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貼可以貼肚臍嗎
三伏貼季節(jié)養(yǎng)生。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社會的發(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那些不注重養(yǎng)生的人,必然會遭到生活的報復。如何避開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三伏貼可以貼肚臍嗎”,大家不妨來參考。希望您能喜歡!
三伏貼在三伏天的時候是很受歡迎的,它對于治療哮喘、鼻炎等有一定的療效。不過,有專家明確表示,三伏貼并不適合慢性疾病的患者,所以大家今后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正常情況下,三伏貼都是需要貼在穴位上的,那么有的朋友不禁要問,它能不能貼在肚臍上呢?
三伏貼是冬病夏治一種治療方法,三伏貼對于哮喘病、老慢支、過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貼敷藥方法,是祖國幾千年傳統(tǒng)有效的治療方法,對慢性患者能起到調節(jié)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
但是不建議大家貼到肚臍眼神闕穴這個位置,因為這個穴位十分脆弱,操作不當會給身體造成危害。
三伏貼所貼位置:
1、肺俞穴:肺俞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當?shù)谌刈导幌拢笥遗蚤_二指寬處。此穴主治疾病為:肺經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兒童可選用此穴。
2、大椎穴:大椎穴位于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五勞虛損、中暑等,益氣壯陽
3、膻中穴:膻中穴位于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此穴主治疾病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咳嗽、咳喘病等。兒童可選用此穴。
4、天突穴:天突穴位于頸部,前正中線上,兩鎖骨中間,胸骨上窩中央。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咽喉炎、扁桃體炎等。
5、膏盲穴:膏肓穴位于人體的背部,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寬處,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此穴主治疾病為:咳嗽,氣喘,肺癆等。
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均可貼敷。
起伏開始,人體的陽氣便逐漸旺盛,這時背腧穴開泄,藥物更容易吸收,穴位的刺激作用更強。所以,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均可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藥效均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吸收。人們之所以都擠在每伏的第一天去醫(yī)院貼敷只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qū)和概念上的不清楚。大家不必過分拘泥于每伏第一天,錯過了第一天也同樣會有滿意的療效。
yS630.Com相關推薦
近年來三伏貼是比較流行,三伏貼在三伏天的時候對身體的臟器氣血暢通都能發(fā)揮一定的作用,能夠使藥物直達臟腑的部位,在治療疾病,預防疾病方面都是比較不錯的方法,用這種三伏貼貼到肚臍的部位能夠使藥物更好的進入身體,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要了解一些注意事項。
敷貼方法
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 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但根據個體差異、患者的病情,醫(yī)生會對貼敷時間、次數(shù)做適當調整。
適應癥
該治療方法適合三類人群:一是患有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二是患有慢性鼻炎、鼻竇炎的人群;三是患有慢性咳嗽、反復感冒的人群。而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對藥物過敏者、皮膚長有皰、癤以及皮膚有破損者、疾病發(fā)作期(如發(fā)燒、正在咳喘等)患者不宜進行貼敷治療。此外,2歲以下的孩子由于皮膚嬌嫩,貼敷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不宜進行這項治療。
注意事項
兒童每次貼2~4小時,局部有癢、熱、微痛等感覺均為正常反應,少數(shù)病人因皮膚太敏感,和膠布接觸的局部皮膚會出現(xiàn)水皰,可外敷消炎藥膏以防感染。
如果水皰較大,要到醫(yī)院處理。貼敷后皮膚有明顯色素沉著為正常反應。有的患者貼敷后皮膚無反應,這并不影響療效,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過敏性皮膚或瘢痕皮膚患者,敷藥后如有灼熱疼痛感覺,應立即取下藥膏。
盡量保持涂藥處的干燥,可以吹空調,但是溫度一定要適中,不要對著空調的冷風吹。在貼敷期忌食生冷、油膩、辛辣的食物。不要吃高蛋白、蝦蟹類海鮮。貼藥當天不能游泳,4~6個小時內不要洗冷水澡。
此外,中醫(yī)建議接受冬病夏治的患者要在飲食、生活上有所節(jié)制,不要貪涼,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要遠離空調,因為進入空調房后,皮膚毛孔收縮,影響藥物的滲入;還應少吃冷飲,冷飲不但傷及脾胃,還可使沉積在體內的寒氣凝滯,影響療效。
特別值得提醒大家,三伏敷貼不是治療慢性病的特效藥,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療,原來在服藥的慢性病患者,不要盲目減藥、停藥。
很顯然,三伏貼都是在夏天的時候貼的,夏天的時候天氣很熱,身體很容易出汗,如果貼三伏貼的地方出汗很多的話,勢必會影響藥效,所以要盡量保證貼三伏貼的地方皮膚是干燥的,貼三伏貼的過程中最好不要洗澡,尤其不能洗冷水澡,很顯然,這時候是不能下水游泳的。
貼三伏貼期間可以游泳嗎?
可以適當游泳。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溫度最高的時候,此時溫度普遍在35°以上,人體的耐熱程度有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很容易苦夏,游泳的時候水可以幫助身體散熱,而且,人在水里的時候,可以保持恒定的體溫,三伏天里游泳還有納涼解暑的作用。
三伏天早、晚游泳比較好。
三伏天的時候,白天溫度比較高,而且不少游泳場所是露天的,游泳的時候很容易曬傷,而早、晚去游泳可以快速的降低體溫,幫助消暑和松閥身體,對于苦夏的人群來說是十分舒適的。
2小時為宜。
三伏天的時候氣溫高,適當?shù)挠斡究梢詭椭眢w消暑,但是在水中停留的時間過長又容易引起血流擴張、皮膚出現(xiàn)雞皮疙瘩、體溫長時間降低引起的身體內部分泌系統(tǒng)發(fā)生紊亂情況等不適反應,綜合來看,三伏天游個兩小時就夠了,既能解暑又不會產生身體傷害。
貼三伏貼后24小時內不宜游泳。
貼三伏貼的時候,身體毛孔張開,并且在短時間內不會閉合,所以,做完三伏貼后,12小時內不能碰水,游泳的時候人會長時間泡在水里,為了避免受寒,一般建議做完三伏貼24小時候后再去游泳。
這種情況考慮是可以撕下來如果經常出現(xiàn)胃痛的話,而且伴有感冒的癥狀考慮免疫力低下導致的。
意見建議:針對性的適當做做運動注意正常的生活方式的規(guī)律情況。
進入三伏天之后,每一個人不僅要注重預防中暑現(xiàn)象的產生,也有人在三伏天的時候會采取一定的醫(yī)學手段來達到治療身體疾病的效果。比如許多人就會選擇在三伏天進行艾灸,而且在中醫(yī)學上也有專門的三伏貼。三伏貼主要是針對在三伏天進行的一種治療手段,而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晚上使用更好還是早上使用更好?
三伏貼可以晚上貼嗎
不建議晚上貼。三伏貼主要是通過毛細血管入藥,所以毛孔張開時貼效果才最佳。而一天當中晚上毛孔卻處于休眠狀態(tài),此時并不利于用藥,效果不好。再說,晚上貼三伏貼的醫(yī)生都下班了,如果你打算晚上自己貼就更不建議了。
盲目跟風受誤導,客串醫(yī)生自行貼敷用藥療效差。比如有一些病人為圖方便和省事,在小藥店買三伏貼自行在家貼服。因為三伏貼每一伏的藥物是醫(yī)生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進行相應調整的,而且不同的疾病貼敷的穴位也是不同的,穴位要找得精準才能起到效果,自己僅憑生活常識和網上得到的“理論知識”可是不夠嚴謹?shù)?,治療效果也體現(xiàn)不出來。如果貼不好,不但無效,而且延誤治療時機。
三伏貼什么時候開始貼最好
日期時間:
一般來說,三伏貼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藥效均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吸收。當然,頭伏前就可以貼了,不用等到三伏那天,伏前加強效果會更好,也可以避免人多敷貼的高峰期。
具體時間:
貼三伏貼某一天的具體時間的話,建議上午11點左右貼比較好。中醫(yī)講究天人合一,三伏天陽氣最盛,三伏貼正是要借助這種陽氣達到理想治療效果,而一天中又以中午陽氣最盛,所以建議大家上午就去醫(yī)院,11點左右開始貼三伏貼,這樣治療效果會更好。
三伏貼下午可以貼嗎
三伏貼下午也是可以貼的,只是上午的效果會更好。不過,不管上午還是下午,單次貼敷時間不宜過長,成人一般不超過6小時,12~18歲4~5小時,8~12歲3~4小時,3~8歲2~3小時。每個人貼敷所用的藥不同,具體時間長短應遵從醫(yī)師的建議。
進入三伏天之后,每一個人不僅要注重預防中暑現(xiàn)象的產生,也有人在三伏天的時候會采取一定的醫(yī)學手段來達到治療身體疾病的效果。比如許多人就會選擇在三伏天進行艾灸,而且在中醫(yī)學上也有專門的三伏貼。三伏貼主要是針對在三伏天進行的一種治療手段,而在使用三伏貼的時候,晚上使用更好還是早上使用更好?
三伏貼可以晚上貼嗎
不建議晚上貼。三伏貼主要是通過毛細血管入藥,所以毛孔張開時貼效果才最佳。而一天當中晚上毛孔卻處于休眠狀態(tài),此時并不利于用藥,效果不好。再說,晚上貼三伏貼的醫(yī)生都下班了,如果你打算晚上自己貼就更不建議了。
盲目跟風受誤導,客串醫(yī)生自行貼敷用藥療效差。比如有一些病人為圖方便和省事,在小藥店買三伏貼自行在家貼服。因為三伏貼每一伏的藥物是醫(yī)生根據患者身體狀況進行相應調整的,而且不同的疾病貼敷的穴位也是不同的,穴位要找得精準才能起到效果,自己僅憑生活常識和網上得到的“理論知識”可是不夠嚴謹?shù)?,治療效果也體現(xiàn)不出來。如果貼不好,不但無效,而且延誤治療時機。
三伏貼什么時候開始貼最好
日期時間:
一般來說,三伏貼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藥效均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吸收。當然,頭伏前就可以貼了,不用等到三伏那天,伏前加強效果會更好,也可以避免人多敷貼的高峰期。
具體時間:
貼三伏貼某一天的具體時間的話,建議上午11點左右貼比較好。中醫(yī)講究天人合一,三伏天陽氣最盛,三伏貼正是要借助這種陽氣達到理想治療效果,而一天中又以中午陽氣最盛,所以建議大家上午就去醫(yī)院,11點左右開始貼三伏貼,這樣治療效果會更好。
三伏貼下午可以貼嗎
三伏貼下午也是可以貼的,只是上午的效果會更好。不過,不管上午還是下午,單次貼敷時間不宜過長,成人一般不超過6小時,12~18歲4~5小時,8~12歲3~4小時,3~8歲2~3小時。每個人貼敷所用的藥不同,具體時間長短應遵從醫(yī)師的建議。
在夏天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xiàn)長時間的慢性咳嗽,這種咳嗽使用很多方法都治療不好,而且還經常反反復復的感冒,出現(xiàn)這些癥狀的人群,平時就可以貼三伏貼,具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另外貼三伏貼還可以治療呼吸道感染等等,很多年輕人不知道如何貼三伏貼,那么三伏貼是不是需要每天都貼呢?
三伏貼是每天貼嗎?
“三伏貼”并不一定非要在第一天貼。如果按照中醫(yī)理論,入伏第一天,而且是入伏的那一個時刻貼最好,但這并不實際。其實三伏天期間都可以進行貼敷,而且不會影響效果。穴位貼敷主要依靠藥物達到效果,藥物刺激皮膚,鼓舞陽氣。頭伏并不是非要第一天貼,這一時段陽氣都很盛,只要保證頭伏10天內第一伏貼上即可。
幾號入伏?雖然是在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集中貼敷,但在三伏天其他時間同樣貼敷。專家說,完全可以選擇其他時間前來貼敷。
三伏貼的貼敷方法
三伏貼敷療法3~5年為一個療程。每年分為三個階段,即頭伏、中伏和末伏。今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分別是7月12日、7月22日、8月11日。一般每伏貼敷3次,每次貼4個穴位,即貼4片。兒童每次貼2~4小時,成人每次貼6小時。根據個體差異、患者的病情,醫(yī)生會對貼敷時間、次數(shù)做適當調整。
三伏貼管用嗎
三伏貼是管用的。
經過臨床各項數(shù)據表明,三伏貼對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體虛感冒咳嗽、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腸炎、潰瘍病、慢性腹泄、小兒厭食、遺尿、虛寒頭痛、頸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經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三伏貼什么時候開始貼最好
日期時間:
一般來說,三伏貼在三伏之內的任何一天都可以貼敷,只要每伏貼敷的時間要相隔7天或10天,貼敷的藥效均可得到充分發(fā)揮和吸收。當然,頭伏前就可以貼了,不用等到三伏那天,伏前加強效果會更好,也可以避免人多敷貼的高峰期。
三伏貼是夏天很常見的一種特色療法,主要是對一些疾病達到治療的效果,同時還不用擔心對身體有害,因為這是中成藥的部分,但是第1次用新型治療方法的時候,想著有全方面的了解,這樣會對病情有很大的幫助,首先三伏貼的方子究竟是怎么樣的,這是很多人關注的問題。
三伏貼的配方有哪些
三伏貼的配方
1、哮喘
取穴:肺俞、百勞、膏肓。
藥物:白芥子、延胡索各30克,甘遂、細辛各15克 ,麝香1.5克 ,生姜汁適量。
2、虛寒性便秘
取穴:神闋、足三里、氣海。
藥物:巴豆2克,吳茱萸6克 ,肉桂3克 ,生姜汁少許。
3、風濕性關節(jié)炎
取穴:曲池、足三里、外關、陽陵泉、絕骨。
藥物:毛莨、白芥子、老虎草、獨蒜頭任選一種。
4、高血壓
取穴:神闋、涌泉 。
藥物:吳茱萸60克,槐花30克,珍珠母30克,米醋適量。
5、過敏性鼻炎
取穴:肺俞、百勞、膏肓。
藥物:白芥子5克,細辛、甘遂、玄胡各2克,麝香1.5克,姜汁適量。
這些人不能使用三伏貼
1、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fā)熱期;
2、對貼敷藥物極度敏感,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
3、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
4、妊娠期婦女;
5、糖尿病患者;
6、腫瘤患者等。
人的全身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炎癥,還會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疼痛,比如現(xiàn)在的廣大白領上班族很容易出現(xiàn)腰肌勞損,然后會出現(xiàn)腰部酸痛癥狀,另外女性都會出現(xiàn)痛經,或者出現(xiàn)下肢癱瘓等等,針對這些疾病,都可以貼三伏貼輔助治療,患者要學會根據具體的病情,把三伏貼貼在適合的穴位上。
三伏貼貼什么穴位?
三伏貼常用的穴位,吳老師推薦的比較全面,自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貼敷(不是每個穴位一定要貼),推薦如下:
1、肺俞
在背部,當?shù)?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捎糜谥委燁i肩疼痛等局部病證外,還善于治療肺系疾患如感冒、咳嗽、氣喘等。
2、膏肓
膏肓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F(xiàn)代常用于治療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乳腺炎、各種慢性虛損性疾病。
3、定喘
俯臥位或正坐低頭,穴位在背部,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0.5寸處。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支氣管炎、肺結核、百日咳、頸項部扭挫傷等。配肺俞、中府主治咳喘。
4、天突
位于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主治氣喘、咳嗽、暴喑、咽喉腫痛、嘔逆、癭瘤、梅核氣。
5、大杼
位于脊柱區(qū),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主治胸肺、項背等疾患。如傷風頭痛、咳嗽氣急、喘息喉痹、頸項強、肩背痛、熱病、胸脅氣滿、腰脊強痛、癲癇、厥逆、眩暈、虛勞、骨髓冷痛、瘧疾等。
6、心俞
位于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心與神志病變,咳嗽、吐血。
7、大椎
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8、脾俞
在背部,當?shù)?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治療脾胃疾病的要穴,除可用于治療背痛等局部病證外,還善于治療脾胃疾患如腹脹、腹瀉、痢疾、嘔吐、納呆、水腫等。
9、腎俞
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主治腰痛,生殖泌尿疾患,耳鳴、耳聾。
10、命門
位于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主治虛損腰痛,遺尿,泄瀉,遺精,陽痿,早泄,赤白帶下,月經不調,胎屢墜,汗不出等。
11、關元
關元穴位于臍下三寸處,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于泌尿、生殖系統(tǒng)疾患。
12、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
13、膻中
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主治病癥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等。
大家都知道三伏貼的諸多好處,但有的人貼了后發(fā)現(xiàn)效果不好,甚至完全沒有效果,這可能是貼的方法不對的原因,比如有些人貼三伏貼的過程中吃一些刺激性的食品,尤其喜歡在夏天吃一些生冷的食品,這肯定會影響三伏貼的藥效,另外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貼三伏貼的,那么什么人群最適合貼呢?
三伏貼什么人可以貼?
三伏天天氣炎熱,人體的毛孔比較開泄,有利于藥物通過穴位直達體內。
“三伏貼”即在三伏天(初伏、中伏、末伏)進行穴位貼敷,將中藥直接貼敷于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刺激,起到溫煦陽氣、驅散內寒作用,達到治病、防病的目的,連續(xù)三年為一個療程。
自行貼敷沒好處
為了圖方便,現(xiàn)在很多人在網上購買“三伏貼”自己貼敷,對此,關威提醒,“三伏貼”要根據個人體質而定,按照醫(yī)囑正確貼敷,切莫自行購買貼敷。
首先,三伏貼敷是一種醫(yī)療行為,它需要貼敷在穴位之上,而這些穴位都是按照人體的骨度法進行測量的,普通人即使有穴位圖,也不一定能找準穴位,很容易影響療效。
另外,中醫(yī)講的是辯證施治,比如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貼敷時選擇的是定喘、肺俞、膏肓、天突和膻中穴位,而其它不同的疾病選擇的穴位也是不一樣的,患者不能想貼哪兒就貼哪兒,如果貼敷不當,甚至可能會出現(xiàn)其他的副作用。
“三伏貼”不是人人皆宜
“三伏貼”是一種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方法,有一定的適應癥,但并非“萬能貼”,更不是人人適用。
“三伏貼”主要適應因寒而發(fā)的病癥: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反復感冒等;脾胃病,如慢性腹痛、腹瀉等;骨關節(jié)疾病,如風濕類風濕關節(jié)炎、退行性關節(jié)炎;小兒體虛容易感冒、小兒厭食、反復咳喘;四肢寒涼怕冷免疫力低下者及亞健康狀態(tài)者。
而對于孕婦、嚴重的心臟病患者、血糖情況控制不好的患者以及嬰幼兒、皮膚過敏、處于疾病急性發(fā)熱期的人群應慎用或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