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的主要成分
養(yǎng)生的主要作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鄙钤絹碓胶茫藗冊絹碓阶⒅仞B(yǎng)生,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如何避免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誤區(qū)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血脂的主要成分”,供大家借鑒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血脂,顧名思義其實就是血液里的脂類物質,分為中性脂肪和類脂兩大類,其中膽固醇就屬于類脂,我們平常說的三高中就有高血脂,高血脂會加大心腦血管的發(fā)病幾率,特別是腦梗塞一類的血栓疾病,要想降血脂就要了解血脂的成分,對癥下藥才能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下面就由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概述
血脂是血漿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類脂(磷脂、糖脂、固醇、類固醇)的總稱,廣泛存在于人體中。它們是生命細胞的基礎代謝必需物質。一般說來,血脂中的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和膽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參與人體內能量代謝,而膽固醇則主要用于合成細胞漿膜、類固醇激素和膽汁酸。
組成
所有的血脂都和蛋白質結合成脂蛋白。而脂蛋白的基本結構是不同含量的甘油三酯為核心,周圍包圍一層磷脂、膽固醇和蛋白質分子。脂蛋白根據(jù)密度分為:乳糜微粒CM、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其中甘油三酯的主要攜帶者是乳糜微粒和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主要攜帶者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膽固醇
來源
每天從食物中直接吸收300-500mg。每天身體合成1g,70-80%來自肝臟,10%來自小腸。由低密度脂蛋白攜帶,運輸?shù)饺怼?/p>
去路
用于合成脂質類激素;組成細胞膜等。高密度脂蛋白吸收組織中多余的膽固醇,運輸?shù)礁闻K,加工為膽汁酸排出體外。
調節(jié)
在正常的人體中的血液中甘油三酯來源去路是基本平衡的。一般通過高密度脂蛋白調節(jié)。
相關閱讀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裳馬靠鞍。愛美是所有人的天性,人人都愛這世間美麗的事物。中國人自古更是熱愛黃金,玉石這一類的事物。一方面是黃金玉石在裝飾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更是代表了財富與地位的象征。隨著最近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平常百姓家里都開始有了這一類的東西。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翡翠的主要成分。
翡翠是由以硬玉為主的無數(shù)細小纖維狀礦物微晶縱橫交織而形成的致密塊狀集合體。對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種主要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是巖漿在高壓條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巖中的殘余花崗巖漿的脫硅產物。
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在區(qū)域變質作用時原生鈉長石分解為硬玉而形成;或者認為是在板塊碰撞產生的壓扭性應力和低溫作用下,鈉長石先形成變質程度較低的藍閃石片巖,進一步變質成硬玉而成。
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在花崗巖脈和淡色輝長巖類巖脈在12~14kpa壓力下,在鈉的化學勢高的熱水溶液作用下發(fā)生交代而成。
第四種觀點根據(jù)硬玉巖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體的發(fā)現(xiàn)認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鹽熔體結晶而成,認為這種熔體源于300~400km處地幔中廣泛存在的含堿輝石層。
主要成分
1.化學成分:硅酸鹽鋁鈉—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CAS:1344-00-9
2.礦物成分:以硬玉為主,次為綠輝石、鈉鉻輝石、霓石、角閃石、鈉長石等。
3.結晶特點:單斜晶系,常呈柱狀、纖維狀、氈狀致密集合體,原料呈塊狀次生料為礫石狀
4.硬度:6.5—7
5.解理:細粒集合體無解理;粗大顆粒在斷面上可見閃閃發(fā)亮的“蒼蠅翅”
6.光澤:油脂光澤至玻璃光澤,高檔品皆為玻璃光澤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對密度:3.25——3.40,一般為3.33克每立方厘米
9.折射率:1.66(點測法)
10.顏色:顏色豐富多彩,其中綠色為上品,按顏色可分為三種類型;①皮類顏色
;指翡翠最外層表皮的顏色,其形成與后期風化作用有關。這類顏色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紅色、黃色和灰色,其特點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狀。紅色常稱為翡;②地子色:又稱“底子”顏色,有底色之意,指綠色以外的其他顏色,為深淺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綠類顏色;指翡翠的本色,這類顏色的特點為各種深淺不同的綠色。有時綠中包含著黑色。綠色常稱為翠.
11.發(fā)光性:淺色翡翠在長波紫外光中發(fā)出暗淡的白光熒光,短波紫外光下無反應。
評價翡翠有“地”、“好水”、“翠得好”等術語。“地”指翡翠中其他顏色,玉少翠多為上品;“好水”指翡翠質地細嫩潤滑,通透清澈,晶瑩凝重,碧亮喜人,也稱之為“俏”,反之稱“水差”;“翠得好”當合“濃、陽、正、和”四字,“濃”是指濃而不淡,如雨后冬青,“陽”是指鮮艷明亮,“正”指無雜色、邪色相混,“和”是指翠得均勻無深淺之分,反之則稱“淡、陰、邪、花”。
分類
A貨(Allowing):浸蠟處理
翡翠的A貨是天然翡翠指天然產生,只是利用物理方法加工雕琢、打磨、拋光,而未使用任何化學、輻照方法破壞其內部結構。
新型A- 貨是在A貨翡翠的基礎上,只在有色根的部分添加顏色,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此類翡翠加色物品,無熒光反應,且不改變比重。在不嚴格的鑒定機構會出具“翡翠A貨證書”。此類翡翠在珠寶市場甚至很多名店常見出售,如購買收藏級翡翠切記慎之。
B貨(Bleached and polymer impregnated Jadeite)酸洗漂白注膠處理
C貨(Coating jadeite)染色處理。為染色翡翠。不管酸浸漂白與否,充膠與否,凡人工加色的翡翠稱C貨。
翡翠雖然美麗,但是卻有太多的假冒偽劣的產品。如果大家購買了這些產品,一方面是對自己財富的損失,另一方面,現(xiàn)在的許多珠寶玉器不僅粗制濫造,而且還運用了許多化學產品,人佩戴這些產品也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不好的影響。因此,小編希望大家在購買這些產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以防受到不法商販的欺騙。
紅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還有白糖,都是比較常見的,而白糖是屬于涼性的,不宜多吃,特別是對女性而言,多吃一些紅糖對身體有好處的,在月經(jīng)期間,經(jīng)常會選擇喝紅糖水,我經(jīng)常會接觸到紅糖,但是,你知道紅糖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嗎?下文會為大家詳細的介紹的。
紅糖為禾本科草本植物甘蔗的莖經(jīng)壓榨取汁煉制而成的赤色結晶體。異名:沙糖、赤沙糖、紫沙糖、片黃糖。有豐富的糖份、礦物質及甘醇酸,
不論是紅糖、黃糖、白糖、冰糖,起初的提煉作法都是一樣的,之所以會成為不同顏色、型態(tài)的糖,原因在于最后精制與脫色的程度不同。精制的程度越高顏色越白、純度越高,但是甜度卻不會因為純度高而增加。
這幾種糖中甜度較高的是紅糖與黃糖。紅糖的成分所含物質豐富,除了甜味外,還具有獨樹一格的特殊風味,適合運用在作法簡單的料理上,才不會使味道太過復雜而弄巧成拙,例如用來制作紅豆湯、紅糖糕、紅茶、咖啡甜味皆醇厚獨到。黃糖的風味與甜味居于中間,因此最常用來烹調一般的菜肴。白糖與冰糖甜度較低,但因為甜味的純度高,可用來調制飲料或制作西點不會影響其他材料的原味,且具有使糕點質地蓬松的效用。
以上內容就是關于紅糖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的介紹了,不知道你對紅糖有沒有多一絲的了解呢!大部分的糖是提取甘蔗的莖壓制而成,然后再提煉。我們知道糖有很多的顏色,而紅糖是比較甜的一種,而白糖是純度最為高的。紅糖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好的,但是不宜多食,特別是糖尿病患者。
硫磺,多見于化學,一般呈淡黃色,形狀為結晶或者粉末,有異味,具有不容易水,易溶二硫化碳,常被用于制作燃料、農藥、火柴、火藥等。硫磺雖然是低毒性物質,但其燃燒后的氣體對人體有致命的危害。那么,硫磺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呢?讓我們通過下文來了解一下吧。
硫磺別名硫、膠體硫、硫黃塊。外觀為淡黃色脆性結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分子量為32.06,蒸汽壓是0.13kpa,閃點為207℃,熔點為119℃,沸點為444.6℃,相對密度(水=1)為2.0。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作為易燃固體,硫磺主要用于制造染料、農藥、火柴、火藥、橡膠、人造絲等。
雖然從毒理學上來說,硫磺屬低毒?;?,但其蒸汽及硫磺燃燒后發(fā)生的二氧化硫對人體有劇毒。它與鹵素、金屬粉末等接觸后會發(fā)生劇烈反應。硫磺為不良導體,在儲運過程中易產生靜電荷,可導致硫塵起火。粉塵或蒸汽與空氣或氧化劑混合后就會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硫磺發(fā)生事故后,一般會出現(xiàn)吸入、食入、經(jīng)皮膚吸收等幾種情況。因其能在腸內部分轉化為硫化氫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導致硫化氫中毒。
瘴氣對人體最大的危害在于會使人患上瘧疾。瘧疾是我國古代死亡率較高的一種疾病,近些年醫(yī)療技術的提高以及環(huán)境衛(wèi)生的改善使得患瘧疾的人數(shù)減少,因瘧疾而死亡的人數(shù)也減少。我國主要發(fā)生的是間日瘧,在瘧疾治療上,中醫(yī)西醫(yī)皆有成效。瘧疾得病患者會出現(xiàn)貧血,肝脾腫大,甚至死亡。
瘴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CH4可以在空氣中燃燒,無毒,但是濃度比較高,在里面的人會感覺到呼吸困難.
古代人們對瘴氣的認識非常有限,實際的致病的瘴氣大多是由蚊子群飛造成的。大量帶有惡性瘧疾病菌的蚊子聚集在一起飛行,遠遠的看就像一團黑沉沉的氣體。人畜被它們叮咬過之后,便會感染惡性瘧疾。我們在電影中常??吹缴掷餅鯚熣螝膺^后,人就倒下了,實際上瘴氣就是蚊蟲群飛而成的,而這些蚊子能傳播惡性瘧疾。中國人稱瘧疾為瘴氣,在意大利語當中,瘧疾叫“陰風”,可謂如出一轍。中國西雙版納有幾句民謠:“十人到勐臘,九人難回家;要到車佛南,首先買好棺材板;要到菩薩壩,先把老婆嫁”非常生動地描述了瘧疾對人類的危害。
瘴氣,是古代壯族地區(qū)的常見病,廣西素有“瘴鄉(xiāng)”之稱,正如《桂海虞衡志》所說:“瘴,兩廣惟桂林無之,自是而南,皆瘴鄉(xiāng)矣”,廣西氣候炎熱、多雨潮濕,是導致瘴氣的主要原因,宋代壯醫(yī)不僅對瘴氣的病因病機有所認識,而且進行了初步的分類,并運用當?shù)氐姆剿庍M行治療。壯醫(yī)所說的瘴氣包括許多疾病,并不是專指某一個病,故《嶺外代答》說:“南方凡病,皆渭之瘴”,瘴氣,壯醫(yī)按發(fā)病季節(jié)分為青草瘴、黃梅瘴、新禾瘴、黃茅瘴;按癥狀表現(xiàn)及性質分為冷瘴、熱瘴、啞瘴,在與瘴氣作斗爭的實踐中,
壯醫(yī)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經(jīng)驗。除了唐宋時期的本草著作收載不少嶺南治瘴的藥物外,《嶺南衛(wèi)生方》記載了大量的嶺南人治瘴經(jīng)驗,《嶺外代答》則記載了壯族地區(qū)使用針刺療法治療熱瘴的經(jīng)驗:“南人熱瘴發(fā)一、二日,以針刺其上、下唇,……發(fā)瘴過經(jīng),病已入里而瀕死者,刺病人陰莖而愈”。壯醫(yī)對瘴氣的認識與治療,豐富了祖國醫(yī)學的內容,可以說,在當時是處于領先地位的。很多人在食用某種食物的時候,并不知道該種食物的主要成分,這樣是不對,只有我們搞清楚食物的主要成分,我們才能夠明白自己是否適合食用該種食物,肉蓯蓉主要成分有很多,雖然沒有辦法一一列舉出來,但是如果你想要深入了解的話,可以去查閱相關書籍,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肉蓯蓉主要成分是什么呢?
肉蓯蓉(學名:Cistanche deserticola Ma),別名疆蕓、寸蕓、蓯蓉、查干告亞(蒙語),屬瀕危種。高大草本,高40-160厘米,大部分地下生?;ㄆ?-6月,果期6-8月。主產于新疆、內蒙古阿拉善盟,甘肅、寧夏也有分布。肉蓯蓉是一種寄生在沙漠樹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從梭梭寄主中吸取養(yǎng)分及水份。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是中國傳統(tǒng)的名貴中藥材。肉蓯蓉在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也是歷代補腎壯陽類處方中使用頻度最高的補益藥物之一。每年4月,肉蓯蓉、鎖陽進入生長高峰期,也是違法分子盜挖盜采的高峰期,在經(jīng)濟利益的趨使下,一些違法者甚至不惜阻撓執(zhí)法,與執(zhí)法者發(fā)生正面沖突。
莖不分枝或自基部分2-4枝,下部直徑可達5-10(-15) 厘米,向上漸變細,直徑2-5厘米。
葉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0.5-1.5厘米,寬1-2厘米,生于莖下部的較密,上部的較稀疏并變狹,披針形或狹披針形,長2-4厘米,寬0.5-1厘米,兩面無毛?;ㄐ蛩霠?,長15-50厘米,直徑4-7厘米;花序下半部或全部苞片較長,與花冠等長或稍長,卵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連同小苞片和花冠裂片外面及邊緣疏被柔毛或近無毛;小苞片2枚,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與花萼等長或稍長。
花萼鐘狀,長1-1.5厘米,頂端5淺裂,裂片近圓形,長2.5-4毫米,寬3-5毫米。花冠筒狀鐘形,長3-4厘米,頂端5裂,裂片近半圓形,長4-6毫米,寬0.6-1厘米,邊緣常稍外卷,顏色有變異,淡黃白色或淡紫色,干后常變棕褐色。雄蕊4枚,花絲著生于距筒基部5-6毫米處,長1.5-2.5厘米,基部被皺曲長柔毛,花藥長卵形,長3.5-4.5毫米,密被長柔毛,基部有驟尖頭。
子房橢圓形,長約1厘米,基部有蜜腺,花柱比雄蕊稍長,無毛,柱頭近球形。蒴果卵球形,長1.5-2.7厘米,直徑1.3-1.4厘米,項端常具宿存的花柱,2瓣開裂。種子橢圓形或近卵形,長約0.6-1毫米,外面網(wǎng)狀,有光澤?;ㄆ?-6月,果期6-8月。
以上介紹了肉蓯蓉主要成分,雖然很多物質都是我們不知道的,但是我們仍然有必要去了解一下,當然肉蓯蓉的食用方法也比較多,因此你也可以在這方面多花一點時間和精力,那么你就能享受到肉蓯蓉帶給你的美味,從而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頸椎病是現(xiàn)在很常見疾病,這類疾病對身體影響很大,自身患有頸椎病后,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否則這類疾病嚴重,對身體有更多影響,尤其是它對行走損害較多,而且會引發(fā)頭暈、惡心現(xiàn)象,治療頸椎病藥物是最佳選擇,那頸椎病膏藥是不錯之選,頸椎病膏藥主要成分都有什么呢?
頸椎病膏藥:
【主要成份】馬錢子、金蟲、天龍、土鱉蟲、草烏、赤芍、當歸、川續(xù)斷、辣椒、冰片、樟腦、蜈蚣、三七、紅花等二十余味獨特的中藥為基礎。
【適用癥狀】用于風寒濕邪、氣滯血瘀引起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肩周炎、頸椎病、骨質增生(骨刺)、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腰酸背痛、坐骨神經(jīng)痛、股骨頭壞死、網(wǎng)球肘、腱鞘炎、跟腱炎、跟骨刺、膝關節(jié)痛、膝蓋積水、四肢麻木、急性軟組織損傷、半月板損傷、肌肉拉傷、韌帶損傷、關節(jié)扭傷及上述癥狀引起的關節(jié)功能性障礙、僵硬、腫脹、疼痛、變形等。
【用法用量】洗凈患處,取膏片貼于患處,每個痛點貼一片,一個療程為4帖, 一貼膏藥可以貼6天左右,貼3天左右可以把膏藥揭下來看看藥的吸收情況,然后對折把里面的藥份翻出來(可以在100W白熾燈下小心慢慢地烘烤),然后再貼上。根據(jù)藥的吸收情況換藥較好,內病外治,通過毛孔吸收,若膏藥周邊低敏膠帶粘性不夠了,患者可以自己備用普通膠布來輔助。
在對頸椎病膏藥主要成分認識后,使用頸椎病膏藥的時候,都是可以放心進行,它對身體沒有太多影響,但是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這類藥物過程中,如果身體感覺到身體不舒服,都是要立即停止使用,避免給自身身體帶來更多影響。
血膠囊并不是用血制作的膠囊,血膠囊恰恰相反是白色的粉末狀,主要是用中藥研制出的成分,針對補血補氣有很好的功效,所以有血膠囊之稱,同時對緩解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以及心臟方面的問題,還能治療缺鐵性貧血,達到補血補氣的功效,除了在補血補氣方面,需要用血膠囊輔助治療以外,生活當中還可以多吃一些天然的食物,補血補氣,飲食和用藥的結合,更能達到補血補氣的功效,同時也可以加快身體的氣血修復,常見的食材主要包括有烏雞,當歸,南瓜,黑芝麻等等,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食材。
成份
皂礬(制)、蒼術(麩炒)。
性狀
本品為膠囊劑,內容物為灰白色的粉末;氣微香,味微咸、辛。
功能主治
健脾燥濕,補氣生血。用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面色萎黃,心悸乏力,缺鐵性貧血見上述證候者。
規(guī)格
每粒裝0.25g
用法用量
飯后口服,一次1~2粒,一日3次。
注意事項
忌茶、蕎麥。
貯藏
密封。
哪些食物可以補氣血7種食物能補氣補血
1、烏雞
在古代,烏雞曾經(jīng)被做成藥品專供皇后或是妃子們調經(jīng)、潤膚、抗衰老用,具有很好的補血養(yǎng)陰功效,煲湯是不錯的選擇。
2、當歸
當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他具有很好的補氣血的作用,如果和黃芪搭配之后效果更好。
3、南瓜
被清代名醫(yī)陳修園贊譽為“補血之妙品”的南瓜,富含植物性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必需氨基酸,鈣,鋅,鐵,鈷,磷等等,其中,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鐵質則是制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全都是補血的優(yōu)良營養(yǎng)素。
4、黑芝麻
中醫(yī)認為,芝麻入肝、腎、肺、脾經(jīng),有補血明目、生精通乳、益肝養(yǎng)發(fā)的功效。食用芝麻,可以促進腎生血、肝藏血和脾統(tǒng)血的功能。
5、魚膠
魚膠也有補氣血、養(yǎng)容顏的絕佳效果,對于氣血不足、神疲體倦、肌膚不澤、面部皺紋者都有幫助。
6、紅棗
紅棗是眾所周知的補氣養(yǎng)血圣品。它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礦物質鈣等多種氨基酸和營養(yǎng)成份,而且物美價廉,既可以熬粥煲湯,還可以直接食用。
7、葡萄
葡萄味甘酸、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常吃有補氣血,強筋骨,利小便。宜于血虛便秘,脾虛食少,脾虛。?
氣血不足怎么補氣血
1、喝阿膠酒
阿膠有很好的補血、止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另外,阿膠富含蛋白質降解成分,能通過補血起到滋潤皮膚的作用,有利于皮膚的保健,服用后會使面色紅潤,肌膚細嫩、有光澤、彈性好,而且有一定的祛斑效果。
阿膠酒的制作方法是:每天用25毫升的黃酒,放3~9克阿膠于酒中,燉熱烊化即可飲用,可分早晚兩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