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蒿芽的作用與功效
2021-03-20柳蒿芽又名柳蒿菜、水蒿或是白蒿等。是屬于菊科多年生類的草本植物。柳蒿芽的嫩莖葉是可以食用。主要是分布在我國的大興安嶺南北部。在野外的采集多數(shù)是在5到6月份之間進(jìn)行。采后可直接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后就可以炒食、蘸醬或是做成餡等。那么柳蒿芽的作用與功效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祥細(xì)了解下吧。
? ? 采集食療
? ? 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進(jìn)行,其嫩莖葉可食用,味苦、辛、性濕,具有健脾去火,解毒消炎,破血行淤,下氣通絡(luò)之療效。還能降血壓、降血脂、養(yǎng)肝健胃、清熱解毒消炎、生毛發(fā),民間常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高血壓、癌癥等癥病。柳蒿有解毒作用,與河豚同煮,可消河豚之毒。
?
? ? 營養(yǎng)價(jià)值
? ? 柳蒿每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zhì)3.7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粗纖維2.1克、胡蘿卜素4.4毫克、維生素b20.3毫克、煙酸1.3毫克、維生素c23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鉀1960毫克、鈣950
更多>>人們對于健康越來越重視,中藥方劑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那么你知道蒿柳汁是什么嗎?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蒿柳汁的相關(guān)知識呢?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黃蒿心7個(gè),柳條心7個(gè)。
【制法】上入碗內(nèi)搗爛,或少加水亦可,濾去滓,用雞子1個(gè),飛金3貼,和汁攪勻。
【功能主治】瘟疫、傷寒,不論日之多少。
【用法用量】令病人一口吸盡。隨即炒鹽半碗,研細(xì)羅下,用手蘸鹽將病人胸腹并前后心遍擦,再速用黃蒿、柳條熬滾水將病人周身蕩之,照方如是者3次,立時(shí)發(fā)汗而痊。
【摘錄】《松峰說疫》卷五
以上就是關(guān)于蒿柳汁的一些簡單的介紹了,雖然說蒿柳汁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長期吃藥還是不好的,所以對于我們來說日常最重要的還是從根本上提高身體的抵抗力,這樣才能減少疾病的危害,讓自己擁有一個(gè)健康的身體。
更多>>自己動(dòng)手做菜,確實(sh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這個(gè)只有自己會(huì)做飯的人才能感受到,下面介紹柳蒿芽豬肉餡餃子的做法,自己動(dòng)手做起來
2.12做餡兒:豬肉剁成肉泥
3.21蔥姜切末
4.121再放入油順時(shí)針攪勻
5.212將豬肉餡放入蔥姜末、醬油、鹽、味精、花椒粉順時(shí)針調(diào)勻
6.柳蒿芽摘洗干凈
7.鍋中水燒開,焯燙柳蒿芽
8.1擠干水分,切碎
9.2撈出過涼水
10.將柳蒿芽放入肉餡中順時(shí)針攪勻,餃子餡就做好了
11.包餃子:將面團(tuán)搓成長條
12.揪成小劑子
13.搟成餃子皮
14.取一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餡
15.對折,一捏,就成餃子了
16.鍋中做水,大火燒開
17.下入餃子,邊下邊用鏟子攪動(dòng),以防粘連
18.蓋蓋,大火煮開
19.鍋開后,澆點(diǎn)涼水,再燒開,這樣重復(fù)2次,餃子漂浮水面即可出鍋
營養(yǎng)的全面吸收,當(dāng)然離不開美味的食物了。那么小編今天為您介紹的柳蒿芽豬肉餡餃子就是營養(yǎng)比較全面的做法又比較簡單 更多>>
柳篙芽有“山野菜之冠”,“救命菜”,“可食第一香草”的美譽(yù)。是很多人都比較喜愛的一種野菜,不僅能給我們身體帶來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還具有非常高的藥用價(jià)值。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柳蒿芽的藥用價(jià)值都有哪些吧!
柳蒿芽是什么
1、柳蒿芽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蘆蒿、菠蒿、萎蒿、水蒿、減肥草、降壓菜,多產(chǎn)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東部)及河北。
2、柳篙芽耐寒抗熱,多生于低海拔或中海拔濕潤或半濕潤地區(qū)的林緣、路旁、河邊、草地、萆甸、森林草塬、灌叢及沼澤地的邊緣。
藥用價(jià)值
《詩經(jīng)》和《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因此它是一種藥食兼用的野菜,不但美昧可口,還能降血壓、降血脂、養(yǎng)肝健胃、清熱解毒消炎、瘦身輕身、生毛發(fā),民間常用于治療傳染性肝炎、高血壓、癌癥等癥病。
食用方法
柳篙芽的藥物價(jià)值還是值得肯定的,其實(shí)柳篙芽不僅能炒食、蘸醬、做餡,還可以曬干后泡水喝。
食用禁忌
不過柳篙芽雖然不錯(cuò),也不是適合所有人
更多>>柳蒿是一種野菜,不常有,在夏初的時(shí)候有賣的,但是也很少見到。那么柳蒿是什么呢?它有怎么樣的養(yǎng)生價(jià)值呢?在食用的時(shí)候我們又要注意哪些?下面就讓小編帶著大家看看吧!
柳蒿屬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多通常是在低海拔或中海拔濕潤或半濕潤地區(qū)的路旁、河邊、灌叢及沼澤地的邊緣,一般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及河北等地。
許多種類的柳蒿都會(huì)入藥,是最常用的消炎藥,它的根系粗大,萌蘗力強(qiáng),耐干旱,可作防風(fēng)、固沙的輔助性的植物。
柳蒿芽通常在山洼濕地生長,人們習(xí)慣用它來燉排骨,燉出的排骨有一股獨(dú)特的蒿草的芳香。
分布地區(qū)
柳蒿芽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南北,耐寒抗熱,生長在河岸濕地、沼澤、柳林灌叢下等處。
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進(jìn)行,其嫩莖葉可食用,味苦、辛、性濕,具有健脾去火,解毒消炎,破血行淤。
柳蒿芽通絡(luò)之療效。還能降血壓、降血脂、養(yǎng)肝健胃、清熱解毒消炎、生毛發(fā),民間常用于治療傳染性
更多>>柳蒿芽這是一種常見的中藥,也許大多數(shù)人都并不了解,柳蒿芽原本是菊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可以食用新鮮可口,一般我們都會(huì)用來炒菜蘸醬,或是做餃子餡,柳蒿芽本身可以使用,但是也屬于很好的中藥,其中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地帶,那么柳蒿芽的藥用價(jià)值有哪些呢?
蒿別名柳蒿菜、水蒿、白蒿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嫩莖葉可食用。野外采集一般在5~6月份進(jìn)行,采后用水焯一下,去掉苦味即可炒食、蘸醬或做餡、做湯。
營養(yǎng)價(jià)值:柳蒿每100克鮮品中含蛋白質(zhì)3.7克、脂肪0.7克、碳水化合物9克、粗纖維2.1克、胡蘿卜素4.4毫克、維生素b20.3毫克、煙酸1.3毫克、維生素c23毫克。每100克干品中含鉀1960毫克、鈣950毫克、鎂260毫克、磷415毫克、鈉38毫克、鐵13.9毫克、錳11.9毫克、鋅2.6毫克、銅1.7毫克。有破血行淤,下氣通絡(luò)之療效。
柳蒿芽:別名蔞蒿,為菊科多年生長草本植物。
主要分布大西
更多>>柳蒿芽豬肉餡的餃子,主要的特點(diǎn)就是柳蒿,柳蒿可以跟我們不一樣的口感,而且具有很好的補(bǔ)腎養(yǎng)血滋陰潤燥的功效,對改善便秘或者是,陰虛等問題,都有很好的調(diào)理效果。
一、食材明細(xì)
柳蒿芽 250克豬肉 200克面粉 適量鹽 適量油 適量
花椒粉 適量醬油 適量味精 適量蔥姜 適量
二、做法
1.先和面: 面粉用水和成面團(tuán),放一旁靜置
2.做餡兒: 豬肉剁成肉泥
3.蔥姜切末
4.將豬肉餡放入蔥姜末、醬油、鹽、味精、花椒粉順時(shí)針調(diào)勻
5.再放入油順時(shí)針攪勻
6.柳蒿芽摘洗干凈
7.鍋中水燒開,焯燙柳蒿芽
8.撈出過涼水
9.擠干水分,切碎
10.將柳蒿芽放入肉餡中順時(shí)針攪勻,餃子餡就做好了
11.包餃子: 將面團(tuán)搓成長條
12.揪成小劑子
13搟成餃子皮
14.取一餃子皮,放入適量的餡
15.對折,一捏,就成餃子了
16.鍋中做水,大火燒開
17.下入餃子,邊下邊用鏟子攪動(dòng),以防粘連
18.蓋蓋
更多>>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中藥材也是千奇百怪,各種各樣,下面為大家介紹一種中藥材臭蒿。
【別名】牛尾蒿、海定蒿
【來源】藥材基源:為艾科植物臭蒿的全草。
【原形態(tài)】臭蒿 一年生草本,高20-100cm。植株有濃烈臭味。根單一,垂直。莖直立,單生,稍粗壯,上部有腋生花序序枝,稍帶紫紅色。葉互生;有短葉柄或幾無柄;莖下部與中產(chǎn)葉片長橢圓形,長6-12cm,寬2-4cm,二回櫛齒狀羽狀分裂,裂片長圓形,有鋸齒,基部稍平展,半抱莖;上部葉與苞片葉漸小,一回櫛齒狀羽狀分裂。頭狀花序壯大球形或近球形,直徑3-4mm,于莖頂或分枝端排成必穗狀花序,并再組成密集或狹窄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層,寬橢圓形,背面無毛或有腺毛,邊緣寬膜質(zhì),紫褐色或深褐色;花序凸起,半球形;雌花3-8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兩性花15-30朵,花冠管狀,檐部紫紅色,外面有腺點(diǎn)。瘦果長圓狀倒卵形,縱紋稍明顯?;?、果期7-10月。
【生境分
更多>>中藥在治療某些疾病上往往有著出人意料的效果,因此對中藥選擇可以放心進(jìn)行,不過在選擇中藥的時(shí)候,需要對藥物進(jìn)行認(rèn)識,這樣治療疾病的時(shí)候,才會(huì)知道什么樣的藥是最佳之選,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藥白沙蒿。
【英文名】roundhead wormwood
【別名】撲勒蒙、籽蒿、白砂蒿、油砂蒿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圓頭蒿的種子
【原形態(tài)】圓狀蒿 小灌木,高,80-150cm。柱根粗長,木質(zhì);根莖粗大,木質(zhì),有營養(yǎng)枝。莖叢生,稀單一,灰黃色或灰白色,光滑,縱棱稍明顯,上部多分枝,枝長15-30cm,工更長,光滑,灰黃色或淡紫紅色,常有短枝。葉互生;葉柄長3-8mm或更長,光滑,灰黃色或淡紫紅色,常有短枝。葉互生;葉柄長3-8mm,基部常有線形的假托葉;葉片半肉質(zhì);短枝上葉常密集著生成簇生狀;莖下部、中部葉寬卵形或卵形,長2-8cm,寬1.5-4cm,二回或一至二回羽狀伍裂,兩側(cè)中部裂片最長,常再
更多>>麥蒿是一種十字花科植物,也是一種有著一定的醫(yī)用價(jià)值的植物,在中醫(yī)中,經(jīng)常被用來配伍制作各種各樣的藥方,用以治療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說咳喘、水腫、毒熱、肺心病等。當(dāng)然,麥蒿是有著一定的用法用量的。下面,就為大家詳細(xì)介紹一下麥蒿的功效作用以及用法用量方面的知識。
一、麥蒿簡介
學(xué)名播娘蒿,種拉丁名: descuminia sophia(l.)webb.ex prantl ,屬十字花科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多分枝,花淡黃色,長角審窄條形,種子卵形褐色,有細(xì)網(wǎng)紋。中國華北、西北、華東、四川都有分布。種子含油達(dá)40%,可食用,亦作藥用,為葶藶子的一種。
二、醫(yī)用價(jià)值
中藥昧辛、苦,性大寒。瀉肺定喘,祛痰止咳,行水消腫。
蒙藥味苦、辛,性涼、鈍、稀、輕、糙。清熱,解毒,止咳,祛痰,平喘。
【藏藥】象才那保:地上部分治炭疽《青藏藥鑒》。相采:種子治疫疽藥,鎮(zhèn)刺痛《中國藏藥》?!久伤帯控晥D格一布如,哈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