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熱量
吃粽子的養(yǎng)生知識。
“養(yǎng)生之道,常欲小勞,但莫大疲,及強(qiáng)所不能耳。”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guān)的勸諭和詩句,我們不僅要知道養(yǎng)生,更要懂得養(yǎng)生。怎么才能作好飲食養(yǎng)生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粽子的熱量”,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粽子是很多人都喜愛吃的,這樣的食物味道獨特,而且也擁有獨特的香氣的,所以對粽子是很多人偏愛,那對粽子在選擇的時候,都是要對它進(jìn)行很好的人,很多人對粽子的熱量是多少并不是很了解,在吃的時候,一些人也是沒有節(jié)制的吃,這樣很容易導(dǎo)致自身肥胖,尤其是對女性而言。
女性每天都在張羅減肥,但是在飲食上不注意的話,也是很容易肥胖的,所以在對粽子選擇的時候,也是要對粽子的熱量進(jìn)行了解,這樣吃的時候,才能夠放心的選擇它。
粽子的熱量:
糯米粽子的熱量:每個熱量約含210至250大卡;
肉粽子的熱量:每個熱量約含450至600大卡,臺式肉粽由385至671大卡,平均495大卡,而湖州粽則由 400至520大卡,平均459大卡,肉粽的內(nèi)容物當(dāng)然也直接影響它的熱量,如使用五花肉和使用赤肉當(dāng)配料,所含熱量自然不同。
豆沙粽子的熱量:每個熱量約含 500至600大卡,熱量在粽子王國中,數(shù)一數(shù)二偏,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較高外,豆沙粽多以豬油炒過,所以熱量增加很多。
堿粽子熱量:因體積較小,相對熱量較小,熱量在未沾糖前約為100至120大卡,沾糖后則含120至150大卡;
蛋黃粽子的熱量:一個雞蛋【鴨蛋】蛋黃至少59大卡,蛋黃鮮肉粽的熱量當(dāng)然更高哦。
端午節(jié)前后可別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餐后來一份水果。粽子不宜吃太多,吃后不能立刻喝冷水,粽子是糯米做的,性熱,遇冷凝結(jié)不消化,將引起腹脹。
通過以上介紹,對粽子的熱量是多少呢,都是有著很好的了解,這樣的食物在吃的時候,也是要適量進(jìn)行,而且最好成熱吃最佳,這樣對消化才會有很好的幫助,粽子的制作方法也是比較簡單,對它制作的時候,都是不用太擔(dān)心。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粽子的熱量是比較高的,尤其是豆沙粽子,大約為500到600大卡,這主要是里面一些食材決定了粽子的熱量,平時適當(dāng)?shù)某砸恍┦菦]有問題的,但是不能過多食用,容易導(dǎo)致肥胖的問題,在選擇粽子的時候,最好選擇熱量比較低的,另外過多食用也容易導(dǎo)致腸胃不適。
1、選擇熱量比較低的粽子
粽子的種類可謂說是太多了,不同的粽子味道不同不說,所含有的熱量和營養(yǎng)成分也是不同的。而人們吃粽子之所以很容易發(fā)胖,除了因為粽子里面的糯米成分不易消化之外,還因為粽子有些粽子的熱量實在是太高了。
端午節(jié)的時候,如果你不想因為吃粽子而發(fā)胖的話,那么就要選擇熱量比較低的粽子。而在眾多的種子品種當(dāng)中,豆沙粽子的熱量是最高的,所以說怕吃胖的話,端午節(jié)選擇粽子一定要避開豆沙粽子。相對來說,純糯米的粽子和純咸粽的熱量是最低的,所以說,端午節(jié)的時候選擇吃這兩種粽子反而更不容易發(fā)胖。
吃粽子不發(fā)胖要學(xué)會克制
粽子是相當(dāng)難消化的一種食物,如果吃粽子的時候吃的太多,很容易引起肥胖不說,還很容易引發(fā)一系列的胃腸疾病。端午節(jié)的時候吃粽子一定要吃的適量,不能吃的太多。粽子每天最合適的數(shù)量是兩到三個,兩個數(shù)量最佳,三個的話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能超過三個,不然會很容易發(fā)胖的。
許多人會因粽子吃得多而腸胃不適,這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攝取,造成纖維不足,加上粽子油脂過多,導(dǎo)致不易消化、腹脹等現(xiàn)象,在吃粽子時若能加些涼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腸,并搭配水果,則可降低這些不適癥的發(fā)病率。
豆沙粽子很多人都喜歡吃,但是其實它的熱量也是比較高的,所以如果喜歡吃粽子,但是又為了保持身材的話,那么還是要注意適當(dāng)?shù)氖秤?,這樣可以避免過多的熱量攝入。
1、「豆沙粽子的熱量」每個熱量約含 500至600大卡,熱量在粽子王國中,數(shù)一數(shù)二偏,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較高外,豆沙粽多以豬油炒過,所以熱量增加很多。
2、消化科的醫(yī)生指出,粽子屬于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時應(yīng)注意量的控制。
以1只粽子為例,若包了豬肉、香菇、葡萄干、蝦米、蛋黃、花生等餡,熱量約500至650千卡;1只小小的鹵粽,熱量也有120千卡;人們常愛吃的肉粽,熱量約200至250千卡,因此吃下1只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出許多;而粽子熱量主要差別在于內(nèi)餡及米是否用油炒過,怕胖的朋友,應(yīng)該注意調(diào)整。
3、如果真的一定要吃粽子的話,除了必須注意分量的控制外,還要采用包健康粽的做法,即將粽子的用料調(diào)整,用部分雜糧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纖維質(zhì)及維生素、礦物質(zhì);另外如果擔(dān)心膽固醇攝取過多,蛋黃宜減量使用,更不要用油炒,尤其是高纖、低油、低膽固醇的粽子較健康。
4、還有,許多人會因粽子吃得多而腸胃不適,這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攝取,造成纖維不足,加上粽子油脂過多,導(dǎo)致不易消化、腹脹等現(xiàn)象,在吃粽子時若能加些涼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腸,并搭配水果,則可降低這些不適癥的發(fā)病率。
現(xiàn)代社會當(dāng)中,有很多人都是處于肥胖的狀態(tài),這不僅僅關(guān)系到自己的身體健康,同時也關(guān)系到家人的健康。為什么這么說呢,主要就是因為一個肥胖的人他的飲食習(xí)慣常常也會影響到家人,結(jié)果家人慢慢的也就成為了肥胖者。日常生活中,想要杜絕肥胖就應(yīng)該吃熱量低的食物,那么,一只粽子的熱量有多高?
一個粽子熱量
由于粽子的熱量依其「大小」、「內(nèi)容」不同有所差別:
1、常見的“肉粽”每個熱量約含450至600卡,臺式肉粽由385至671卡,平均495大卡。
2、裸粽熱量較一般粽子小,每個熱量約含210至250大卡。
3、堿粽也因體積小,熱量在未沾糖前約為100至120卡,沾糖后則含120至150大卡。
4、“豆沙粽”每個熱量約含500至600卡,熱量在粽子王國中,可以數(shù)一數(shù)二,因除了砂糖或蔗糖含量較高外,豆沙粽多以豬油炒過,所以熱量增加很多。
下面小編提供了幾種常見口味的粽子來供大家參考:
一個肉粽子的熱量:糯米343大卡+肉816大卡=1159大卡
一個糯米粽子的熱量:糯米343大卡+白砂糖396大卡=739大卡
一個紅棗粽子的熱量:糯米343大卡+大棗298大卡=641大卡
白粽子熱量:179大卡/100g 紅棗粽子熱量:190大卡/100g
五芳齋豆沙粽熱量: 311大卡/100g
五芳齋栗子鮮肉粽熱量:258大卡/100g
小貼士:一名健康的成年男子每天需要攝入熱量2400千卡,女子為2100千卡,一日三餐攝入熱量最佳比例為2:4:4。以早餐為例,成年男子早餐攝入熱量為2400×0
.2=480千卡,女人為420千卡。而一個100克的五芳齋鮮肉粽能量為257 .4千卡,也就是說,這樣的粽子,男人每天早餐最多吃兩個,女人最多吃一個半。
粽子是歷史文化悠長的特色小吃,不管是南方和北方粽子都非常盛行,粽子的做法有很多種,餡料也是各有不同,但是糯米的熱量很高,食用后可能會增加脂肪,可以選擇制作低熱量粽子,用面粉或者是紫薯制作,不僅熱量低,而且也很營養(yǎng)。
熱量低粽子
食材準(zhǔn)備:
主料:水晶粉100克,紅豆200克,紫薯一塊,牛油果一個,南瓜一塊
輔料:糖漿150克,水200克,白糖80克(炒豆沙用)
具體操作:
準(zhǔn)備好所需食材
1、紅豆洗干凈,煮熟后倒入到破壁機(jī)打成細(xì)膩的豆沙,倒進(jìn)鍋里加糖炒至能成團(tuán)
2、紫薯和南瓜蒸熟備用
3、水晶粉加100克的水拌勻
4、糖漿加50克水燒開,與水晶粉拌勻后上鍋蒸20分鐘(粉糊變得透明既成熟了)(這里不要過度攪拌,不然會有很多小氣泡
5、餡料分成20克一份,皮30克
6、取一個皮的粉團(tuán)用手掌壓扁,包裹餡料
7、包好的水晶粽坯子
8、再用粽子葉包裹定下型即可
烹飪技巧:
1、這個粉蒸好后有些粘手,可以在手上涂點油,這樣好操作些
2、蒸好的粉很軟,包粽子定型的時候不能太大力的擠壓,包好后放冰箱冷藏后食用口感更Q彈,且不沾。
水晶粽子,看上去晶瑩剔透的。其實他最大的特點不只是外形俏麗可愛,而且餡料上也更天然健康??梢远嗖驶倪x擇食材而不必過多的加工,這樣隔著透明的皮使粽子看起來色澤鮮艷,非常的誘人。
吃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xí)俗,端午節(jié)臨近,大街小巷都充斥著粽子的身影。那么你知道全國有多少種不同類型的粽子嗎?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了各地最美味的粽子做法,一起開啟粽子美食之旅吧。
臺式粽子
主料: 長糯米
輔料: 豬肉 香菇 咸蛋黃
調(diào)料: 醬油 糖 五香粉 鹽 粽葉 粽繩
臺式粽子詳細(xì)制作步驟
1、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咸蛋黃切半備用。
2、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臺式粽子口感:咸香軟糯
小棗粽子
主料: 糯米 1000克 小棗(干) 300克
小棗粽子詳細(xì)制作步驟
1.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2小時,小棗洗凈,干馬蘭用涼水浸泡。2.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后撈起,瀝水,備用。3.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小棗,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蘭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4.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小棗粽子制作提示
需準(zhǔn)備干馬蘭草50克。
小棗粽子口感:此粽子色白光滑,質(zhì)地黏潤,含有粽葉的清香味。
二米粽子
主料: 黃粘米500克 糯米 500克
輔料: 紅小豆 紅棗 葡萄干 黑芝麻
調(diào)料: 粽子葉 馬蓮
二米粽子詳細(xì)制作步驟
1、將黃米、江米提前3個小時用清水泡好;
2、粽子葉用沸水煮軟泡發(fā);
3、紅小豆泡好、煮軟,紅棗、葡萄干、黑芝麻放到一起拌勻,用粽子葉包成三角或四角形用馬蓮捆好上鍋蒸煮大約1小時即可。
咸肉粽子
主料: 糯米 1000克 豬肋條肉(五花肉) 350克
輔料: 香菇(鮮) 70克 蝦米 100克 花生仁(生) 200克 洋蔥(白皮) 75克 雞蛋 400克
調(diào)料: 鹽 15克 味精 4克 醬油 70克 胡椒粉 2克 花生油 80克
咸肉粽子詳細(xì)制作步驟
1.雞蛋煮熟、剝殼,先用半杯醬油浸泡10分鐘上色。 2.肉臊醬(肉餡加香菇、洋蔥以及各種調(diào)料做成的醬)盛在沙鍋內(nèi),放入雞蛋,以小火鹵20分鐘,關(guān)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時撈出即可。3.將洋蔥去皮,洗凈,切碎,鹵蛋切成小瓣,生花生仁用水浸泡;五花肉為紅燒后的,香菇洗凈用水浸泡,待用。4.炒鍋內(nèi)倒入花生油,燒熱后放入少許洋蔥末爆炒,然后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紅燒五花肉,炒至汁收干。5.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約2小時,干馬蘭用涼開水浸泡。6.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7.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紅燒五花肉、香菇、鹵蛋瓣、蝦米、生花生仁,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蓮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8.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咸肉粽子制作提示
需準(zhǔn)備干馬蘭草50克,作捆系粽子用。
咸肉粽子口感:此粽子氣味郁香,油潤適口。
嘉興鮮肉粽子
主料: 糯米 1200克 豬肉(肥瘦) 1200克
調(diào)料: 鹽 10克 醬油 80克 味精 4克 白砂糖 6克 白酒 10克
嘉興鮮肉粽子詳細(xì)制作步驟
1.糯米放在淘籮內(nèi),淘凈后在水中靜放15分鐘,瀝干水,然后將米倒入木盆內(nèi),依次加糖,適量精鹽,少許紅醬油,攪勻。2.將粽葉4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3.將豬肉洗凈,按橫絲分別切成肥,瘦長方小塊,放入盆內(nèi),加入白酒、味精以及剩余的紅醬油、精鹽,攪拌到泛出白沫時止。4.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肥瘦肉塊,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蘭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5.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嘉興鮮肉粽子制作提示
需準(zhǔn)備干馬蘭草50克,浸濕后作捆系粽子作。
嘉興鮮肉粽子口感:此粽子外形整齊,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香鮮。
粽子的制作方法非常的多,下面的這幾款你可以試著去做一做,不同的粽子吃出來的感覺也會大不相同,那愛吃什么樣子的粽子呢?看看下面有沒有吧!
臺式粽子
長糯米、豬肉、香菇、咸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diào)味料腌2小時;咸蛋黃切半備用。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綠豆鴨蛋粽子
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
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后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后,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百果粽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
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陳皮牛肉粽
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
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jìn)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健康素粽子
三寶米(煮熟)3碗、棉繩1米、蘿卜干1/2杯、香菇(中型)6朵、粉葉12片(大)、栗子6粒、水煮花生1/2杯、素蛋黃60g(1粒10g)、素肉松30g(1粒5g)
1、黑胡椒粉1/8小匙、糖1/8小匙、麻油1/4小匙、醬油1/4小匙。
2、鹽、白胡椒粉、素蠔油各少許。
1、將粽葉以熱水煮8分鐘,洗凈擦干水分備用。
2、蘿卜干泡水10分鐘后切碎并擠干水分;香菇泡軟切塊;栗子泡水2小時,香菇、栗子蒸熟(約15~20分鐘)。
3、先將碎蘿卜干、香菇丁及調(diào)味料(1)炒香備用。
4、煮好的三寶米加入調(diào)味料(2)拌勻。
5、粽葉2片重迭,卷成尖桶狀,放入2大匙做法(4)之三寶米,再放入1小匙碎蘿卜干、香菇丁、栗子、素蛋黃、素肉松,再放1大匙三寶米,稍壓一下,包成粽狀,用棉繩捆緊。
6、置入蒸籠蒸10分鐘即可。
粽子怎么吃比較健康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jì)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2010年12月,江西德安縣宋代古墓出土了兩個實物粽子,據(jù)考證,這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筒棕,直到現(xiàn)在的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種風(fēng)俗也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jié)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tǒng)習(xí)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注重高纖
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癥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藥、芋頭或紅薯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zhì)含量,減少腸胃負(fù)擔(dān),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熱量
肉粽早已成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飽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雞肉、海鮮或魚肉取代。
詳讀營養(yǎng)標(biāo)示
現(xiàn)在許多包裝粽已經(jīng)開始標(biāo)示營養(yǎng)成分了。營養(yǎng)成分的標(biāo)示包括每份重量或每100克所含的熱量、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與鈉含量,但消費(fèi)者常誤以為營養(yǎng)標(biāo)示上的數(shù)據(jù)就是一個粽子提供的熱量與營養(yǎng)素,正確的方法是以每份的重量或每100克與一個粽子的實際重量去換算。因此,養(yǎng)成閱讀營養(yǎng)標(biāo)示的習(xí)慣,購買符合個人需求的粽子,才能讓這個端午節(jié)既美味又健康。
食物搭配
端午節(jié)前后可別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記其他種類食物的攝取,因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類食物中的主食、肉類與油脂。建議搭配時令蔬菜,餐后來一份水果。
結(jié)語:粽子由米制作而成,如果我們平日里不會制作粽子的話,可以學(xué)習(xí)一下,嘗試著吃一下自己親手制作而成的粽子,其實吃粽子還是有好處的,不僅僅是對身體還有文化的蘊(yùn)含哦!
屈原是一個為民為國的民族英雄,屈原投江之后就有了端午節(jié)。在過端午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會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jì)念屈原,而隨著時間的流轉(zhuǎn),人們做出來的粽子花樣也變得越來越多,有些地區(qū)會將江米包到粽子里,還有一些地區(qū)喜歡在粽子里面包肉。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粽子的種類有哪些。
一:粽子的南北之分:
南方因為盛產(chǎn)竹子,就地取材以竹葉來縛粽。一般人都喜歡采用新鮮竹葉,因為干竹葉綁出來的粽子,熟了以后沒有竹葉的清香。
而北方人呢,就習(xí)慣用葦葉來綁粽子。葦葉葉片細(xì)長而窄,所以要用兩三片重疊起來使用。粽子的大小也差異甚巨,有達(dá)一兩公斤的巨型兜粽,也有小巧玲瓏、長不及兩寸的甜粽。
就口味而言,北方的粽子以甜味為主,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
二:粽子的種類:
1.閩南的粽子分堿粽、肉粽和豆粽。堿粽是在中加入堿液蒸熟而成,兼具黏、軟、滑的特色,冰透后加上或糖漿尤為可口。肉粽的材料有鹵肉、、蛋黃、蝦米、筍干等,以廈門的肉粽最為出名。豆粽則盛行于泉州一帶,用九月豆混合少許鹽,配上糯米裹成,蒸熟后,豆香撲鼻,也有人蘸來吃。
2.北京的粽子大約可分為3種:一種是純用糯米制成的白粽子,蒸熟以后蘸糖吃。另一種是小棗粽,餡心以小棗、果脯為主。第三種是粽,比較少見。華北地區(qū)另有一種以黃黍代替糯米的粽子,餡料用的是。蒸熟之后,只見黃澄澄的黏黍中嵌著紅艷艷的棗兒,有人美其名曰“黃金裹瑪瑙”。
3.浙江的湖州粽子,米質(zhì)香軟,分為咸、甜兩種。咸的以新鮮浸泡上等,每只粽子用肥瘦肉各一片為餡。甜粽以棗泥或豆沙為餡,上面加一塊豬板油。蒸熟后,融入豆沙,十分香滑適口。餡料都經(jīng)過專人選擇,有八寶粽、粽、豆沙粽、粽等,各具特色。
4.瑤族做粽子用糯米配條、,包“枕頭粽”,形似枕頭,每個約250克。也有在糯米中加、花生等制成素餡涼粽子。
5.畬族粽子,民間稱牯角。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捆扎,十個一串,有的人家還要在包粽子時加菜、肉、紅棗等做餡。煮粽常用灰堿水,粽子煮好后,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
6.傣族過端午也吃粽子,還要過“粽子節(jié)”。據(jù)說“粽子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一對因婚姻遭父母反對而殉情的青年男女。在這一天,凡未婚的傣家小伙子都要拿粽子包,與姑娘們相會在大龍?zhí)兜拿⒐麡湎?,男女圍成圈,姑娘唱起情歌,小伙子吹葉子伴奏。然后小伙子把粽包送給中意的姑娘。
7.毛南族也過,但節(jié)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jié)”。過藥節(jié)時,習(xí)慣采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熬水飲汁,或用這些草藥作餡包粽食用。民間認(rèn)為端午吃這種包餡粽粑可以解毒去病。
粽子是人們在端午節(jié)經(jīng)常吃的一種食物,也是節(jié)日的習(xí)俗。我們可以在市面上買到很多種類的粽子,當(dāng)然也可以自己買材料進(jìn)行制作。只是自己制作的粽子能夠根據(jù)喜歡的餡進(jìn)行調(diào)制。而且自己包粽子可以防止不衛(wèi)生的情況發(fā)生。包好的粽子可以煮熟,之后可以保存。只是煮熟的粽子怎么放_煮熟的粽子怎么處理呢?
煮熟的粽子怎么保存?
冷凍保存
把粽子存在冷凍箱里時要注意,存放時分成幾個小包,每一個小包取出來要一次吃完,不能再剩。包裝時要用保鮮袋密封,避免水分流失。?端午期間天氣炎熱悶濕,溫度偏高,因此煮熟的粽子最好放在冰箱冷凍層保存,在0℃-4℃的冷藏狀態(tài)下可以保鮮5天左右,存放在-18℃的冷凍室里可以保存更長的時間。
浸泡在粽水中
你也可以將煮熟的粽子放進(jìn)熬煮粽子的“粽水”中浸泡。熬煮十多個小時的“粽水”上漂浮著一層厚厚的油脂,可阻隔細(xì)菌進(jìn)入,但這種辦法也同樣保存不了長久,而且粽水一旦滲入到粽子中,就無法保持米粒黏糯香甜的口感。
煮熟的粽子能放幾天?
由于夏天氣溫高、濕度大,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煮熟的粽子在常溫下保存兩個小時后即容易變質(zhì)。
粽子屬于熟食的一種,在常溫下的保質(zhì)期一般只有幾天到一周,而冷藏也只能暫時延長保質(zhì)期。
生粽子怎么煮?
1、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煮粽子的時候上面壓一個重物,避免水沸騰時粽子翻滾過度容易散開。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2、高壓鍋大火燒沸,當(dāng)蒸氣開始冒出時將壓力閥蓋上,再轉(zhuǎn)中小火煮30分鐘,然后關(guān)火燜20分鐘,最后將壓力閥取下,將鍋內(nèi)的蒸氣完全放出即可;如使用普通湯鍋煮制,水開之后中火還需煮制2小時以上。
3、煮粽子時候粽子的捆扎也是很有講究的:如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jìn)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捆緊了才能保證黏度和口感。
雖說明天才是端午節(jié),不過很多人都已經(jīng)預(yù)先嘗過粽子啦~最近商場里粽子賣的異?;馃?但不少人顧及食品安全問題還是選擇親自包粽子,那么粽子的做法有哪些?粽子的捆扎與烹煮有何講究?著名的五芳齋粽子是怎么做的?
粽子又稱角黍、筒粽,是端午節(jié)漢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jì)念屈原而流傳的。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 ,人們紛紛把裝著米的竹筒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入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也就是所謂的竹筒飯。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種多樣,璀璨紛呈。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北方的粽子,主要是豆沙、蜜棗為主。端午節(jié)養(yǎng)生 吃粽子掛香囊健脾和胃祛邪防病
包粽子的方法
粽餡的調(diào)味:咸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fù)揉擦至調(diào)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的捆扎: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jìn)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xiàn)夾生現(xiàn)象。咸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后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粽的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后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重新滾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枧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后趁熱取出。吃時打開粽葉,粽香噴鼻,入口油而不膩,糯而不粘,咸甜適中,香嫩鮮美是為上品。
咸肉粽子
此粽子氣味郁香,油潤適口。
材料
主料:糯米1000克,豬肋條肉(五花肉)350克
輔料:鮮香菇70克,蝦米100克,花生仁(生)200克,洋蔥(白皮)75克,雞蛋400克,
調(diào)料:鹽15克,味精4克,醬油70克,胡椒粉2克,花生油80克
粽子的做法
1.雞蛋煮熟、剝殼,先用半杯醬油浸泡10分鐘上色。吃粽子的注意事項 應(yīng)警惕6方面
2.肉臊醬(肉餡加香菇、洋蔥以及各種調(diào)料做成的醬)盛在沙鍋內(nèi),放入雞蛋,以小火鹵20分鐘,關(guān)火后任由其浸泡,食用時撈出即可。
3.將洋蔥去皮,洗凈,切碎,鹵蛋切成小瓣,生花生仁用水浸泡;五花肉為紅燒后的,香菇洗凈用水浸泡,待用。
4.炒鍋內(nèi)倒入花生油,燒熱后放入少許洋蔥末爆炒,然后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胡椒粉,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紅燒五花肉,炒至汁收干。
5.將糯米淘洗干凈,用涼水浸泡約2小時,干馬蘭用涼開水浸泡。
6.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中,加水煮軟撈起,瀝水,備用。
7.取3張粽葉,毛面相對,先放入1/3糯米,加入紅燒五花肉、香菇、鹵蛋瓣、蝦米、生花生仁,再放入2/3糯米包成三角形粽子,用濕馬蓮草攔腰捆系好,即為粽子。
8.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再用小火燜約3上時,即可食用。
豆沙粽子
材料:豆沙,棕櫚葉,箬皮,糯米
粽子的做法
1.(準(zhǔn)備箬皮和棕繩):把箬皮在沸水里煮一分鐘,放在冷水里浸涼,抹干凈,剪除老硬的葉端。
2.用小刀順棕櫚葉的分枝口把棕櫚葉分成小枝,把其中小枝葉中間的硬莖撕去(動作要快)。
3.一張2厘米寬的小枝葉分開成了兩半,把枝葉尖對接。
4.像打繩結(jié)一樣打個死結(jié),拉緊成了一根兩尺多長的棕葉繩。
5.把所有的棕葉繩攤開,放在陽光底下曬3、4個小時,就縮成了柔軟的棕繩,可以伸縮自如地綁棕子了。端午節(jié)應(yīng)該吃什么 粽子3大健康吃法
6.(包粽子):以豆沙甜餡為例,為便于包可把豆沙餡先切成塊。挑兩張一大一小的箬皮葉,光滑葉正面朝上,小葉疊放在大葉上。
7.把兩張葉做成漏斗狀,中間先放一層糯米。
8.放入一塊豆沙再鋪一層糯米(最上層糯米不能滲入到豆沙里,否則煮不熟),包豆沙粽不能太用力擠壓。
9.把漏斗另一端的箬皮葉折疊過來再翻轉(zhuǎn),手捏緊旁邊的箬皮葉。
10.把最后多余的箬皮葉再次翻過來包住粽角,最后用棕繩繞緊。包好的粽子裝入高壓鍋內(nèi)注入水(水把粽子浸到就行,千萬不能讓粽子浮在水面上)壓40分鐘左右就可以(時間太長,粽香會跑掉)
紅豆粽子
此粽子白紅相間,甜香滋潤。端午節(jié)養(yǎng)生粽子花樣多
主料:糯米1000克,輔料:赤小豆300克
粽子的做法
1.將糯米淘洗干凈,放入清水里浸泡至能捏碎,備用。
2.將紅豆洗凈,泡1.5小時后再和糯米放在一起拌勻,備用。
3.將粽葉300克洗凈,放入鍋內(nèi)煮約半小時取出,用涼開水浸泡,備用。
4.取泡好洗凈的粽葉三四片擺齊,卷成圓錐形的筒,放入拌和的糯米和紅豆,包成粽子形狀,用繩扎緊。
5.將包好的粽子碼放在鍋內(nèi),加入清水用旺火煮約2小時后,改用小火燜約3小時,即可食用。
小訣竅
食物相克:
赤小豆:鯉魚與紅豆同煮,兩者均能利水消腫,在用于治療腎炎水腫的時候效果很好,但是正是因為利水功能太強(qiáng),正常人應(yīng)避免同時食用二者,盡量隔幾個小時再食,是否可以同食因人的體質(zhì)不同而異。
香菇雞腿蛋黃粽子
雞肉含脂肪量比豬肉低,吃起來要清淡些,再加上香菇、竹筍、咸鴨蛋黃、洋蔥,吃起來香而不膩,回味無窮。
材料
主料:糯米,干粽葉,雞腿,鮮香菇,腌筍尖,咸鴨蛋,
配料:洋蔥,生姜,料酒,蠔油,老抽,胡椒粉,鹽,白糖,味精,植物油
粽子的做法
1、雞腿去骨,切成塊,洋蔥切小塊、生姜切片,把雞腿肉、洋蔥、生姜放入大碗中,加料酒、蠔油、老抽、胡椒粉、鹽、白糖、味精攪拌均勻,用保鮮膜封好放入冰箱中腌制4小時以上。端午將至粽子上市三類人別多吃
2、糯米洗凈,用清水浸泡3小時以上,控干水分加老抽、鹽、白糖、少許植物油拌勻腌制1小時。
3、將咸鴨蛋中的蛋黃剝出,每個對半切開。腌筍尖用清水泡去多余的鹽分切小段。
4、香菇切片放入腌制好的雞肉中拌勻,干粽葉用開水燙軟撈出,用刷子在流動水下沖刷干凈。
5、取一張粽葉折成漏斗型,先放入一調(diào)羹糯米,再分別放入雞腿肉、香菇、筍尖、半個咸蛋黃,最后再放一層糯米,包好,用線捆扎結(jié)實即可。
6、將包好的粽子碼入鍋內(nèi),加清水沒過粽子,再用箅子押緊,箅子上再放置一個加滿清水的盤子,加蓋大火煮開,小火煮2小時再燜制1小時即可。
小訣竅
1、粽子一定要包緊,不能漏米。
2、煮粽子的時候上面壓重物,煮出的粽子完整美觀。
3、剝出的蛋青可以分次煮粥而不會浪費(fèi)。貪吃粽子易引發(fā)慢性病
潮汕粽子
材料:糯米,雞肉,香菇,蝦米,板栗,紅豆,白果,醬油,白糖,砂茶粉,鹽,粽葉,粽繩
包粽子的方法
將糯米洗凈,煮成糯米飯(偏硬較好)。
把雞肉切長條,將雞肉用醬油、砂茶粉、鹽、少許生粉等調(diào)味料腌1小時。
香菇泡軟后,去蒂切成2半;蝦米浸泡開水;咸蛋黃切半備用。
紅豆用高壓鍋壓半個小時,過濾水分,壓碎,下油、白糖炒成紅豆沙。
把糯米飯分成2份,一半下糖炒成甜糯米,一半炒成咸糯米。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1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豆沙、甜糯米、白果,再放入咸糯米、香菇、板栗、咸蛋黃等餡料,再加上雞肉填滿,接著將多余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jié),做好后放入鍋中,用中火蒸20分鐘,便可食用。
五芳齋粽子
五芳齋粽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咸甜適中而著稱。如今,嘉興五芳齋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游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產(chǎn)品遠(yuǎn)銷日本、東南亞等地,并還獲得了首屆國貨精品獎、96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yù)稱號。
五芳齋粽子
制作方法
原法配方:糯米、瘦肥肉、醬油、食鹽、白糖、味精、白酒
制作方法嘉興五芳齋的粽子在制作上確有獨到之功。端午各地黑作坊猖狂 專家教你辨別黑粽子
1.制餡
包制鮮肉粽的餡,用的是肥瘦適中去皮的腿肉,按橫絲紋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然后放入盆內(nèi),不用醬油浸拌,而是加入少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復(fù)拌搓,直到肉塊出現(xiàn)小白泡為止。這樣的肉餡煮熟后特別香嫩,有火腿風(fēng)味。如果按直絲紋切割,再用醬油一浸,肉不易煮酥,吃起來還有點醬油味。
2.淘米
糯米是包軋粽子的主料,不僅講究米質(zhì)好,而且淘米時有訣竅。就是淘得快,洗得凈,最后用清水一沖,不再用手去攪拌。如此,過15分鐘左右,米中積水就可以瀝干了。因為淘過的米吸水量少,用醬油拌米時,咸味就容易吸收進(jìn)去。
3.燒煮
燒煮時也和一般煮法不同,不是用冷水,而是用開水落鍋,不使粽子里的味道走失。
用上述方法包制出來的鮮肉粽,剛起鍋時削開箬殼,放在瓷盆內(nèi),用筷子均勻地夾成四塊,塊塊有肉,糯而不爛。吃起來鮮滋滋,油津津,油而不膩,獨具風(fēng)味。
嘉興粽子除頂頂著名的鮮肉粽以外,還有豬油細(xì)沙粽、雞肉粽、八寶粽、排骨粽等品種。粽情端午節(jié) 孕媽媽粽子和咸蛋要悠著點吃
五芳齋肉粽
材料:糯米,薇立酷爾袋泡茶,五花肉,醬油,五香粉,蒜粉,料酒,糖,鹽少許
包粽子的方法
1、把糯米用薇立酷爾茶湯浸泡2-3小時至米漲;
2、五花肉煮完后,肥油都滋到糯米里,會格外好吃;
3、肉洗好后切小塊,然后放醬油、五香粉、蒜粉、料酒、糖、鹽少許,腌制兩個小時
4、包粽子前,將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
5、包粽,這個工作很復(fù)雜。如果覺得下面的介紹有閱讀障礙,那就隨便包好了。
小訣竅
取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nèi),然后將五花肉塊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塊,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余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折好。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扎好,再繞扎整個粽身。
結(jié)語:近期又有順德肉粽大腸菌超標(biāo)41倍相關(guān)的新聞被曝光,因此想要吃得安全不如自給自足吧!包粽子時可以叫上家人一起來包,不僅能體會到自已動手的快樂也可以增進(jìn)家人情感的交流哦~
又到了一個吃粽子的季節(jié),相信大多數(shù)人對粽子的追求是很高的,有的愛吃肉的,有的愛吃甜的,作為南方地區(qū)的朋友,更多的喜歡吃一些肉粽子。肥瘦肉的搭配,軟糯的口感,味道非常的香甜。竹葉和普通的粽葉,只要是可以軟軟的,能裹住糯米,都是可以用來包粽子的。地區(qū)差異不同,沒有任何特定的要求。
原料
配方:糯米、瘦肥肉、醬油、食鹽、白糖、味精、白酒
1.制餡:包制鮮肉粽的餡,用的是肥瘦適中去皮的腿肉,按橫絲紋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然后放入盆內(nèi),不用醬油浸拌,而是加入少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復(fù)拌搓,直到肉塊出現(xiàn)“小白泡”為止。這樣的肉餡煮熟后特別香嫩,有火腿風(fēng)味。如果按直絲紋切割,再用醬油一浸,肉不易煮酥,吃起來還有點醬油味。
2.淘米:糯米是包軋粽子的主料,不僅講究米質(zhì)好,而且淘米時有訣竅。就是淘得快,洗得凈,最后用清水一沖,不再用手去攪拌。如此,過15分鐘左右,米中積水就可以瀝干了。因為淘過的米吸水量少,用醬油拌米時,咸味就容易吸收進(jìn)去。
3.燒煮:燒煮時也和一般煮法不同,不是用冷水,而是用開水落鍋,不使粽子里的味道走失。 用上述方法包制出來的鮮肉粽,剛起鍋時削開箬殼,放在瓷盆內(nèi),用筷子均勻地夾成四塊,塊塊有肉,糯而不爛。吃起來鮮滋滋,油津津,油而不膩,獨具風(fēng)味。
準(zhǔn)備工作
1.將糯米像平常煮米飯一樣煮熟;粽子餡根據(jù)自己的口味選擇一些熟食,需切碎的切碎、并和好。
2.將剛煮熟的糯米飯靜置約15分鐘,冷卻后,根據(jù)家人的食量將適量的熱糯米飯置于一個稍大容器中用飯匙攪拌。
如果你每天下班回家,都有熱騰騰的香甜可口的飯菜在等你,你肯定會感到幸福。當(dāng)然,這樣的幸福很少有人得到。不過,這幸福你可以自己給,你可以自己為自己做點好吃的。當(dāng)然,如果不會做你需要先學(xué)。那么,現(xiàn)在我就給大家傳授一下有關(guān)包粽子這道菜的做法吧。
2.212材料:糯米(看個人情況下多下少)粽子葉棕繩蜜棗白堿
3.將蜜棗對半切,你自己吃的話,可以為了多吃,不切,但是不切的話,因為去核后,中間空心就不能包更多的米了
4.就是包粽子了,這包粽子呀花樣很多,有尖的也有扁的,趁泡米空檔,我來叫你們包尖的和扁的兩種(溫馨提醒:綁粽子的繩子最好用棕樹撕開的繩子,很多人因為找不到或者貪圖方便,用塑料繩,我不建議這樣,高溫煮粽子的時候,往往會讓繩子分解一些有毒的物質(zhì),就像你用開水燙塑料瓶,有異味對吧)
5.尖端粽子:將粽葉旋轉(zhuǎn)成漏斗狀繼續(xù)旋轉(zhuǎn)讓葉子頭和尾重疊(此處注意一個技巧,最好固定葉尾,用右手轉(zhuǎn)動葉頭,這樣枝干比較硬的頭就在里面,這樣綁的更結(jié)實)
6.裝好米后將葉子壓下綁好即可
7.成品一個,下面教大家,扁式粽子
8.花樣兒:扁式粽子:固定葉頭,旋轉(zhuǎn)葉尾,葉頭葉尾重疊,在這里我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扁式的僅僅只用旋轉(zhuǎn)90度重疊,而尖端時的是需要180重疊的,裝好米之后,只用將葉子蓋好,不側(cè)漏即可綁好
9.大火開始煮,因為之前用白堿泡過米,所以現(xiàn)在開水里面加白堿的話不宜過多,水變黃了就行,多了會苦澀,適宜的話,會很香的,半個小時,中途可以用筷子攪動一下
10.起鍋的,沒有散掉喔
11.嘿嘿,美食與你同在,天天好心情
看完小編對包粽子的詳細(xì)解析,相信你也了解得差不多了。不過你想要做得好吃、美味,那就看你自己的本事了。每個人對菜譜的理解能力不一樣,所以做出來的菜口味也自然不同。
人一輩子要吃很多食物,只有用心的烹飪的美食,才會讓人流連忘返。那么,下面我就來為大家介紹裹粽子這道菜的做法。
2.提前一浸泡粽葉粽篾,泡軟用之前洗凈。
3.紅豆隔夜浸泡,這樣容易煮軟。
4.糯米提前一小時浸泡,泡好洗凈。
5.泡好洗凈的紅豆和糯米
6.放適量的鹽和生抽調(diào)味,拌勻
7.紅蔥頭剁碎
8.五花肉切塊。
9.熱油鍋放適量的鹽爆香紅蔥頭。
10.放入切塊的五花肉翻炒,放入調(diào)料:四季醬,料酒,胡椒粉,南乳,雞精。生抽。翻炒
11.不停的翻炒到五花肉均勻的沾上醬汁,變色。鏟起。
12.翻炒好的五花肉鏟起。
13.蝦仁稍微用油炒香
14.叉燒切塊。
15.咸蛋黃用線一開二,切開。這是自家提22天腌制的咸蛋黃,又香又油,我們是一個粽子半個咸蛋黃,可按個人喜好切分。
16.都準(zhǔn)備好了要開始包粽子啦
17.2-3片粽葉先對彎成漏斗形,抓一把糯米,然后依次放近五花肉、叉燒,蝦米,半個咸蛋黃,再抓一把糯米紅豆覆蓋在上面,把上面的粽葉往下覆蓋,捻緊折向一邊,包成一個四角的粽子,然后用泡軟洗凈的粽篾幫緊,OK.
18.包好的粽子4個不對稱的角組成。
19.漂亮好吃的粽子
20.包好的粽子開水下鍋,
21.大火煲1.5小時關(guān)火虛火3-5分鐘姐姐說高壓鍋壓沒那么好吃,所以選擇這個鍋慢慢煲。
22.煲好的粽子要提起不要一直浸泡在鍋里,掛起來,這樣可以保存的時間更長些。或者放涼了存放于冰箱保存。
23.漂亮又好吃的大肉咸蛋粽
24.大肉粽好好吃的咸蛋粽
裹粽子這道菜看似復(fù)雜,但如果你全心投入去做,沒幾次就能夠做好。另外,隔三差五地給自己開小灶,你的心情也會變美,人自然更健康了。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身在他鄉(xiāng)工作的你肯定想家.想親人了吧。還有幾天,你就可以一解相思之苦了。而見到親人,如果你能親手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他們肯定無比欣慰。那么,下面就讓小編先來教您如果做好臺南粽子
2.將五花肉洗凈切塊,往鍋中倒入1大匙油燒熱,將姜片、蔥絲倒入鍋中爆香,倒入五花肉拌炒
3.將調(diào)味料A(水除外)及花生米加入作法2的鍋中略炒,加入調(diào)味料A的水200克煮至沸騰,轉(zhuǎn)小火鹵約30分鐘。熄火略浸泡備用
4.將香菇洗凈,泡軟,切?。晃r米洗凈,泡軟,撈出瀝干水分;鍋中加入滴量油燒熱,倒入香菇丁、蝦米炒香盛出備用
5.取一鍋,加入1大匙油燒熱,加入調(diào)味料B的紅蔥酥炒香加入糯米及調(diào)味料B中的剩余材料翻炒均勻
6.將作法3的食材取出,鹵花生米和肉塊分開,將鹵花生米加入作法5的鍋中拌勻備用
7.將粽葉洗凈,放入沸水中略滾燙,撈出放入冷水中沖一遍,取兩片粽葉折成漏斗型,加入1大匙作法6的食材,再放入作法4炒香的香菇、蝦米和鹵好的五花肉、咸蛋黃,接著放入1大匙糯米,包成四角形的粽子型
8.將粽繩把粽子的兩角對綁再綁另兩個角兩邊綁緊,鍋中水煮滾,放入粽子,以中小火煮90分鐘熄火,燜至水涼后拿出,剝開食用,喜好吃醬的也可蘸醬食用
天天行走在泡面、快餐、麻辣燙之間的你,是否擔(dān)心過自己的健康?要知道,飲食的健康對于一個人的生命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所以,從現(xiàn)在起,扔掉那些垃圾食品,看著臺南粽子的做法,下廚去做好它,這樣的你才會是最健康的。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粽子的熱量》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吃粽子的養(yǎng)生知識”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