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導致的耳鳴,用五方法治療最有效
運動養(yǎng)生三方法有哪些。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的勸諭和詩句,養(yǎng)生已經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怎樣才能實現科學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頸椎病導致的耳鳴,用五方法治療最有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對于白領人士來說,頸椎病可謂是在其身上的常見病,一般來講,頸椎病在人們身上出現后,其會引發(fā)很多并發(fā)癥,耳鳴就是其中的一種。那么,頸椎病耳鳴怎么治呢?
病因學治療:
該治療是醫(yī)學上首要且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但只有少于5%的耳鳴患者可能診斷并進行該治療;
藥物治療:
包括基本疾患治療和對癥治療,后者包括減輕耳鳴對病人的影響(如抗抑郁藥學抗焦慮藥)和耳鳴抑制藥(如利多卡因、氯硝安定和卡馬西平等);
心理學治療:
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及一些方法來影響及改變被治療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打斷惡性循環(huán)、治療耳鳴的目的。心理學治療是重要的療法之一。
電刺激療法:
是利用電流直接刺激聽覺系統(tǒng)達到抑制耳鳴的目的。
耳鳴的聯合治療:
耳鳴的治療方法很多,很難確定何種治療方法更為有效。除病因治療外,包括藥物、生物反饋、聲掩蔽、電刺激的聯合治療更為合理,以期達到縮短治療時間、減少具有副作用藥物之用量,增加協(xié)同療效,達到更有效的治療頸椎病耳鳴。
擴展閱讀
按摩治療頸椎病屬于患者可以接受,具有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滑利關節(jié)、整復錯縫等作用,對神經根型的效果較為明顯,對椎動脈型和交感神經型也有一定的療效。對脊髓型頸椎病,按摩療法應慎用。
(1)患者正坐,醫(yī)者站在背后施按揉法于風府、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穴,能舒筋通絡,使頸肩部痙攣的肌肉得以放松。再用此法于頸肩部,以斜方肌為重點,施法3~5 分鐘后,醫(yī)者一手扶頭頂,一手施法于頸胸椎部,在施的同時,配合頸椎屈伸被動運動3 ~5次。接著頸及患側肩部,配合頸椎側屈被動運動3~5次。最后醫(yī)者一手托住健側下頜,一手?頸肩部,配合頸椎旋轉被動運動。本法是治療頸椎病的主要手法,其功能為舒筋通絡,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速,促進新陳代謝,有利于消除神經根炎癥和水腫,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yǎng)供應,改善病灶部的缺氧狀態(tài)。
(2)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后方,施拿法于風池、風府、肩井部以舒筋通絡,進一步緩解痙攣的肌肉,能經通絡而行氣血,使頸肩部僵硬痙攣的肌肉逐漸趨于柔軟。
(3)坐位,醫(yī)者立于患者側方,一手虎口托住患者枕部,一手以肘部托住其下頜,手掌環(huán)抱其頭部向上牽引,利用患者的體重對抗,使椎間隙增寬,椎間孔擴大。
(4)坐位,醫(yī)者一手扶住頭頂,一手托住患者下頜作抱球勢,徐徐搖動頸椎,待患者肌肉放松后,突然作頸椎伸位斜扳法,往往可聽到彈響聲。本法功能為滑利關節(jié),整復錯縫,扳法拉開椎間隙,突發(fā)性動作可糾正后關節(jié)錯縫,增加頸椎的活動范圍,同時能改變骨贅和神經根的相對位置,以減少刺激和壓迫,從而緩解和消除臨床癥狀。
耳鳴是頸椎病的并發(fā)癥之一,因頸椎病而引起的耳鳴,就叫頸椎病耳鳴。無論是頸椎病,還是耳鳴,都會給患者的身體和心里帶來極大的痛苦,因此需要對這種癥狀進行及時的治療和處理,以早日使患者擺脫痛苦。那么,頸椎病耳鳴怎么治療呢?下文將為大家具體介紹頸椎病耳鳴的治療方法。
一、什么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的頸椎病變,多在老年人中出現,但是在互聯網發(fā)展的今天,由于辦公室白領的增多,每天坐在電腦前的白領都會容易患上頸椎病。再加上有些白領晚上會起床打開電腦去“偷菜”等活動,于是頸椎病耳鳴的發(fā)病率越來越多。同時頸椎病的發(fā)生伴有多中并發(fā)癥存在,像耳鳴就是其中一種。
二、什么是耳鳴?
耳鳴是指人們在沒有任何外界刺激條件下所產生的異常聲音感覺。如感覺耳內有蟬鳴聲、嗡嗡聲、嘶嘶聲等單調或混雜的響聲,實際上周圍環(huán)境中并無相應的聲音,也就是說耳鳴只是一種主觀感覺。耳鳴可以短暫或持續(xù)性存在.嚴重的耳鳴可以擾得人一刻不得安寧,令人十分緊張。如果是短暫性忽來忽去的耳鳴,一般是生理現象,不必過分緊張,可聽之任之。如果是持續(xù)性耳鳴,尤其是伴有耳聾、眩暈、頭痛等其他癥狀,則要提高警惕,盡早就醫(yī),細查耳鳴病因。
三、頸椎病耳鳴的治療方法
A.病因學治療:該治療是醫(yī)學上首要且最理想的治療方法,但只有少于5%的耳鳴患者可能診斷并進行該治療;
B.藥物治療:包括基本疾患治療和對癥治療,后者包括減輕耳鳴對病人的影響(如抗抑郁藥學抗焦慮藥)和耳鳴抑制藥(如利多卡因、氯硝安定和卡馬西平等);
C.掩蔽療法:為目前治療耳鳴較為有效的方法;
D.心理學治療:通過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方式及一些方法來影響及改變被治療者的心理狀態(tài)及心理障礙,從而達到打斷惡性循環(huán)、治療耳鳴的目的。心理學治療是重要的療法之一。
E.電刺激療法:是利用電流直接刺激聽覺系統(tǒng)達到抑制耳鳴的目的。
F.耳鳴的聯合治療:耳鳴的治療方法很多,很難確定何種治療方法更為有效。除病因治療外,包括藥物、生物反饋、聲掩蔽、電刺激的聯合治療更為合理,以期達到縮短治療時間、減少具有副作用藥物之用量,增加協(xié)同療效,達到更有效的治療頸椎病耳鳴。
頸椎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病之一,以前覺得頸椎病只有老年人會有,可如今大多數年輕人也會出現頸椎病的現象,因為現在的大多數工作都是一坐一整天。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治療頸椎病有哪些方法吧。
頸椎病怎么治療
1、炒蛇片
配方:烏蛇1條。
制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薄片。燒熱鍋,放入油,燒至油七成熱時,將蛇片倒入鍋內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時,加鹽、黃酒、蔥段、姜片,繼續(xù)翻炒至熟透。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2、川芎白芷燉魚頭
配方:白芷15克,鳙魚頭1個,川芎15克,生姜、蔥、鹽、料酒各適量。
制法:將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土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3、天麻燉魚頭
配方:鮮鳙魚頭1個,天麻10克,生姜3片。
制法:將天麻、鳙魚頭、生姜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常食。
功效: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于頸動脈型頸椎病。
4、桑枝煲雞
配方:母雞1只(約1000克),老桑枝60克,食鹽少許。
制法:將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
用法:飲湯食雞肉。
功效:補腎精,通經絡。適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
其他方法
(一)牽引
1. 適應癥:頸椎牽引常作為神經根型、頸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的首選療法。但脊髓型頸椎病脊髓受壓較明顯者和有明顯頸椎節(jié)段性不穩(wěn)者不宜采用。
2. 頸椎牽引的方法:一般用頸枕牽引帶作頸椎牽引。
(1)姿位:體位可采取坐位或臥位,為了方便,多取穩(wěn)當的靠坐位,使頸部自軀干縱軸向前前傾約10°-3O°,避免過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頸部、肩部及整個軀體肌肉。牽引姿位應使患者感覺舒適,如有不適即應酌情調整。在椎動脈型患者前傾角宜較小,脊髓型頸椎病患者宜取幾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牽引。
(2)牽引重量與持續(xù)時間:常用的牽引重量差異很大,可自患者自身體重的1/10至1/5,多數用6-7kg,開始時用較小重量以利患者適應。
每次牽引近結束時患者應有明顯的頸部受牽伸感覺,但無特殊不適,如這種感覺不明顯,重量應酌情增加。每次牽引持續(xù)時間通常為20-30分鐘。牽引重量與持續(xù)時間可作不同的組合,一般牽引重量較大時持續(xù)時間較短,牽引重量較小時持續(xù)時間較長。
(3)牽引頻度與療程:一般每日牽引1-2次,也有每日3次者,10-20天為一療程,可持續(xù)數個療程直至癥狀基本消除。
(4)如坐位牽引療效不著,或患者癥狀較重或體弱不耐久坐時,可采用仰臥位牽引。用枕墊保持適當姿位,牽引重量一般為2-3kg。持續(xù)牽引2小時后休息15分鐘,然后再作牽引,每天牽引總時間可達1O-14小時。
(5)利用電動牽引器械可進行間歇牽引,被認為有利于放松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一般是牽引2分鐘,放松或減小牽引重量1分鐘,反復進行半小時左右。
(二)推拿
1.作用與適應證 中醫(yī)學認為頸椎病系因頸項長期勞累,氣血失和,加上外感風寒、阻滯經絡所致,推拿治療可以調和氣血,桂風散寒,疏筋通絡,從而達到解痙止痛的作用。推拿適用于除了嚴重頸脊髓受壓的脊髓型以外的所有各型頸椎病。
對于脊髓型頸椎病,傳統(tǒng)不主張進行推拿治療,認為有可能加重脊髓損害,但國內已有安全有效的牽引和推拿治療的報道,因此,輕型脊髓型頸椎病不一定禁忌推拿治療,只是手法宜溫和,免除旋扳手法。
(三)運動療法
1. 運動療法的作用頸椎病的運動療法主要是做醫(yī)療體操練習,頸椎病醫(yī)療體操的目的與作用主要有兩方面:(1)通過頸部各方向的放松性運動,活躍頸椎區(qū)域血液循環(huán),消除淤血水腫,同時牽伸頸部韌帶,放松痙攣肌肉,從而減輕癥狀;(2)增強頸部肌肉,增強其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改善頸椎的穩(wěn)定性,從而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反復發(fā)作。
2. 適應證和禁忌證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tài)時,可開始醫(y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fā)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頸椎病的癥狀
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較為復雜。主要有頸背疼痛、上肢無力、手指發(fā)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難、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視物模糊、心動過速及吞咽困難等。頸椎病的臨床癥狀與病變部位、組織受累程度及個體差異有一定關系。
1.神經根型頸椎病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且范圍與頸脊神經所支配的區(qū)域相一致。
(2)壓頭試驗或臂叢牽拉試驗陽性。
(3)影像學所見與臨床表現相符合。
(4)痛點封閉無顯效。
(5)除外頸椎外病變如胸廓出口綜合征、腕管綜合征、肘管綜合征、肩周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為主的疾患。
2.脊髓型頸椎病
(1)臨床上出現頸脊髓損害的表現。
(2)X線片上顯示椎體后緣骨質增生、椎管狹窄。影像學證實存在脊髓壓迫。
(3)除外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脊髓腫瘤、脊髓損傷、多發(fā)性末梢神經炎等。
3.椎動脈型頸椎病
(1)曾有猝倒發(fā)作。并伴有頸性眩暈。
(2)旋頸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節(jié)段性不穩(wěn)定或樞椎關節(jié)骨質增生。
(4)多伴有交感神經癥狀。
(5)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暈。
4.頸型頸椎病
頸型頸椎病也稱局部型頸椎病,是指具有頭、肩、頸、臂的疼痛及相應的壓痛點,X線片上沒有椎間隙狹窄等明顯的退行性改變,但可以有頸椎生理曲線的改變,椎體間不穩(wěn)定及輕度骨質增生等變化。
總結:雖然西醫(yī)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可是我們民族的中醫(yī)對治療許多疾病還是很有效的,文中給大家介紹的食療方都是我們的中醫(yī)方,有需要的可以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試試。
頸椎病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病之一,以前覺得頸椎病只有老年人會有,可如今大多數年輕人也會出現頸椎病的現象,因為現在的大多數工作都是一坐一整天。如何治療頸椎病?頸椎病的最佳治療方法有哪些呢?今天小編特別為大家推薦四款藥膳方,超有效治療頸椎病,大家不妨試試看。
1、天麻燉魚頭
配方:鮮鳙魚頭1個,天麻10克,生姜3片。
制法:將天麻、鳙魚頭、生姜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味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隔日1次,可常食。
功效:補益肝腎,祛風通絡。適用于頸動脈型頸椎病。
2、桑枝煲雞
配方:母雞1只(約1000克),老桑枝60克,食鹽少許。
制法:將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加適量水煲湯,調味。
用法:飲湯食雞肉。
功效:補腎精,通經絡。適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
3、炒蛇片
配方:烏蛇1條。
制法:將烏蛇去皮、內臟,洗凈,切成薄片。燒熱鍋,放入油,燒至油七成熱時,將蛇片倒入鍋內翻炒,至蛇片八成熟時,加鹽、黃酒、蔥段、姜片,繼續(xù)翻炒至熟透。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祛風散寒,除濕通絡。
4、川芎白芷燉魚頭
配方:白芷15克,鳙魚頭1個,川芎15克,生姜、蔥、鹽、料酒各適量。
制法:將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土起放入鍋內,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通絡。
頸椎病在白領、上班族中出現的會比較多吧。長期的盯著電腦或者長期的保持一個動作不換,就會很容易就患上了頸椎病。我相信患上頸椎病的人,一定是很痛苦的吧,一動就會痛,這種感覺真的不好受。那么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幾種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吧。
頸椎病、肩周炎是常見病、多發(fā)病。在臨床中常見到兩種疾病 并存。其中不少患者反復發(fā)作,飽受病痛折磨,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頸肩操是根據頸椎 病、肩周炎的病因病機創(chuàng)編的一套增強頸肩活動功能、疏通局部經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 局部疼痛的體操鍛煉動作。易學易練又方便,省時省錢療效好,而且學會頸肩操后,既不必 住院,又不需要配合牽引、藥物、理療等治療,也不影響工作和生活,只要持之以恒,利用 工作間休或晚上看電視廣告時堅持每天練1—2遍,就能收到滿意療效。
頸肩操作簡介 頸肩操共八節(jié),每節(jié)做1—4個8拍,自由選擇。
預備動作:雙腳站平行11字與肩同寬,全身自然放松,上肢自然下垂,雙眼向前平視。
1 四面?zhèn)阮i:(1)頭頸向前向下低垂,盡可能將下頦彎向胸骨上凹。(2)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3)頭頸盡量向后側仰。(4)頭頸緩緩回預備位。(5)頭頸向左側側屈到最大極限。(6)頭頸 緩緩回預備位。(7)頭頸向右側側屈到最大極限。(8)頭頸緩緩回預備位。
2 地上尋珠:(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后下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后下方地上(3)繼續(xù)轉向左后下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 放松緩緩轉回預備位。( 5)、(6)、(7)、(8)拍頭頸轉向右后下方做相似動作。
3 天上望月:(1)頭頸緩緩向左肩方向轉動。(2)頭頸轉向左后上方最大極限,雙眼看向左 側后上方天空。(3)繼續(xù)轉向左后上方,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4)頭頸放松緩緩轉回預備位 。后4拍向右后上方做相反向動作。
4 運轉頸椎:注意點是頭頸肩要完全放松,雙肩不要上抬,轉圈要到位,用力要均衡。(1) 頭頸向左側轉動。(2)向后側轉。(3)向右側轉。(4)向前轉。每4拍轉1圈,動作要連續(xù),轉 動時雙眼不要閉上。先逆時針轉4圈再順時針轉4圈。
5 夾脊牽頸:預備動作再加上屈雙手肘關節(jié),雙手握實心拳置于腰側。(1)雙拳緊握與肘關 節(jié)同時向身體后側用力牽拉,同時夾緊大椎及脊柱旁的豎脊肌群,頭頸向身體前方平行牽伸 至最大極限,直至頸肩部有酸脹感。(2)緩緩放松回預備位。后面每2拍重復上述動作一遍。
拍以左手按右肩與上述相同部位動作。做4 個8拍后,再手輕拍頸、肩、肘、手。
以上就是我給大家介紹的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如果你發(fā)現了自己有輕微的頸椎病的病狀的話,那么就一定要及時的調整 ,如果還持續(xù)的不注意的話,那么就很有可能導致這種病狀越來越嚴重,最后難受的還是自己,多么的不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