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_九香蟲的藥用價值
夏季養(yǎng)生茶的功效與作用。
運動可以代替保健品,但所有的藥物和保健品都不能代替運動。隨著生活的提升,養(yǎng)生已經(jīng)成為社會性的關(guān)注焦點,作好了養(yǎng)生我們的生活質(zhì)量才更好。我們該怎么進行科學(xué)的中醫(yī)養(yǎng)生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_九香蟲的藥用價值”,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導(dǎo)讀:中藥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九香蟲圖片、九香蟲的藥用價值、九香蟲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九香蟲簡介九香蟲圖片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九香蟲的藥用價值九香蟲的炮制方法九香蟲的用法用量九香蟲的副作用九香蟲簡介
九香蟲,為蝽科動物九香蟲的全體。11月至次年3月前捕捉。置適宜容器內(nèi),用酒少許將其悶死,取出陰干;或置沸水中燙死,取出,干燥。
本品呈六角狀橢圓形而扁平,長1.8~2.2厘米,寬1~1.2厘米,棕紅色或棕黑色。頭很小,略呈三角形,復(fù)眼突出呈卵圓狀,單眼1對。觸角5節(jié),第1節(jié)較粗,圓筒形,長為第2節(jié)之半,其余4節(jié)較細長而扁,第2節(jié)長于第3節(jié),二三兩節(jié)長度比約為4:3至5:3,觸角多脫落。背部有翅2對、胸足3對,后足最長,多數(shù)脫落。質(zhì)脆。有特異腥臭,味微咸。
九香蟲圖片
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
行氣止痛;溫腎壯陽。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歷脅胃脘脹痛以及堅陽不足之腰痛;陽痿。用于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
1、《綱目》:治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壯元陽。
2、《本草新編》:興陽益精。
3、《現(xiàn)代實用中藥》:適用于神經(jīng)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悶,因精神不快而發(fā)胸窩滯痛等癥,配合其他強壯藥同服有效。
九香蟲的藥用價值
1、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一兩(半生半熟),車前于四錢(微炒),陳皮四錢,白術(shù)五錢,杜仲八錢(酥炙)。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錢五分,鹽白湯或鹽酒送下,空心服,臨臥仍服一次。(《攝生眾妙方》烏龍丸)
2、治胸脘脅痛:九香蟲三兩,炙全蝎二兩。研末,蜜丸,每丸一錢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3、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半生半熟)30g,車前子(微炒)、陳皮各12g,白術(shù)15g,杜仲(酥炙)24g。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4.5g,鹽白湯或黃酒送下,空心服,臨臥再服1次。方中九香蟲補腎助陽,溫運脾陽,理氣止痛,為君藥。(《攝生眾妙方》烏龍丸)
4、治胸脘脅痛:九香蟲90g,炙全蝎60g。上細末,蜜丸,每丸重3g,每服半丸,日服2次。方中九香蟲,溫運脾陽,理氣止痛,為君藥。(《吉林中草藥》)
5、治胸脘悶痛:九香蟲30g,車前子12g,杜仲24g。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臨臥再服1次。方中九香蟲溫運脾陽,理氣止痛,為君藥。(《攝生眾妙方》烏龍散)
九香蟲的炮制方法
1、九香蟲: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2、炒九香蟲:取凈九香蟲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九香蟲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0.6-1.2g。
九香蟲的副作用
1、凡陰虛內(nèi)熱者禁服。
2、陰虛陽亢者慎服。
以上就是一些九香蟲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中藥九香蟲是很多人都比較熟悉的一種藥材,不少人都喜歡用這個中藥保養(yǎng)自己的身體。不過問到它有哪些藥用價值的時候卻沒有幾個人能知道,這樣肯定是不行的。建議大家平常就要多去了解一下九香蟲的基本常識,下面就從它的藥用價值開始了解吧!希望通過下面的內(nèi)容,大家能夠有所了解。
九香蟲,是一種會飛的青黑色昆蟲,指甲般大小,狀如水龜。春夏季節(jié),爬在農(nóng)作物的莖葉上吸食漿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種奇臭難狀的氣體,使人避而遠之,因而落個“屁巴蟲”或“打屁蟲”的臭名。但是屁巴蟲含有九香蟲油,一經(jīng)炒熟之后,即是一種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藥用美食,因此,它又贏得了“九香蟲”的美稱。
九香蟲的作用:
行氣止痛;溫腎壯陽。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歷脅胃脘脹痛以及堅陽不足之腰痛;陽痿。用于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
《綱目》:治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壯元陽。
《本草新編》:興陽益精。
《現(xiàn)代實用中藥》:適用于神經(jīng)性胃痛,腰膝酸痛,胸脘郁悶,因精神不快而發(fā)胸窩滯痛等癥,配合其他強壯藥同服有效。
九香蟲的藥用價值:
1、椒鹽九香蟲:九香蟲30g,油炒熟,放入花椒粉、食鹽少許嚼食,用酒或溫開水送下。本品味香可口而有補腎興陽作用。用于腎虛陽痿,多食有效。
2、減味烏龍丸:九香蟲30g,杜仲25g,白術(shù)15g,陳皮12g。一同研為細末,煉蜜作丸服。每次服5g,早、晚各服1次,淡鹽開水送下。本方由《攝生眾妙方》烏龍丸減去車前子而成。方中和九香蟲、杜仲補肝腎、強腰膝,白術(shù)、陳皮健脾理氣。用于肝腎虛損,腰膝酸痛,而有脾虛少食、氣滯脘腹?jié)M悶的癥狀者。
3、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一兩(半生半熟),車前于四錢(微炒),陳皮四錢,白術(shù)五錢,杜仲八錢(酥炙)。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錢五分,鹽白湯或鹽酒送下,空心服,臨臥仍服一次。
4、治胸脘脅痛:九香蟲三兩,炙全蝎二兩。研末,蜜丸,每丸一錢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
5、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半生半熟)30g,車前子(微炒)、陳皮各12g,白術(shù)15g,杜仲(酥炙)24g。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每服4.5g,鹽白湯或黃酒送下,空心服,臨臥再服1次。方中九香蟲補腎助陽,溫運脾陽,理氣止痛,為君藥。
6、治胸脘脅痛:九香蟲90g,炙全蝎60g。上細末,蜜丸,每丸重3g,每服半丸,日服2次。方中九香蟲,溫運脾陽,理氣止痛,為君藥。
7、治胸脘悶痛:九香蟲30g,車前子12g,杜仲24g。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臨臥再服1次。方中九香蟲溫運脾陽,理氣止痛,為君藥。
中藥九香蟲的藥用價值上面文章當中已經(jīng)為大家講解得非常詳細了,大家可以看看有沒有適合自己的藥用價值,如果自己也需要這方面的補充的話,就可以弄點九香蟲吃吃。不過這屬于中藥,是需要醫(yī)生開處方的,具體劑量也是需要醫(yī)生決定的。
九香蟲的簡介
九香蟲(學(xué)名:Coridius chinensis)為兜蝽科九香蟲屬下的一個種。九香蟲,即半翅目,異翅亞目,蝽科的瓜黑蝽。是一種會飛的青黑色昆蟲,指甲般大小,狀如水龜。春夏季節(jié),爬在農(nóng)作物的莖葉上吸食漿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種奇臭難聞的氣體,使人避而遠之,因而落個“臭板蟲”,“屁巴蟲”或“打屁蟲”的臭名。屁巴蟲含有九香蟲油,一經(jīng)炒熟之后,即是一種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藥用美食,因此,它又贏得了“九香蟲”的美稱。
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
1、富含物質(zhì)
全蟲含脂肪,蛋白質(zhì),甲殼(chitin)等。脂肪中有硬脂酸(stearicacid),棕櫚酸(palmiticacid),油酸(oleicacid)。其特殊臭味來源于醛、酮成分。還含錳、鎂等微量元素。
2、功效作用
理氣止痛,溫中助陽。用于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膈脘滯氣,脾腎虧損,元陽不足。用九香蟲一兩(半生焙),車前子(微炒)、陳桔皮各四錢,白術(shù)(焙)五錢,杜仲(酥炙)八錢,人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錢五分,以鹽開水或鹽酒磅下,早晚各服一次。
3、臨床應(yīng)用
用量3~9克,煎湯;或入散劑,0.6~1.2克。一般炮制后用。用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脹痛以及腎陽不足之腰痛、陽痿。
4、科學(xué)研究
九香蟲在試管內(nèi)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杜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及福氏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元素分析表明,九香蟲的抗癌、抑癌元素錳和鎂的含量較高,至癌元素鎳、鉻、砷、鎘、鈹?shù)暮枯^低,似可能有抗癌作用。
九香蟲的市場信息
1、九香蟲的價格
九香蟲的價格約為2.00/克。
2、九香蟲的選購方法
本品略呈六角狀扁橢圓形,長1.6-2cm,寬約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澤。頭部小,與胸部略呈三角形,復(fù)眼突出,卵圓狀,單眼1對,觸角1對各5節(jié),多已脫落。腹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每節(jié)近邊緣外有突起的小點。質(zhì)脆,折斷后腹面有淺棕色的內(nèi)含物。氣特異味微咸。以個均勻、棕褐色、油性大、無蟲蛀者為佳。
3、九香蟲的保存方法
九香蟲置木箱內(nèi)襯以油紙,防潮、防蛀。
九香蟲[圖]是中醫(yī)醫(yī)藥的一種,對于許多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下面我們就對九香蟲[圖]簡單的介紹一下。
【英文名】ASpONGOpUS
【來源】本品為蝽科昆蟲 九香蟲 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 的 干燥體 。11月至次年3 月前捕捉。置適宜容器內(nèi),用酒少許將其悶死,取出陰干;或置沸水中燙死,取出,干燥。
【性狀】本品略呈六角狀扁橢圓形,長1.6~2cm,寬約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澤。頭部小,與胸部略呈三角形,復(fù)眼突出,卵圓狀,單眼1對,觸角1對各5節(jié),多已脫落。背部有翅2對,外面的1對基部較硬,內(nèi)部1對為膜質(zhì),透明;胸部有足3對,多已脫落。腹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每節(jié)近邊緣處有突起的小點。質(zhì)脆,折斷后腹內(nèi)有淺棕色的內(nèi)含物。氣特異,味微咸。
【炮制】 九香蟲 :除去雜質(zhì)。
【性味】咸,溫。
【歸經(jīng)】歸肝、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溫中助陽。用于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
【用法用量】3~9g。
【貯藏】置木箱內(nèi)襯以油紙,防潮、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文章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九香蟲[圖]的功效與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它常見的功效,這對我們在生活中正確使用九香蟲[圖]起到一定的幫助。九香蟲[圖]可以有效的改善我們的體質(zhì),對提高我們的身體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九香蟲可不是一種普通的蟲子,并不是因為蟲的身體發(fā)香,才被叫做九香蟲,九香蟲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成藥,因為名字不同,很多人所以不了解,這是一種經(jīng)常我們在地上會看到的蟲子,看似陌生可對胸痛,乏力,身體虛弱有著不錯的滋補功效,而且九香蟲的藥用價值同樣很廣泛。
九香蟲的功效:
九香蟲為蝽科動物九香蟲的全體,九香蟲別名黑兜蟲、瓜黑蝽、屁板蟲、屁巴蟲,九香蟲有行氣止痛;溫腎壯陽的功效,九香蟲主治脾虛氣滯、胸脘痞悶、疼痛、腎虛陽衰、腰膝酸痛、陽痿尿頻等,陰虛陽亢者慎服九香蟲。
功效分類:理氣藥;溫里藥。
別名:黑兜蟲、瓜黑蝽、屁板蟲、屁巴蟲。 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
性味:味咸;性溫
歸經(jīng):肝經(jīng);腎經(jīng);脾經(jīng)。
功效:行氣止痛;溫腎壯陽。
主治:用于脾虛氣滯,胸脘痞悶、疼痛;腎虛陽衰、腰膝酸痛、陽痿尿頻等。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入丸、散,0.6-1.2g。
九香蟲為蝽科動物九香蟲的全體。
炮制方法:
九香蟲: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篩去灰屑。
炒九香蟲:取凈九香蟲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
九香蟲的作用:
九香蟲理氣止痛,溫中助陽。九香蟲用于胃寒脹痛,肝胃氣痛,腎虛陽痿,腰膝酸痛。
1、九香蟲治胸脘脅痛:九香蟲三兩,炙全蝎二兩。研末,蜜丸,每丸一錢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藥》)
2、九香蟲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一兩(半生半熟),車前子四錢(微炒),陳皮四錢,白術(shù)五錢,杜仲八錢(酥炙)。上為細未,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錢五分,鹽白湯或鹽酒送下,空心服,臨臥仍服一次。(《攝生眾妙方》烏龍丸)。
3、九香蟲治腎虛陽痿:椒鹽九香蟲:九香蟲30g,油炒熟,放入花椒粉、食鹽少許嚼食,用酒或溫開水送下。本品味香可口而有補腎興陽作用。用于腎虛陽痿,多食有效。
4、烏龍丸:九香蟲30g,杜仲25g,白術(shù)15g,陳皮12g。一同研為細末,煉蜜作丸服。每次服5g,早、晚各服1次,淡鹽開水送下。
本方由《攝生眾妙方》烏龍丸減去車前子而成。方中和九香蟲、杜仲補肝腎、強腰膝,白術(shù)、陳皮健脾理氣。用于肝腎虛損,腰膝酸痛,而有脾虛少食、氣滯脘腹?jié)M悶的癥狀者。
因為九香蟲的藥用價值廣泛,所以中醫(yī)會把九香蟲的尸身,炒熟之后磨成粉,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入中藥中食用,九香蟲本身具有治療胸痛,胸悶,腎虛等癥狀,但不能經(jīng)常食用,就想從本身屬于蟲體,吃太多對身體沒有好處。
九香蟲這種藥材我們在生活中主要是用于治療炎給以及腎虛等癥狀,并且它對于我們治療脾虛腰酸等是很好的,所以建議男性朋友們可以適當?shù)牟捎镁畔阆x來治療疾病。我們在生活中想要食用九香蟲,我們應(yīng)該要根據(jù)醫(yī)生的建議去服用九香蟲。
九香蟲為蝽科動物九香蟲的全體,九香蟲別名黑兜蟲、瓜黑蝽、屁板蟲、屁巴蟲,九香蟲有行氣止痛;溫腎壯陽的功效,九香蟲主治脾虛氣滯、胸脘痞悶、疼痛、腎虛陽衰、腰膝酸痛、陽痿尿頻等,陰虛陽亢者慎服九香蟲。
九香蟲利膈間滯氣,助肝腎虧損;九香蟲一兩(半生半熟),車前子四錢(微炒),陳皮四錢,白術(shù)五錢,杜仲八錢(酥炙)。九香蟲治胸脘脅痛:九香蟲三兩,炙全蝎二兩。研末,蜜丸,每丸一錢重。上為細未,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糠诲X五分,鹽白湯或鹽酒送下,空心服,臨臥仍服一次。
九香蟲治腎虛陽痿:椒鹽九香蟲:九香蟲30g,油炒熟,放入花椒粉、食鹽少許嚼食,用酒或溫開水送下。一同研為細末,煉蜜作丸服。每次服5g,早、晚各服1次,淡鹽開水送下。用于肝腎虛損,腰膝酸痛,而有脾虛少食、氣滯脘腹?jié)M悶的癥狀者。
根據(jù)這篇文章對于九香蟲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的介紹,相信你們看完之后應(yīng)該都知道九香蟲這種東西對于我們治療疾病是很有療效的。如果是腎虛的男性朋友們,你們在生活中可以適當?shù)牟捎镁畔阆x來治療疾病,希望你們加以利用。
中藥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tǒng)寶貝,在古老的中國,還沒有西藥之前,一直使用中藥的方子治療疾病。中藥有我們中國人的精神,我們不能丟棄它?,F(xiàn)如今還是有很多人在用中藥方子,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個中藥,名叫九香蟲。九香蟲一經(jīng)炒熟之后,即是一種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藥用美食,并且有多種功效。
【中藥名】九香蟲 jiuxiangchong
【別名】臭屁蟲、屁板蟲、瓜黑蝽。
【英文名】Aspongopus。
【來源】蝽科昆蟲九香蟲Aspongopus chinensis Dallas的蟲體。
【動物形態(tài)】全蟲六角狀橢圓形而扁平,紫黑色帶銅色光澤。頭小,略呈三角形,復(fù)眼突出,卵圓形,單眼1對。喙較短,觸角5節(jié)。前胸背板及小盾片均具不規(guī)則橫皺紋。翅2對,前翅為半鞘翅,棕紅色,翅末1/3為膜質(zhì)。足3對,褐色,以后足最長。腹面密布細刻及皺紋,后胸膜板前緣區(qū)有2個臭孔,能由此放出臭氣。
【產(chǎn)地分布】成蟲常在土塊、石塊下及石縫中越冬,每年3月飛出。分布于我國西南、華南、華東地區(qū)與湖北、湖南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季捕捉。置適宜容器內(nèi),用酒少許將其悶死,取出陰干;或置沸水中燙死,取出,干燥。
【藥材性狀】本品呈六角狀扁橢圓形,長1.6~2厘米,寬約1厘米。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澤。頭部小,與胸部略呈三角形,復(fù)眼突出,卵圓狀,單眼l對,觸角1對各5節(jié),多已脫落。背部有翅2對,外面的l對基部較硬,內(nèi)部1對為膜質(zhì),透明;胸部有足3對,多已脫落。腹部棕紅色至棕黑色,每節(jié)近邊緣處有突起的小點。質(zhì)脆,折斷后腹內(nèi)有淺棕色的內(nèi)含物。氣特異,味微成。
【性味歸經(jīng)】性溫,味辛、咸。歸肝經(jīng)、脾經(jīng)、腎經(jīng)。
【功效與作用】行氣止痛、溫腎壯陽。屬理氣藥。
【臨床應(yīng)用】用量3~9克,煎湯;或入散劑,0.6~1.2克。一般炮制后用。用治肝胃不和或寒郁中焦所致的胸肋胃脘脹痛以及腎陽不足之腰痛、陽痿。
【主要成分】含脂肪、蛋白質(zhì)、甲殼質(zhì)等。脂肪中含棕櫚酸、硬脂酸、油酸。實驗表明,九香蟲試管內(nèi)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傷寒桿菌、甲型副傷寒桿菌和福氏痢疾桿菌有較強抑制作用。其水煎液具有較強的纖溶作用和鎮(zhèn)痛作用。九香蟲的抗癌、抑癌元素錳和鎂含量較高,可能有抗癌作用。
【使用禁忌】陰虛內(nèi)熱者禁服。
中醫(yī)是我們老祖宗祖祖輩輩留下來的精華,可以說已經(jīng)深入我們中國人的骨髓,但是隨著西醫(yī)的傳入,這個古來的精華已經(jīng)逐漸被大家遺忘,現(xiàn)在只有極少數(shù)的人相信中醫(yī),有的還只是道聽途說,所以小編希望大家能從心里面去真正了解中醫(yī),了解我們的文化并且真正相信它。
說起九頭蟲相信大家也都不知道是什么?其實它就是一味中藥,也叫做洋蟲,它是糧食的害蟲之一,但是由于其本身富含有蛋白質(zhì)和各種氨基酸等能人體有益的物質(zhì),因此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也是可以食用和藥用的。而也有不少的人在人工飼養(yǎng)它,可是它要以各種名貴的中草藥來喂,比如大棗、靈芝片、人參、核桃等等,那么九頭蟲有什么藥用價值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吧。
1、治五勞七傷:白茯苓三錢,洋蟲七個。搗爛。每日空心酒沖服,以復(fù)元為止。
2、治勞嗽:牛骨髓三錢,核桃肉三錢。共為末,入洋蟲七個,再搗為丸,每丸三錢。每日五更銜化一丸。
3、治吐血不止,喘息燥熱:古墨研濃,貝母三分(研末),洋蟲七個。陳酒沖服七次。
4、治哮喘:洋蟲九個。薄荷湯送。
5、治胃痛心疼:洋蟲七個。木香末沖酒服。
6、治氣痛:洋蟲九個。檳榔湯送。
7、治反胃膈食:生姜七片,裝布袋內(nèi),入糞坑浸七日,取起,清水洗凈,埋土中,一層姜,一層土,七日取起,用陰陽瓦焙干為末。每次一分,用洋蟲七個,沖酒服三次。
8、治傷食:洋蟲九個。姜湯送。
9、治膨脹:洋蟲二十四個。薄荷、陳皮湯送。
10、治痢疾:白痢用紅糖,紅痢用白糖,陳酒沖洋蟲七個服。
11、治中風(fēng)不語:洋蟲二十四個。薄荷、燈心湯送。
12、治風(fēng)癱:洋蟲九個。木香湯送。
13、治急慢驚風(fēng):洋蟲九個。薄荷、杏仁湯送。
14、治小便不適:燈心、車前各七根,洋蟲七個。陳酒沖服。
15、治夢遺,白濁,血淋,白帶;芡實三錢(微炒,研末),白果五枚(去皮、心)。先將藥搗爛,再加淫羊藿二錢(去邊),廣皮二錢,韭子三錢同煎。用洋蟲七個,酒沖服。
16、治經(jīng)水不調(diào):香附、陳皮、益母草、當歸,元胡索各八分。水煎和酒沖洋蟲七個服之。久遠者連服數(shù)次。
17、治瘧后寒熱不調(diào):洋蟲七個。未發(fā)之先,沖酒服三次。
18、治無名腫毒:洋蟲十六個。陳酒送,五更服。
19、治打傷:洋蟲九個。黑棗薄荷湯送。
20、治刀斧傷:洋蟲搗敷。
導(dǎo)讀:中藥九里香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九里香的功效與作用、九里香圖片、九里香的藥用價值、九里香有毒嗎等,要想知道更多九里香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九里香簡介九里香圖片九里香的功效與作用九里香的藥用價值九里香的藥用附方九里香的配伍應(yīng)用九里香有毒嗎九里香醫(yī)書記載九里香簡介
九里香,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干燥葉和帶葉嫩枝。全年均可采收,除去老枝,陰干。
九里香,嫩枝呈圓柱形,直徑1~5mm。表面灰褐色,具縱皺紋。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羽狀復(fù)葉有小葉3~9片,多已脫落;小葉片呈倒卵形或近菱形,最寬處在中部以上,長約3cm,寬約1.5cm;斃端鈍,急尖或凹入,基部略偏斜,全緣;黃綠色,薄革質(zhì),上表面有透明腺點,小葉柄短或近無柄,下部有時被柔毛。氣香,味苦、辛,有麻舌感。
千里香,小葉片呈卵形或橢圓形,最寬處在中部或中部以下,長2~8cm,寬1~3cm,先端漸尖或短尖。
九里香圖片
九里香的功效與作用
1、觀賞
九里香樹姿秀雅,枝干蒼勁,四季常青,開花潔白而芳香,朱果耀目,是優(yōu)良的盆景材料。一年四季均宜觀賞,初夏新葉展放時效果最佳。
2、清新空氣
九里香開花時非常清香迷人,家居室內(nèi)到處飄溢著香氣,讓人感覺神清氣爽,給家居增加一份浪漫迷人的感覺,對家居的空氣改善也有一定幫助。
3、精油原料
花葉果含有豐富的精油,平時我們的用的許多化妝品里面就含有九里香的精油。由于九里香香氣十分濃郁,它還被做成香精或者調(diào)味香料。
4、藥用
九里香的枝葉是很好的中藥材,入藥的話,還有活血止痛的功效,還可以消腫解毒,對治療胃痛也有極大的功效,另外對風(fēng)濕痛,牙痛等病痛以及破傷風(fēng),流行性乙型腦炎等都有一定的療效。
九里香的藥用價值
【藥名】九里香
【別名】千里香、滿山香、五里香、過山香、千只眼、水萬年青、千枝葉、千只眼跌打、臭千只眼。
【入藥部位】為蕓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小葉九里香的莖葉。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zhì),切碎。
【性味】辛、微苦,溫。
【歸經(jīng)】歸肝,胃經(jīng)。
【功效】行氣止痛,活血散瘀。
【主治】用于胃痛,風(fēng)濕痹痛;外治牙痛,跌撲腫痛,蟲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入散劑;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禁忌】陰虛者慎用。
九里香的藥用附方
1、治濕疹:九里香鮮枝葉,水煎,擦洗患處。(《福建中草藥》)
2、治肚癰,以九里香草搗碎浸酒服,疑即本品。《本草綱目》引傅滋《醫(yī)學(xué)集成》
3、胃痛:九里香葉9g,煅瓦楞30g。共研末,每服3g,每日3次。(《香港中草藥》)
4、骨折腫痛:九里香鮮葉或根搗爛,加雞蛋清調(diào)敷患處。(《云南中草藥》)
5、風(fēng)濕痹痛:九里香干根15g。水煎服。(《中草藥學(xué)》)
6、久年痛風(fēng):九里香15g。灑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九里香的配伍應(yīng)用
1、配佩蘭,佩蘭氣味清香,芳香化濕,重在醒脾;本品辛香走竄,行氣止痛,重在調(diào)暢氣機,二藥相合芳香行氣,溫燥化濕,合治脾喜燥惡濕,以通為補之義。
2、配防風(fēng),治療風(fēng)寒濕痹之證,祛風(fēng)除濕,溫通經(jīng)絡(luò),此效最佳。
3、配丹參,一走氣分,一走血分,行氣活血,涼血止血,用治跌打損作。有消腫止痛之效。
4、配黃連,行氣活血,解毒消腫,用治無名腫毒等證。
5、配硫黃,二藥研粉,用苦酒調(diào)之涂摩,止瘡癢,去皮風(fēng),殺疥蟲,治疥瘡尤效,
6、配苦參,一主升,一主降,散風(fēng)止癢,瀉熱解毒,用治皮膚搔癢,其癥可解。
7、配夏枯草,二者均能軟堅散結(jié),二藥合用,治療瘰疬痰核,夏枯草苦燥泄降,偏于清熱散結(jié);九里香辛散疏風(fēng)偏于理氣化痰,二者相須伍用,功效倍增。
九里香有毒嗎
九里香無毒,可以在室內(nèi)栽培,喜光,最好放在陽臺或窗臺上。但是不要養(yǎng)在臥室,香味會影響睡眠。
九里香醫(yī)書記載
1、《生草藥性備要》:止痛,消腫毒,通竅,能止瘡癢,去皮風(fēng),殺螆疥。
2、《嶺南采藥錄》:患百子痰打,用葉一撮,搗爛煮粥,和糖服之。
3、《廣西中藥志》:行氣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腫痛,風(fēng)濕,氣痛。
以上就是一些九里香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dǎo)讀:中藥蠐螬蟲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蠐螬蟲的功效與作用、蠐螬蟲圖片、蠐螬蟲的藥用價值、蠐螬蟲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蠐螬蟲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蠐螬蟲簡介蠐螬蟲圖片蠐螬蟲的功效與作用蠐螬蟲的藥用價值蠐螬蟲的炮制方法蠐螬蟲的用法用量蠐螬蟲的副作用蠐螬蟲簡介
蠐螬蟲,為金龜甲科昆蟲朝鮮金龜甲或銅綠金龜甲,以幼蟲體入藥。一般于5~8月間在樹根、草根近處1~2寸的土中生長,翻土捕捉,開水燙死,曬干。
蟲體呈長圓柱形,多彎曲成半環(huán)狀,長3-4cm,寬0.6-1.2cm。黃褐色、棕黃色或類白色。全體有輪節(jié),頭部較小,棕褐色,胸部有足3對,短而細。體輕,體殼薄,硬而脆,易破碎,體內(nèi)呈空泡狀。氣微臭,味微咸。以完整、條大、色黃者為佳。
蠐螬蟲圖片
蠐螬蟲的功效與作用
破血,行瘀,散結(jié),通乳。治折損瘀痛,痛風(fēng),破傷風(fēng),喉痹,目翳,丹毒,癰疽,痔漏。
1、《本經(jīng)》:主惡血血瘀痹氣,破折血在脅下堅滿痛,月閉,目中淫膚、青翳白膜。
2、《別錄》:療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垅折血結(jié),金瘡內(nèi)塞,產(chǎn)后中寒,下乳汁。
3、《藥性論》:汁滴目中,去翳障,主血,止痛。
4、《本草拾遺》:主赤白游疹,疹擦破,碎蠐螬取汁涂之。
5、《日華子本草》:可敷惡瘡。
蠐螬蟲的藥用價值
1、治白虎風(fēng)疼痛,晝靜夜發(fā):蠐螬七枚(研爛),甘草(炙,末,炒)五錢,沒藥(研)、乳香(研)各炒一錢。上四味同研爛,分二服,每服煎酒一盞,二、三沸,調(diào)下,不計時。(《圣濟總錄》蠐螬散)
2、治破傷風(fēng):蠐螬蟲一個,將脊背捏住,俟它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瘡口上,覺麻,身上汗出。(《嬰童百問》)
3、治喉痹:蠐螬汁,點喉中。(《續(xù)傳信方》)
4、治癰疽痔漏惡瘡及小兒丹:末蠐螬敷上。(《子母秘錄》)5、治沈唇:干蠐螬燒末,和豬脂,臨臥敷之。(《千金方》)
蠐螬蟲的炮制方法
篩去泥土,洗凈曬干?!独坠谥苏摗罚宏幐珊笈c糯米同炒,待米焦黑為度。去口畔并身上肉毛,作三、四截,碾成粉用之。
蠐螬蟲的用法用量
3~5分;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或取汁點眼。
蠐螬蟲的副作用
《本草經(jīng)集注》:蜚虻(一作蜚蠊)為之使。惡附子。
以上就是一些蠐螬蟲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dǎo)讀:中藥蜇蟲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蜇蟲的功效與作用、蜇蟲圖片、蜇蟲的藥用價值、蜇蟲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蜇蟲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蜇蟲簡介蜇蟲圖片蜇蟲的功效與作用蜇蟲的藥用價值蜇蟲的用法與用量蜇蟲的副作用蜇蟲的炮制方法蜇蟲簡介
蜇蟲,入藥部分為鱉鐮科動物地鱉或冀的雌蟲全體。野生者在夏,秋季捕捉,人工飼養(yǎng)者可隨時捕捉。捕到后用沸水燙死,曬干或烘干。
地鱉,呈扁平卵形,長1.3~3厘米,寬1.2~2.4厘米。前端較窄,后端較寬,背部紫褐色,具光澤,無翅。前胸背板較發(fā)達,蓋住頭部;腹背板9節(jié),呈覆瓦狀排列。腹面紅棕色,頭部較小,有絲狀觸角1對,常脫落。胸部有足3對,具細毛和刺。腹部有橫環(huán)節(jié)。質(zhì)松脆,易碎。氣腥臭,味微咸。以完整,油潤光澤,無泥者為佳。
冀地鱉,呈長橢圓形,長2.2~3.7厘米,寬1.4~2.5厘米。背部黑棕色,通常在邊緣帶有淡黃褐色斑塊及黑色小點。
蜇蟲圖片
蜇蟲的功效與作用
破瘀血,續(xù)筋骨。用于筋骨折傷,瘀血經(jīng)閉,癥瘕痞塊。
1、《金匱要略》:治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luò)榮衛(wèi)氣傷,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
2、《醫(yī)林改錯》:治血鼓,腹皮上有青筋。
3、《壽世新編》:治跌打損傷,瘀血攻心。
4、《外科大成》:治走馬牙疳,牙落鼻崩,久不愈者。
5、《奇效良方》:治舌腫滿口,不得語。
6、《鮑氏小兒方》:治重舌塞痛地鱉蟲和生薄荷研汁,帛包捻舌下腫處。
蜇蟲的藥用價值
1、治五勞虛極贏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欽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jīng)絡(luò)榮衛(wèi)氣傷,內(nèi)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器黑。緩中補虛:大黃卜分(蒸),黃蘋二兩,甘草三兩,桃仁一升,杏仁一升,芍藥四兩,干地黃十兩,干漆一兩,虹蟲一升,水烴百枚,臍贈一升,庭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欽服五丸,日三服。(《金醫(yī)要略》大黃圈蟲丸)
2、治產(chǎn)婦腹痛,腹中有干血著臍下,亦主經(jīng)水不利:大黃三兩,桃仁二十枚,躇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允。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新血下如愿肝。(《金醫(yī)要略》下瘋血湯)
3、治折傷,接骨:一、土鱉焙存性,為末,每服二、三錢。(《醫(yī)方摘要》)二、蚵皮六錢(隔紙,砂鍋內(nèi)焙干),自然銅二兩(火煅醋淬七次)。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食前服。(《袖珍方》)
4、治瘋狗咬傷:庭蟲七個(去足,炒),生大黃三錢,挑仁七粒(去皮,尖)。自蜜三錢,黃酒一碗,煎至七分服。(《吉林中草藥》)
5、治重舌滿口,不得語:圖蟲七被(微炒),鹽一兩半。以水一大盞,同煎五、七沸。含令吐,勿咽,日三、五上。(《圣惠方》煎含窟蟲湯)
6、治重舌塞痛:地鱉蟲和生薄荷研計,帛包捻舌下腫處。(《鮑氏小兒方》)
7、治小兒腹痛夜啼:魔蟲半分(微炒),赤芍藥一分,彎勞一分。搗羅為末。每服,以溫酒調(diào)下半錢。量兒大小力口減服之。(《圣惠方》)
8、治瘰疬:鮮地鱉蟲、陳瓦花(在屋上隔年者佳,瓦上煅存性)。同搗爛。用膏藥貼上,未潰即消,已潰即斂。〔《中醫(yī)雜志》)
蜇蟲的用法與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0克;浸酒飲;研末,1~1.5克。外用:適量,煎湯含漱,研末撒或鮮品搗敷。
蜇蟲的副作用
年老體弱及月經(jīng)期者慎服,孕婦禁服。
蜇蟲的炮制方法
1、蜇蟲《金匱要略》:去足?!侗静輬D經(jīng)》:暴干?!堕L沙藥解》:研細用?!侗静萸笳妗罚宏幐?,臨時研入。現(xiàn)行,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洗凈或篩去灰屑,干燥。
2、炒蜇蟲《金匱要略》:熬(炒)去足?!秾莘健罚何⒊戳铧S?!妒備洝罚撼唇埂,F(xiàn)行,取凈蜇蟲,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取出放涼。
3、酒蜇蟲《醫(yī)宗說約》用酒浸化,曬干?!兜盟岜静荨坊虺椿蚓扑樗烙谩,F(xiàn)行,取凈蜇蟲用適量酒洗后,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微干,去頭、足。
4、酥制蜇蟲,取酥油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化開,倒入凈蜇蟲拌勻,炒至黃色時,了預(yù)見攤涼。每蜇蟲100kg,用酥油5kg。
以上就是一些蜇蟲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導(dǎo)讀:中藥茴香蟲的功效與作用專區(qū),為您詳細介紹茴香蟲的功效與作用、茴香蟲圖片、茴香蟲的藥用價值、茴香蟲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茴香蟲的功效與作用相關(guān)知識,不妨來關(guān)注一下。
茴香蟲簡介茴香蟲圖片茴香蟲的功效與作用茴香蟲的藥用價值茴香蟲的用法與用量茴香蟲的副作用茴香蟲簡介
茴香蟲,入藥部分為鳳蝶科動物黃鳳蝶與鳳蝶的幼蟲。夏季捕捉,鮮用;或以酒醉死,文火焙干。
黃鳳蝶,成蟲體色鮮黃,腹部背面有深黑色寬縱紋1條。翅鮮黃色,外緣及翅脈兩側(cè)深黑色。兩性翅面斑紋無顯著不同,唯雌蝶體型略大,翅面黑紋較寬。幼蟲長圓筒形,體表光滑無毛,淡黃綠色,各節(jié)上中部有寬闊的黑色橫帶紋1條。后胸節(jié)及第1-8腹節(jié)上的黑條紋有間距略等的橙紅色圓點6個,色澤鮮艷。
鳳蝶,成蟲體色暗黃或淡黃綠色,腹面有黑帶,由胸前方直達腹末端,兩側(cè)有淡黃白色邊緣。前翅似張開的弓形,棕黑色,沿翅的外緣,列生8個月牙形的黃斑,前翅每一翅室基部各有黃斑1枚怕翅黑色,有黃斑。幼蟲長圓筒形,黃綠色。后胸兩側(cè)各有眼狀黃斑1枚,胸腹兩側(cè)近氣門線有白色縱行斑1列。
茴香蟲圖片
茴香蟲的功效與作用
理氣;化瘀;止痛。主胃脘痛;疝氣腹痛;呃逆;噎膈。治胃痛,噎膈,小腸疝氣。
1、《本草衍義》:治小腸氣。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胃痛。
3、《四川中藥志》:治噎膈。
茴香蟲的藥用價值
理氣;化瘀;止痛。主胃脘痛;疝氣腹痛;呃逆;噎膈。治胃痛,噎膈,小腸疝氣。
茴香蟲的用法與用量
先用酒將蟲醉死,放瓦上焙干,研末,酒服或開水送服,每周服1次。成人每次服3條,小兒每次服1條。
茴香蟲的副作用
胃有熱及體虛者忌服。
茴香蟲生境分布
1、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
2、黃鳳蝶:幼蟲寄生于茴香、胡蘿卜、芹菜等傘形科植物上。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3、鳳蝶:幼蟲多寄生于柚、柑、橘的嫩芽或嫩葉上。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以上就是一些茴香蟲的相關(guān)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