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質(zhì)差大暑吃什么
大暑節(jié)氣吃什么養(yǎng)生。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養(yǎng)生孰為先,養(yǎng)心須樂觀?!弊杂腥祟愇拿饕詠恚L生不老是很多人的目標,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如何分辯關于四季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體質(zhì)差大暑吃什么”,希望能為您提供更多的參考。
體質(zhì)差大暑吃什么
1、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不可少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此時,人們常常是“無病三分虛”。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yǎng)陰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強體質(zhì)。如山藥、大棗、海參、雞蛋、牛奶、蜂蜜、蓮藕、木耳、豆?jié){、百合粥、菊花粥等。
2、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僅清熱,還能解熱祛暑、消除疲勞。所以,大暑時節(jié),適當吃點苦瓜、苦菜、苦蕎麥等苦味食物,可健脾開胃、增進食欲,不僅讓濕熱之邪對您敬而遠之,還可預防中暑,可謂一舉兩得。此外,苦味食物還可使人產(chǎn)生醒腦、輕松的感覺,有利于人們在炎熱的夏天恢復精力和體力,減輕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適。
3、多吃蔬果豆
俗語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時節(jié)要當心中暑,主動喝水,出汗多可以適當喝點鹽水,不要圖痛快沖涼水澡,不要長時間待在空調(diào)房里,少吃冷飲,飲食清淡。大暑期間還要注意飲食調(diào)理,多吃蔬菜水果和豆類。
4、蛋白質(zhì)供給需充足
大暑氣溫較高,人體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zhì)的 供應必須酌量增加,每日攝入量應在 100 克―120 克。植物蛋白能夠以從豆制品中獲得,動物 蛋白除了奶制品外, 還要適量的吃點肉,例如雞肉、 鴨肉、瘦豬肉、鴿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
5、補氣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氣炎熱,而且雷電、暴雨多,此時人們?nèi)菀资苁顫裼绊懗霈F(xiàn)腹脹、食欲下降、乏力等癥狀,此時飲食宜清淡多樣化,以補氣健脾、消暑生津為主,可多食綠豆、黃瓜、苦瓜、蓮藕、鴨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圓、桃子、黃皮、蘆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藥食兩用之品。
大暑養(yǎng)生食譜
1、西瓜皮粥
原料:西瓜皮100克,大米50克。
做法:將西瓜皮削去外表硬皮,切成丁。大米淘洗干凈放入沙鍋中,加入適量水和西瓜皮用旺火煮沸,再轉(zhuǎn)用小火煮成粥,調(diào)入白糖。
功效:具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作用,常食可防中暑。
2、蘆根粥
原料:鮮蘆根50克(干品15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蘆根洗凈切段,放入砂鍋,加適量水,用大火煮沸,小火煮25分鐘,去渣留汁。粳米淘洗干凈,放入砂鍋,加入藥汁及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米爛粥稠,調(diào)入冰糖即成。
功效:有清熱消暑,健脾生津止渴的功效。
3、薏米小豆粥
原料:薏米20克,赤小豆30克,大米100克,水適量。
做法:將薏米、赤小豆用冷水浸泡2小時,大米洗凈,加入適量水,同煮成粥。
功效:能健脾滲濕、清熱消暑。
4、綠豆粳米粥
原料:綠豆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將綠豆放入溫水中浸泡2個小時,再和粳米一起加1000毫升清水煮粥。
功效:有祛熱毒、止煩渴、消水腫的作用,特別適合老人和兒童食用。
大暑養(yǎng)生注意事項
1、避濕
大暑前后溫度高又悶熱,此時濕氣最重,人們?nèi)菀资軡駸嵝岸厩忠u,出現(xiàn)胃口不好、大便黏膩、腹瀉嘔吐、口舌生瘡等癥狀,所以此時養(yǎng)生要注意“避濕”。
2、飲食要清淡
大暑期間可多吃消暑清熱、化濕健脾的食品。飲食要清淡,少吃脂肪類厚膩葷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以適應夏天胃腸的消化能力。為預防中暑,可多吃些含鉀豐富的食物,如大豆、紅豆、毛豆、油菜、菠菜、海帶、山藥、萵苣、紫菜、西瓜、香蕉等。
3、勞逸結(jié)合,慎防中暑
大暑養(yǎng)生,要注意勞逸結(jié)合,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被太陽暴曬。另外,外出時一定要隨身攜帶防暑藥物。一旦發(fā)生中暑,應立即轉(zhuǎn)移到通風處休息,喝些淡鹽水、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4、控制情緒,莫動“肝火”
大暑時節(jié)高溫酷熱,很多人容易動“肝火”,表現(xiàn)出心煩意亂、無精打采、焦躁焦慮等異常行為。在高溫天氣下,最重要的是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盡量使自己心平氣和,并通過聽音樂、讀書等方式來調(diào)節(jié)自我,從心理上“遠離”高溫炎熱。
相關推薦
大暑時節(jié)要特別注意清熱解暑,很多食物都有清熱解暑的功效,多吃這些食物可以預防上火中暑,那么,大暑節(jié)氣吃什么清熱解暑呢?
大暑吃什么清熱解暑
1、茄子
《本草綱目》上說茄子味甘、性寒、無毒。主治寒熱、五臟勞損及瘟病。吃茄子可散血止痛,去痢利尿,消腫寬腸。《醫(yī)林纂要》稱茄子寬中、散血、止瀉?,F(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茄子中豐富的維生素p,可增強細胞間的粘著能力,能防治微血管脆裂出血及其增進傷口愈合。所以,常吃茄子可防治腦溢血、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病癥,對慢性胃炎等也有一定醫(yī)治效果。
2、茶水
有經(jīng)驗的保健醫(y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法補鉀。鉀是人體內(nèi)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jīng)及其肌肉的正常功效,很是心肌的正常運動。假如缺鉀,人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缺鉀嚴重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及其全身肌無力。茶葉含鉀較多,約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應當是夏天首選飲品。
3、陳醋
夏天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降低,使食欲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假如在烹調(diào)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欲。夏天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jié),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效果。還有,如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就會降低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并且有利于食物中鐵的汲取。
4、絲瓜
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yī)藥典籍及其《本草綱目》皆說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吃些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絲瓜皮及其絲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熱之效。
5、西瓜
不僅能清熱解毒、除煩止渴,并且能利尿,幫助消化,所以,人們一定要吃些西瓜。西瓜汁中還附有人體所需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如蔗糖、葡萄糖、果糖、瓜氨酸、丙酸、丙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磷酸、蘋果酸、鹽類,及其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
6、黃瓜
《本草求真》里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清熱利水,所以,酷熱的夏天多吃些黃瓜是有好處的。黃瓜的含水量為96%~98%,為蔬菜中含水量高的。它含的纖維素很柔嫩,這對增進腸道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及其降低膽固醇均有一定效果。
養(yǎng)生導讀:大暑是全年最酷熱時期,所謂小暑大暑,曬死老鼠。高溫來襲,人體排汗多、消耗大,易感到心煩意亂、困倦乏力沒有胃口。那么大暑時期適宜吃什么呢?又有哪些飲食禁忌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大暑飲食禁忌
1、忌大量飲水呢
中暑的人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jié)果會造成體內(nèi)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fā)生。
2、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jīng)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卷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于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nèi)滯,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4、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暑吃什么好
大暑飲食宜多吃苦
一提到熱,很多人馬上會想到食欲不振,就算要吃,也覺得要以清淡為主。專家認為,吃得過分清淡反而會降低體質(zhì)。許多人對夏季飲食的清淡原則存在著片面的理解,認為清淡就等于只吃蔬菜、瓜果,追求飲食的絕對清、素。
其實,清淡還要強調(diào)補養(yǎng),只不過飲食在補養(yǎng)的同時應兼具解熱消暑的功效,以對抗酷熱的氣候。這一點對于老年人來說尤為重要,因為人到老年以后,舌面上的味蕾減少并萎縮,嗅覺細胞更新緩慢,加之炎熱引起機體的一系列生理改變,就會使食欲進一步減退,如果飲食過于清淡,哪里還會有胃口進食呢?
專家建議,夏季飲食最重要的是注意營養(yǎng)平衡,因為炎熱使人的代謝能力相對較差。任何一種營養(yǎng)物質(zhì)都要適量攝入,為了清淡不沾葷只能讓人抗高溫和疾病的能力下降。如果胃口不好,可以多吃點苦,夏季大暑尤為適宜。專家介紹,苦味食物中所含的生物堿因具有消暑清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舒張血管等藥理作用,是夏季大暑的天然養(yǎng)生品。
那么,哪些食物含苦呢?多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如萵苣、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苔菜等。魯力指出,啤酒、咖啡、茶水、可可、薄荷葉沖水等苦味飲料也屬于含苦范疇。專家認為,大暑時節(jié)吃苦味食物不但能清除人內(nèi)心的煩惱、提神醒腦,而且可以增進食欲健脾利胃。不過,最好要適量否則傷胃。
專家還提醒,大暑時節(jié)人們出汗多而易丟失津液,番茄、檸檬、草莓、烏梅、葡萄、山楂、菠蘿、芒果、獼猴桃等酸味水果能斂汗止瀉祛濕,還可以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進食欲。
炎炎夏季,人們喜食生冷,若在菜肴中加點醋,醋酸可殺菌消毒,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哦。
大暑就快要了,大暑是屬于24節(jié)氣中的一個,也是一年中熱的時候,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預防中暑的工作,中暑是因為人體承受不了這樣的溫度就會出現(xiàn)中暑,那么出現(xiàn)中暑該怎么辦呢?大暑期間出現(xiàn)中暑吃什么好呢?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防中暑的食譜,讓你遠離中暑。
食物其實是很有營養(yǎng)的,不僅可以給我們提供日常所需營養(yǎng)還會給我們預防疾病呢!下面這幾款食譜你必須學習一下,很有用。
大暑防中暑食譜
大暑防暑食譜一:蓮藕燉老鴨
原料:湖鴨、蓮藕。
調(diào)料:鹽、味精、胡椒粉。
制作:將飛水處理后的鴨子和切片的蓮藕放入煮開水的鍋中,加入適量的鹽、味精、胡椒粉等,燉上一個小時即成。
溫馨提示:選擇湖鴨,是因為它體型較瘦,脂肪含量較少。鴨子飛水時,加入料酒可以去除腥味。
鴨肉性寒,是夏季進補的優(yōu)良食品,營養(yǎng)很高,有除濕、解毒、滋陰、去燥、養(yǎng)胃、補腎、消水腫、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適合大暑的時候吃。這道菜制作太簡單了,用的原料和調(diào)料也都很家常。這道湯,鴨肉中融合了蓮藕的香甜,湯里有鴨肉的醇厚和蓮藕的清新,不失為一道夏令滋補的好湯。
大暑防暑食譜二:綠豆豬肚湯
原料:豬肚1只,綠豆250克,精鹽15克。
做法
1.豬肚擦洗干凈切成片,下炒鍋加水,精鹽同燉。
2.綠豆洗后,另用沙鍋加水(水要沒過綠豆),煮至開花,撈出豆殼,連湯汁一并倒入炒鍋內(nèi),用溫水煨半小時。聞香氣四溢便可食用。
大暑節(jié)氣即將到來,你做好防暑的準備了嗎?其實大暑養(yǎng)生的知識還是很多的,下面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大暑節(jié)氣的一些特點以及大暑養(yǎng)生的一些知識吧,希望這些能給你的大暑養(yǎng)生帶來積極的幫助。
大暑節(jié)氣
一、節(jié)氣由來
大暑,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排行十二,也是七月的下半月。
到達時間在公歷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間,太陽到達黃經(jīng)120時。但在農(nóng)歷上的具體日期每年并不固定,此因農(nóng)歷是陰陽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解見小暑?!锻ň曅⒔?jīng)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后為小,望后為大也。
平靜書齋這時正值中伏前后,中國大部分地區(qū)為一年熱時期,也是喜熱作物生長速度快的時期。
我國自古以來就將大暑分為二大氣候類型: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
三候大雨時行。世上螢火蟲約有二千多種,分水生與陸生兩種,陸生的螢火蟲產(chǎn)卵于枯草上,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第二候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土地也很潮濕;第三候是說時常有大的雷雨會出現(xiàn),這大雨使暑濕減弱,天氣開始向立秋過渡。
二、天氣特點
1、礎天氣
一般說來,大暑節(jié)氣是華南一年中日照多、氣溫高的時期,是華南西部雨水豐沛、雷暴常見、30℃以上高溫日數(shù)集中的時期,也是華南東部35℃以上高溫出現(xiàn)頻繁的時期。大暑也是雷陣雨多的季節(jié),有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謂在夏天午后,閃電如果出現(xiàn)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在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要想躲避都來不及。
根據(jù)大暑的熱與不熱,有不少預測后期天氣的農(nóng)諺有:如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田頭歇;大暑涼,水滿塘;中期預示的有大暑熱,秋后涼;長期預示的有大暑熱得慌,四個月無霜、大暑不熱,冬天不冷、大暑不熱要爛冬等。
夏季炎熱少雨。所以民間流傳著這些個諺語:蘇、浙一帶有小暑雨如銀,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豐,糧豐棉豐伏不受旱,一畝增一擔的說法。
如大暑前后出現(xiàn)陰雨,則預示以后雨水多。農(nóng)諺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無雨少雨,吃水愁的說法。
2、體特點
(1)高溫酷熱
大家都知道熱在三伏。大暑一般處在三伏里的中伏階段。這時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都處在一年中熱的階段,而且全國各地溫差也不大。剛好與諺語:冷在三九,熱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對小暑,顧名思義,更加炎熱。在《1971~2000中國地面氣候資料》中,從30年8月的極端高氣溫統(tǒng)計中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省區(qū)7月的極端高氣溫值出現(xiàn)在7月下旬,絕大部分省區(qū)8月的極端高氣溫值都是出現(xiàn)在8月上旬,剛好都出現(xiàn)在7月下8月上的大暑時期。
古書中說大者,乃炎熱之極也。暑熱程度從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極必反規(guī)律,可見大暑的炎熱程度了。
(2)長江中下游等地的高溫伏旱
大暑節(jié)氣時,我國除青藏高原及東北北部
伏旱外,大部分地區(qū)天氣炎熱,35℃的高溫已是司空見慣,40℃的酷熱也不鮮見。的三大火爐:南京、武漢、重慶在大暑前后也是爐火旺。比三大火爐更熱的地方還有很多,如安慶、九江等。每年熱的地方也不相同。2003年6~8月的熱城市是福州、杭州、長沙和南昌。當然熱的火爐,要屬新疆的火焰山吐魯番。大暑前后,下午的氣溫常在40℃以上。旅居新疆的清代詩人肖雄在他的《西疆雜述》詩集中寫到試將面餅貼之磚壁,少頃烙熟,烈日可畏。由此可見,火焰山的美稱的確名不虛傳。
大暑吃什么防暑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個時季,同時大暑之后的天氣也十分的炎熱。因此大家最好吃一些有著清熱,溫補效果的食物來安全度過大暑天。那么大暑吃什么防暑?一起來看看。
1、苦瓜
苦瓜又名“涼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營養(yǎng)非常豐富,有清熱解暑、健脾開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熱,吃苦瓜最好。
2、鴨肉
鴨肉性寒,是夏季進補的優(yōu)良食品,營養(yǎng)很高,有除濕、解毒、滋陰、去燥、養(yǎng)胃、補腎、消水腫、止咳化痰等功效,非常適合大暑的時候吃。
3、綠豆
綠豆是夏季飲食中的上品,營養(yǎng)豐富,有清熱消暑、美容養(yǎng)顏、止渴利尿等功效,有“濟世之食谷”之美譽。在大薯天,可煮綠豆湯或綠豆粥喝。
4、西瓜
西瓜民間又叫“寒瓜”,味甘甜、性寒,是瓜類中消暑解渴的首選。民間有“每天半個瓜,酷暑能算啥”的說法。夏天出現(xiàn)中暑、發(fā)熱、心煩、口渴或其他急性熱病時,均宜用西瓜進行輔助治療。
5、西紅柿
西紅柿是大家最為熟悉的果蔬之一,性涼,營養(yǎng)豐富、酸甜爽口,有清熱止渴,養(yǎng)陰涼血、生津止渴、美容、防輻射、減肥等功效。將1~2個西紅柿切片,加鹽或糖少許,熬湯熱飲,可防中暑。
6、綠茶
綠茶屬未發(fā)酵茶,性寒,“寒可清熱”,最能去火,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等功效,最適合夏天喝。
大暑養(yǎng)生食療方
1、荷葉山楂茶
鮮荷葉1張(干品10克),山楂15克,薏苡仁10克,陳皮5克。將荷葉洗凈,與山楂、薏苡仁、陳皮一起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煮10分鐘即成。代茶,頻頻飲用。有清熱化濕消暑,健脾開胃的功效。
2、六曲陳皮飲
神曲15克,陳皮5克。將神曲、陳皮入鍋,加適量清水,煎煮20分鐘,去渣取汁即成。有健脾祛濕,消食化積,理氣消脹的功效。
3、葛根白茅根蜜飲
葛根15克,白茅根15克,蜂蜜適量。將葛根、白茅根洗凈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鐘,去渣留汁,調(diào)入蜂蜜即成。有清熱化濕,消暑生津的功效。
4、陳皮車前草粥
陳皮10克,鮮車前草100克,粳米150克。陳皮切絲,鮮車前草洗凈切段,粳米淘洗干凈,與陳皮、車前草一起放入砂鍋,大火煮沸,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有清熱祛濕,健脾和胃的功效。
大暑養(yǎng)生飲食禁忌
1、忌大量飲水
中暑的人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jié)果會造成體內(nèi)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fā)生。
2、忌單純進補
人們中暑后,暑氣未消,雖有虛癥,卻不能單純進補。如果認為身體虛弱急需進補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進補過早的話,則會使暑熱不易消退,或者是本來已經(jīng)逐漸消退的暑熱會再卷土重來,那時就更得不償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屬于脾胃虛弱,如果大量吃進生冷瓜果、寒性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使脾胃運動無力,寒濕內(nèi)滯,嚴重者則會出現(xiàn)腹瀉、腹痛等癥狀。
4、忌吃大量油膩食物
中暑后應該少吃油膩食物,以適應夏季胃腸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膩食物會加重胃腸的負擔,使大量血液滯留于胃腸道,輸送到大腦的血液相對減少,人體就會感到疲憊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