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通圣丸的功效與作用具體分析
春季養(yǎng)生防風通圣。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社會的進步,養(yǎng)生不再是一個玄而又玄的學問,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防風通圣丸的功效與作用具體分析”,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可能許多朋友并沒有聽說過防風通圣丸是什么東西,其實這是一種中成藥藥物,對于治療頭疼、感冒、喉嚨痛都是非常有有效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治療肥胖癥,眼科疾病等等。
防風通圣丸的功效與作用防風通圣丸(散)出自金·劉完素《宣明論方》 ,有解表通里,清熱解毒作用,主治外感表邪,表里俱實所致惡寒發(fā)熱,頭痛眩暈,口苦咽于,大便秘結,小便短赤及皮膚瘡瘍濕疹 等癥,近年來臨床應用表明,本品還可用來治療下列疾病。
1. 肥胖癥:
早在 20 年代我國就有人用防風通圣丸(散)治療肥胖癥,近年來日本對本品治療肥胖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對婦女肥胖確有療效,尤其是對 20~30 歲婦 女肥胖效果最為顯著。具體用法是取防風通圣丸(散)每日 6 次,每次 6克(散劑 3 克調(diào)連 服 3~6 個月,一般體重均有明顯減輕。
2. 眼?。?/p>有人用防風通圣丸(散)治療暴風客熱(急性卡他性結膜炎) 。聚星障(點 狀結膜炎)、臉緣赤爛、角膜潰瘍等多種眼疾,得心應手,屢用屢驗,用法是取防風通圣丸 (散)每服 6 克、每日 2 次,重癥病人可用防風通圣丸散原方加水煎服,每日 6 劑,分2 次煎服。
3.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
:本病多屬外感風熱,郁而化火,邪毒循經(jīng)竄絡于耳所致,可選 用防風通圣丸(散)治療,用法是取本品內(nèi)服,每次 6 克,每日 2次,或用本品原方加減水 煎服,每日 1 劑,分二次煎服。ys630.coM延伸閱讀
防風通圣丸屬于一種比較常見的中成藥,它的出現(xiàn)主要來源于古老的藥方。通圣丸的主要功能就是清熱解毒還有緩解頭痛、發(fā)熱、喉嚨疼痛等癥狀。目前,醫(yī)學臨床準備延伸這類藥物的藥用價值,在其他的一些領域有著治療作用。
如果患者在日常感覺頭痛發(fā)熱和喉嚨疼痛選擇這類藥物是挺不錯的選擇,如果患者服用這類藥物感覺身體的癥狀長時間還不能緩解或者出現(xiàn)了其他的不良反應應該及時的向醫(yī)師反映情況。
防風通圣丸屬于解表類中成藥,出于金代名醫(yī)劉完素的《宣明論方》,為外散風邪、內(nèi)清蘊熱的表里雙解劑,由防風、麻黃、芥穗、薄荷、大黃、芒硝、滑石、生梔子、黃芩、連翹、生石膏、桔梗、川芎、白芍、當歸、白術、甘草等17味藥物組成。方中以防風、麻黃、芥穗、薄荷疏風解表,使風邪從汗而解;以大黃、芒硝瀉熱通便,使里熱積滯從大便而解;配滑石、梔子清濕利尿,引邪熱從小便排出;用黃芩、石膏、連翹清瀉肺胃積熱;加入川芎、白芍、當歸養(yǎng)血和血,白術健脾燥濕,甘草調(diào)和諸藥。各藥配合,共起解表通里、散風清熱之效。因此,本品適用于由外感風邪、表里俱實引起的惡寒發(fā)熱、頭痛眩暈、口苦、鼻塞、咽喉不利、大便秘結、小便短赤以及皮膚瘡瘍、濕疹等癥。處方《宣明論方》
處方:
防風50g、荊芥穗25g、薄荷50g、麻黃50g、大黃50g、芒硝50g、梔子25g、滑石300g、桔梗100g、石膏100g、川芎50g、當歸50g、白芍50g、黃芩100g、連翹50g、甘草200g、白術(炒)5g
制法:
以上十七味,除芒硝、滑石外,其余防風等十五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芒硝加水溶解,濾過;將滑石粉碎成極細粉。取上述粉末,用芒硝濾液泛丸,干燥,用滑石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通過本文的詳細介紹,患者對防風通圣丸多少有些了解,防風通圣丸屬于一種非處方藥。但是藥三分毒,所以患者在日常應該對癥下藥。在日常經(jīng)常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還有注意日常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體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那種不適的感覺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樣能改善這樣的現(xiàn)象呢?中醫(yī)方劑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防風通圣散的制作方法。
【處方】防風(五分) 川芎(五分) 當歸(五分) 芍藥(五分) 大黃(五分) 薄荷葉(五分) 麻黃(五分) 連翹(五分) 芒硝(五分) 石膏(一錢) 黃芩(一錢) 桔梗(一錢) 滑石(三錢) 甘草(二錢) 荊芥(二分半) 梔子(二分半) 白術(二分半)
【功能主治】治一切風熱等證。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煎至一鐘,不聚時服。如痰嗽,加半夏一錢。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別名】通圣散(《傷寒標本》卷下)。
【處方】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薄荷葉 麻黃 連翹 芒消各15克 石膏 黃芩 桔梗各30克 滑石90克 甘草60克 荊芥 白術 梔子各7.5克
【制法】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主風熱壅盛,表里俱實,憎寒壯熱,頭目昏眩,偏正頭痛,目赤睛痛,口苦口干,咽喉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瘡瘍腫毒,腸風痔漏,風瘙癮疹,苔膩微黃,脈數(shù)?,F(xiàn)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蕁麻疹、濕疹、神經(jīng)或血管性頭痛、三叉神經(jīng)痛等屬風熱壅盛,里閉不通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20毫升,溫服。
【備注】方中防風、荊芥、麻黃、薄荷輕清升散,疏風解表,使風熱之邪從汗而解;大黃、芒消瀉熱通便,山梔、滑石清熱利濕,使里熱從二便而出;更以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解肺胃之熱;當歸、川芎、芍藥養(yǎng)血和血,白術、甘草健脾和中。配合成方,則汗不傷表,下不傷里,從而達到疏風解表,瀉熱通便之效。王旭高評本方說:"此為表里氣血三焦通治之劑","名日通圣,極言其用之神耳。"
【摘錄】《宜明論方》卷三
【處方】防風、薄荷、力子、麻黃、黑梔、甘草、荊芥、桔梗、連翹、石膏、元參、木通。
【功能主治】麻癥表里三焦俱實,昏睡壯熱,目赤舌干咽痛。
【用法用量】加生姜、蔥、水煎服。
【摘錄】《麻癥集成》卷四
【處方】防風1兩,當歸1兩,川芎1兩,芍藥1兩,大黃1兩(煨),芒消1兩,連翹1兩,薄荷1兩,麻黃1兩,桔梗1兩,石膏1兩(煅),黃芩(炒)1兩,白術2錢5分,山梔2錢5分,荊芥2錢5分,甘草2兩,滑石3兩,白芷5錢,蒺藜5錢(炒),鼠粘子5錢。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風熱熾盛,大便秘結,發(fā)熱煩躁,表里俱實者。
【用法用量】每服3-5錢,白湯調(diào)下。
【摘錄】《癘瘍機要》卷下
【處方】防風2錢半,川芎5錢,石膏1錢,滑石2錢,當歸1兩,赤芍5錢,甘草2錢半(炙),大黃5錢,荊芥穗2錢半,薄荷葉2兩,麻黃5錢(去根苗節(jié)),白術5錢,山梔子2錢,連翹5錢,黃芩5錢,桔梗5錢,牛蒡(酒浸)5錢,人參5錢,半夏(姜制)5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一切風熱郁結,氣血蘊滯,筋脈拘攣,手足麻痹,肢體焦痿,頭痛昏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腸胃燥熱結,便溺淋閉,或腸胃蘊熱郁結,水液不能浸潤干周身而為小便多出者;或濕熱內(nèi)甚,而時有汗泄者;或表之正氣與邪熱并甚于里,陽極似陰,而寒戰(zhàn)煩渴老;或熱甚變?yōu)榀懠玻貌灰颜?;或風熱走注,疼痛麻痹者;或腎水陰虛,心火陽熱暴甚而中風;或暴喑不語,及喑風痛者;或破傷中風,時發(fā)潮熱搐搦,并小兒熱甚驚風,或斑疹反出不快者;或熱極黑陷,將欲死者;或風熱瘡疥久不愈者;并解耽酒熱毒,及調(diào)理傷寒,發(fā)汗不解,頭項肢體疼痛,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御藥院方》有牛膝,無牛蒡。
【摘錄】《醫(yī)學啟源》卷中
【別名】通圣散
【處方】防風半兩,川芎半兩,當歸半兩,芍藥半兩,大黃半兩,薄荷葉半兩,麻黃半兩,連翹半兩,芒消半兩,石膏1兩,黃芩1兩,桔梗1兩,滑石3兩,甘草2兩,荊芥1分,白術1分,梔子1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疏風退熱,瀉火通便,解酒,解利諸邪所傷,宣通氣血,上下分消,表里交治。主風熱怫郁,筋脈拘倦,肢體焦萎,頭目昏眩,腰脊強痛,耳鳴鼻塞,口苦舌干,咽嗌不利,胸膈痞悶,咳嘔喘滿,涕唾稠粘,腸胃燥熱結,便溺淋閉;或夜臥寢汗,咬牙睡語,筋惕驚悸;或腸胃怫郁結,水液不能浸潤于周身,而但為小便多出者;或濕熱內(nèi)郁,而時有汗泄者;或因亡液而成燥淋閉者;或因腸胃燥郁,水液不能宣行于外,反以停濕而泄;或燥濕往來,而時結時泄者;或表之,陽中正氣與邪熱相合,并入于里,陽極似陰而戰(zhàn),煩渴者;或虛氣久不已者。或風熱定注,疼痛麻痹者;或腎水真陰衰虛,心火邪熱暴甚而僵仆,或卒中久不語,或一切暴喑而不語,語不出聲,或喑風癇者.或洗頭風,或破傷,或中風諸潮搐,并小兒諸疳積熱,或驚風積熱,傷寒疫癘而能辨者;或熱甚怫結而反出不快者,或熱黑陷將死:或大人、小兒風熱瘡濟及久不愈者,或頭生屑,遍身黑黧,紫白斑駁,或面鼻生紫赤風刺癮疹,俗呼為肺風者,或成風癘,世傳為大風疾者;或腸風痔漏,及傷寒未發(fā)汗,頭項身體疼痛者,并兩感諸癥。兼治產(chǎn)后血液損虛,以致陰氣衰殘,陽氣郁甚,為諸熱癥,腹?jié)M澀痛,煩渴喘悶,諸妄驚狂,或熱極生風而熱燥郁,舌強口噤,筋惕肉瞤,一切風熱燥癥,郁而惡物不下,腹?jié)M撮痛而昏者。兼消除大小瘡及惡毒,兼治墮馬打撲傷損疼痛,或因而熱結,大小便澀滯不通,或腰腹急痛,腹?jié)M喘悶者。
【用法用量】通圣散(《傷寒標本》卷下)。本方去芒消,名“賈同知通圣散”;去麻黃、芒消,加縮砂仁,名“崔宣武通圣散”;去芒消,加縮砂仁,名“劉庭瑞通圣散;(見原書同卷)。本方改為丸劑,名“防風通圣丸”(見《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北京方),又名“通圣丸”(見《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哈爾濱方)。
【注意】若時毒饑饉之后胃氣虧損者,須當審察,非大滿大實不用。
【各家論述】1.《醫(yī)方考》:防風、麻黃解表藥也,風熱之在皮膚者,得之由汗而泄;荊芥、薄荷清上藥也,風熱之在巔頂者,得之由鼻而泄;大黃、芒硝通利藥也,風熱之在腸胃者,得之由后而泄;滑石、梔子水道藥也,風熱之在決讀者,得之由溺而泄。風淫于膈,肺胃受邪,石膏、桔梗清肺胃也,而連翹、黃芩又所以祛諸經(jīng)之游火;風之為患,肝木主之,川芎、歸、芍和肝血也,而甘草、白術又所以和胃氣而健脾。諸痛瘍瘡癢,皆屬心火,故表有疥瘡,必里有實熱。是方也,用防風、麻黃泄熱于皮毛;用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泄熱于肺胃;用荊芥、薄荷、川芎泄熱于七竅;用大黃、芒消、滑石、梔子泄熱于二陰;所以各道分消其勢也。乃當歸、白芍者,用之于和血;而白術、甘草者,用之以調(diào)中爾。
【臨床應用】1.將防風通圣散改為湯劑治療頑固性頭痛27例,療效顯著。患者均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或反復發(fā)作性頭痛,病程3個月以上,經(jīng)多種治療效果不佳,并排除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及顱內(nèi)炎癥所致之頭痛。其中偏頭痛及類偏頭痛型血管性頭痛6例;非偏頭痛型血管性頭痛8例,肌收縮性頭痛7例,神經(jīng)官能性頭痛3例,鼻副鼻竇炎伴發(fā)頭痛1例,高血壓所致頭痛2例。治療以防風通圣散作為基本方,無大便秘結,去大黃、芒消;無小便黃赤,去山梔、滑石;頭昏眼花者,加菊花。結果,治愈19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1例,未見副作用。作者認為:本方藥味太多,應加篩選,可以防風、荊芥、薄荷、麻黃發(fā)汗解表,川芎、當歸、白芍活血和營作為主藥,隨證加減。
【摘錄】《宣明論》卷三
【處方】防風、荊芥、當歸、羌活、獨活、僵蠶、甘草、滑石、黃柏、白術、桔梗、薄荷、山梔、川芎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紫云瘋,起時形如紫云,從上而下,前后一同。
【用法用量】先吃1服,后加大黃、芒消、連前藥各4錢,水煎緩服。至利為度,不用服盡。后服返元丸。
【摘錄】《秘傳大麻瘋方》
【處方】北防風、荊芥、白附、白芷、白蒺藜、僵蠶、蒼術、白鮮皮(無癬不用)、靈仙、苦參(無癬去之)、元參、赤芍、川芎、川連、焦梔、檳榔、銀花、牛子、大黃、芒消、枯芩、生石膏、條甘草、燈心。
【功能主治】癘疾。
【用法用量】大黃、芒消2味,俟起藥時放下,令2-3沸止。
【摘錄】《瘋門全書》
大家看過對防風通圣散的介紹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沒有覺得很長知識呢,活到老學到老啊,中醫(yī)文化博大精深,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下去。
防風通圣丸在目前的臨床上,主要的功效是治療蕁麻疹,可以起到清熱解毒,通便利尿,預防濕疹的功效,同時其中加入多項中成藥的成分,放在一起對身體大有好處,不過大家需要注意,防風通圣丸有功效,也是有注意事項的,雖然在使用期間沒有太大的不良反應,但是禁忌抽煙,喝酒,不能和辛辣油膩的食物放在一起。
主要功效
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蕁麻疹,濕疹,大便秘結。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袋(6克),一日2次。
藥品信息
商品名稱:防風通圣丸
英文名稱:
化學成分
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黃芩、連翹、甘草、白芍、白術(炒)。包衣輔料為滑石粉。
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其他信息
【儲存】
藥品陰涼貯存區(qū)(20℃以下)
【有效期】
48個月
【生產(chǎn)企業(yè)】
企業(yè)名稱:北京同仁堂科技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
生產(chǎn)北京豐臺區(qū)南三環(huán)中路20號
不良反應
尚不明確
藥品禁忌
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
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魚蝦海鮮類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事服用滋補性中藥。
3.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因服用或注射某種藥物后出血蕁麻疹等相似的皮膚癥狀者屬于藥物過敏(藥疹),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
5.服用后大便次數(shù)增多且不成形者,應酌情減量。
6.發(fā)熱體溫超過38.5度的患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7.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虛便溏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8.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9.服藥三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10.運動員慎用。
11.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
12.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服用。
13.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
14.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15.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不同的人過敏會有不同的表征現(xiàn)象。例如有的人染頭發(fā)就會導致過敏,對染膏過敏。而有的人對毛桃外面的毛也會過敏。許多過敏的現(xiàn)象讓人們不得不離開自己喜歡的東西,那么面對這種現(xiàn)象應該怎么辦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一種藥,防風通圣丸,大家可以選擇其作為借鑒。
防風通圣丸屬于解表類中成藥,它出自于金代名醫(yī)劉完素的《宣明論方》,為外散風邪、內(nèi)清蘊熱的表里雙解劑。具有清熱解毒、解表通里的作用,傳統(tǒng)用于外寒內(nèi)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疬初起,風疹濕瘡等癥。
現(xiàn)代臨床上把防風通圣丸又進行了一些引申應用,我們一同探討下:
成分:
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黃芩、連翹、甘草、白芍、白術(炒)。
近年來防風通圣丸臨床應用不斷擴展,還可用來治療下列疾病:
1肥胖癥
中醫(yī)認為脾胃功能失調(diào)是肥胖的病理基礎,正如《脾胃論》所述“脾胃俱旺則能食而肥,脾胃俱虛則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雖肥而四肢不舉”,防風通圣丸具有通里解表、清熱解毒的功效,成為中醫(yī)臨床治療肥胖病的常用方劑。
近年來研究者對防風通圣丸治療肥胖癥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表明本品對婦女肥胖確有療效,尤其是對20~30歲女子肥胖效果最為顯著。
療效。
注意事項
1、孕婦禁用。
2、本品攻下力較強,不宜久服,以免損傷中氣,體弱便溏者慎用。
3、應用本品治療期間飲食宜清淡,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魚蝦海鮮類食物。
4、不宜在服藥期間同事服用滋補性中藥。
5、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因服用或注射某種藥物后出血蕁麻疹等相似的皮膚癥狀者屬于藥物過敏(藥疹),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
7、服用后大便次數(shù)增多且不成形者,應酌情減量。
8、發(fā)熱體溫超過38.5度的患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防風通圣散,這是一種中藥方劑的名字,這種藥是由多種常見的藥物組成,用途也是比較廣泛的??梢杂米魇n麻疹的治療,也可以用作于治療一些風寒的感冒,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藥物。并且這種藥物在市場上面都是比較常見的,在藥店一般都可以買到的。運動員要慎用這類型的藥物。
一般來說,防風通圣散是呈顆粒狀的。有些人認為這種藥是有減肥的作用,千萬不能這樣想。雖然這個是非處方藥品,但是是藥都會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防風通圣散當做減肥藥。
【異名】通圣散。
【組成】防風、川芎、當歸、芍藥、大黃、薄荷葉、麻黃、連翹、芒硝各 15克,石膏、黃芩各30克,滑石90克,生甘草60克,荊芥穗、白術、梔子各7.5克。
【功效】發(fā)汗達表,瀉熱通便。
【制備】上藥水煎或研粉水泛為丸。
【用法】丸劑每次口服6克,每日2次。湯劑清水煎成200毫升,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
[臨床應用] 臨床上用于治療感冒、頭面部癤腫、急性結膜炎、高血壓、肥胖癥、習慣性便秘、痔瘡等,屬于風熱壅盛,表里俱實者。
【說明】本方可用來治療胃火旺盛,食多便少之肥胖癥。方用防風、荊芥、麻黃、薄荷疏風透表,使邪氣、濁垢從汗而解;大黃、芒硝通便泄熱;石膏、黃芩、連翹、桔梗清解肺胃;山梔、滑石清熱利濕,使里熱宿垢從二便而出。再以當歸、川芎、白芍養(yǎng)血活血;白術健脾燥濕;甘草和中,調(diào)和藥性,清下而不傷里。諸藥飲用,有解邪熱,瀉宿垢,健腰身的作用。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防風通圣散的資料,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學到一些關于藥品的知識。盡管是非處方藥品,但是盡量在醫(yī)生的叮囑下服用,自行服用的話,不知道自己的病情怎么樣。中醫(yī)有說,病向淺中醫(yī),必須得對癥下藥。
消炎鎮(zhèn)痛解體熱,這是大多數(shù)患者都明白的醫(yī)學原理,體熱鎮(zhèn)痛一般都是炎癥引起的。遇到這種情況就需要盡快接受調(diào)理了,否則身體會出現(xiàn)更多的狀況。目前推出了一種叫做防風通圣丸的特效藥,它對于解熱鎮(zhèn)痛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通過防風通圣丸的治療可以很快的去除您的不適癥狀。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防風通圣丸
商品名稱:防風通圣丸
拼音全碼:FangFengTongShengWan(QingLongpai)
【主要成份】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芒硝、梔子、滑石、桔梗、石膏、川芎、當歸、白芍、黃芩、連翹、甘草、白術(炒)。輔料為滑石粉、蔗糖、川蠟。
【性 狀】本品為包衣的水丸;丸芯顏色為淺棕色至黑褐色;味甘、咸、微苦。
【適應癥/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nèi)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疬初起,風疹濕瘡。
【規(guī)格型號】6g*10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魚蝦海鮮類食物。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3.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4.因服用或注射某種藥物后出現(xiàn)蕁麻疹等相似的皮膚癥狀者屬于藥物過敏(藥疹),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5.服藥后大便次數(shù)增多且不成形者,應酌情減量。6.發(fā)熱體溫超過38.5℃的患者,應去醫(yī)院就診。7.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虛便溏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8.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9.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10.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zhì)者慎用。11.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12.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13.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14.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 藏】密閉,防潮。
【包 裝】復合膜,每袋裝6克,每盒裝10袋。
【有 效 期】36 月
【執(zhí)行標準】《 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3020419
【生產(chǎn)企業(yè)】河北永豐藥業(yè)有限公司
看晚上面對于防風通圣丸的介紹,您對于該藥物的治療范圍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嗎?解熱鎮(zhèn)痛是一種人體內(nèi)部經(jīng)脈不暢所出現(xiàn)的問題,必須要得到及時的治療才能讓身體恢復一個正常的循環(huán)狀態(tài),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健康。
常見的藥物種類有很多,尤其是對治療人體常見疾病,更是有著很多不錯之選,但是對藥物選擇上,也是要注意對藥的認識,很多人都只知道一些簡單的藥物,這些藥物對治療疾病上雖然有幫助,但是對一些特殊疾病治療,也是需要選擇正確藥物,防風通圣顆粒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呢。
對防風通圣顆粒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在對它選擇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進行,這樣對疾病治療,也是沒有任何幫助,而且隨意的亂用,對自身健康也是有著很大破壞。
防風通圣顆粒:
對于治療慢性闌尾炎大家也可以詳細的來了解一下。先以防風通圣丸(散)原方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用,以急取效,待癥狀緩解后用本品丸劑內(nèi)服,每次6克,每日2次,具有較好療效
對于治療高血壓 防風通圣丸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散)內(nèi)服,每次6克,每日2次,治療高血壓有較好療效,若是病情較重,可用本品原方改為湯劑水煎服,一般連服15天以上即可見效,血壓可下降2.67kpa。
防風通圣丸的對于治療斑禿有很好的作用。方法是將防風通圣散原方加少量白酒浸1夜,焙于研為細未,每次6克,每日2次,開水沖服,另以白酒500克浸半夏60克,浸液涂搽患處,每日早晚各1次。
對于治療扁平疣防風通圣丸的一些方劑,大家可以來了解一下。每次服10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1周為1療程,一般1~3療程見效。通常服用3~7天后,自覺皮損部位有緊張感和微癢痛,丘疹增大,發(fā)紅,繼而脫落消失。治療此病,劑量可視患者體質(zhì)而酌情增減;體質(zhì)較差,食少便溏者,每次可服3~6克。服用時可能出現(xiàn)輕微腹瀉,此屬正?,F(xiàn)象,一周內(nèi)自止。
通過以上介紹,對防風通圣顆粒也是有著很好了解,那對出現(xiàn)以上問題,都是可以選擇這樣的藥物,但是是使用方法上,也是要根據(jù)規(guī)定疾病,一些人體質(zhì)對藥物也是有著過敏反應,所以想選擇特殊藥物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
痤瘡也叫青春痘,很多青春期的人都會出現(xiàn)痤瘡,痤瘡會讓患者很不自信,而且治療起來也很復雜,通常需要很長時間的治療,防風通圣丸治療痤瘡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嘗試。
1、痤瘡俗稱青春痘,為慢性炎癥性毛囊皮脂腺疾病,是皮膚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青春痘好發(fā)于面頰、額部、頰部和鼻唇溝,其次是胸部、背部和肩部。痤瘡皮損一般無自覺癥狀,炎癥明顯時可伴有疼痛。痤瘡生長的外在因素有清潔不當:致使毛孔堵塞,細菌感染引起。 亂擠、針挑不當:有些人長了粉刺后,亂擠壓引起細菌感染。 應用劣質(zhì)化妝品,如兩用粉餅、粉底等。 紫外線及某些化學物質(zhì)等。
2、 防風通圣丸能治療痤瘡,其主要成分是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梔子、連翹、黃芩、芒硝、桔梗、甘草等17味。防風通圣丸還適用于由外感風邪、表里俱實引起的惡寒發(fā)熱、頭痛眩暈、口苦、鼻塞、咽喉不利、大便秘結、小便短赤以及皮膚瘡瘍、濕疹等癥。近年來防風通圣丸臨床應用不斷擴展,還可用來治療疾病中的外寒里熱癥者,如肥胖癥、慢性闌尾炎、春季結膜炎等。
3、 防風通圣丸以防風、麻黃、芥穗、薄荷疏風解表,使風邪從汗而解;以大黃、芒硝瀉熱通便,使里熱積滯從大便而解;配滑石、梔子清濕利尿,引邪熱從小便排出;用黃芩、石膏、連翹清瀉肺胃積熱;加入川芎、白芍、當歸養(yǎng)血和血,白術健脾燥濕,甘草調(diào)和諸藥。防風通圣丸各藥配合,共起解表通里、散風清熱之效。
4、治療痤瘡的中醫(yī)方法還有
一:中藥調(diào)理
針對于不同種類的痤瘡,醫(yī)生一般會用不同的中藥進行調(diào)理。針對不同部位的痤瘡,中醫(yī)調(diào)理的方向也會有所變化。像是如果面長丘疹,呈粟米狀這種由肺熱引起的痤瘡同由于血熱引起的痤瘡在用藥上是完全不一樣的??傊?,中藥調(diào)理屬于內(nèi)服的一種藥物,或許見效會比較慢,但是它是治本的,所以在痤瘡的治療上中藥調(diào)理是必不可少的。
二:刮痧治療
刮痧治療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醫(yī)治療痤瘡的方法。中醫(yī)以為痤瘡是由于身體內(nèi)部臟腑功能失調(diào)而引起的。如肺熱引起的痤瘡和胃熱引起的痤瘡都能夠用刮痧的方法進行醫(yī)治,不過由于病因不同,刮痧的部位也不盡相同。刮痧的方法大體分為直接刮痧和間接刮痧兩種。其中直接刮痧指用熱毛巾擦洗被刮部位的皮膚,然后均勻涂上刮痧介質(zhì),用刮痧工具直接接觸病人皮膚,在體表的特定部位反復進行刮拭,直到皮下發(fā)生痧痕為止。間接刮痧則指在病人要刮拭的部位上放一層薄布類物品,然后再用刮痧工具在布上間接刮拭,此法有保護皮膚的作用;主要用于兒童、高熱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開始發(fā)生抽搐者、年老體弱和某些皮膚病病人。
大家都知道人體的體溫是恒定的,但是有些人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體熱發(fā)痛的不適癥狀,這些癥狀嚴重影響著我們?nèi)粘I?。因此我們都希望能盡快的解除這種困擾,防風通圣丸(平光)就是目前專門針對體熱鎮(zhèn)痛人群的良藥,對于體內(nèi)燥熱不安、渾身鎮(zhèn)痛的朋友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了。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防風通圣丸
商品名稱:防風通圣丸(平光)
【適應癥/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nèi)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
【規(guī)格型號】6g*10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事項】1.忌煙、酒及辛辣、油膩、魚蝦海鮮類食物。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3.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4.因服用或注射某種藥物后出現(xiàn)蕁麻疹等相似的皮膚癥狀者屬于藥物過敏(藥疹),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5.服藥后大便次數(shù)增多且不成形者,應酌情減量。6.發(fā)熱體溫超過38.5℃的患者,應去醫(yī)院就診。7.孕婦慎用,兒童、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及脾虛便溏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8.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長期服用。
【有 效 期】0 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1020409
【生產(chǎn)企業(yè)】江蘇平光信誼(焦作)中藥有限公司
【主要成份】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梔子、連翹、黃芩、芒硝、桔梗、甘草等17味。
【性狀】本品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咸、微苦。
看完上述對于防風通圣丸(平光)的介紹,您對于這種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是否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呢?藥物的選擇對于治療來說是很重要的,因此我們一定不能忽視了藥物的重要性,選好藥選對藥才能準確有效的治愈疾病。
? ? 對于風疹的發(fā)生,當然應該注重治療,而且這種現(xiàn)象,其實也存在傳染的問題,尤其是對于年紀尚小的小孩子而言,受到感染的概率更高,因此大家就必須了解一下,有效的治療以及預防方法,這樣子才能夠幫助保證健康,盡可能的降低他照成的危害,而下面就是防風通圣丸治療風疹的效果。
蕁麻疹是由蕁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全身急性發(fā)疹性呼吸道傳染病,好發(fā)于冬春季節(jié),以兒童為多見,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蕁麻疹是由于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fā)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而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局部或全身性皮膚上突然成片出現(xiàn)紅色腫塊,發(fā)病迅速,消退亦可迅速,有劇癢,可能伴隨有發(fā)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癥狀。
蕁麻疹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人工性蕁麻疹、蛋白胨性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膽堿能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壓迫性蕁麻疹、血清病性蕁麻疹、接觸性蕁麻疹、水源性蕁麻疹、腎上腺能性蕁麻疹、蕁麻疹性血管炎、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蕁麻疹和血管性水腫等。 防風通圣丸作為蕁麻疹類非處方藥藥品,其主要成分是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梔子、連翹、黃芩、芒硝、桔梗、甘草等17味。臨床用于外寒內(nèi)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 頭痛咽干,蕁麻疹,小便短赤,大便秘結,風疹濕瘡。 腸胃實熱所致的蕁麻疹,用防風通圣丸效果較好,用法是每次9克,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15天為1個療程, 經(jīng)用藥2-3個療程后顯效。
由上可看出防風通圣丸可用于蕁麻疹的治療,有著良好的效果。在應用中還要注意不良反應,在有關中藥過敏反應報道中,防風、川芎、白芍、麻黃、黃芩、桔梗等均可引起過敏性皮疹,而這些均為防風通圣丸的組成成分,因此,除了正確辨證之外,還應考慮患者的個體差異、服用劑量等,這樣才能使防風通圣丸發(fā)揮其最好的療效。
其實對于風疹的治療問題,如果我們不太注重的話,還是建議及時到醫(yī)院接受醫(yī)生的治療,這樣才可以真正達到治療的效果,避免其他不利的影響,所以每個人想要保證健康,對這些常識都不可忽視。
人們常見的疾病當中就有一種叫做溫毒、瘟疫的,這種疾病往往是由于內(nèi)火所導致的,中醫(yī)對這方面研究的比較透徹。人們一旦體內(nèi)出現(xiàn)溫毒現(xiàn)象就會對生活造成比較大的影響,及時的清熱解毒是關鍵。目前清熱解毒藥物防風通圣丸(中一)的出現(xiàn)就能很好的幫您解決這一類的問題,讓您恢復健康的身體。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防風通圣丸
商品名稱:防風通圣丸(中一)
拼音全碼:FangFengTongShengWan(ZhongYi)
【主要成份】防風、荊芥穗、薄荷、麻黃、大黃、梔子、連翹、黃芩、芒硝、桔梗、甘草等17味。
【性 狀】本品為白色至灰白色光亮的水丸;味甘、咸、微苦。
【適應癥/功能主治】解表通里,清熱解毒。用于外寒內(nèi)熱,表里俱實,惡寒壯熱,頭痛咽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結,瘰疬初起,風疹濕瘡。
【規(guī)格型號】6g*6袋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尚不明確。
【注意事項】1、孕婦慎用。2、服藥期間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膩魚蝦海鮮類食物。3、本品不宜久服,服藥三天后癥狀未改善或皮疹面積擴大加重,應去醫(yī)院就診。4、因服用或注射某種藥物后出血蕁麻疹等相似的皮膚癥狀者屬于藥物過敏(藥疹),應立即去醫(yī)院就診。5、藥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服用。6、兒童必須在成人的監(jiān)護下使用。7、請將此藥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8、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藥物相互作用】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fā)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貯 藏】密閉,防潮。
【包 裝】復合膜袋包裝,每袋裝6克,每盒6袋。
【有 效 期】48 月
【執(zhí)行標準】中國藥典2010年版一部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44020116
【生產(chǎn)企業(yè)】廣州中一藥業(yè)有限公司
看完上述對于防風通圣丸(中一)的介紹,您對于這種清熱解毒藥有了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了嗎?日常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各種疾病或不適,及時采用藥物治療就是一種正面面對的方法,千萬不要抗拒治療,否則只會讓身體狀況更加糟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