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畸和四維有什么區(qū)別
春季女性養(yǎng)生壺煮什么區(qū)別。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弊杂腥祟愇拿饕詠?,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排畸和四維有什么區(qū)別》,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現在是二胎時代,自從放開二胎政策寫相信很多的80后是二胎的主力軍。每個孕期的媽媽都應該了解一下排畸和四維檢查的作用,現在醫(yī)學很發(fā)達,在對于畸形的檢查方面已經做的很好了。四維彩超可以清晰的看見胎兒的性別以及身體的各個部位,這兩種檢查都是必要的。
1.大排畸和四維有什么區(qū)別——檢查時間不同
所謂“大排畸”就是詳細的B超檢查,主要目的是察看胎兒各方面發(fā)育是否畸形,進而提前排除畸形兒,通常在懷孕第20-24周做此項檢查。一般 做四維彩超的時間為懷孕第5到8個月,因為在這個時間段,胎兒的四肢和各個主要器官都已經全部發(fā)育,通過B超能夠清晰地看到寶寶的發(fā)育情況。
2. 大排畸和四維有什么區(qū)別——檢查意義不同
大排畸B超雖然能夠全面地檢查胎兒的各方面發(fā)育情況,但只有專業(yè)醫(yī)生才能看得懂,所以,只是有檢查胎兒發(fā)育的意義。但四維彩超不僅能檢查寶寶的發(fā)育情況,還能為胎兒進行寫真自拍和和動態(tài)錄像,準媽媽們可以提前目睹寶寶們的可愛笑容,為眾多的準媽媽增添了情趣,因此相比大排畸來說具有了一種紀念意義。
就檢查項目來說,兩者都相差無幾,大致都包括胎位、雙頂徑、枕額徑、腹徑、股骨長度、耾骨長度、羊水、胎動、胎心、胎心率、胎盤位置、胎盤厚度、胎盤分級、胎盤下緣、小腦,上唇,胃泡,心臟四腔,雙腎,膀胱,脛、腓、尺、橈骨,脊柱,腹壁等各種檢查。只是四維B超能讓準媽媽們更早地“見到”腹中的寶寶,更多具有紀念意義。
希望大家都能按時檢查,迎接一個健康,活潑,可愛的小寶寶!
相關閱讀
什么時候做四維
1、什么時候做四維呢
最佳做四維彩超的時間應該是12-30周,這個時期就可以完全獲取到胎兒的面部以及身體等結構的圖像。懷孕十個月的時候里最少要做3次的四維彩超,時常觀察胎兒成長。
做四維彩超的最佳時間因人而宜,不同的孕期做出來的四維彩超的效果也是不盡相同的,像是孕中期懷孕20周或28周之間,這個階段可以排查寶寶的身體發(fā)育是否有缺陷。
2、什么是四維彩超
四維彩超的全稱為四維彩色超聲診斷儀,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彩色超聲設備,它可以做到表面顯像,一些先天畸形疾病像是唇腭裂,腦膜膨出,脊柱裂等都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來,以便及時做治療,提高優(yōu)生率。
四維彩超的用途有多種,其中最廣泛的應用是孕婦的胎兒排畸排擠檢查,四維彩超清晰度較高,顯示準確,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四維彩超可以清晰的看到胎兒的樣子,不僅醫(yī)生能看到,父母也可以看到。有的地方還可以把四維彩超做成藝術照,這將是一個很好的留念,現在很多人都去拍四維彩超,既當作孕期檢查,又為以后回憶時留了念。
四維彩超,不存在射線、光波和電磁波等方面的輻射,對母體的健康和胎兒的健康沒有任何影響??梢灾貜蜋z查,診斷迅速、準確,故已成為婦產科首選的影像學診斷方法。彩超是一種“波”,并沒有輻射,因此只是短時間的掃過人體,對孕婦和胎兒并沒有不良影響。
3、四維彩超要檢查哪些項目
3.1、胎兒面部畸形:如唇腭裂等。
3.2、神經系統(tǒng):無腦兒、腦積水、小頭畸形、脊柱裂及腦脊膜膨出。
3.3、消化系統(tǒng):臍部腸膨出、內臟外翻、腸道閉鎖及巨結腸等。
3.4、泌尿系統(tǒng):腎積水、多囊腎及巨膀胱、尿道梗阻。
3.5、其它畸形:短肢畸形,聯體畸形,唇裂、四心腔。
3.6、羊水過多、過少等。
孕期做幾次四維彩超
1、第一次檢查:選擇懷孕14周左右
選擇在懷孕4個月的時候做四維彩超檢查。在這個檢查過程中,可以觀察到胎兒的頭、體、以及四肢的整體圖像,觀察時,醫(yī)生也會特別注意胎兒的整體活動是否協(xié)調。協(xié)調的話表示胎兒生長的很健康,當然不協(xié)調的話也是可以接受治療改善的,這個時候還有時間。
2、第二次檢查:選擇懷孕22周左右
孕婦在懷孕5個多月的時候做四維彩超檢查。在觀察時,可以明顯的看到胎兒要比上次觀察的要大,而且在同一幅圖像上還不能完全地顯示出胎兒的全部結構??梢酝ㄟ^局部的觀察胎兒是否健全,有沒有一些其他癥狀的出現。如果真的這樣,胎兒很大的可能會是畸形生長的、發(fā)育明顯不健康。
3、第三次檢查:懷孕28周左右
懷孕7個月左右也是做四維彩超檢查的好時機。這個時期的胎兒的皮下脂肪、面部表情都會比較飽滿、清晰。同時還可以看到胎兒在母體中的形體動作以及面部表情。這個階段的檢查對于胎兒的發(fā)育是否正??梢愿用鞔_。這對懷孕晚期的胎兒健康尤其重要,所以必須好好做詳細的檢查。
做四維彩超要注意什么
1、做四維彩超不需要憋尿,也不需要空腹。孕婦指需要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即可。
2、在四維彩超檢查前,孕婦最好將自己的上衣和褲子分開穿。而在四維彩超的檢查中,醫(yī)生主要是通過檢查的儀器,對胎兒當前的面部發(fā)育,還有心臟,大腦,脊椎等有沒有存在發(fā)育缺陷的情況進行一個檢查,如果說在檢查的過程中發(fā)現胎兒有畸形的表現,那么檢查的時間可能會相對長一些。
3、做四維彩超,選擇專業(yè)正規(guī)的醫(yī)院,四維彩超檢查的專業(yè)性更強,因此它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與經驗要求很高,也只有準確熟練的手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檢查效果,才能更好的向讓準媽媽準爸爸們展示寶寶人之初的驚艷亮相,因此準媽媽們一定要選擇專業(yè)正規(guī)的醫(yī)院做檢查。
神經和經絡有什么區(qū)別
1、神經和經絡有什么區(qū)別
1.1、經絡與神經的傳導速度不同。我們知道,神經的傳導速度是每秒鐘100米。經絡呢,每秒鐘只有幾個到十幾個厘米。經常扎針的人知道,扎針的時候有兩種傳導性的針感,一種是快的,像閃電一樣,這種針感就是針尖刺中神經干的時候出現的。另一種是慢的,這種針感就是刺中經絡出現的。
1.2、經絡和神經傳導的路線不同,經絡在人體的分布與神經的分布也不同。
1.3、經絡與神經傳導的方向不同。神經是單向傳導,經絡是雙向傳導。
1.4、經絡與神經的可阻滯性不同。所謂可阻滯性,說的是傳導性的感覺可以被某一種因素影響而停止前進。比如在經絡循經線上加上每平方厘米300~500克的重量,循經感傳就停止了,而疼痛的感覺卻不會停止。又比如在經絡線上敷一個冰袋使身體局部降溫,當冰袋下的組織溫度降到22℃左右的時候,經絡感傳就被阻斷,而外周神經傳導要在10℃左右的時候才被阻斷,兩者相差12℃。這些都說明,經絡并不是神經。
2、神經和經絡的聯系
從古代文獻看經絡系統(tǒng)與神經系統(tǒng)的聯系:經脈與腦在解剖結構上有直接聯系。如督脈,“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屬于腦。”再如膀胱經,“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靈樞。大惑論》中對視覺器官有這樣一段論述:“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并為系,上屬于腦,后出于項中?!迸c腦相連的結構可能是對視神經的描述,也許這是《內經》時代接近發(fā)現神經的一個例子。
3、神經系統(tǒng)的概念
神經系統(tǒng)nervous system是機體內起主導作用的系統(tǒng)。內、外環(huán)境的各種信息,由感受器接受后,通過周圍神經傳遞到腦和脊髓的各級中樞進行整合,再經周圍神經控制和調節(jié)機體各系統(tǒng)器官的活動,以維持機體與內、外界環(huán)境的相對平衡。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間接處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控制之下,神經系統(tǒng)是整體內起主導作用的調節(jié)系統(tǒng)。人體是一個復雜的機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同時,人體生活在經常變化的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的變化隨時影響著體內的各種功能。這就需要對體內各種功能不斷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調節(jié),使機體適應內外環(huán)境的變化。實現這一調節(jié)功能的系統(tǒng)主要就是神經系統(tǒng)。
神經系統(tǒng)的組成
神經系統(tǒng)分為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兩大部分。
1、中樞神經系統(tǒng)包括腦和脊髓。腦和脊髓位于人體的中軸位,它們的周圍有頭顱骨和脊椎骨包繞。腦分為端腦、間腦、小?腦和腦干四部分。
2、周圍神經系統(tǒng)
包括腦神經、脊神經和植物神經。
2.1、腦神經共有12對,主要支配頭面部器官的感覺和運動。人能看到周圍事物,聽見聲音,聞出香臭,嘗出滋味,以及有喜怒哀樂的表情等,都必須依靠這12對腦神經的功能。
2.2、脊神經共有31對,其中包括頸神經8對,胸神經12對,腰神經5對,骶神經5對,尾神經1對。脊神經由脊髓發(fā)出,主要支配身體和四肢的感覺、運動和反射。
2.3、植物神經也稱為內臟神經,主要分布于內臟、心血管和腺體。心跳、呼吸和消化活動都受它的調節(jié)。
植物神經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類,兩者之間相互桔抗又相互協(xié)調,組成一個配合默契的有機整體,使內臟活動能適應內外環(huán)境的需要。
神經系統(tǒng)的功能
1、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和控制其他各系統(tǒng)的共功能活動,使機體成為一個完整的統(tǒng)一體。
2、神經系統(tǒng)通過調整機體功能活動,使機體適應不斷變化的外界環(huán)境,維持機體與外界環(huán)境的平衡。
3、人類在長期的進化發(fā)展過程中,神經系統(tǒng)特別是大腦皮質得到了高度的發(fā)展,產生了語言和思維,人類不僅能被動地適應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且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世界,改造客觀世界,使自然界為人類服務,這是人類神經系統(tǒng)最重要的特點。
在地大物博的東北,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東北三寶:人參、貂皮、鹿茸。其中鹿茸是一種非常名貴的中藥藥材,可以起到保健功效。但是除了鹿茸,也有非常受人歡迎的鹿角,同樣可以起到一定的滋補效果。那么大家知道鹿茸和鹿角有什么區(qū)別嗎?今天我們就從營養(yǎng)價值上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區(qū)別鹿茸和鹿角很容易,可以從大小、茸毛、骨化三個方面判別,重心在是否骨化,小者、密生茸毛者、體相對較展柔軟者(未骨化)是鹿茸,否則為鹿角。鹿角可治瘡瘍腫毒,瘀血作痛,虛勞內傷,腰脊疼痛。下面小編就詳細為您介紹鹿茸和鹿角的區(qū)別,鹿角的用途與功效。
生長階段區(qū)別
1 鹿茸是剛長出來不久的嫩角,是長長的,具有分支結構的骨頭,鹿角是老化以后的嫩角,有骨質的核心,外表由硬表皮組織覆蓋。
外形質地區(qū)別
2 鹿茸是鹿角最初的生長階段,形狀比較小,有生茸毛,質地柔韌,體輕氣味微腥,味稍咸,捏上去比橡膠軟,切片后蜂眼比較多,放嘴里咬不動,沒有味道;鹿角成熟后茸毛會出現萎縮干燥,至于脫落,而且切片后蜂眼則要少很多。
功效主治區(qū)別
3 鹿茸:鹿茸性溫,味甘酸,無毒,歸肝腎經,有狀元陽,補經血,益精髓,強筋骨之功,主治虛勞羸瘦,精神疲乏,眩暈,耳聾,目暗,腰膝酸痛,陽萎,滑精,子宮虛冷,崩漏,帶下等癥。
鹿角:鹿角性溫,味咸,歸肝,腎經,有溫腎陽,強筋骨,行血消腫之功。
藥理應用區(qū)別
4 鹿茸在臨床的應用廣泛,包括單方和復方的飲用,涉及心血管,血液,神經,內分泌,泌尿生殖,以及消化等各個系統(tǒng),涵蓋內,外,婦,兒各科,因此,凡是腎陽虛弱,精血虧少所致的虛弱消瘦,精神卷乏,眩暈,耳鳴,目暗,腰酸,筋骨痿軟,陽萎早泄,子宮虛冷,崩漏,帶下等均可選用。
鹿角: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可使心搏出量明顯增加,對低血壓有一定療效;改善腎性貧血;抗炎作用。
人參和黨參都是比較常見的中藥材,兩者之間的區(qū)別還是比較明顯的,首先從外觀上就有很大的區(qū)別,人參要比黨參長一些,另外在主治功效方面的區(qū)別也比較多。黨參有一定的補血的作用,對于氣血不足有很好的調理保健的作用,而人參具有很好的補充元氣的作用,能夠提高免疫力水平。
黨參多呈長圓錐形。根粗稍細,少有分枝。因生長年限不等,根長8~30厘米,直徑0。5~2。5厘米。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頂生經年退化或蜂窩狀的基痕,俗稱‘獅子盤頭’。近蘆頭處有緊密的環(huán)狀橫皺紋,向下逐漸稀疏,約至全體之半。
人參是多年生宿根草本,人參主根高30-60厘米,肥厚,肉質,黃白色,圓柱形或紡錘形,下面稍有分枝;根狀莖(蘆頭)短,直立。
黨參可謂生活中用得最多的藥材之一,由于藥效較人參弱,但兼有補血的功效,十分適合作為平補制品,一般慢性虛弱病癥都可選用。尤其適用于體質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萎黃,以及病后產后體虛者,表現為脾胃氣虛,神疲倦怠,四肢乏力,食少便溏,慢性腹瀉,肺氣不足,咳嗽氣促,氣虛體弱,易于感冒等癥狀的人群服用。
人參主治: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虛脫。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濕疹和過敏有什么區(qū)別
1、濕疹和過敏有什么區(qū)別
1.1、皮膚過敏是過敏體質的人接觸過敏原(包括進食過敏物質,接觸過敏物質,或者對于熱、冷等過敏等)后,出現的一種全身性的反應,主要是表現為皮疹,并且伴有皮膚瘙癢,尤其是搔抓后,起大塊的斑疹,濕疹是一組病因不明確的皮膚過敏性疾病,病因可能是由于,各種物品的過敏導致,也可為物理,化學刺激導致。
1.2、濕疹的臨床表現比較復雜,多樣化,各種皮膚損害可以并存。如紅斑、丘疹、水皰、滲出、皮膚增厚,皮膚變硬等,濕疹對對稱發(fā)生。
1.3、皮膚過敏的臨床表現比較單一,如紅斑、丘疹、很少有滲出。兩者的關系:皮膚過敏和濕疹致病原因大致相同,都可為過敏源導致,兩者相輔相成。長時間的皮膚過敏反復發(fā)生可最后演變?yōu)闈裾?濕疹的早期表現也可為單純的皮膚過敏。有的時候濕疹可以與皮膚過敏共存,甚至都可以統(tǒng)稱為濕疹。
2、造成濕疹的因素
2.1、環(huán)境因素:近年來很多研究證實患有濕疹與環(huán)境因素有很大的關系。環(huán)境包括群體環(huán)境與個體環(huán)境,人類的群體環(huán)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huán)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huán)境,由于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huán)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加密切。
2.2、感染因素: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霉、分枝孢霉、點青霉、煙曲霉、鐮刀霉、產黃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2.3、飲食因素:人類的食物品種極多,一般可分為植物類、動物類、礦物類,在近代的食物中還經常應用一些化學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櫞酸(檸檬酸)、香精、合成染料等。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變態(tài)反應,從而導致濕疹的原因產生。
3、濕疹如何治療
3.1、一般防治原則
尋找可能誘因,如工作環(huán)境、生活習慣、飲食、嗜好、思想情緒等,以及有無慢性病灶和內臟器官疾病。
3.2、內用療法
選用抗組胺藥止癢,必要時兩種配合或交替使用。泛發(fā)性濕疹可口服或注射糖皮質激素,但不宜長期使用。
3.3、外用療法
根據皮損情況選用適當劑型和藥物。急性濕疹局部生理鹽水、3%硼酸或1:2000~1:10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濕敷,爐甘石洗劑收斂、保護。亞急性、慢性濕疹應用合適的糖皮質激素霜劑、焦油類制劑或免疫調節(jié)劑,如他克莫司軟膏、匹美莫司軟膏。繼發(fā)感染者加抗生素制劑。
濕疹如何預防
1、去除病因。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盡量避免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質以外,還應加強身體鍛煉,以便改善過敏體質狀態(tài)。
2、避免刺激因素。濕疹一旦發(fā)生,要盡量避免刺激因素,包括搔抓,開水燙洗,肥皂擦洗,飲酒及辛辣食物等,以免加重濕疹的病情。
3、生活要規(guī)律,注意勞逸結合。
4、衣著宜寬松,以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濕疹的禁忌事項
1、忌抓癢
抓癢使皮膚不斷遭到刺激,會越抓越癢,其結果會使皮膚病變區(qū)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癬化,抓破皮膚又會引發(fā)感染。這也是濕疹患者應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
2、忌肥皂洗
皮炎濕疹患者最怕各種刺激,肥皂,特別是堿性強的肥皂對皮膚也是一種化學刺激,會使皮膚病變加重。
3、忌熱水燙
有的病人因癢得難受就用熱水燙,結果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紅腫加重,病變區(qū)滲液增加,病情更重。
4、忌刺激性食物
象酒、濃茶、辣椒、咖啡等會使瘙癢加重,應忌之。魚,蝦等食品會使?jié)裾罴又?也應避免食用。對于濕疹患來說幾點濕疹患者應注意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一不注意,就可能會加得病性。
5、忌亂用藥
皮炎濕疹療程長,易反復發(fā)作難以治愈,病人往往亂用激素藥物,濫用激素藥物,以求一時痛快,其結果事與愿違,病情未能減輕,甚至加重。
脫臼和骨折有什么區(qū)別
1、脫臼和骨折有什么區(qū)別
1.1、原因不同
脫臼和骨折都可能是由于外力因素引起的,但骨折也可能是骨質引起的,而脫臼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或者習慣性脫臼引起的。
1.2、疼痛感不同
骨折損傷的部位觸碰時有刺痛感,因為骨折斷裂會有不規(guī)則的斷渣;而脫臼只是普通的腫痛,兩者的疼痛感覺不一樣。
1.3、治療方法不同
脫臼的治療首先需要通過手法復位,再根據時間請來綁定石膏,但大多數骨折都需要通過手術復位,然后必須用石膏固定才能較快恢復。
1.4、發(fā)生部位不同
骨折一般發(fā)生在整塊骨頭的中間部位,例如:脛骨骨折;而脫臼發(fā)生在關節(jié)上,例如:下頜關節(jié)、肘關節(jié)、肩關節(jié)等。
2、脫臼的原因
2.1、肘關節(jié)脫臼
肘關節(jié)脫臼是肘部常見損傷,多發(fā)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兒童也時有發(fā)生。由于肘關節(jié)脫臼類型較復雜,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結構或軟組織的嚴重損傷,如肱骨內上髁骨折、尺骨鷹嘴骨折和冠狀突骨折,以及關節(jié)囊、韌帶或血管神經束的損傷。
2.2、肩關節(jié)脫臼
肩關節(jié)脫臼按肱骨頭的位置分為前脫臼和后脫臼。肩關節(jié)前脫臼者很多見,常因間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著地,外力沿肱骨縱軸向上沖擊,肱骨頭自肩胛下肌和大園肌之間薄弱部撕脫關節(jié)囊,向前下脫出,形成前脫臼。肱骨頭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脫臼,如暴力較大,肱骨頭再向前移致鎖骨下,形成鎖骨下脫臼。后脫臼很少見,多由于肩關節(jié)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關節(jié)內收內旋位跌倒時手部著地引起。
2.3、髖關節(jié)脫臼
因為髖關節(jié)結構穩(wěn)固,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脫臼。在脫臼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較嚴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發(fā)損傷。因此患者多為活動很強的青壯年。
3、如何預防脫臼
3.1、充分熱身
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活動,提高肌肉組織的興奮性、反應能力和對抗能力,循序漸進地加大對抗程度,對減少關節(jié)脫位是有幫助的。
3.2、順勢翻滾
專業(yè)運動員在跌倒時的一些自我保護措施,也值得普通人借鑒。例如,排球運動員在魚躍救球或足球運動員在沖撞后跌倒時,都會順勢翻滾,將直接伸手撐地改為手掌撐地后逐步由肘部、肩部依次著地完成翻滾。有時,運動員在地上翻滾了好幾個圈,好像受力很嚴重,但馬上就能站起來繼續(xù)投入對抗,原因就在于,他們著地時的巨大沖擊力在翻滾中被身體多個部位分擔,從而不會集中在某個位置導致嚴重損傷。
脫臼食療方
1、炒油菜莧。組成:油菜莧250克。用法:油菜莧洗凈,切成小段,菜油起油鍋,將油菜莧炒熟,加少許精鹽、味精,分次食用,每日2次,連續(xù)1周。功效:活血祛瘀通絡。主治:關節(jié)脫位復位后早期,腫脹明顯不退者。
2、赤小豆竹筍湯。組成:赤小豆100克,綠豆100克,竹筍30克。用法:將赤小豆、綠豆、嫩竹筍分別洗凈,置鍋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開3分鐘,文火煮20分鐘,分次食用,連服1周。功效:消腫活血,逐血利濕。主治:關節(jié)脫位復位后早期,局部腫脹明顯,瘀塊不退者。
3、薤白鯽魚湯。組成:鯽魚1條,薤白25克。用法:鯽魚活殺,去鰓、內臟等,洗凈,油鍋煎至魚背微黃,加清水500毫升;薤白洗凈,紗布包扎,同置鍋中,急火煮開3分鐘,加黃酒、姜、蔥、精鹽等,改文火煮20分鐘,去薤白,食魚及湯,連續(xù)1周。功效:消腫行氣活血,利水濕。主治:關節(jié)脫位復位后早期,關節(jié)部脹痛明顯,關節(jié)活動受限者。
脫臼多久能好
1、針對于一般年輕人,脫臼了大概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可以做一些輕微的活動,雖然年輕人的身體素質和各方面的身體機能代謝等等在受傷之后恢復還是挺快的,但是如果不休注意脫臼的部位還是會發(fā)生再次脫臼的,所以應該循序漸近,不能一下子就做過度的活動,可以先從一些輕微的動作做起。
2、針對于比較想快點好的患者來說,可以通過每天用熱水在患處熱敷,這樣可以促使脫臼的血液循環(huán),這樣好的也會相對比較快,針對于患處復位后紅腫,疼痛,平時也可以涂擦藥膏,這樣大概十五到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慢慢恢復。
3、對于是習慣性脫臼的患者,特別是對于老人家來說,在摔了以后,一般的人都可以去醫(yī)院檢查完沒事就可以用三角巾固定十天半個月就可以恢復了,而老年人如果是習慣性脫臼就很危險了,最好是去醫(yī)院做個CT檢查,確保后續(xù)都不會有再次脫臼或者脫臼的次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