片、萵苣片中,再淋上香油即可。
蝦油萵苣絲的做法
材料:萵苣300克、紅辣椒1個、蝦油1小匙、胡椒粉適量、香醋1小匙、精鹽1小匙、味精1.5克。
做法:將萵苣洗凈切絲,放入冰水浸泡后瀝干水分;紅辣椒去籽洗凈,切成細絲;將萵苣絲、紅辣椒絲加入調料拌勻,裝盤即可。
水晶粉拌萵苣的做法
材料:萵苣1根、水晶粉1袋、木耳20克、胡蘿卜1根、鹽、雞粉、白糖、陳醋、香油、蔥姜絲適量、芝麻少許。
做法:萵苣去皮后切絲,水晶粉和木耳發(fā)透后切絲,胡蘿卜切絲,萵苣絲快速焯水后過涼水,瀝干水分和木耳絲,胡蘿卜絲拌均。取一碗把鹽等調料放入碗里拌均,把發(fā)好的水晶粉浸泡其中5分鐘后撈出放入盤中。把萵苣絲等原料放在上面,把浸泡的汁澆在萵苣絲上后撒上芝麻。
涼拌萵苣的做法
材料:一根萵筍、幾個紅椒、若干蒜頭、少許鹽、少許生抽、少許醋。
做法:萵筍切細絲,加少許鹽,腌制10-15分鐘。紅椒、大蒜切細。紅椒加鹽、胡椒粉、雞精、醋、生抽調均備用。油燒熱,蒜蓉爆香。熱油澆在備好的汁中。汁和萵筍絲拌均,裝盤即可。
萵苣豬肉粥的做法
材料:萵苣30克、豬肉150克、粳米50克、味精5克、精鹽2克、醬油3克、香油10克。
做法:萵苣去雜,用清水洗凈,切成細絲;粳米淘洗干凈。豬肉洗凈,切成末,放入碗內,加少許醬油、精鹽腌10-15分鐘,待用。鍋置火上,加適量清水,放入粳米煮沸,加入萵苣絲、豬肉末,改文火煮至米爛汁粘時,放入精鹽、味精、香油,攪勻,稍煮片刻即可食用。
哪些人不能吃萵苣、萵苣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萵苣
寒性體質者不宜食。痛風、泌尿道結石,眼疾患者不宜食。
2、萵苣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別適宜小便不通、尿血及水腫、糖尿病和肥胖、神經(jīng)衰弱癥、高血壓、心律不齊、失眠患者食用;婦女產(chǎn)后缺奶或乳汁不通也宜食用;酒后食用可解酒;兒童少年生長發(fā)育期時食用更佳。
3、萵苣的食用禁忌
不可多食,多食使人目糊,李時珍引彭乘語云:“萵苣有毒,百蟲不敢近,蛇虺觸之,則目瞑不見物,人中其毒,以姜汁解之?!辈灰伺c奶酪、蜂蜜同食。
鹿肉的簡介
1、簡介
鹿肉,一般為梅花鹿或馬鹿的肉,是高級野味,食用為肉類之極品。其肉質細嫩、味道美、瘦肉多、結締組織少,營養(yǎng)價值比牛、羊、豬肉都高得多,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糖和一定量的維生素,且易于被人體消化吸收。鹿肉性溫和,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鹿肉屬于純陽之物,補益腎氣之功為所有肉類之首,故對于新婚夫婦和腎氣日衰的老人,吃鹿肉是很好的補益食品,對那些經(jīng)常手腳冰涼的人也有很好的溫煦作用。
2、圖片
鹿肉的食用處理方法
在殺的時候把血給放干凈,然后在洗的時候先用清水泡一陣子,把血水全部洗出來。在將鹿肉洗干凈之后,直接放入鍋中干炒,不要放油(或者放少量),然后加入少許的香料一起炒制,一直到肉的邊緣焦黃,然后再放油炒。肉炒熟了之后,就要放開水煮,然后在煮的時候,放入一些花椒或者其他香料,腥味就能去除了。
鹿肉的吃法(做法)大全
砂鍋鹿肉的做法
材料:鹿肉450克切麻將牌大小的塊、蔥、姜、蒜、生老抽、水發(fā)木耳、香菇、腐竹、菠菜葉(或是蒜苗香菜)、花生、黃芪、紅棗、當歸、黨參、黃酒、辣椒、鹽、糖、蔬菜精(或雞精)、油適量。
做法:將鹿肉用生抽料酒姜蒜,一點糖略腌。取一大鍋將油燒熱,鹿肉下鍋快炒至變色,加黃酒辣椒再炒3分鐘左右。另取高壓鍋將木耳香菇腐竹黃芪(其他補品自己放吧)放入高壓鍋中加水燉爛。將鹿肉和其他配料混合均勻,加糖鹽雞精,生老抽調好顏色和味道,裝入砂鍋(湯汁要淺些),武火燒開,文火煲半個小時左右。加入菠菜,再燜5分鐘,拌勻即可。
紅燒鹿肉的做法
材料:鹿肉500克、味精3克、玉蘭片25克、花椒水5克、香菜10克、蔥白10克、醬油10克、生姜10克、紹酒15克、水豆粉30克、精鹽5克、菜油500克、白糖15克、雞湯250克。
做法:將鹿肉洗凈,切塊;玉蘭片水發(fā)后,切成象眼片;調料備齊,待用。在鐵鍋內放入菜油,燒熱時,將鹿肉下油鍋內,炸至火紅色時撈出。在鍋內入菜油,用蔥、姜炸鍋、下醬油、花椒水、精鹽、料酒、白糖、味精、雞湯,再下鹿肉,燒開后,放文火上煨燉,至肉熟爛時,移到武火上燒開,勾芡粉,淋芝麻油,撒上香菜段即成。
銀耳太子參燉鹿肉的做法
材料:銀耳50克、太子參15克、鹿肉300克、姜10克、清湯1200克、鹽5克、雞精3克、糖1克、胡椒粉1克。
做法:銀耳、太子參分別用溫水漲發(fā)好,鹿肉切蠶豆丁大小汆水,姜切片待用。將凈鍋上火,放入清湯、太子參、銀耳、鹿肉、姜片,大火燒開轉小火燉50分鐘調味即成。
哪些人不能吃鹿肉、鹿肉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鹿肉
有外傷、陰虛陽亢或有熱者忌食;炎熱季節(jié)忌食。
2、鹿肉的適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適宜新婚夫婦、腎氣日衰的老人、手腳冰涼、腎陽虛者、頭昏耳鳴、腰脊疼痛、陽痿、羸弱虛瘦、血脈不活、容顏欠佳的患者。
3、鹿肉的食用禁忌
鹿肉也屬于紅肉之列,多食、久食對預防胃腸疾病不利。鹿肉不宜與雉雞、魚蝦、蒲白同食。鹿肉不宜與魚蝦同食。
沙果的簡介
1、簡介
沙果,原產(chǎn)分布于北京延慶、昌平及河北懷來縣。此品種變種較多,北京有早熟型和晚熟型兩類;早熟型的又名甜沙紅,別名胎里紅沙果;晚熟型的又名笨沙果,別名酸沙果。沙果富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熱量、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鈣、磷、鐵、鉀、鈉、鎂等。
2、圖片
沙果的食用處理方法
吃沙果時,要注意清洗,用鹽水泡沙果十分鐘再吃。
沙果的吃法(做法)大全
沙果干的做法
材料:新鮮沙果。
做法:將沙果洗凈,切成片,挖去果核,注沙果果核有毒,且影響食用故一定要去除。取亞硫酸氫鈉1克放入500毫升冷水中配成溶液。放入沙果片浸泡30~40分鐘,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凈。把沙果片放入鍋中,加入1000毫升冷水,用大火煮沸5分鐘后,迅速撈出,放入冷水中冷卻。將沙果片撈出,放在竹屜上瀝干水分,晾曬干燥。
沙果芡實湯的做法
材料:新鮮沙果50克、芡實30克。
做法:將沙果先凈切開,加入芡實,再加水3碗,共煎煮成湯1碗,分2次1日服完。此湯具有澀精止遺的功效,適用于男子遺精滑世之病癥。
沙果湯的做法
材料:沙果(半熟者)10枚。
做法:將沙果洗凈后切片,放入鍋中,加水1000毫升,煮取50O毫升。每次服1碗,l日2次,連果帶湯,空腹時服下。此湯具有和胃化滯,止瀉痢的功效。適用于腸炎或痢疾引起的腹痛、腹瀉。
沙果米醋的做法
材料:沙果5枚、白醋50克。
做法:將沙果洗凈切十晾曬,烤干后研為細米,加入白醋調勻即成。每服1匙,1日2次。此方具有行氣止痛,化痰散結的功效,適用于小兒瘰病及羸瘦等病癥。
沙果汁的做法
材料:沙果3枚。
做法:將沙果洗凈后,去核搗爛,絞取其汁。每日2次,每次10毫升。此汁具有化積滯,止瀉痢的功效。適用于小兒瀉痢之病癥。
哪些人不能吃沙果、沙果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沙果
脾弱氣虛者忌食。
2、沙果的適用人群
泄瀉下痢、遺精滑泄者、白蟲、蛔蟲等所致疾病及眼目青盲、翳膜遮眼和小兒疥瘡等癥患者更適宜食用。
3、沙果的食用禁忌
沙果酸澀,吃多了容易傷胃,脾虛或者患有胃病的孕婦更要少吃,每次吃2-3個即可;沙果所含水份含量高,多喝水有益健康,讓皮膚看起來有水嫩之感,人體每天大約需要1000毫升水,若過多也會令身體承受不起,常上廁所等副作用。一定要注意購買熟透了的沙果食用,沒有熟透的沙果口味不好,難以讓人接受。
兔肉的簡介
1、簡介
兔肉包括家兔肉和野兔肉兩種,家兔肉又稱為菜兔肉。兔肉屬于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兔肉含量含蛋白質高達70%,比一般肉類都高,且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低于所有的肉類,故對它有“葷中之素”的說法。每年深秋至冬末間味道更佳,是肥胖者和心血管病人的理想肉食,全國各地均有出產(chǎn)和銷售。
兔肉為兔科動物家兔、東北兔、高原兔、華南兔等的肉。別名又叫:菜兔肉、野兔肉。在日本,兔肉被稱為“美容肉”,受到年輕女子的青睞,常作為美容食品食用。
2、圖片
兔肉的食用處理方法
剝皮洗干凈,切塊,放入加有5%鹽水中,浸泡4小時,然后用熱水焯一遍即可。
兔肉的吃法(做法)大全
1、兔肉火鍋
原料:凈兔肉750克,白菜500克,濕粉絲250克,紹酒巴25克,鹽10克,姜2片,蔥結1只,熟醬油50克,辣醬油50克,鮮湯1000克。
制法:
1-1、將兔肉切成4厘米見方的小塊,入開水鍋中略焯取出,清水洗凈,然后放入炒鍋,加清水1500克、蔥結、姜片,加蓋燒沸后撇去浮沫,加酒燜燒至兔肉熟。
1-2、將白菜切成5厘米長的小條,入開水鍋焯熟取出。濕粉絲洗凈。
1-3、火鍋中先放入白菜與粉絲,再放入熟兔肉塊,倒入兔肉湯。再備鮮肉湯1000克,作添加用。加鹽、味精,加蓋,點燃火鍋燒沸后即可食用。隨附熟醬油和辣醬油各1小碟,供蘸食。
2、紅棗燉兔肉
原料:鮮兔肉400克,紅棗15枚,熟豬油、蔥段、姜片、精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2-1、將兔肉洗凈,剁成塊,入沸水鍋中燙一燙,撈出后用溫水洗凈;紅棗洗凈,最好去核。
2-2、鍋洗凈,注入少許熟豬油,用中火燒至四、五成熱時,用蔥段、姜片爆鍋,再倒入兔肉塊煸炒一會,加紅棗、精鹽及適量的清水燒沸,連肉帶湯倒入蒸碗內。
2-3、將鍋洗凈,注入適量清水,將盛肉的蒸碗放入,用小火隔火燉約1小時,持兔肉爛熟后,揀出蔥段、姜片,加入味精調味,即成。
3、氽兔肉圓
原料:兔肉500克,黃瓜片15克,水發(fā)海米15克,火腿10克,大白菜100克,水發(fā)銀耳50克,松蘑50克,雞湯1500毫升,香菜10克,金針菜25克,蛋清100克,生姜10克,芝麻油15克,大蔥10克,味精2克,料酒15克,胡椒面2克,淀粉50克,醋5克。
制法:
3-1、將兔肉放水中浸泡4小時,去掉血沫和草腥味,洗凈,去筋膜,用雙刀剁成泥茸。
3-2、再將兔泥茸放入瓷盆中,加入料酒、蛋清、精鹽、5克芝麻油、淀粉攪拌均勻巖層餡心。
3-3、調勻的餡心,擠成3厘米的丸子,入開水鍋中,氽一下,撈出,過涼。
3-4、把黃瓜、火腿均切成象眼片;大白菜限幫,洗凈,切象眼片,用開水焯燙一下出,過涼;水發(fā)樺蘑摘洗干凈切薄片;香菜摘洗干凈,切段;金針菜用水發(fā)透,摘洗干凈,擠去水,切段;大蔥、生姜去皮,洗凈,均切成絲;水發(fā)銀耳摘洗干凈,切片,待用。
3-5、砂鍋凈后,放入雞湯、蔥姜絲和各種配料及水發(fā)海米、銀耳片,再加入料酒、精鹽、味精,燒開后,調好口味,放入兔肉圓、松蘑片,熟后撈出主副料,分裝在每個小碗里。
3-6、砂鍋內原湯去浮沫,加香醋、胡椒面、芝麻油調成酸辣口,放上香菜段,燒開,分澆在每個小碗的兔圓內,即可。
哪些人不能吃兔肉、兔肉的注意事項
1、哪些人不能吃兔肉
孕婦及經(jīng)期女性、有明顯陽虛癥狀的女子、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
2、兔肉的適用人群
適宜老人、婦女,也是肥胖者和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理想肉食。
3、兔肉的食用禁忌
兔肉不能常吃,兔肉農(nóng)歷8-10月深秋可食,余月則傷人腎氣,易損元陽;兔死而眼合者殺人,孕婦及陽虛、小兒痘出者禁吃、脾胃虛寒、腹瀉便溏者盡量少吃;兔肉忌與白雞肉、肝臟、心臟、桔、橘、芥末、姜、芹菜、小白菜、獺肉同食;補病肝時,不能使用多油、烤炸等上火燥熱的方式進行烹調。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麻雀的吃法_哪些人不能吃麻雀》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哪些人是養(yǎng)生人群”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