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類—茶葉
夏季茶葉養(yǎng)生。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彪S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更好注重養(yǎng)生,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請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輯為您編輯整理的《葉類—茶葉》,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茶葉
Folium Camelliae
(英)Tea
別名茗。
來源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L.)Kuntze的嫩葉或葉芽。
植物形態(tài)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m。嫩枝和嫩葉有細柔毛。葉互生,薄革質,橢圓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4~10cm,寬2~3.5cm,先端急尖或鈍而微凹,基產(chǎn)楔形,邊緣有鋸齒;葉柄短?;▎紊騼啥湟干?,很少3~4朵腋生,直徑2.5~3.5cm;花柄長6~10mm,稍下垂;萼片5~6,果時宿存;花瓣5~8,圓形,白色;子房上位,3室,有柔毛,花柱合生,柱頭3裂。蒴果圓形或呈3瓣狀,每室有1種子?;ㄆ?~10月,果期11月。
原產(chǎn)我國南部,現(xiàn)栽培較廣。
采制4~5月于種植3年以上的茶樹上采摘新芽上的嫩葉,炒焙,搓揉至干。
性狀葉常卷曲,破碎,完整者橢圓形或廣披針形,葉緣印鋸齒狀,上表面光滑無毛,下表面略帶毛茸,革質,葉柄短。氣香而佳適,味苦澀。
化學成分含咖啡因(caffeine)、茶堿(theophylline)、可可豆堿(theobromine)、黃嘌(xanthine)、鞣質、揮發(fā)油、槲皮素、維生素C、胡蘿卜素、二氫麥角甾醇。
性味性微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收斂,利尿,提神。用于神疲多眠、頭痛目昏、煩渴、小便不利、酒毒。
ys630.coM延伸閱讀
紫蘇葉
Folium perillae
(英)perilla Leaf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 frutescens(L.) Britt.的葉或帶嫩枝。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60~90cm,上部有白色柔毛。葉對生,葉片卵圓形或圓形,長3~9.5cm,寬2~8cm,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近圓形,邊緣有粗鋸齒,兩面呈紫紅色,淡紅色,有腺點。輪傘花序2花,組成偏向一側的假總狀花序;苞片卵形,頂端急尖或呈尾狀;花萼鐘狀,外有柔毛及腺點;花冠紫紅色或淡紅色,花冠筒內有環(huán)毛,2唇形,上唇微凹,下唇3裂; 雄蕊4。小堅果近球形,黃褐色,有網(wǎng)紋?;ㄆ?~8月,果期9~10月。
全國有栽培。
采制夏季枝葉茂盛時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葉片多皺縮卷曲、破碎,邊緣具圓鋸齒。兩面紫色或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紫色,疏生灰白色毛,下表面有多數(shù)凹點狀的腺鱗。葉柄長2~7cm,紫色或紫綠色。嫩枝直徑2~5mm,紫綠色,斷面中部有髓。氣清香,味微辛。
化學成分含揮發(fā)油,油中主要為紫蘇醛(l-perillaldehyde)、紫蘇醇(I-perilla-alcohol)、檸檬烯、芳樟醇、薄荷腦、丁香烯,并含香薷酮(elshottziaketone)、紫蘇酮、丁香酚等。
性味性溫,味辛。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附注紫蘇梗理氣寬中,紫蘇子降氣消痰。
黃花夾竹桃葉
Folium Thevetiae
(英)Yellow Oleander Leaf
別名黃花狀元竹、酒杯花。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黃花夾竹桃Thevetia peruviana (pers.) K.Schum.的葉。
植物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2~5m,有乳汁。葉互生,線形或狹披針形,長10~15cm,寬6~12mm,光亮無毛,邊緣稍反卷,無柄。聚傘花序頂生;花萼5深裂;花冠色,漏斗狀,裂片5,左旋,喉部有5枚被毛鱗片;雄蕊5,著生于花冠喉部;子房2室,柱頭盤狀,花盤黃綠色,5淺裂。核果扁三角狀球形,直徑3~4cm,熟時淺黃色,內有種子3~4粒。種子兩面凸起,堅硬?;ㄆ?~12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廣東、廣西、福建、云南、臺灣、江蘇、河北有栽培。
采制全年可采,曬干。
性狀葉線形或狹披針形,頂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楔形,多向下表面反卷成筒狀或槽狀,上表面深綠色或灰綠色,下表面淡黃綠或灰黃綠色,具密集白色小點,側脈羽狀平行。
化學成分含黃夾甙B、白堅皮醇[Ⅰ-(d)-bornesitol]。
性味性溫,味辛;有大毒。
功能主治解毒消腫。用于蛇頭癤。
附注種子亦入藥,有大毒,有強心作用。
石韋
Folium pyrrosiae Linguae
(英)Japanese Felt Fern Leaf
別名石劍箸、小石韋、金背茶匙、石皮、石蘭、肺心草。
來源為水龍骨科植物石韋pyrrosia lingua (Thunb.) Farwell的葉。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10~30cm。根莖長,橫走,密生褐色鱗片,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睫毛。葉遠生,革質,上面綠色,偶有少數(shù)星狀毛,有小凹點,下面密生紅黃色星狀毛,不育葉和能育葉同型或略轎短而闊;能育葉柄長5~10cm,葉片平坦,披針形,長8~18cm,寬2~5cm,下面?zhèn)让}略突起,孢子囊群在側脈間緊密而整齊排列,初為星狀毛包被,成熟后露出。
生于巖石或樹干上。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
采制全年可采,除去根莖及根,曬干或陰干。
性狀葉片略皺縮,展平后呈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基部楔形,對稱;孢子囊群在側脈間,排列緊密而整齊。葉柄長5~10cm,直徑約1.5mm。
化學成分含綿馬三萜(diploptene)、皂甙、蒽醌、黃酮、-谷甾醇。
性味性微寒,味甘、苦。氣微,味微澀苦。
功能主治利尿通淋,清熱止血。用于熱淋、石淋、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肺熱咳嗽。
桑葉
Folium Mori
(英)Mulberry Leaf
來源 為??浦参锷orus alba L.的葉。
植物形態(tài)小喬木或灌木,高達15m。樹皮灰黃色或黃褐色;幼枝有毛。葉互生,卵形至闊卵形,長6~15cm,寬4~12cm。先端尖或鈍,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有粗齒,上面無毛,有光澤,下面綠色,脈上有疏毛,脈腋間有毛;葉柄長1~2.5cm。雌雄異株,骨朵花序腋生;雄花序早落;雌花序長1~2cm,花柱不明顯或無,柱頭2。聚花果(桑椹)熟時紫黑色或白色?;ㄆ?~5月,果期6~7月。
生于山林中、路旁。全國有栽培。
采制初霜后采收,除去雜質,曬干。
性狀多皺縮,破碎。完整者有柄,葉片上面黃綠色或淺黃棕色,有的有小疣狀突起;下表面色較淺,葉脈突起,小脈網(wǎng)狀,脈上被疏毛,脈基具簇毛。質脆。氣微,味淡、微苦、澀。
化學成分含牛膝甾酮(inokosterone)、脫皮甾酮(ecdysterone)、-保甾醇、蕓香甙、桑甙(morocetin)、異槲皮甙、傘形花內酯(umbelliferone)、東莨菪甙(scopolin)、-、-已烯醛(-,-hexenal)、葫蘆巴堿(trigonelline)、膽堿、腺嘌呤、天冬氨酸、氯原酸。
性味性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于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痛頭暈、目赤昏花。
附注桑的根皮(桑白皮)瀉肺平喘;嫩枝(桑枝)祛風濕;果穗(桑椹)補血滋陰。
臭梧桐葉
Folium Clerodendri Trichotomi
(英)Harlequin Glorybower Leaf
別名八角梧桐、臭牡丹。
來源為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的葉。
植物形態(tài)灌木?;ê腿~揉碎有臭氣;幼枝和葉柄有黃褐色短柔毛,枝內髓部有淡黃色薄片橫隔。葉片闊卵形、卵形、三角狀卵形、卵狀橢圓形,長5~16cm,寬3~14cm,先端漸尖,基部截形或闊楔形,全緣或有波狀齒,兩面疏生短柔毛或近無毛;葉柄長2~8cm。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萼紫紅色,5裂幾達基部;花冠白色或帶粉紅色;花柱不超出雄蕊。核果近球形,成熟時藍紫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坡、路旁、村邊。主產(chǎn)江蘇、浙江。
采制夏季結果前采摘,曬干。
性狀葉多皺縮,灰綠色或黃棕色,兩面均被毛茸,尤以下表面葉脈處為多;葉柄具縱溝,密被毛茸。氣清香,味苦、澀。
化學成分含海常山苦素(clerodendrin)、刺槐素--二葡萄糖醛酸甙(acacetin-7-di-glucuronide)、消旋肌醇、海州常山素A、B。
性味性平,味甘、苦。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痛,降血壓。用于風濕痹痛、高血壓。
金邊龍舌蘭
Folium Agaves America nae
(英)Golden margined Century plant Leaf
別名金邊蓮、龍舌蘭、金邊假菠蘿。
來源為龍舌蘭科植物金邊龍舌蘭Agave americana L. var.marginata Hort.的葉。
植物形態(tài)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短、稍木質。葉多叢生,長橢圓形,大小不等,小者長145~25cm,寬5~7cm,大者長可達1m,質厚,平滑,綠色,邊緣有黃白色條帶鑲邊,有紫褐色刺狀鋸齒?;ㄇo有多數(shù)橫紋,花黃綠色,肉質;雄蕊6,花藥丁字形著生;子房3室,花柱鉆形。蒴果長橢圓形,胞間開裂。種子多數(shù),扁平,黑色?;ㄆ谙募?。
多栽培于庭園。分布于西南、華南。
采制全年可采,曬干或鮮用。
性狀本品為扁平片狀,長短不一,厚1~5mm,邊緣常卷曲。表面黃棕色至深棕色,表面皺紋,密布縱向條紋,葉片邊緣淡黃色,較光滑。質脆,易折斷,折斷面具纖維性。
化學成分含皂甙,水解可得海柯皂甙元(hecodgenoin)和9-去氫??略磉霸?。
性味性平,味甘、微辛。
功能主治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虛勞咳嗽、吐血、哮喘。
棕板
petiolus Trachycarpi
(英)Fortune Windmillpalm petiole
別名棕櫚皮、棕櫚木皮、棕皮。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棕櫚Trachycaarpus fortunei H.Wendl.的葉柄。
植物形態(tài)常綠喬木。莖圓柱形,不分枝。葉簇生莖頂,圓扇形,革質,長約70cm,有皺褶,開展時掌狀,深裂至葉中部以上,裂片具主脈,先端2裂;葉柄長1m以上,質堅硬,下面凸起或兩面凸起呈棱形,邊緣有刺;葉鞘抱莖,分裂為棕褐色纖維狀毛,葉鞘落脫后,可見環(huán)狀的節(jié)。肉穗花序短,自葉叢抽出,下部有多數(shù)大形鞘狀苞;花小,多數(shù),淡黃色,單性,雌雄異株;花被片6,2輪;雄蕊6,花絲極短;雌花子房3,基部合生。核果球形或近腎形,花被宿存。種子1,扁球形或腎形,暗灰色或淡黑色?;ㄆ?~5月,果期11~12月。
生于山谷叢林中,或栽培。分布于長江以南各地。
采制9~10月剝取,曬干;炒炭用。
性狀葉柄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一端較寬而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兩側著生多數(shù)棕色茸毛。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
化學成分含鞣質、纖維素。
性味性平,味苦、澀。
功能主治收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下血。
羅布麻葉
Folium Apocyni Veneti
(英)Dogbane Leaf
別名茶葉花、澤漆麻、野茶葉、紅根草。
來源為夾竹桃科植物羅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葉。
植物形態(tài)半灌木,高1~1.5m,有乳汗,無毛。枝紫紅色或淡紅色。葉對生,橢圓狀披針形至長圓形,長1~8cm,寬0.5~2.2cm,先端鈍圓,有小芒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不明顯的細鋸齒。聚傘花序頂生;花萼5深裂,被短毛;花冠粉紅色、淺紫紅色,鐘形,先端5裂,兩面具顆粒狀突起;副花冠5;雄蕊5;心皮2,離生。骨突果叉生。種子頂端簇生白色細長毛?;ㄆ?~8月,果期9~10月。
生于河岸沙質地、山溝砂地、多石的山坡、鹽堿地。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
采制夏季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性狀多皺縮卷曲,有的破碎,完整者呈橢圓狀披針形或卵圓狀披針形,淡綠色或灰綠色,邊緣具細齒,常反卷,葉脈于下表面突起。葉柄細,長約4mm。質脆。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含蕓香甙(rutin)、兒茶素、蒽醌、谷氨酸、丙氨酸、纈氨酸、氯化鉀等。
性味性涼,味甘、苦。
功能主治平肝安神,清熱利水。用于肝陽眩暈、心悸失眠、浮腫尿少。
胡頹子葉
Folium Elaeagni
(英)Thorny Elaeagnus Leaf
別名雞卵子樹、斑楂、羊奶子、三月棗。
來源為胡頹子科植物胡頹子Elaeagnus pungens Thunb.的葉。
植物形態(tài)常綠灌木,有刺,小枝褐銹色,被鱗片。葉互生,革質,橢圓形,長5~7cm,寬2~5cm,兩端鈍或基部圓形,邊緣微波狀,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銀白色,被褐色鱗片;葉柄褐色。花銀白色,下垂,被鱗片,1~4朵簇生于葉腋;花被筒圓筒形或漏斗形,先端4裂,裂片內面被短柔毛;雄蕊4;子房下位。果實橢圓形,長約1.5cm,被銹色鱗片,熟時紅褐色?;ㄆ?0~11月,果期次年5月。
生于山地雜木林內和向陽溝谷旁;或有栽培。分布于華東及湖南、湖北、貴州、四川。
采制全年可采,曬干。
性狀葉橢圓形,革質,邊緣多卷曲。上面淡黃色至黃棕色,下面銀白色,散布有褐色鱗片,尤以主脈附近為多;葉柄褐色。氣微,味微苦。
化學成分花含揮發(fā)油。
性味性平,味酸。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氣喘、咳血、癰疽、外傷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