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皰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養(yǎng)生口是什么服務。
“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開,健康常在。愁一愁,白了頭,天天發(fā)愁,添病減壽。”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養(yǎng)生關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量。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口唇皰疹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口唇皰疹也稱(顏面皰疹)是單純皰疹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其病因是感染單純皰疹病毒。表現為初起局部往往先有灼熱、瘙癢及潮紅,那么導致唇部皰疹的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30%)ys630.coM
口唇皰疹屬于一種病毒性皮膚病,是由于單純性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正常人也常發(fā)生,多是由于發(fā)熱或機體在某一階段疲勞過度,體能消耗過大,體內各種營養(yǎng)物質供給不足,致使免疫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30%)
當病人發(fā)熱時,身體抵抗力低下,發(fā)熱時唾液分泌減少,對口腔的沖刷作用減弱,食物殘渣容易存留在口中,也為微生物生長繁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發(fā)熱時口腔往往成為細菌生長的安樂窩。這樣的時機,該病毒往往乘虛而入,在口唇周圍皮膚、牙齦等處發(fā)作。
環(huán)境因素(30%)
夏季氣溫過高,機體新陳代謝加快,營養(yǎng)物質消耗增多,且高溫常引起食欲下降、睡眠不足,造成體內蛋白質、維生素、電解質等營養(yǎng)物質缺乏,使免疫力下降。
Ys630.com相關知識
其他地方發(fā)生皰疹這種疾病還好,但是在口唇發(fā)生皰疹的話,對人的日常生活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口唇每天都要使用,而且長期處于一個濕潤的環(huán)境,使得皰疹不容易痊愈。而皰疹作為一種常見的皮膚性疾病,治療它的藥物也有很多,那么當口唇發(fā)生皰疹這種病癥的時候,涂什么藥膏會比較有效果呢?
1、如果發(fā)生單純性皰疹的可能會在皮膚或者是口腔以及生殖器官上看見一些,透明的小水泡。主要是發(fā)生在皮膚粘膜交界處,以唇角口角。鼻孔周圍多見。發(fā)病的部位會出現發(fā)癢灼熱或者是刺痛的感覺。還有就是在口腔內也比較常見以及生殖器官上面。
2、對于單純性皰疹的治療可以采取小范圍的淺表層,粘膜細胞的單純皰疹可以采取一般治療也就是口服一些抗感染的藥物,對于癥狀比較嚴重,尤其是嚴重的臟器受累的,患者都應該給予全身的抗感染用藥以及相應的對癥支持治療。腸溶阿司匹林口服可以用于對于這種皰疹的治療,減輕患者的疼痛有明顯的效果。而有生殖器皰疹的病人應該禁止性生活。
3、對于淺表層出的皰疹病損可以采取局部用藥的治療。一般都是采取一些膏藥來進行治療,如果有細菌感染的患者,可以用金霉素或者學,新霉素軟膏來進行治療。中藥所制成的藥膏,對于這種皰疹也有很好的作用可以,抗皰疹病毒抗菌消炎止痛收斂。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知道對于單純性皰疹的治療可以采取一般治療,抗感染的治療,這主要是針對一些比較癥狀輕的患者來說,可以采取局部用藥還有口服用藥的方式來進行治療,而如果皰疹,非常嚴重,那么一定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所有的用藥都應該經過醫(yī)生的同意,出現單純性皰疹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之后再采取用藥。
星形細胞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星形細胞瘤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星形細胞瘤與腦梗死急性期和脫髓鞘性疾病的急性期難以鑒別,只有加強隨訪才能進行區(qū)別。急性腦梗死和脫髓鞘疾病分別在5~10天及3~6周后,頭顱CT與MRI上會出現病變的典型變化,而星形細胞瘤短期內在影像學上將不會發(fā)生變化。下丘腦毛細胞型星形細胞瘤MRI檢查由于腫瘤信號均勻,可明顯增強,常不易與實質性顱咽管瘤及鞍上生殖細胞瘤等鑒別。
2、星形細胞瘤的并發(fā)癥
如進行手術治療,可能發(fā)生以下并發(fā)癥:
2.1、顱內出血或血腫
與術中止血不仔細有關,隨著手術技巧的提高,此并發(fā)癥已較少發(fā)生。創(chuàng)面仔細止血,關顱前反復沖洗,即可減少或避免術后顱內出血。
2.2、腦水腫及術后高顱壓
可用脫水藥物降低顱內壓,糖皮質激素減輕腦水腫。
2.3、神經功能缺失
與術中損傷重要功能區(qū)及重要結構有關,術中盡可能避免損傷,出現后對癥處理。
3、星形細胞瘤的分型
3.1、纖維型是常見類型。腫瘤中有神經膠質纖維,這是與原漿型的主要區(qū)別,腫瘤質地較韌,彌漫纖維型的切面呈白色,與腦白質不易區(qū)別。鄰近皮質常被腫瘤浸潤,色澤變深,與白質的分界模糊,腫瘤中心可有囊性變。局灶纖維型的邊界光整,主要見于小腦,常有囊性變。在鏡下間質中有神經膠質纖維,交叉分布于瘤細胞之間,瘤細胞為纖維型星形細胞。
3.2、原漿型是最少見的一種類型。切面呈半透明均勻膠凍樣,深部侵入白質,邊界不清,常有變性,形成囊腫。在鏡下,腫瘤由原漿型星形細胞構成。
3.3、肥胖星形細胞型。這種腫瘤生長較快,約占星形細胞瘤的1/4,僅發(fā)生在大腦半球,腫瘤呈灰紅色,切面均勻,質軟,呈浸潤性生長,但肉眼能見腫瘤邊界,瘤內可有小囊腫形成。在鏡下可見典型的肥胖細胞。按Kernohan分類星形細胞瘤的惡性度為Ⅱ級。
星形細胞瘤的檢查
1、實驗室檢查:腰椎穿刺對已有明顯顱內壓增高患者應視為禁忌。一般星形細胞瘤多表現不同程度的顱內壓增高,腦脊液檢查白細胞多數正常而蛋白含量增高,這在腫瘤接近腦室或蛛網膜下腔時尤為明顯,但腦脊液蛋白含量正常也不能排除腫瘤的存在。
2、影像學檢查:
2.1、神經電生理學檢查:腦電圖對以癲癇為首發(fā)癥狀者有一定的幫助,主要表現為局灶性低幅慢波,部分表現為廣泛的中度或重度異常,視覺誘發(fā)電位(VEp)檢查對視神經膠質瘤、顳枕葉腫瘤有幫助,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BAEp)則有助于腦干、小腦等部位腫瘤的診斷。
2.2、X線檢查:多數患者頭顱X線平片表現顱內壓增高。部分可見到點狀或圓弧狀鈣化,視神經腫瘤可見視神經孔的擴大并可導致前床突及鞍結節(jié)變形而形成“梨形蝶鞍”。腦血管造影可見血管受壓移位,少見腫瘤染色和病理血管。
星形細胞瘤的癥狀
1、一般癥狀
腫瘤的不斷生長占據顱腔內空間,腫瘤阻塞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造成腦內積水和(或)腦水腫, 腦脊液的回吸收障礙等均可造成顱內壓增高。正常顱腔容積比腦組織約大10% 當腦組織的體積增加8%~10%時尚可能無顱高壓癥狀的出現,而當顱內占位病變占據150ml以上的容積時即可能產生相應的顱高壓癥狀。
2、不同性質腫瘤的臨床表現
2.1、星形細胞瘤:生長緩慢,病程常長達數年,平均3.5年,多數患者呈緩慢進行性發(fā)展, 癲癇常為首發(fā)癥狀 50%患者以癲癇起病, 75%患者有頭痛,50%有精神運動性肌無力,出現嘔吐與明顯意識障礙分別為33%與20%。
2.2、間變性星形細胞瘤:病程較星形細胞瘤短 平均6~24個月。大腦半球病灶主要臨床癥狀為頭痛(71%)、精神癥狀(51%) 肢體無力(40%)、嘔吐(29%)、言語困難(26%)、視力改變(23%)及嗜睡(22%) 癲癇發(fā)作少見。
口腔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1、口腔癌的癥狀是什么
口腔癌是發(fā)生在口腔的惡性腫瘤之總稱,大部分屬于鱗狀上皮細胞癌,即所謂的黏膜發(fā)生變異。在臨床實踐中口腔癌包括牙齦癌、舌癌、軟硬腭癌、頜骨癌、口底癌、口咽癌、涎腺癌、唇癌、和上頜竇癌以及發(fā)生于顏面部皮膚黏膜的癌癥等??谇话┦穷^頸部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癥狀如下:
1.1、有腫塊、結節(jié)出現;
1.2、有白色、平滑式鱗狀斑塊狀出現;
1.3、有紅色斑塊、潰瘍、炎癥區(qū)等癥狀而且較長時期不能痊愈者;4.口腔中無明顯原因的反復出血;
1.4、口腔中無明顯原因的麻木、灼熱或干燥感;
1.5、說話或吞咽時發(fā)生困難或不正常。
2、導致口腔癌的因素有哪些
2.1、長期嗜好煙、酒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長期吸煙、飲酒史,而不吸煙又不飲酒者口腔癌少見。印度Trivandrum癌腫中心1982年治療234例頰粘膜癌,其中98%有嚼煙葉及煙塊史。世界上某些地區(qū),如斯里蘭卡、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地的居民,有嚼檳榔或“那斯”的習慣。
2.2、口腔衛(wèi)生差
口腔衛(wèi)生習慣差,為細菌或霉菌在口腔內滋生、繁殖創(chuàng)造了條件,從而有利于亞硝胺及其前體的形成。加之口腔炎,一些細胞處于增生狀態(tài),對致癌物更敏感,如此種種原因可能促進口腔癌發(fā)生。
2.3、異物長期刺激
牙齒根或銳利的牙尖、不合適的假牙長期刺激口腔粘膜,產生慢性潰瘍乃至癌變。
2.4、營養(yǎng)不良
有人認為與缺乏維生素A有關,因為維生素A有維持上皮正常結構和機能的作用,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粘膜上皮增厚、角化過度而與口腔癌的發(fā)生有關。人口統計學研究顯示攝入維生素A低的國家口腔癌發(fā)病率高。
3、腔癌的危害有哪些
3.1、在消化道腫瘤中,口腔癌的發(fā)病率較低,約占8%左右。就是因為這樣,對口腔癌的診斷容易被忽略,對能夠早期發(fā)現及診斷口腔癌的一些臨床表現不大重視,容易延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3.2、口腔內潰瘍經久不愈
一般口腔潰瘍2周即可痊愈,要是口腔潰瘍超過4周仍未好,則要格外小心。
3.3、色斑
一般的口腔粘膜白斑的表面變得非常危害,但若白斑的表面變得非常粗糙、發(fā)生硬結、浸泣、突起或出現顆料狀肉芽腫時,這是典型病變。
3.4、側下唇麻木,下頜癌的早期表現之一就是一側麻木,因癌腫侵犯下齒槽神經。
3.5、腮腺部位的腫瘤早期容易破壞現神經而引起嘴眼歪斜等面癱癥狀,就提高警惕。
患了口腔癌飲食怎么辦
1、藏青果、鮮石榴、鮮烏梅,每日各式各樣1枚,分別口含噙化,連續(xù)服用。
2、放療時可食用甘蔗、蘋果、香蕉、菠蘿等。
3、化療時可常食用扁豆、蓮子、山藥、龍須菜、薯蕷雞子黃粥等。
4、米粥 粳米120g ,雞蛋1個,精鹽3g ,清水1650g 。有補腎填精,利尿通淋之功,可作為本病的輔助治療。
5、苡米粥 薏苡仁50g白糖適量。具有健脾除濕之功,可用于術后調養(yǎng)。
如何治療口腔癌
1、口腔癌中藥治療
口腔癌的中藥治療是現在口腔癌患者最常選擇的治療方法,是口腔癌患者治療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以運用于患者的整個治療過程之中??梢杂行У木徑饣颊叩牟涣及Y狀,殺滅患者體內的癌細胞,聯合其他治療方法,可減輕毒副作用,排除毒邪,修復患者受損的基因,大大提高了整個治療效果。
2、口腔癌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是口腔癌早期常選擇的治療方法,治療上會根據患者的病情來看是否進行切除。根據腫瘤的位置及大小來決定,然后經過B超檢查、腹部CT掃描或腹腔鏡檢查無淋巴結轉移、肝腫大、腎上腺、網膜、腹膜及盆腔轉移,無腹水癥及無重大心肺或其他臟器合并癥并且能夠耐受手術的患者,然后確定進行手術來治療。
3、口腔癌化療治療
口腔癌化療治療一般是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多選擇的,臨床上口腔癌患者選擇化療的人也比較多。但專家表示,單純的化療對于口腔癌患者的效果不是很好,因為其毒副作用比較大,不宜長期服用。
【病理改變】
頸椎病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椎間盤的退行性變,頸椎位于頭顱與胸廓之間,頸椎間盤在承重的情況下要做頻繁的活動,容易受到過多的細微創(chuàng)傷和勞損而發(fā)病,
其主要病理改變是:早期為頸椎間盤變性,髓核的含水量減少和纖維環(huán)的纖維腫脹、變粗,繼而發(fā)生玻璃樣變性,甚至破裂,頸椎間盤變性后,耐壓性能及耐牽拉性能減低,當受到頭顱的重力和頭胸間肌肉牽拉力的作用時,變性的椎間盤可以發(fā)生局限性或廣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間盤間隙變窄、關節(jié)突重疊、錯位,以及椎間孔的縱徑變小,由于椎間盤的耐牽拉力變弱,當頸椎活動時,相鄰椎骨之間的穩(wěn)定性減小而出現椎骨間不穩(wěn),椎體間的活動度加大和使椎體有輕度滑脫,繼而出現后方小關節(jié)、鉤椎關節(jié)和椎板的骨質增生,黃韌帶和項韌帶變性,軟骨化和骨化等改變,
由于頸椎間盤向四周膨隆,可將其周圍組織(如前、后縱韌帶)及椎體骨膜掀起,而在椎體與突出的椎間盤及被掀起的韌帶組織之間形成間隙,稱"韌帶間盤間隙",其中有組織液積聚,再加上微細損傷所形起的出血,使這種血性液體發(fā)生機化然后鈣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贅,椎體前后韌帶的松弛,又使頸椎不穩(wěn)定,更增加了受創(chuàng)傷的機會,使骨贅逐漸增大,骨贅連同膨出的纖維環(huán),后縱韌帶和由于創(chuàng)傷反應所引起的水腫或纖維疤痕組織,在相當于椎間盤部位形成一個突向椎管內的混合物,就可能對脊神經或脊髓產生壓迫作用,鉤椎關節(jié)的骨贅可從前向后突入椎間孔壓迫神經根及椎動脈,椎體前緣的骨贅一般不會引起癥狀,但文獻上也有這種前骨贅影響吞咽或造成嘶啞的報告,脊髓及神經根受壓后,開始時僅為功能上的改變,如不及時減輕壓力,逐漸會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因此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應及時進行手術治療,
【發(fā)病機理】
頸椎病發(fā)病機理:
1、頸椎退行性改變,
2、外傷因素,
3、慢性勞損,
4、寒冷、潮濕,
補充說明:
頸椎病主要因為頸椎間盤和頸椎及其附屬結構的退行性改變引起,
頸椎病的發(fā)病機制和腰椎間盤突出癥一樣,不能單純用機械壓迫因素來解釋,還有血管因素和化學因素在起作用,因而引起水腫及炎癥引發(fā)或加重了神經癥狀。
唇皰疹也被稱為單純皰疹,其實是由于被皰疹病毒導致的。唇皰疹是一種很疼痛的皰疹,而經常出現嘴唇上。那么唇皰疹該怎么去預防呢?
什么是皰疹?
皰疹,中醫(yī)稱為熱瘡,是一種由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單純性皰疹亦稱為發(fā)熱性水皰,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疼痛性感染,他可以在全身出現,但最常見于牙齦上、口腔外側、嘴舌外側、鼻子、頰或手指上。水皰形成后,破損產生滲出液,其后產生黃白色的痂殼最終脫落。在痂殼的下面產生新的皮膚。潰瘍通常持續(xù)7~10天。
唇皰疹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復者或者是健康帶菌者的水皰皰液、唾液及糞便中,傳播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觸傳染,亦可通過被唾液污染的餐具而間接傳染。
通常因為過度疲勞,飲食不均衡等因素引起的抵抗力下降,病毒乘虛入侵所致。皰疹病毒是一種自限性病毒,一般1~2周能夠自愈,在發(fā)病前患者能感覺到口唇局部皮膚瘙癢、灼痛,繼而出現紅斑,成簇的粟粒大水皰,水皰融合后破裂結痂,如果處理不好,易出現感染。
唇皰疹有哪些防護措施
1、保持牙刷干燥
潮濕的牙刷加上潮濕的浴室,正好符合單純皰疹所期盼的舒適環(huán)境。這些水分有助于延長牙刷里的病毒之壽命。因此,建議將牙刷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2、使用小劑量牙膏
牙膏本身不會傳播疾病。但如果你將接觸口腔的牙刷壓在牙膏的開口上,就會因為接觸而傳播疾病。使用小劑量牙膏,可讓你較常換牙膏。
3、用凡士林保護
你可在唇皰疹上涂些凡士林來加以保護。避免讓接觸到唇皰疹的手指再度沾入凡士林,可以用棉花棒涂抹。
4、冰敷
冰敷能減輕發(fā)炎。
5、潦抹鋅液
研究顯示,葡萄糖酸鋅溶液涂抹患處有利于加速復原,你可以每隔半小時抹一次,相信會有所幫助。
建議:唇皰疹需要及時醫(yī)治,同時患者應注意飲食。多數海鮮是發(fā)物,因此海鮮食品病人要少吃。蜂蜜、蜂王漿具有味甘性平、止痛解毒,有助于增強抵抗力和免疫力,因此堅持服用蜂蜜和蜂王漿對恢復是有非常多的幫助的。
下腹疼痛一般情況下都是發(fā)生在女性身上,因為導致女性下腹疼痛的原因有很多,嚴重影響女性的正常生活,那么導致女性下腹疼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排卵性腹痛
青春期女孩在排卵時,卵泡破裂,卵泡液對腹膜可能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她們有時會出現左右交替的、每月一次的輕微腹痛。這屬于生理性的,表現多為一側性下腹隱痛、鈍痛或墜脹樣疼痛,部分少女同時伴有少許陰道出血,即排卵期出血,多在一兩天后自行消失,一般不超過七天。這種腹痛多無任何病理改變,婦科檢查也完全正常,屬于生理性腹痛,一般不需處理。
二、痛經
痛經分原發(fā)性與繼發(fā)性痛經兩種。原發(fā)性痛經常見于青春期少女,原因與體內前列腺素水平、寒冷、情緒心理因素有關而無器質性病變,隨著年齡增長或結婚與生育后,一般可以自愈。繼發(fā)性痛經常見原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癥及子宮腺肌癥。表現為疼痛逐漸加重,多呈周期性發(fā)作,或非經期下腹有隱痛而行經前后加重。此外,常伴有不孕及月經失調,往往需要藥物治療。
三、卵巢黃體破裂
卵巢黃體破裂也會導致下腹部疼痛,這是因為黃體內出血較多所致,伴有突然發(fā)作的下腹部或一側的腹痛,嚴重時還可出現休克。卵巢黃體破裂絕大部分發(fā)生在月經周期的第20~26天,發(fā)病時可出現下腹部疼痛,輕重不一。卵巢黃體在破裂之前,均有卵巢充血、腫大的過程,當卵巢受到外力或間接外力的影響,特別是月經前期充血時,如因大便用力、外傷、劇烈活動而誘發(fā)。卵巢黃體破裂發(fā)病后最好立即去醫(yī)院診治,不可自行濫用止痛藥,以免掩蓋癥狀,影響正常的診斷和處理。
四、卵巢囊腫蒂扭轉或破裂
這是因為囊腫的蒂較長,體積也大,與周圍沒有黏連,活動性大,當受到腸蠕動或體位變動影響時發(fā)生扭轉。卵巢腫瘤蒂扭轉時,疼痛突然發(fā)生于下腹部一側,常伴有惡心與嘔吐;腹部可有明顯壓痛和肌肉緊張;肛門指檢可發(fā)現腫大、觸痛的附件。卵巢囊腫尚可發(fā)生破裂,破裂后內容物刺激腹膜產生劇烈疼痛。B超檢查便可確診。一般需急癥手術治療。
五、急性闌尾炎
是一種少女常見的下腹部疼痛,它屬于外科疾病,但需要與婦科疾病相鑒別。約70%~80%的病人開始感覺上腹或臍周圍疼痛,數小時后轉移到右下腹痛,單純性闌尾炎腹痛局限在右下腹,可呈持續(xù)性或陣發(fā)性痛。化膿性闌尾炎腹痛加劇,多呈陣發(fā)性劇痛或脹痛。壞死性闌尾炎開始呈持續(xù)性跳痛,腹痛范圍擴大,程度加劇。早期多有輕度惡心、嘔吐食物,常伴有食欲減退及便秘。炎癥嚴重時而出現腹脹。出現轉移性右下腹痛,是闌尾炎的特點。該病一般都需要手術切除治療。
六、心因性腹痛
學校恐怖癥的少女也有會出現腹部疼痛的感覺,患者害怕上學,害怕參加考試。如果強迫患者去學校,她就會產生焦慮情緒和焦慮性身體不適,如面色蒼白,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腹痛難忍、嘔吐、頭痛頭暈等,有的患者多次以劇烈腹痛就診,但各種檢查結果均為正常。而一旦讓患者暫時休學,焦慮情緒和不適癥狀很快就會得到緩解,腹痛立即消失。此類患者,需要進行心理治療。
陰道瘙癢有可能是陰道炎的表現,但有些女性覺得很奇怪,白帶沒什么變化,就是私處瘙癢,那么陰道瘙癢一般是由哪些原因所導致呢?
1.細菌感染。外陰瘙癢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霉菌性陰道炎和滴蟲性陰道炎。霉菌性陰道炎的典型癥狀是外陰瘙癢,且瘙癢癥狀時輕時重,突然間發(fā)作又突然間停止,患者還會出現白帶增多,白帶很稠呈豆渣樣或乳凝塊狀等癥狀;滴蟲性陰道炎多數無癥狀,部分女性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私處瘙癢,常伴泡沫樣分泌物,白帶增多且變黃綠色。
2.病毒感染。性活躍的女性出現白帶惡臭,私處有異物感、痛、癢感或性交痛,還長了淡紅色丘疹,很有可能患了尖銳濕疣;患了生殖器皰疹也可能出現局部瘙癢的癥狀,尿道口及陰道壁會出現米粒大小且明亮的水皰。
3.外陰疾病。女性患外陰炎會出現外陰皮膚瘙癢、疼痛、燒灼感甚至腫脹、紅疹、糜爛、潰瘍;患外陰營養(yǎng)不良(外陰白斑)以外陰奇癢為主要癥狀,患者多難忍受,伴有外陰皮膚發(fā)白,增生型的患者晚間瘙癢會加劇,可有燒灼等不適感;患外陰癌病人絕大多數在病變發(fā)生的同時或之前,外陰部會長期瘙癢性疼痛、燒灼感和慢性潰瘍,血性分泌物,以晚間為重,對外陰白斑、尖銳濕疣等治療方法都無效者最好排查癌癥。
4.藥物過敏或化學晶刺激。部分女性用肥皂、避孕套、紅汞等直接接觸私處容易引起接觸性皮炎,出現瘙癢癥狀,部分過敏體質的女性服用磺胺類或其他藥物會引起“固定型藥疹”,除局部瘙癢外還可能并發(fā)外陰糜爛、滲液等。
5.不良衛(wèi)生習慣導致私處皮膚不潔。有些女性使用衛(wèi)生紙方法不當,外陰部皮膚受經血、陰道分泌物、尿液、糞便和汗液等浸漬,或者平時穿著不透氣的化學纖維內褲引起濕熱郁積,導致局部皮膚發(fā)生慢性炎癥,會引起外陰瘙癢。
6.外陰皮膚病變。股癬的皮膚損害若擴大到外陰部,會引起局部劇烈瘙癢;外陰部濕疹表現為局部皮膚邊界不清的丘疹水皰及糜爛滲液,表現為劇烈地瘙癢,發(fā)病多與過敏有關;神經性皮炎引起的局部瘙癢也十分劇烈,除引起局部瘙癢外,常伴有外陰營養(yǎng)不良,皮膚萎縮。
7.性交過敏。過敏體質女性特別是對精液、避孕套等過敏,性交后容易出現局部的瘙癢。
清晨醒來,發(fā)現內褲濕了,男子漢們多少會有些難為情。在醫(yī)學上,這種無性交情況下發(fā)生的射精現象,稱為遺精。那么頻繁遺精是怎么回事呢?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每月遺精1-2次屬于正常
遺精是男性生殖腺開始成熟的標志,一般開始于13-15歲。隨著生殖器官的成熟,睪丸每時每刻都在產生精子,精囊和前列腺等也不斷分泌精漿,當精液在體內不斷積蓄達到一種飽和狀態(tài)時,就會排出體外,所謂“精盈自溢”,就是這個道理。
遺精一般分為兩類,睡眠夢中遺精稱為夢遺,清醒狀態(tài)下或無夢時遺精稱作滑精,夢遺和滑精同為遺精。據統計,80%的男性會遺精,其余20%不會出現遺精現象。因此,不能用有無遺精來判斷人的生育能力。
一般來說,未婚成年男性每月遺精1-2次,有時稍多幾次,均屬正常生理現象。若次數太多,幾天發(fā)生一次或月內發(fā)生四五次以上,則屬病態(tài)。
引起遺精的原因
體質不佳、過度勞累等都會造成器官功能失調,勃起中樞、射精中樞興奮性增強,引起遺精,生殖道炎癥刺激如包皮炎、尿道炎、前列腺炎等,也很容易觸發(fā)男性遺精。
此外,被子太厚重和內褲過緊會加重對陰莖的刺激,從而導致遺精;經常泡熱水澡會使睪丸處于高溫環(huán)境中,容易導致遺精;另外,足療時間過長、頻率過高,會使大腦皮層持續(xù)興奮,使相關一系列神經也過度活躍,造成遺精。
頻繁遺精會使人精神萎靡不振、頭昏乏力、腰膝酸軟、面色發(fā)黃,影響身心健康。如果是疾病導致的遺精,因及時到院就診。
據權威機構的調查統計,目前每年中國新發(fā)腦梗塞病例250萬,每年死于腦梗死的病人全國是150萬,如果從全世界看,每年全球死于腦梗塞的病人是570萬,龐大的患病人群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注意。那么腦梗塞是什么呢?
1.腦梗塞(腦梗、腦梗死、缺血性腦卒中):腦梗是腦動脈阻塞后出現相應部位腦組織的破壞,可伴發(fā)出血。發(fā)病機制為血栓形成或栓塞,癥狀的性質因病變累及的血管不同而異。腦梗占全部腦卒中的70%~80%。
2.病因:腦梗是由于腦組織局部供血動脈血流的突然減少或停止,造成該血管供血區(qū)的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軟化,并伴有相應部位的臨床癥狀和體征,如偏癱、失語等神經功能缺失的癥候。
3.主要因素: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體重超重、高脂血癥、喜食肥肉,許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見于45~70歲中老年人。
4.臨床癥狀:腦梗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它與腦損害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缺血的嚴重程度、發(fā)病前有無其他疾病,以及有無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疾病等有關,輕者可以完全沒有癥狀,即無癥狀性腦梗;也可以表現為反復發(fā)作的肢體癱瘓或眩暈,即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重者不僅可以有肢體癱瘓,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如病變影響大腦皮質,在腦血管病急性期可表現為出現癲癇發(fā)作,以病后1天內發(fā)生率最高,而以癲癇為首發(fā)的腦血管病則少見。
5.治療:
本病應注意重視高血壓的治療,尤為病史中已有過腔隙性梗塞者需要防止復發(fā),同時應注意血壓不能過快過低。
(1)急性期
以盡早改善腦缺血區(qū)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為原則。
(2)恢復期
繼續(xù)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煉和言語功能訓練,除藥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療、體療和針灸、功能性食品等。
隨著人的年齡越來越大,總會感覺自己的聽力有所下降。有些人也會出現季節(jié)性的耳鳴。而現在又很多的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們的聽覺,有些人就喜歡長期戴著耳機,不論是上班還是上學,耳朵里總是戴著一副耳機,本身外界的噪音就很大,如果要聽到音樂的聲音,就要把音量開得更大。長期受到高分貝的影響,人的聽覺自然會下降很多。
那么對于耳鳴出現的原因在醫(yī)學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分類。有些人是因為受到外界的干擾導致的耳鳴,有些人是因為年紀大聽覺的自然退化,接下來就來了解下它的具體原因吧。
客觀性耳鳴分為:
1. 咽鼓管異常開放性耳鳴。
2. 肌肉攣縮性耳鳴。臨床上容易漏診,多因鼓膜張肌、鐙骨肌、腭帆張肌及咽鼓管咽肌的異常運動和攣縮,產生一種特殊的聲音傳至耳內,病人一耳或兩耳聽到"巴嗒"、"卡嗒"、" 咯嗒"戴彈指樣等類似聲響。
3. 血管性耳鳴主要有頸內動脈和頸內靜脈解剖變異、頸動脈瘤、頸靜脈球體瘤、動脈靜脈瘺以及耳部周圍巨大血管瘤等病變,產生血液流動時的搏動性耳鳴。
4. 顳頜關節(jié)紊亂性耳鳴。
按病變部位分類
耳鳴可分為耳源性耳鳴和非耳源性疾病。
耳源性耳鳴是指引起耳鳴的病變部位限于聽覺系統之內,包括外耳病變: 外耳道耵聹栓塞或外耳道腫物、異物等;中耳病變:中耳炎、耳硬化癥、鼓室內占位性病變、頸靜脈球高位或頸靜脈球體瘤等;內耳病變:梅尼埃病、噪聲性聽力損失、老年性聽力損失等;蝸后及中樞聽覺通路病變:聽神經瘤、多發(fā)硬化、腦腫瘤、血管病變等。非耳源性疾病是源自于聽覺系統以外的疾病如貧血、高血壓、甲亢、腎病等。
耳鳴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了解過上述內容后,是不是有所收獲了。希望大家都能愛護自己的耳朵,保護好自己。過早的出現耳鳴可是不好的現象。如果因為耳鳴干擾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就要盡快去醫(yī)院進行檢查治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