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果的加工方法
養(yǎng)生的方法。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睂τ陴B(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您對飲食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白果的加工方法”,僅供您在養(yǎng)生參考。
白果就是銀杏,這是一種營養(yǎng)功效很強的食物,其因為有白色的堅硬的殼,故而稱之為白果。白果的吃法有很多講究,如生吃或者吃到其中的芯都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所以說對于喜歡吃白果的人而言形成健康的吃法十分重要,那么白果應(yīng)該怎么吃呢?吃白果時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銀杏除去淡黃色的外種皮后,堅硬的種殼(中種皮)白色,故稱白果。白果的可食部分為種仁,種仁胚乳肉質(zhì),味膩甜略苦。白果種鮮嫩,生食熟食均可,生食味清香,肉脆,但內(nèi)種皮難剝,吃多易中毒,因此生食很少,熟食較多。
白果帶殼炒熟后,剝殼去內(nèi)種皮,食其種仁,柔軟清香,非??煽?用于享飪,多與豬、羊、牛、及禽、蛋類食物相配,采用炒、蒸、煨、燉、燜、燴、燒、熘等多種享飪方法,制成美味佳肴,如銀杏蒸雞蛋,銀杏熘子雞,銀杏全鴨等,此外,白果也可制作罐頭、月餅、點心、加工成酒類、飲料等珍饌品種供人們食用。
銀杏果俗稱白果,它由肉質(zhì)外種皮、骨質(zhì)中種皮、膜質(zhì)內(nèi)種皮、種仁組成。 可以煮或炒食,有祛痰、止咳、潤肺、定喘等功效,但大量進(jìn)食后可引起中毒。白果內(nèi)含有氫氰酸毒素,毒性很強,遇熱后毒性減小,故生食易中毒。
拔絲白果的制作方法
主料yS630.cOM
雞蛋
配料
鹽、面粉、糖、淀粉
特點
色澤金黃,形態(tài)飽滿,夾起有絲,口感酥、香、甜、脆。
制作
(1)將雞蛋五六只打散。取鍋倒入油,使鍋身盡量面積貼滿油。再將油全部倒出,不留一點。大火燒熱鍋。
(2)改小火后放入蛋液,搖動鍋讓蛋液布滿全鍋,越薄越好。揭下蛋皮,翻個面。重復(fù)此過程直到用完全部蛋液。
(3)將蛋皮改刀成平行四邊形。上漿(水淀粉),放入油鍋,將蛋皮塊炸脆,蓬起?;鸩荒芴?,以妨糊。炸好取出瀝干油備用。
(4)取鍋加少許油,或用倒出炸油的鍋也可。熱后放入糖多一點才好,不停用鐵鏟攪動使糖融化,直至成為粘稠的汁,加入炸好蛋皮塊,翻幾下讓其裹上糖裝盤即成。
Ys630.com相關(guān)知識
天麻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重要,這種中藥能夠治療各種各樣的隨便,也有一些人會用天麻直接泡水,其實在加工天麻的時候也是有很多技巧的,因為大多數(shù)的天麻外皮都特別的難處理,大多數(shù)人都會用水洗的方式,將外面的泥土沖刷干凈,那么天麻的加工方法是什么呢?
加工天麻時,先用水洗凈外皮,再用稻草搓、刮去鱗狀粗皮,有莖桿的斬去莖桿。按每10斤鮮天麻加2兩明礬,投入沸水中煮10—20分鐘?;蛘甙汛笮》珠_(以免生熟不均)放在蒸籠中蒸透。煮或蒸到手捏會發(fā)軟,對光照看時見到半透明無實心,即可取出用木板壓扁,白天放在太陽下曬,晚上放在火坑上或煤爐旁烘干,也可放在鋪一層紙的鐵鍋里用微火烤干。
對天麻烘烤時一般用火炭火,忌用木柴以免熏黑,火力不宜過大過猛,以免塊莖表面迅速干燥而成外干內(nèi)濕。大批量烘烤的,可砌一米高的長方形坑灶,灶中擺放鐵鍋,炭火放在鐵鍋里,用炭灰蓋住炭火,然后在灶上放長竹席,竹席上鋪放麻袋,放上天麻后再蓋一層麻袋。注意經(jīng)常翻動使其干燥程度均勻一致??局涟敫蓵r可即取出,待天麻體回潮后,內(nèi)部水份向外滲透了,再行烘烤,要反復(fù)三次才能達(dá)到全干。
如在木炭上加一些用70—80%膠泥加上20—30%硫磺,另加水捏成煤團狀的硫磺泥球行進(jìn)熏烘,可使天麻色澤潔白,并能防止蟲蛀。加工后的天麻要用白紙包好,裝在無毒塑料袋里封好,或裝在瓷缸里,缸口美國層干凈的厚紙,貯藏在干燥的地方,防潮防蛀。
人參的加工方法有很多種,但比較常見的一種是切片,因為經(jīng)過切片之后人參會更有助于保存,而且在曬干以后里面的水分也會流失掉,在制作的過程中還不僅僅只是用單純的人參,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個關(guān)于人參比較常見的加工方法,讓大家學(xué)會關(guān)于人參的制作技巧是怎么樣的?
人參加工后可成倍地增加收入。現(xiàn)將幾種人參的粗加工方法介紹如下。
主要原料:人參、硫磺、白糖。
設(shè)備用具:蒸具、簾子、烘干器、缸、盆等。
制作方法:糖參:選取體形不好的鮮參,刷洗干凈,分級分等,分別綁成把。將其放入蒸鍋內(nèi),參的頭向下放在水中煮,大約蒸煮5分鐘,參體外軟內(nèi)硬,撈出置于冷水中浸泡10~20分鐘。取出稍晾,用排機針向參體上扎眼,翻動扎遍全體,再放入缸內(nèi)。把熬制好的白砂糖漿趁熱倒入缸內(nèi),淹沒全部人參,浸泡3-4天取出,濾凈浮糖,裝入箱內(nèi)再用硫磺熏白。
取出重新放入小缸,用110℃的熱糖漿灌第二次糖,也可灌三次糖。取出刷掉麥面的糖漿,放在40℃~45℃的干燥房內(nèi)烘干。干后斷面白色、表面白色,以用針扎不進(jìn)去為準(zhǔn)。
工藝流程 選料→清洗→捆把→蒸煮→冷水浸泡→參體扎眼→浸糖→取出浸泡→箱內(nèi)熏硫→重新灌糖→刷掉表面糖漿→烘干→成品。
掐皮參:選擇皮嫩漿足、脖長膀圓的橫靈體人參為原料,刷洗干凈,用70℃的熱水煮2~3分鐘,再取出進(jìn)行刷白,按大小分好等級,并捆成小把,繼續(xù)蒸煮。在參體上排針,細(xì)腿及須子可不排針。
裝入缸內(nèi),用熬好的100℃糖漿灌糖。24小時后取出控凈附糖,稍晾后重放入缸內(nèi)灌第二次糖,24小時后取出,用溫水沖去附帶的糖,控凈后上屜蒸參。約15-20分鐘后出屈烘烤至參皮發(fā)白時,平放在玻璃盤內(nèi)。
用刀尖在人參主體上由上至下順體壓印,印距2毫米左右,壓遍全體。支根不壓印,壓后,用一些灌糖的參腿對稱地綁好須腿。接須處要削茬使之吻合,用白線螺旋狀綁起。再進(jìn)行烘干、待售。
工藝流程 選料→刷洗→分等→蒸煮→灌糖→壓印→烘干→成品。
許多人都不知道白果應(yīng)該怎樣剝,其實非常簡單,同其他的堅果無二,基本的工具備上即可,包括錘子、夾子之類的神器,要想更簡單一點,可以先將它煮熟,煮熟之后的白果非常容易去殼,同時還可以去內(nèi)芯,這個時候微波爐或者各類鍋就起到了關(guān)鍵的作用,任意選擇即可。
一、如何剝白果殼
1、錘子敲開,大家可以用小錘子敲一下,殼子就會裂開了。需要注意的是,別太大勁捶,不然里面的食物也會成小塊塊。
2、夾子,大家可以用夾子,在白果的中間用力。白果的殼子會從中間開開,剝開外殼就可以了。
3、微波爐,先把白果敲個小口,然后放進(jìn)紙袋里面。放到微波爐里加熱一會,聽到砰砰的聲音,就可以了。
4、炒白果,可以和椒鹽一起放入鍋內(nèi),炒炸至熟,即可去殼食用。刀背砸可以用刀的背面,在白果有棱的地方,輕輕敲一下就可以了。
5、將白果橫立,用刀把頭或其它鈍器敲一下,它會裂 開一條縫。剝開,搞出帶衣的果仁。將水煮開,將果仁放入,煮小會兒。剝衣,此時極好剝。冷卻后放入一個罐子里,放入冰箱速凍。想吃時拿出適量來。
二、白果去芯方法
1、如果不在乎白果外形的完整度,有的人會選擇將白果煮熟后對半切開,直接看到中間的芯芽,用手剔掉即可。
2、將白果放到開水里煮到半熟后,將殼剝掉,然后將白果里面的衣去除,露出綠瑩瑩的芯芽,取大頭朝上,再將白果的芯擠出來即可。白果心是一個點點大的白芽,擠出后會看到一個圓形的小洞。
3、也可以把白果煮熟剝殼去衣后,選擇用一根牙簽順著寬頭的一端最中心處用牙簽穿過,便會將內(nèi)芽帶出。這個方法更有助于保護(hù)種子的完整性,使其營養(yǎng)和口味不至于流失,并最大程度上保持種子的美觀。
地瓜是很多人都喜愛吃的,那地瓜干也是根據(jù)地瓜制作而成,地瓜干在口感上都是非常不錯,而且在果腹上,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有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愛吃地瓜干,不過在對地瓜干選擇的時候,也是需要對它地瓜干的加工方法進(jìn)行一些了解,這樣吃的時候,對自身健康也是一種保護(hù)。
很多人對地瓜干的加工方法并不是很了解,它的加工方法并不是很復(fù)雜,下面就詳細(xì)的介紹下,使得對它的加工方式,有著很好的認(rèn)識,知道該如何制作最佳。
地瓜干的加工方法:
首先,秋天收獲的地瓜,是不能立即就那來做地瓜干的, 因為鮮地瓜含的淀粉多,做出來的比較面,味道差。因此地瓜首先要經(jīng)過窖藏一段時間。在窖藏的過程中,地瓜內(nèi)部的淀粉會轉(zhuǎn)化成多糖,這樣的地瓜不論煮著吃還是烤著吃,都是非常粘軟香甜的。窖藏到一定程度,地瓜就可以加工了。 以前也有不去皮直接煮,煮好了再剝皮的。蒸煮的火候是個學(xué)問,火候太小就泛生,太大就太稀不好切片。
第二,煮好的地瓜切片或者切條,然后就要晾曬。 過去經(jīng)常是用樹枝穿起來掛在樹上的。 現(xiàn)在很少這么曬了,都是放在網(wǎng)架或者竹匾上攤開晾曬,曬幾天就要翻個,反復(fù)晾曬。 為了保證產(chǎn)品衛(wèi)生質(zhì)量,遇到大風(fēng)天氣需要用塑料布或者紗布罩著,防止風(fēng)沙塵土。曬到一定程度,地瓜干基本成型了。 很多沒見過這種地瓜干的人,第一次見了白霜,總以為是地瓜發(fā)霉長毛了。
其實地瓜干如果發(fā)霉長毛,都是綠色棕色的毛。聞起來也有一種酸腐的味道。只要有溫差存在, 地瓜干就很容易上霜。如果地瓜干曬制成型采用恒溫保存,就很少出霜了。 因此做一點也不上霜的地瓜干反而更不容易。
以上就是對地瓜干的加工方法詳細(xì)介紹,在對地瓜干制作的時候,都是按照以上方法進(jìn)行,制作地瓜干也是需要一段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中,對地瓜各方面進(jìn)行管理,這樣制作后,使得地瓜干在口感上,才能夠受到人們喜愛。
許多人不知道白果應(yīng)該怎樣保存,由于白果屬于不易于儲存的類型,所以對于它的儲存必須要嚴(yán)謹(jǐn),具體方法包括常溫保存、冷藏保存和冷凍保存,具體情況可以根據(jù)自身的需要進(jìn)行選擇不同的儲存方法效果也會不同,也可以將三種方法綜合使用,可以更好地儲存。
一、共有三種儲存方式,具體如下
常溫保存
新鮮白果常溫下可以保存3-5個月(視干濕度情況而定),如果空氣太干,白果漿水蒸發(fā)了,就沒法吃了,如果空氣太潮,那么白果表殼容易發(fā)霉,但這樣不影響食用,可以把表殼洗洗,晾晾干(不能曝曬,否則漿水蒸發(fā)了,白果果仁干了又不能吃了)
大家拿到的白果都是阿姨用布袋子縫好了的,就用那個布袋子保存就可以,總之要透氣保存,不要裝到密封的盒子里,否則容易發(fā)霉。
再次強調(diào)一下,白果表殼發(fā)霉完全不影響食用,把殼洗洗,或者干脆剝了,照樣吃,但如果白果干了,干成僵硬的那種果肉,就肯定不能吃了。
新鮮的白果會有一種特殊的味道,那是果皮的味道(有的人覺得臭,其實那只是白果特殊的味道,說臭也未必吧?不喜歡那味道的話,把白果拿出來晾晾透透氣就行,不能曬太陽),因為白果實際上是銀杏的果仁,銀杏的果皮是有毒的,碰都碰不得,大家拿到的白果果皮都洗掉了,但會保留特殊的味,這也是新鮮白果表殼容易發(fā)霉的原因,但發(fā)霉不影響食用的、超市賣的白果都會先處理一下,所以超市的白果看上去白得不自然,但超市的白果表殼不發(fā)霉。
2、冷藏保存
白果冷藏,干溫度合適的情況下可保存一年。這個很推薦,冷藏保存和常溫保存一樣要注意干濕度,總之白果要透氣保存,因為它是有生命的,會呼吸,它的胚芽還在繼續(xù)生長、所以一定要給它透氣的環(huán)境、但注意不要太潮了,冰箱的環(huán)境容易潮,使表殼發(fā)霉。
3、冷凍保存
白果冷凍至少能保存一年。這個我最推薦,因為白果是鮮貨,雖然它的保存時間可以很長很長,但畢竟還是最新鮮的最美味,所以如果冷凍的話,可以吃到明年新鮮白果出來,還好像一直吃的新鮮白果一樣。
冷凍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直接連殼凍上,建議冷藏一小部分,冷凍一大部分,等那一小部分冷藏的白果吃得差不多了,再把冷凍的拿出來一小部分放冷藏吃,可以連殼用微波爐爆了吃,或者干鍋炒了吃,新鮮的白果用微波爐爆或者干鍋炒,然后趁熱吃,很美味的。
二、白果怎么存放
鮮銀杏果從樹上摘下后,一般泡水一周時間,戴上手套剝皮留核,(注意不能觸及到皮膚)。然后再把它們放在通風(fēng)處晾干即可除臭,記得不能暴曬。
摘下的鮮銀杏怎么變成白果 這里說的有臭味的,指的是剛從銀杏樹上摘下的新鮮白果(銀杏果),而加工處理好的白果干是沒有臭味的。所以,銀杏果采收之后,應(yīng)盡快脫去漿汁外種皮。那么,摘下的鮮銀杏怎么變成白果? 1、浸泡法
(1)銀杏種果用清水浸泡7天-10天,最長可達(dá)15天。
(2)用手捏、腳踩使外種皮與種核(白果)分開。
腐竹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的一種食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性的食用腐竹。一些讀者朋友也會特別偏愛腐竹。那么我們知道他是怎樣加工的嗎?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不了解。這樣廉價卻又營養(yǎng)很高的食品受到大家的鐘愛。但是很多人都喜歡吃腐竹,卻不是很了解他,那么接下來就讓小編告訴你腐竹的加工方法吧。
1.精選原料:制作腐竹的主要原料是黃豆。為突出腐竹成品的鮮白,所以必須選擇皮色淡黃的大豆,而不宜采用綠皮大豆。同時還要注意選擇顆粒飽滿、色澤黃亮、無霉變、無蟲蛀的新鮮黃豆、通過過篩清除劣豆、雜質(zhì)和砂土,使原料純凈,然后置于電動萬能磨中,去掉豆衣。
2.浸豆磨漿:把去衣的黃豆放入缸或桶內(nèi),加入清水浸泡,并除去浮在水面的雜質(zhì)。水量以豆置容器不露面為度。浸水時間,夏天約20分鐘,然后撈起置于籮筐上瀝水,并用布覆蓋豆面,讓豆片膨脹。氣溫在35℃左右時,浸后要用水沖洗酸水;冬天,若氣溫在0℃以下,浸泡時可加些熱水,時間3~40分鐘,排水后置于缸或桶內(nèi),同樣加布覆蓋,讓其豆片肥大。通過上述方法,大約8小時左右,即可以磨漿。磨時加水要均勻,使磨出來的豆?jié){細(xì)膩白嫩。炎夏季節(jié),蛋白質(zhì)極易變質(zhì),須在磨后3~4小時內(nèi)把留存在磨具各部的酸敗物質(zhì)沖洗凈,以防下次磨漿受影響。
3.濾漿上鍋:把豆?jié){倒入缸或桶內(nèi),沖入熱水。水的比例,每100千克黃豆原料加500千克的熱水,攪拌均勻,然后備好另一個缸或桶,把豆?jié){倒入濾漿用的吊袋內(nèi)。濾布可用稀龍頭布,反復(fù)攪動,使豆?jié){通過濾布眼流入缸或桶內(nèi)。待全部濾出豆?jié){后,把豆渣平攤于袋壁上,再加熱水?dāng)嚢杈鶆颍粩鄵u動吊袋,進(jìn)行第二次過濾漿液;依此進(jìn)行第三次過濾,就可把豆?jié){瀝盡。然后把豆?jié){倒入特制平底鐵鍋內(nèi)。
4.煮漿挑膜:煮漿是腐竹制作的一個技術(shù)關(guān)鍵。其操作步驟是:先旺火猛燒,當(dāng)鍋內(nèi)豆?jié){煮開后,爐灶立即停止鼓風(fēng),并用木炭、煤或木屑蓋在爐火上抑制火焰,以降低爐溫,同時撇去鍋面的白色泡沫。過5~6分鐘,漿面自然結(jié)成一層薄膜,即為腐竹膜。此時用剪刀對開剪成兩瓣,再用竹竿沿著鍋邊挑起,使腐膜形成一條竹狀。通常每口鍋備4條竹稈,每條竹竿長80厘米,可掛腐竹20條,每口鍋15千克豆?jié){可揭30張,共60條豆腐筋,在煮漿揭膜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成敗的關(guān)鍵有三:(1)降低爐溫后,如炭火或煤火接不上,或者太慢,鍋內(nèi)溫差過大,就會變成豆腐花,不能結(jié)膜。停止鼓風(fēng)后,必須將先備好的燒紅的炭火加入,使其保持恒溫。有條件的可采用鍋爐蒸汽輸入漿鍋底層,不用直接火煮漿。(2)鍋溫未降,繼續(xù)燒開,會造成鍋底燒疤,產(chǎn)量下降。(3)鍋內(nèi)的白沫沒有除凈時,可直接影響薄膜的形成。
5.烘干成竹:豆腐筋宜烘干不宜曬,日曬易發(fā)霉。將起鍋上竿的腐竹膜放入烘房,烘房內(nèi)設(shè)烘架,其長5米、高1米。并設(shè)火爐,把掛稈的腐竹懸于烘房內(nèi),保持60℃火溫。若火溫過高,會造成竹腳燒焦,影響色澤。一般烘6~8小時即干。每100千克黃豆可加工干腐竹60~65千克。干后頭尾理齊,可采用塑料薄膜袋裝成小包。腐竹性質(zhì)較脆,屬易碎食品,在貯存運輸過程中,必須注意防止重壓、掉摔;同時注意防潮,以免影響產(chǎn)品質(zhì)量,降低經(jīng)濟價值。近年來國內(nèi)腐竹廠為了解決腐竹成品的易碎問題。在豆?jié){尚未形成薄膜之前,向豆?jié){中按每千克加蛋氨酸5克、甘油40克,改進(jìn)氨基酸的配比,從而改善腐竹的物理性能,變得不易破碎,且產(chǎn)量提高,在30℃條件下,可以貯存6個月,保持原有風(fēng)味不變。
腐竹的加工的方法相信大家已經(jīng)有所解了,這些豆制品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我們身體所需要的,所以我們要以健康為主,多在身體里攝入。如果家里的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試試自己做哦。以上就是小編給大家提供的,希望大家能采納。
肉蓯蓉是屬于中藥名貴藥材,但是也可以用這個肉蓯蓉來制作美食,肉蓯蓉的美食做法類型也有很多種,人們經(jīng)常會選擇用肉蓯蓉來燉湯吃,也有的人選擇肉蓯蓉來泡酒,還有的人用肉蓯蓉來煮粥,不管哪種美食,做好之后都是香噴噴的,好吃還特別的營養(yǎng)健康,那么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肉蓯蓉的加工方法有哪些吧?
肉蓯蓉藥用功效和食用方法
肉蓯蓉的治療用量比較大,一般是每日10~20克,而養(yǎng)生保健用量只需每日3~5克。針對老年人體質(zhì)虛弱,體倦乏力,性功能減退等癥狀可以用肉蓯蓉片20克,牛羊肉300克,加水適量,燉煮1~2小時,分?jǐn)?shù)次食肉喝湯;病后體虛,全身乏力,消化不良者可以用肉蓯蓉5克,大米100克,加水適量,煮粥食用;老年人大便干燥或便秘者可用肉蓯蓉10克,泡水食用,服前可加入適量蜂蜜。
一、蓯蓉酒
1.肉蓯蓉酒:肉蓯蓉40克,浸入500克白酒內(nèi),瓶口蓋緊,每日搖晃1次,浸泡7-15日后即可服用,每日飲用10-30毫升。功效: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陽痿,腎虛,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2.肉蓯蓉枸杞酒:肉蓯蓉200g鎖陽100g天麻30g 枸杞子50g,放入3千克白酒內(nèi)浸泡7-15日后,每日飲用10-30毫升。
3.肉蓯蓉菟絲酒:肉蓯蓉30g菟絲子20g,放入500克白酒內(nèi)浸泡后飲用。 飲用完可繼續(xù)加入白酒浸泡。
4. 肉蓯蓉50克、何首烏50克、懷牛膝50克、柏子仁50克、白酒1500克。各藥切碎,用紗布袋裝好,共浸泡入白酒中,隔日攪拌一次,10~20天后取澄清藥酒飲用。每次25ML,一日兩次。用于氣血不足,腎虛精虧。
5. 肉蓯蓉100克,柏子仁50克,何首烏50克,牛膝40克白酒2000克。用法:將以上各中藥切碎,置干凈容器內(nèi),加入白酒,每日搖動數(shù)下,浸泡30天后去渣,即成。每日服兩次,每次服15克。適用美顏、益膚;于須發(fā)早白,皮膚較粗糙者,健康的中老年人亦可選用。
二、 蓯蓉粥
1.肉蓯蓉羊肉粥 原料:肉蓯蓉20g ,精羊肉100g ,粳米100 g ,精鹽少許 ,蔥白和生姜適量。 制作:將肉蓯蓉 精羊肉洗凈細(xì)切,用砂鍋煎肉蓯蓉,過濾取汁去渣,加入羊肉粳米同煮至熟,然后加入精鹽生姜蔥白煮一、二沸,服食。 用法:每日1劑,早餐或夜宵食用,適于秋冬養(yǎng)生食用珍膳,連服5天1療程,間歇5天可繼食下個療程。 功效:補腎助陽,健脾養(yǎng)胃,潤腸通便。適用于身體瘦弱,面黃肌瘦,性功能冷淡,肢冷畏寒,夜尿多,尿清長,月經(jīng)后期,量少色淡,舌淡,苔薄白,脈沉遲。腎陽虛所致的陽痿、遺精、早泄、女子不孕、腰膝冷痛、小便頻數(shù)、夜間多尿、遺尿及素體羸瘦、勞倦內(nèi)傷、食欲不振等患者食用。
現(xiàn)在大家該知道這個肉蓯蓉的加工方法了吧,不用加工得好精確,還仔細(xì),只要自己會做這些美食,那么也算是加工的一種好方法,制作這個肉蓯蓉的時候也可以聯(lián)合其他的藥材來做美食,也可以用來曬該之后打成粉末做成名貴的藥材,這個是可以用來治療很多疾病的。
白果的外觀和開心果很像,而且營養(yǎng)極為豐富,有著許多對人體十分有好處的保健功能。它不僅可以起到美容的功效,還能夠延緩人類的衰老及預(yù)防許多疾病。白果表面有一層黃外殼,是黃白色的,一般來說,人們都會去掉白果外面的這層殼后再食用,而用蠻力去殼是無法行得通的。
1、微波爐加熱
用微波爐加熱是一種非常快速有效的去殼方法,將清洗趕緊的白果瀝干水分后直接放入微波爐的烤盤上,上層再蓋上保鮮膜,然后放入微波爐中,用高火加熱二分鐘,去掉保鮮膜以后,就發(fā)現(xiàn)白果的尖端已經(jīng)存在裂口,這時沿著裂口輕輕一退剝外殼就能去掉。
小貼士:如果白果由于冷卻,剝掉硬殼時里層的“內(nèi)衣”難于撕掉,繼續(xù)附著在白果果肉上。這時,可把已去掉硬殼的白果在熱水中浸泡3~5分鐘,就可輕松剝離。
2、熱鍋炒
家里面如果沒有微波爐的也不用擔(dān)心,可以將白果洗凈瀝干水分后放入炒鍋中用中小火來回翻炒,如果白果熟透以后,它的外殼就會自動開裂,這時取出以后用手輕輕一撥,它的外殼就會脫落。
3、小刀切開
白果兩頭尖,比較窄小的一端以下稱為“頂尖”,比較扁寬的一端以下稱為“底尖”。用小刀削掉一點底尖的殼,見小孔即可。白果兩邊有硬邊,再沿著小孔,將白果兩硬邊削掉三分之二。將白果殼兩邊分別掰開后,在頂尖一捏,白果肉就出來了。
4、用錘子敲開
如果覺得以上幾種方法都太過復(fù)雜的話,可以直接用小錘子或者硬物將白果敲開,將白果橫立,用刀把頭或其它鈍器敲一下,它會裂開一條縫,再沿著開口向兩側(cè)用力,就能把白果的外殼去掉。不過這種方法去殼的白果果仁很難保持完整,剝出來也不太美觀。
5、夾子住
平時去除白果的外殼時,也可以借助工具,因為白果從外觀上看,它中間大兩頭小,這時大家可以準(zhǔn)備一個夾子夾住它的中間部分,用力捏一下,這是它的外殼就會裂開口,再沿著開口向兩側(cè)用力,就能把白果的外殼去掉。
綠茶的制作過程很簡單,市面上很多綠茶的價格都很貴,因為它需要通過人工采摘炮制等過程。雖然種茶葉的地區(qū)很多,但是一個合格的茶葉生產(chǎn)廠家可以增加綠茶的品位,讓他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保存在綠茶當(dāng)中。而且,風(fēng)干之后的綠茶更加利于保存。那么,綠茶的加工步驟是怎樣的呢?
綠茶的制作工藝
綠茶以加工工藝分類可分為炒青綠茶、烘青綠茶、蒸青綠茶和曬青綠茶。它們的加工工藝分別為:
炒青綠茶:殺青一揉一炒
這是一種經(jīng)鍋炒殺青,干燥的綠茶,具有“外形秀,香高味濃”的特點,主要有三個品種,分別是長炒青(眉茶)、四炒青(珠茶)、細(xì)嫩炒青(龍井、碧螺春等)。
烘青綠茶:殺青一揉挖一烘干
這是用炭火或烘干機烘干的綠茶,其品質(zhì)特征是茶葉的芽葉較完整,外形較松散,主要品種有普通烘青(間烘青、浙烘青等)、細(xì)嫩烘青(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高橋銀峰等)。
蒸青綠茶:蒸汽殺青一粗揉一中揉一精揉一烘干
這是采用熱蒸汽殺青而制成的綠茶,有葉綠、湯綠、葉底綠的“三綠”品質(zhì)。主要品種有煎茶、玉露、碾茶等。
曬青綠茶:殺青一揉撿(原料粗老者不用揉捻)一曬干
是利用太陽直接曬干的綠茶,這是一種最古老的曬干茶葉的方式,最明顯的特征是有一股“太陽”的味道。主要在我國的云南、陜西、四川等地生產(chǎn)。主要品種為滇青、川青、陜青。
雖然各種綠茶的具體加工工藝各有差異,但是其基本的工序是一致的,即:殺青一揉挖一干燥。
殺青
殺青是綠茶制作的第一步工序,也是綠茶形成“清湯綠葉”,“香高味醇”品質(zhì)的關(guān)鍵工序,將直接決定綠茶品質(zhì)的優(yōu)劣。
殺青的目的有四個,一是阻止多酚類物質(zhì)的氧化,使茶葉保持應(yīng)有的綠色;二是將鮮葉中低沸點的具有青草氣味的成分如青葉醇,青葉醛等揮發(fā)掉,發(fā)展茶葉的香氣;三是減少茶葉中的花青素和具有苦面味的苷類物質(zhì),增進(jìn)綠茶鮮爽、醇的滋味;四是減少鮮葉的水分使葉質(zhì)柔軟有韌性,便于揉捻成形。
殺青有三種方式:鍋式殺青、滾筒殺青和蒸汽殺青。
揉捻
殺青之后,就進(jìn)入了揉捻工序。揉捻是造就綠茶各種外形不可缺少的程序。
揉捻的目的有三個:一是破壞茶葉的細(xì)胞組織,使茶葉中的內(nèi)含成分能充分浸出,提高茶湯的濃度;二是通過揉捻使茶葉更加緊實,保持干茶條索的完整,減少斷碎,以利于保存;三是利用揉捻的不同手法和輕重,塑造茶葉的不同形狀。
揉捻的方法有手工揉捻和機器揉捻。
干燥
干燥是綠茶加工的最后一道工藝與綠茶的品質(zhì)有密切的關(guān)系。干燥的目的是揮發(fā)茶葉中多余的水分,以保持茶中酶的活性,固定茶形。
美味清香的豆腐是人們食譜上最重要的食材之一,吃豆腐可以說是延續(xù)了數(shù)千年的傳統(tǒng),而且豆腐的營養(yǎng)價值極高,對補充人體所必須的蛋白質(zhì)和鈣質(zhì)等有較強的作用。豆腐是利用黃豆加工而成的食物,需要比較高潮的加工方法,下面就來看看豆腐的加工方法怎么做呢?
豆腐是中國的傳統(tǒng)食品,據(jù)說是漢朝的時候淮南王劉安發(fā)明的豆腐,在經(jīng)過不斷的改造,進(jìn)步之后慢慢的變成了我們現(xiàn)在食用的豆腐,而豆腐已經(jīng)成為了我們?nèi)粘I钪幸环N常見主要的食物,并且很受大家的喜歡,被人們稱為“植物肉”。
豆腐由于加工的工藝不同,也就是點豆腐的時候用的物質(zhì)不同,像北方地區(qū)一般用鹽鹵作為點豆腐的凝固劑,這樣制成的豆腐含水量比較低一般在85%-88%之間,口感比較硬,叫做北豆腐也被叫做老豆腐,而南方一般用石膏粉作為點豆腐的凝固劑,制成的豆腐含水量有90%左右比較高口感細(xì)嫩,叫做南豆腐也被叫做水豆腐。
操作方法如下:
1.把300g的黃豆浸泡,至原有體積的2-3倍,泡發(fā)后大概600-700g。
2.把泡好的黃豆和水,按照比例1:1.5的比例研磨成豆?jié){。
3.榨好的豆?jié){用紗布過濾,兩遍最好。
4.過濾好的豆?jié){倒入鍋中,用中火熬煮并攪拌。
5.豆?jié){煮開后,邊倒鹵水邊攪拌,一勺一勺加入,直到豆?jié){變成圖示的絮狀,關(guān)火即可。
鹵水配方:水300ml,醋2勺,鹽1勺。
6.把軟嫩的水豆腐放入鋪好紗布的豆腐盒,把紗布蓋好等待凝固,大約5分鐘。
7.在豆腐盒上壓一個瓶子,豆腐將會更緊實。
8.自制豆腐即可完成。
過去,人們做豆腐,都少不了用石膏和鹵水作添加劑。那么,能不能用既省工,又能提高豆腐質(zhì)量的添加劑來代替呢?能!葡萄糖酸內(nèi)脂就是一種理想的做豆腐的添加劑。
地瓜是很多人都喜愛吃的,那地瓜干也是根據(jù)地瓜制作而成,地瓜干在口感上都是非常不錯,而且在果腹上,也是有著很好的幫助,有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愛吃地瓜干,不過在對地瓜干選擇的時候,也是需要對它地瓜干的加工方法進(jìn)行一些了解,這樣吃的時候,對自身健康也是一種保護(hù)。
很多人對地瓜干的加工方法并不是很了解,它的加工方法并不是很復(fù)雜,下面就詳細(xì)的介紹下,使得對它的加工方式,有著很好的認(rèn)識,知道該如何制作最佳。
地瓜干的加工方法:
首先,秋天收獲的地瓜,是不能立即就那來做地瓜干的, 因為鮮地瓜含的淀粉多,做出來的比較面,味道差。因此地瓜首先要經(jīng)過窖藏一段時間。在窖藏的過程中,地瓜內(nèi)部的淀粉會轉(zhuǎn)化成多糖,這樣的地瓜不論煮著吃還是烤著吃,都是非常粘軟香甜的。窖藏到一定程度,地瓜就可以加工了。 以前也有不去皮直接煮,煮好了再剝皮的。蒸煮的火候是個學(xué)問,火候太小就泛生,太大就太稀不好切片。
第二,煮好的地瓜切片或者切條,然后就要晾曬。 過去經(jīng)常是用樹枝穿起來掛在樹上的。 現(xiàn)在很少這么曬了,都是放在網(wǎng)架或者竹匾上攤開晾曬,曬幾天就要翻個,反復(fù)晾曬。 為了保證產(chǎn)品衛(wèi)生質(zhì)量,遇到大風(fēng)天氣需要用塑料布或者紗布罩著,防止風(fēng)沙塵土。曬到一定程度,地瓜干基本成型了。 很多沒見過這種地瓜干的人,第一次見了白霜,總以為是地瓜發(fā)霉長毛了。
其實地瓜干如果發(fā)霉長毛,都是綠色棕色的毛。聞起來也有一種酸腐的味道。只要有溫差存在, 地瓜干就很容易上霜。如果地瓜干曬制成型采用恒溫保存,就很少出霜了。 因此做一點也不上霜的地瓜干反而更不容易。
以上就是對地瓜干的加工方法詳細(xì)介紹,在對地瓜干制作的時候,都是按照以上方法進(jìn)行,制作地瓜干也是需要一段時間,因此這段時間中,對地瓜各方面進(jìn)行管理,這樣制作后,使得地瓜干在口感上,才能夠受到人們喜愛。
吃白果的科學(xué)正確方法。白果樹也叫銀杏樹,是銀杏科銀杏屬高大落葉喬木,白果樹的果實就是白果。白果樹雌雄異株,單性花,白果樹可以用扦插繁殖,也可以種子繁殖,用種子繁殖的白果樹要20-30年才能結(jié)果,所以白果樹又叫公孫樹。白果樹是我國特有品種,被稱為地球上的活化石,我國江蘇泰興是白果之鄉(xiāng)。
一、白果的營養(yǎng)價值
白果樹的根、樹皮、葉、果都有醫(yī)療價值,白果的果仁含淀粉62%、粗蛋白11%、粗脂肪3%、蔗糖5%,還含有鈣、鉀、磷、硒等礦物質(zhì)、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質(zhì)。中醫(yī)認(rèn)為白果性味甘、苦,有小毒,有斂肺氣、定痰喘、止帶濁、止瀉泄、解毒瘡、抗衰老等功能。
銀杏葉具有擴張血管、促進(jìn)微血管循環(huán)和抗凝血作用,所以銀杏葉對冠心病、心絞痛和腦血管病有一定療效。據(jù)德國科學(xué)家分析測定,銀杏葉有160多種有效成分,其中黃酮類生物活性物質(zhì)就有36種之多,由于這些成分的整體功能的作用,能起到對人體的良好療效功能。我國不僅研制開發(fā)出多種銀杏葉保健品,并有大量銀杏葉出口,目前在西方國家銀杏葉使用量為所有草藥之冠。
吃白果的科學(xué)正確方法
銀杏還有美容的功能,因為銀杏含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是合成膠原蛋白的原料,膠原蛋白能使皮膚光澤、富有彈性,所以市場上很多化妝品與銀杏有關(guān)。
二、白果的吃法
白果可吃部分是果仁,吃的方法很多,最簡單的吃法是起源于上海的炒白果,將洗凈的白果帶殼一起放在鍋里炒,或?qū)坠诩埓镉梦⒉t里加熱,待白果有爆裂聲,即可食用。小時候,秋冬季節(jié),上海街頭有“香炒糯米熱白果,香是香來糯是糯,……”的炒白果叫賣聲,還記憶猶新。
制作熟食白果的方法很多,有炒、蒸、煨、燜等多種方法,白果能與豬、牛、羊肉和禽蛋等相配。煮前可先將肉類食品煮到半熟,再將用清水煮熟的白果,除去果皮后倒入料內(nèi),一起煮熟,這樣可以防止白果煮得過爛。
三、如何安全吃白果
白果內(nèi)含有銀杏酸、銀杏酚等物質(zhì),有一定毒性,主要分布在綠色的胚和種皮內(nèi),一般中毒劑量為10-50顆,進(jìn)食后1-12小時就會發(fā)生中毒癥狀,如嘔吐、頭暈等。所以吃白果應(yīng)注意以下幾點:
1、切忌生吃。白果的毒素遇熱后,毒性會減弱,所以吃白果一定要燒熟;
2、小孩最好不吃或少吃。年齡越小越容易中毒,嬰兒不能吃,3-5歲兒童不能超過5顆,成人10顆左右為宜;
3、去掉皮和胚后再吃。白果的毒素主要集中在胚和種皮內(nèi),吃前一定要去除,發(fā)芽的白果不能吃;
4、不能與阿司匹林或抗凝血藥一起吃。白果有抗凝血作用,與這些同類藥一起服用,可能會引起出血不止,加重病情;
5、有下列情況的人應(yīng)不吃或慎吃。手術(shù)后的病人、孕婦,生理期婦女應(yīng)避服銀杏葉制劑,此外,對體虛的人也不宜服用。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白果的加工方法》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養(yǎng)生的方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