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中藥敷臍 讓你的寶寶健健康康
健康保健與養(yǎng)生。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教你中藥敷臍 讓你的寶寶健健康康,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導讀:新生兒,包括嬰幼兒,抵抗能力都比較弱,容易生一些小病。這時候,家長們就可以通過中藥敷肚臍眼來根治小孩的一些疾病。具體有哪些方法,下面我們看文章。
新生兒臍炎:云南白藥敷在患兒肚臍部,蓋上紗布取云南白藥適量,先用生理鹽水將患兒臍部的分泌物清洗干凈,然后將,再用繃帶包扎好,隔日換藥一次。
小兒遺尿:取鮮蔥白10段(兩寸長)與硫黃12克,搗爛成餅狀,在小兒睡前將藥餅敷于肚臍中,紗布覆蓋固定。兩日換藥一次,可連用兩周左右。
小兒盜汗:取五倍子適量,研細成末備用。每晚臨睡前取適量藥末,用溫水調(diào)成面糊狀,敷于患兒肚臍,蓋上一塊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于翌日清晨將藥餅除掉。每日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便秘:取生大黃適量,烘干后研成細末備用。每次取生大黃粉末10克,以適量白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患兒肚臍上,蓋上一塊無菌紗布,并用膠布固定好,然后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10分鐘。每天換藥一次,一般3~5天可見效。
小兒流涎癥:取益智仁9克,車前子6克,甘草3克。將上藥共研細末備用。用時將適量藥末用少許食醋調(diào)成稀糊狀,敷于患兒肚臍處,再用傷濕止痛膏固定。敷藥期間可間斷用熱水袋熱敷肚臍處,每天換藥一次。
嬰幼兒濕疹 中藥敷臍外洗法
嬰幼兒濕疹是皮膚科門診的常見病,俗稱奶癬,容易復發(fā),有一定的遺傳因素,患兒家長常有過敏史。
嬰幼兒濕疹不但要及時治療,日常生活護理也很重要。中醫(yī)藥治療濕疹有較好的療效,但嬰幼兒口服藥物比較困難,而臍部表皮角質層比較薄,外敷藥物容易吸收,因此嬰幼兒濕疹采用中藥敷臍的方法治療效果比較好。
在敷臍治療的同時,也可根據(jù)皮膚病變情況選用外用藥。濕疹皮膚出水、糜爛或紅腫時,可用中藥煎湯外洗。
推薦一個外洗方:蒲公英、野菊花、白鮮皮各30克,百部20克。以上中藥加水2000毫升,浸泡15分鐘,然后煮沸15分鐘。等藥液放涼時,取一塊干凈的紗布(四五層厚)放在藥液里浸透,然后敷在患處15分鐘左右,每天兩次。
如果濕疹面積大,也可以采用藥浴方法。滲液、糜爛消失后,可用媽媽擦(七參連軟膏)、尤卓爾等霜劑涂抹。
不合適的衣物是嬰幼兒濕疹復發(fā)的原因之一。濕疹患兒應穿松軟寬大的棉織品或細軟布料,不要穿化纖織物,內(nèi)、外衣均忌羊毛面料的衣衫。
要注意觀察患兒對哪些食物過敏,常見的過敏食物有牛奶、雞蛋、魚、蝦等,母乳喂養(yǎng)時母親也應避免吃易使患兒過敏的食物。堿性肥皂、化妝品、香水也容易刺激嬰幼兒嬌嫩的皮膚誘發(fā)濕疹,因此也要避免使用。母親與患兒皮膚接觸較多,這些化妝品也要盡量少用。發(fā)病期間不宜接種卡介苗或其他疫苗,應等到癥狀消失后再行接種。
總結:家長們在帶孩子的同時,也要學會一些常用的簡單的方法,以防救急之用。像嬰兒濕疹啊,都是有對應的方法,不妨可以記下來以便不時之需。
擴展閱讀
小兒腹瀉,這病可大可小,大家不能太疏忽大意。孩子本就是脆弱的個體,很多小病照顧不好,就會演變成大病。腹瀉的原因也有很多,如果家長無法確定,就要盡早就醫(yī)才行。下面小編介紹一個治小兒腹瀉的偏方,希望幫助到大家!
嬰幼兒腹瀉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fā)病。嬰幼兒腹瀉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一種急性胃腸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癥、輪狀病毒感染及其他細菌感染,均可導致嬰幼兒腸蠕動增強,大便次數(shù)增加,腹部不適等。眼下,又有不少的寶寶患兒腹瀉,輕者表現(xiàn)為惡心、嘔吐、腹瀉、納差、乏力等癥狀,嚴重者甚至脫水休克,讓家長們十分擔心。
祖國醫(yī)學認為,嬰幼兒腹瀉多由飲食不節(jié),食滯胃腸或感受暑濕,致使?jié)駸嶙栌谥薪?,脾胃功能失調(diào),因而出現(xiàn)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中藥治療嬰幼兒腹瀉具有很好的療效,但是不少的寶寶可能因為中藥太苦了,而拒絕服用中藥,這時,家長們不妨試試中藥敷臍療法吧。
敷臍療法屬于中醫(yī)外治方法的一種,是將藥物放在臍中(神闕穴),上面用膠布或紗布等覆蓋固定,以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敷臍療法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適應癥廣,尤其適合嬰幼兒使用。
取吳茱萸3克、丁香1.5克、木香1.5克、蒼術3克、肉桂3克、五倍子10克,將以上藥物共研成細末,混勻后加食醋適量調(diào)成糊狀,敷于患兒臍部,用膠布或傷濕止痛膏嚴封固定,每天換藥1次,對嬰幼兒腹瀉療效較好,尤其適用于小兒脾胃虛寒型腹瀉,癥見腹痛、便溏、不思飲食、神疲等。
方中吳茱萸、丁香辛熱,除溫胃散寒止嘔;木香微溫,散滯和胃;肉桂辛熱通脈,蒼術苦溫,健脾燥濕;五倍子酸寒,收斂固澀,此外,醋也有收斂固澀之功。諸藥合用,具有燥濕健脾之效,從而達到促使胃腸功能恢復,治愈疾病的目的。
進行治療之前,家長宜先將患兒的臍部擦洗干凈,外敷藥物后,需及時用膠布固定好,以防脫落,藥效降低。對于腹瀉嚴重伴有脫水癥狀的患兒,家長應及時帶寶寶上醫(yī)院輸液,以免加重病情。最后,為了避免嬰幼兒腹瀉的發(fā)生,家長們平時應注意孩子飲食的衛(wèi)生和營養(yǎng)。
嬰幼兒腹瀉的診斷
根據(jù)發(fā)病季節(jié)、病史、臨床表現(xiàn)和大便性狀易于做出臨床診斷。必須判定有無脫水(性質和程度)、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注意尋找病因,腸道內(nèi)感染的病原學診斷比較困難,從臨床診斷和治療需要考慮,可先根據(jù)大便常規(guī)有無白細胞將腹瀉分為兩組:
1.大便無或偶見少量白細胞者
為侵襲性以外的病因(如病毒、非侵襲性細菌、寄生蟲等腸道內(nèi)外感染或喂養(yǎng)不當)引起的腹瀉,多為水瀉,有時伴脫水癥狀,應與下列疾病鑒別:
(1)生理性腹瀉
多見于6個月以內(nèi)嬰兒,多為母乳喂養(yǎng),外觀虛胖,常有濕疹,生后不久出現(xiàn)腹瀉,除大便次數(shù)增多外,無其他癥狀,食欲好,不影響發(fā)育。
(2)導致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各種疾病
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瀉,原發(fā)性膽酸吸收不良,過敏性腹瀉等。
2.大便有較多的白細胞者
表明結腸和回腸末端有侵襲性炎癥病變,常由各種侵襲性細菌感染所致(細菌性痢疾、傷寒沙門菌腸炎、侵襲性大腸桿菌腸炎等)。僅憑臨床表現(xiàn)難以區(qū)別,必要時進行大便細菌培養(yǎng),細菌血清型和毒性檢測。
還需與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鑒別。該病中毒癥狀較重,腹痛、腹脹、頻繁嘔吐、高熱、逐漸出現(xiàn)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臥位X線攝片呈小腸局限性充氣擴張,腸間隙增寬,腸壁積氣等。若抗生素治療無效,腹瀉時間較長者,尚需與Crohn病、潰瘍性結腸炎、腸息肉合并感染鑒別。
結語:孩子拉肚子,癥狀有很多種,有些是小病癥。家長多多注意孩子的溫飽,吃些藥就能好。但是有些癥狀容易變嚴重,需要及早治療。這就要求做父母的多多了解小兒腹瀉的相關知識才行,學會診斷孩子的病癥,以便更好照顧孩子!
導讀:中藥敷臍治療腹瀉的效果非常的好,特別是對于兒童來說:中藥敷臍既不像吃藥那么麻煩,又不像打針一樣很疼。是一種非常適合治療小兒腹瀉的方法。
敷臍治療小兒腹瀉驗方
1、取肉桂、廣木香、吳茱萸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將上藥共研成細粉,用老陳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上,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48小時換藥一次,連用3次。
2、取胡椒10粒,五味子15克,共研細末,用藿香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上,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一次,連敷3~5天。
3、五倍子6g(炒黃),干姜12g,吳茱萸3克,丁香3克。將上藥研細,混合均勻,用75%酒精或白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部,然后覆蓋紗布塊,其周圍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連用3天。
4、取吳茱萸6克,蒼術10克,丁香6克,小茴香6克。用火焙干研粉,混合均勻。用溫米湯拌勻,敷于臍部,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一次,連用3天。
中藥敷臍來治胃腸病
敷臍療法,是將中藥制成軟膏或藥餅,貼在肚臍上,這樣做既有對穴位的刺激作用(類似于針灸),又有藥物的滲透作用,是內(nèi)病外治的方法之一。
在胚胎時期,臍部是胎兒連通母體,獲得血液、氧氣及營養(yǎng)供給的唯一通道。出生后此通道雖已斷絕,但臍部與全身經(jīng)絡、五臟六腑仍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中醫(yī)稱之為神闕穴。肚臍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沒有皮下脂肪,但是血管非常豐富,所以藥物易于滲透、吸收,加上藥物不受胃酶的干擾破壞,因此用藥量少、見效快。特別適合于有胃腸、肝臟疾病的患者,由于不經(jīng)肝臟代謝,可減少毒副反應, 因此是一條理想的給藥途徑。
主治消化系統(tǒng)疾病
中藥敷肚臍適用范圍很廣,內(nèi)科、婦科、兒科、男科等多種疾病均能使用。比如,可用來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便秘、慢性腹瀉、神經(jīng)性嘔吐、呃逆、腸易激綜合征等。
五更瀉:可選用補骨脂、附子、肉豆蔻、五味子等藥材混合,研成細末,用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7日為一療程,可重復2―3個療程。
呃逆:選用橘皮、半夏、杮蒂、丁香等,研成細末后用生姜汁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2―7天。
脾胃虛寒型胃痛:可選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黃酒調(diào)成糊狀,連用2―7天。
兒童敷臍效果更好
小兒大多不愿服藥,害怕打針,特別是嬰幼兒給藥尤為困難。而小兒肌膚柔嫩,臟氣輕靈,敷臍療法作用迅速,無損傷,因此在兒科應用廣泛,尤其在治療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應用最多。
治小兒腹瀉、消化不良、腹痛等,可將藥粉用黃酒或茶水調(diào)勻,貼于臍部,1―2天即可見效,有的甚至數(shù)小時內(nèi)即可好轉。遺尿的患兒,也可將藥物同時敷于肚臍和關元穴,可以減少遺尿次數(shù)。經(jīng)常感冒的兒童,用中藥裝袋后敷臍,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提高抵抗力,減少感冒的發(fā)生。
不過,中醫(yī)用藥講究辨證論治,疾病又分為寒、熱、虛、實,同樣是小兒腹瀉,有濕熱瀉、傷食瀉、脾虛瀉等,故敷臍的藥物是不同的。因此,出現(xiàn)癥狀后要到醫(yī)院就診,由??漆t(yī)生來診治選藥,不能一概而論。另外,小兒皮膚嬌嫩,不宜使用橡皮膏固定,以免灼傷皮膚。
空腹或餐后不宜敷臍
中藥敷臍治療,操作很簡單:清洗肚臍后平臥,取配制好的藥末適量,用生姜汁或黃酒、蜂蜜、醋調(diào)成糊狀,納入臍孔,用紗布覆蓋,透氣膠布固定。一般保留6―12小時。
皮膚敏感者可縮短時間,皮膚耐受性好的人可適當延長,但最好不超過24小時,一般可連用2―7天。急性病變、體內(nèi)有濕熱、肚臍有炎癥或皮膚嚴重過敏的人不宜使用這種方法治療。另外空腹或餐后也不宜馬上實施中藥敷臍。
用中藥敷臍的方法治療胃腸病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日常飲食和情緒的調(diào)節(jié)。當然,中藥敷臍治療并非包治百病,不能摒棄針對病因的治療,以及其他已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法。
艾草外敷 治療婦科病
敷臍療法是把藥物制成適當?shù)膭┬?,如把藥物或藥膏敷在肚臍窩上,外用紗布,再用膠布固定,以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簡稱臍療?,F(xiàn)將此方法在婦科疾病中臨床妙用介紹如下:
治療痛經(jīng)
當歸、吳茱萸、乳香、沒藥、肉桂各50克,細辛10克,樟腦適量。用法:先將當歸、吳茱萸、肉桂、細辛水煎2次,煎液濃縮為糊狀,混入溶于95%酒精適量的乳香、沒藥液,烘干后研細末,加樟腦適量備用。于月經(jīng)前3天取藥粉5克,用黃酒調(diào)成稀糊狀,外敷肚臍上,再用膠布固定,藥干則調(diào)換1次,月經(jīng)后3天取下。每月1次,連續(xù)使用,直至痊愈為止。
導讀:中藥敷臍治療腹瀉的效果非常的好,特別是對于兒童來說:中藥敷臍既不像吃藥那么麻煩,又不像打針一樣很疼。是一種非常適合治療小兒腹瀉的方法。
敷臍治療小兒腹瀉驗方
1、取肉桂、廣木香、吳茱萸各5克,丁香、地榆各4克,將上藥共研成細粉,用老陳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上,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48小時換藥一次,連用3次。
2、取胡椒10粒,五味子15克,共研細末,用藿香水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上,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一次,連敷3~5天。
3、五倍子6g(炒黃),干姜12g,吳茱萸3克,丁香3克。將上藥研細,混合均勻,用75%酒精或白酒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部,然后覆蓋紗布塊,其周圍用膠布固定,每日換藥一次,連用3天。
4、取吳茱萸6克,蒼術10克,丁香6克,小茴香6克。用火焙干研粉,混合均勻。用溫米湯拌勻,敷于臍部,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日一次,連用3天。
敷臍療法,是將中藥制成軟膏或藥餅,貼在肚臍上,這樣做既有對穴位的刺激作用(類似于針灸),又有藥物的滲透作用,是內(nèi)病外治的方法之一。
在胚胎時期,臍部是胎兒連通母體,獲得血液、氧氣及營養(yǎng)供給的唯一通道。出生后此通道雖已斷絕,但臍部與全身經(jīng)絡、五臟六腑仍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中醫(yī)稱之為神闕穴。肚臍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沒有皮下脂肪,但是血管非常豐富,所以藥物易于滲透、吸收,加上藥物不受胃酶的干擾破壞,因此用藥量少、見效快。特別適合于有胃腸、肝臟疾病的患者,由于不經(jīng)肝臟代謝,可減少毒副反應, 因此是一條理想的給藥途徑。
主治消化系統(tǒng)疾病
中藥敷肚臍適用范圍很廣,內(nèi)科、婦科、兒科、男科等多種疾病均能使用。比如,可用來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便秘、慢性腹瀉、神經(jīng)性嘔吐、呃逆、腸易激綜合征等。
五更瀉:可選用補骨脂、附子、肉豆蔻、五味子等藥材混合,研成細末,用醋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7日為一療程,可重復2―3個療程。
呃逆:選用橘皮、半夏、杮蒂、丁香等,研成細末后用生姜汁調(diào)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2―7天。
脾胃虛寒型胃痛:可選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黃酒調(diào)成糊狀,連用2―7天。
兒童敷臍效果更好
小兒大多不愿服藥,害怕打針,特別是嬰幼兒給藥尤為困難。而小兒肌膚柔嫩,臟氣輕靈,敷臍療法作用迅速,無損傷,因此在兒科應用廣泛,尤其在治療小兒消化系統(tǒng)疾病中應用最多。
治小兒腹瀉、消化不良、腹痛等,可將藥粉用黃酒或茶水調(diào)勻,貼于臍部,1―2天即可見效,有的甚至數(shù)小時內(nèi)即可好轉。遺尿的患兒,也可將藥物同時敷于肚臍和關元穴,可以減少遺尿次數(shù)。經(jīng)常感冒的兒童,用中藥裝袋后敷臍,堅持一段時間可以提高抵抗力,減少感冒的發(fā)生。
不過,中醫(yī)用藥講究辨證論治,疾病又分為寒、熱、虛、實,同樣是小兒腹瀉,有濕熱瀉、傷食瀉、脾虛瀉等,故敷臍的藥物是不同的。因此,出現(xiàn)癥狀后要到醫(yī)院就診,由??漆t(yī)生來診治選藥,不能一概而論。另外,小兒皮膚嬌嫩,不宜使用橡皮膏固定,以免灼傷皮膚。
空腹或餐后不宜敷臍
中藥敷臍治療,操作很簡單:清洗肚臍后平臥,取配制好的藥末適量,用生姜汁或黃酒、蜂蜜、醋調(diào)成糊狀,納入臍孔,用紗布覆蓋,透氣膠布固定。一般保留6―12小時。
皮膚敏感者可縮短時間,皮膚耐受性好的人可適當延長,但最好不超過24小時,一般可連用2―7天。急性病變、體內(nèi)有濕熱、肚臍有炎癥或皮膚嚴重過敏的人不宜使用這種方法治療。另外空腹或餐后也不宜馬上實施中藥敷臍。
用中藥敷臍的方法治療胃腸病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日常飲食和情緒的調(diào)節(jié)。當然,中藥敷臍治療并非包治百病,不能摒棄針對病因的治療,以及其他已比較成熟的治療方法。
前段時間我的孩子不小心吃壞肚子了,醫(yī)院給開了很多小兒敷臍止瀉散,但是我之前的一個同事說她的孩子就是因為服用了小兒敷臍止瀉散后過敏了,還去醫(yī)院打了抗敏針,所以搞得我現(xiàn)在也挺著急的,不知道小兒敷臍止瀉散能不能給孩子服用,于是就自己在網(wǎng)上查了一些資料,希望可以給有這方面疑問的家長做一個參考。
一、成分
? ?小兒敷臍止瀉散的主要成分就是黑胡椒。
二、適用癥
中散寒,止瀉。主治小兒中寒、腹瀉、腹痛。
? ?三、用法用量
每次用一袋,用前先將塑料薄膜揭去,使其中的藥物正對肚臍,使小彩帶朝向肚臍上方,貼好固定后,再將小彩帶緩慢抽出,24小時換藥1次。
? ?四、注意事項
? ?本藥為外用貼劑,不可內(nèi)服。敷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用藥期間腹瀉增多,伴有嘔吐者及時上醫(yī)院診治。 對薄膜貼劑皮膚過敏及患兒哭鬧瘙癢者不宜使用。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 ?五,禁忌
? ?臍部皮膚破損及有炎癥者,大便有膿血者忌用。敷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
? ?
? 關于小兒敷臍止瀉散這個問題,我的這份資料可以說是已經(jīng)整理的很詳細了,從成分到用法到用量都是嚴格的參照過網(wǎng)上的資料的,但是媽媽在給小孩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喲,最好是可以根據(jù)孩子的癥狀和孩子的體制,來選擇如何用藥。
明都穆的《都公談纂》記載有這樣一件趣聞:永樂年間,嘉興人金晟任刑部主事。一次討賊中,官府捕到強盜多人。令金感到驚奇的是:強盜的頭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歲的壽星,此人看上去卻毫無老態(tài),而面如童子。
金初不信,于是擬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調(diào)查取證,結果無誤。金于是親審該盜首,問其以致壽之故。犯人說:少時居荊山(今屬湖南)時,聽一異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臍,令人多壽。于是自己長期操行此術,遂知至此耳。
趣聞透天機
類似的記載也見于其它古代醫(yī)書中。如宋代《針灸資生經(jīng)》載:有人年老,面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清太醫(yī)院選方》中載有一名為毓麟固本膏的貼臍方,傳說慈禧太后曾以此膏攤貼來治療腸胃功能失調(diào)癥。
臍是什么?
臍,俗稱肚臍眼。以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看,臍只是初生兒臍帶脫落后遺留下的一個瘢痕組織;但中醫(yī)認為,臍中是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闕。此穴被認為是經(jīng)絡之總樞,經(jīng)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jīng)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diào)而發(fā)生疾病,通過刺激或施藥于神闕穴,便有調(diào)整陰陽平衡、氣血和暢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臍的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學家用黃金律來測量人體,結果驚奇地發(fā)現(xiàn):從肚臍到腳的長度,與肚臍到頭頂長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說,肚臍正位于人體的黃金分割點上。而現(xiàn)代科學研究表明,0.168在養(yǎng)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黃金分割點應是調(diào)整人體功能的最佳作用點。實驗研究也證明: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調(diào)節(jié)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內(nèi)分泌活動,尤其是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從而能起到扶正祛并益壽延年之作用。
一般來說,灸臍注意事項有三:第一,臍部有損傷、炎癥者及孕婦禁用;第二,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第三,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常用艾灸臍兩法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將燃燒的艾炷直接懸在臍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覺得有溫熱感為度。每次灸15~30分鐘,每日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全年可不定時灸3~5個療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因體質素虛而出現(xiàn)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jīng)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較好。
第二法:神闕隔姜灸。把姜片上穿刺數(shù)孔,覆蓋于臍上,點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度。每次灸15~20分鐘,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開始灸最好。此法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諸癥有預防作用。
蛋白尿在老年人群中比較常見,隨著年齡的增長,腎的功能在逐漸衰弱,很多人在嘗試了很多西醫(yī)治療,卻不見效果,源遠流長的中醫(yī)文化總能創(chuàng)造奇跡。這里推薦一個見效好的幾種。
一、 治療蛋白尿的中草藥龍蜂方:龍葵、蜀羊泉、蛇莓各30g,露蜂房9g。水煎2汁, 1日分服。具有清熱解毒,祛風利水之效,可治腎病蛋白尿反復不愈,有相當于免疫抑制的作用。
二、益腎湯;生地、太子參各15g,黨參l0g,黃芪20g,茯苓、巴戟天、補骨脂、葫蘆巴各9g。水煎2汁,1日分服臨床觀察,本方對提高血漿蛋白,消除蛋白尿有一定作用。
三、疏風湯;蘇葉、荊芥、防風、蕪荽、西河柳、浮萍各9g,蟬蛻6g,薄荷4.5g,薏苡仁根30g。水煎2汗, 1日分服。治療蛋白尿久治不愈。
四、僵蠶粉;僵蠶研末, 每服1.5 g,日服:次。也可用蠶蛹代替。本品能抗過敏及提高血漿蛋白。
五、近年來中醫(yī)臨床發(fā)現(xiàn)一些單味中藥也具有治療功能。比如:葛根,白花蛇舌草,黃芪,蟬蛻(蟬蛻下的殼)
給0-3個月的新生兒做撫觸成為近年來流行的一種新的育兒方法,剛出生的寶寶通過和媽媽親密的按摩接觸,不僅能促進寶寶生長發(fā)育、增加睡眠和飲食,還能增進母子間的情感交流,為寶寶的健康成長營造一種溫馨氛圍。
但做撫觸也要在合適的條件下進行,專家特意叮囑:做撫觸不僅要注意手法,更要控制時間,一般不要超過30分鐘;當寶寶不配合時媽媽按摩時,應該馬上讓孩子休息。
為了讓媽媽們掌握好撫觸要領,專家提出了撫觸四要四不要的注意事項。
正確做法:
1.保持房間溫度要在25℃左右,還要保持一定濕度。
2.居室里應安靜、清潔,可以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營造愉悅氛圍。
3.最方便做撫觸的時候是在寶寶沐浴后或給寶寶穿衣服的過程中。
4.在做撫觸前媽媽應先溫暖雙手,倒一些嬰兒潤膚油在掌心,這樣媽媽很容易用手蘸取,注意不要將油直接倒在寶寶皮膚上。
媽媽雙手涂上足夠的潤膚油,輕輕在寶寶肌膚上滑動,開始時輕輕按摩,然后逐漸增加壓力,讓寶寶慢慢適應按摩。
錯誤做法:
1.不要在寶寶吃得不飽或過飽的時候進行,否則在撫摸時容易造成孩子腹部不舒服。
2.對新生兒,每次按摩15分鐘即可,稍大一點的寶寶,約需20分鐘左右,最多不超過30分鐘。一般每天進行三次。一旦寶寶開始出現(xiàn)疲倦、不配合的時候,就應立即停止。因為超過30分鐘,新出生的寶寶就覺得累,開始哭鬧,這時候媽媽就不該勉強孩子繼續(xù)做動作,讓他休息睡眠后再做撫觸。
3.4~7個月時的寶寶開始爬行。這時他有了更多的活動,也就不再需要過多的撫觸。
撫觸的基本手法:撫觸沒有固定動作,媽媽可以根據(jù)寶寶當時的情緒狀態(tài)變換動作,要以適應寶寶高興的狀態(tài)為原則。
1.頭部按摩:輕輕按摩寶寶頭部,并用拇指在寶寶上唇畫一個笑容,再用同一方法按摩下唇。
2.胸部按摩:雙手放在寶寶兩側肋線,右手向上滑向寶寶右肩,再復原。左手以同樣方法進行。
3.腹部按摩: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寶寶腹部,在臍痂未脫落前不要按摩。
4.背部按摩:雙手平放在寶寶背部,從頸向下按摩,然后用指尖輕輕按摩脊柱兩邊的肌肉,再次從頸部向底部運動。
5.上肢按摩:將寶寶雙手下垂,用一只手捏住其胳膊,從上臂到手腕輕輕扭捏,然后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同樣方法按摩另一只手。
6.下肢按摩:按摩寶寶的大腿、膝部、小腿,從大腿至踝部輕輕擠捏,然后按摩腳踝及足部。在確保腳踝不受傷害的前提下,用拇指從腳后跟按摩至腳趾。
兒童患病的幾率往往比成年人要大,因為孩子的抵抗力比較差,對于各種疾病的免疫不像成年人那樣強。因此,患有兒科疾病的兒童請及時服用小兒敷臍止瀉散(文峰塔牌)進行治療,該藥物是一款非常安全的兒科用藥,對于兒科疾病擁有立竿見影的治療效果,讓兒童盡快的恢復健康是我們的宗旨。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小兒敷臍止瀉散
商品名稱:小兒敷臍止瀉散(文峰塔牌)
【適應癥/功能主治】中散寒,止瀉。主治小兒中寒、腹瀉、腹痛。
【規(guī)格型號】0.3g*4袋
【用法用量】每次用一袋,用前先將塑料薄膜揭去,使其中的藥物正對肚臍,使小彩帶朝向肚臍上方,貼好固定后,再將小彩帶
【不良反應】尚不明確。
【禁 忌】臍部皮膚破損及有炎癥者,大便有膿血者忌用。敷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
【注意事項】1 本藥為外用貼劑,不可內(nèi)服。2 敷藥期間忌食生冷、油膩。3 用藥期間腹瀉增多,伴有嘔吐者及時上醫(yī)院診治。4 對薄膜貼劑皮膚過敏及患兒哭鬧瘙癢者不宜使用。5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6 本品性狀發(fā)生改變時禁止使用。7 兒童必須在成人監(jiān)護下使用。8 請將本品放在兒童不能接觸的地方。9 如正在使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
【有 效 期】0 月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40024
【生產(chǎn)企業(yè)】安陽路德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商品名】小兒敷臍止瀉散
【通用名】小兒敷臍止瀉散
【主要成份】主要成分:黑胡椒
【規(guī)格】每袋裝0.3g。
【劑型】散劑
【藥理作用】尚不明確。
【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10940024
【貯藏】密閉,置陰涼干燥處。
【企業(yè)名稱】安陽路德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
通過上述對于小兒敷臍止瀉散(文峰塔牌)的介紹,現(xiàn)在您對于小兒敷臍止瀉散(文峰塔牌)的各種功效和治療范圍都清楚了嗎?兒科疾病是一種比較高發(fā)的疾病,選擇正規(guī)的藥物進行治療是很有必要的,我們一定要提早進行預防,讓孩子少生病。兒童的抵抗力比大人弱很多,因此更應該受到關注,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障臍湯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幫助治療臍中流血,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障臍湯的中藥方劑以及障臍湯的處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通過對障臍湯的了解,保健好身體,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障臍湯
【處方】
大黃1.5克、當歸、生地各30克、地榆9克。
【功能主治】
治臍中流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辨證錄》卷三。
照水丹
【別名】
點水丹(《普濟方》卷七十八)。
【處方】
朱砂15克、海螵蛸3克。
【制法】
上二味,乳缽內(nèi)細碾,水飛過,澄取;又用黃蠟少許熔化入藥;待要用時,就火旋丸,如蘿卜子大。
【功能主治】
治眼翳;赤翳攀睛貫瞳仁。
【用法用量】
臨睡時用1丸點入眼角,緊合眼睡著,次日用溫湯洗下。未全退者,更用一服,極妙。用此藥后,或更以所吃藥與之,尤妙。
【摘錄】
《本事方續(xù)集》卷四。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障臍湯的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障臍湯是一款難得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徹底治療還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以此來保護身體。
寶寶的飲食不光是提供日常的身體成長,而且還影響智力的發(fā)育。如果合理科學的安排飲食,讓你們的寶寶健康又聰明,是爸媽們要學會的事情。
經(jīng)過英國科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nèi)梭w大腦的體液酸堿度與智商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體液酸堿性允許的范圍內(nèi),如果體液偏酸性時智商較低,但如果是呈堿性的話智商則相對應會高出很多。
科學家對42名年齡在6-13歲的男孩進行觀察時發(fā)現(xiàn),如果大腦中的體液ph值大于7,那么這些人的智商則要比ph值小于7的人要高出一倍的智商。可以說這是科學家第一次把人的智商與大腦體液ph值聯(lián)系起來,并且科學家把這一發(fā)現(xiàn)稱為智力水平的“化學標記”。
而我們?nèi)梭w大腦體液的酸性度是完全可以通過飲食來進行調(diào)節(jié)的,所以科學家提出,要想讓你的寶寶更加聰明,不妨通過改善飲食結構的方式。在平時不妨適當給寶寶多吃一些含堿的食物,以此來提高寶寶的智力水平。
通常含鉀、鈉、鈣、鎂等元素的食都為堿性食品,比如水果、蔬菜、豆制品、海帶等,這些食物都屬于堿性食物的范疇。而含有磷、氯、硫、碘等元素的食品大部分都已酸性食物為主,比如肉類、谷物、油脂、酒類等。
兒童專家建議,兒童在日常的飲食中要少吃大魚大肉等高脂食物,而應該相對應的增加一些豆制品和乳制品。對于一些甜膩、油炸的食物都要盡量少吃,而對于一些新鮮的水果蔬菜以及海產(chǎn)品等食物,都可以適量增加,這種健康飲食習慣有益于人的智商的提高。
敷肚子的中藥包其實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危害,只不過對于皮膚會有一定的損傷,但是也不是太大的問題。敷肚子的中藥包一般都是用來治療拉肚子或者退燒,還有人用來減肥等不同的效果。中醫(yī)信奉七竅相同,有很多中藥熬好之后會敷到肚臍眼上,療效也很好,所以依然還是被大家廣為流傳。
敷藥包減肥的害處有嗎:
事實上熱敷中藥包,這樣的方法對身體是沒有什么害處的,如果正確的運用這樣的方法來減肥是很安全的,但是也有些人在運用這種方法減肥的時候不懂得該注意些什么。結果就會給身體造成了一些危害,所以只要懂得正確的熱敷方法,不但可以起到減肥的效果,而且還是非常安全的,那么下面我們會給大家講一講,中藥包熱敷減肥的注意事項都有哪些?
首先,并非所有人都適合熱敷來幫助改善問題,如果你本身有熱敷部位皮膚破損或者有開放性損傷類的病癥,那么,這樣的情況下并不能夠選擇熱敷來幫助改善問題,否則就可能會因為熱敷而讓你深受其害。
其次,并非所有的部位都適合熱敷,一些敏感的區(qū)域一定要避免選擇熱敷,比方說在面部三角區(qū)等等位置,如果選擇這些地方進行熱敷的話,就可能會讓你因為熱敷而出現(xiàn)局部受傷害情況。
再次,在選擇熱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溫度,如果溫度太低則達不到理想的減肥效果,要是溫度太高則可能會讓你在熱敷以后出現(xiàn)被燙傷情況。
最后,在熱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選擇熱敷的藥物卻不可用于口服,一旦口服的話很可能會導致藥物中毒情況出現(xiàn),因為這些熱敷的中藥包里面的藥物成分都是比較重的,選擇口服則會因為量大而讓你被中毒問題折磨。
看了上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明白了,正確敷藥包減肥的害處是沒有的,只要能夠熟記這些敷藥包減肥的注意事項,就可以讓自己既減肥又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希望我們的工作可以讓更多的朋友,對敷藥包減肥這樣的方式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也希望所有的朋友都能用正確的方法來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