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草的功效
養(yǎng)生的功效。
“一笑煩惱跑,二笑怒氣消,三笑憾事了,四笑病魔逃,五笑人不老,六笑樂逍遙。天天開口笑,壽比彭祖高?!鄙鐣l(fā)展,人們越來越接受養(yǎng)生的理念,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該如何去看待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革命草的功效”,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革命草又可稱之為空心蓮子草,也是一種中藥,它有著清熱解毒的功效,味道是偏苦的,可以治療麻疹和腦炎等疾病,革命草的做法也有好幾種,除了可以用做中藥食用,同時還可以在平時烹飪的時候用到,它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是非常的高的,但平時要注意控制好它的量。
想必很多人不知道革命草是什么,但有很多人知道空心蓮子草,其實這兩者是一種植物,這種植物在國內的分布很廣,比如在江蘇、湖南、江西等地區(qū)就非常常見,還經(jīng)常被當成中藥來使用,比如這種中藥具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另外還有解毒功效,所以革命草主要有下列這些用途。
現(xiàn)在國的空心蓮子草一般是野生的,喜歡生在一些池沼或者是水溝上,每年的5~11月份空心蓮子草就會開花。如果要利用空心蓮子草來作中草藥,就要選擇在每年的十月份到十一月份進行采收,先去除空心蓮子草上面的雜質,再洗干凈,再曬干備用,空心蓮子草也可以鮮用。
空心蓮子草含有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三萜皂甙、黃酮甙、6-甲氧基木犀草素、酚性成分、香豆素、脂肪、糖、蛋白質、有機酸、、7-a-L-鼠李糖甙及藤菊黃素。空心蓮子草在中醫(yī)上認為是性寒,味苦的一種中草藥,空心蓮子草的主要作用是清熱,涼血,解毒。一般用在于流行性乙型腦炎的早期治療,初期的流行性出血熱以及麻疹的治療。
清熱利尿,涼血解毒。用于乙腦、流感初期、肺結核咯血。外用治濕疹,帶狀皰疹,疔瘡,毒蛇咬傷,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
革命草生命力極強,不怕旱、不怕澇,只要有一小段落在田里,就會瘋長,豬、牛吃過后,糞便中的草節(jié)也能長出草來。
ys630.coM延伸閱讀
風骨草也是很好的一種中藥材。平時可以用作解酒使用。它的味道發(fā)酸,沒有毒,具有清肝利膽,消炎止痛,還可以清除人體的肺熱,對肝炎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雖然風谷草的作用很廣泛,不過風骨草平時我們不經(jīng)常見到,使用的話最好還是咨詢下醫(yī)生。下面介紹下風骨草的功效和作用:
風骨草又名風柜斗草、風鼓草、風谷草;可以解酒,具有保肝、護肝的良好功效。 中藥大辭典》記載:其性涼、味酸、無毒; 功用:清肺熱,去肝炎;
《實用中草藥》記載:其性平、味甘。
風骨草功用:涼熱解毒、涼血利水,主治急性肝炎,肺熱咳嗽。據(jù)有關臨床使用報道:風骨草對急性肝炎(甲肝、乙肝急性期)療效最佳,對慢性肝炎及乙肝病毒攜帶者有治療效果。
風骨草臨床觀察;根據(jù)使用情況表明,本品對急性肝炎(甲肝、乙肝急性期)療效最佳,對慢性肝炎及乙肝病毒攜帶者有效。急性肝炎用量宜大,堅持服用1個月,或視病情適當延長時間,慢性期及乙肝病毒攜帶者用量可小些,煎水當茶飲用3~6個月。風骨草具清熱解毒功效,具有抗肝炎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性平味酸,入肝經(jīng),可顧護肝陰,養(yǎng)肝柔肝,保護肝細胞,還有利尿退黃之功,可幫助膽紅素排泄,從而起到解毒,減輕黃疸,降低轉氨酸、恢復肝功能的作用,長期服用,無苦寒清之品損傷正氣,或苦寒敗胃之嫌,對慢病緩調而不傷正氣,風骨草治療急慢性肝炎在福建閩南地區(qū)民間運用較廣,療效顯著,安全可靠。
風骨草在福建省民間廣為使用,是一種極有價值的天然藥用植物和中草藥資源。風骨草中含有游離苷類物質、類物質、酚類、鞣質類等物質,含量較高的多糖和較豐富的人體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這些成分有的可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有的可誘生干擾素和抗病毒作用;有的可抗菌抗炎;有的可抗脂質過氧化、抗腫瘤、抗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而有的可抑制癌細胞和細胞毒素、保護肝臟等多種作用,這與風骨草的臨床藥效基本一致。
臨床上主要以保肝護肝、涼血解毒或提高自身免疫力來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少疾病造成的侵害。中草藥風骨草治乙肝有獨特的療效,這可能與藥用植物多成分的協(xié)調和增效作用有關,如已有藥理研究表明植物多糖可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并在抗肝炎等方面有獨特的生物活性,還能誘生干擾素和抗病毒的功能[1];風骨草的鞣質有抗菌抗炎抗過敏、抗脂質過氧化、抗腫瘤、抗人體免疫缺陷病毒(HIV)等作用。[2];風骨草的類化合物生物活性廣泛而溫和,有保護肝臟和其他組織、器官和抗病毒、抗菌的作用,并有抑制癌和細胞毒素等多種作用。[3];風骨草的皂苷有影響代謝、免疫和酶系統(tǒng)以及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作用,大多數(shù)中藥的皂苷具有明顯的抗氧化作用。[4];風骨草的植物中多種有機態(tài)營養(yǎng)微量元素。[5];風骨草易于吸收,與人體免疫密切相關,對疾病恢復有輔助作用。[6];風骨草《中藥大辭典》記載:其性涼、味酸、無毒;功用:清肺熱,去肝炎。[7];風骨草《實用中草藥》記載:其性平、味甘。功用:涼熱解毒、涼血利水,主治急性肝炎,肺熱咳嗽。
風骨草具有涼血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能調節(jié)體內分泌,抑制分泌過多的油質,促進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服用後對青春痘、粉刺效果奇佳。而且,風骨草能提高皮膚末稍血管的擴張與收縮等運動性,能促進皮膚細胞的循環(huán),防止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過氧化脂質的作用,使皮膚細胞恢復年輕,有光澤、有彈性、有效的預防及治療各種黑斑、雀斑、老人斑。風骨草
能直接作用於肝細胞膜,保護肝細胞膜的完整,防止有害物質破壞肝細胞膜,并防止肝細胞之病變成壞死。同時能滲透肝細胞膜,增進肝臟的新陳代謝,使受傷的細胞復活,進而再生,而且又可恢復肝細胞內酵素的機能,增進細胞氧化作用,使肝功能各項檢驗值恢復正常。此外尚有強大的利膽作用。
人們無論發(fā)生什么疾病,都會有一些措施進行治療,有的疾病無法徹底治療,但是可以使用藥物緩解。血清草是一種中草藥,沒有任何其他副作用,但是治療疾病加入一些是有益處的??墒侨藗儼l(fā)生的疾病復雜,需要根據(jù)病情做決定的。那么血清草的功效有哪些呢?
1、什么是見血清
見血清別名羊耳蒜、立地好、毛慈姑、巖芋、黑蘭、矮胖兒、肉螃蟹、鐵耙梳、倒巖提、走子草、肉龍箭、香花羊耳蒜、紫星羊耳蒜、香羊耳蒜。見血清,中藥名。為蘭科植物脈羊耳蘭Liparis nervosa (Thunb.) Lindl.的全草。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臺灣、廣東、廣西、西南地區(qū)等地。具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胃熱吐血,肺熱咯血,腸風下血,崩漏,手術出血,創(chuàng)傷出血,瘡瘍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2、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清熱解毒。主胃熱吐血;肺熱咯血;腸風下血;崩漏;手術出血;創(chuàng)傷出血;瘡瘍腫毒;毒蛇咬傷;跌打損傷
3、相關配伍
治蝮蛇咬傷:見血清四株,水煎;沖滴水珠(研末)一錢,頓服。另選用金銀花、野菊花、苦爹菜、青木香、羊乳、三葉青等三至四味各三至五錢,水煎服,每天一至二劑。外用滴水珠、七葉一枝花、大黃等研末,醋調搽腫處。
4、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研末,每次9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
5、植物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發(fā)達,褐色,橫臥,其上著生細長的根數(shù)條;假鱗莖細長,圓柱形,長達8cm,粗6mm,具葉3-5枚。葉卵形至長圓形,長10-15cm,先端漸尖,全緣,基部鞘狀抱莖??偁罨ㄐ蚴枭ⅲL7-15cm;苞片細小;萼片和花瓣常為黃綠色,長約8mm,側面2枚萼片狹長圓形,中萼片狹長圓形,花瓣線形;唇瓣紫色或紫紅色,卵形或倒卵形,先端鈍或凹入,基部有2個小瘤體;蕊柱近先端的翅鈍圓,基部稍膨大鼓出。蒴果紡錘形。
冰心草也被簡稱為冰草的,這是一種中藥材的,其實大多數(shù)人們只是會看到它是一種植物的,但只要是在加工以后就可以作為中藥材去使用的,并且治療效果相對來說都是很好的,但一定要對癥下藥的,當發(fā)現(xiàn)自己確診為哮喘以后就可以服用這種藥材的,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的功效。
藥用價值
中藥材·冰草
【藥材基源】:禾本科植物 賴草的根或全草曬干或熟制得到。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
【原形態(tài)】賴草 多年生草本。具下伸和橫走的根莖。稈單生或叢生,直立,高40-100cm,具3-5節(jié),光滑無毛,或在花序下密被柔毛。葉鞘光滑無毛,或在幼嫩時邊緣具纖毛;葉舌膜質,截平,長1-1.5mm;葉片長5-30cm,寬4-7mm,扁平或內卷,上面及邊緣粗糙或具短柔毛,下面平滑或微粗糙。穗狀花序,直立,長10-15(-24)cm,寬10-17mm,灰綠色;穗輪被短柔毛,節(jié)與邊緣被長柔毛,節(jié)間長3-7mm,基部者達20mm;小穗通常2-3,稀1或4枚生于每節(jié),長10-20mm,含4-7(-10)朵小花;
小穗軸節(jié)間長1-1.5mm,貼生短毛;穎短于小穗,線狀披針形,先端狹窄如芒,不覆蓋第1外稃的基部,具不明顯的3脈,上半部粗糙,邊緣具纖毛,第1穎短于第2穎,長8-15mm;外稃披針形,邊緣膜質,先端漸尖或具長1-3mm的毛,背具5脈,被短柔毛或上半部無毛,基盤具長約1mm的柔毛,第1外稃長8-10(-14)mm,內稃與外稃等長,先端常微2裂,脊的上半部具纖毛;花藥長3.5-4mm。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常生于沙地、平原綠州及山地草原帶。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 西北和四川等地。
【性味】甘;微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平喘;止血。主淋病;赤白帶下;哮喘;咳痰帶血;鼻衄.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0-60克;或作茶飲。
葫蘆草的功效
1、葫蘆草的功效
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Cucurbita siceraria Molina.]一年生攀援草本。莖、枝具溝紋,被粘質長柔毛,老后漸脫。卷須纖細2歧。葉卵狀心形或腎狀卵形,長、寬均10-35cm,不分裂或3-5裂,先端銳尖,邊緣有不規(guī)則小齒,基部心形或半圓形,兩面均被柔毛,具5-7掌狀脈;葉柄長16-20cm,被毛,頂端有2個腺體?;ù菩弁?單生于葉腋;雄花梗比葉柄長,雌花梗比葉柄短或近等長;花萼簡漏斗狀,5裂,裂片披針形;花冠白色,5深裂,裂片皺波狀;雄花雄蕊3,藥室不規(guī)則折曲;雌花子房下位,子房中間縊縮,密生粘質長柔毛,花柱粗短,柱頭3,膨大,2裂。果實初為綠色,后變白色至帶黃色,果形變異較大,因不同變種和品種而形態(tài)、大小不一,可呈亞鈴形、扁球形、棒或杓形等,成熟后果皮變木質。種子白色,倒卵形或三角形。花期7-8月,果期8-9月。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補虛,解表。治虛損勞傷,咳血、衄血,自汗、盜汗,婦女白帶,傷風咳嗽,胃痛,瀉痢,刀傷。
《滇南本草》:“補虛損,止自汗、盜汗,又止婦人白帶。”“調養(yǎng)元氣,治五勞七傷,諸虛百損,益氣滋陰。”
《質問本草》:“治感冒風寒濕氣,發(fā)散之品。”
《湖南藥物志》:“補脾胃,益肺腎,祛痰,殺蟲,止血?!?/p>
《閩東本草》:“解表清熱,化痰止嗽。治風熱喘嗽,咳血,衄血,小兒驚風,跌打損傷?!?/p>
《貴州民間藥物》:“搗爛敷,治刀傷,接骨;煎水服,治胃寒痛。
2、葫蘆茶的功效與作用
清熱解毒、利水除濕、消食殺蟲。屬清熱藥下分類的清熱解毒藥。
用量25~75克,煎服。外用搗汁涂或煎水洗。用治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腸炎、痢疾;癰疽腫毒、腎炎水腫、小便短赤、小兒疳積、鉤蟲病。外治陰道滴蟲病。
3、中藥葫蘆草的藥用價值
利水消腫,清熱止渴。主治水腫,腹水,淋病,黃疸,消渴,癰腫惡瘡。
3.1、《本草經(jīng)集注》:“利水道。”
3.2、《千金·食治》:“主消渴,惡瘡,鼻口中肉爛痛?!?/p>
3.3、《本草折衷》:“止渴,消熱?!?/p>
3.4、《飲膳正要》:“主消水腫,益氣。”
3.5、《滇南本草》:“苦能下水,令人吐,除面目風邪,四肢浮腫;甜能利水通淋,除心肺煩熱。”
3.6、姚可成《食物本草》:“治石淋?!?/p>
3.7、《本草再新》:“治腹脹,黃疸。”
3.8、《湖南藥物志》:“治吐血、腹脹?!?/p>
3.9、《全國中草藥匯編》:“利水,消腫,散結。主治水腫、腹水、頸淋巴結結核?!?/p>
葫蘆草可以治療什么疾病
1、治水腫:葫蘆草30-60克,水煎服。
2、治小兒疳積:葫蘆草、白馬骨各15克,加動物肝臟,同燉,飲湯吃肉?;蚝J草30克,煮瘦豬肉,飲湯吃肉。
3、治肺癰:葫蘆草、瓜蔞、射干各9克,水煎服。
4、治風濕關節(jié)酸痛:葫蘆茶根30-60克,加豬腳節(jié)共煮,并沖酒30-60克食。
5、治骨結核:葫蘆草、飛揚各15克,水煎服,連服1個月?;蚝J茶干根60克,山芝麻、粗葉榕干根、南蛇藤各30克,略加入豆腐,水煎服。
6、治腎炎:葫蘆草30克,烏豆125克,水煎服。
7、治蕁麻疹:鮮葫蘆草莖、葉60克,水煎服?;蝓r葫蘆茶(全草)適量,水煎熏洗
葫蘆草的食用方法
1、葫蘆草、馬蘭各15克,蒲荷6克,羌活9克,水煎服可治療流行性感冒。
2、葫蘆草60克,加冰糖,水煎服可治療傷風咳嗽
3、葫蘆草、蝴蝶藤各30克,加冬瓜冊,水煎可治咽喉痛
4、葫蘆草30克,水煎服,或沖紅糖服可治傷暑口渴5、葫蘆草30-60克,水煎服可治水腫。
龍珠草并不是廣為人知的草藥,但是如果細心觀察過的人一定知道很多消炎藥的成份都是有龍珠草的成份。龍除草的功效第一是能夠快速的止痛,再就是當人有破皮的傷口時也可以用來消炎消腫,使得傷口不會化膿感染。除卻這些用于跌打損傷的功效,還可以清熱止咳,一般就是切塊然后放糖一起煎服。
草龍珠葡萄的功效
1、龍珠能通淋止痛
龍珠能通淋止痛,對人類的淋病以及小便淋痛等癥都有很出色的治療作用,平時人們患病以后可以把新鮮的龍珠草一到二兩用清水洗凈,再加清水煎制成湯,然后服用,一天服用二到三次,連用三天就能讓癥狀明顯好轉。
2、龍珠能消炎消腫
消炎消腫也是龍珠的重要作用之一,它對人類高發(fā)的疔瘡有明顯的治療作用,特別是人們的疔瘡出現(xiàn)膿血與腫痛以后可以直接把新鮮的龍珠葉研碎以后加冬蜜調勻,再外敷到患處,每天更換二次,能讓膿血消退,也能讓腫痛癥狀盡快減輕。
3、龍珠能清肺止咳
龍珠不能但清熱解毒,還能清肺止咳,平時人們出現(xiàn)肺熱咳嗽和氣管炎以及哮喘等癥時都能用龍珠進行治療,治療時可以把龍珠的果實切成片狀,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得到藥液加白糖調味以后服用就可以。
草龍珠是多年生草本,高達1.5m。全株無毛。莖粗壯,分枝,綠色。單葉互生或成對;葉柄長不足1cm;葉片薄紙質,卵形,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8cm,寬3-10cm,先端漸尖,基部歪斜楔型,全緣,或有不明顯的粗波狀齒?;?-6朵簇生于葉腋或枝腋,俯垂;花梗細弱,長1-2cm,結果時上端肥厚;花萼皿狀,5裂,果時稍增大而宿存;花冠淡黃色,鐘狀,直徑6-8mm,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尖銳,向外反卷,有短緣毛;雄蕊5;稍伸出花冠,花藥黃色,2室,花絲細長;雌蕊1,花柱近等長于雄蕊,柱頭頭狀。漿果球形,直徑7-10mm,熟后紅色;種子淡黃色。花、果期8-10月。
說起趕黃草,就不得不先說人的肝了,肝是人體的五臟之一,是身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一個器官,而且還儲存肝糖,制程膽汁等,從這些可以看出肝對于人身體的重要性,而今天說的趕黃草卻是苗族民間治療肝病的“神仙草”,其養(yǎng)肝護肝療效顯著,那除此之外,趕黃草還有什么別的功效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趕黃草的功效:
利水除濕,祛瘀止痛。用于黃疸,水腫;外用治跌打損傷。
趕黃草的作用:
趕黃草性溫、味甘、無毒、利尿、消尿、活血、化瘀、健脾、祛黃疸等,主治黃疸、水腫、經(jīng)閉、血崩、帶下跌打損傷,以及各型肝炎、膽囊炎、脂肪肝,被苗族人尊為傳統(tǒng)祛黃病藥物。
1、趕黃草能解酒
經(jīng)研究表明趕黃草含有的沒食子酸和槲皮素等成分均為已知具有抗乙肝病毒和保肝作用的有效成分。
2、趕黃草能護肝
趕黃草是一種地道的中藥材,趕黃草具有清熱解毒,平肝健脾的功效。在臨床醫(yī)學中常常被用為治療酒精肝,脂肪肝,藥物肝,壓力肝,甲乙肝病毒,膽囊炎等肝臟類病癥。由于其成分中含有沒食子酸和榭皮素等有效成分,對于乙肝病毒有著非常好的治療療效,并且可以起到養(yǎng)肝護肝的作用,以此對肝臟引起的皮膚斑,視力下降干澀都有很好的調理效果。
趕黃草的禁忌:
趕黃草屬利水滲濕藥,中醫(yī)講究物極必反,長期大量服用趕黃草可能對腎臟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可以配合其他中藥以減少副作用,具體請遵醫(yī)囑。
趕黃草是屬于涼性植物,對于胃腸虧虛的朋友來說,勢必是要計量減半的,如果按照既定正常計量來說泡飲,自然是會有所影響,而造成拉肚子等不良反應。
烏心草也,叫做烏田草,也叫做墨水草,這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一般經(jīng)常會長在田邊路旁,他的全草能夠用藥,藥用功效主要是止血和收斂,有一定的補肝腎的作用,在止血保肝方面效果是比較不錯的,另外能夠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在抗擊身體自由基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我們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烏心草的功效
1、止血保肝:墨旱蓮粉敷于動物傷口上和股動脈半切斷傷口上,止血時間平均為2分鐘。動物給與墨旱蓮提取物后,血清AlT、AST、AKp的活性較對照組有明顯下降,肝細胞小葉壞死和脂肪變性明顯減輕,并發(fā)現(xiàn)尚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抗肝毒的主要活性成分為螃蜞菊內酯、去甲螃蜞菊內酯。
2、提高免疫“墨旱蓮水煎劑對小鼠灌胃可明顯增加胸腺重量,提高外周血中白細胞數(shù)量和T淋巴細胞百分率??蓪弓h(huán)磷酰胺引起的溶血素抗體含量的減少,但對小鼠脾細胞分泌抗體功能和血清溶血素抗體含量均無影響。說明墨旱蓮能提高細胞免疫功能,并能保護體液免疫功能;而對正常的體液免疫功能影響不大。
3、抗自由基:墨旱蓮螃蜞菊內酯通過消除氧自由基的機制,而實現(xiàn)對5-脂氧酶起抑制功效,以消除炎癥物質,是一種對5-脂氧酶具有強力選擇性的抑制劑。墨旱蓮灌胃和腹腔注射對環(huán)磷酰胺誘發(fā)的小鼠骨髓多染紅細胞微核有明顯的抑制效應,表明對染色體損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4、減緩衰老:近代藥理研究認為,墨斗草能使動物退化的免疫器官重新恢復到正常,進而提高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而免疫功能的降低是機體患病、衰老的主要原因。墨旱蓮對免疫功能的影響可能是它健身、延年益壽的藥理基礎。
5、生發(fā)抗菌:《本草綱目》記載墨旱蓮“汁涂眉發(fā),生速而繁”,古代的許多本草書上都記載墨旱蓮能烏髭發(fā)、須發(fā)變黑、生長毛發(fā)。同時,近代藥理研究認為墨旱蓮具有抗菌和較強的抗缺氧作用。
墨旱蓮的藥用選方
1、帶狀皰疹:墨旱蓮90至120克,洗干凈搗汁。外涂在患處,每天多次,可解毒止疼。
2、外傷出血:鮮墨旱蓮適量,洗干凈,接下來將莖葉放置在手中搓爛,外敷在傷口。
3、白喉:墨旱蓮的根,莖,葉適量,用涼白開洗干凈,接下來搗碎絞汁,加入同量蜂蜜;兒童每天100毫升,分四回口服。
4、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鮮墨旱蓮適量,洗干凈搗汁,裝瓶留著備用,每回取藥30至40毫升,每天三至四回,可涼血止血。
5、細菌性痢疾:墨旱蓮120克,適量的紅糖(白糖),把墨旱蓮和紅糖一起水煎,溫服,每天一劑。通常用藥一天就能夠見到效果,三至四日可康復。注意白痢用紅糖,紅痢加白糖。
6、冠心?。耗瞪忂m量的,洗干凈,放進水里煎煮兩回,第一回煎兩小時,第兩回煎1.5小時,把兩回所得藥汁合并過濾,藥汁加熱濃縮到稠膏狀,干燥粉碎即得,每回15克(約含生藥30克),每天兩回。
7、腎陰虛耳鳴:鮮墨旱蓮300克,搗爛絞汁,加入蜂蜜60克,混合頻服,具有滋補肝腎的功效,適用于肝腎陰虛所導致腰酸耳鳴、頭昏目眩、須發(fā)早白等癥。
草藥是治療疾病不錯之選,對草藥治療疾病,都是有著很好的效果,但是對草藥選擇,很多人都不知道該如何進行,不同的草藥對疾病治療上,也是有著一些區(qū)別,所以草藥選擇上,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否則對自身健康,也是有著很大損害,仙鶴草的功效都有什么呢,也是很多人不了解的。
對仙鶴草的功效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使得對它也是有著很好的了解,在選擇它的時候,也是可以放心進行,這樣對疾病治療的時候,不會損害到人體健康。
仙鶴草的功效:
功效: 收斂止血,解毒療瘡,殺蟲,澀汗,止咳。用于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血痢、瘧疾、消渴病多汗、傷力咳嗽等癥,外治滴蟲性陰道炎、癤瘡癰腫、痔瘡等癥。
茶飲:以熱水浸泡3匙干燥的龍芽草10-15分鐘。改善腹瀉,減輕皮膚刺激,以冷卻的浸泡液擦拭皮膚。減緩口腔刺激、喉嚨痛:用溫熱的浸泡液漱口。
仙鶴草配伍效用
西洋龍芽草配伍白茅根、小薊 西洋龍芽草收斂止血;白茅根清熱涼血而利尿;小薊清熱涼血.三者為伍,有清熱涼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療尿血因熱邪所致者.
西洋龍芽草配伍阿膠、藕節(jié) 西洋龍芽草收斂止血;阿膠養(yǎng)陰潤肺、補血止血;藕節(jié)化淤止血.三者伍用,止血而不留淤;有養(yǎng)陰潤肺、止血化淤之功效用于治療咯血、咳血證屬肺陰虛者。
通過以上介紹,對仙鶴草的功效也是有著很好認識,因此選擇這樣的草藥對治療疾病,都是放心之選,但是要注意都是,這樣的草藥在使用上,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否則會使得身體各方面受到損害,使用方法也是要按照規(guī)定進行最佳。
導讀:龍膽草的功效,龍膽草為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條葉龍膽等的根和莖。根及根莖都可以入藥,那么龍膽草有哪些功效?下面一起來看看龍膽草的功效吧。
龍膽草是一種高山植物,性喜潮濕涼爽氣候,野生于山區(qū)、坡地、林綠及灌木叢中。在植物整個生長季節(jié),溫度是相當高的。北京地區(qū)引種后,一直生長良好。地勢高燥與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和土壤過粘、貧瘠的地區(qū)不宜栽培。龍膽喜肥,在結合深耕土地時,每畝應施入充分腐熟的廄肥8000斤左右。每年4月中旬萌發(fā),8月開花,花期8-9月,果實9月成熟。全年生長期180-210天左右。
龍膽草的功效
1、清熱燥濕,用于肝膽濕熱證。本品大苦大寒,尤善清下焦肝膽濕熱。用治濕熱下注,陰腫陰癢,女子帶下黃稠,男子陰囊腫痛,濕疹瘙癢等,常配黃柏、苦參、蒼術等藥;用治肝膽濕熱,黃疸尿赤,可與茵陳、梔子、黃柏等同用。
2、瀉肝膽火,用于肝膽實熱所致之脅痛、口苦、目赤、耳聾等癥,配黃芩、木通等,如龍膽瀉肝湯。用于肝經(jīng)熱盛,熱極生風所致之高熱驚厥、手足抽搐,配鉤藤、牛黃、黃連同用,如涼驚丸。
龍膽草功效之各家論述
1、《醫(yī)學啟源》:以柴胡為主,草龍膽為使,治眼疾中必用之藥也。治黃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
2、《綱目》:療咽喉痛,風熱盜汗。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但大苦大寒,過服恐傷胃中生發(fā)之氣,反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
3、《本草經(jīng)疏》:草龍膽味既大苦,性復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少之人不可輕試??崭桂D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泄太甚故也。
4、《本草正》:龍膽草,乃足厥陰、少陽之正藥,大能瀉火,但引以佐使,則諸火皆治。凡肝腎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5、《本經(jīng)》: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xù)絕傷,定五臟,殺蠱毒。
6、《別錄》: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利,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7、《藥性論》: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癰腫;治時疾熱黃,口瘡。
8、《日華子本草》:治客忤,疳府氣,熱病狂語,瘡疥,明目,止煩。
9、《履巉巖本草》:治酒毒便血,腸風下血。
10、《滇南本草》:治咽喉疼痛,洗瘡疥毒腫。
龍膽草常用配方
1、治傷寒發(fā)狂:草龍膽為末,入雞子清、白蜜化涼水服二錢。(《傷寒蘊要》)
2、治肝膽經(jīng)實火濕熱,脅痛耳聾,膽溢口苦,筋痿,陰汗,陰腫,陰痛,白濁溲血:龍膽草(酒炒)、黃芩(炒)、梔子(酒炒)、澤瀉、木通、車前子、當歸(酒洗)、生地黃(酒炒)、柴胡、甘草(生用),水煎服。(《局方》龍膽瀉肝湯)
3、治雀盲夜不見物:龍膽草一兩,黃連一兩。二味為細末,食后用熱羊肝蘸藥末服。(《履巉巖本草》)
4、治暑行目澀:生龍膽(搗汁)一合,黃連(浸汁)一匙,和點之。(《世醫(yī)得效方》)
5、治眼中漏膿:龍膽草,當歸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水下。(《飛鴻集》)
6、治谷疸,食畢頭旋,心佛郁不安而發(fā)黃,由失饑大食,胃氣沖熏所致:苦參三兩,龍膽一合,牛膽丸如捂子,以生麥汁服五丸,日三服。(《補缺肘后方》)
7、治咽喉腫痛:龍膽草一把,搗汁,汩嗽服之。(《本草匯言》)
8、冶卒下血不止:草龍膽一握。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為五服,如不差更服。(《姚僧坦集驗方》)
9、治傷寒汗后,盜汗不止,或婦人小兒一切盜汗,并宜服之:龍膽不以多少,焙干,為細末,每服一大錢,豬膽汁三兩,點入溫酒少許,調服,空心臨臥。(《楊氏家藏方》龍膽湯)
10、治腎囊風瘙癢或破,流水,又名繡球風:苦龍膽草、經(jīng)霜桃葉、蜂房、藜蘆、千張紙。共搗細末,芝麻油調搽。(《滇南本草》)
貼心提示:以上龍膽草的配方僅供參考,請慎用!
導讀:魚腥草的功效,魚腥草俗稱豬鼻孔、側耳根,是藥食兩用的植物,也是我國西南地區(qū)一種比較常見的菜。魚腥草的功效也很大,下面就一起來詳細了解下魚腥草的功效。
魚腥草的功效:
臨床上魚腥草主要應用于三個方面:一是用于肺熱咳嗽、痰黃而稠,可與黃芩、貝母、知母等藥同用。二是用于熱毒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清熱解毒藥煎服,也可研磨外敷。三是用于小便澀痛,能有效擴張腎血管,起到利尿的作用。
藥理研究表明,魚腥草主含揮發(fā)油、癸酰乙醛魚腥草素等多種成分,對各種致病桿菌、球菌、流感病毒、鉤端螺旋體等有抑制抗菌作用,并能提高人體免疫調節(jié)功能。國外還從魚腥草中分離出一種防癌抗癌物質;除對胃癌有效外,并對中晚期肺癌、絨毛膜癌、惡性葡萄胎、直腸癌也有一定的治療調整作用。
魚腥草也可作為蔬菜食用,生食最佳,其香氣獨特,口感別具,風味適口可人。涼拌佐餐使人大開胃口,增進食欲、改善消化功能。也有炒食、煎湯、煮粥、燉肉的不同食療方法。在日本,魚腥草也受青睞,除采用傳統(tǒng)漢方、藥膳食療外,還以功能性保健食品(茶、飲料等食品添加)等方式應用。但魚腥草也并非人人適用,脾胃虛寒者、易患風寒感冒者最好不要服用。
魚腥草的藥用偏方
1、痢疾:魚腥草20克,山楂炭6克,水煎加蜂蜜服。
2、感冒發(fā)燒:細葉香茶菜20克,魚腥草16克,水煎服,或將上藥共研細末,煎煮濾液濃縮,并與細末混合壓片,每片0.3克,每日3次,每次3~4片,小兒酌減。
3、流行性腮腺炎:新鮮魚腥草適量,搗爛外敷患處,以膠布包扎固定,每日2次。
4、肺膿瘍:魚腥草30克,桔梗15克,水煎服或研末沖服。也可鮮草洗凈炒菜吃,或用魚腥草50克,桔梗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5、急性黃疸性肝炎:鮮魚腥草180克,白糖3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5~10劑。
6、習慣性便秘:魚腥草5~10克,用白開水浸泡10~12分鐘后代茶飲。治療期間停用其他藥物,10天為一個療程。
7、尿路感染:尿頻澀痛:取鮮草50克或干品30克,煎服。
8、急性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痰中帶血:用魚腥草30克,甘草6克,車前草30克,水煎服。
9、皮膚病:用鮮品搗汁涂敷,或煎汁口服,均有清熱消腫、除痱止癢的作用。用全草煎水外洗治天皰瘡、腳癬。
10、癰癤發(fā)背、疔瘡腫毒(不論已破潰或未破潰):用濕紙包裹鮮魚腥草,置于灰火中煨熟,取出搗爛,涂敷患處。
11、子官內膜炎、官頸炎、附件炎、赤白帶、及小腹痛:魚腥草30~60克,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水煎服。
12、毒蛇咬傷:取魚腥草62.5克,鹽膚木根31.25克,黃仔葉根l5.6克,飛揚草31.5克,煎水外洗用于毒蛇咬傷。
13、治療痔瘡:把魚腥草洗干凈(量的多少根據(jù)鍋的大小定,沒有特定要求,但越多越好)。放在鍋里用水煮開,然后把水和魚腥草放到痰盂里,直接坐在上面蒸。等水快涼的時候用水洗一下痔瘡患出,效果非常好,長期使用不容易復發(fā)。
貼心提示:魚腥草的藥用偏方僅供參考,請慎用!下面介紹魚腥草的副作用及其毒性,來了解下吧。
魚腥草的副作用
魚腥草毒性甚小,口服后有魚腥臭味,肌注時局部可出現(xiàn)疼痛;對陰道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魚腥草注射液可引起過敏反應,表現(xiàn)有藥物性皮炎、末梢神經(jīng)炎、過敏性紫癜等。嚴重者可引起過敏性休克,乃至死亡,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2003年8月,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了魚腥草注射液可能引起嚴重不良反應,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jiān)測中心藥品對該品種引起的嚴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了通報,并提醒臨床應用時務必加強用藥監(jiān)護,嚴格按照藥品適應癥范圍使用,對有藥物過敏史或過敏性體質的患者應避免使用,靜脈滴注時不應與其他藥品混合使用,并避免快速輸注。
2006年6月,魚腥草注射液等七種中藥注射液被叫停,以及連續(xù)不斷的中藥不良反應事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魚腥草含馬兜鈴酸內酰胺,而馬兜鈴酸可能導致腎臟纖維化和尿路上皮癌。
魚腥草的毒性
魚腥草毒性很低,小鼠皮下注射的LD50是1.60.081g/kg,給體重17~20g的小鼠靜脈注射1.5mg的魚腥草素(相當于人體注射劑量的200倍左右),觀察1周無死亡現(xiàn)象,且90%體重增加,經(jīng)解剖亦未見病變發(fā)生。對犬靜脈滴注38~47mg/kg不致引起死亡,劑量增至61~64mg/kg則可引起死亡,解剖可見肺部有嚴重出血和血栓。
給犬皮下注射每日80~160mg/kg,連續(xù)1月,可見有大量的流涎,早期常出現(xiàn)嘔吐,對食欲、血象及肝腎功能等均無明顯的影響。給犬灌胃,每日80~160mg/kg,連續(xù)1個月,可見有大量流涎現(xiàn)象,早期常出現(xiàn)嘔吐,此外則未見異常。
另,魚腥草含有馬兜鈴內酰胺,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損傷和導致上尿路上皮癌,故不長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