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轉(zhuǎn)大腸是什么菜系?
飲食養(yǎng)生是什么。
心亂則百病生,心靜則百病息。心靜才是養(yǎng)生之本。那些健康而長壽的人,他們在養(yǎng)生方面都有自己的心得。養(yǎng)生關(guān)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zhì)量。積極而有效的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進行的呢?考慮到您的需要,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九轉(zhuǎn)大腸是什么菜系?”,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九轉(zhuǎn)大腸這道菜,但是到過山東地區(qū)的人,一定聽說過這道菜,這道菜尤其在山東濟南地區(qū)是非常流行的,肥腸是制作這道菜的主料,另外還會加入辣椒、香菜等等,做出來的九轉(zhuǎn)大腸具備色香味的特點,非常受歡迎,那么這道菜屬于什么菜系呢?
九轉(zhuǎn)大腸是什么菜系?
是用豬大腸制作的菜肴,山東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菜。
相傳,九轉(zhuǎn)大腸是清光緒年間,濟南的九華樓酒樓首創(chuàng)。有一次,九華樓的店主請客,廚師上了一道風(fēng)格獨特的菜——燒大腸,頗受賓客們的贊賞。大家品嘗后都贊不絕口。但各人說法不一:有的說甜,有的說酸,有的說咸,有的說辣。其中有位頗有學(xué)識的客人站起來說:“道家善煉丹,有‘九轉(zhuǎn)仙丹’之名,食此佳肴可與仙丹媲美,這道美食就叫‘九轉(zhuǎn)大腸’吧!”在座賓客都十分贊賞這一菜名,從此九轉(zhuǎn)大腸就越來越為大家所知。制作方法和用料也不斷改進,味道越來越好。
制作原料:豬肥大腸2根(700克),蔥末2克,熟豬油450克,花椒油20克,清湯150克,砂仁面0.2克,肉桂面0.2克,胡椒面0.2克,紹酒10克,鹽3克,醋40克,醬油20克,白糖90克,香菜末2克,蒜末4克,姜末2克。
制作方法:將豬大腸洗凈,切成2厘米長的段,放入沸水中焯一下?lián)瞥觥?/p>
將炒鍋內(nèi)倒入熟豬油,燒成七成熱后,下入大腸炸至紅色時撈出。
將鍋內(nèi)留少許油,放入蔥、姜、蒜末,炸出香味來,烹入醋,加入紹酒、鹽、醬油、白糖,放入大腸,移至微火上煨1小時左右,放入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撒上香菜末。
特點:色澤紅潤,大腸軟嫩,肥而不膩,久食不厭,兼有酸、甜、辣、咸、香等味道。
擴展閱讀
九轉(zhuǎn)大腸是一道某個地區(qū)的美食,這種食物的主要材料是大腸,通過一些特殊的做法可以把大腸制成九轉(zhuǎn)大腸,這種大腸的味道非常美味,而且也具有一定的營養(yǎng)價值和功效,九轉(zhuǎn)大腸的做法有很多,但是它的正宗做法也就只有那么一個,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做法是什么,那么九轉(zhuǎn)大腸的正宗做法怎么做?
九轉(zhuǎn)大腸原名為紅燒大腸,是山東省濟南市傳統(tǒng)名菜。清朝光緒初年,由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首創(chuàng)。將豬大腸經(jīng)水焯后油炸,再灌入十多種作料,用微火爆制而成。成菜后,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色澤紅潤,質(zhì)地軟嫩。
做法一.食材:熟大腸750克,熟豬油、花椒油、清湯、白糟、鹽、味精、料酒、蔥、姜、蒜、香菜、醋、胡椒面、砂仁、肉桂、豆寇各適量。
步驟1.將大腸切成2厘米的段,香菜切1厘米的小段。
2.勺內(nèi)加入清水,開后放入大腸余透,撈出瀝凈水份。
3.炒勺上火加熟豬油、白糖,將糖炒至發(fā)紅時,放大腸上色,下姜蒜未,烹上醋、料酒,加入清湯,開后下鹽、白糖、昧糟、三種藥材的一半。
4.然后移至小火,燒至湯汁發(fā)濃時,加入藥材的另一半,淋上花椒油,出勺擺在盤內(nèi),撒上香菜段即成。
做法二.食材:豬大腸3條,油500克,蔥末5克,蒜末5克,姜末2.5克,醋54克,醬油25克,白糖100克,清湯、精鹽各適量,紹酒10克,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各少許,花椒油15克,香菜末1.5克。
步驟1.豬大腸在沸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瀝干。
2.炒鍋內(nèi)倒油,至七成熱時,將豬大腸下鍋炸,直至金黃微紅時撈出。
3.鍋內(nèi)留些油,放入蔥末、姜末、蒜末炸出香味,烹入醋,再加入醬油、白糖、清湯、精鹽、紹酒。
4.放入豬大腸翻炒,微火燒至湯汁收時,放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翻炒均勻,裝盤,再撒點香菜末即可。
做法三.食材:熟豬大腸500克,生抽1大勺,老抽1茶勺,醋1大勺,紹酒1大勺,清湯適量,糖2大勺,雞精適量,胡椒粉1/2茶勺,肉桂粉1/2茶勺,砂仁粉少許,花椒油適量,蔥姜蒜末各1大勺,鹽1茶勺,植物油適量,香菜末適量。
步驟1.將熟大腸切成2厘米長的段。
2.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分。
3.鍋中倒入植物油,油溫7成熱時下大腸炸至金黃,撈出瀝油。
4.鍋中留底油,下蔥姜蒜末爆香。倒入清湯。加入生抽醬油、老抽醬油、鹽、糖、紹酒、醋、雞精。再倒入大腸,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將大腸煨透。
5.待湯汁收粘稠時,加入胡椒粉、肉桂粉、砂仁粉。
6.最后淋入花椒油,起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做法四.食材:豬大腸3條(重約750克),香菜末1.5克,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各少許,蔥末、蒜末各5克,姜末2.5克,紹酒10克,醬油25克,白糖100克,醋54克,熟豬油500克(約耗75克),花椒油15克,清湯、精鹽各適量。
步驟1.將豬大腸洗凈,用50克醋和少許鹽里外涂抹揉搓,除去粘液污物,漂洗后放入開水鍋中,加蔥、姜、酒燜燒熟,撈出切成3厘米長的段,再放入沸水鍋中焯過,撈出瀝水。
2.炒鍋上中火,倒入豬油燒至七成熱,下大腸炸至呈紅色時撈出。鍋內(nèi)留油25克,放入蔥、姜、蒜末炸出香味,烹醋,加醬油、白糖、清湯、精鹽、紹酒,迅速放入腸段炒和,移至微火上,燒至湯汁收緊時,放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顛翻均勻,盛入盤內(nèi),撒上香菜末即成。
做法五.食材:熟豬大腸約400克,大蔥白2條約100克,醬油2茶匙,甜面醬50克,花椒鹽5克,蒜適量。
步驟1.將鍋置火上,加清水、鹽、熟大腸,用大火煮滾,撈出濾干水。每根大腸插入插入蔥白,大腸外面抹上醬油。蒜搗成泥
2.燒熱鍋,下油,至十成熟時,放入大腸,炸至呈棗紅色時撈出,濾干油。抽掉蔥白,改切成1厘米寬的斜刀塊,整齊地擺入碟內(nèi)。將甜面醬、蒜泥、花椒鹽分別放入小碟內(nèi),蘸食即可。[5]
做法六.食材:豬大腸750克,醬油15克,味精5克,醋30克,白砂糖30克,胡椒粉1克,料酒50克,肉桂1克,鹽4克,砂仁1克,大蒜5克,香油15克,香菜6克,小蔥5克,雞油15克,姜5克。
步驟1.將肥腸洗凈煮熟,細(xì)尾切去不用,切成2.5厘米長的段,放入沸水中煮透撈出控干水分。
2.炒鍋內(nèi)注入油,待七成熱時,下入大腸炸至金紅色時撈出。
3.炒鍋內(nèi)倒入香油燒熱,放入30克白糖用微火炒至深紅色,把熟肥腸倒入鍋中,顛轉(zhuǎn)鍋,使之上色。
4.再烹入料酒、蔥姜蒜末炒出香味后,下入清湯250毫升、醬油、白糖、醋、鹽、味精、湯汁開起后,再移至微火上煨。
5.待湯汁至1/4 時,放入胡椒粉、肉桂(碾碎)、砂仁(碾碎),繼續(xù)煨至湯干汁濃時,顛轉(zhuǎn)勺使汁均勻地裹在大腸上,淋上雞油,拖入盤中,撒上香菜末即成。[6]
做法七.主料:熟豬大腸500克輔料:蔥姜蒜末適量,生抽適量,醬油適量,老抽適量,鹽適量,糖適量,紹酒適量,醋適量,雞精適量,胡椒粉適量,肉桂粉適量,砂仁粉適量,香菜適量
步驟:1、將熟大腸切成2CM長的段。
2、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分。
3、鍋中倒入植物油,油溫7成熱時下大腸炸至金黃,撈出瀝油。
4、鍋中留底油,下蔥姜蒜末爆香,倒入清湯,加入生抽醬油、老抽醬油、鹽、糖、紹酒、醋、雞精。
5、再倒入大腸,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將大腸煨透。
6、待湯汁收粘稠時,加入胡椒粉、肉桂粉、砂仁粉。
7、最后淋入花椒油,起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能大家都有同感,那就是大腸特別受男性朋友的歡迎。大腸的特點是味道特別美,但是前期的準(zhǔn)備工作特別繁瑣。因為大腸所處的部位,決定它特別難清洗。其實不難,只要我們多用幾次醋、鹽來清洗打味,就可以輕松搞定。九轉(zhuǎn)大腸其實也就是紅燒大腸。今天,我們來學(xué)一學(xué)九轉(zhuǎn)大腸的做法。
熟豬大腸500克,油鹽適量,肉桂粉5克,砂仁粉5克, 白糖1勺,姜末5克,老抽1勺,花椒油1勺,料酒1勺,白醋1勺,蒜末5克,蔥末5克,胡椒粉5克。
方法步驟
1、熟豬大腸切成2公分長的扳指段。
2、在鍋中放入清水,燒開后,放入切好的豬大腸焯水去油,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3、另外準(zhǔn)備一個油鍋,放油勺熱,油7成熱后,放入焯水后的豬大腸,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4、鍋內(nèi)留底油放入蔥姜蒜末爆香,倒入撈出,少許的精鹽翻炒。
“九轉(zhuǎn)大腸”是清朝光緒年間,由濟南九華樓酒樓首創(chuàng),店主杜某,是一個巨商,掌柜對“九”字有著特殊的愛好,什么都要取個九數(shù),九華酒店設(shè)在縣東北首,規(guī)模不大,但司廚都是名廚高手,對豬下水的烹制極為考究,燒制豬大腸時,下料重,用料全,五味俱全,相傳一次九華樓店主設(shè)菜宴客,席間上有一道“燒大腸”,眾人品嘗后都贊不絕口,有一文士說,如此佳肴當(dāng)取美名,這個文士一方面迎合店主喜“九”之癖,另外也是贊美高廚的技藝,當(dāng)即取名“九轉(zhuǎn)大腸”,道家善煉丹,有九轉(zhuǎn)仙丹之名,食此佳肴可與仙丹媲美。舉座無不為之叫絕,從此“九轉(zhuǎn)大腸”聲譽日盛,流傳至今。
? ?
? ? 以上就是九轉(zhuǎn)大腸的由來和制作方法。其實,比起去外面飯店吃酒席,小編更傾向您在家自己做這道菜。不僅是因為自己動手為家長烹飪美食可以帶來樂趣,更重要的是,自己做自己吃,心里更舒坦??粗谧约菏掷锂a(chǎn)生的美食,相信您一定有了大廚的境界和大廚的氣派。
九轉(zhuǎn)大腸什么時候放調(diào)料
1、熟豬大腸切成2公分長的扳指段。
2、鍋內(nèi)坐水,水開后把切好的豬大腸焯水去油,撈出控水備用。
3、另起油鍋,寬油,油七成熱后倒入焯水后的豬大腸。
4、把豬大腸炸制金黃色,撈出控凈油。
5、鍋內(nèi)留底油放入蔥姜蒜末爆香。
6、倒入老抽、加少許精鹽翻炒。
7、倒入白糖。
8、倒入料酒。
9、烹入白醋或陳醋。
10、倒入清湯或開水。
11、大火翻炒湯汁。
12、倒入控凈油的豬大腸段慢火煨制。
13、放肉桂粉、砂仁粉、胡椒粉大火收汁。
14、倒入花椒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撒上香蔥花或香菜末。
九轉(zhuǎn)大腸的一般做法
九轉(zhuǎn)大腸做法一
1、將熟大腸切成2CM長的段。
2、放入開水中焯一下,撈出瀝干水分。
3、鍋中倒入植物油,油溫7成熱時下大腸炸至金黃,撈出瀝油。
4、鍋中留底油,下蔥姜蒜末爆香。
5、倒入清湯。
6、加入生抽醬油、老抽醬油、鹽、糖、紹酒、醋、雞精。
7、再倒入大腸,大火燒開,轉(zhuǎn)小火將大腸煨透。
8、待湯汁收粘稠時,加入胡椒粉、肉桂粉、砂仁粉。
9、最后淋入花椒油,起鍋前撒上香菜末即可。
九轉(zhuǎn)大腸做法二
1、將豬大腸洗凈,用50克醋和少許鹽里外涂抹揉搓,除去粘液污物,漂洗后放入開水鍋中,加蔥、姜、酒燜燒熟,撈出切成3厘米長的段,再放入沸水鍋中焯過,撈出瀝水。
2、炒鍋上中火,倒入豬油燒至七成熱,下大腸炸至呈紅色時撈出。鍋內(nèi)留油25克,放人蔥、姜、蒜末炸出香味,烹醋,加醬油、白糖、清湯、精鹽、紹酒,迅速放入腸段炒和,移至微火上,燒至湯汁收緊時,放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淋上花椒油,顛翻均勻,盛入盤內(nèi),撒上香菜末即成。
九轉(zhuǎn)大腸做法三
1、熟豬大腸切成2公分長的扳指段。
2、在鍋中放入清水,燒開后,放入切好的豬大腸焯水去油,撈出瀝干水分備用。
3、另外準(zhǔn)備一個油鍋,放油勺熱,油7成熱后,放入焯水后的豬大腸,炸至金黃色,撈出,控油。
4、鍋內(nèi)留底油放入蔥姜蒜末爆香,倒入撈出,少許的精鹽翻炒。
5、放入白糖、料酒,放入白醋,當(dāng)如清湯或水,大火翻炒湯汁。
6、倒入控凈油的豬大腸段慢火煨制,放入肉桂、砂仁粉、胡椒粉大火收汁。
7、倒入花椒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撒上香蔥花或者香菜末。
九轉(zhuǎn)大腸的由來
“九轉(zhuǎn)大腸”是清朝光緒年間,由濟南九華樓酒樓首創(chuàng),店主杜某,是一個巨商,掌柜對“九”字有著特殊的愛好,什么都要取個九數(shù),九華酒店設(shè)在縣東北首,規(guī)模不大,但司廚都是名廚高手,對豬下水的烹制極為考究,燒制豬大腸時,下料重,用料全,五味俱全,相傳一次九華樓店主設(shè)菜宴客,席間上有一道“燒大腸”,眾人品嘗后都贊不絕口,有一文士說,如此佳肴當(dāng)取美名,這個文士一方面迎合店主喜“九”之癖,另外也是贊美高廚的技藝,當(dāng)即取名“九轉(zhuǎn)大腸”,道家善煉丹,有九轉(zhuǎn)仙丹之名,食此佳肴可與仙丹媲美。舉座無不為之叫絕,從此“九轉(zhuǎn)大腸”聲譽日盛,流傳至今。
九轉(zhuǎn)大腸的營養(yǎng)價值
大腸是用于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并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jù)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豬大腸爆炒最為口味,湘菜一般喜歡爆炒做法,趁熱食用非常美味。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可用于治療虛弱口渴、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癥。古代醫(yī)家常用于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
豬大腸營養(yǎng)價值剖析豬腸是用于輸送和消化食物的,有很強的韌性,并不象豬肚那樣厚,還有適量的脂肪。根據(jù)豬腸的功能可分為大腸、小腸和腸頭,它們的脂肪含量是不同的,小腸最瘦,腸頭最肥。
肥腸性寒,味甘;
有潤腸,去下焦風(fēng)熱,止小便數(shù)的作用。
用肥腸治療大腸病變,有潤腸治燥,調(diào)血痢臟毒的作用,古代醫(yī)家常用于痔瘡、大便出血或血痢。如《仁齋直指方》和 《奇效良方》中的豬臟丸,《本草蒙筌》中的連殼丸等,皆是用于治療直腸病變的名方,其中均用到肥腸。
《千金。食治》:豬洞腸,主洞腸挺出血多者武警安徽總隊醫(yī)院能治好銀屑病嗎。唐?盂詵:主虛渴。小便敷。
《本草圖經(jīng)》:主大小腸風(fēng)熱?!侗静菥V目》:潤腸治燥。《隨息居飲食譜》:外感不清,脾虛滑瀉者,均忌。
九轉(zhuǎn)大腸的熱量
燒制菜肴的食材往往需經(jīng)炸煎后再勾芡汁,使得油脂與淀粉結(jié)合,食用時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過量油脂導(dǎo)致熱量超標(biāo),減肥期間需注意控制分量。
九轉(zhuǎn)大腸營養(yǎng)素含量(每100克)
熱量(大卡)202.61
碳水化合物(克)4.27
脂肪(克)17.99
蛋白質(zhì)(克)5.99
纖維素(克)0.11
九轉(zhuǎn)大腸的宜忌人群
肥腸的宜忌人群
一般人都可食用肥腸。
豬大腸的膽固醇含量非常高,那些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多吃,孕婦也不宜多吃。此外,豬大腸性微寒,感冒期間最好不要食用,同樣,脾虛便溏者也不可食用。感冒期間忌食;因其性寒,凡脾虛便溏者亦忌。
1、適宜大腸病變,如痔瘡、便血、脫肛者食用。
2、適宜小便頻多者食用。
九轉(zhuǎn)大腸簡介
九轉(zhuǎn)大腸是山東濟南特色傳統(tǒng)名菜,屬于魯菜。九轉(zhuǎn)大腸是以豬大腸為主材,將豬大腸經(jīng)水焯后油炸,再灌入十多種作料,用微火爆制而成。酸、甜、香、辣、咸五味俱全,色澤紅潤,質(zhì)地軟嫩。豬大腸有潤燥、補虛、止渴止血之功效??捎糜谥委熖撊蹩诳?、脫肛、痔瘡、便血、便秘等癥。
九轉(zhuǎn)大腸圖片
九轉(zhuǎn)大腸怎么做最有營養(yǎng)
九轉(zhuǎn)大腸的做法一
主料:豬大腸3條(重約750克)、香菜末1.5克、胡椒面、肉桂面、砂仁面各少許,蔥末、蒜末各5克、姜末2.5克。
調(diào)料:紹酒10克、醬油25克、白糖100克、醋54克、熟豬油500克(約耗75克)、花椒油15克、清湯、精鹽各適量。
步驟
1、將肥腸洗凈煮熟,細(xì)尾切去不用,切成2.5 厘米長的段,放入沸水中煮透撈出控干水分。
2、炒鍋內(nèi)注入油,待七成熱時,下入大腸炸至金紅色時撈出。
3、炒鍋內(nèi)倒入香油燒熱,放入30克白糖用微火炒至深紅色,把熟肥腸倒入鍋中,顛轉(zhuǎn)鍋,使之上色。
4、再烹入料酒、蔥姜蒜末炒出香味后,下入清湯250毫升、醬油、白糖、醋、鹽、味精、湯汁開起后,再移至微火上煨。
5、待湯汁至1/4 時,放入胡椒粉、肉桂(碾碎)、砂仁(碾碎),繼續(xù)煨至湯干汁濃時,顛轉(zhuǎn)勺使汁均勻地裹在大腸上,淋上雞油,拖入盤中,撒上香菜末即成。
九轉(zhuǎn)大腸的做法二
食材:豬大腸500g、蔥100g、精鹽適量、干辣椒7粒、姜片適量、香菜適量、八角適量、香葉適量、陳皮適量
步驟
1、大腸洗凈,用蔥姜水焯水之后放入鍋中,加八角,香葉姜片,干辣椒,桂皮,蔥,陳皮,老抽鹵制半小時,之后可以關(guān)火,浸泡兩小時,方便入味。
2、將鹵好的大腸切段裝盤。
3、鍋里放油,放糖炒糖色,然后加一點水,老抽,耗油,加入切好的大腸段,小火煮10分鐘,然后大火收汁,淋明油出鍋裝盤。
4、撒上香菜末。
九轉(zhuǎn)大腸怎么做營養(yǎng)會流失
1、烹飪制作時要一焯、二煮、三炸、四燒。
2、煮肥腸時要寬水上火,開鍋后改用微火。發(fā)現(xiàn)有鼓包處用筷子扎眼放氣,煮時可加姜、蔥、花椒,除去腥臊味。
3、烹飪時要先入油鍋中炸,然后再加調(diào)料和香料烹制,順序很重要,這樣會使紅燒大腸的味道更為鮮美。
4、九轉(zhuǎn)大腸成功的關(guān)鍵核心就是炒好糖色并掛好糖色,這樣做出來的九轉(zhuǎn)大腸才會色澤誘人。
九轉(zhuǎn)大腸各食材的處理方法
新鮮的豬大腸,呈乳白色,質(zhì)稍軟,具有韌性,有黏液,不帶糞便及污物。肥腸用套洗的方法,里外翻洗幾遍去掉糞便雜物,放入盤內(nèi),撒點鹽、醋揉搓,除去粘液,再用清水將大腸里外沖洗干凈。將洗干凈的肥腸先放入涼水鍋中慢慢加熱,開后10分鐘換水再煮,以便除去腥騷味?;蛘咴谇逑簇i大腸的水中加些食醋和一湯匙明礬,搓揉幾遍,再用清水沖洗數(shù)次,即可使其清洗干凈。豬大腸要切成扳指段,約為4公分,最好是挑選豬直腸,這樣做出來的九轉(zhuǎn)大腸才有型。
花雕雞是廣東的一道漢族名菜,屬于粵菜系。以它獨特的口感和味道深得廣大群眾的喜歡。花雕雞蛋白質(zhì)含量高,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具有增強體力、強壯身體的作用。而且雞肉本身對營養(yǎng)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勞、月經(jīng)不調(diào)、貧血、虛弱都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花雕雞營養(yǎng)豐富,做法也不難,生病的人最適合喝雞湯來滋補身體。但是很多人不了解花雕雞,這道在廣東遠(yuǎn)近聞名的菜系有著怎樣的故事和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
秘制花雕雞是一道暖身暖胃的私房菜。這道食物既可當(dāng)菜,也可作湯,一物兩吃?;ǖ耠u喝上一口濃郁的老湯,吃上一口軟爛的雞肉,再沾點過癮的油辣子,真是無比幸福呀,另外這道食物做便當(dāng)菜也很適合哦,有葷有素,營養(yǎng)搭配合理。
在蒸花雕雞的時候,整個廚房充盈著迷人馥郁的清香,花雕的醇厚與雞肉的鮮甜相結(jié)合,產(chǎn)生了奇妙的香味。大家做這道菜的時候,請盡量選用土雞腿,因為冰凍雞腿味道會差很多。其實材料不一定要雞腿,雞塊也是可以的。喝慣了小火慢煨的墨魚雞湯,嘗嘗大火蒸制的花雕雞汁也不錯。
花雕酒起源于六千年前的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代表了源遠(yuǎn)流長的中國酒文化,在各地的花雕酒當(dāng)中,字號最老的當(dāng)屬浙江紹興的花雕酒?;ǖ袷怯缮虾门疵?、優(yōu)質(zhì)麥曲,明凈泉水,用古法釀制而成,且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根據(jù)貯存時間不同,花雕酒有三年陳、五年陳、八年陳、十年陳,甚至幾十年陳等,以陳為貴??偟膩碚f,花雕酒酒性柔和,酒色橙黃清亮,酒香馥郁芬芳,酒味甘香醇厚?;ǖ窬瓶芍苯语嬘?,也可溫燙至38或40度時飲用。加溫后的花雕酒酒精度降低,因此變得更加香醇厚實。除了佐菜飲用以外,不少名菜都以花雕酒為材料制作而成,例如花雕雞、花雕雞、花雕肉等等。吃蟹最好飲花雕酒,蟹性涼,花雕酒暖胃,這是最佳的搭配。
營養(yǎng)學(xué)家指出,由于人們一天中會食用各種食物,平均起來,雞肉中的膽固醇含量最高。膽固醇會極大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誘發(fā)幾率,如果老年人、女性每天都吃雞肉,那么勢必會有多余的膽固醇存積在體內(nèi),這不但不利于健康,也會增加心臟病、腦血栓誘發(fā)的幾率。所以花雕雞也不能吃太多。
椒鹽蝦是漢族特色美食,是一道粵菜。制作椒鹽蝦主要是選擇海蝦。這道菜香辣鮮嫩。制作的時候選擇上好的海蝦,先在水里泡制,制作的時候不用去殼,直接用鹽以及調(diào)料一同炒制。椒鹽蝦營養(yǎng)豐富,肉質(zhì)松脆,身體虛弱需要進補的人可食用。椒鹽蝦能降低膽固醇,能預(yù)防動脈硬化。
下面來介紹椒鹽蝦的一些制作方法。
方法一:鮮活中蝦用水洗凈,先剪蝦須、蝦槍,剔出槍下雜物,剪清蝦爪及橈足,晾干。炒鍋用中火燒熱,放入精15克,炒至燙手而有響聲時,端離火口,倒入五香粉2克,拌勻即成淮鹽。辣椒切成米粒狀。炒鍋用旺火燒熱,放入花生油,燒至五成熱,下海蝦泡油至八成熟,連油一起倒入笊籬瀝去油。炒鍋回火上,放入已泡油的中蝦略煎片刻,加淮鹽和辣椒粒,炒至熟,裝盤,堆成山形。四周伴以香菜即成。
方法二:蝦洗凈后去筋;鍋內(nèi)倒油燒至7成熱,倒入蝦快炸2分鐘;(注意控制火候,如果炸的太過蝦會變老失去鮮嫩口感)。撈出控干油備用;把粗鹽倒入平底鍋內(nèi),加熱至鹽粒發(fā)燙,不斷晃動鍋子、用鏟子翻動;鹽粒變燙后加入花椒繼續(xù)晃動,使之混合均勻;加熱到鹽粒開始變成淺淺的黃褐色,花椒散發(fā)出香味;將蝦倒入花椒鹽,混合,炒幾下,使每只蝦均勻裹上椒鹽粒;再加入蔥白和碎干辣椒炒勻;關(guān)火,加蓋,用椒鹽溫度燜焗蝦5-8分鐘,即成。
制作椒鹽蝦的時候需要注意,所用的鹽必須是椒鹽,這樣制作出來的蝦味道才更加鮮美。支付的時候一定要用鮮蝦,不要使用冷凍過的海蝦。在制作的過程當(dāng)中,添加蒜蓉的時候,火候一定要小,否則蒜蓉容易被炸糊,這樣做出來顏色不好看,味道也不鮮美。
肉絲拉皮是什么菜系?很多朋友在第一次吃到肉絲拉皮的是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也不奇怪,畢竟很多人都不太了解這道菜的由來,有這樣的疑問也是正常的現(xiàn)象。如果要算的話,肉絲拉皮應(yīng)該屬于東北菜系系列。而且也是老少皆宜的一道美食。那么,肉絲拉皮要怎么做才好吃呢?
肉絲拉皮在東北是非常流行的菜肴,而且它的做法也比較隨意搭配,是以瘦豬肉和淀粉為主,搭配的材料可以是很多種,不過一般都是應(yīng)時節(jié)的蔬菜,具有很好的滋陰通氣和開胃的效果。
肉絲拉皮做法:
主料:豬肉(瘦)(250克)粉皮(250克)
輔料:海蜇頭(100克)綠豆芽(100克)水蘿卜(30克)菠菜(30克)
調(diào)料:芝麻醬(20克)辣椒油(10克)醬油(15克)醋(10克)蝦米(15克)香油(10克)黃瓜(20克)植物油(20克)
制作工藝
1.將豬肉切成細(xì)絲,炒勺放植物油燒熱,投入肉絲,翻炒煸熟備用。將海蜇頭切成細(xì)絲,沸水略焯,撈出。水發(fā)海米開水焯熱,撈出。黃瓜切絲。綠豆芽洗凈、焯熟撈出。菠菜洗凈,焯透,放入冷水中浸涼后撈出,擠去水分,切成段。水蘿卜洗凈、切絲。
2.將粉皮擺放在盤里,再將蜇頭、黃瓜絲、蘿卜絲、菠菜、綠豆芽分別碼在粉皮周圍,再把肉絲放在粉皮上。
3.將麻醬和蒜泥加水調(diào)稀,澆在盤里,再將水發(fā)海米、香菜、醬油、醋、辣椒油、香油、分別加入盤里即成。
知道了肉絲拉皮的具體制作方法之后,相信您也明白了肉絲拉皮是什么菜系了吧,這道東北名菜制作出來之后不但顏色非常的艷麗,而且口味屬于大多數(shù)人都比較喜歡吃的酸辣口味,因此在北方廣受人們歡迎,當(dāng)然,如果是您不太喜歡吃辣的話,可以在制作的時候控制一下辣椒的數(shù)量。
木犀瓜片是一種美味可口的菜肴,可是很多美食家門剛開始并不知道木犀瓜片是什么菜系,其實我們告訴您吧,這種木犀瓜片屬于是魯菜系。木犀瓜片再吃的時候,不僅味道好,且具備了補血,利尿,益智補腦的效果,還能清熱去火。
木犀瓜片是什么菜系,其實知道了屬于魯菜之后,在制作期間也不難,只要準(zhǔn)備了主料,也就是準(zhǔn)備雞蛋150克,黃瓜150克,還有適當(dāng)?shù)恼{(diào)料,比如,準(zhǔn)備大蔥10克、鹽3克、花椒3克、料酒5克、大豆油30克、味精2克就可以了。
將雞蛋磕在碗內(nèi)攪勻;黃瓜洗凈,切成菱形片;炒勺上火加熱,倒入雞蛋液炒熟,盛入碗內(nèi);炒勺內(nèi)加油燒熱,放入蔥花熗鍋,倒入黃瓜片,放入料酒、浸泡花椒的水、精鹽翻炒幾下;倒入炒好的雞蛋炒勻,加入味精裝盤即成。
雞蛋:雞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和鐵、鈣、鉀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zhì),其蛋白質(zhì)是自然界最優(yōu)良的蛋白質(zhì),對肝臟組織損傷有修復(fù)作用;同時富含DHA和卵磷脂、卵黃素,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身體發(fā)育有利,能健腦益智,改善記憶力,并促進肝細(xì)胞再生;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和其他微量元素,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nèi)的致癌物質(zhì),具有防癌作用;雞蛋味甘,性平;具有養(yǎng)心安神,補血,滋陰潤燥之功效。
在制作木犀瓜片的時候,知道了木犀瓜片是什么菜系之后,其實其中的雞蛋使用也是有所禁忌的。比如,使用雞蛋,不可以和糖精、紅糖同食,否則會因此而中毒,也不可以和鵝肉同食,不然會損傷脾胃。希望我們能夠了解這些。
現(xiàn)在社會人們對吃的食物時相當(dāng)講究,主要講究的是一個“味兒”,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會讓人食欲大增,味蕾垂涎。不同地區(qū)不同的人們生活習(xí)慣不同,不同的地區(qū)都有各自的美食。不論哪個地方的美食都有一定的特色,都能引起人們的喜好。越來越多的人自稱“吃貨”,而他們對美食的追求更是挑剔,可謂吹毛求疵。
而現(xiàn)在生活水平提供了,人們總是會在自己比較閑暇的時候到處旅游,有比較多的機會可以吃到各地方的美食。粉蒸肉是什么菜系?最近很多人總是在問這個問題,因為它的特色美味,激起了大家想要學(xué)會這道菜的欲望。
粉蒸肉(又名面面肉)是廣泛流行于中國南方地區(qū)的(四川、陜南、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福建等地)的漢族傳統(tǒng)名菜之一,在川菜、湘菜、浙菜等中都有這一菜式。以主料帶皮五花肉加米粉和其他調(diào)味料制作而成。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郁。根據(jù)烹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輔以老藕、南瓜、紅薯等配菜。
粉蒸肉是杭州享有較高聲譽的一款特色名菜。它始于清末,相傳其名與“西湖十景”之,的“曲院風(fēng)荷”有關(guān)。“曲院風(fēng)荷”在蘇堤北端,此處荷花甚多,每到炎夏季節(jié),微風(fēng)拂面,陣陣花香,清涼解暑,令游人流連忘返。
粉蒸肉是什么菜系?通過以上內(nèi)容介紹,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粉蒸肉的做法獨特,而且味道鮮美,性質(zhì)酥軟,是一道大眾菜,不管大人、小孩都非常喜愛。做個快樂的吃貨,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做粉蒸肉,給家人、給朋友享受我們做的美味,給他們帶來舌尖的美味,讓他們快樂、幸福。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九轉(zhuǎn)大腸是什么菜系?》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飲食養(yǎng)生是什么”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