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膝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從古至今,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養(yǎng)生達人是如何進行中醫(yī)養(yǎng)生的呢?經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牛膝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牛膝的功效和作用,可表現在治療女性出現的產后瘀痛或者是跌打損傷的現象,所以說在對婦科疾病的治療上有很好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治療尿血,小便不利的現象。
1、用于瘀滯經閉,產后瘀痛,跌撲傷痛等癥。
牛膝善于活血祛瘀,對婦科、傷科各種瘀血凝滯的病癥,常和活花、桃仁、當歸、延胡索等藥同用,既可活血調經,又能祛瘀療傷。
2、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軟無力。
牛膝性善下行,入肝腎二經,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通血脈、利關節(jié),為治腰膝下肢病癥常用藥。對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與蒼朮、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濕熱下注引起的腰膝關節(jié)疼痛,常與蒼朮、黃柏等同用;如風濕痹痛、下肢關節(jié)疼痛為甚,可與木瓜、防己、獨活等同用。
3、用于吐血、衄血、牙齦腫痛、頭痛暈眩等癥。
牛膝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導熱下泄,可治上部血熱妄行的癥候,常配合側柏葉、白茅根、小薊等藥,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養(yǎng)陰清熱藥如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齦腫痛屬于陰虛火旺的癥候;治肝陽上亢,氣血并走于上,頭痛眩暈之癥,常與平肝藥如代赭石、龍骨、牡蠣等同用。
ys630.COm精選閱讀
牛膝有很好的藥用功效和價值,臨床上用于治療血滯經閉以及痛經,還有產后淤血腹痛的情況,同時它還可以幫助補肝腎強精壯骨,改善肝腎兩虧以及氣血不足的問題。
1、引血下行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載:"牛膝,原為補益之品,而善引氣血下注,是以用藥欲其下行者,恒以之為引經"。如治氣血上逆的高血壓病所致的頭痛、眩暈等癥,可用牛膝配以鉤藤、白蒺藜、磁石等治之。又如張錫純在創(chuàng)鎮(zhèn)肝熄風湯時,在平肝陽、熄肝風的基礎上,重用牛膝以引血下行。臨床治療血滯經閉、經痛、經行不暢、產后瘀血腹痛、胞衣不下等病,常以紅花、川芎、當歸、桃仁、延胡索等藥配伍牛膝,以活血化瘀、引血下行。
2、引熱下行
牛膝可用于上焦火熱、血熱妄行所致的吐血、咯血、衄血,常用白茅根、小薊、仙鶴草、側柏葉、梔子等以涼血止血,酌配牛膝以導熱下行,從小便而解。若陰虛火旺所致牙齦腫痛出血、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常用牛膝與石膏、知母、麥冬、生地等清熱瀉火藥同用,也即張錫純所謂的:"蓋此等證,皆因其氣血隨火熱上升所致,重用牛膝引其氣血下行,并能引其浮越之火下行,是以能愈也"。
3、趨下補腎
牛膝能補肝腎而強筋壯骨,腎居于下焦,故云趨下補腎。對肝腎不足所引起的筋骨痿弱、腰腿酸痛等癥,常用牛膝與熟地、龜板、鎖陽、虎骨等相伍,共奏補肝腎、健筋骨之功,方如虎潛丸、獨活寄生湯,主治痹證日久,肝腎兩虧、氣血不足,方中牛膝亦取趨下補腎之功。
目前來說,對于川牛膝的生產,主要是在四川。站在中醫(yī)的角度來看川牛膝,它具有的功效和作用都是較為廣泛的,可以治療風濕性疼痛、痛經閉經等疾病、尿血等疾病。
川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1、川牛膝食療作用: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歸肝、腎經;宣散降泄,具有活血通經,祛風除濕,通利關節(jié),利尿通淋的功效。
2、主治血瘀經閉,痛經,難產,胞衣不下,關節(jié)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川牛膝做法:
1. 血瘀經閉、痛經者,可與當歸、川芎、紅花等配伍。
2. 臨床每與桑寄生、威靈仙、獨幕劇活行裝配伍,以祛風濕、通經絡,止疼痛。
3. 熱淋、血淋,尿血者,可與木通、滑石、瞿麥、蒲黃等配伍,以增強療效。
功用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治風濕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癥瘕。用于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jié)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川牛膝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種,可幫助我們活血通筋,而且有很好的祛風除濕,利關節(jié)的效果,還能夠用于治療女性出現的閉經,痛經難產以及跌打損傷的問題。
1、川牛膝食療作用: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歸肝、腎經;宣散降泄,具有活血通經,祛風除濕,通利關節(jié),利尿通淋的功效。
2、主治血瘀經閉,痛經,難產,胞衣不下,關節(jié)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3、血瘀經閉、痛經者,可與當歸、川芎、紅花等配伍。
4、臨床每與桑寄生、威靈仙、獨幕劇活行裝配伍,以祛風濕、通經絡,止疼痛。
5、熱淋、血淋,尿血者,可與木通、滑石、瞿麥、蒲黃等配伍,以增強療效。
6、功用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治風濕腰膝疼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癥瘕。用于經閉癥瘕,胞衣不下,關節(jié)痹痛,足痿筋攣,尿血血淋,跌撲損傷。
7、其他作用:川牛膝苯、醋酸乙酯、醇提取物均有抗生育、抗受精卵著床作用,以苯提取物作用最強。川牛膝可延長血漿復鈣時間,具有活血抗凝作用。川牛膝尚有止痛及輕度利尿作用。
中藥是我們國家特有的藥物,是古人嘗盡百草得來的,那么對于土牛膝這味中藥大家了解嗎?聽著名字就跟陌生,就不用說對土牛膝的了解了,那么每種中藥都有自己的功效和作用,土牛膝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的了解下土牛膝這味中藥,那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土牛膝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呢?
? ?用于瘀滯經閉,產后瘀痛,跌撲傷痛等癥。牛膝善于活血祛瘀,對婦科、傷科各種瘀血凝滯的病癥,常和活花、桃仁、當歸、延胡索等藥同用,既可活血調經,又能祛瘀療傷。
? ?用于腰膝酸痛,足膝萎軟無力。 牛膝性善下行,入肝腎二經,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通血脈、利關節(jié),為治腰膝下肢病癥常用藥。對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與蒼朮、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濕熱下注引起的腰膝關節(jié)疼痛,常與蒼朮、黃柏等同用;如風濕痹痛、下肢關節(jié)疼痛為甚,可與木瓜、防己、獨活等同用。
? ?用于吐血、衄血、牙齦腫痛、頭痛暈眩等癥。 牛膝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導熱下泄,可治上部血熱妄行的癥候,常配合側柏葉、白茅根、小薊等藥,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養(yǎng)陰清熱藥如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齦腫痛屬于陰虛火旺的癥候;治肝陽上亢,氣血并走于上,頭痛眩暈之癥,常與平肝藥如代赭石、龍骨、牡蠣等同用。
? ?現在我們對土牛膝的功效與作用有了了解,我們對于中藥的了解太少了,因為平時的時候我們很少吃中藥,因為中藥的種類很多,并且不是學習中醫(yī)專業(yè)的對于中藥的了解都很困難,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平時的積累,多了解一些關于中藥的知識。
導讀:說到牛膝,不少人以為是牛的膝蓋,其實不然,它是一種莧科植物。那么牛膝的功效與作用、牛膝的禁忌,你了解嗎?下面小編為您介紹牛膝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牛膝的簡介牛膝的圖片牛膝的功效與作用牛膝的食用方法牛膝的禁忌牛膝的簡介
牛膝并非是牛的膝蓋。它是一種莧科植物。其根部可用來入藥。它常常長于山坡下的砂質土壤中,根系較發(fā)達。牛膝草的形狀十分有特點,如果仔細觀察,會發(fā)現在它的莖上棱節(jié)很多,和牛的膝蓋骨十分相似,名子即由此得來。
牛膝最早載《神農本草經》,歷代本草多有論述。《本草經集注》云:今出近道蔡慶者,最長大柔潤。其莖有節(jié),莖紫節(jié)大者為雄,青細者為雌,以雄者為勝。
牛膝有多個品種,分為懷牛膝、川牛膝、土牛膝等,但其產地不同,功效有差異。
川牛膝為莧科植物川牛膝或頭花蒽草的根,能祛風利濕,通絡活血,主治風濕痹痛,腳痿筋攣,血淋,尿血,婦女經閉,癥瘕等。
懷牛膝為莧科植物牛膝的根。生用散瘀血,消癰腫,主治淋病尿血,癥瘕,難產,胞衣不下,產后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等。熟用補肝腎,強筋骨;主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等。
土牛膝為莧科植物野生牛膝或柳葉、粗毛牛膝等的根。能活血散瘀,祛濕利尿,清熱解毒。主治淋病尿血,婦女經閉,癥瘕,風濕關節(jié)痛,腳氣,水腫,痢疾,瘧疾,白喉,癰腫,跌打損傷等。
藥性比較是:懷牛膝偏于補肝益腎,川牛膝偏于破逐瘀血,功多祛風利濕,土牛膝則偏于清熱解毒、祛濕利尿。臨床使用時應加以區(qū)別,辨證施用,以達到最佳療效。
牛膝的圖片
牛膝的功效與作用
牛膝善于活血祛瘀,對婦科、傷科各種瘀血凝滯的病癥,常和活花、桃仁、當歸、延胡索等藥同用,既可活血調經,又能祛瘀療傷。
牛膝性善下行,入肝腎二經,能補肝腎、強筋骨,又能通血脈、利關節(jié),為治腰膝下肢病癥常用藥。對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痛,常與蒼術、狗脊、木瓜等同用;如因濕熱下注引起的腰膝關節(jié)疼痛,常與蒼術、黃柏等同用;如風濕痹痛、下肢關節(jié)疼痛為甚,可與木瓜、防己、獨活等同用。
牛膝苦泄下降,能引血下行,導熱下泄,可治上部血熱妄行的癥候,常配合側柏葉、白茅根、小薊等藥,以治吐血、衄血;又可配養(yǎng)陰清熱藥如生地、石膏等,用治牙齦腫痛屬于陰虛火旺的癥候;治肝陽上亢,氣血并走于上,頭痛眩暈之癥,常與平肝藥如代赭石、龍骨、牡蠣等同用。
牛膝還可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及尿血等癥。
牛膝的食用方法
牛膝生地黑豆粥:牛膝12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黑豆60克,粳米100克。牛膝12克,生地黃、熟地黃各15克,黑豆60克,粳米100克。將各物分別用水洗凈,地黃切碎,加適量清水煮成粥,去牛膝、地黃的藥渣,用少許鹽調味隨意食用。
海蜇淡菜牛膝湯:海蜇50克,淡菜、牛膝各20克,生姜2片。各物分別稍浸泡,洗凈,一起下燉盅,加入熱開水250毫升(約1碗量),加蓋隔水燉2個半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
牛膝酒糟:牛膝500克,糯米1000克,甜酒曲適量。先將牛膝洗凈,同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水煮2~3次,取部分藥汁浸糯米,另一部分藥汁于糯米煮熟后,拌和甜酒曲,于溫暖處發(fā)酵為酒槽。
冬瓜牛膝煨排骨:懷牛膝2克、枸杞1克、排骨500克、冬瓜300克、胡椒粒5-6粒。將排骨切段,用沸水去骨雜質,再用冷水沖凈血水。罐內加入清水(水要蓋過所有材料)和所有的食材,煨制2個小時后,加入副料用小火煨6小時即可。
牛膝的禁忌
牛膝具有活血散瘀的功效,故凡脾虛泄瀉、夢遺滑精、月經過多及孕婦忌服;藥膳中含有牛膝的菜肴孕婦亦禁食,以防子宮收縮引發(fā)流產。而中氣不足的朋友也盡量不要服用。
牛膝多順直、少彎曲,對于補肝腎、強筋骨有著很好的效果,很多朋友知道牛膝這味藥的功效,但卻是知其然而不是其所以然,因此小編今天將和大家分享牛膝的相關知識,以及牛膝的用法用方,希望能夠今天的文章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藥名
牛膝
別名
懷牛膝、對節(jié)菜、山莧菜、鐵平膝、懷夕、紅牛膝。
英文名
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 。
來源
莧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的根。
植物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根細長,圓柱形。莖直立,四棱形,莖節(jié)略膨大,疏被柔毛。葉對生,葉片橢圓形或倒卵圓形,楔形或廣楔形,全緣,兩面被柔毛。穗狀花序腋生和頂生,長可達10厘米;花向下折貼近總花梗,總花梗被柔毛。苞片1,膜質,寬卵形,先端突尖成刺;小苞片2,堅刺狀,基部兩側各具卵狀膜質小裂片;花被片5,綠色,披針形,多具1脈,邊緣膜質;雄蕊5枚,花絲下部于子房合生,與退化雄蕊聯為杯狀,退化雄蕊短于花絲,舌狀,頂端平圓或淺波狀;子房上位。胞果長圓形?;ㄆ?~8月,果期9~11月。
產地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及路旁。分布于陜西、山西、山東等地。
采收加工
冬季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曬至干皺后,將頂端切齊,曬干。
藥材性狀
細長圓柱形,多順直,有的稍彎曲,長15~50( 90)厘米,直徑0.4~1厘米。表面灰黃色或淡棕色,有略扭曲而細微的縱皺紋、橫長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受潮則變柔軟,斷面平坦,黃棕色,微呈角質樣而油潤,中心維管束木部較大,黃白色,其外圍散有多數點狀維管束,排列成2~4輪。氣微,味微甜而稍苦澀。
性味歸經
性平,味苦、酸。歸肝經、腎經。
功效與作用
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屬活血化瘀藥下屬分類的活血調經藥。
臨床應用
用量4.5~9克,水煎服。用治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閉癥瘕、肝陽眩暈。
藥理成分
現代藥理作用證實,有抗生育作用,對子宮平滑肌有較強的興奮作用。提取物有抗炎鎮(zhèn)痛作用和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對免疫功能正?;虻拖聞游锞忻庖咴鰪娮饔?,對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均能增強。此外,還證實有延緩衰老和抗腫瘤的作用。對心臟有一定抑制作用,可擴張血管、降壓,具有抗?jié)?、抗炎?zhèn)痛、利膽、興奮子宮、抗生育、抗凝血、抗瘀、降血糖、降脂、蛋白同化、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利尿等作用。
主要成分
含皂苷。三萜皂苷水解后得齊墩果酸、葡萄糖醛酸等;另含蛻皮甾酮、牛膝甾酮、-蛻皮甾酮、紅莧甾酮、-谷固醇、絲氨酸、谷氨酸、尿囊素、琥珀酸及有免疫活性的牛膝肽多糖。
使用禁忌
凡中氣下陷,脾虛泄瀉,下元不固,夢遺滑精,月經過多及孕婦均禁服。
相關藥方
1.治冷痹腳膝疼痛無力:牛膝(酒浸,切焙)30克,桂(去粗皮)15克,山茱萸30克。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空心溫酒下6克,日再服。(《圣濟總錄》牛膝散)
2.治高血壓:牛膝、生地黃各15克,白芍、茺蔚子、菊花各9克、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3.治痢下先赤后白:牛膝90克。搗碎,以酒一升,漬經一宿,每服飲兩杯,日三服。(《肘后方》)
4.治齲齒:牛膝(燒為灰)30克。上細研為末,以少許著齒間,含之。(《圣惠方》)
5.治口及舌上生瘡爛:牛膝(去苗)30克,上細銼,以水一中盞,酒半盞,同煎至七分。去滓,放溫時時呷服。(《圣惠方》)
結語:生活中牛膝常見于強韌身體的藥方中,相信通過本篇對于牛膝詳細的介紹大家對于牛膝這味中藥材也有了詳細的了解,當然中草藥浩瀚如海,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的草藥知識也請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