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樹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喜樹的功效與作用,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喜樹的簡介
喜樹(學名:Camptotheca acuminata.),別名旱蓮、水栗、水桐樹、天梓樹、旱蓮子、千丈樹、野芭蕉、水漠子,是藍果樹科、喜樹屬植物。喜樹是中國所特有的一種高大落葉喬木,是一種速生豐產(chǎn)的優(yōu)良樹種。 落葉喬木,高達20余米。樹皮灰色或淺灰色,縱裂成淺溝狀。小枝圓柱形,平展,當年生枝紫綠色,有灰色微柔毛,多年生枝淡褐色或淺灰色,無毛,有很稀疏的圓形或卵形皮孔。喜光,不耐嚴寒干燥。深根性,萌芽率強。較耐水濕,在酸性、中性、微堿性土壤均能生長,在石灰?guī)r風化土及沖積土生長良好。 1999年8月,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喜樹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級別為Ⅱ級。產(chǎn)江蘇南部、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云南等省區(qū),在四川西部成都平原和江西東南部均較常見。
喜樹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全株含喜樹堿,根中含率約0.008%,根、根皮、樹皮、果實、樹枝含量分別為1:2:1:2.5:0.4。根中尚含喜樹次堿即印度鴨腳樹堿,3,3′,4-三甲基并沒食子酸及谷甾醇。干木中還含羥基喜樹堿,甲氧基喜樹堿。果實中還含羥基喜樹堿、去氧喜樹堿、喜樹次堿、白樺脂酸和喜果甙即長春甙內(nèi)酰胺。
2、功效作用
試治各種癌癥,急、慢性白血病,銀屑病以及血吸蟲病引起的肝脾腫大等。內(nèi)服:煎湯,根皮3~5錢;果實1~3錢;或制成針、片劑用。
3、臨床應用
治療血吸蟲病肝脾腫大:用100%喜樹皮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毫升,10~15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觀察17例,除個別脾腫未見好轉(zhuǎn)外,其余肝脾腫大均有不同程度的縮小,絕大多數(shù)自覺癥狀消失。
喜樹的市場信息
1、喜樹的價格
喜樹的價格約為15元/斤。
2、喜樹的選購方法
落葉喬木,高達20余米。樹皮灰色或淺灰色,縱裂成淺溝狀。小枝圓柱形,平展,當年生枝紫綠色,有灰色微柔毛,多年生枝淡褐色或淺灰色,無毛,有很稀疏的圓形或卵形皮孔。
3、喜樹的保存方法
喜樹可擱置在陰涼通風處,置干燥處。
相關(guān)閱讀
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中醫(yī)中藥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為中藥的歷史悠久且副作用小。喜樹皮就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于人體的健康有很多的好處,那么喜樹皮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來源】為珙桐科植物 喜樹 的 樹皮 。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喜樹"條。
【功能主治】治牛皮癬:喜樹皮(或樹枝)切碎,水煎濃縮,然后加羊毛脂、凡士林,調(diào)成10~20%油膏外搽。另取樹皮或樹枝一至二兩,水煎服,每天一劑。亦可取葉加水濃煎后,外洗患處。
【注意】忌用鐵器煎煮、調(diào)制。
【臨床應用】詳"喜樹"條。
【摘錄】《*辭典》
通過上文我們已經(jīng)了解到了中藥喜樹皮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對癥下藥,在生活中正確的食用喜樹皮。
喜樹的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抗癌,散結(jié),破血化瘀用于多種腫瘤,如胃癌、腸癌、絨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適治各種癌癥,急、慢性白血病,銀屑病以及血吸蟲病引起的肝脾腫大等??拱?清熱,殺蟲。用于胃癌,結(jié)腸癌,直腸癌,膀胱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外用治牛皮癬。
抗腫瘤作用:喜樹果、根皮的醇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樹果或根皮中所含喜樹堿及其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
江西《中草藥學》:“制癌,消結(jié)。對胃癌、直腸癌、膀胱癌有效;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亦效?!?/p>
《新編中醫(yī)學概要》:“破血化瘀。治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慢性髓性白血病有較好療效;對急性白血病只能暫時緩解癥狀。
內(nèi)服:煎湯,根皮3~5錢;果實1~3錢;或制成針、片劑用。
喜樹的副作用
一般認為果的作用較根皮佳,但毒性較大。內(nèi)服不宜過量。
《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忌用鐵器煎煮、調(diào)制。”
上?!吨胁菟帉W》:“一般認為果的作用較根皮佳,但毒性也大?!?/p>
喜樹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喜樹根適量 研粉,每服3克,日3次。如白血球下降可改為每服1.5克,日3次,維持量為每天0.1~0.5克,癥狀可獲緩解。
2、喜樹根皮30克 水煎服,日1劑。開始量可酌情增大。
3、喜樹皮15克,白花丹根、馬鞭草、葵樹子、白花蛇舌草各9克 水煎服,連服20天以上。宜于急性粒細胞型白血病與急性淋巴細胞型白血病,尤對兒童的療效更好??山Y(jié)合激毒及其它支持療法。
4、喜樹皮、喜樹根皮各等量 共研細末,水泛為丸,丸重3克,每服1丸,日3次,視血象改變減量??墒拱Y狀部分或完全緩解,急、慢性均可。
5、喜樹果實粉碎成絨狀,加0.1%氫氧化鈉水溶液15000毫升,煎煮2小時,pH=6~7,過濾,濾渣加0.1%氫氧化鈉水溶液10000毫升,煎煮1.5小時,過濾,兩次濾液合并濃縮,濃縮至300毫升,加喜樹果細粉吸收清液,80℃以下烘干,干后研粉過80目篩,再加半夏粉,混合均勻,加煉蜜制成小丸。
喜樹果的藥用價值
喜樹果,別名:千丈樹、水栗子、天梓樹。為珙桐科植物喜樹的果實。呈披針形,長2~2.5厘米,寬5~7毫米,先端尖,有柱頭殘基,基部變狹,可見著生在花盤上的橢圓形凹點痕,兩邊有翅。表面棕色至棕黑色,微有光澤,有縱皺紋,有時可見數(shù)條角棱和黑色斑點。質(zhì)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內(nèi)有種子1粒,干縮成細條狀。氣微,味苦。
功能主治:抗癌,散結(jié),破血化瘀。用于多種腫瘤,如胃癌、腸癌、絨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用量3—9g。喜樹果還具有解毒散結(jié),破血化瘀功效。用于各種癌癥,急慢性白血病,銀屑病及血吸蟲引起的肝脾腫大。喜樹果的醇提取物對動物移植性腫瘤,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喜樹果中所含喜樹堿及其衍生物,具有較強的抗癌活性。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根皮3-5錢;果實1-3錢;或制成針、片劑用。
喜樹果的副作用
副作用:副作用是藥物選擇性作用差引起的,是藥物本身所固有的作用。不管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都應該在醫(yī)生、藥師的指導下使用。當用藥的時候發(fā)生的不舒服的情況,一定要及時停藥,找醫(yī)生、藥師咨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人群禁忌:孕期、哺乳期慎用。
飲食禁忌:內(nèi)服不宜過量。
喜樹果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藥方:
1、治胃癌,直腸癌,肝癌,膀胱癌:喜樹果研末,每日1次,每次6克。(《辨證施治》)
2、治白血病:喜樹果30克,仙鶴草、鹿銜草、巖株、銀花、鳳尾草各30克,甘草9克。煎汁代茶飲。(《本草駢比》)
附方:
治療血吸蟲病肝脾腫大
用100%喜樹皮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每次2毫升,10~15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3~5天。觀察17例,除個別脾腫未見好轉(zhuǎn)外,其余肝脾腫大均有不同程度的縮小,絕大多數(shù)自覺癥狀消失。
治療銀屑病
以20%喜樹子軟膏外用,同時并用喜樹子注射劑(每毫升含生藥3克)肌肉注射,每次6~9克,每日3次,或每次9克,每日2次。觀察31例,6例痊愈,15例近期治愈,10例明顯好轉(zhuǎn)。平均用藥1周左右即可見效,鱗屑逐漸脫落,局部變光滑。治愈病例用藥時間,25~56天不等。對新發(fā)病例和未接受過芥子氣軟膏等治療者效果較好,鱗屑較固著不易剝離者見效較慢。治療中曾有2例單用針劑注射,觀察2周效果不顯著,而單用藥膏外涂者,卻有1例治愈。經(jīng)半年觀察,約有2/3病人在治療過程中陰囊皮膚有輕度發(fā)紅或糜爛反應;部分病人在用藥部位及周圍有皮膚發(fā)紅刺激反應;多數(shù)病人血象、小便無改變,肝功能無影響,亦無消化道反應。
書籍記載:喜樹原名旱蓮,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木類,曰:“旱蓮生南昌西山。赭干綠枝,葉如楮葉之無花權(quán)者,秋結(jié)實作齊頭筩子,百十攢聚如毯;大如蓮實。”并附果枝圖。據(jù)其圖文分析,所述旱蓮與本種一致。
蔥,既是人們四季常食的調(diào)味品,又是營養(yǎng)豐富的應時蔬菜。據(jù)分析,每百克大蔥含蛋白質(zhì)1.4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4.1克,維生素A原1.6毫克,還有維生素B1、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鎂等元素。蔥作為調(diào)味品是由于它含有特殊香氣的揮發(fā)油,其主要成分是蔥蒜辣素,也叫植物殺菌素。它除能促使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增加、提高食欲、增強消化功能外,還具有殺菌消炎作用。經(jīng)研究還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食蔥和蒜,還具有降低血脂、血糖、血壓及補腦作用。
老年腦力勞動者,常因用腦過度而引起食欲欠佳、消化不良等癥狀,有時甚至出現(xiàn)血壓升高等一系列反應,如果能事先多吃點大蔥或大蒜,則有預防上述癥狀的作用。為大腦提供能量所需的葡萄糖的轉(zhuǎn)變,需要維生素B1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把大蒜和少量維生素B1放在一起,即可產(chǎn)生一種叫蒜胺的物質(zhì)。這種物質(zhì)在增強維生素B1作用的同時,還能發(fā)揮比維生素B1更強的作用。大蔥中則含有一種叫前列腺素A的成分,若經(jīng)常食蔥,堆積的前列腺素A就可起到舒張小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從而有助于防治血壓升高所致的頭暈。國外學者也證明,常食大蔥或大蒜,會使人保持大腦靈活,甚至更活躍。
現(xiàn)代生活中人們利用先進的技術(shù)發(fā)現(xiàn)了許多以往未知的食物,特別是從微觀方面發(fā)現(xiàn)的各種物質(zhì)元素非常多,而且人們將其有用的部分發(fā)掘出來,制作成生活非常重要的各種物質(zhì),例如, 羥基喜樹堿就是一種常見的物質(zhì),由植物產(chǎn)生,下面就來看看羥基喜樹堿是什么呢?
羥喜樹堿為從珙桐科落葉植物喜樹的種子或根皮中提出額一種生物堿。喜樹堿因泌尿系統(tǒng)毒性大,臨床應用受到限制。本品為喜樹堿的羥基衍生物,作用機制與喜樹堿相似,但毒性較小。本品是DNA合成抑制劑,實驗研究表明主要作用于DNA合成期(即S期),對G0期細胞沒有作用,對G1、G2與M期細胞有輕微殺傷力。對多種動物腫瘤有抑制作用。作用機制為抑制DNA拓撲異構(gòu)酶Ⅰ。與常用抗腫瘤藥物無交叉耐藥、動物實驗顯示其抗瘤譜廣。對核酸特別是DNA的合成有明顯抑制作用。
羥喜樹堿在血液中的清除過程呈雙相曲線,兩相生物分別為4.5分鐘和29分鐘。給藥后1小時,膽囊、小腸內(nèi)容物維持濃度最高,其次為癌細胞,其他依次為骨髓、胃、肺等器官。靜脈注射的羥喜樹堿主要從膽汁排泄,通過糞便排出體外。24小時排出量胃39%,從糞便中排出29.6%,尿液中排出不到9%,癌細胞中24小時內(nèi)保持穩(wěn)定水平。
適應證
主要對肝癌、大腸癌、肺癌和白血病有效。
臨床應用
靜注:5~10mg/次,每周2~3次,1療程60~120mg。
不良反應
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骨髓抑制主要為白細胞下降。少數(shù)患者有脫發(fā)、心電圖改變及泌尿道刺激癥,但遠較喜樹堿為輕。
注意事項
妊娠期婦女、腎功能不佳者忌用。本品用藥期間應嚴格檢查血象。本品僅限用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靜脈給藥時,藥液切勿外溢,否則會引起局部疼痛及炎癥。
羌活是一種中醫(yī)常用的中藥材,經(jīng)常能夠出現(xiàn)在各種藥方中。不了解羌活功效與作用_羌活的功效作用的人們一定不要亂用,羌活的功效非常強大,不僅僅能夠預防血栓抗氧化、心肌缺血等疾病,還能夠解熱止痛、解表散。下面給大家具體介紹下在什么情況下能夠使用羌活。
一、羌活的功效與作用
1、解熱止痛
解止痛是中藥羌活的重要作用,它能讓人體發(fā)熱的癥狀明顯減輕,也具有出色的止痛作用,平時人們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或者身體腫痛時,都能服用適量的羌活,它能讓人體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很快減輕。
2、預防血栓抗氧化
羌活可以提高人體內(nèi)血小板的活性它能凈化血液,增強人體的抗凝血能呼,能讓人體血液流動加快,血栓形成的機率就會明顯下降。平時人們適量服用羌活還能清理身體內(nèi)的過氧化脂質(zhì),能提高人體的抗氧化能力,對延緩人體衰老有很大的好處。
3、預防心肌缺血
平時人們適量的服用羌活還能吸收豐富的揮發(fā)油,這些揮發(fā)油能促進腦垂體后葉素分泌,可以防止人體因這種物質(zhì)不足而引發(fā)心肌缺血,另外羌活中含有的一些營養(yǎng)成分還有明顯的強心作用,能提高心臟功能營養(yǎng)心肌,它們對預防心肌缺血也有很大好處。
4、解表散寒
解表散寒是羌活的重要功效,平時人們出現(xiàn)風寒感冒和惡寒無汁以及頭痛時都能服用羌活,它能發(fā)散風寒能讓身體出現(xiàn)的不適癥狀很愉減輕。另外羌活還能祛風除濕也能利尿通淋,它對人類的腎虛腰痛和風濕骨痛也有一定預防作用。
二、羌活的副作用
羌活是一種沒有毒性的中藥材,平時服用比較安全,副作用較小,它的副作用只出現(xiàn)在過量服用羌活時,人們在過量服用羌活以后會出現(xiàn)上火和出汗等不良反應,這些也是人們服用羌活以后最容易出現(xiàn)的副作用。
可能大家對骨腫瘤很陌生,它的病發(fā)原因有很多種,有人認為是由于骨頭病變導致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療骨腫瘤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骨腫瘤的治療方劑有哪些吧?以及它們的臨床效果到底怎么樣。
方名
喜樹仙鶴湯。
功能主治
功能清熱解毒,活血消腫。主治多發(fā)性骨髓痛。
處方組成
仙鶴草90克、蛇六谷6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邊蓮30克、半枝蓮30克、喜樹根10克、敗醬草根10克、蛇莓10克、白毛藤10克、大青葉10克、三棱10克、莪術(shù)10克、赤芍10克、紅花10克、生薏苡仁12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陰虛陽亢,濕熱內(nèi)蘊加黃芪10克、黃柏10克、知母10克、丹皮10克、生地10克、山桅9克、玉竹12克;冒失和降加陳皮6克、姜半夏6克、竹茹6克、雞內(nèi)金10克、山楂9克;氣血兩虛加黃芪30克、黨參15克、當歸10克、土地10克、熟地10克,黃精10克。
臨床療效
本方結(jié)合化療治療多發(fā)性骨髓瘤10例,其中顯效2例,緩解3例,無變化5例。存活最長1例5年。
處方來源
劉鏞振。
方名
黃芪海昆湯。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氣托毒,清熱消腫。主治晚期股骨肉瘤。
處方組成
當歸15克.郁金9克、川楝子5克、黃芪30克、黨參15克、白術(shù)12克、銀花30克、連翹30克、蒲公英30克、赤芍12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陳皮9克、半夏9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無。
臨床療效
本方治療1例晚期股骨肉瘤,患者友大腿后上方66厘米潰瘍,高出皮膚,菜花樣外翻,左腹股溝 54厘米硬質(zhì)腫塊,病理診斷為左股骨肉瘤,腹股為淋巴結(jié)轉(zhuǎn)移。因拒絕截肢,服上方3個多月,傷口愈合,腹股為淋巴結(jié)消失,隨訪10年仍健在。
處方來源
河南省洛陽醫(yī)專附屬醫(yī)院林芹壁。
結(jié)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骨腫瘤的相關(guān)方劑有了一定的了解,骨腫瘤的表現(xiàn)方式多種多樣,以上對骨腫瘤的中藥方劑對大家有所幫助,效果應人而異,不要盲目使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