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苔的功效_海臺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鄙鐣陌l(fā)展,人們對養(yǎng)生越來越看重,生活中睿智的人,一般都是對養(yǎng)生頗有心得的人。面對中醫(yī)養(yǎng)生紛繁的話題,我們如何正確認識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海苔的功效_海臺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海苔是一種生長在海中石頭上的植物,所以海苔中富含多種礦物質,特別是碘這種礦物質特別的豐富。而且海苔自從被人們發(fā)現(xiàn)可以食用后,不少人都將海苔買來當做零食吃,特別是小孩子們是非常喜歡吃海苔的。海苔也可以做成壽司,這一種吃法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歡。但是海苔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呢?
一、海苔的功效與作用
1、海苔中的多糖具有抗衰老、抗腫瘤、降血脂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2、海苔中含有維生素A和維生素E,以及少量的維生素C,能增強記憶。
3、海苔中含有礦物質,如鉀、鈣、鎂、磷等,能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
4、海苔有清熱、化痰、延緩衰老的作用,保持皮膚的潤滑健康。
5、海苔能調節(jié)機體的新陳代謝,有效預防神經老化。
6、海苔能預防和治療消化性潰瘍。
7、海苔中含豐富的鈣、鐵元素,婦女兒童貧血的話,可以多食用海苔。
8、海苔是一種很強的利尿劑,可作為治療水腫的輔助食品。
9、海苔可促進淋巴細胞轉化,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還可降低進血清膽固醇的總含量。
10、海苔中所含的藻朊酸,有助于清除人體內帶毒性的金屬,如鍶和鎘等。
二、海苔的熱量
海苔的熱量是177.00大卡/100克,雖然乍一看這個熱量數(shù)值是相對偏高的,會讓不少減肥者望而卻步。但是,海苔是一種比較特殊的食物,它質地輕盈,一般每頓食用4~5克即可,可見每頓通過海苔攝入的熱量非常低,不會對減肥者造成反效作用。而另一方面,這種輕盈的食物,無需食用多量就能吃飽肚子了哦,更是減肥者補充能量的最佳選擇。
相關閱讀
很多人對中藥海蟑螂的功效與作用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別名】海蛆、海岸水虱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蟑螂科動物海蟑螂的全體。
【原形態(tài)】海蟑螂,體長橢圓形,棕褐色,體背中軸勾結淡。雌體長28-28.8mm,寬9.5-10mm;雄體長26-28.5mm,寬10-10.2mm,頭部前緣弧形,后緣略向前凹。復眼1對,黑色,斜向列生于頭部前緣外側。第1對觸角不發(fā)達;第2對觸角長鞭狀約25-30mm;雌體鞭部為37-38節(jié),雄體鞭部為36-39節(jié),向體后方彎曲。顎肢5節(jié),每節(jié)內緣密生細刺。胸部7節(jié),第1-7節(jié)的左右后側角漸次加強而尖削。每節(jié)有1對胸肢,適于爬行。雄性第1胸肢的前節(jié)腹緣末端有1個突起,第7胸肢細長,腕節(jié)和前節(jié)的內緣列生細刺。腹部6節(jié),第1--2腹節(jié)小,第3-5腹節(jié)的后側角尖削。腹肢具有呼吸功能,雄性第1腹肢外肢是不等四邊形,內肢較小,陰莖呈細長錐形;第2腹肢較小,陰莖呈細長錐形;第2腹肢外肢近似腎形。尾節(jié)后緣中央呈鈍三角形。尾肢細長,原肢長度約為寬度的4倍,末端分出的內外肢,細長呈錐刺狀,內肢長于外肢,且左右長度亦不相等,在雌雄性亦有明顯差異。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集群生活,棲息于中高潮區(qū)和潮上區(qū)的巖石間或海灘附近的建筑物內,爬行迅速,水陸兩棲,以陸棲為主,喜食藻類,常以紫菜、海帶為食,為海產養(yǎng)殖業(yè)敵害之一。
【功能主治】海血解毒;消積。主跌打損傷;癰瘡腫毒;小兒疳積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1-3g。外用:適量,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
我們知道了海蟑螂的功效與作用,海蟑螂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內容可以幫到大家!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海月,詳細的描述一下海月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鏡魚(《臨海異物志》),以下魚(《食療本草》),海鏡、膏葉盤(《嶺表錄異》),蠣鏡(《閩中海錯疏》),石鏡(《海南志》),窗貝(《動物學大辭典》)。
【來源】為不等蛤科動物 海月 的 肉 。全年均有。退潮時,到海灘上捕取。
【原形態(tài)】貝殼2片,圓形而扁平,殼質薄,透明,邊緣很易破碎。左右兩殼不等,左殼較凸,右殼較平。殼面放射肋及同心的生長紋都極細密,近腹緣的生長紋略呈鱗片狀。殼表面白色,頂部微紫色。殼內面亦白色,具云母樣光澤。鉸合部大,右殼具有2枚長度不等的齒尖,作"∧"字形排列,左殼相應的部位,形成2條凹陷,上有紫黑色的韌帶。閉殼肌1個,閉殼肌痕圓形,位于殼的中央。足部退化成指狀。
【生境分布】分布東南沿海。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①崔禹錫《食經》:"主利大小腸,除關格,黃疸,消渴。"
【備注】本動物的殼(海月亮)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海月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
對于海仙花這種中藥材,我們應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于海仙花的相關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三臺花、三臺紅花、樓臺草、古木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海仙花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無香氣,不被粉。根莖極短,向下發(fā)出一叢粗長的支根。葉叢冬季不完全枯萎;葉柄極短或與葉片近等長,具闊翅;葉片倒卵狀橢圓形至倒披針形,長4-10(-13)cm,寬1.2-5cm,先端圓鈍,稀具小驟尖頭,基部漸狹下延至葉柄成翅狀,邊緣具近于整齊的三角形小牙齒,質地厚而無毛?;ㄝ阒绷?,高20-45cm,果時長可達60cm,具傘形花序2-6輪,每輪3-10朵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5-10mm;花梗長1-2cm,開花期稍下彎,果時直立;花萼杯狀,長約5mm,分裂約達全長的1/3,裂片三角形或長圓形,先端稍鈍;花冠深紅色或紫紅色,冠筒口周圍黃色,冠筒長9-11mm,喉部具明顯的環(huán)狀附屬物,冠檐平展,直徑1.8-3,裂片倒心形,長8-9.5mm,寬6-8mm,先端通常深2裂;長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約2mm,花柱長約6.5mm;短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約6.5mm,花柱長2mm。蒴果長于或稍長于花萼?;ㄆ?-7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3100m的山坡草地濕潤處和水邊。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肺熱咳嗽;赤??;便血;砂眼;結膜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海仙花,我們知道海仙花其實是一種中藥材,能帶給我們養(yǎng)生的功效,幾乎沒有太大的副作用,所以不妨在閑暇之余試試看哦。
海蚯蚓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海蚯蚓簡單的介紹一下。
【英文名】sea earthworm
【別名】沙蠾
【來源】藥材基源:為沙蠾科動物雞冠沙蠾的全體。
【原形態(tài)】雞冠沙蠾,體圓柱形,壁薄柔軟,前端粗,后端細,形似蚯蚓,體長150-250mm,全體暗綠色,具棕褐色橫紋。頭部退化,口前葉為一錐狀突起,不甚顯著??谠谇岸?,口內有肉質狀的吻,能伸縮或翻出,吻短,基部有一環(huán)鉤吻前端光滑;有一圈觸手,伸長時呈星狀,收縮時形成皺褶,口位于其中。自第5節(jié)開始,共有17個剛毛節(jié),剛毛金黃色,其中自第7節(jié)到第17節(jié)均有鮮紅色的羽狀鰓絲。自第3剛毛節(jié)開始,每節(jié)均有5個環(huán)輪,約5節(jié)以后的剛毛節(jié),環(huán)輪數(shù)目依次減少。體后端鈍,肛門成一橫裂,位于接近體前1/16的背面;肛門腹面前方兩側各有一腎孔。消化道細長,約為體長的2倍,扭曲成螺旋形。疣足退化,可分兩個肢,背肢為圓錐狀突起,有一束細長刺狀剛毛;腹肢退化呈橫枕狀突起,有一行精而短的鉤剛毛。無背須和腹須。身體后段甚小,環(huán)輪不易看清,疣足剛毛均不顯著。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活于潮間帶多沙地帶,營埋棲生活,深可達0.5m左右,在沙灘表面的穴口常見到有許多扁圓形泥條狀的排出物,扭曲狀堆積穴口。每年9月間產卵,卵群圓形;一端有細絲插沙中。
【性狀】性狀鑒別 全體呈彎曲的扁圓柱形,長15-250cm,前端粗,后端細,形似蚯蚓。暗綠色,表面具環(huán)紋及深褐色條紋。自第5節(jié)開始,共17個剛毛節(jié),剛毛金黃色。疣足退化,背肢為圓錐狀突起,有一束細長刺狀剛毛。氣腥,味咸。
【化學成份】全體含?;撬幔╰aurine),蛋氨酸(methionine),半胱氨酸(cysteine),胱氨酸(cystine),絲氨酸(SERINE),甘氨酸(valine),丙氨酸(alan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纈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蘇氨酸(threonine),精氨酸(arginine)等多種氨基酸。其中?;撬岷枯^高。
【性味】味咸;性寒
【歸經】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斂瘡生肌。主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焙干研末調敷。
【各家論述】《中國藥用動物志》:有清熱解毒的功能。治癰瘡腫毒。
【摘錄】《中華本草》
經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于海蚯蚓的相關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海蚯蚓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
海鯰這種中藥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海鯰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成分,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
【別名】骨仔、油松、骨魚
【來源】藥材基源:為海鯰科動物中華海鯰的肉。
【原形態(tài)】中華海鯰,體延長,頭部平扁較寬,體后部側扁。眼小,體無鱗。背鰭始于胸鰭基后上方,具1不分支和7分支鰭條,第1鰭條絲狀延長,幾伸達脂鰭起點。脂鰭發(fā)達。體背褐綠色。腹部銀白色,各鰭灰黑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為暖海性近海底層魚類,喜活動于水流緩慢的泥質底海區(qū),春季由深水游向河口近巖作生殖回游,并到表層活動,以底棲動物為食,尤喜食貝類。
【功能主治】健脾利水;斂瘡。主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鞘膜積液;慢性皮膚潰瘍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30-60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介紹的關于海鯰的知識,相信大家對于海鯰的認識又會多一點了。我們在生活中可以食用海鯰對身體進行調理和改善。
對于海木大家了解嗎,它是一種常見的藥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會用海木來作為原料,它還能夠治療很多身體疾病,下面我們來看看海木的相關知識吧。
【別名】雞皮[傣語]
【來源】楝科 鷓鴣菜 Heynea trijuga Roxb.,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廣西、貴州、云南。
【性味】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濕,利咽喉。主治風濕腰腿痛,咽喉炎,扁桃體炎,心胃氣痛。
【用法用量】3~5錢,水煎服或酌情增量泡酒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海木,了解了海木的效果和作用,海木可以提高我們的免疫力,海木在養(yǎng)生學上還有食療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好處。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海韭菜,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海韭菜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來源】水麥冬科水麥冬屬植物 海韭菜 Triglochin maritimum L.,以 全草 入藥。6~7月采收,洗凈切段,曬干。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養(yǎng)陰,生津止渴。用于陰虛潮熱,胃熱煩渴,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2~4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上文就是對海韭菜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像海韭菜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海韭菜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大家知道海蘊是什么嗎?如果知道的話,那么對與海蘊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嗎?海蘊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藥材,對于我們的身體具有哪些調理作用呢?下文我們將一一分析給大家。
【來源】為海蘊科植物 海蘊 的 藻體 。
【原形態(tài)】藻體絲狀粘滑,淺褐色至黃綠色,由絲狀體組成的假膜體,外形呈圓柱形,常中空,具有不規(guī)則的二叉式小分枝,體高8~30厘米或更長,基部固著器為盤狀。單室孢子囊橢圓形或倒卵圓形,多室子囊線形。
【生境分布】分布遼寧、山東、廣東等地沿海。
【性味】《本草拾遺》:"咸,寒,無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遺》:"主癭瘤結氣在喉間,下水。"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1.《本草拾遺》:海蘊,生大海中。細葉如馬尾,似海藻而短也。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海蘊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海蘊。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海鐵樹是一種中醫(yī)中經常用到的藥材,常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海鐵樹的相關。
【別名】鐵樹
【來源】藥材基源:為黑角珊瑚科動物二叉黑角珊瑚的群體分枝。
【原形態(tài)】二叉黑色珊瑚,群體似矮灌木狀,具黑色硬枝,不規(guī)則分枝或二叉分枝,較密集。最小一級的小分枝不規(guī)律分布或不規(guī)則排列于分枝的一旋形排列。于小分枝頂端的刺呈三角形,頂角尖而光滑;于小分枝中部的刺則呈壓縮三角形,頂角鈍而分二叉;于基部的刺則呈圓錐形,頂角鈍而分二叉,并有乳頭狀突起。生活時水螅體檸檬黃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水深10-20m的堅硬基底或更深的珊瑚石和巖石上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清熱;收澀;軟堅。主食粘膜損傷;血?。槐I汗瘰疬;骨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研末調搽。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的海鐵樹的相關知識,通過上述文章能夠清楚的了解到海鐵樹有著很多對人體的好處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海鐵樹來治療一些疾病。
對于海柳,大家是比較熟悉的,當然有些人比較陌生。其實海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那么海柳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來源】藥材基源:為黑角珊瑚科動物日本黑角珊瑚的群體分枝。
【原形態(tài)】日本黑角珊瑚,群體似馬尾松中柳樹枝狀。軸呈角質,分枝復羽狀,呈黑褐色黃褐色。多回分枝,小分枝的前側邊緣交替排列的羽枝硬而密集。羽枝上又分出1-5級更細、更短的剛毛狀次級羽枝,從羽枝的前面或前側面伸出,形成一信扁平面。這樣在分枝上形成多層羽枝平面。羽枝上的刺尖細,圓錐形,有8縱裂,群體出水后呈金黃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水深15-20m的硬底上,或更深的珊瑚石和巖石上。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定驚。主痔瘡;出血;腹痛;小兒驚風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海柳,我們也了解了中藥海柳的功效與作用,我們知道海柳的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海柳用于養(yǎng)生。
海芙蓉的作用有哪些?海芙蓉作為傳統(tǒng)的一味中藥,不但可以用來治療疾病,而且平時可以和一些其他藥材相搭配,做成藥膳,對于調理人體具有非常不錯的效果。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海芙蓉。
【來源】藥材基源:為藜科植物海濱藜的全草。
【原形態(tài)】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100cm。莖圓柱形。多分枝;下部枝近對生,被密粉。單葉互生;有短柄;葉片菱狀卵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3cm,寬1-2cm,先端鈍,并有短尖頭,基部寬楔形至楔形并下延于葉柄,兩面有粉,下面灰白色,邊緣略為3淺裂。團傘花序腋生,并于枝頂集成小型穗狀圓錐花序;雄花花被5深裂,雄蕊5;雌花的苞片果時菱狀寬卵形,果苞片的邊緣僅在基部合生,在果熟時木栓化膨脹,無附屬物,邊緣有三角形鋸齒。胞果扁平或雙凸鏡形,果皮膜質,淡黃色,與種子貼伏。種子紅褐色?;ü?-12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灘沙地。
【性味】淡;性涼
【功能主治】利水消腫。主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介紹了海芙蓉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海芙蓉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中藥海柏是比較好的一種藥材,很多人都對它不甚了解,那么下面我們就詳細的去看一下中藥海柏。
【來源】藥材基源:為隱絲藻科植物海柏的藻體。
【原形態(tài)】藻體暗紅紫色,軟骨質,叢生,高5-15cm,寬約2mm,直立,基部圓柱形,色深較硬,上部略扁,色淺稍軟,二叉分枝如帚狀,枝端鈍頭。枝體上常有輕微縊縮處,偶有小育枝、髓部絲狀細胞連成網狀,疏松,皮層細胞小,緊集成鏈狀。四分孢子囊群生于分枝上部,囊果色深,微凸呈小顆粒狀。固著器圓盤狀。藻體衰老時變黃,干燥后變?yōu)榻琴|。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潮內帶或低潮帶的巖石上和石沼中。
【性狀】性狀鑒別 藻體深紫紅色或淡黃色,叢生,長5-15cm,鮮時軟骨質,干后呈角質?;繄A柱形,有圓盤狀固著器,上部略壓扁。二叉分枝,頂端鈍。藻體常有輕微的窄縮處,并偶見小育枝。氣微腥,味微咸。
【性味】甘;咸;寒
【功能主治】清熱瀉火;緩下通便。主胃腸炎;胃痛;高血壓??;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
【摘錄】《中華本草》
相信通過上面的一些講解之后,大家對于中藥海柏已經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了吧?其實很多的食物或者藥材都是一樣的,只有我們去了解它才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正確的食用,有效的幫助保健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