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桂枝的功效和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你有一萬種功能,你可以征服世界,甚至改變?nèi)朔N,你沒有健康,只能是空談?!毕嘈抨P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養(yǎng)生不應只是調(diào)侃或者賣弄,而是必須認真地踐行。積極而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淺談桂枝的功效和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養(yǎng)生導讀:桂枝又名肉桂,玉桂,桂皮等,一般主要產(chǎn)于廣西、廣東及云南等地。作為名貴的香料植物,通常人們用桂皮粉老烤制面包,點心,腌制肉類食品,對人體有一定的功效和作用,下面小編為您介紹桂枝的功效和作用。
1.用于外感風寒表證,不論有汗、無汗均可應用.表虛有汗者,常與白芍、生姜、大棗等同用,以調(diào)和營衛(wèi),如桂枝湯.表實無汗者,常與麻黃等相須為用,以增強發(fā)汗解表之功,如麻黃湯.
2.用于風濕痹痛、胃寒腹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風濕痹痛,肩臂肢節(jié)冷痛,常與附子、生姜、甘草等同用,以溫經(jīng)散寒止痛,如桂枝附子湯.胃寒腹痛,喜溫喜按,常與飴糖、白芍、生姜等同用,共奏溫中散寒之功,如小建中湯.血寒瘀滯,經(jīng)閉腹痛或痛經(jīng),常與當歸、川芎、吳茱萸等同用,以溫經(jīng)散寒,活血通經(jīng),如溫經(jīng)湯.心悸脈結(jié)代,常與炙甘草、人參等同用,如炙甘草湯.
3.用于痰飲證和膀胱蓄水.心脾陽虛,水濕內(nèi)停,胸脅脹滿,咳逆頭暈等痰飲證,常與白術、茯苓、甘草同用,以溫運脾陽,化濕利水,如苓桂術甘湯.膀胱陽氣不化而小便不利的蓄水證,常與茯苓、澤瀉、豬苓等同用,以助陽化氣利水,如五苓散.心陽虛,發(fā)汗過多,常與甘草同用.如桂枝甘草湯.
桂枝還有助心陽和溫化水飲的效能。常配茯苓、豬苓、白術、澤瀉、蘇子、桑皮、炙甘草,治療水飲凌心的心悸、怔忡、浮腫等;配瓜蔞、薤白、紅花、五靈脂,治療心陽不振而致的胸痹心痛。近些年來,根據(jù)這些經(jīng)驗,常用于治療心功能不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病。但要注意辨證論治,不可用于有熱證的病例。桂枝有橫通肢節(jié)的特點,能引諸藥橫行至肩、臂、手指,故又為上肢病的引經(jīng)藥。
可見,桂枝的功效和作用是廣泛的,大家可以在生活中適當使用,可以有助于一些疾病的護理。
Ys630.com相關知識
桂枝茯苓膠囊的功效:
活血、化瘀、消徵。用于婦人瘀血阻絡所所致塊,經(jīng)閉,痛經(jīng),產(chǎn)后惡癥露不盡;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包塊,痛經(jīng),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卵巢囊腫上述證候者。
桂枝茯苓膠囊的作用:
1、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肌瘤是因為氣滯血瘀、經(jīng)脈不通、積聚于胞宮而致,桂枝茯苓膠囊具有活血化瘀,破瘀散結(jié)的功效,桂枝、牡丹皮的主要成分桂皮醛、丹皮酚等能明顯地對血小板凝集起抑制作用,降低全血黏比度,起到活血化瘀的功效,因而對治療子宮肌瘤有很好的療效。
2、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桂枝茯苓膠囊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的功效,既能增加血脈的流通,還可以明顯抑制催產(chǎn)素所致子宮收縮而壓迫肌層內(nèi)的血管,使供血通暢,利于胚胎的著床和發(fā)育,因而聯(lián)合應用桂枝茯苓膠囊和西藥治療月經(jīng)不調(diào)療效顯著,彌補了單用西藥的不足。
3、治療子宮肌腺?。鹤訉m內(nèi)膜生長在子宮肌層內(nèi)引起的良性病變稱為子官肌腺病,是婦科較常見的疾病,傳統(tǒng)治療方法是以手術為主。桂枝茯苓膠囊的特點是祛邪以固本,下瘀不傷正,行水不傷陽,陰陽兼顧,氣血并調(diào),但又重在活血化瘀,緩慢消除斑塊,因而對治療子宮肌腺病有很好的療效,且無嚴重副作用。
桂枝這種植物是屬于樟科類常綠喬木植物,主要的產(chǎn)地就是在廣西,或者是在廣東,云南這些地方是十分多見的。并且這種桂枝功效與作用比較多,下面我們就一起帶著大家了解有關桂枝的功效,以及本植物對人們健康帶來的作用有哪些吧。
說說桂枝的功效吧,這種藥物因為具備了散寒解表的效果,并且枝功效與作用還不止這些,還可以快速的治療因受冷引發(fā)的風寒感冒,流涕咳嗽等病有很好的作用。溫通經(jīng)脈。還可治風寒表證,肩背肢節(jié)酸疼,肩周炎風濕類風濕等病。通陽化氣,也可治療陽氣不足引起的氣滯血凝,脘腹冷痛,血寒經(jīng)閉等癥。
護肝醒酒。桂枝對酒精性肝硬化,減少酒精中間代謝產(chǎn)物乙醛對肝臟的直接損害,也有一定作用。還能抑制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
抗菌消炎,桂枝醇提物在體外能抑制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濃度為25毫克/毫升或以下;對白色葡萄球菌、志賀氏痢疾桿菌、傷寒和副傷寒甲桿菌、肺炎球菌、產(chǎn)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亦有抑制作用。
桂枝功效與作用不僅僅是包含了上述相關的介紹。其實還是可以很好的去治療陽氣不足的狀況,因此而引起的氣滯血凝的現(xiàn)象,甚至是一些脘腹冷痛的情況,其中還是包含了血寒經(jīng)閉等等的癥狀的,所以,我們再看了這些知識之后,希望對此有所了解。
各種中藥方劑都有自己獨特的功效,在電視上大家應該都看過關于中藥方劑的介紹,它能夠很好的提高人體的免疫力,而且沒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中藥方劑桂枝散的作用。
【處方】桂枝15克 葛根15克 麻黃22克(去根、節(jié))石膏30克 赤芍藥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銼)杏仁15克(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解表清熱。治熱病二日,頭痛壯熱,無汗煩躁。
【用法用量】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蔥白16.5厘米,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十七
【處方】枳殼30克(小者,去瓤,麩炒黃)桂枝(去皮,不見火)1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治因驚傷肝,脅骨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時用生姜、大棗湯調(diào)下。
【摘錄】《普濟本事方》卷七
【處方】枳殼1兩(小者,去瓤,麩炒黃),桂枝(去皮)半兩(不見火)。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因驚傷肝,脅骨里疼痛不已。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東醫(yī)寶鑒·外形篇》引作“桂枝湯”。
【各家論述】《本事方釋義》:枳殼氣味苦寒入足太陰,桂枝氣味辛溫入足太陽,因驚傷肝致脅骨疼痛不已,必延及太陰、太陽,故以苦寒、辛溫2味護持經(jīng)絡,再以姜、棗之辛甘和其營衛(wèi),則受傷之肝得安而疼痛自然緩矣。
【摘錄】《本事》卷七
【處方】桂枝1分,獨活1分,麻黃(去根節(jié))1分,赤芍藥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防風(去蘆頭)1分,細辛1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中風,口噤,四肢拘急。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薄荷溫酒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
【處方】桂枝半兩,葛根半兩,麻黃3分(去根節(jié)),石膏1兩,赤芍藥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熱病2日,頭痛壯熱。
【用法用量】每服3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蔥白5寸,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未汗再服。
【摘錄】《圣惠》卷十七
【處方】桂枝1兩,赤芍藥1兩,甘草半兩(炙)。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發(fā)汗。主四時傷寒并時氣。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5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此方自霜降至春分宜用。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五十三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赤芍藥2錢,桂心2錢,藿香2錢,白術2錢。
【制法】上為未。
【功能主治】調(diào)氣。主小兒氣逆取轉(zhuǎn)后。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飯飲調(diào)下。
【摘錄】《幼幼新書》卷二十一引鄭愈方
【處方】官桂、甘草、青橘皮(去瓤)、干姜(炮)、牽牛子(生用)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時疾瘧痢。
【用法用量】每服1錢,水1盞,煎至7分,熱服。逐日早夜5服,取安為度,莫忌頻頻服。早晨常1服,諸疾不生。
【摘錄】《普濟方》卷二○○引《廣南四時傳方》
【處方】桂枝3分,黃芩3分,麻黃3分(去根節(jié)),石膏1兩。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時氣1日,頭痛壯熱,骨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5錢,以水1大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
【摘錄】《圣惠》卷十五
看完了上文的介紹,你對桂枝散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嗎?但桂枝散畢竟是中藥方劑,可能有些人的體質(zhì)會不太適合,所以一定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桂枝很多人都不太熟悉,其實桂枝屬于是一種中藥,桂枝就把肉桂樹比較嫩的枝葉摘取下來之后,在經(jīng)過曬干或者是烘干等方法制作而成的。作為中藥材的桂枝對祛風寒和治療感冒風寒有著很好的效果。在使用桂枝的時候要把桂枝在水中泡一些時間,在煎煮成中藥汁服用,在一般情況下,一天服用1--2次就可以了。
散寒解表
桂枝能夠治療因為身體寒氣重或者受寒氣入侵而引起的風寒感冒,通常這種風寒感冒染上后會很難受,成天不停的流鼻涕和咳嗽,咳嗽變嚴重之后還會引起咽喉炎等一系列的病癥,所以有患流行性風寒感冒的患者可以使用桂枝給身體驅(qū)寒,寒氣一天不除的話其實不止會引起感冒,還有許多其他的病癥,所以體寒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
溫通經(jīng)脈
人一旦經(jīng)脈不通而且體內(nèi)寒濕氣重的話就會導致我們的我們的手腳冰涼,特別是在冬天的時候,冬天的晚上睡覺時手腳冰涼不發(fā)熱,導致一晚上的睡眠質(zhì)量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其實這就是經(jīng)脈不同而且血液無法流至全身的原因,所以除了配合藥物的使用之外,我們還得每天都堅持運動,長期運動才能更好的驅(qū)寒祛濕,溫經(jīng)通脈。
護肝醒酒
隨著現(xiàn)在的工作性質(zhì),工作中需要喝酒的時候越來越多,比如隨便有個應酬就要喝酒,所以長期累積在體內(nèi)的酒精就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特別是對肝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肝對人有著很好的排毒作用,所以喝酒的人是很容易出現(xiàn)酒精肝的,肝一出問題就會導致身體排毒功能出問題,影響健康。另外桂枝還有醒酒的功效,對于喝醉了的人能夠幫助醒酒。
抗菌消炎
桂枝的醇提物能夠在體外抑制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而且對于多種有害細菌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在腸胃中的細菌數(shù)量最多,所以使用桂枝能夠使腸胃更加干凈,減少細菌引起的腸胃炎以及腸道內(nèi)壁感染等癥狀,同時也降低了寄生蟲出現(xiàn)的幾率,使我們的消化系統(tǒng)更健康。
大家都知道桂枝續(xù)命湯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在服用前也還是要了解一下它的功效才能放心。下面就一起去看看吧,希望對于您的生活有點幫助。
【處方】麻黃(去節(jié))人參 黃芩 芍藥 防己 川芎 甘草各30克 桂枝60克 防風90克 杏仁60克 附子15克
【制法】上除附子、杏仁外,搗為粗末,后入二味令勻。
【功能主治】治中風有汗惡風。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宜針風府穴。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別名】桂附續(xù)命湯、桂枝附子續(xù)命湯
【處方】小續(xù)命湯、桂枝、附子、甘草依本方加1倍。
【功能主治】少陰經(jīng)中風,有汗無熱。
【用法用量】桂附續(xù)命湯(《醫(yī)學發(fā)明》)、桂枝附子續(xù)命湯(《衛(wèi)生寶鑒》卷七)。
【摘錄】《保命集》卷中
【處方】小續(xù)命湯、桂枝、芍藥、杏仁依本方加1倍。
【制法】上除附子、杏仁外,搗為粗末,后入2味令勻。
【功能主治】太陽經(jīng)中風,有汗惡風。
【用法用量】每服5-7錢,水1盞半,加生姜5片,煎至1盞,去滓,食前稍熱服。宜針風府。
【摘錄】《保命集》卷中
經(jīng)常性不注意飲食健康的人們一定要注意,我們在選擇桂枝續(xù)命湯等藥物的時候需要根據(jù)我們的體質(zhì)。我們在腸身體不適的時候不能單單靠藥物來化解,還應該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夠很好的遠離疾病。
在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疾病的各類方法中,有一種名為藥酒的東西。藥酒顧名思義就是可以治病的酒,它與尋常的酒不同,藥酒因為里面添加了中藥所以能夠起到治病的作用。桂枝酒就是其中的一種,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桂枝酒——(失音)
(《備急千金要方》)
【配方】桂枝、芎、獨活、牛膝、薯蕷、甘草各三兩,附子二兩、防風、茯苓、天雄、茵芋、杜仲、白術、蒴根各四兩,干姜五兩,大棗四十枚,躑躅、豬椒葉根皮各一升。
【制法】上十八口父咀,以酒四斗漬七日。
【主治】治肝虛寒,卒然啞不出聲,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緩弱,遺失便利,厲風所損。
【用法】服四合,日二,加至五六合。
說明:《普濟方》附子用二兩,大棗四十銖,無豬椒葉根皮,用豬椒、桑白皮各一升。
上面就是對桂枝酒這種藥酒的一些介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選擇藥酒養(yǎng)生的時候不能盲目的跟隨,因為并不是所有的身體體質(zhì)和所有的疾病都適合通過藥酒來養(yǎng)生的。
中藥方劑是一種治療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桂枝羌活湯嗎?它是由哪幾種藥材組成的呢?它應該如何食用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一一解答。
【處方】桂枝 羌活 防風 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瘧疾。頭痛項強,脈浮,惡風有汗。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未發(fā)前溫服。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
【處方】桂枝半兩,羌活半兩,防風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處暑前瘧病,頭痛項強,脈浮,惡風有汗。風瘧,先傷于風,后傷于寒,先熱后寒,熱多寒少,身自汗出。
【用法用量】《顧氏醫(yī)徑》有生姜。
【各家論述】《醫(yī)方集解》:此足太陽藥也。瘧分六經(jīng),故仿仲景傷寒例,以防風、羌活散太陽之邪,而以桂枝主有汗也。
【摘錄】《保命集》卷中
其實用桂枝羌活湯治療一些疾病時也是有一些講究的,希望大家能夠在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下服用。
生活中很多人對于藥材的認識不足,現(xiàn)在以中藥材為原材料的補品越來越多,桂枝桃仁湯就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方劑,下面大家來了解一下桂枝桃仁湯。
【處方】桂枝 芍藥 生地黃各60克 桃仁(制)50個 甘草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溫經(jīng)散寒,活血去瘀。治月經(jīng)不通,腹痛有冷感,脈沉緊。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個,煎至200毫升,去滓溫服。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一
【處方】桂枝3兩,赤芍藥3兩,熟干地黃2兩,桃仁1兩,甘草1兩。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婦人月經(jīng)不行,腹痛較甚,或臍下有積塊者。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2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七
【處方】桂枝1錢5分,檳榔1錢5分,白芍1錢,生地1錢,枳殼1錢,桃仁25粒,炙草5分。
【功能主治】腸覃。因經(jīng)行之時,寒氣自肛門而入客大腸,以致經(jīng)血凝澀,月信雖行而血卻少,其腹?jié)u大,如孕子狀。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為引。更宜常服四制香附丸。
【摘錄】《萬氏女科》卷一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紹了關于桂枝桃仁湯的知識,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于桂枝桃仁湯的認識會更加清晰。桂枝桃仁湯對于一些疾病來說,幫助是很大的。多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對于自己的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幫助的,要懂得調(diào)理身體。
眾所周知,桂枝茯苓丸是一種經(jīng)常用于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消炎等病癥治療中的中藥,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通過服用桂枝茯苓丸來調(diào)和自己的氣血問題,因此,對于桂枝茯苓丸的價格和功效了解,也是略知一二的,那么,桂枝茯苓丸的報價和功效如何呢?
價格一般在30左右,不同地方價格有點差別的。
桂枝茯苓丸來源于東漢·張仲景所著《金匱要略》?!督饏T要略》是古代漢族醫(yī)學經(jīng)典著作之一,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診治雜病的中醫(yī)專著。所述病證以內(nèi)科雜病為主,兼有部分外科婦產(chǎn)科等病證。
桂枝茯苓丸由桂枝、茯苓、牡丹皮、白芍、桃仁中藥組成?!侗窘?jīng)疏證》云:“桂枝利關節(jié),溫經(jīng)通脈??其用之道有六:曰和營,曰通陽,曰利水,曰下氣,曰行瘀,曰補中。其功最大,施之最廣,無如桂枝湯,則和營其首功也。”所謂桂枝能溫通經(jīng)脈,即是和營、通陽、行瘀等功能的體現(xiàn)。
所謂調(diào)和營衛(wèi)即發(fā)表解肌并調(diào)整營衛(wèi)失和。營衛(wèi)的生成:營衛(wèi)來源于飲食物經(jīng)過中焦脾胃的吸收轉(zhuǎn)化而成的“精氣”(指具有營養(yǎng)價值者),通過心肺的氣化作用則化為營氣與衛(wèi)氣。桂枝的藥性是辛甘溫熱的,質(zhì)地是油潤肥厚的,桂枝藥性就會沿著動脈往人的四肢末梢沖去,而沖入脈管中的能量,自然就成為人體 “營氣”的一部分,其“侵”力令尚未侵入營分的風邪無法進入營分。
據(jù)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桂枝有緩解血管平滑肌痙攣的作用??梢?,調(diào)和氣血就是通過桂枝擴張血管、調(diào)整血液循環(huán)的功能,以促進炎癥的消散吸收。所謂“通陽”,即宣通陽氣,因陰血有賴于陽氣的推動功能得以運行,亦即調(diào)整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
如上所述,桂枝茯苓丸的價格是根據(jù)不同的地區(qū)消費水平而有所差異的,大體價格在30元左右,因此,當人們在對桂枝茯苓丸的功效有所了解而進行選購的時候,其購買桂枝茯苓丸所花費的價錢是需要參考當?shù)氐慕?jīng)濟條件等綜合因素來考慮的。
有人不愛吃方劑,因為覺得有股苦澀味,其實大多數(shù)的方劑的味道確實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藥方劑卻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桂枝防風湯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方劑。
【處方】嫩桂枝4.5克 杭白芍6克 北防風4.5克 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治嬰幼兒傷寒初起,惡寒發(fā)熱,體重面黃,或面白喘急,口中氣熱,呵欠煩悶。
【用法用量】上作一劑。加老生姜3克 大紅棗5枚,水煎,熱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二
【處方】桂枝、防風、桔梗、厚樸、蒼術、甘草。
【功能主治】風寒濕熱三氣下利。
【用法用量】
【各家論述】用桂枝、防風去太陽風寒;用蒼術去陽明風濕。
【摘錄】《傷寒大白》卷四
上面給我們介紹了桂枝防風湯到底是由哪幾種中藥材組合而成,怎么樣?現(xiàn)在了解了嗎?其實中藥方劑還有很多沒有在臨床上得到應用,但我相信隨著科技醫(yī)療的發(fā)展,它一定會實現(xiàn)的。
說起桂枝茯苓湯,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桂枝茯苓湯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處方】桂枝3錢,茯苓3錢,甘草2錢,丹皮3錢,芍藥3錢,桃仁3錢。
【功能主治】疏術達郁而潤其風燥。主妊娠下血癥塊連胎者。
【用法用量】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四圣心源》卷十
【別名】桂枝獨活湯
【處方】陳皮、半夏、白茯、甘草、香附、桂枝、細辛、獨活。
【功能主治】溫經(jīng)散血。主腎積奔豚,乃寒氣從腰眼而入,腸中汁沫凝聚,小腹作痛。
【各家論述】用二陳以行汁沫,桂、辛、獨活以散外邪。
【摘錄】《醫(yī)學傳燈》卷下
看完了上文關于桂枝茯苓湯的簡單介紹,相信大家對桂枝茯苓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服用桂枝茯苓湯的時候,應該按照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桂枝茯苓湯的藥效 。
中藥是很常見的,不同的藥物對疾病治療上是有著一些區(qū)別的,所以在藥物選擇之前,要對它們進行一定的了解,接下來為大家介紹桂枝附子湯這種中藥方劑。
【處方】桂枝(三錢) 附子(炮.去皮臍.三個) 甘草(二錢)
【功能主治】治傷寒八九日不解,風濕相搏,身體煩疼。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煎至一鐘,不拘時服。活人書有芍藥大棗。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桂枝12克(去皮)附子15克(炮,去皮)生姜9克(切)大棗12枚(擘)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溫經(jīng)散寒。治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F(xiàn)用于風濕性關節(jié)炎、坐骨神經(jīng)痛等屬于風寒濕邪而成者。
【用法用量】上藥五味,以水18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溫服。
【備注】方中桂枝散風寒,通經(jīng)絡,附子祛風除濕,溫經(jīng)散寒,二藥相配,散風寒濕邪而止痹痛;生姜、大棗調(diào)和營衛(wèi),甘草補脾和中。五味合用,共奏祛風除濕,媼經(jīng)散寒之功。
【摘錄】《傷寒論》
看了這篇文章之后,應該就能了解桂枝附子湯是什么了吧。桂枝附子湯在中醫(yī)可以治療很多問題,是一種很有效的中藥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