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膽石癥
針灸養(yǎng)生。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耳?!别B(yǎng)生也日漸被很多人提到了生活中的重要位置,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如何避免走入有關中醫(yī)養(yǎng)生方面的誤區(qū)呢?下面是由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針灸治療膽石癥”,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針灸治療膽石癥有體針,耳壓,電針,敷貼四種方法。
(1)體針:取膽俞、肝俞、日月、期門、陽陵泉、膽囊穴、太沖等體穴。每次取3~5穴,用毫針行強刺激,每穴持續(xù)運針3~5分鐘,留針30~50分鐘,隔 5分鐘行針1次,每日針刺1~2次。膽俞、肝俞向椎體斜刺2.6~3.3cm,陽陵泉直刺5.0~6.6cm,太沖向足心斜刺5.0cm,日月、期門均斜刺1.7cm,膽囊穴直刺5.0~6.6cm。
(2)耳壓:取胰、膽、肝、十二指腸、神門、交感等耳穴,將成熟的王不留行籽或小磁珠粘附在0.5cm0.5cm的小塊膠布中央,對準所選耳穴穴區(qū)敏感點貼敷。貼好后,按壓數分鐘,囑病人每日自行按壓3~4次,每次5~10分鐘。治療期間增加脂餐,或飯后30分鐘沖服番瀉葉2g。
(3)電針:取胰、膽、肝、三焦、胃、十二指腸、食道等耳穴。用電針探頭探測耳穴,進行電針治療。痛甚者加交感、神門,用單調密波;黃疸者加腎上腺、內分泌;炎癥期加內分泌、神門、耳尖,用疏密波;排石困難加耳迷根、交感,用疏波。每次選4個穴位,每日1次,治療10分鐘,1個月為1療程。治療期間每晨服油煎雞蛋2個,便秘服硫酸鎂15g或沖服番瀉葉2g。
(4)敷貼法:白芷 10g,花椒15g,苦楝子50g,蔥白、韭菜兜各20g,白醋50ml。先將白芷、花椒研成細末,再將韭菜兜、苦楝子、蔥白搗爛如泥,后用白醋把上述藥物和勻調成糊狀。取藥膏少許貼敷于中脘穴周圍,外用透明薄膜覆蓋,用膠布或膠帶固定。24小時換藥1次,可連貼2~4日。用于膽石癥、膽絞痛。
擴展閱讀
膽石癥是指膽道系統(tǒng)某一部位發(fā)生結石的疾病,這種病結石的部位不同癥狀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患者會選擇手術的方法來治療,但這樣手術之后患者的身體很難在短時間內恢復,所以現(xiàn)在患者會較多的選擇有一些簡單的偏方治療,我們列舉了以下偏方供患者參考:
偏方一、
取膽囊穴、足三里、中脘、陽陵泉、膽俞、太沖、支溝等穴,采用強刺激瀉法。耳穴取神門、交感、膽囊、胰、十二指腸穴,每次兩側各選穴2~3個,捻轉中、強刺激,留針20~30分鐘。
偏方二、
板蘭根30克、蒲公英15克、茵陳15克、生大黃9克(后下),黃芩9克、黃柏9克、川厚樸6克、玄明粉9克(沖服),每日一劑,水煎服。
偏方三、
白金丸,晨服3克,或指迷茯苓丸,晚服9克,10至30天,為一療程。
偏方四、
膽通排石湯:金錢草30克、茵陳30克、海金砂30克、郁金15克、枳殼12克、木香12克、大黃10~15克(后下)、梔子10克、芒硝10克(沖服)。
總攻程序:每周總攻2~3次,6~7次為一個療程。
上述偏方是所有偏方中較為簡單的幾種,患者可以結合其他偏方,在聽取了有關專家的建議之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偏方?;颊咴谑褂靡陨掀街委熌懯Y的時候應注意,一定要長期、規(guī)律的食用偏方的食療方法,這樣才能更好地達到治療的目的。
膽囊及膽管內有結石存在被稱為膽石癥。此病與膽囊炎總是一起存在。
若處病人膽石癥靜止期,飲食可如正常人,但應注意避免酒、油膩食物以及疲勞和精神刺激,以減少誘發(fā)膽絞痛的機會。發(fā)作期應給清淡飲食甚至禁食,給予輸液、抗炎、解痙止痛等處理。
當膽石癥伴有嚴重感染或膽囊息肉等時,應勸其接受手術切除膽囊。
膽管結石者若非手術治療無效,亦應盡上接受手術治療,以防因膽管長期阻塞而引發(fā)肝膿腫、胰腺炎、膽道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在早期手術(即非急診手術),安全性和手術徹底性高,術后復發(fā)率亦低。
另外護理者還須解除病人一種誤解,即認為膽石癥急診手術容易復發(fā),因而懼怕手術。其實,現(xiàn)在醫(yī)學診斷及手術水平均極大提高,已能采用肝葉(段)切除,膽管(包括肝內膽管)與空腸大口徑吻合術,抗返流裝置也得到改進,膽道術后的復發(fā)率已大大降低。所以應使病人放下思想包袱,做到適時手術。
膽結石病人在術后仍需注意飲食護理,并定期去醫(yī)院作各項檢查,適當服用消炎利膽藥物,定期驅除膽道內蛔蟲等。
針灸治療自閉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療法。自閉癥的 3-6歲是黃金時間,耽誤了再訓練效果可能不好! 一般大夫都不會給你確診的,因為只要訓練,孩子是會進步的! 有時候孩子自己也會發(fā)展出來的。 如果確診了再練,恐怕要6歲了, 那時候練,進步多少不好說!所以要及時治療。
1 針刺頭部穴位
我國歷代醫(yī)學文獻對于經絡與頭的關系早有記載,如《靈樞·邪氣藏臟病形篇》中稱“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經氣皆上于面而走空竅”,空竅就包括顱腦和腦髓,《針灸大成》中稱“首為諸陽之氣,百脈之竅……百脈皆歸于頭”,說明全身經絡與頭的關系很密切。
2 穴位封閉療法
現(xiàn)在,美國等西方國家認識到自閉癥康復的重要性。通過大劑量應用維生素B6,可增強語言功能,改善睡眠,減少活動過度和激惹性,增加注意廣度和對學習的興趣,減少攻擊行為和自傷行為。唐代《本草拾遺》中,對紫河車即干燥胎盤的藥性和藥效均有詳細說明?!侗静菰傩隆分蟹Q“大補元氣、理血分、治神傷夢遺”。可見,胎盤治虛損勞積、失志恍惚、安心養(yǎng)血、益氣補精有奇效。采用人胎盤組織液和維生素B6做風池穴位封閉,能使患兒在睡眠、語言、行為等方面有明顯改善。
3 推拿捏脊
推拿后背的華佗夾脊穴屬督脈,督脈貫脊,屬腦絡腎,督率陽氣,統(tǒng)攝真元。捏脊法可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培元氣,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是小兒推拿主要手法之一。另外,通過捏脊法可使患兒解除恐懼感,還能使大腦釋放出“內啡肽”,提高大腦右半球的功能,增強空間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治療自閉癥患兒需要注意哪些原則
1、改善孩子的刻板行為,避免重復動作
行為刻板是每個自閉癥孩子的障礙之一,盡量幫他找到他感興趣的事物或者活動,多用其他的活動或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無所事事,以免他覺得太無聊,一直重復同樣動作。另外,讓這些重復的動作加以意義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孩子喜歡搖晃身體,你可以放音樂,讓他用不同的方式隨著音樂搖擺身體。
2、勇敢面對,切勿自責
對于家長來說自閉癥三個字是恐怖的代名詞。當自閉癥真正降臨到自己孩子身上時,他們會感到恐懼感到難過,還會感到自責。他們往往會覺得是自己做錯了什么,才會遭到上天對自己這樣的懲罰。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會使自己陷入無助與罪惡感當中。做為家長,應當鼓起勇氣,正確的去面對問題。
3、創(chuàng)造孩子與人溝通交流的機會
自閉癥孩子通常不太喜歡與人主動接觸,因此利用各種機會讓他和家中兄弟姊妹或是其他鄰居孩子多接觸及交互式很重要的,可以找一些他有興趣的活動或游戲來吸引他,增加他與其他人的互動。
4、注意孩子安全
有些自閉癥孩子對于危險事物不夠敏感,例如:有一些孩子習慣爬高,或是喜歡亂跑,因此要特別注意安全的考慮。
通過專家的講解,我們知道針灸對于自閉癥的治療效果還是非常有效的,孩子如果長期治療效果不理想的話,家長可以通過針灸對孩子進行治療。在對孩子進行治療時,家長還要積極了解要注意的事項,以便輔助孩子盡快康復,使孩子能夠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如今,隨著人們工作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加,不少人都開始出現(xiàn)精神方面的問題,焦慮癥就是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焦慮癥會導致患者情緒不穩(wěn)定,甚至還會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造成極大的影響,所以需要及時治療,而針灸,就是一種很好的治療焦慮癥的中醫(yī)療法,可以有效緩解焦慮情緒!
一、中醫(yī)針灸治療焦慮癥
可以取雙側神門、太沖,留針20分鐘,也可配合電針。
二、中醫(yī)放松治療焦慮癥
焦慮癥患者以舒適的姿勢靠在沙發(fā)或躺椅上,閉目。將焦慮癥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頭部、頸部、肩臂、胸腹、腿部,逐次放松,最終,全身松弛處于輕松狀態(tài),這樣保持一二分鐘。按照此法學會如何使全身肌肉都放松,并記住放松程序。焦慮癥患者每日照此操作2遍,持之以恒,必會使心情及身體獲得輕松,睡前做一遍則有利于入眠。
三、中醫(yī)辨證治療焦慮癥
1、心虛膽怯的焦慮癥
此類型的焦慮癥常會出現(xiàn)心悸,善驚易恐,坐臥不安,少寐多夢的癥狀。中醫(yī)治療焦慮癥的具體方法有哪些??所以中醫(yī)治療焦慮癥的基本方藥為龍齒30克先煎、琥珀30克、磁石30克先煎、朱砂0.3克沖、菖蒲15克、遠志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
2、肝郁化火的焦慮癥
焦慮癥患者常會出現(xiàn)性情急躁易怒,少寐易醒,惡夢紛紜,甚則徹夜難眠,不思飲食,口渴喜飲,口舌生瘡,目赤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脅肋脹痛的癥狀。故中醫(yī)治療此類型焦慮癥的基本方藥為龍膽草6克、黃芩10克、山梔10克、澤瀉10克、柴胡10克、白芍10克、生地黃10克、當歸10克、炒棗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
3、陰虛火旺的焦慮癥
心悸不寧,心煩少寐,頭暈目眩,手足心熱,耳鳴腰酸。治療焦慮癥的基本方藥:生地15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天冬15克、當歸9克、丹參9克、黨參15克、茯苓20克、遠志15克、炒棗仁15克,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的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出現(xiàn)失眠癥,現(xiàn)在市面上有很多很多種方法去治療失眠癥,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一項就是針灸治療了,因為針灸是我們流傳幾千年的文化,大家也比較相信中醫(yī)的醫(yī)術,所以針灸治療失眠癥要治療哪些穴位呢?
一、導致失眠的因素
失眠是一種常見的現(xiàn)象,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這種經歷,許多人被失眠所折磨,痛苦不堪。今天我們主要
介紹失眠的針灸方法。導致失眠的原因很多,有些原因去除后失眠就不治而愈了,因此在治療失眠之前,我們
首先要分析一下哪些因素會導致失眠。
1.生理因素
時差反應,如去歐美旅行,由于體內生物鐘尚未適應新的晝夜節(jié)律,容易導致失眠
2.環(huán)境因素
噪音或光照干擾睡眠,室溫過高、過低都會導致失眠。臥具不適,乘坐車、船、飛機等睡眠環(huán)境的變化
也會導致失眠
3.苭物因素
某些藥物或飲料如含咖啡因、茶堿、酒精和各種興奮劑、某些食欲抑制劑可導致失眠。
4.疾病因素
各種使人疼痛的疾病、心肺疾病、哮喘、夜尿癥、胃腸疾病、腎功能衰竭、甲狀腺功能亢進、帕金森病等
常常引起失眠。許多精神類疾病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老年癡呆、焦慮癥、強迫癥、邊緣性人格障礙等常伴有
失眠癥狀。
5.社會心理因素
工作和學習的壓力,生活不良事件的刺激,電影電視的緊張刺激等等是導致失眠的常見原因。
在上述這些原因中,有些因素是比較容易消除的,如環(huán)境、藥物因素,不容易消除的是身體本身的因素和社會心理的因素。社會心理因素的消除依賴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依賴于對不所良情緒的排遣技巧和壓力釋放技巧,這些不是單靠藥物和針灸所能解決的,所謂"心病還得心藥治"。嚴重疾病影響所致的失眠需要通過治療原發(fā)疾病來解決。還有擔心失眠本身也是導致失眠的重要原因。
針灸治療
我們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失眠用針灸治療效果要比中藥好,雖然西藥有較強的即時效果,但易依賴成癮,
長期服用對人體有損害,因此針灸是治療失眠的較好選擇。
主穴:百會或四神聰、神門、三陰交。三型加穴:
(一)陰虛陽亢型: 涌泉(灸20-30分鐘)?;疳橖c刺四神聰出血
A肝火:行間、俠溪、耳尖;(B)心火:大陵、勞宮、中沖、少沖;(C)肝陽:肝俞、太沖、耳尖;(D)腎陰虧虛:腎俞、太溪、照海; (E)抑郁:膻中、期門、內關、太沖。
用艾條溫和灸涌泉穴是一種較好的方法,因為失眠癥多半由于陰陽失調所致。陽屬火,火性炎上;陰屬水,水性下行。若陰虛則陰不斂陽,陰陽失去平衡,虛陽就會上浮,中醫(yī)叫“虛陽上亢”,陽亢擾動腦神,就會導致失眠。治療上除了在耳尖等穴放血泄陽外,可在涌泉穴艾灸,這樣就可以把上亢的陽氣引下來,中醫(yī)叫做“引火歸元”。選用涌泉穴,是因為涌泉穴位于人體最低處,接地氣,陰之極,故喻之為像地下水之涌出如泉,屬于腎經的第一個穴位,而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陰陽之氣的發(fā)源地,稱之為“元陰元陽”,所以灸涌泉穴可以“引火歸元”,使之陰陽和諧。
抽動癥是一種比較常發(fā)生在兒童身上的疾病癥狀。有抽動癥的孩子會主要表現(xiàn)為不自主的、刻板的動作,例如頻繁地眨眼、做怪臉、搖頭、聳肩等。這樣的情況治療的時候西醫(yī)治療的方法比較有限。中醫(yī)在治療抽動癥的時候是可以用藥物和針灸等方法治療的。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下針灸治療抽動癥好不好。
中醫(yī)治療充分發(fā)揮整體優(yōu)勢,通過調整陰陽,增強體質,標本兼治。治療措施主要有按摩、針灸、拔罐、經絡導平、中藥等。
按摩是指內科按摩;針灸與按摩作用基本相同,但是有痛苦,對兒童使用比較困難;拔罐、經絡導平也是針對穴位起作用;中藥則是以補腎固本、平肝熄風為主,并輔以鎮(zhèn)靜安神。
治療抽動癥的具體方法。
1、心理行為治療:應對兒童父母說明此病性質,不要焦慮緊張,這樣可以清除由于父母緊張和過分關注造成的強化作用。2、物理治療:目前除了藥物治療抽動癥外還有物理治療的方法,經顱微電流刺激療法就是這個物理方法的名稱,它是通過微電流刺激大腦,能夠直接調節(jié)大腦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兒童多動癥和抽動癥癥狀的神經遞質和激素。3、MOGT生物調序技術治療:生物治療是應用智能腦電檢測系統(tǒng),檢測出抽動癥神經元路徑位點,再將特殊的基因蛋白植入患兒神經元路徑位點部位,誘發(fā)機體產生一系列生物效應,對中樞及周圍神經元的發(fā)育、分化、生長、再生和功能特性進行調控,使受損的組織恢復,平衡人體陰陽,改善人體內環(huán)境,擬制病理信息,修復機體功能,促使身體快速恢復健康,提高免疫力。無須長期藥物維護,副作用小。
抽動癥的治療如果是采用針灸治療的話是會有不錯效果的。針灸治療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一些。所以病人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一定要等抽動癥的癥狀完全的被治療好之后,才能停止治療。否則不光不能治療好疾病癥狀,還可能會加重病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