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可治療失眠的中藥
十種常用養(yǎng)生保健中藥。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蹦切┙】刀L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需要掌握相關養(yǎng)生知識。怎么才能作好中醫(yī)養(yǎng)生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十種可治療失眠的中藥”,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失眠是指經(jīng)常不易入睡護入睡后易醒,甚至徹夜難眠的一種病癥。中醫(yī)認為,該病多為臟腑失和、氣血失調(diào)所致。失眠患者如能根據(jù)自己的具體病情服用一些單味中藥進行治療,往往會收到補償?shù)男Ч?p>那么,哪些單味中藥可治療失眠呢?
1、酸棗仁:酸棗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益陰斂汗的功效,適合有煩躁不安、驚悸怔忡、煩渴、盜汗等心肝陰血不足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酸棗仁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酸棗仁15~30克,搗碎,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2、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腎經(jīng)、大腸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適合有頭昏目眩、面色少華、唇甲色淡、驚悸、盜汗、便秘等血不養(yǎng)心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柏子仁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柏子仁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3、遠志:遠志性微溫、味辛苦,可入肺經(jīng)、心經(jīng)、具有寧心安神、祛痰開竅的功效,適合有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糖腫痛、心神不安、多夢等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遠志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遠志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4、合歡皮:合歡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腫的功效,適合有郁悶不樂、煩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合歡皮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合歡皮1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5、首烏藤:首烏藤也叫夜交藤,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烏的藤,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通絡祛風的功效,適合有多夢、多汗、肢體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首烏藤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首烏藤9~1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6、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經(jīng)、肺經(jīng),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適合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多夢、精神恍惚等陰虛肺燥、心神失養(yǎng)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ys630.coM延伸閱讀
睡眠是一個人經(jīng)歷了一天的勞累奔波后最能補充回精神、體力途徑,然后,有些人則是面對一個難題,什么難題呢?晚上躺在床上睡不著覺,輾轉(zhuǎn)反側、翻來覆去都睡不著,那是很痛苦的事情。那么,失眠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一些專治失眠的中藥材,不妨試試。
1、珍珠母:
珍珠母是貝類動物貝殼的珍珠層,其性寒、味咸,可入肝經(jīng)、心經(jīng),具有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的功效,適合有頭目眩暈、耳鳴心悸、兩目干澀、視物昏花、脅肋隱痛、口干咽燥、心中煩熱等肝陰不足、肝陽上亢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珍珠母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該藥15~2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2、酸棗仁:
酸棗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益陰斂汗的功效,適合有煩躁不安、驚悸怔忡、煩渴、盜汗等心肝陰血不足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酸棗仁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酸棗仁15~30克,搗碎,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3、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腎經(jīng)、大腸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適合有頭昏目眩、面色少華、唇甲色淡、驚悸、盜汗、便秘等血不養(yǎng)心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柏子仁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柏子仁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4、百合:
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經(jīng)、肺經(jīng),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適合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多夢、精神恍惚等陰虛肺燥、心神失養(yǎng)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5、龍骨:
龍骨性微寒、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定驚安神、平肝潛陽的功效,適合有心神不安、潮熱盜汗、夢遺遺精、心悸等陰虛陽亢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龍骨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龍骨10~1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6、琥珀:
琥珀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膀胱經(jīng),具有定驚安神、活血散瘀的功效,適合有心悸不安、驚悸多夢、肢體疼痛等淤血擾心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琥珀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該藥1.5~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7、遠志:
遠志性微溫、味辛苦,可入肺經(jīng)、心經(jīng)、具有寧心安神、祛痰開竅的功效,適合有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糖腫痛、心神不安、多夢等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遠志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遠志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8、合歡皮:
合歡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腫的功效,適合有郁悶不樂、煩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合歡皮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合歡皮1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9、首烏藤:
首烏藤也叫夜交藤,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烏的藤,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通絡祛風的功效,適合有多夢、多汗、肢體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首烏藤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首烏藤9~1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10、延胡索:
延胡索性溫、味辛苦,可入肝經(jīng)、胃經(jīng),具有活血行氣、止痛安神的功效,適合有胸脅脘腹疼痛、痛經(jīng)或外傷腫痛等疼痛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臨床實踐證實,該藥有較好的催眠效果,隨著利用力量的增加,其催眠效果還會有所加強。用延胡索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延胡索1.5~3克,將其研成細末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中醫(yī)認為,該病多為臟腑失和、氣血失調(diào)所致。失眠患者如能根據(jù)自己的具體病情服用一些單味中藥進行治療,往往會收到補償?shù)男Ч?p>那么,哪些單味中藥可治療失眠呢?
1酸棗仁:酸棗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益陰斂汗的功效,適合有煩躁不安、驚悸怔忡、煩渴、盜汗等心肝陰血不足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酸棗仁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酸棗仁15~30克,搗碎,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2柏子仁:
柏子仁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腎經(jīng)、大腸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適合有頭昏目眩、面色少華、唇甲色淡、驚悸、盜汗、便秘等血不養(yǎng)心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柏子仁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柏子仁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3遠志:遠志性微溫、味辛苦,可入肺經(jīng)、心經(jīng)、具有寧心安神、祛痰開竅的功效,適合有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乳糖腫痛、心神不安、多夢等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遠志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遠志3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5合歡皮:合歡皮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安神解郁、活血消腫的功效,適合有郁悶不樂、煩躁不安、健忘等情志抑郁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合歡皮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去合歡皮1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5首烏藤:首烏藤也叫夜交藤,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何首烏的藤,性平、味甘,可入心經(jīng)、肝經(jīng),具有養(yǎng)心安神、通絡祛風的功效,適合有多夢、多汗、肢體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首烏藤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首烏藤9~15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6百合:百合性微寒、味甘苦,可入心經(jīng)、肺經(jīng),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適合有長期咳嗽、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多夢、精神恍惚等陰虛肺燥、心神失養(yǎng)癥狀的失眠患者服用。用百合治療失眠的方法是:取百合15~20克,用水煎后服用,可在晚上臨睡前一次服完。
現(xiàn)在很多人經(jīng)常會因為心事太多,工作過度勞累,每天沒有規(guī)律的睡眠時間,晚上久而久之會出現(xiàn)失眠,甚至有人會持續(xù)到夜間的一到兩天左右,依然不能正常入睡即便是睡著的,也很容易被些瑣碎聲音吵醒,失眠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在平時可以通過艾灸治療失眠。
艾灸可治療失眠
艾灸治失眠的方法能起到養(yǎng)心安神的作用,艾灸治療失眠時,每晚于臨睡前1小時,用溫熱的水先泡腳10分鐘。然后再用艾灸對穴位的進行施炙。
現(xiàn)在社會壓力大,尤其是現(xiàn)在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都很脆弱。又有激烈的市場競爭,很多年輕人失眠。失眠也屬于亞健康可以用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不是治療失眠。
工具/原料艾灸條
步驟/方法失眠通常指入睡困難或維持睡眠障礙(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難),導致睡眠時間減少或質(zhì)量下降不能滿足個體生理需要,明顯影響日間社會功能或生活質(zhì)量。
本病屬中醫(yī)“不寐”范疇,亦稱“不得眠”、“不得臥”、“少睡”、“無眠”、“目不暝”,因外感或內(nèi)傷等,致使心、肝、膽、脾、胃、腎等臟腑功能失調(diào),心神不安,以致經(jīng)常不得入寐
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溫通經(jīng)脈。
驅(qū)散寒邪:
因本法采用上等陳艾,融入數(shù)位中藥、藏藥合制而成,火柔而溫,滲透力極強,能溫經(jīng)散寒,以火攻邪。艾灸治療失眠的方法主穴:百會、至陽、心俞、脾俞、膽俞。配穴:神門、三陰交、涌泉。
中藥治療,在我國是非常常見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因此,失眠也是可以用中藥進行治療的。那中藥治療失眠的藥物有哪些呢?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同時還會告訴大家中藥治療失眠的藥方。如果你失眠的話,不妨試一試中藥治療吧。
中藥治療失眠的藥方
治療失眠是很多人失眠患者所關心的問題,這個使得很多失眠患者尋找治療失眠的方法。那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中藥治療失眠的方法吧。
(1)養(yǎng)陰鎮(zhèn)靜丸
藥物
當歸100g,生地50g,茯苓100g,玄參75g,麥冬75g,柏子仁25g,丹參75g,五味子63g,黨參100g,桔梗50g,夜交藤50g,珍珠母125g,遠志50g,朱砂12.5g。
功效
養(yǎng)陰清熱,寧心鎮(zhèn)靜。
用法
將上述藥材進行打磨成粉,并且以每100g的藥粉中加入11g的蜂蜜制成大蜜丸。一個大蜜丸的重量大約9g。一天服用三次大蜜丸,一次使用一粒。服用30個藥物為一個療程。
(2)丹棗散
藥物
丹參、炒棗仁各等分。
功效
養(yǎng)心活血,寧心安神。
用法
上兩味藥共為細末,每服10g,每日2次,第2次臨睡前半小時服下。10天為一療程,病情較輕者1~2療程,病程較重者可2~4個療程。
(3)活血眠通湯
藥物
三棱10g,莪術10g,柴胡10g,炙甘草10g,白芍10g,白術10g,酸棗仁12g,當歸15g,丹參15g,茯苓18g,夜交藤24g,珍珠母30g。
功效
舒肝寧心,活血安神。
用法
水煎服,日1劑,連服3周。
(4)腦靈湯
藥物
當歸450g,白芍450g,黃芪450g,懷牛膝450g,酸棗仁600g,茯苓600g,丹參75 0g,首烏750g,遠志300g,石菖蒲300g。
功效
益氣養(yǎng)血安神。
用法
上方藥用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出浸液加水稀釋至40%濃度備用。用時加單糖漿稀釋至20%濃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ml。1個月為一療程。
現(xiàn)在正值秋冬季節(jié),天氣很干燥,這個時候要注意預防肝火旺,那么肝火旺怎么辦呢?不少人想到用中藥來降肝火,其實去肝火的中藥有很多,但不能亂用,小心吃出毛病。想要用中藥降肝火,一定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今天小編盤點去肝火的中藥。
1、夏枯草
說到夏枯草,或許大家一點都不陌生,一味清熱去火的常用中草藥。也在許多夏日涼茶制作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尤其是廣東的涼茶,夏枯草是重要原料。其實,夏枯草的功效遠遠不止清熱去火這么簡單。夏枯草性寒、味甘辛、微苦,入肝、膽經(jīng)。具有化痰止咳、消腫祛瘀、降血壓的功效。
夏枯草煮水喝,可起到清肝火、降血壓之功效,適于體內(nèi)干熱、熬夜后出現(xiàn)頭暈、頭痛及眼紅者服用。也可以用其和瘦肉一并熬成粥。具體做法是用夏枯草10克、豬瘦肉50100克與適量的水一起煲,煮至肉熟后,再加鹽少許調(diào)味,吃肉喝汁,每日1次。
2、菊花
菊花富含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zhì),也是中醫(yī)治療各種眼疾的良藥。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還有養(yǎng)肝護肝的功效,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干澀有較好的療效。經(jīng)常覺得眼睛干澀的人,尤其是常使用電腦的人,不妨多喝些菊花茶。
去肝火推薦枸杞菊花茶,枸杞子、菊花適量,開水沖泡飲用。除養(yǎng)眼外,還適用于血虛兼有肝熱的干眼患者。
3、柴胡
柴胡性涼、微寒,入肝、膽二經(jīng),有和解退熱、護肝解郁的作用。常用于治療肝經(jīng)郁火、內(nèi)傷脅痛、瘧疾、口苦目眩等證。中醫(yī)治療傳染性肝炎的肝氣郁滯型所用的柴胡疏肝散,其主要成分就是柴胡。常喝柴胡粥,同樣可起到促進機體免疫、利膽、護肝等功效。
常喝柴胡粥可護肝。柴胡10克,大米100克,白糖2湯匙。將柴胡洗凈放入鍋里,加清水適量,煎煮后取汁液,加入大米煮粥。等米熟透放入白糖,再煮一會兒。需要注意的是,肝陽上亢、肝風內(nèi)動、陰虛火旺及上逆者應忌用或慎用。
4、桑葉
新鮮脆嫩的桑葉既能清涼解毒又能補充體內(nèi)的元素,具有散風除熱、清肝明目的功效。此外,由于粗纖維多,能清熱解毒、潤腸通便、有效地緩解體內(nèi)毒素堆積現(xiàn)象。
桑葉味苦性寒,有疏散風熱、潤肺潤燥功效,一種藥物兼有清、潤兩種功效實在難得??梢赃x用干桑葉30克泡水,每日一次,也可以與梨皮、杏仁共煮,熬成湯當作茶喝,既可防治感冒,又能養(yǎng)生。
9、梔子
梔子雖有顯著的清火作用,但它味苦性寒,苦寒藥容易傷胃,所以古代醫(yī)學家采用煮粥服食的方法,既可達到清熱毒治目疾的效果,又能減輕對胃的不良的刺激。這就是梔子仁粥的妙用。
梔子仁3~5克,粳米1~2兩。將梔子仁碾成細末,先煮粳米為稀粥,待粥將成時,調(diào)入梔子末稍煮即可。清熱,瀉火,適用于目赤腫痛,急性眼結膜炎,黃疸性肝炎,膽囊炎。
10、金銀花
金銀花被譽為是名副其實的降火英雄。相對于各種降火食材、中草藥來說,為什么金銀花的降火功效尤其突出呢?這是因為在金銀花的體內(nèi)含著一種重要的物質(zhì)木犀草苷。
將金銀花的花、葉加水,先用猛火,后用小火煮三分鐘,濾出湯汁加冰糖后飲用??梢郧鍩?、解暑。以金銀花為主的雙花飲,適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頭痛、口渴等癥。
5、蒲公英
吃點鮮蒲公英可以敗肝火。蒲公英又名蒲公草、尿床草、奶汁草,為菊科多年生藥食兩用的植物,性寒,味甘微苦,入肝、胃經(jīng),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
蒲公英通常是下水焯過苦味之后,用點蒜末、生抽、香醋、香油、鹽拌了端上來的。這時的蒲公英清香怡人,非常祛火,吃了以后,身體里面頓覺清爽了不少。如果肝火旺、有肝炎者不妨在春天多吃些蒲公英。
6、薄荷
薄荷葉清爽可口,有清心明目、解毒敗火、疏風散熱、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等多種保健功效。用薄荷泡茶喝,可以利用薄荷中薄荷醇、薄荷酮的疏風清熱作用,而且泡茶喝之有清涼感,是清熱利尿的良藥。
薄荷除了用來泡茶外,還可以和豆腐一起烹炒,或者與鯽魚一起煲湯。需要提醒的是,有夜間盜汗、煩躁不安、皮膚瘙癢、吹風容易感冒等癥狀的人以及脾胃虛寒、腹瀉者要少吃。
7、龍膽草
龍膽草為清熱燥濕類中藥,性苦味寒,歸肝、膽經(jīng),有清肝膽濕熱、瀉下焦郁火的功效,始載于《神龍本草經(jīng)》就列為中品,在我國入藥歷史已十分悠久。
推薦龍膽草粥的做法。龍膽草10克,竹葉20克,白米100克。先用水煎龍膽草、竹葉,取汁加入白米煮成粥,代早餐食。龍膽草瀉肝降火,竹葉清心除煩。適用于失眠兼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小便黃、大便秘結,屬于肝郁化火者。
8、甘草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瀉火解毒等作用,是防暑降溫的佳品。具體來說,生甘草有清熱解毒之功效,而熟甘草能入中焦,有補中益氣的作用。
如果您是平素愛上火的體質(zhì),一到秋天就出現(xiàn)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問題,可以選生甘草2-3片,菊花5-6朵,用開水沖泡代茶飲,即成一杯溫潤去火的甘草菊花茶。
中醫(yī)對抗衰老早有認識,《黃帝內(nèi)經(jīng)》中就有抗衰老的精辟論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以術數(shù),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中藥是中醫(yī)與疾病作斗爭、保健強身的武器。
◆靈芝《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認為,靈芝能補肝氣,安魂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F(xiàn)代研究證實,靈芝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都有調(diào)節(jié)作用,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清除自由基、平衡代謝等功能,直接影響人體衰老進程?!翳坭阶予坭阶佑蓄愃迫藚⒌倪m應原樣作用,且能抗動脈硬化、降低血糖、促進肝細胞新生。
◆何首烏宋代《開寶本草》稱之久服長筋骨,益精髓,延年不老?,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何首烏能夠促進神經(jīng)細胞的生長,對神經(jīng)衰弱及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有輔助治療作用。并可調(diào)節(jié)血清膽固醇,降低血糖,提高肝細胞轉(zhuǎn)化和代謝膽固醇的能力。何首烏還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黃芪中醫(yī)認為脾為后天之本。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清代的黃宮繡稱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黃芪不僅能擴張冠狀動脈,改善心肌供血,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夠延緩細胞衰老的進程。◆人參《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認為,人參能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它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抗疲勞、保肝、調(diào)節(jié)心血管功能、興奮造血系統(tǒng)功能等作用。吉林中醫(yī)研究所霍玉書等用人參果皂甙對50歲以上年齡的人進行抗衰老研究,證實人參果皂甙有返老還童的功效?!羧咔宕t(y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參有相似之處。其人參總皂甙含量超過人參。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參有明顯的優(yōu)勢?!糌菸寮印侗静菥V目》稱之久服輕身耐老,寧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滿車。現(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剌五加有抗衰老、抗疲勞(其抗疲勞作用比人參皂甙還強)、強壯作用,還能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內(nèi)分泌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功能,且有抗菌消炎和一定的抗癌作用。
肝火旺是中醫(yī)學上的一個病的名詞,具體就是指人的肝臟陽氣亢盛,一旦出現(xiàn)肝火旺的話,人體會出現(xiàn)很多癥狀,比如會有頭暈癥狀,平時經(jīng)常會口干舌燥,患者的眼睛會發(fā)癢,嘴巴里面會發(fā)苦,時間長了身體會變得消瘦,所以需要及時治療,比如患者可以吃下列這些中藥幫助治療。
清肝火的十種中藥:
1、蓮芯
蓮芯即蓮子心,又稱蓮薏、苦薏、蓮心,最早見于唐末的《食性本草》中,為睡蓮科多年生水生植物蓮成熟種子中的干燥胚芽。秋季采收蓮子時,將蓮子剝開,取出綠色胚(蓮心),曬干。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止血,固精之功效。
推薦蓮芯夏枯草飲。蓮芯5克,夏枯草15克,水煎后代茶飲。蓮心能夠清熱除煩,夏枯草具有清肝火、降血壓的作用,可用于高血壓、心煩發(fā)熱、眩暈頭痛癥。
2、夏枯草
夏枯草是廣東民間夏暑天常用于食療的中藥,屬清熱瀉火類藥材。中醫(yī)認為,它性寒,味苦辛,具有清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常用于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瘰癘癭瘤,乳癰腫痛,甲狀腺腫大,淋巴結核、高血壓和乳腺增生癥等。
想要清肝火,可取夏枯草12克,桑葉、菊花各10克。將夏枯草、桑葉加入適量的水浸泡半小時后煮半小時,最后加入菊花煮3分鐘,即可代茶飲。可用冰糖或蜂蜜調(diào)味。
3、菊花
菊花富含維生素A,是保護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質(zhì),也是中醫(yī)治療各種眼疾的良藥。菊花茶能讓人頭腦清醒、雙目明亮,特別對肝火旺、用眼過度導致的雙眼干澀有較好的療效。菊花有疏風清熱、清肝明目、養(yǎng)肝降火的作用,能夠緩解口苦、頭痛、咽喉腫痛等癥狀。平肝火最好選用杭白菊或者胎菊(即杭白菊未開放的花蕾)。
可以取菊花、金銀花、茉莉花各少許,泡水作茶飲,可清熱解毒,適用于防治風熱感冒、咽喉腫痛、癰瘡等,常服更可降火,有寧神靜思的效用。
4、薄荷
薄荷有疏泄肝火的作用,幫助紓解因肝火太旺所引起的情緒暴躁問題。用薄荷泡茶喝,有疏風清熱、降低肝火的作用,而且薄荷茶有清涼感,是清熱、解毒、利尿的良藥。值得注意的是,薄荷并不適合產(chǎn)婦及小嬰兒使用,應盡量避免。
美國科學家還推薦將薄荷茶袋裝于杯中,放入煮沸的水中,過15分鐘,在精油不蒸發(fā)時喝下,這樣輔助治療胃不舒服效果更好。
5、桑葉
桑葉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肝明目,涼血止血。桑葉不僅可用于風熱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對肝火上炎的目赤腫痛,可與菊花、決明子、車前子等配合應用。
肝火過旺可以嘗試用“桑葉菊花粥”來調(diào)養(yǎng):先準備鮮桑葉15克、鮮菊花30克和粳米50克。將桑葉和菊花用300毫升的清水煎煮,濾去汁液后,重新加入300毫升清水煎煮。此后,將第一次煎煮所得的汁液和粳米倒入其中,用小火煮1小時即可服用。每天1次。
6、龍膽草
龍膽草為清熱燥濕類中藥,性苦味寒,歸肝、膽經(jīng),有清肝膽濕熱、瀉下焦郁火的功效,始載于《神龍本草經(jīng)》就列為中品,在國入藥歷史已十分悠久。
龍膽草瀉肝降火,竹葉清心除煩,先加水煎煮10克龍膽草、20克竹葉,取汁代水加入100克粳米煮成粥,代早餐服食。適于失眠兼性情急躁易怒、目赤口苦,屬于肝郁化火者服食。
7、蒲公英
蒲公英是常見物種,而且蒲公英還極具藥用價值。所以到了春天夏天不妨吃點鮮蒲公英降降火,敗肝火。蒲公英性寒,具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在中草藥里屬清熱解毒類藥物。凡是瘡毒、疔毒等,以新鮮的蒲公英搗爛,外敷患處,或單獨煎水內(nèi)服,皆有良效。
蒲公英具有很好的食療功效,尤其是春天的蒲公英,最好選擇在初春的四五月間,蒲公英開花之前采下,那時其清火、消炎、抗癌的功效最佳?,F(xiàn)在不少農(nóng)村還有吃蒲公英的習慣,是一種家常野菜。通常水焯過之后苦味減少,然后用點蒜末、生抽、香醋、香油、鹽拌勻后吃,味道清香,非常祛火。
8、荷葉
荷葉茶可以用于降肝火,而荷葉茶還可以用于調(diào)節(jié)情緒低落、精神壓力大等不良癥狀。荷葉味苦辛微澀、性味寒涼,歸心、肝、脾經(jīng),具有消暑利濕、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暑熱煩渴,頭痛眩暈等,既能清熱解暑,又能升發(fā)脾陽,對治療暑熱泄瀉有良效,常與扁豆等配伍應用。
荷葉屬于寒涼食物,所以體質(zhì)比較虛的朋友不宜常喝。特別是經(jīng)期的女性,絕對不適合服用荷葉類的飲料,它會讓經(jīng)血不暢或者堵塞,嚴重時還會閉經(jīng)。
9、金銀花
金銀花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它性甘寒、氣芳香,是傳統(tǒng)涼茶中的重要成分。金銀花能清熱解毒,有效排除體內(nèi)毒素,預防和抑制痘痘和暗瘡生長。金銀花能涼血化瘀,促進細胞的新陳代謝,有效祛除各種色斑及黑斑。所以養(yǎng)肝護肝時節(jié)金銀花茶也是不錯的飲品之選。
取少許金銀花,將其干品放入杯中,用沸水沖泡,晾涼。用冰糖或蜂蜜水調(diào)味。
10、白花蛇舌草
傳統(tǒng)認為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活血止痛之功。用于闌尾炎,瘡癤腫毒,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癥;外用治瘡癤癰腫,毒蛇咬傷。白花蛇舌草,既能清肺胃肝脾之熱,又可去中焦之濕,又兼有化瘀之能,實一藥而多用,一石三鳥也。
取泥鰍魚200g(先用鍋煎微黃)、雞骨草50g、白花蛇舌草30g、大棗10枚、清水2000毫升,熬成750毫升,去渣飲湯即可,有護肝、降酶之功效。
導讀: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秋天氣候干燥容易導致便秘,若不及時治療會影響身體健康。那么如何治療便秘?下面推薦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一起來看看吧。
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
便秘是一種常見的臨床癥狀,大多患者都喜歡自己吃藥解決。根據(jù)中醫(yī)的理論,便秘應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的不同,辨證分型論治,下面推薦可治療秋季便秘的10種中藥:
1、當歸
當歸60克,白芍9克,火麻仁30克,郁李仁15克,蓯蓉15克,黑芝麻24克,甘草6克。水煎,沖蜂蜜60克,溫服。主治年老或久病津液短少所致的便秘。
2、肉蓯蓉
將肉蓯蓉5克、當歸5克切碎或研粉,剛沸水150毫升沖調(diào),早晚空腹服用,連服3~4周。肉蓯蓉可溫腎陽而通便,當歸能補血潤燥而通便,兩者結合可增強溫陽潤燥通便效果。
3、生甘草
取生甘草2克,用15~20毫升開水沖泡服用。服用方法就是每天1劑。這個秘方是專門治療嬰幼兒的便秘,效果十分的好,一般用藥半個月就可以有效改善。
4、胖大海
首先我們要準備胖大海5枚,放在茶杯或碗里,用沸水約150毫升沖泡15分鐘,待其發(fā)大后,少量分次頻頗飲服,并且將漲大的胖大海也慢慢吃下,胖大海的核仁勿吃,一般飲服1天大便即可通暢。
5、蒲公英
取蒲公英干品或鮮品60~90克,加水煎至100~200毫升,鮮品煮20分鐘,干品煮30分鐘,每日1劑飲服,年齡小服藥困難者,可分次服用,可加適量的白糖或蜂蜜以調(diào)味。
6、桑椹子
準備桑椹子適量,然后加入水500毫升,放在火上煎煮,快要完成之時加入適量的冰糖,服用為每天1次,5天為1個療程。
7、決明子
取決明子20克,放置茶杯內(nèi),以白開水沖浸,如泡茶葉一樣,20分鐘后,水漸成淡黃色,香味四溢,即可飲用,喝完藥液后,再加1次開水泡飲。
8、連翹
取連翹15~30克,煎沸當茶飲,每日1劑。小兒可兌白糖或冰糖(不兌糖效果更好)服用。持續(xù)服用1~2周,即可停服。
9、車前子
每日取車前子30克,加水煎煮成150毫升,每日3次,飯前服,1周為1個療程。一般治療1~4個療程即可痊愈。服藥期間停服其他藥物。本方不僅可以治療便秘,而且還有降血壓作用,特別適用高血壓而兼便秘患者。另外,以車前子為主治療糖尿病便秘患者,均有明顯的近期、遠期療效。
10、昆布
昆布60克,溫水浸泡幾分鐘,加水煮熟后,取出昆布待適宜溫度,拌入少許姜、蔥末,加鹽、醋、醬油適量,1次吃完,每天1次。
中醫(yī)提醒,以上10種中藥是治便秘的良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預防便秘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預防便秘
1、要注意飲食調(diào)整,忌食厚味辛辣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患者便秘持續(xù)時間較長,大便呈黑色,腹痛,稱弛張性便秘,應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及蔬菜。如果便秘間斷發(fā)生,多在精神緊張時加重,飯后常出現(xiàn)左下腹疼痛或大腸部位壓痛,大便呈球狀,帶有粘液,雖有便意但難以便出,稱痙攣性便秘,則應以吃軟食為主。
2、預防津液耗傷。平時應多飲水,尤在夏季應注意補充體內(nèi)水份分,有嚴重心力衰竭的心律失?;颊撸嬎繎瘁t(yī)生指導進行。
3、心律失常病人應勞逸結合,注意避免憂思過度,多做適合自己的戶外運動,這樣可以增加腸蠕動。還可以按摩腹部,被動增加腸蠕動,以防止便秘的發(fā)生。
4、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應養(yǎng)成晨起定時大便的習慣。晨起沒有便意也要多蹲一會兒,堅持日久,可以形成條件反射,養(yǎng)成定時大便的習慣。
注意,即使是輕微的便秘,也不要忽視,應查明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如果想了解更多關于便秘的內(nèi)容,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西紅柿是一種很普通的食物,但在治療疾病等方面卻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下面列舉十種治療功效供大家參考。
№1.治皮膚病:
將鮮熟西紅柿去皮和籽后搗爛敷患處,每日2~3次,可治真菌、感染性皮膚病;
№2.美容、防衰老:
將鮮熟西紅柿搗爛取汁加少許白糖,每天用其涂面,能使皮膚細膩光滑,美容防衰老效果極佳;
№3.防癌:
因西紅柿不僅營養(yǎng)豐富,且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抑制病變功效,堅持每天生食1~2個鮮熟的西紅柿,可起到防癌和輔助治療癌癥的作用;
№4.治高血壓:
每天早晨選1~2個鮮熟西紅柿空腹蘸白糖吃,降血壓效果明顯;
№5.治貧血:
將西紅柿、蘋果各1個,芝麻15克,一次吃完,每日吃1~2次,長期堅持,可治貧血;
№6.治潰瘍:
輕度消化性潰瘍患者,可將榨取的西紅柿和馬鈴薯汁各半杯混合后飲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10次,潰瘍可愈;
№7.治肝炎:
取西紅柿丁一匙,芹菜末、胡蘿卜末、豬油各半匙,拌入沸粳米粥內(nèi)燙熟,加入鹽、味精適量食用,對治療肝炎效果極佳;
№8.防中暑:
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鹽或糖少許,熬湯熱飲,可防中暑;
№9.退高燒:
將西紅柿汁和西瓜汁各半杯混合飲用,每小時飲一次,可退高燒;
№10.治牙齦出血:
將西紅柿洗凈當水果吃,連吃半月,即可治愈牙齦出血。
可是食用西紅柿的時候也有不少講究,不同顏色的西紅柿對人體起著不一樣的作用:
◆ 紅色濃重的,富含番茄紅素,對預防癌癥很有好處。
◆ 橙色的番茄紅素含量少,但胡蘿卜素含量高一些。
◆ 粉紅色的含有少量番茄紅素,但胡蘿卜素很少。
◆ 淺黃色的番茄則含少量的胡蘿卜素,不含有番茄紅素。
※ 如果要滿足維生素C的需求,則各種番茄都可以,關鍵是選新鮮、應季、風味濃的產(chǎn)品;
※ 如果要補充番茄紅素、胡蘿卜素等抗氧化成分,則應當選顏色深紅的,或是橙色的,而不是粉紅色的或淺黃色的。
西紅柿雖好,但也不是什么時候都適合吃,需要了解一些食用禁忌:
(1)不宜和黃瓜同時食用
(2)服用肝素、雙香豆素等抗凝血藥物時不宜食用
(3)空腹時不宜食用
(4)不宜食用未成熟的番茄
(5)不宜長久加熱烹制后食用
(6)服用新斯的明或加蘭他敏時禁忌食用
失眠的現(xiàn)象相信很多人都發(fā)生過,有的人偶爾出現(xiàn)失眠的現(xiàn)象都會很痛苦,晚上睡不好,白天當然沒有精神去干其他的事情了,但是對于長期失眠的人來說,他們受到的折磨是多么大呢,有的人受不了長期失眠的現(xiàn)象,而自殺,這是多么恐怖,大家一定要及時治療,一些治療失眠的中藥效果很好。
一般的失眠患者都會選擇藥物治療,有的人失眠癥狀很嚴重,每天都靠吃安眠藥來入睡,長期下來身體怎么能受了,那么大家了解治療失眠的中藥,相信對于緩解您的失眠現(xiàn)象一定會有很好的作用。
1、七葉安神片
有些老年人晚上會覺得胸悶,有冠心病的病人睡眠也受影響,用七葉安神片可以緩解,因為這藥除了活血還能安神,治失眠。如果還經(jīng)常有胸痛、胸悶發(fā)作,可以加服血府逐淤口服液或膠囊。
2、活力蘇口服液
失眠的同時并伴腰酸腿軟、耳鳴,要有明顯的腎虛表現(xiàn),才適合吃這個中成藥。
3、同仁人參歸脾丸
這個中成藥一看不像是治失眠的,和心無關,但對于脾虛導致的失眠非它不可。這種失眠是因為脾虛使氣血生成不足,影響到心血也不足,最終使心神無處寄居,心神浮越。所以,除了失眠,還會有記憶力下降,而且總是有氣無力、營養(yǎng)不良的樣子。有氣無力是氣虛,營養(yǎng)不良是血虛。
4、越鞠保和丸
對于失眠而夢多、早上醒來總感覺特別累、胃口不好、舌苔厚膩的人適用。治失眠有個民間經(jīng)驗,就是臨睡時喝杯牛奶。但這個經(jīng)驗也要分人,如果是這種越鞠保和丸適應的失眠,就千萬別再喝牛奶了,因為舌苔厚本身就說明有濕熱、胃腸不干凈。濕熱、淤滯也可能是失眠的主因,再喝牛奶就是給夜間的胃腸增加負擔,只能加重病因。
5、解郁安神顆粒
適用于因情緒不暢導致的入睡困難,這種人多夢,而且睡得很輕,一點小聲就容易醒,還可有心煩、健忘、胸悶等癥狀同在。這種癥狀的失眠可服用中成藥解郁安神顆粒。
以上治療失眠的中藥,大家多了解一下也是有用的,但是在用藥的時候應該遵循醫(yī)生的建議,失眠患者平時應該多吃一些有利的食物,保持好的心情,要積極的去治療失眠,要知道失眠的現(xiàn)象如果長時間存在的話,身體肯定會透支的,一些疾病也會出現(xiàn)。
失眠,經(jīng)常發(fā)生在一些旅游者身上,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因環(huán)境改變,在旅途中容易失眠,影響了第二天的旅游,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擺脫失眠呢?這里向你介紹一種簡易有效的穴位按摩法治療失眠。
1、用中指指端輕輕按揉兩眉頭連線中點處的印堂穴,約2分鐘,具有鎮(zhèn)靜安神的作用。
2、用食、中指兩指指端輕輕按揉兩眉頭凹陷處的攢竹穴,約1分鐘,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
、用雙手中指指端輕輕按揉眉稍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1寸凹陷處的太陽穴,約1分鐘,具有醒腦安靜的作用。4、用雙手中指指端輕輕按揉耳垂后的凹陷與枕骨下的凹陷連線中點處的安眠穴,約2分鐘,具有鎮(zhèn)靜助眠的作用。
5、用雙手拇指羅紋面緊貼在兩眉頭處,然后在眉之上方同時作左右來回抹動,約半分鐘,具有安靜催眠的作用。
6、
用雙手食、中、無名、小指指端分別放在兩側耳尖直上兩橫指處的率谷穴,進行前后來回推動,約半分鐘,具有除煩鎮(zhèn)靜的作用。7、用拇指端羅紋面輕輕按揉腕部橫紋上兩橫指處的內(nèi)關穴,約1分鐘,雙手交替,具有寧心安神的作用。
8、用拇指指端輕輕按揉小指側腕部橫紋頭凹陷處的神門穴,約1分鐘,雙手交替,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這些方法都比較簡單,一學就會,不過,采用此法治療失眠,有幾點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