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心煩熱吃什么
什么季節(jié)吃什么養(yǎng)生。
“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忍饑者長壽,耐寒者體健。”社會在發(fā)展,養(yǎng)生也逐漸成為很多人的關(guān)注焦點,如果不需要我們的生活成悲劇,就必須注意養(yǎng)生。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心煩熱吃什么”,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心煩熱吃什么
1、五心煩熱吃什么
五心煩熱宜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C,提高身體免疫力;宜吃枸杞、黑豆、黑木耳、紅豆等補陰之品。多吃主食補充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可以幫助血清素增加,促進愉悅感增加;多吃對肝臟有益的食物,增加愉悅感。
忌吃食物:避免進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進食油炸燒烤類食品及垃圾食品。
2、五心煩熱適合吃的水果
柚子
柚子果肉性涼,天然溫和。柚子有“天然水果罐頭”之稱,它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zhì)、有機酸及鈣、磷、鎂、鈉等人體必需的元素,柚肉中還富含維生素c以及類胰島素等成分,可降血糖血脂。柚子果肉性涼,味甘酸,有止咳平喘、清熱化痰、健脾消食的作用,春季吃柚子抑制口腔潰瘍,它比較溫和,是不錯的清火水果。
西瓜
西瓜是敗火的寵物,素有“吃上兩塊瓜,藥物不用抓”的說法,其除煩止渴、養(yǎng)心安神作用頗大,但對脾胃虛寒、寒積冷痛、便溏尿清的人卻不宜食用。
西瓜是敗火的寵物,素有“吃上兩塊瓜,藥物不用抓”的說法
荸薺
荸薺味甘性寒,具有清肺胃之熱,化痰消積之功能,可明目退翳,治痔瘡,大便下血。預(yù)防流腦,高血壓,可輔助治療慢性咳嗽、吐濃痰。
枇杷
利肺氣,化痰止咳(熱咳),和胃降氣,有清涼生津解渴作用。便秘、療瘡、支氣管炎者忌食。
3、治療五心煩熱的食療方
方1、百合雞子黃湯:百合50克,洗凈,加水適量,然后取雞蛋2個,去蛋清,將蛋黃搗爛,倒入百合湯內(nèi)攪勻,煮沸,調(diào)味服食。
方2、參麥粥:西洋參10克,麥冬12克,粳米100克,煮粥。
適宜人群:心悸易驚,心煩失眠,口干微熱,五心煩熱,盜汗,舌紅少津而不干。
五心煩熱的中醫(yī)辨證施治
陰虛型
五心煩熱且午后熱甚,常欲手握冷物,睡覺時手腳喜伸在被外,骨蒸潮熱,顴紅盜汗,口燥咽干,舌紅少苔等。陰虛型五心煩熱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多見于肺、肝、腎三臟陰虛者。治宜滋補肝腎。中成藥可選知柏丸、杞菊丸口服。
火郁型
五心煩熱,胸悶,口臭,牙齦出血,四肢倦怠,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黃等。多因飲食不節(jié),致胃陽被郁,不得泄越,發(fā)為五心煩熱。治宜清泄肝膽、脾胃。中成藥可選瀉肝丸、清胃丸口服。
血虛型
午后自覺五心煩熱,稍微勞作就會加重,伴有神疲身怠、食少懶言、心悸、頭暈?zāi)垦?、面色蒼白等癥狀。一般與肝脾虧虛、氣血不足有關(guān)。治宜健脾益氣、養(yǎng)肝補血,給予生血湯:黨參30克,白術(shù)15克,云苓15克,當(dāng)歸15克,熟地黃30克,杭芍20克,丹參20克,黃精15克,枸杞20克,山萸肉20克,龜板20克,鱉甲15克,鹿角膠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五心煩熱的中醫(yī)概念
在中醫(yī)學(xué)理論中,“五心”是指雙手心、雙足心以及胸口。五心煩熱的典型表現(xiàn)包括心煩意亂、難以入睡,且自我感覺手足心發(fā)熱不適。這些人大多習(xí)慣睡覺的時候把手腳放在被子外面,甚至要貼在墻上涼一涼才舒服。雖然他們總?cè)轮帜_心冒熱氣,但摸著溫度并不高,這正是煩熱的特點,這種燥熱心煩往往讓人難以入睡。
五心煩熱屬于中醫(yī)熱癥的范疇,中醫(yī)古籍《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煩熱諸方》闡述其原因為陰氣不足,陽氣有余所致,表現(xiàn)為陰虛火旺或血虛有熱以及火熱內(nèi)郁。
擴展閱讀
五心煩熱是中醫(yī)上的一個專業(yè)名詞,對于五心煩熱的治療最好也是用中藥治療。至于五心煩熱吃什么中藥,最好針對性治療。不同類型的五心煩熱要吃的中藥也是不一樣的,治療同時也要注意飲食清淡。
(一)陰虛
治法:滋陰清熱。
方劑:大補陰丸(《丹溪心法》)合清骨散(《證治準繩》)加減。
藥物:生熟地各15g,丹應(yīng)10g,地骨皮10~15g。炙鱉甲15g(先煎),炙龜甲15g(先煎),知母15g,黃柏6g。白薇10~15g。
方義:龜甲,鱉甲、生熟地滋陰,知母、黃柏、丹皮涼血瀉火,白薇、地骨皮清退虛熟。
加減:陰虛口干、咳嗽氣短,加麥冬、沙參、五味子養(yǎng)陰補肺:潮熱者加黃連、青蒿、秦艽退熱:腰膝酸軟,腎陰虛甚者加山萸肉、玄參滋陰補腎。
(二)血虛
治法:養(yǎng)血清熱。
方劑:補肝湯(《醫(yī)宗金鑒≥)加減。
藥物:生熟地各15g,當(dāng)歸10g,赤白芍各15g,川芎6g,棗仁10~15g,木瓜10g,丹皮10g,地骨皮15g。
方義:熟地、當(dāng)歸、白芍、川芎為四物湯。是養(yǎng)血和血之主方。棗仁、木瓜補肝舒筋,生地、赤芍、丹皮、地骨皮涼贏清熱。
加減:口干咽燥者加麥冬、沙參、石斛養(yǎng)陰,四肢酸楚加雞血藤、首烏補血。氣虛而易疲乏者,則加黃芪、黨參益氣以生血。
(三)火郁不達
治法:升陽散火。
方劑:升陽散火湯(《脾胃論》)加減。
藥物:升麻6~10g,葛根l0g,白芍10g,防風(fēng)10g,柴胡l0g,羌活10g,甘草5g。
方義:升麻、葛根、柴胡、防風(fēng)、羌活均辛散發(fā)越之品,可升陽泄越,透達內(nèi)熱,是“火郁發(fā)之”者。用白芍、甘草緩急和營,以佐諸陽藥,
加減:煩熱口苦、熱甚者,少佐黃連、黃芩、山梔清熱:熱甚陰傷,口干咽燥則加沙參、麥冬養(yǎng)陰:若脾氣不足,加黨參、白術(shù)益氣健脾。
(四)陽明余熱
治法:清瀉陽明,養(yǎng)陰益胃。
方劑: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加減。
藥物:竹葉10g,生石膏30g(先煎),麥門冬15~30g,黨參10~15g,法半夏10g,生甘草10g,粳米一小撮。
方義:竹葉清心除煩,石膏清胃瀉火,麥冬益胃養(yǎng)陰,黨參益氣補脾,半夏、甘草、粳米調(diào)中和胃。
五心煩熱的癥狀
1、五心煩熱的癥狀
1.1、陰虛五心煩熱:五心煩熱,午后熱甚,常欲手握冷物,臥時手腳喜伸被外,盜汗、遺精,顴紅,腰膝酸軟,口燥咽干,舌質(zhì)殷紅,光剝少苔,脈沉細數(shù)。
1.2、血虛五心煩熱:午后自覺兩手兩足心熱,小有煩勞則加重,神疲身怠,食少懶言,心悸,頭目眩暈,舌質(zhì)淡,脈細弱或細澀。
1.3、邪伏陰分五心煩熱:手足心熱,心煩,眠差。有低熱,暮熱早涼,熱退無評,能食形瘦,舌質(zhì)紅少苔,脈弦細略數(shù)。
1.4、火郁五心煩熱:五心煩熱,胸悶,情志不舒,急躁易怒,頭脹,口苦,尿赤,婦女則經(jīng)行不暢,舌紅,苔黃,脈沉數(shù)。
1.5、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養(yǎng)陰,清肝理脾等法,可選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方?;鹩舳松l(fā)者,用火郁湯加減。
2、什么是五心煩熱
五心煩熱(sphoria with feverish sensation in chest,palms and soles)指兩手兩足心發(fā)熱,并自覺心胸?zé)?。多由陰虛火旺、心血不?或病后虛熱不清及火熱內(nèi)郁所致。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癥之一。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養(yǎng)陰,清肝理脾等法,可選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方?;鹩舳松l(fā)者,用火郁湯加減。亦可選用知柏地黃丸,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加減治療。
3、五心煩熱的病因
可由內(nèi)傷、外感病癥所致,內(nèi)傷主要是陰血虛虧,多見于虛勞病中:外感則多因熱病后期,余邪來清所致。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并治第六:“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p>
圣濟總錄卷第四十二:“論目心煩熱之病,手少陰經(jīng)有余所致也,其不足則亦能令入虛煩?!?/p>
五心煩熱吃什么食物好
1、陰虛發(fā)熱
銀耳湯
取銀耳10克,用開水泡開后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煮爛后放冰糖少量,待冰糖融化后即可。每口服1—2次。
2、血虛發(fā)熱
花生大棗膏
花生、龍眼肉各35克,大棗30克。先將大棗加清水煎煮20分鐘左右,取出煮好的大棗,與花生、龍眼肉一起搗爛成泥狀,用煮大棗湯水送服。
3、火郁發(fā)熱
泥鰍燉豆腐
泥鰍100克,豆腐2塊,生姜、食鹽適量。將泥鰍用溫水洗凈,去內(nèi)臟,切成段;豆腐切塊,共燉,加入少量食鹽和生姜,慢燉,待泥鰍熟爛后即可食用。
4、血虛五心煩熱
白術(shù)羊肚湯
羊肚1具,白術(shù)30克,精鹽適量。將洗凈的羊肚切成塊,白術(shù)洗凈后一同如沙鍋,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燉,待羊肚熟爛后,加精鹽調(diào)味。食羊肚,喝湯,每日3次。
五心煩熱怎么治療
1、陰虛型
知母20克,黃柏12克,生地黃30克,牡丹皮15克,澤瀉15克,山萸肉20克,山藥15克,云苓15克,沙參15克,麥冬15克,元參15克,玉竹15克,五味子12克,石斛12克,龜板10克,鱉甲2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知柏丸、杞菊丸口服。
2、火郁型
給予解郁泄熱湯:柴胡15克,郁金12克,龍膽草12克,黃芩15克,生地黃20克,牡丹皮15克,元參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石膏20克,黃連10克,葛根15克,蒲公英20克,連翹2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瀉肝丸、清胃丸口服。
3、血虛型
參30克,白術(shù)15克,云苓15克,當(dāng)歸15克,熟地黃30克,杭芍20克,丹參20克,黃精15克,枸杞20克,山萸肉20克,龜板20克,鱉甲15克,鹿角膠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益髓丸、固元丸口服。
在很多人的生活當(dāng)中工作壓力就是一個讓人十分頭疼的問題,很多的工作上面的事情都會造成自身的情緒煩躁,這種情況最容易出現(xiàn)的疾病就是失眠了,很多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人們都知道應(yīng)該采用哪些藥物來治療自身的失眠情況,不及時治療失眠還會帶來很多的其它情況。那么,五心煩熱失眠吃什么藥呢?
第一,五心煩熱失眠吃什么藥呢?其實,很多人的身體問題,現(xiàn)在看似與情緒無關(guān),但是仔細詢問,都可以找到幾年前的什么情緒郁結(jié),現(xiàn)在覺得情緒沒有事情了,但是身體一直沒有調(diào)整過來。這種情況,中醫(yī)會通過身體的癥狀來分析,是否是身體仍然有郁結(jié),我覺得基本的癥狀是:口苦、口干、眩暈、胃口不好、有忽冷忽熱的感覺、心煩容易發(fā)火、心煩容易生悶氣、有惡心反胃的感覺甚至嘔吐、胸悶心悸、肋骨兩邊有脹痛的地方、失眠多夢。這些癥狀里面,您對上的越多,說明越嚴重。此時,舌頭的形狀往往是尖尖的,正常的舌頭伸出來,應(yīng)該是橢圓形的,這種人舌頭一伸出來,往往是一個尖尖的狀態(tài),又尖又長。
第二,五心煩熱:指兩手兩足心發(fā)熱,并自覺心胸?zé)?。多由陰虛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虛熱不清及火熱?nèi)郁所致。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癥之一。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養(yǎng)陰,清肝理脾等法,可在請中醫(yī)辨證后選用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知柏地黃丸等方劑治療。
五心煩熱失眠吃什么藥呢?多由陰虛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虛熱不清及火熱內(nèi)郁所致。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癥之一。治宜滋陰降火,清熱養(yǎng)陰,清肝理脾等法,可選用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方。火郁而宜升發(fā)者,用火郁湯加減。亦可選用知柏地黃丸,清骨散、升麻散、《千金》竹葉湯、逍遙散、茯苓補心湯等加減治療。
五心煩熱的治療
1、五心煩熱陰虛癥狀的治療
治法:滋陰清熱。
藥物:生熟地各15g,丹應(yīng)10g,地骨皮10~15g。炙鱉甲15g(先煎),炙龜甲15g(先煎),知母15g,黃柏6g。白薇10~15g。
方義:龜甲,鱉甲、生熟地滋陰,知母、黃柏、丹皮涼血瀉火,白薇、地骨皮清退虛熟。
加減:陰虛口干、咳嗽氣短,加麥冬、沙參、五味子養(yǎng)陰補肺:潮熱者加黃連、青蒿、秦艽退熱:腰膝酸軟,腎陰虛甚者加山萸肉、玄參滋陰補腎。
2、五心煩熱血虛的治療
治法:養(yǎng)血清熱。
藥物:生熟地各15g,當(dāng)歸10g,赤白芍各15g,川芎6g,棗仁10~15g,木瓜10g,丹皮10g,地骨皮15g。
方義:熟地、當(dāng)歸、白芍、川芎為四物湯。是養(yǎng)血和血之主方。棗仁、木瓜補肝舒筋,生地、赤芍、丹皮、地骨皮涼贏清熱。
加減:口干咽燥者加麥冬、沙參、石斛養(yǎng)陰,四肢酸楚加雞血藤、首烏補血。氣虛而易疲乏者,則加黃芪、黨參益氣以生血。
3、五心煩熱火郁不達的治療
治法:升陽散火。
藥物:升麻6~10g,葛根l0g,白芍10g,防風(fēng)10g,柴胡l0g,羌活10g,甘草5g。
方義:升麻、葛根、柴胡、防風(fēng)、羌活均辛散發(fā)越之品,可升陽泄越,透達內(nèi)熱,是“火郁發(fā)之”者。用白芍、甘草緩急和營,以佐諸陽藥,
加減:煩熱口苦、熱甚者,少佐黃連、黃芩、山梔清熱:熱甚陰傷,口干咽燥則加沙參、麥冬養(yǎng)陰:若脾氣不足,加黨參、白術(shù)益氣健脾。
4、五心煩熱陽明余熱的治療
治法:清瀉陽明,養(yǎng)陰益胃。
藥物:竹葉10g,生石膏30g(先煎),麥門冬15~30g,黨參10~15g,法半夏10g,生甘草10g,粳米一小撮。
方義:竹葉清心除煩,石膏清胃瀉火,麥冬益胃養(yǎng)陰,黨參益氣補脾,半夏、甘草、粳米調(diào)中和胃。
5、五心煩熱中成藥
由于引起五心煩熱的病因不同,所以一旦出現(xiàn)五心煩熱,一定要先辨清自己屬于哪種五心煩熱,然后按照中醫(yī)辨證施治,這樣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陰虛型中成藥可選知柏丸、杞菊丸口服?;鹩粜椭谐伤幙蛇x瀉肝丸、清胃丸口服血虛型中成藥可選益髓丸、固元丸口服。
五心煩熱的檢查
陰虛
五心煩熱,午后熱甚,常欲手握冷物,臥時手腳喜伸被外,盜汗、遺精,顴紅,腰膝酸軟,口燥咽干,舌質(zhì)殷紅,光剝少苔,脈沉細數(shù)。
血虛
午后自覺兩手兩足心熱,小有煩勞則加重,神疲身怠,食少懶言,心悸,頭目眩暈,舌質(zhì)淡,脈細弱或細澀。
邪伏陰分
熱手足心熱,心煩,眠差。有低熱,暮熱早涼,熱退身靜無評,能食形瘦,舌質(zhì)紅少苔,脈弦細略數(shù)。
火郁
五心煩熱,胸悶,情志不舒,急躁易怒,頭脹,口苦,尿赤,婦女則經(jīng)行不暢,舌紅,苔黃,脈沉數(shù)。
五心煩熱失眠吃什么好
1、熱牛奶
促眠效果可與促眠藥媲美。牛奶的蛋白質(zhì)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色氨酸,它能促使大腦神經(jīng)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產(chǎn)生困倦感覺的血清素(五羥色胺),使大腦思維活動暫時受到抑制,產(chǎn)生睡意(在睡前1小時喝)。
2、核桃
核桃是一種滋養(yǎng)強壯品,可治神經(jīng)袁弱、健忘、失眠、多夢和飲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3、小米粥
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促眠之功效。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類中獨占鰲頭,食后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nèi)色氨酸的量,能起良好的助眠作用。
4、龍眼肉
又名桂圓。為補血益心之佳果,果中之神品。其味甘類于大棗,入脾經(jīng)功又勝過大棗,且無大棗壅氣之弊;在補氣的同時又可補血。思慮過度引起的健忘、失眠、驚悸,用它治之最為適宜(在鍋內(nèi)蒸熟,隨意食用)。
五心煩熱怎么食療
1、火郁型五心煩熱怎樣食療
五心煩熱,胸悶,口臭,牙齦出血,四肢倦怠,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黃等。多因飲食不節(jié),致胃陽被郁,不得泄越,發(fā)為五心煩熱。治宜清泄肝膽、脾胃,給予解郁泄熱湯:柴胡15克,郁金12克,龍膽草12克,黃芩15克,生地黃20克,牡丹皮15克,元參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石膏20克,黃連10克,葛根15克,蒲公英20克,連翹2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瀉肝丸、清胃丸口服。
2、血虛型五心煩熱怎樣食療
午后自覺五心煩熱,稍微勞作就會加重,伴有神疲身怠、食少懶言、心悸、頭暈?zāi)垦?、面色蒼白等癥狀。與肝脾虧虛、氣血不足有關(guān)。治宜健脾益氣、養(yǎng)肝補血,給予生血湯:黨參30克,白術(shù)15克,云苓15克,當(dāng)歸15克,熟地黃30克,杭芍20克,丹參20克,黃精15克,枸杞20克,山萸肉20克,龜板20克,鱉甲15克,鹿角膠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益髓丸、固元丸口服。
3、造成五心煩熱的原因是什么
五臟陰虛皆可出現(xiàn)五心煩熱,尤以肺脾腎三臟陰虛多見。其中,肺陰虛每由“肺癆”久治不愈,肺陰耗傷所致,癥見骨蒸潮熱,盜汗,咳嗽氣短,甚則咯血,舌紅,脈細數(shù)。治宜滋陰養(yǎng)血,清熱,除蒸,方用秦艽鱉甲散。肝陰虛則由勞倦過度,或肝病久治不愈,耗血傷陰,肝陰既虛,肝膽之火偏旺,癥見手腳心熱,心胸?zé)?口渴不飲,眠少,身軟疲乏,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治宜滋陰養(yǎng)血清熱,方用清骨散加味。血虛五心煩熱常由肝脾兩虛形成。脾為后天之本,散五各之精氣,化生氣血,肝為藏血之臟,肝脾受損,生血、藏血失職,遂至血虛。外不能營皮毛,故面色、膚色蒼白:血虛肝熱,故五心煩熱:血虛上不能養(yǎng)頭目,故頭暈烘熱:心血失充,故心悸,舌質(zhì)淡,脈細弱:肝為“罷極之本”,肝虛不勝疲勞,故稍有煩勞則引起低熱。治宜調(diào)肝理脾。方用補肝湯加地骨皮等。
怎么處理五心煩熱造成的失眠
1、米糠棗蓮粥
原料:米糠30克,高粱米30克,炒酸棗仁15克,蓮子30個。做法:先將高粱米、炒酸棗仁洗凈,用牙簽把蓮子里的蓮心取出,隨同米糠,加清水適量,煮成粥。每晚臨睡時食用。米糠棗蓮粥中酸棗仁養(yǎng)心安神,是治療失眠的首選中藥。蓮子能清心火、寧心神。該粥適合治療頑固性失眠,對失眠患者伴有心神不寧、善驚易煩等癥者有較好療效。
2、蓮子桂圓粥
蓮子肉50克,桂圓肉30克,糯米60克。加水同煮成粥,做早餐食之。適合多夢易醒、心悸健忘、體倦神疲、飲食無味、面色少華的患者。蓮子功專養(yǎng)心、益腎、補脾。桂圓既能補脾氣,又能養(yǎng)心血而安神,《得配本草》言其“益脾胃,葆心血,潤五臟,治不寐”。此粥適用于勞傷心脾、氣血不足之不寐,頗有效驗。
五心煩熱腰膝酸軟時怎么辦
腿同時發(fā)軟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短暫性腦供血不足,也有可能是貧血引起,其次缺鈣也會腿發(fā)軟或抽經(jīng)。根據(jù)你現(xiàn)在的具體癥狀,建議你盡快的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內(nèi)科進行檢查確定,就診一定要空腹啊,因為需要做一個空腹血糖的化驗檢查,必要時去醫(yī)院查一下微量元素,量量血壓。平時,要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如骨,蝦皮,骨頭湯,鮮魚,活蝦,海帶。小腿乏力酸痛中醫(yī)認為多與氣虛有關(guān),你可以服用補氣的藥。如酸痛嚴重可做局部理療。 也可能是腓腸肌乏力,有可能是缺乏鍛煉引起,體質(zhì)抵抗力下降會四肢酸軟,也有可能是缺鈣 小腿肌肉經(jīng)常在清晨酸痛,而且在白天也感覺小腿肌肉無力。這可能是你的小腿供血不足,以及你小腿的筋骨長期勞損所致。
導(dǎo)讀:五心煩熱是什么意思?中醫(yī)里有一個常見證候叫五心煩熱,那么五心煩熱是什么意思?下面一起來詳細了解下五心煩熱。
五心煩熱是什么意思
五心煩熱是指兩手心、足心發(fā)熱及自覺心胸?zé)幔w溫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種虛煩發(fā)熱癥狀。手足心、心胸在人體屬里屬陰,陰虛則熱生于內(nèi),故表現(xiàn)五心發(fā)熱。內(nèi)熱郁遏,不得外泄,故覺心煩。
臨床上雖手心、足心發(fā)熱同時并見者多,但亦不乏僅有手心熱而足心熱不甚,或足心熱甚而手心不甚覺熱。多由陰虛火旺、心血不足,或病后虛熱不清及火熱內(nèi)郁所致,是虛損勞瘵等病的常見癥之一。
《素問》有陰氣少而陽氣盛,故熱而煩滿及陰虛生內(nèi)熱的論述,將煩與熱同時并見的癥狀歸之于陰虛。若腎虛濕熱下注,兩腳心熱伴足脛發(fā)熱疼痛者不屬于五心煩熱范圍。
五心煩熱常見證候
1、陰虛五心煩熱
五臟陰虛皆可出現(xiàn)五心煩熱,尤以肺肝腎三臟陰虛多見:
(1)肺陰虛每由肺勞久治不愈,肺陰耗傷所致。癥見骨蒸潮熱,盜汗、咳嗽氣短,甚則咯血,舌紅,脈細數(shù)。治宜滋陰養(yǎng)血,清熱除蒸,方用秦艽鱉甲散。
(2)肝陰虛則由勞倦過度,或肝病久治不愈,耗血傷陰,肝陰既虛,肝膽之火偏旺,癥見手腳心熱,心胸?zé)幔诳什伙嫞呱?,身軟疲乏,舌紅少苔,脈弦細數(shù)。治宜滋陰養(yǎng)血清熱,方用清骨散加味。
(3)腎陰虛可由它臟陰虛累及,即所謂窮必及腎,或因房事不節(jié),縱欲過度,腎精虧損則腎陰亦虛。癥見五心煩熱,耳鳴、遺精、盜汗。腰為腎府,腎虛故腰膝酸軟,脈沉細數(shù)。治宜滋養(yǎng)腎精,清熱除蒸。方用左歸丸加地骨皮,白薇等。
臨床上,肺、肝、腎三臟陰虛往往同時并見,互相影響,總宜養(yǎng)陰清熱除煩。用清骨散隨證加減。
2、血虛五心煩熱
常由肝脾兩虛形成。脾為后天之本,散五榖之精氣,化生氣血,肝為藏血之臟,肝脾受損,生血、藏血失職,遂至血虛,外不能營皮毛,故面色、膚色蒼白;肝火偏盛,故五心煩熱;上不能養(yǎng)頭目,故頭暈烘熱;心血失充,故心悸,舌質(zhì)淡,脈細弱;肝為罷極之本,肝虛不勝疲勞,故稍有煩勞則引起低熱。治宜調(diào)肝理脾,方用補肝湯加地骨皮等。
3、邪伏陰分五心煩熱
多由外感失治、誤治、余邪留伏營陰所致。鑒別要點在于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能食而形瘦。入夜?fàn)I氣抗邪達于陽分則發(fā)熱;清晨病邪復(fù)歸陰分而不能外解,故熱退無汗。余邪久留,營陰耗損不能充養(yǎng)肌膚,故形體消瘦?!稖夭l辨》說:夜行陰分而熱,日行陽分而涼,邪氣深伏陰分可知,熱退而無汗,邪不出表,而仍歸陰分,更可知矣。治宜滋陰透邪,方用青蒿鱉甲湯。
4、火郁五心煩熱
多因樞機不利,陽郁不達,或外邪未解,過用寒涼,冰伏其邪,或過食冷物,抑遏胃陽,不得泄越。癥見心胸及手足心煩熱,四肢亦熱,尿赤,煩躁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治宜清肝散火解郁。方用火郁湯加減。若胃陽被冷物所郁,陽氣不得敷布,郁而生熱,癥見五心煩熱,四肢倦怠,煩悶無汗。治宜升陽散火,方用升陽散火湯。
五心煩熱,其主要治療手段為養(yǎng)陰、清熱、除煩。用于滋陰清熱的藥材包括玄參、麥冬、天門冬、百合、干地黃等。其中,以玄參和麥冬應(yīng)用廣泛。玄參,又名黑參,味甘、苦、咸,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的功效。五心煩熱的患者,可以多服用以上藥材哦。
五心煩熱是怎么回事
1、五心煩熱是怎么回事
五心煩熱是指兩手心、足心發(fā)熱及自覺心胸?zé)?而體溫有的升高。有的并不升高的一種虛煩發(fā)熱癥狀?!端貑?逆調(diào)論》有“陰氣少而陽氣盛,故熱而煩滿”及“陰虛生內(nèi)熱”的論述,將煩與熱同時并見的癥狀歸之于陰虛。若腎虛濕熱下注,兩腳心熱伴足脛發(fā)熱疼痛者,不屬本節(jié)討論范圍。
五心煩熱屬于中醫(yī)熱癥的范疇,中醫(yī)古籍《太平圣惠方·治骨蒸煩熱諸方》闡述其原因為陰氣不足,陽氣有余所致,表現(xiàn)為陰虛火旺或血虛有熱以及火熱內(nèi)郁。
2、五心煩熱有什么癥狀
在中醫(yī)學(xué)理論中,“五心”是指雙手心、雙足心以及胸口。五心煩熱的典型表現(xiàn)包括心煩意亂、難以入睡,且自我感覺手足心發(fā)熱不適。這些人大多習(xí)慣睡覺的時候把手腳放在被子外面,甚至要貼在墻上涼一涼才舒服。雖然他們總?cè)轮帜_心冒熱氣,但摸著溫度并不高,這正是煩熱的特點,這種燥熱心煩往往讓人難以入睡。
五心煩熱的病人以虛證為多,屬虛實夾雜型,陰虛火旺是最常見的病因,多見于更年期女性。隨著絕經(jīng)的出現(xiàn),還會伴發(fā)腰酸不適、轟熱汗出,或者夜間出汗、口干渴、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癥狀。在中醫(yī)看來,這些都是腎陰虛有熱的表現(xiàn)。
3、五心煩熱吃什么藥好
3.1、血虛
治法:養(yǎng)血清熱。
方劑:補肝湯(《醫(yī)宗金鑒≥)加減。
藥物:生熟地各15g,當(dāng)歸10g,赤白芍各15g,川芎6g,棗仁10~15g,木瓜10g,丹皮10g,地骨皮15g。
方義:熟地、當(dāng)歸、白芍、川芎為四物湯。是養(yǎng)血和血之主方。棗仁、木瓜補肝舒筋,生地、赤芍、丹皮、地骨皮涼贏清熱。
加減:口干咽燥者加麥冬、沙參、石斛養(yǎng)陰,四肢酸楚加雞血藤、首烏補血。氣虛而易疲乏者,則加黃芪、黨參益氣以生血。
3.2、火郁不達
治法:升陽散火。
方劑:升陽散火湯(《脾胃論》)加減。
藥物:升麻6~10g,葛根l0g,白芍10g,防風(fēng)10g,柴胡l0g,羌活10g,甘草5g。
方義:升麻、葛根、柴胡、防風(fēng)、羌活均辛散發(fā)越之品,可升陽泄越,透達內(nèi)熱,是“火郁發(fā)之”者。用白芍、甘草緩急和營,以佐諸陽藥,加減:煩熱口苦、熱甚者,少佐黃連、黃芩、山梔清熱:熱甚陰傷,口干咽燥則加沙參、麥冬養(yǎng)陰:若脾氣不足,加黨參、白術(shù)益氣健脾。
3.3、陽明余熱
治法:清瀉陽明,養(yǎng)陰益胃。
方劑:竹葉石膏湯(《傷寒論》)加減。
藥物:竹葉10g,生石膏30g(先煎),麥門冬15~30g,黨參10~15g,法半夏10g,生甘草10g,粳米一小撮。
方義:竹葉清心除煩,石膏清胃瀉火,麥冬益胃養(yǎng)陰,黨參益氣補脾,半夏、甘草、粳米調(diào)中和胃。
五心煩熱吃什么好
具有五心煩熱癥狀陰虛朋友平時應(yīng)該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宜選擇的食物主要包括如芝麻、糯米、綠豆、藕、馬蘭頭、大白菜、黑木耳、銀耳、豆腐、甘蔗、李、桃子、西瓜、黃瓜、百合、山藥、烏賊、甲魚、海參、鮑魚、螃蟹、牛奶、牡蠣、蛤蜊、海蜇、鴨肉、豬皮等。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涼,都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可適當(dāng)配合補陰藥膳有針對性地調(diào)養(yǎng)。
五心煩熱的食療調(diào)理方
1、甲魚粥
重500克的甲魚1只,糯米100克,料灑2匙,姜片、蔥段各15克,胡椒粉6克,雞湯1000克,植物油及精鹽適。將甲魚宰殺清洗干凈后切成小塊,入開水中焯水,撈出刮去黑皮。加入料灑、蔥段、姜片略炒。再添入雞湯和糯米,煮熬成粥,調(diào)入味精、胡椒粉即成。分數(shù)次食完,每周1次。
2、銀耳湯
取銀耳10克,用開水泡開后放入砂鍋中,用小火煮爛后放冰糖少量,待冰糖融化后即可。每口服1-2次。
3、花生大棗膏
花生、龍眼肉各35克,大棗30克。先將大棗加清水煎煮20分鐘左右,取出煮好的大棗,與花生、龍眼肉一起搗爛成泥狀,用煮大棗湯水送服。
4、菠菜銀耳湯
用菠菜150克,銀耳10克。先將菠菜清洗干凈,銀耳泡發(fā),然后一起放在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煮60分鐘左右,以銀耳熟爛為度。每日可作點心食用,每日1次。
五心煩熱的常見三種類型
火郁型
五心煩熱,胸悶,口臭,牙齦出血,四肢倦怠,小便黃,大便干,舌紅苔黃等。多因飲食不節(jié),致胃陽被郁,不得泄越,發(fā)為五心煩熱。
治宜清泄肝膽、脾胃,給予解郁泄熱湯:柴胡15克,郁金12克,龍膽草12克,黃芩15克,生地黃20克,牡丹皮15克,元參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石膏20克,黃連10克,葛根15克,蒲公英20克,連翹2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瀉肝丸、清胃丸口服。
血虛型
午后自覺五心煩熱,稍微勞作就會加重,伴有神疲身怠、食少懶言、心悸、頭暈?zāi)垦?、面色蒼白等癥狀。一般與肝脾虧虛、氣血不足有關(guān)。脾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統(tǒng)攝全身血液。肝為藏血之臟,調(diào)節(jié)全身血液供應(yīng)量。肝脾受損,生血、統(tǒng)血、藏血失職,遂至血虛,血虛不能制陽,導(dǎo)致五心煩熱。
治宜健脾益氣、養(yǎng)肝補血,給予生血湯:黨參30克,白術(shù)15克,云苓15克,當(dāng)歸15克,熟地黃30克,杭芍20克,丹參20克,黃精15克,枸杞20克,山萸肉20克,龜板20克,鱉甲15克,鹿角膠1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益髓丸、固元丸口服。
陰虛型
五心煩熱且午后熱甚,常欲手握冷物,睡覺時手腳喜伸在被外,骨蒸潮熱,顴紅盜汗,口燥咽干,舌紅少苔等。陰虛型五心煩熱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一般多見于肺、肝、腎三臟陰虛者。其中肺陰虛引起的五心煩熱,除了以上癥狀外,還伴有鼻鳴音、干咳氣短、痰少且痰中常有血絲;肝陰虛引起的五心煩熱伴有失眠、易疲乏、眼睛干澀等;腎陰虛引起的五心煩熱伴有耳鳴、腰膝酸軟等。
治宜滋補肝腎,給以滋陰湯:知母20克,黃柏12克,生地黃30克,牡丹皮15克,澤瀉15克,山萸肉20克,山藥15克,云苓15克,沙參15克,麥冬15克,元參15克,玉竹15克,五味子12克,石斛12克,龜板10克,鱉甲20克,甘草6克,水煎服。中成藥可選知柏丸、杞菊丸口服。
3、小米粥
小米性微寒,有健脾、和胃、促眠之功效。小米中的色氨酸含量在所有谷類中獨占鰲頭,食后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nèi)色氨酸的量,能起良好的助眠作用。
4、龍眼肉
又名桂圓。為補血益心之佳果,果中之神品。其味甘類于大棗,入脾經(jīng)功又勝過大棗,且無大棗壅氣之弊;在補氣的同時又可補血。思慮過度引起的健忘、失眠、驚悸,用它治之最為適宜(在鍋內(nèi)蒸熟,隨意食用)。
5、大棗
味甘性平,養(yǎng)胃健脾、益血壯神,為安中益氣之良藥,用以治療倦怠乏力和失眠。把大棗炒熟掰開泡水當(dāng)茶飲;或蒸熟隨意嚼食。大棗核炒焦后泡水代茶飲也可助睡眠。
五心煩熱失眠吃什么好
1、熱牛奶
促眠效果可與促眠藥媲美。牛奶的蛋白質(zhì)中含有人體必需的色氨酸,它能促使大腦神經(jīng)細胞分泌出一種使人產(chǎn)生困倦感覺的血清素(五羥色胺),使大腦思維活動暫時受到抑制,產(chǎn)生睡意(在睡前1小時喝)。
2、核桃
核桃是一種滋養(yǎng)強壯品,可治神經(jīng)袁弱、健忘、失眠、多夢和飲食不振。每日早晚各吃些核桃仁,有利睡眠。
心煩吃什么
1、心煩吃什么藥
心煩易怒主要是因為身體中的肝火旺盛導(dǎo)致出現(xiàn)的不良情緒,是陰虛的表現(xiàn),主要是肝陰虛。所以可以通過中藥來調(diào)理。心煩易怒的人可以用一些中藥材,像蒲公英、連翹、金銀花、柴胡、菊花、大葉青、穿心蓮等具有清火瀉火的中藥材,可以煎水服用,幫助改善虛火旺盛的情況。
除了可以選擇用中藥來調(diào)理和改善之外,還有一些中成藥也可以很好的幫助緩解這種心煩易怒的情況。在選擇用中成藥來調(diào)理內(nèi)火的時候一定要對癥下藥,對于心火旺盛的人可以吃一些導(dǎo)赤丹,肺火旺的人可以選擇羚羊清肺丸,肝火旺的人可以吃龍膽瀉肝丸,對于胃火旺的人可以吃牛黃清胃丸。體內(nèi)的虛火旺盛,可以吃六味地黃丸來調(diào)理,不同癥狀需要不同的藥物,像心煩易怒主要是因為身體中的火氣旺盛導(dǎo)致的,需要對癥下藥。
2、心煩吃什么食物
2.1、蜂蜜
蜂蜜是一種很常見的養(yǎng)生的好物,是可以益氣補血的,對于心煩氣躁的情況,是有一定的安撫的作用的。
2.2、葡萄
葡萄里面含有充分的糖分,以及一些蛋白質(zhì)、果膠等成分,有很高的營養(yǎng)的,款可以強心、開胃,對于一些神經(jīng)衰弱的情況,也是很有效果的。
2.3、龍眼肉
龍眼肉能補血安神、益腦力,是一種滋補健腦食品,尤其適宜思慮過度、心神失養(yǎng)引起的神經(jīng)衰弱、健忘失眠、心慌心跳、頭暈乏力等人食用。龍眼肉含有豐富的葡萄糖、蔗糖、酒石 酸、維生素A、維生素B等物質(zhì),這些物質(zhì)能營養(yǎng)神經(jīng)和腦組織。
2.4、全麥面包
全麥面包里面哈哪有大量的維生素B的成分,可以幫助人體消除一些煩躁不安的情緒,讓人的心情變得平靜的。
2.5、小米
在所有谷物中,小米含色氨酸最為豐富。此外,小米含有大量淀粉,吃后容易讓人產(chǎn)生溫飽感,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提高進入腦內(nèi)的色氨酸數(shù)量。因此多吃小米可有助于睡眠。
3、心煩吃什么食療方
3.1、浮小麥即小麥水淘浮起水面者,性味甘、涼,入心經(jīng),有益氣除熱,養(yǎng)心生津,止虛汗、盜汗,骨蒸虛熱的作用,用于治療虛熱多汗、盜汗、口干舌燥、心煩失眠。如無浮小麥,可用麥麩代替,功效略次于浮小麥。
3.2、治心煩失眠、干咳痰少、飲食減少:白木耳10克,溫水泡發(fā)蒸1小時。鮮蓮子30克(去心)開水浸泡。光雞1只煮沸,加入少量米酒、食鹽、白糖、味精,倒入白木耳、鮮蓮子,煮熟佐膳食用。
3.3、蓮子百合豬肉湯:蓮子、百合、北沙參各50克,豬瘦肉250克同煮湯,加適量食鹽調(diào)味食用。有潤肺益脾,除虛熱,養(yǎng)心神作用。適用于病后體虛,失眠心慌,肺結(jié)核,低燒干咳,慢性支氣管炎等癥。
3.4、糯米百合粥:糯米100-150克,百合50-100克,同煮粥,用適量紅糖調(diào)味食用。有補中益氣,健脾止瀉,養(yǎng)胃潤肺作用??芍侮幪撐竿?多食易饑,心煩失眠等癥。
心煩是什么原因
心煩氣燥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癥狀及體征,如面紅目赤、咽燥聲嘶、癤腫四起、紅腫熱痛、口腔糜爛、牙疼腫脹、煩燥失眠、鼻衄出血、舌紅苔黃、尿少便干、發(fā)熱出汗等。這些表現(xiàn)在中醫(yī)上屬于熱癥和火癥的范疇,其原因多是風(fēng)、寒、暑、濕、燥邪,侵入機體生熱化火的結(jié)果。此外,臟腑機能失調(diào)、精神過度刺激、生活喪失規(guī)律,也能引起上火。
從西醫(yī)角度來說,心煩氣燥表現(xiàn)多見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咽喉炎、牙髓炎、口腔潰瘍、眼瞼炎、結(jié)膜炎、尿路感染、便秘、皮膚癤腫、蜂窩組織炎等,也見于結(jié)核病、高血壓、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癌癥晚期等一些慢性疾病。
心煩要注意什么
1、注意睡眠、飲食和運動
運動能防止抑郁癥的發(fā)作,有助于增強體力。它也能較快地提高情緒,短時間地緩沖抑郁。
2、明確你的價值和目標
如果你還沒有寫下你的價值和目標的個人聲明書,我們建議你做一下。它能幫助你評價目前的工作和個人生活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如果不是的話,它能幫助你選擇最有利于擺脫抑郁苦惱的改變方案。
3、將歡樂帶入生活
無論工作怎么忙,你也必須找時間來讓自己輕松一下,做一點你覺得能使自己高興的事情。眼前的歡樂能幫助你預(yù)防未來的抑郁。將歡樂帶進生活的確是良好心境的基本策略之一。
4、建立可靠的人際關(guān)系
建立可靠的人際關(guān)系需要時間,需要你自己的努力,不可能一夜就建立成功。雖然似乎有點困難,但你要記住:在生活的任何階段都可以建立這樣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