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癥狀糖尿病都有哪些主要表現(xiàn)?
糖尿病冬季養(yǎng)生。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惫磐駚?,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有效的養(yǎng)生常識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下面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糖尿病癥狀糖尿病都有哪些主要表現(xiàn)?”,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糖尿病有啥癥狀?想了解一下糖尿病都有哪些主要癥狀請看本文給您的一些講解吧:
一天當中任意時候血漿葡萄糖濃度≥200mg/dl(11.1mmol/L),或者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40mg/dl(7.8mmol/l),或者OGTT2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200mg/dl(11.1mmol/L),并且OGTT1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200mg/dl(11.1mmol/L),或者OGTT2小時血漿葡萄糖濃度≥200mg/dl(11.1mmol/L),或者另一次空腹血漿葡萄糖濃度≥140mg/dl(7.8mmol/L)則糖尿病診斷成立。
如果空腹血漿葡萄糖水平120mg/dl(6.1mmol/L),但是140mg/dl(7.8mmol/L),或者OGTT2小時血漿葡萄糖水平在140-200mg/dl(7.8-11.1mmol/L)之間,則診斷葡萄糖耐量低減(IGT)。
你可帶你母親去醫(yī)院做血糖和尿糖檢測,一般醫(yī)院都可準確診斷,化驗費整個不會超過50元那糖尿病有啥癥狀呢?
糖尿病人最明顯的自覺癥狀是,皮膚及嘴唇喪失了水分,老是感覺口渴,不斷地想喝水,有時甚至在睡眠中也想喝水。這是血糖異常增高所引起的癥狀。大量地攝取喝水之后,排尿的次數(shù)也會跟著增多,病人因而感覺沒有力氣,甚至昏昏欲睡。
小編推薦
患者的尿液有何明顯異常癥狀呢,畢竟糖尿病的名稱是與尿有關的,那么患者的尿液與正常尿液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呢?
糖尿病的尿液癥狀是怎樣的呢?
尿液;男性尿頻、尿液多。
所謂的糖尿病,乃是尿中混有糖的疾病。這是因為血液中的糖分異常增加,很難被分解,所以跟著尿液被排出體外。這只是結果性的現(xiàn)象,因為除了糖尿病以外,一般人偶爾也會排出尿糖。
正確的說,糖尿病是胰島素的作用不足所引起的體內代謝異常,過去糖尿病是成人病,現(xiàn)在連中小學生中也有人患這種病了。有人說癥狀之一,就是尿會發(fā)泡,或者尿有一股甘甜的味道。這是外行的說法,不能成為判斷是否患有糖尿病的依據(jù)。
糖尿病人的尿液與健康人的尿液看起來并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欲判斷是否有糖尿病,必須進行血糖檢查,化驗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糖尿病人最明顯的自覺癥狀是,皮膚及嘴唇喪失了水分,老是感覺口渴,不斷地想喝水,有時甚至在睡眠中也想喝水。這是血糖異常增高所引起的癥狀。大量地攝取喝水之后,排尿的次數(shù)也會跟著增多,病人因而感覺沒有力氣,甚至昏昏欲睡。
糖尿病病癥發(fā)展到中期的時候可以說已經(jīng)比較明顯的出現(xiàn)了各類并發(fā)癥狀,這個時候人體的健康狀況急劇下滑,已經(jīng)處于危險的邊緣,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糖尿病中期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
胰島素是人體胰腺β細胞分泌的身體內惟一的降血糖激素。胰島素抵抗是指體內周圍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組織對胰島素不敏感,外周組織如肌肉、脂肪對胰島素促進葡萄糖攝取的作用發(fā)生了抵抗。
那糖尿病中期有何癥狀呢?
1、糖尿病自身癥狀:口渴多飲,多尿,胃口好而消瘦,疲乏無力等,有時伴面色萎黃,毛發(fā)少光澤,中年以上II型糖尿病病人多呈體態(tài)肥胖或有“啤酒肚”。
2、并存疾病癥狀:如合并高血壓,有頭暈,頭痛,耳鳴等癥狀;合并冠心病,有心絞痛、心悸等癥狀;合并腦血管意外,常發(fā)生腦梗塞,有頭暈、半身乏力、口歪舌偏等癥狀;合并高血脂、血粘度高,有頭暈,肢體麻木等癥狀。
3、并發(fā)癥癥狀:合并眼病時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等;合并腎病時有腰酸,尿中泡沫多、下肢水腫等,合并腦部小血管病變有頭暈、記憶力下降、面部或肢體麻木等癥狀;合并神經(jīng)病變有足麻木、刺痛、蟻行感等;合并大血管病變有下肢傷口愈合后遺留皮膚色素沉著、皮膚破潰不易愈合或變成“老爛腳”,合并心臟小血管病變有心慌、胸悶等癥狀。
任何病癥都應秉承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的態(tài)度,糖尿病更是如此,現(xiàn)在在醫(yī)院糖尿病如果只是早期的話醫(yī)生一般不會直接選擇用藥,而是給出一些合理的生活上的建議幫助病人去調理和控制病癥的發(fā)展,以達到康復的目的,當然前提就是早期發(fā)現(xiàn)很重要,那么如何更有效地捕捉到糖尿病的早期癥狀呢?
先需要知道糖尿病有什么癥狀,你才能從蛛絲馬跡中發(fā)現(xiàn)它。
有的人自我感覺是健康的。比如說體重下降,他覺得有錢難買老來瘦,能吃能喝身體好,可能就完全耽誤了。實際糖尿病的癥狀大概是兩大塊。一塊叫做三多一少。
三多:尿得多,吃得多,喝得多。都比正常人或比原來的情況要多。同時又有體重和體力下降。一少:體重和體力下降。不見得是消瘦,多數(shù)糖尿病人不見得消瘦。就是體重比最重的時候下降一點。只要你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吃飯比原來多,喝水比原來多。但你體重體力并不好。吃得多應該是身體好的,你的體力又不好,體重有點下降,容易累,查一查!很多人這時候實際血糖已經(jīng)到糖尿病的標準了。
那么第二個就是有的人餐前低血糖,他沒有什么口渴多飲多尿。但他就是飯前覺得餓得不行。這頓飯管不到下頓飯。不吃點東西就覺得餓得心慌。有人這樣說,他下班騎車的時候,路上必須得買點東西吃,否則就到不了家了。這很可能是胰島素分泌遲緩了。胰島素分泌遲緩和血糖高不同步了。血糖低的時候胰島素反而高了而造成這個,這也是一個癥狀。
現(xiàn)在知道怎樣捕捉糖尿病的早期癥狀了吧,了解了這些的您一定會把握好自己的身體健康。
糖尿病是危脅人類生命的最大殺手之一,很多人并不是死于這個疾病本身,而是喪命于糖尿病各種并發(fā)癥。糖尿病在早期都是有跡可尋的,那么糖尿病的早期癥狀有哪些?糖尿病人飲食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治糖尿病的偏方有哪些?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血中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血糖過高,出現(xiàn)糖尿,進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質代謝紊亂,臨床上可出現(xiàn)多尿、煩渴、多飲、多食,消瘦等表現(xiàn),重者容易發(fā)生酮癥酸中毒等急性并發(fā)癥或血管、神經(jīng)等慢性并發(fā)癥。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我國患病率1980年調查占人群的0.67%,但上海統(tǒng)計1978-1989年由1.01上升為2.23%。其中增加主要是2型患者。以上事實說明,隨著人們社會經(jīng)濟生活的提高,糖尿?。ㄌ貏e是2型)病人有迅速增加的勢頭不容忽視。
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很多糖尿病患者并沒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癥狀(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不明原因體重減少),因此即使身體發(fā)出了一些警告,也沒有考慮是糖尿病的可能,從而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其實,只要細心發(fā)現(xiàn),別忽視身體上的某些異常變化,發(fā)現(xiàn)糖尿病或許并不難。
1、性功能障礙
特別是中年肥胖的性功能障礙者,可考慮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時檢查血糖情況。
2、突如其來的視力減退
突然發(fā)生,或迅速加重的近視、視力模糊等視力減退的情況發(fā)生時,在找不到原因的情況下,可考慮檢查一下血糖。
3、餐后低血糖
糖尿病早期由于胰島素分泌過程緩慢,當達到胰島素分泌達高峰時,餐后血糖高峰已過,因此可出現(xiàn)低血糖的情況。如果在兩餐中間的時間,經(jīng)常發(fā)生頭暈、心慌等低血糖癥狀時,需警惕糖尿病的可能。
4、皮膚瘙癢
當身體的皮膚經(jīng)常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瘙癢,特別是老年人,除考慮老年性皮膚瘙癢外,也不能排除糖尿病的可能,需及時檢查血糖。
5、腹瀉
每日腹瀉次數(shù)2-10次不等,常于餐后、夜間或清晨排便,大便不成形或是脂肪瀉,表現(xiàn)為頑固或間歇性的腹瀉時,也要考慮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可能,需進一步化驗血液。
6、感染
不明原因的感染,這種感染可以發(fā)生在皮膚、口腔、泌尿系統(tǒng)、肺部等部位,其特點就是感染反復發(fā)生,纏綿難愈,也要考慮檢查血糖及尿糖情況。此外,臨床資料顯示約10%-15%的糖尿病患者會并發(fā)肺結核,因此當肺結核發(fā)展特別迅速,病情重,療效差時,也要考慮是否存在糖尿病的可能。
7、肢端麻木
4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可出現(xiàn)手足麻木,肢端感覺減退或消失;有些人會感覺走路時就像踏在棉花上一樣。當出現(xiàn)原因不明的肢端麻木時,不能忽視了檢查血糖及尿糖的情況。
此外,不明原因經(jīng)常有饑餓感、疲勞感,或育齡期女性出現(xiàn)習慣性流產(chǎn),或娩出巨大兒的產(chǎn)婦,或三高人群,都應注意定期檢查血糖及尿糖情況。
Tips:血糖參考值
正常血糖值:空腹血糖小于6.11mmol/L,餐后2小時血糖小于7.77mmol/L。
糖尿病診斷參考值:空腹血糖不低于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不低于11.1mmol/L。
糖尿病前期參考值: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時血糖7.8-11.1mmol/L。
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1、頭暈:妊娠糖尿病患者很容易發(fā)生血糖低的癥狀。有的妊娠糖尿病患者會頭暈,甚至暈倒。這個時候就一定要去醫(yī)院驗血糖了。
2、容易感到疲乏:疲乏可能是妊娠糖尿病導致的,也可能是勞累導致的。這個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癥狀不可以單獨使用。而是需要結合其他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癥狀一起使用。
3、前一胎不明原因死胎:妊娠糖尿病對胎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前一胎是不明原因的死胎,或者是畸形的話。這一次懷孕就一定要注意。
4、皮膚瘙癢:這個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癥狀特別容易被忽視。冬天,皮膚干燥會瘙癢。夏天蚊蟲叮咬也會瘙癢。所以,孕婦們都不當回事兒。
5、饑餓:這個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癥狀和皮膚瘙癢一樣很容易被忽視。孕婦是一個人的嘴巴,兩個人的飯量。所以本來就很容易感到饑餓。
1型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1、糖尿病的早期癥狀如口渴、多飲、多尿,特別是夜間尿多。
2、年齡較輕即有白內障或視力明顯減退的癥狀。
3、四肢對稱性的麻木、疼痛或感覺過敏。
4、突然出現(xiàn)視力障礙,糖尿病的早期癥狀是眼前有黑影飛舞或因白內障而出現(xiàn)視物模糊,視力明顯下降。
5、1型糖尿病早期癥狀有女性病友外陰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瘙癢。
6、突然發(fā)生的心肌梗死等。
7、原因不明的浮腫。這是糖尿病的早期癥狀之一。
8、身上反復長癤并且易出現(xiàn)化膿性感染。
9、感染上了肺結核且病情發(fā)展迅速。
10、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很有可能是1型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2型糖尿病的早期癥狀
1、口渴、咽干:提示血糖升高、血粘度增大。有些人由于口渴中樞不敏感,盡管血糖增高,但無口渴癥狀。
2、疲乏無力:機體細胞內代謝產(chǎn)物堆積,故有嚴重疲乏無力。
3、血壓上升:血糖上升,則血容量增多,出現(xiàn)血壓高。
4、周身發(fā)脹:提示血糖降低過快,造成細胞內水腫。
5、腹脹便秘:可能是胃腸平滑肌無力、自主神經(jīng)受損、雙胍類藥物服用過多。
6、頭痛頭暈:兩種情況易發(fā)生頭痛頭暈,血壓高和低血糖。
7、皮膚脫屑:皮膚干燥、脫屑、奇癢,提示有皮膚癥狀。
8、雙足麻木:雙足刺痛,繼之麻木,似襪套樣知覺缺失,提示有糖尿病末梢神經(jīng)炎發(fā)生。
9、皮膚變色:雙足蒼白、發(fā)涼、不久變?yōu)榘底稀@示足部缺血。嚴重足部缺血是足部發(fā)生肢端壞疽的信號。
10、視物不清:出現(xiàn)近視物體不清,而視物件尚好,提示眼調節(jié)功能降低,可能出現(xiàn)輕度白內障。
糖尿病患者食療方法
豆腐漿粥(《本草綱目拾遺》):粳米50g,豆腐漿500ml,食鹽或白糖少許,先煮粳米,后加豆腐漿,至米開花粥稠,分早晚2次服用。適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壓、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
綠豆粥(《普濟方》):粳米50g,綠豆50g,共煮粥食用。綠豆有降血脂作用,適用于糖尿病伴高血壓、冠心病者,若糖尿病腎病腎衰者不宜服用。
赤小豆魚粥(經(jīng)驗方):赤小豆50g,鯉魚1尾,先煮魚取汁,后加赤小豆煮爛。適用于糖尿病水腫者。
菠菜粥(《本草綱目》):菠菜100-150g,粳米50g,煮粥食用。適用于糖尿病陰虛化熱型。便溏腹瀉者禁服。
芹菜粥(《本草綱目》):新鮮芹菜60-100g切碎,粳米100g,煮粥服用。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
木耳粥(《鬼遺方》):銀耳5-10g(或黑木耳30g),粳米100g,大棗3枚。先浸泡銀耳,將粳米、大棗煮熟后加銀耳,煮粥食。適用于糖尿病血管病變者,美國明尼索達大學醫(yī)學院漢穆希密特教授認為,常食木耳可以減少和預防心臟病的發(fā)作。木耳有破血作用,糖尿病孕婦慎用。
蘿卜粥(《圖經(jīng)本草》):新鮮白蘿卜適量,粳米50g,煮粥服用。適用于糖尿病痰氣互結者。
山藥粥(《醫(yī)學衷中參西錄》):生山藥60g,大米60g,先煮米為粥,山藥為糊,酥油蜜炒合凝,用匙揉碎,放入粥內食用。適用于糖尿病脾腎氣虛、腰酸乏力、便泄者。
胡蘿卜粥(《本草綱目》):新鮮胡蘿卜50g,粳米100g,煮粥服用,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藥理研究:胡蘿卜中琥珀酸鉀鹽有降壓作用。
冬瓜鴨粥(驗方):冬瓜1個,光鴨1只,大米200g,香菇10個,陳皮3g。先將光鴨于油鍋煎爆至香,用蔥、姜調味,入粥煮爛撈起切片。食鴨服粥。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者。
槐花粥(驗方):干槐花30g或鮮品50g,大米50g,煮粥服用。適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壓、中風患者。槐花可擴張冠狀動脈,可防治動脈硬化,常服用有預防中風作用。
菊花粥(《老老恒言》):秋菊烘干研末,先以粳米100g煮粥。調入菊花末10g稍煮一二沸即可服用。適用于糖尿病視物昏花者。菊花清肝明目,臨床用于防治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
玉米粉粥(《食物療法》):粳米50-100g,加水煮至米開花后,調入玉米粉30g(新鮮玉米粉),稍煮片刻服用。適用于各種糖尿病人。玉米含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和礦物質,玉米油是一種富含多個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是一種膽固醇吸收抑制劑。
荔枝粥(《泉州本草》):荔枝5-7個,粳米50g,水適量煮粥服用。適用于Ⅱ型糖尿病者。
葛根粉粥(《太平圣惠方》):葛根粉30g,粳米50g,共煮粥服用。適用于老年人糖尿病,或伴有高血壓、冠心病者,葛根含黃酮類,具有解熱、降血脂、降低血糖作用。
生地黃粥(《月瞿仙神隱》):鮮生地150g,洗凈搗爛取汁,先煮粳米50g為粥,再加入生地汁,稍煮服用。適用于氣陰兩虛型糖尿病者。
杞子粥(《本草綱目》):枸杞子15-20g,糯米50g,煮粥服用。適用于糖尿病肝腎陰虛者。
葫蘆粥(經(jīng)驗方):陳葫蘆炒存性10g,粳米50g煮粥服用,適用于糖尿病水腫者。
天花粉粥(《千金方》):花粉30g,溫水浸泡2小時,加水200ml,煎至100ml,入粳米50g,煮粥服用。適用糖尿病口渴明顯者,糖尿病孕婦禁用。
糖尿病人吃什么主食好
糖尿病人吃什么主食比較好?糖尿病在古代被稱為“富貴病”,所以患了糖尿病后飲食調理很重要,糖尿病人的主食最好以粗糧為主,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糖尿病人吃什么主食比較好。
蕎麥面
蕎麥面是蕎麥加工成的面粉,營養(yǎng)價值很高。蕎麥面含20種氨基酸且組成平衡。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苦蕎的含量高于小麥、大米、玉米和甜莽。脂肪含量為3%,也高于小麥、大米及薯類,蕎麥脂肪含有9種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和亞油酸。油酸在體內可以合成花生四烯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因此,常食蕎麥可防治糖尿病性高脂血癥。
陳粟米
粟米叉叫小米,陳粟米即陳久之小米。粟米營養(yǎng)豐富, 據(jù)測定,每100克粟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1克,蛋白質90克,脂肪3.1克,鈣41毫克,磷229毫克,鐵4.7-7.8毫克,另外,還含有豐富的鎂、鋅、硒等元索,小米也屬于高鉀食物。所有這些營養(yǎng)成分均有助于降低血糖,并且有較好的利尿降壓作用。
大麥
大麥為禾本科植物大麥的果實,最適宜做麥芽糖和釀酒,中醫(yī)學認為,大麥味甘微成,性涼。有和胃、利水之功效。據(jù)測定,每100克大麥含碳水化合物73.3克,蛋白質10.2克,脂肪1.4 克,屬于低熱能食品。古代中醫(yī)認為大麥主治消渴?,F(xiàn)代醫(yī)學研究也證明,大麥是糖尿病、高脂血癥、肥胖癥患者和一般老年人的保健食品。
麥麩
麥麩是小麥加工時脫下的麩皮,是一種高纖維食物。麥麩營養(yǎng)全面豐富,據(jù)測定,每100克麥麩含碳水化合物61.4克,蛋白質15.8克,脂肪40克,膳食纖維31.3克,鈣206毫克,磷682毫克,鎂382毫克,錳10.85毫克,硒712毫克,鐵9.9毫克,鋅5.98毫克,銅2.03毫克,維生素E4.47毫克。麥麩熱量較低,而且,所含的無機鹽及維生素還具有降血糖、降血壓的作用。
莜麥
莜麥也叫油麥、燕麥,經(jīng)加工磨制而成莜麥面。據(jù)測定,每100克莜麥面中含碳水化合物67.8克,蛋白質12.2克,脂肪7.2克,鎂146毫克,鋅2.21毫克,另外,鉀的含量也較高,為319毫克。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莜麥面具有降血糖、降血壓的功效,適合于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食用。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
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在病情控制滿意的情況下,吃些水果對糖尿病人有好處。但也要盡量選擇低升糖指數(shù)的水果,如青蘋果、梨、桃、草莓、柚子、桔子等。而西瓜、香蕉相對而言,血糖指數(shù)較高,要少吃或不吃。
水果最好在餐間食用,每天一份的量。若血糖控制不理想,你也許得用黃瓜、西紅柿等代替水果。
吃水果的血糖建議指數(shù):如空腹血糖小于5.8mmol/L,餐后2小時小于6.7mmol/L。
杏:糖尿病人吃杏可改善血液循環(huán)、調節(jié)血脂、保護血管。
櫻桃: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櫻桃可增加人體內部胰島素的含量。
草莓:糖尿病人適當吃草莓,可輔助降血糖。
李子:適于虛勞有熱型糖尿病人。
山楂:吃些山楂預防糖尿病血管并發(fā)癥。
荔枝:含有降血糖的物質。
橄欖:吃橄欖可預防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生。
無花果:低糖高纖維果晶。
西瓜:適于糖尿病合并腎病的患者。
甜瓜:對糖尿病人合并腎病的患者有益。
木瓜:吃木瓜可降低血糖。
桃子:降低餐后血糖。
楊桃:迅速補充水分,生津止渴,降血糖。
獼猴桃:調節(jié)糖代謝。
橘子:預防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視網(wǎng)膜出血。
柚子:調節(jié)血糖水平。
橙子:預防糖尿病。
檸檬:預防臟器功能障礙等糖尿病并發(fā)癥。
蘆梨:糖尿病人吃什么水果好,吃蘆梨有助于胰島B細胞的修復。
酪梨:對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有效。
蘋果:減少血糖含量,預防糖尿病。
菠蘿:減少對胰島素和藥物的依賴性。
椰子:適于糖尿病煩渴多飲者。
石榴:降低因糖尿病造成的心血管病風險。
火龍果:更適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食用。
糖尿病人不能吃什么?糖尿病飲食宜忌
糖尿病是有遺傳傾向的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中醫(yī)稱為消渴癥。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紊亂。除碳水化合物外,還有蛋白質、脂肪代謝異常。時間長了可能導致多系統(tǒng)損害,引起眼、腎、神經(jīng)、心臟、血管等組織的慢性進行性病變,造成功能缺陷及衰竭。糖尿病的病因目前不清楚,一致認為不是單一病因,是復合病因的綜合征,與飲食、自身免疫、環(huán)境因素、遺傳有關。
營養(yǎng)原則
飲食調整目標:接近或達到血糖值正常;體內胰島素及血糖代謝處良性循環(huán);維持理想體重;預防及治療并發(fā)癥;增加機體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對糖尿病人來說,甜品基本不碰、米飯不能吃飽,水果不能多吃。
飲食禁忌
1、禁煙、酒、少吃食鹽:糖尿病患者一定要禁煙限酒。攝取鹽分也要嚴格控制,這一點對糖尿病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腎病、高血壓的患者更為重要。
2、禁食膽固醇較高的食物:獸肉的膽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貝殼類和軟體類高于一般魚類,而蛋黃、魚子、動物內臟的膽固醇含量則最高。
3、忌食:白糖、紅塘、葡萄糖及糖制甜食,如果糖、糕點、果醬、蜂蜜、蜜餞、冰激凌等。
4、少食:土豆、山藥、芋頭、藕、洋蔥、胡蘿卜、豬油、羊油、奶油、黃油、花生、核桃、葵花子、蛋黃、肝腎、腦等。
適宜食物
1、多食含纖維素的食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食品的加工越來越精細,大量有益于身體健康的膳食纖維,特別是水溶性纖維素被白白地流失掉了。纖維素在腸道內遇水后體積會膨脹30-100倍,可以帶走消化道的廢物,增加糞便體積,促進排便,有益于健康。
2、適當信用含膽固醇的食物:膽固醇是合成人體內多種類固醇激素的原料,也是很多神經(jīng)細胞膜上重要的組成部分,合理攝入十分重要,但是,高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促進因素之一,也是導致患者出現(xiàn)心肌梗死、腦卒中、下肢動脈閉塞的重要原因。
3、多吃五谷雜糧:實踐證明,谷物能夠緩解人體升高血糖的內驅力。因此,長期保證主食對病人身體有益,而且有利于血糖的平穩(wěn)。這是人類長期對谷物依賴的結果,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實事求是的生活記錄,是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的偉大創(chuàng)造。
4、供給充足的蛋白質:可把蛋白質的熱能比提高到15-20%,但并發(fā)肝昏迷、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應另當別論。
5、保證從膳食中提供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等B族維生素,以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注意提供含鈣、磷、鋅、鉻、銅、碘等豐富的食物。
糖尿病并發(fā)癥有哪些
糖尿病并發(fā)癥,包括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血壓、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腎病、胃腸疾病、血管病變、口腔、糖尿病皮膚病變、昏迷、糖尿病神經(jīng)病變等。
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急性并發(fā)癥之一,是體內胰島素嚴重缺乏引起的高血糖、高血酮、酸中毒的一組臨床綜合征。最常發(fā)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況下亦可發(fā)生。臨床表現(xiàn)以發(fā)病急、病情重、變化快為其特點。本癥主要是由于糖代謝紊亂,體內酮體產(chǎn)生過多,導致血中HCO3-濃度減少,失代償時,則血液pH下降,引起酸中毒癥。據(jù)國外統(tǒng)計,本病的發(fā)病率約占住院病人1型糖尿病患者的14%,國內為14.6%。隨著糖尿病知識的普及和胰島素的廣泛應用,DKA的發(fā)病率已明顯下降。
臨床表現(xiàn):極度煩渴、尿多,明顯脫水、極度乏力、惡心、嘔吐、食欲低下,少數(shù)患者表現(xiàn)為全腹不固定疼痛,有時較劇烈,似外科急腹癥,但無腹肌緊張和僅有輕壓痛,頭痛。精神萎靡或煩躁、神志漸恍惚,最后嗜睡、昏迷;嚴重酸中毒時出現(xiàn)深大呼吸,頻率不快,也無呼吸困難感,呼氣有爛蘋果味。脫水程度不一,雙眼球凹陷,皮膚彈性差,脈快,血壓低或偏低,舌干程度是脫水程度估計的重要而敏感的體征;此外,尚有誘因本身的癥候群,如感染、心腦血管病變的癥狀和體征。
2、糖尿病高滲性昏迷
糖尿病高滲性昏迷是一種常發(fā)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發(fā)癥,在1型糖尿病病友身上比較少見,臨床表現(xiàn)與酮癥酸中毒相似,只是尿中沒有酮體,少有酸中毒。由于血糖和血滲透壓很高,患者很容易發(fā)生昏迷,一旦發(fā)病,死亡率也遠比酮癥酸中毒昏迷為高。處理和搶救的原則與糖尿病酮癥 酸中毒相近。
臨床表現(xiàn):
(1)脫水的具體表現(xiàn):皮膚干燥、彈性減退、唇舌干裂、眼球凹陷、脈搏快而弱、體檢時可無冷汗、 臥位時頸靜脈充盈不好,立位時血壓下降。不過,有些病人雖有嚴重脫水,但因血漿的高滲促使細胞內液外出,補充了血容量,可能掩蓋了失水的嚴重程度,而使血壓仍保持正常。
(2)神經(jīng)系統(tǒng)表現(xiàn):患者常有顯著的精神神經(jīng)癥狀和體征,半數(shù)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識模糊,1/3患者處于昏迷狀態(tài)。患者的意識障礙與否,主要決定于血漿滲透壓升高的程度與速度。與血糖的高低也有一定關系,而與酸中毒的程度關系不大。
當血漿滲透壓大于350mosm/l時,可有以下表現(xiàn):定向力障礙(對周圍環(huán)境如時間、地點、人物和自身狀況,姓名、性別、年齡等不能正確認識)、幻覺、上肢震顫、癲癇樣發(fā)作、失語(不會說話)、偏盲(視野的某一部分缺損)、肢體癱瘓、昏迷、反射??哼M或消失。若病人出現(xiàn)中樞性過度換氣現(xiàn)象時,則應考慮是否合并敗血癥和腦血管意外。
3、糖尿病合并低血糖
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是指因為糖尿病導致的胰島素分泌下降,從而使血糖繼發(fā)性減少的疾病,臨床通過停用胰島素和降糖藥治療來使血糖恢復到正常值。
臨床表現(xiàn):
(1)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癥狀和體征:因低血糖時機體釋放大量兒茶酚胺,臨床上可表現(xiàn)為出汗、心悸(心率加快)、饑餓、焦慮、緊張、面色蒼白、肢體震顫和血壓輕度升高等。血糖下降速度越快(血糖下降速度大于1mg/(dl·min)或大于0.06mmol/(L·min)),則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癥狀越明顯。臨床上??梢娨恍┨悄虿』颊唠m表現(xiàn)為明顯的低血糖時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癥狀,而血糖測定并不低,可能與其血糖下降速度過快有關。本組癥狀對低血糖缺乏特異性。
(2)神經(jīng)性低血糖癥狀:系因中樞神經(jīng),尤其是腦細胞,缺乏葡萄糖能量供應而出現(xiàn)的功能紊亂的癥狀。最初為心智和精神活動輕度受損,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和思維混亂。繼之以中樞神經(jīng)功能抑制為主的一系列神經(jīng)精神癥狀,受累部位從大腦皮質開始,臨床可表現(xiàn)為視物模糊、復視、聽力減退、嗜睡、意識模糊、行為怪異、運動失調、語言含糊、頭痛和木僵等,一些患者可表現(xiàn)為抽搐或癲癇樣發(fā)作或肢體偏癱等不典型表現(xiàn),最后嚴重時可出現(xiàn)昏迷和呼吸循環(huán)衰竭等。血糖越低和血糖下降速度越慢,腦功能障礙的表現(xiàn)越明顯,如果未能察覺低血糖時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警告癥狀或在神經(jīng)性低血糖之前沒有交感神經(jīng)興奮的癥狀,稱之為未察覺的低血糖(hypoglycemia unawareness)。
4、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系不同原因引起血乳酸持續(xù)增高和pH減低(小于7.35)的異常生化改變所致的臨床綜合癥,后果嚴重死亡率高。
臨床表現(xiàn):
輕癥:可僅有乏力、惡心、食欲降低、頭昏、嗜睡、呼吸稍深快。
中至重度:可有惡心、嘔吐、頭痛、頭昏、全身酸軟、口唇發(fā)紺、呼吸深大,但無酮味、血壓下降、脈弱、心率快,可有脫水表現(xiàn),意識障礙、四肢反射減弱、肌張力下降、瞳孔擴大、深度昏迷或出現(xiàn)休克。
5、糖尿病血管病變
糖尿病的血管病變是常見的糖尿病并發(fā)癥之一,這也是導致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最常見的血管病變有心血管病變,腦血管病變,腎臟、視網(wǎng)膜及皮膚的微血管病變等。
臨床表現(xiàn):
(1)高血壓:可有頭昏、頭痛,但有些病人無癥狀,僅體檢發(fā)現(xiàn),但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壓升高,如嗜鉻細胞瘤、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皮質醇增多癥、腎小球腎炎等。
(2)心臟表現(xiàn):可表現(xiàn)為胸悶、活動后氣促、心絞痛,嚴重者可表現(xiàn)為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心界可擴大,心率增快或固定,心音可低鈍,可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的表現(xiàn),頸靜脈充盈,端坐呼吸,唇發(fā)紺,肝脾腫大,下肢水腫。
(3)腦:可有失語、神志改變、肢體癱瘓等定位體征,伴腦萎縮可表現(xiàn)智力下降、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腦血管病變可表現(xiàn)定位體征及神志改變。
(4)下肢:可有小腿、足部發(fā)涼、軟弱、困倦、行路不能持久,行路感乏力加重,休息2-3min后即消失,以后可出現(xiàn)間歇性跛行。在行走一段路程后,小腿腓腸肌、足部酸痛,痙攣性疼痛。如繼續(xù)行走,疾病更為加重,而被迫停步,或稍稍休息后,疼痛能緩解。隨病變進展,可出現(xiàn)靜息痛,肢體疼痛等在安靜休息時出現(xiàn)持續(xù)性或間歇性加重,嚴重時,出現(xiàn)夜間和白晝持續(xù)疼痛與感覺異常。下肢患肢皮膚溫度可降低,皮膚顏色改變,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下肢潰瘍、壞死。
6、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是一種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且獲得規(guī)范的治療,多數(shù)可以擺脫失明的危險。幾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發(fā)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淚囊炎、青光眼、白內障、玻璃體渾濁、視神經(jīng)萎縮、黃斑變性、視網(wǎng)膜脫落。而且糖尿病患者發(fā)生這些眼病的幾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臨床表現(xiàn):
(1)結膜:瞼裂部球結膜上有深紅色小點狀微血管瘤,靜脈迂曲、囊樣擴張,血柱不均勻,毛細血管呈螺旋狀。
(2)角膜:角膜知覺減退。
(3)虹膜:糖尿病晚期及青少年性糖尿病患者,因組織缺氧,虹膜表面特別是瞳孔緣處有新生血管,虹膜發(fā)生紅變,影響房水排出,繼發(fā)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的可伴有虹膜睫狀體炎。
(4)晶狀體:高血糖可使晶狀體纖維腫脹變性,晶狀體開始時在前、后囊下的皮質區(qū)出現(xiàn)無數(shù)分散的、灰白或雪花樣或點狀混濁。進一步發(fā)展,晶狀體可在數(shù)天、數(shù)周或數(shù)月內全混濁。
(5)視網(wǎng)膜:糖尿病病程在5年以下者糖尿病性視網(wǎng)膜病變的發(fā)生率為28%;6-10 年者為36.4%;11-15年者為58%;15年以上者為72.7%。初期可無眼部自覺癥狀,病情發(fā)展可出現(xiàn)視力下降,視網(wǎng)膜有微血管瘤、出血、滲出。小血管破裂,出血進入玻璃體內,量少則眼前有黑影,大量出血進入玻璃體內時視力可嚴重下降,甚至僅存光感。出血機化后牽拉視網(wǎng)膜可引起繼發(fā)性視網(wǎng)膜脫離。
(6)眼部神經(jīng):糖尿病可引起缺血性視神經(jīng)病變,眼外肌麻痹、調節(jié)障礙及視神經(jīng)萎縮。
(7)屈光不正:血糖升高可引起房水滲透壓降低,房水滲入晶狀體內,晶狀體屈光度發(fā)生改變而成近視。當血糖降低時房水滲透壓升高,晶狀體內水分外滲,形成相對的遠視。
7、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血管病變和(或)神經(jīng)病變和感染等因素,導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組織破壞的一種病變。威脅糖尿病患者的嚴重糖尿病并發(fā)癥,給患者及其家庭、社會造成嚴重影響和負擔,鑒于此,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2005年糖尿病日的主題是“糖尿病和足的護理”,以呼吁整個社會關注糖尿病足。
臨床表現(xiàn):糖尿病足的主要表現(xiàn)有下肢疼痛、皮膚潰瘍,從輕到重可表現(xiàn)為間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壞疽。
病變早期,體檢可以發(fā)現(xiàn)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現(xiàn),如抬高下肢時足部皮膚蒼白,下肢下垂時又呈紫紅色。足部發(fā)涼、足背動脈搏動減弱以至消失。間歇性跛行、休息痛。病情再進一步發(fā)展出現(xiàn)雙腳壞死,創(chuàng)口不愈,肢體壞死。
臨床表現(xiàn)分四期:
第一期:早期病變期患者常有下肢發(fā)涼,麻木,腿部“抽筋”,易被誤認為“老寒腿”或老年人缺鈣,導致延誤病情。
第二期:局部缺血期,“間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離后出現(xiàn)下肢疼痛,被迫停止運動,休息一會后可緩解,再次行走一段距離后疼痛即再次出現(xiàn)。隨著病情的進展,病人行走的距離越來越短。此外還有足部感覺異常,動脈搏動弱。
第三期:營養(yǎng)障礙期,靜息痛,即患者在休息時出現(xiàn)的下肢疼痛,呈劇烈燒灼樣疼痛,以夜間為甚,肢體營養(yǎng)障礙。
第四期:壞疽期,持續(xù)劇烈疼痛,干性潰瘍和濕性潰瘍,組織缺血壞死,可合并感染,最終導致截肢,嚴重時還可危及生命。
糖尿病用藥注意事項
1、口服降糖藥的6大誤區(qū)
(1)胰島素依靠型糖尿病病人不宜單用口服降糖藥,當然雙胍類降糖藥及拜糖平與胰島素合用還是很有效的。
(2)糖尿病孕婦應一律停用口服降糖藥,以免目前血糖控制不佳,同時引起胎兒發(fā)育有異常。因為口服降糖藥能通過乳汁排泄,所以喂奶的女性也不要服用口服降糖藥。
(3)肝、腎功能不全者不用或慎用口服降糖藥,口服降糖藥全部都須肝臟代謝,大多數(shù)都要經(jīng)腎臟排出,肝、腎功能不好的病人服用口服降糖藥可能發(fā)生藥物積累中毒或發(fā)生低血糖癥,還可能進一步損害肝、腎功能。
(4)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如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等病人使用口服降糖藥效果很差,有些還可能加重酮癥酸中毒或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最好不用。
(5)比較嚴重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非凡是發(fā)展到Ⅲ期或Ⅲ期以上的腎臟及眼底病變者應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用胰島素治療。
(6)其它急癥:如肌梗塞、手術、創(chuàng)傷等情況發(fā)生時,也應短期改用胰島素治療。
2、糖尿病患者不宜用哪些藥
抗癌藥物:四氧嘧啶、門冬酰胺、鏈佐脲菌素、環(huán)磷酰胺等。
兒茶酚胺藥物:腎上腺素、異丙腎上素、左旋多巴、去甲腎上腺素、沙丁醇等。
激素類藥物:糖皮質激素、雌激素、甲狀腺素、生長激素、胰高血糖素等。
利尿藥和降壓藥:噻嗪類利尿劑、氯噻酮、襻利尿劑、潴鉀利尿劑和二氮嗪、中樞作用的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拮抗劑等。
消炎鎮(zhèn)痛藥:消炎痛、大劑量的阿斯匹林、大劑量的撲熱息痛、嗎啡等。
精神心理藥物:泰爾登、氟哌啶醇、碳酸鋰、吩噻嗪類、阿米替林、多慮平、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等。
異煙肼。
女性避孕藥。
苯妥英鈉。
環(huán)孢素。
治療糖尿病的偏方大全
1、大公雞一只,去掉內臟加陳醋4兩,不加油鹽,燒熟吃下,三天吃一只,連吃三只特效(忌食甜食、葡萄糖等食物)。
2、枸杞子15粒,黑豆和黃豆各15粒,大棗和花生仁各7個,核桃仁和雞蛋各2個,用1000毫升水煮,煮到300毫升時,黃、黑豆與雞蛋熟后,早晨食服。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長期服用更佳。
3、用南瓜煮湯服食,一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半斤南瓜)連服一個月。
4、洋蔥三兩,熟瘦豬肉二兩,共煮熟食用,連續(xù)2個月。
5、用綠豆殼熬水當茶飲,口渴就喝,每次1-2杯,再用水煮南瓜,一日吃半斤南瓜,可逐步緩解。
6、到野外采一大袋蒲公英(連根帶葉),抓一小把洗凈,切幾刀,放鍋里煮,不放任何調料,開鍋后,打入一個鵝蛋,鵝蛋煮熟后,當早點吃,連葉、根、蛋、湯一起吃掉,(根實在嚼不動吐掉),晚上同樣吃一次,但不放鵝蛋,連續(xù)7天為1個療程。效果好。
7、一條半斤以上的活鯽魚,綠茶100克,鯽魚殺后去腸洗凈,綠茶放入魚肚里,不放任何調料,用微波爐專用器皿蒸約5分鐘,每天1次食用。
8、買翻白草1斤,能喝10天,將3-5克放入杯里,用開水泡3-4分鐘后飲用,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2-3杯,每天換藥一次,一般病情一周見效。
9、用新紅蘿卜,(紅皮白肉)若干榨汁,不加任何東西,每次喝150克,1天早晚喝2次,1周1個療程,一般4個療程。
10、梨3個用水煮透,早晚2次,喝水吃梨,有饑餓感時,用醬牛肉或熟紅小豆解饑,10天1個療程,一個月后,血糖正常。
11、山藥、冬瓜一比二的重量比例,用水煎服,每日1次,當茶飲,可降糖。
12、一只兔子去皮爪五臟,以水一斗半煎稠,去渣澄清,渴了即飲,極重者不過2兔子,為了方便,可以將兔子劈4瓣,每次取一份,煮水要沒過兔子2指,渴了即飲,不限量,以喝足為止,喝完后,添水再煮,熬7-8次后,將肉吃掉更好。
13、福建產(chǎn)鐵觀音0.3克,靈芝孢子粉0.5克,加500克水煮沸,涼喉飲用,每日3次,5天降糖正常。
14、每天早晚喝絞股藍棍茶,一次沏4-8克。
15、從柳樹枝尖數(shù)起到第7個葉,在該處剪下來,一共剪7枝洗凈,分7次服用,每次用1枝,放1大碗水,開鍋后用小火煮15分鐘,(砂鍋)晾溫后服用,把葉子吃掉更佳,服完后躺15分鐘,早晚空腹飲用。
16、每天早晨用2湯匙五味子加半個核桃,用開水沖一大杯,當茶飲,將2種放入布袋里,水無酸味時,再重沏,隨時可以飲。
17、用鮮山藥120克,洗凈用鍋蒸熟,飯前一次吃完,每日2次。
18、患者得病20多年,黑豆洗凈煮熟,把湯熬完后曬或烘干研末,每次服10克,每日3次,連服5天見效,10天水腫消失。
糖尿病患者血糖應該每天測幾次
堅持自我血糖監(jiān)測對于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意義十分重要,一方面有助于患者掌握血糖控制狀況,對飲食、運動、用藥的效果進行評估,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患者調整生活方式,防止低血糖發(fā)生。那么血糖應該一天測幾次呢?
血糖不穩(wěn)定:每天測7次
檢測血糖的次數(shù)和血糖控制狀況有很大的關系,如果近期血糖波動較大,或者血糖一直控制不理想,那么應該嚴格按照每天測7個時間點血糖的頻率進行檢測,即三餐前+三餐后+睡前,如果早晨出現(xiàn)異常血糖波動,必要時還需加測凌晨2點或3點血糖。
血糖穩(wěn)定:每周至少測3次
如果血糖控制已經(jīng)比較穩(wěn)定了,也不要以為血糖監(jiān)測不需要了,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也應該至少每個星期監(jiān)測3個時間點,比如每周一三五監(jiān)測餐后血糖,或者二四六監(jiān)測餐前血糖。總之就是抽檢,如果發(fā)現(xiàn)血糖異常,應該及時就醫(yī)。
什么時候測血糖才精準
理想的血糖控制應該是全天候的,包括:空腹(餐前)、餐后、體力活動和工作中、睡眠等時段。因為單一的血糖檢測只能反映檢測瞬間的血糖水平,不能代表其他時間的血糖水平。血糖是經(jīng)常波動的,但又不可能每天隨時隨地測血糖,建議隔半個月左右進行一次較全面的血糖檢測,作為指導治療和判斷治療效果的依據(jù)。而查血糖一般在什么時候比較準確呢?
檢測糖尿病別在下午進行
美國醫(yī)學家最近發(fā)現(xiàn),下午檢查糖尿病往往不準確,其檢測率明顯下降。
在12月27日出版的《美國醫(yī)學協(xié)會雜志》中,美國國家癌癥協(xié)會瑞貝卡·切西等發(fā)表文章,在一天內不同時間檢查糖尿病患者禁食期間血糖水平,以核實早晨與下午檢查結果是否相同。目前判斷糖尿病的標準是,血糖水平達到或超過7.0mmol/L即為糖尿病,但這主要依據(jù)經(jīng)過一夜消化后,早晨從患者處得到的血液樣品檢查結果。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早晨血糖水平明顯高于下午,早晨被診斷為糖尿病的人在下午可能會被認為是健康人。建議如果需要在下午做血糖檢查,應把判斷糖尿病血糖標準下降0.67mmol/L。
測空腹血糖早上6至8時最準
很多人想當然地認為,我早上沒吃飯,測出的血糖就是空腹血糖,其實,即使不吃早飯,8時后所測的空腹血糖也會有所偏差。
專家指出,根據(jù)人體血糖的變化規(guī)律,凌晨3時血糖值為最低(一般不應低于3.8mmol/L),然后血糖逐漸升高。正常人胰島素分泌正常,血糖值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而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島素水平較低,血糖受胰島素抵抗激素影響明顯,血糖值會逐漸升高。因此,患者一般測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時-8時取血,8時以后血糖值會越來越高,不能真實反映治療效果了。
空腹血糖必須在空腹8小時后,采血前不吃降糖藥、不運動,有些患者一路急走到醫(yī)院就測靜脈血和指血,樣測出的結果往往會有差異,運動以后休息一段時間才可進行測量。
醫(yī)生建議:對許多患者而言,平常偶爾到醫(yī)院查一次血糖,只體現(xiàn)當時的情況,而到醫(yī)院檢測血糖以外的時間里,血糖情況則不得而知。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家用血糖儀,按照現(xiàn)行的國際行業(yè)規(guī)范,血糖儀測量的血糖值與化驗室測量的結果在+/-20%范圍之內,都屬于正常范圍。
測血糖小妙招
1、扎指腹側面痛感輕
54歲的南希剛確診患有2型糖尿病,她說:“采血化驗的時候,我的中指指腹被刺了一下,疼死我了?!眱瓤漆t(yī)生建議她嘗試一下感覺不太痛的其他部位。結果她發(fā)現(xiàn),扎指腹側面離指甲較近的地方,疼痛感明顯減弱,感覺更舒服些。
2、避免扎指尖
尤帕林格博士表示,指尖的神經(jīng)末梢豐富,特別敏感,比手指其他部位痛感更強。因此扎手指側面,或者血少時按壓采血點附近有鎮(zhèn)痛作用。
3、手指消毒別用酒精
酒精會導致皮膚干燥,扎指采血時會更痛,建議用溫水洗手后扎。
4、選擇正確的血糖儀
如果總是存在采血不足的問題,最好換一臺更好的血糖儀。有些血糖儀可以使用取自手指之外的其他身體部位的血液,檢測血糖。
5、采血用具不可重復使用
了解采血用具的正確使用方法,每次應該使用新的采血針。采血針用的次數(shù)多了,會變鈍,導致刺指更疼。
6、不要從指尖擠血
如果扎指后,沒有立即出血,或出血量不夠,最好手部自然下垂,等待5秒鐘。必要時候,可從掌心部位向上擠壓。切勿從指尖擠壓。
7、經(jīng)常換手指取血
最好采取輪流依次或方便好記的方法,手指輪換采血。盡量不要在已經(jīng)感到疼痛的手指上采血。等到疼痛好轉后再換該手指采血。
結語:如果你得了糖尿病也不要太害怕,一般從早期開始治療和調理都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血糖。后期只需做好相關的監(jiān)控血糖工作和飲食調理即可,如果糖尿病比較嚴重者就要根據(jù)醫(yī)生的指導進行相關的治療和護理工作。
近年來,我國患糖尿病的病發(fā)率與日俱增。如何預防糖尿病一時間成為了人們最為關注的話題。其實,與其患上糖尿病之后去想治療辦法,還不如之前做好預防糖尿病的工作。知道患上糖尿病的原因,才能做到更好的防治。以下的8種情況便可能是你患上糖尿病的前兆。
脖子發(fā)黑
一種稱為假性黑棘皮病的皮膚病與糖尿病也有瓜葛,表現(xiàn)為皮膚發(fā)黑、變厚、粗糙,尤其是腋窩、脖頸和腹股溝部位的皮膚變化最明顯。研究資料顯示,假性黑棘皮病患者的血漿胰島素水平明顯增高,提示有潛在發(fā)生糖尿病的風險。
經(jīng)常打鼾
據(jù)國際糖尿病聯(lián)盟報告,常打呼嚕的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以上;而糖尿病患者中,有23%以上的人同時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而且,睡眠呼吸暫停程度越嚴重患糖尿病的幾率越大。
傷口不愈
由于局部循環(huán)和代謝障礙,導致糖尿病人的傷口比普通人難愈合。特別是糖尿病人外科手術后,傷口出現(xiàn)愈合不良,清潔傷口反復感染,經(jīng)常變成慢性而難以愈合的潰瘍,尤其在肢體部分容易出現(xiàn)。
突然發(fā)福
40歲以后發(fā)病的糖尿病患者中,60%以上的患者發(fā)病時體重是超重或肥胖的。原因主要是體脂的堆積,造成胰島素抵抗、高胰島素血癥、肌肉和其他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然后發(fā)展為糖耐量遞減,直至糖尿病。
青春痘
如果你已年過半百,臉上突然冒出青春痘,別以為返老還童了,應及時查血糖。血糖偏高,使皮膚組織的糖原含量增多,給霉菌、細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孳生、繁衍創(chuàng)造了條件,造成青春痘老是好不了。
尿液黏稠
排尿后如果尿點迸到便池外,腳踩上會有黏黏的感覺。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里含有糖分。
視力下降
高血糖會導致視網(wǎng)膜的血管出現(xiàn)腫脹甚至滲漏,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就會在視網(wǎng)膜表面生長,造成出血,從而影響視力。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的早期,除了視力模糊,還會一天內時好時壞。
外陰瘙癢
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血液中血糖升高,尿液中糖分隨之增多,陰道內糖分增多,易改變陰道的酸堿平衡,使陰道酸性增加,霉菌易于繁殖,導致陰道感染,出現(xiàn)皮膚瘙癢。有些患者則由于血糖升高,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受到影響,易引起霉菌性陰道炎。
對于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一定要做到戒煙戒酒。因為酒精中的一些物質極易與治糖尿病類的藥物產(chǎn)生副作用,從而會導致出現(xiàn)低血糖癥現(xiàn)象的發(fā)生。此外,除非是經(jīng)過醫(yī)生的指導,否則患者不能私自接觸其它的藥物。
現(xiàn)代社會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糖尿病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確實困擾著很多人,那么您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飲食禁忌有哪些嗎,糖尿病健康飲食是什么呢,糖尿病注意事項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為大家一一解答吧。
糖尿病飲食禁忌
1、糖尿病患者不可以飲酒
糖尿病人是絕對不能飲酒的,糖尿病人飲酒的話會加重病情,會導致血糖的集聚下降,引發(fā)低血糖耽誤治療時間影響治療的效果的,所以建議糖尿病人還是不要喝酒了。
2、面對豐盛菜肴吃什么
糖尿病人應選少油少鹽且清淡的食品。不可認為重油、半葷半素的菜,只吃菜就沒關系。要注意炒菜時油要少用,菜肴烹調應多采用清蒸、水煮、涼拌、涮、燒、烤、燉、鹵等方式。烹調宜用植物性油脂,盡量減少赴宴。在赴宴時也要按照平時在家吃飯時的量和食物間的搭配來選擇飯菜。
3、一定要定時定量
注意進食規(guī)律,一日至少進食三餐,而且要定時、定量,兩餐之間要間隔4-5小時。注射胰島素的病人或易出現(xiàn)低血糖的病人還應在三次正餐之間添2-3次加餐,即從三次正餐中勻出一部分食品留做加餐用,這是防止低血糖行之有效的措施。
4、無糖糕點,不能隨便吃
所謂無糖糕點,是沒有蔗糖,但糕點是糧食是多糖,同樣會產(chǎn)生熱量,故不能隨便多吃。
5、多餐少量
我們建議糖尿病人應當少量多餐,但有的病人誤認為加餐是在限定飯量之外再加餐,從而加大了飯量,致使血糖升高,有的甚至把零食如花生、瓜子等零食當作加餐,這些零食里含有大量的油脂,更不可取!
6、含糖量較高的水果要禁忌
水果主要含果糖,其甜味明顯,但生糖指數(shù)并不高,且水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膳食纖維。糖尿病病人吃水果應根據(jù)水果中含糖量、淀粉的含量以及各種不同水果的血糖指數(shù)而定。一般一天食用3-4兩,要選擇生糖指數(shù)不高的水果。那有哪些水果糖尿病人是可以食用的呢,比如:櫻桃、柚子、草莓、木瓜等等。
糖尿病健康飲食
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正確地吃飯,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一點,控制得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發(fā)展。
1、必須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每個患者情況不同,可以請營養(yǎng)師幫您綜合膳食結構、患者的癥狀、,進行制訂合理的飲食方案。但這并不是一成不變,最多一個月就需要復診一次,再根據(jù)病情做出相應的凋整。另外,日常應根據(jù)就餐情況、體力活動、血糖監(jiān)測情況、胃腸道功能等,及時調整膳食。
2、合理搭配能量比例,合理控制總能量是糖尿病營養(yǎng)治療的主要原則,以能維持或略低于理想體重為宜。蛋白質一定要占到每日總能量的1/3以上,每日脂肪攝入量不能超過30%。
栗子是我們平時常吃的一種零食,很多人都喜歡看電視的時候吃,這樣很享受。栗子的吃法有很多,有些食物是不能和它一起吃的。那么,栗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呢?栗子的功效有哪些?栗子和什么搭配好?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栗子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羊肉
栗子不能和羊肉一起吃。這兩種食物都是大熱性的食物,若是一起吃是容易導致上火的,而且它們都不容易消化,一起吃還可能引起嘔吐。
豆腐
豆腐里含有氯化鎂、硫酸鈣這兩種物質,而栗子中則含有草酸,兩種食物遇到一起可生成草酸鎂和草酸鈣。這兩種白色的沉淀物不僅影響人體吸收鈣質,而且還易導致結石癥。同理,豆腐也不能與竹筍、茭白、菠菜等同吃。
杏仁
板栗是不能和杏仁一起吃的,一起吃的話會引發(fā)胃痛的哦。因為杏仁中含油脂量較高容易引發(fā)腹泄,所以不能與板栗同吃,杏仁屬于熱性食物,有小毒,吃多了話會傷及筋骨,引起老病復發(fā),然而板栗含有的維生素C較多。
所以,若是栗子和杏仁一起吃,容易出現(xiàn)胃痛的情況,若原來就患有胃部,這可能會導致胃病復發(fā)。
牛肉
栗子中的維生素易與牛肉中的微量元素發(fā)生反應,削弱栗子的營養(yǎng)價值,而且不易消化。牛肉性溫,它具有補脾胃壯腰腳、補中益氣的功效;而板栗屬于咸而溫,具有補腎氣、益氣厚腸胃的作用。
栗子的功效
益氣補脾,健胃厚腸
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干果品種,能供給人體較多的熱能,并能幫助脂肪代謝。保證機體基本營養(yǎng)物質供應,有“鐵桿莊稼”、“木本糧食”之稱,具有益氣健脾,厚補胃腸的作用。
防治心血管疾病
栗子當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多種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可以幫助防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對健康有利。
強筋健骨,延緩衰老
栗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能夠維持牙齒、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質疏松,腰腿酸軟,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緩人體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飲食誤區(qū)
很多人認為吃主食容易升高血糖,所以少吃或不吃主食。這種認識不完全正確,首先,主食是復雜的碳水化合物體,食用后血糖不會迅速上升。其次,主食可以提供人體活動的能量,也是最經(jīng)濟的人體營養(yǎng)來源,少吃或不吃,可能導致脂肪和蛋白質超標,而總能量卻不夠,從而令體內脂肪、蛋白質過量分解、身體消瘦、營養(yǎng)不良。建議每天足量飲水,可常飲用些逍降茶,可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還可增加身體需要的水份。此外,還要做到:每餐只吃七八分飽、不吸煙、不酗酒、不熬夜、多休息、多運動、定期檢查控好血糖、爭取五六個月就有一個階段性的效果。
飲食原則
糖尿病飲食的第一個主要的原則就是控制飲食。降低血糖其實就是少吃或不吃那些容易導致血糖上升的食物。比方說,加糖的食物,像糖果、汽水、可樂、蜜餞,及蜂蜜、加糖飲料,以及各種中西式的甜點都應該少吃;若是嗜食甜食的人,則建議以糖精或阿斯巴甜等代糖來調味。
還有控制油脂的攝取量非常重要。除了少吃油炸、油煎、油酥及高油脂類的食品,譬如肥肉、豬皮、松子、核桃、花生等;同時要節(jié)制肉類食物、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攝取量,并且改用植物油來烹調食物。此外一些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 臟、蛋黃、海鮮類等,也要少吃。至烹調上,應盡量采用清淡少油的方式,如燉、烤、鹵、紅燒、清蒸、水煮、涼拌等。
注意飲食治療
1、飲食治療是所有糖尿病人需要堅持的治療方法。輕型病例以食療為主即可收到好的效果。重型病人,也必須在飲食療法的基礎上,合理應用體療和藥物療法。只有飲食控制得好,口服降糖藥或胰島胰才能發(fā)揮好療效。否則,一味依賴所謂新藥良藥而忽略食療,臨床很難取得好的效果。
2、糖尿病飲食中要科學地安排好主食與副食,不可只注意主食而輕視副食。雖然主食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應予以控制,但是副食中的蛋白質、脂肪進入體內照樣有一部分也可變成血糖,成為血糖的來源。蛋白質和脂肪在代謝中分別有58%和10%變成葡萄糖。這類副食過多,也可使體重增加,對病情不利,因此,除合理控制主食外,副食也應合理搭配,否則照樣不能取得預期效果?!?/p>
注意事項
定時定量和化整為零定時定量是指正餐。正常人推薦一日三餐,規(guī)律進食,每頓飯進食量基本保持平穩(wěn)。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與降糖藥更好的匹配,不至于出現(xiàn)血糖忽高忽低的狀況。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允許病人吃水果,以補充維生素。但吃法與正常人不同,一般不要飯后立即進食。可以選擇飯后2小時食用水果。吃的時候將水果分餐,如:
1、一個蘋果分2-4次吃完,而不要一口氣吃完。分餐次數(shù)越多,對血糖影響越小。
2、吃綠不吃紅食物太多,很多病人不能確定哪個我是該吃的,哪個是不該吃的。一般綠色的,多是含有葉綠素的植物,如:青菜。而紅色的含糖相對較高,不宜食用。如吃同樣重量的黃瓜和西紅柿,西紅柿可以明顯升糖。所以在不能確定的情況下,‘綠色’的一般比較保險。
結語:相信大家通過上文應該對糖尿病患者日常飲食中的禁忌有所了解了吧,糖尿病患者平時應該多吃少油少鹽且清淡的食品,另外還要注意對無糖糕點、水果和豐盛的佳肴有一定的控制,盡量少吃了,希望通過上文能讓您更充分的了解糖尿病飲食禁忌喲。
歡迎您閱讀養(yǎng)生路上的2023養(yǎng)生常識頻道《糖尿病癥狀糖尿病都有哪些主要表現(xiàn)?》一文,希望我們精心撰寫的養(yǎng)生內容能獲得您的喜歡,同時我們也準備了豐富的“糖尿病冬季養(yǎng)生”專題供您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