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烏龜?shù)墓πc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活動有方,五臟自和。”自有人類文明以來,長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只有進行科學(xué)的養(yǎng)生,我們才能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正確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山烏龜?shù)墓πc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閱讀并收藏。
山烏龜?shù)暮喗?/p>
山烏龜,別名地不容,防己科,千金藤屬。常生長于石山,拉丁文名StephaniacepharanthaHayata.云南著名傳統(tǒng)中草藥。全世界約有50種,中國有30種,云南有18種。本屬植物富含生物堿,塊根發(fā)達,通常浮露地面,有多種可藥用。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廣西地不容、桂南地不容、大葉地不容、荷苞地不容、馬山地不容、小花地不容和黃葉地不容等的塊根。
山烏龜?shù)墓πc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廣西地不容塊根含左旋四氫掌葉防己堿(tetrahydropalrnatine),左旋咖坡任堿(capaurine),右旋異紫堇定(isocorydine),左旋斑點亞洲罌粟堿(roemerine),去氫斑點亞洲罌粟堿(dehydroroemerine),去氫千金藤堿(dehydrcotephanine),千金藤堿(stephanine),掌葉防己堿(palrnatine),二氫掌葉防己堿(dihydropalmatine),頭花千金藤堿(cepharanthine),輪環(huán)藤寧堿(cycleanine)及小檗胺(berbamine)等生物堿。
2、功效作用
2.1、性味:苦;寒。
2.2、歸經(jīng):胃;肝經(jīng)。
2.3、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清熱解毒。主胃痛;痢疾;咽痛;跌打損傷;瘡癤癰腫;毒蛇咬傷。
2.4、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患處。
3、臨床應(yīng)用
3.1、治癰疽疔毒發(fā)背、無名腫毒,不出頭者:地不榮,用雞蛋清調(diào)搽,留頂,一夜即出頭。出頭后,切勿妄敷。(《滇南本草圖說》)。
3.2、治熱毒攻眼,頭痛眉痛,壯熱不止:解毒子、木香、川大黃各三分。為末,漿水調(diào)膏攤貼,干即易之。(《普濟方》)。
3.3、治胃痛,氣脹腹痛:地不容根研末,每用五分,姜湯送下。(《云南中草藥》)。
3.4、催吐:地不容根,生用一至三錢,水煎服。(《云南中草藥》)。
3.5、治急性腸胃炎:地不容根干粉二至三分,吞服。(《云南中草藥選》)。
3.6、治神經(jīng)衰弱:地不容根一錢,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3.7、治瘧疾:地不容末五分,開水送服,或水煎服。(《昆明民間常用草藥》)。
山烏龜?shù)氖袌鲂畔?/p>
1、山烏龜?shù)膬r格
山烏龜?shù)膬r格約18元/公斤 。
2、山烏龜?shù)倪x購方法
性狀鑒別 塊根類球形或扁球形,或為不規(guī)則塊狀,直徑10-40cm,有時可達50-70cm,重數(shù)千克,有的可達數(shù)10kg。表面褐色、灰褐色至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的龜裂紋,散生眾多小凸點。商品多為橫切或縱切片,直徑2-7cm,厚0.5-lcm;新鮮切面淡黃色至黃色,或放置后呈深黃棕色者,表明含有顱痛定;切面為白色者,通常不含或含量較低。斷面常可見筋脈紋(三生維管束)環(huán)狀排列呈同心環(huán)狀,干后略呈點狀突起。氣微,味苦。
3、山烏龜?shù)谋4娣椒?/p>
可擱置在陰涼通風(fēng)處,置干燥處。
ys630.coM延伸閱讀
淮山的功效與作用,淮山有什么功效?淮山有什么作用?這里正佳為你介紹下淮山對人體的功效與作用,希望通過這篇淮山的功效與作用文章,讓你對淮山有一個新的認識與了解!
淮山的別名就是山藥,淮山作為高營養(yǎng)食品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糖類、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葡萄糖、粗蛋白氨基酸、膽汁堿、尿囊素、及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等營養(yǎng)成分。其有降血糖、治療糖尿病、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功效。下面正佳小編將詳細解釋淮山(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淮山的藥用價值
味甘,性平。 歸脾、肺、腎經(jīng)。
功能與主治
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 用于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 麩炒淮山補脾健胃。 用于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健脾益胃、助消化
淮山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zhì),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泄瀉等病癥
治療糖尿病功效
淮山中所含的糖蛋白,在體內(nèi)水解為蛋白質(zhì)和糖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其不但能補氣,又能養(yǎng)陰,補而不滯,養(yǎng)而不膩,對于輕型糖尿病有顯著療效。
防治動脈硬化和冠心病功效
淮山能供給人體大量的粘液蛋白、淀粉酶、纖維素、多巴胺,所以淮山是防止動脈硬化的理想食療品之一。
補虛降血糖功效
淮山中含有豐富的多糖成分,對血糖有明顯的降低作用,在補虛上可稱的上是上品。
提高免疫、延緩衰老功效
淮山能促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從而達到滋補細胞,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常期食用可以長壽。
補氣養(yǎng)血、護膚養(yǎng)顏作用
益氣、健脾、養(yǎng)胃,含有能大量黏液蛋白,能增強黏膜與皮膚的潤滑度、多巴胺、皂甙,皂甙,有改善皮膚血液供應(yīng)、使皮膚柔嫩、抗衰老的作用。
益氣補肺、止咳定喘作用
淮山含有皂甙、黏液質(zhì),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yǎng)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癥。
補腎的作用
具有補肺益氣、養(yǎng)陰止咳、調(diào)肺化痰的功效。
防止肚子瀉作用
能滋陰又能利濕,能滑潤又能收澀,能治療大便溏瀉。
延年益壽
淮山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預(yù)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滋腎益精
淮山含有多種營養(yǎng)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shù)等癥,皆可服之。
淮山的食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適宜糖尿病患者、腹脹、病后虛弱者、慢性腎炎患者、長期腹瀉者
2、淮山有收澀的作用,故大便燥結(jié)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實邪者忌食淮山。
淮山的做法大全
一、洋參淮山烏雞湯
原料:西洋參15克,淮山30克,紅棗20克,烏雞250克,生姜三片。
做法:
1.將西洋參洗凈切薄片,淮山、紅棗洗凈。
2.烏雞洗凈,斬件,放入沸水中煮3分鐘,撈起,備用。
3.把全部用料放入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適量。
4.先用武火煮沸,繼用文火煮1小時左右,調(diào)味即可飲湯食肉。
營養(yǎng)提示:
本方偏于滋補,多適于腫瘤病人體質(zhì)差或放、化療后正氣虧虛者。如外感未清或濕熱明顯者慎用。
二、冬蟲草淮山鴨湯
原料:冬蟲草3錢,淮山4錢,鴨一只,杞子三錢,元貝四粒,元肉三錢。
做法:
1、水鴨飛水,洗凈備用,其余材料也洗凈備用。
2、煲內(nèi)放適量的水,猛火煲至水沸,將全部材料放下,改用中火煲二至三小時。
3、加入適量食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營養(yǎng)提示:
冬蟲草含多種氨基酸。蟲草酸,蟲草素,蟲草多糖等,能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強壯心腦元貝含有豐富蛋白質(zhì)、鈣質(zhì)、磷質(zhì)及?;撬岬?。元肉功能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淮山功能補肺益腎,健脾止瀉。
山梔的簡介
山梔,又名木丹、鮮支、卮子、越桃、水橫枝、支子花、枝子花、山梔花、黃雞子、黃荑子、黃梔子、黃梔、山黃梔、玉荷花、白蟾花、大紅梔、山枝子等,常綠灌木,高達2m左右,白花有芳香,花期5-7月,果期8-11月,屬茜草科梔子屬植物。
常綠灌木,高達2m。葉對生或3葉輪生,葉片革質(zhì),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14cm,寬2~7cm,全緣;托葉2片,通常連合成筒狀包圍小枝?;▎紊谥Χ嘶蛉~腋,白色,芳香;花萼綠色,圓筒狀;花冠高腳碟狀,裂片5或較多;花單生枝端,芳香;萼管倒圓錐形,有棱,裂片線形,花瓣成旋轉(zhuǎn)卷形排列,花開時成高腳杯狀或碟狀,5~6裂,初為白色,后變?yōu)槿辄S色;雄蕊與花冠裂片同數(shù);子房1室。果卵圓形,黃色,為肉質(zhì)果;有翅狀縱棱5~8條;種子多數(shù)。子房下位?;ㄆ?~7月,果期8~11月。
分布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福建、臺灣等地。藥材主產(chǎn)浙江、江西、湖南、福建;此外,四川、湖北、云南、貴州、江蘇、安徽、廣東、廣西、河南等地亦產(chǎn)。
山梔的功效與作用
功效
1、瀉火除煩:適于熱擾心神。a.外感熱病,邪郁上焦,心胸煩悶不眠。b.火毒熾盛,高熱煩躁,甚至譫語。
2、涼血解毒:用于血分熱毒證。a.血熱妄行,吐血,衄血,尿血。b.咽腫目赤,熱毒瘡瘍,屬實熱的。
3、清利濕熱:適用于肝膽及下焦?jié)駸嶙C。a.肝經(jīng)濕熱郁火,心煩易怒,脅痛口苦。b.濕熱黃疸及濕熱下注,熱淋澀痛。
臨床應(yīng)用
1、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取山梔制成10%及50%兩種煎劑,每天3次飯后服用。一部分病人用10%煎劑每次10毫升,以后逐漸遞增至50毫升;另一部分病人用50%煎劑,每次10-15毫升。共治19例,7例痊愈,10例接近痊愈。住院9-63天不等,平均30.3天。
2、治療扭挫傷:將山梔子搗碎,研成粗粉,以溫水調(diào)成糊狀,加入少許酒精,包敷傷處。一般3-5天更換1次,如腫脹明顯可隔天更換1次。骨折者不宜使用,脫臼者應(yīng)先整復(fù)后再用。如有肢體麻痹,應(yīng)配合理療及針灸治療。治療407例,24小時內(nèi)疼痛消失者328例;48小時內(nèi)消失者66例;72小時內(nèi)消失者13例。疼痛平均消失時間為30小時。腫脹消退時間平均為2.5天;血腫吸收時間平均為7.8天;功能恢復(fù)時間平均為5.1天?;蛴命S梔子、明乳香加適量黃酒,攪拌后放鍋內(nèi)蒸成糊膏狀,待微溫時敷于患部,厚度以1-1.5厘米為宜。用時先在局部涂凡士林1層,然后再敷藥,上蓋油紙,繃帶包扎。間隔2-3天換藥。治療56例,除2例療效不佳外,54例均治愈。亦可用黃梔子粉2兩,面粉1兩,雞蛋1個,燒酒適量,調(diào)成糊狀敷于局部,待藥干后更換新藥。一般在敷藥2次后即見效果。
3、用于止血:取黃梔子粉100克,以20%明肢液調(diào)成膏狀,烘干碾成100號細粉,再加適量苯甲酸,高壓消毒備用。對一般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3~6克,每日3次。亦可用作局部止血劑。
山梔的市場信息
1、山梔的價格
一般15元/斤。
2、山梔的選購方法
選購天然的品種。
3、山梔的保存方法
常溫。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山柏,詳細的描述一下山柏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xué)習(xí)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別名】大地柏枝、散柏枝、貴州蹄蓋蕨
【來源】藥材基源:為蹄蓋蕨科植物長江蹄蓋蕨的全草。
【原形態(tài)】植株高30-50cm。根莖短而直立,頂部及葉柄基部密被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2-25cm,禾稈色;葉片草質(zhì),長圓形,長18-40cm,寬11-14cm,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略縮狹,上面無毛,沿葉軸和羽軸兩側(cè)的溝旁疏生少數(shù)針狀刺,下面沿葉軸、羽軸和小羽軸密被短腺毛,三回深羽裂;羽片10-14對,下部1-2對通常對生,向上的互生,稍斜展,有短柄,披針形,中部的較大,長5-8cm,寬1.5-2.5cm,先端漸尖呈尾狀,基部1對通常略縮短;小羽片長圓狀披針形,具有狹翅的短柄,深羽裂,先端鈍,裂片有1-3個短尖齒;中脈上面有細長刺,葉脈羽狀,小脈單一,少有分叉。孢子囊群背生于裂片上側(cè),通常為馬蹄形;囊群蓋長圓形,全緣。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0-2000m的林下濕地、溪溝邊和巖石上。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癰腫瘡毒;痢疾;鼻衄;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末敷。
【摘錄】《中華本草》
經(jīng)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關(guān)于山柏的相關(guān)知識。不管是從食物保健還是中醫(yī)的角度,山柏的作用都是不可小覷的。
近期各大電視頻道推出各種養(yǎng)生節(jié)目,飲食節(jié)目也推出特色養(yǎng)生食療方法,在方方面面都顯示出養(yǎng)生的觀念逐漸在人們的認識中加深,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種養(yǎng)生的藥材山艾葉。
【英文名】Oakleaf Ajania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構(gòu)葉亞區(qū)的全草。
【原形態(tài)】櫟葉亞菊 半灌木,高60-150cm。老枝灰黑色,上部花序分枝、花梗均生白色狀絹毛。葉互生;葉有短柄,柄基部無葉耳;中部葉長橢圓形、披針形、倒卵狀長圓形,稀為寬線形,長5-8cm,寬2-4cm,邊緣有粗齒或缺刻狀淺裂或深裂,裂片3-4對,中上部葉不裂,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達10cm,上部葉漸小,葉質(zhì)堅硬,上面綠色,無毛,下面白色,密被絹毛。頭狀花序多數(shù),在枝頂呈傘房花序,花枝及花梗粗壯;總苞鐘形,總苞片4層,外層卵狀披針形,中內(nèi)層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外層稀生絹毛,邊緣膜質(zhì);雌花11個,邊生,花冠細管狀,4齒裂,一齒較大;兩性花管狀,長3mm,全部花冠黃色,外面有腺點。瘦果長1.5mm。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200-3900m的山坡林下、林緣灌叢中。
【性味】味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溫經(jīng)止血;散寒止痛。主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痛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地上部:作艾葉用。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本篇文章對山艾葉功效的詳細介紹,我們可以從中了解到山艾葉的幾大功效。這些功效對于體質(zhì)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確不失為一個調(diào)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山沉香是一種中藥,山沉香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藥物都是用山沉香作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山沉香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別名】羽葉丁香
【來源】木犀科 山沉香 Syringa pinnatifolia Hemsl.,以 根 入藥。
【生境分布】寧夏、陜西、四川。
【性味】辛,微溫。
【功能主治】降氣,溫中,暖胃。主治胃腹脹痛,寒喘。外用治皮膚擦傷,燒煙熏治子宮脫垂、脫肛。
【用法用量】6分~2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為大家介紹了關(guān)于山沉香的一些基本資料,希望大家可以多學(xué)一點中草藥的知識,這樣對自己也是有好處的。
山芙蓉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山芙蓉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別名】假芙蓉、白背木。
【來源】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長毛黃葵的根。
【原形態(tài)】長毛黃葵 多年生草本,高0.5-2m。全株被黃色長硬毛,毛長5-6mm。葉互生;葉柄長4-12cm,密被黃色長硬毛;托葉線形,長1.5-3cm,密被黃色長硬毛;莖下部的葉圓形,直徑約9cm,具5淺裂;莖中部的葉心形,具粗齒;莖上部的葉箭形,長6-14cm;兩面均密被長硬毛,沿脈上疏被長剛毛或星狀長剛毛?;斏蛞干?,3-9朵花排列成總狀花序,花梗長1-1.5cm,密被黃色長硬毛;小苞片15-20,線形,長2-3.5cm,寬1-2mm,密被黃色長硬毛;萼佛焰苞狀,較長于小苞片,密被黃色長硬毛;花黃色,直徑約13cm,花瓣長5-8cm;雄蕊花柱長約2cm;花柱分枝5,柱頭扁平。蒴果近球形,直徑約3cm,長3-4cm,密被黃色長硬毛,種子多數(shù),腎形,具乳突狀脈紋。花期5-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300m的草坡。
【性味】淡;平
【功能主治】健脾消食;解毒。主胸腹脹滿;消化不良;便秘;咽喉腫痛;肺熱咳嗽;瘡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山芙蓉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山芙蓉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山芙蓉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中藥的本質(zhì)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山稗子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山稗子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紅果莎、烏禾、旱稗(《滇南本草》整理本),紅稗、野紅米草、水高梁、野雞稗、紅米、野高梁(《云南中草藥》),土稗子、山高梁(《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 山稗子 的 果實、根 或 全草 。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多年生禿凈草本。根莖橫走。莖三棱形。葉線形,長30~50厘米,先端長尖,葉鞘禿凈。苞片呈葉狀,線形,褐色;穗狀花序多數(shù),密集形成頂生圓錐花序式;鱗片淡褐色,卵形,覆瓦狀排列;雄蕊3;囊苞卵形,有短喙,紅色。小堅果卵狀三棱形,棕紅色,包在宿存的囊苞內(nèi)?;ㄆ诖合?。
【生境分布】生山坡林邊或疏林中。分布西南等地。
【性味】①《滇南本草》:"米:味甘;殼:澀;根葉:苦澀,性微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鼻衄,消化道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5~1兩。
【附方】①治婦人氣血虧損,腎肝血虛,行經(jīng)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疼,肚腹冷疼,氣脹,心慌怔忡,血行淡黃色,或三天巳止,或五天再行,七八天又行方止,故有散經(jīng)敗血之名;或月水過多,將成崩癥,或已成血崩:山稗子五錢,煎湯點水酒服。(《滇南本草》)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滇南本草》
對于山稗子的藥用價值大家應(yīng)該知道了,我們平時應(yīng)該多關(guān)注這方面的信息,這樣就可以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所準備,不至于驚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