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jié)皮膚易干燥 應多吃銀耳少吃蕎麥
清明時節(jié)養(yǎng)生常識。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鄙鐣粩喟l(fā)展,養(yǎng)生已經成為了社會性的話題,很多人身體不好,和他們不注重養(yǎng)生有關系。如何進行飲食養(yǎng)生呢?為此,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從網絡上為大家精心整理了《清明時節(jié)皮膚易干燥 應多吃銀耳少吃蕎麥》,相信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食品宜與忌:
宜:大白菜、銀耳、豆腐
不宜:蕎麥、炒花生
養(yǎng)生寶鑒:
清明時節(jié)氣溫逐漸升高,此時人們戶外活動也隨之增多,但是早春空氣干燥,多大風天氣,在這種環(huán)境中人們常常感覺到皮膚非常干燥,容易出皮屑,有的地方還會發(fā)癢。要減輕皮膚干燥除了注意選擇具有保濕功效的護膚品外,還要從飲食上進行補養(yǎng),適當多吃些帶葉的新鮮蔬菜,如大白菜、小白菜,它們富含多種維生素,具有護膚作用。銀耳、豆腐、蘋果等食品不僅可以潤澤肌膚、美容養(yǎng)顏,還具有養(yǎng)胃生津、益氣和血等多種功效。
此時不宜吃蕎麥,因春后食蕎麥動寒氣,發(fā)痼疾;炒花生易助熱上火、生痰,春季應少吃或改為煮食花生。
藥膳佳肴:銀耳煮豆腐[做法]銀耳50克用溫水泡發(fā)去蒂洗凈,放入沸水中汆透撈出,擺在盤中;豆腐250克壓成泥,加鹽、淀粉攪成糊狀,撒上少許香菜,上籠蒸5分鐘取出,均勻擺在銀耳盤內;鍋內加少量水、鹽燒沸,調少量濕淀粉勾芡,然后將芡汁澆在銀耳上即可。
[食補指南]銀耳滋陰清熱、潤肺止咳,長期食用可以潤膚,并有祛除臉部黃褐斑、雀斑的功效,而豆腐可生津潤燥、清熱解毒,能使皮膚潤滑,少生暗瘡,為春季養(yǎng)顏美容佳品。
ys630.coM延伸閱讀
清明養(yǎng)生吃什么?
食要當季,清明前后是很多美食上市的季節(jié),如薺菜、螺螄、蝦、香椿等,此時食用最鮮美營養(yǎng)。到底清明養(yǎng)生吃什么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1、薺菜
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xiàn)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fā)作,這就是中醫(y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清明節(jié)之后,最適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薺菜。
薺菜可以降血壓、健胃消食、疏通腸胃,治療胃痙攣、胃潰瘍、腸炎等問題。另外,薺菜還具有強筋健骨、明目養(yǎng)肝、潤肺和中的作用。薺菜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含有蛋白質、胡蘿卜素、鈣、鐵、磷以及維生素B1、B2、C等,有助于增強免疫功能,適合清明時節(jié)食用。
2、螺螄
清明前后,春暖花開,大地復蘇,潛伏在泥中休眠的螺螄紛紛爬出泥土。此時螺肉肥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
田螺肉豐腴細膩,味道鮮美,素有“盤中明珠”的美譽。它富含蛋白蛋、維生素和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鈣質的天然動物性保健食品。市場買回的田螺要放養(yǎng)三天,在盆中滴上幾滴麻油或菜油,讓田螺排盡腸腔內的泥質污物,每天換水幾次,用刷子刷凈、絞去尾部,焯水后高溫加熱、炒熟、燜透。
3、蝦
“三月黃魚四月蝦,五月三黎燜苦瓜。”關于清明蝦,曾經有詩這樣描述:“一夜東風吹雨過,滿江新水長魚蝦”。說的正是清明春雨淅瀝,河鮮生長讓人垂涎的景象?,F(xiàn)在“清明蝦”正處于新舊交替的時候,雨水足,新蝦未“散春”,運氣好的甚至可以看到蝦肚里有蝦籽。
怎么區(qū)分野生河蝦和養(yǎng)殖河蝦呢?野生河蝦因為平時運動多,身形更為修長,它在水里會不停地游動,抓起來時張牙舞爪,鉗子會比養(yǎng)殖蝦更為有力。入口時,野生河蝦肉質更為清甜爽脆。河蝦并不是越大越好,以小手指大小為適宜。這種清明蝦,簡單油炸后,用叁巴醬炒來吃,佐酒一流。
4、香椿
香椿芽拌面筋,嫩柳葉拌豆腐,是北京清明時令佳品。香椿一般在清明前發(fā)芽,谷雨前后就可采摘頂芽,這種第一次采摘的,稱頭茬椿芽,不僅肥嫩,而且香味濃郁。
香椿是時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揮發(fā)性芳香族有機物,可健脾開胃,增加食欲。香椿的揮發(fā)氣味能透過蛔蟲的表皮,使蛔蟲不能附著在腸壁上而被排出體外,可用治蛔蟲病。香椿還含有維生素E和性激素物質,有抗衰老和補陽滋陰的作用,故有“助孕素”的美稱。香椿具有清熱利濕、利尿解毒之功效,是輔助治療腸炎、痢疾、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良藥。
5、河蚌
據說和螺螄一樣,清明前后的河蚌最肥美。“春天喝碗河蚌湯,不生痱子不長瘡”。老揚州常見的做法是河蚌燒豆腐、咸肉燒河蚌,鮮得眉毛都要掉下來。都說明河蚌要在春天,尤其是在清明前吃最佳。因為清明前水中的螞蟥、微生物還未頻繁活動,因而這個時候的河蚌最干凈,肉質也最肥厚,特別脆嫩可口。
蚌肉洗干凈之后,切成細條,佐以各種調味作料,或燒、或烹、或燉,如河蚌燒豆腐,河蚌咸肉煲等,都是初春時節(jié)江南人家餐桌上最常見的美味。鮮白的濃湯,碧青的蒜末,褐色的蚌肉,雪白的豆腐,熱氣騰騰地端上桌,都會叫人食欲大振,如神仙一般快活。配上春天才上市的頭刀韭菜爆炒,更是袁枚在《隨園食單》中極力推薦的吃法。
6、韭菜
說到春天要吃的東西,不得不提到韭菜。在懂行人的口中,韭菜屬于“瘦物”,因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幫助瘦身并促進食欲。另外,韭菜有“春食則香,夏食則臭”之說,要品嘗至鮮之味,可要抓緊呢。
韭菜的獨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有助于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韭菜中這些硫化物還能幫助人體吸收維生素B1及維生素A,因此韭菜若與維生素B1含量豐富的豬肉類食品互相搭配,是比較營養(yǎng)的吃法。不過,硫化物遇熱易于揮發(fā),因此烹調韭菜時需要急火快炒起鍋,稍微加熱過火,便會失去韭菜風味。
7、馬蘭頭
每到清明時節(jié),馬蘭頭特殊的香味最為吸引人。許多野菜都是春天長成,最嫩時也是在春天,像馬蘭頭一旦過了清明,就會逐漸變老,嚼不動了,因此這幾天是最適合吃馬蘭頭的。
馬蘭頭的制作最為簡單,只要和豆腐干干拌后點上香油即可。馬蘭頭性味辛涼、微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利濕消腫之功效,適合春季養(yǎng)生食用,不但能補充維生素,緩解春困,還對初春常見的咽喉腫痛非常有效。
8、蕨菜
蕨菜又名吉祥菜、龍爪菜。每當冰雪消融、春回大地的季節(jié),正是采蕨的黃金季節(jié)。蕨菜吃起來清脆細嫩,滑潤無筋,味道馨香。家??蔁?、炒、打鹵下面條、做成包子餡等,吃法極多。蕨菜營養(yǎng)豐富,有提神、去油膩、助消化的作用,因此,人們稱蕨菜是“山野菜之王”,“雪果山珍”。
新鮮的蕨菜帶有較重的苦澀味。食用前需要經沸水燙后,再浸入涼水中除去異味。如果少了這個步驟,蕨菜入口就比較苦了。制作得當的新鮮蕨菜口感清香滑潤,再拌以作料,便是一道難得的上乘酒菜。此外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吃法是炒肉絲。
進入四月后,時令已至清明,氣溫日漸升高、雨水增多,因此養(yǎng)生要順應季節(jié)的變化,在飲食上增甘少酸,養(yǎng)肝護肝。喝粥就是很好的調養(yǎng)身體的方式,不僅疏肝理氣、健脾養(yǎng)胃,還能消除春困,令人神清氣爽。
芹菜粥
芹菜150克,粳米100克,將芹菜連根洗凈,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同煮粥服用。
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上火頭痛、眩暈目赤,此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調養(yǎng)肝臟、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桑葚粥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該粥可滋補肝陰、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fā)早白等。
決明子粥
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該粥清肝、明目、通便。
杏仁粥
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xù)煮至熟,然后加少許白糖或食鹽。
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此藥膳還有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有失眠、煩躁癥狀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寫在最后,以上的養(yǎng)生粥并非人人都適合,不同的人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地域、季節(jié)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粥。
進入四月后,時令已至清明,氣溫日漸升高、雨水增多,因此養(yǎng)生要順應季節(jié)的變化,在飲食上增甘少酸,養(yǎng)肝護肝。喝粥就是很好的調養(yǎng)身體的方式,不僅疏肝理氣、健脾養(yǎng)胃,還能消除春困,令人神清氣爽。
芹菜粥
芹菜150克,粳米100克,將芹菜連根洗凈,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同煮粥服用。
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上火頭痛、眩暈目赤,此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調養(yǎng)肝臟、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桑葚粥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該粥可滋補肝陰、養(yǎng)血明目,適用于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fā)早白等。
決明子粥
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該粥清肝、明目、通便。
杏仁粥
杏仁(去皮)20個左右,大米50克。粥快熟時加入杏仁繼續(xù)煮至熟,然后加少許白糖或食鹽。
可止咳定喘、祛痰潤燥。此藥膳還有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有失眠、煩躁癥狀的朋友不妨試一試。
寫在最后,以上的養(yǎng)生粥并非人人都適合,不同的人要根據自己的體質、地域、季節(jié)等選擇適合自己的養(yǎng)生粥。
清明時節(jié),大批的茶葉又到收獲的季節(jié)。龍井做菜味道鮮美,紅茶調味香醇可口,烏龍茶燉湯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小編為大家搜羅了4 道以茶入菜的大菜,一起看看吧!
●鐵觀音燉鴨 ?用大茶壺放入鐵觀音茶葉,開水沖泡一下,潷去水后復加水,泡成茶汁,把茶汁放入電鍋內。將洗凈鴨子去頭去足后分切成塊,放入電鍋中。將鴨肉以沸水浸泡后剔凈內皮,也放進電鍋。再在電鍋內放入黑棗、冰糖、醬油及清水,通上電源燉煮,至鴨肉能用筷子輕松插入即可。起鍋時,撒些鐵觀音茶末以增加香氣,即成。
●紅茶蒸鱸魚 ?先用花雕酒將魚全身抹到后裝盤,倒上事先調制的美極鮮醬油、紅茶末,再撒上紅椒絲、姜絲和蔥段用旺火蒸10分鐘即可上桌。
●茉莉花茶竹筒飯
先將上等的茉莉花茶泡好,將泰國香米、臘腸、臘肉、芋頭、干蔥一起裝入特制的竹筒中,然后倒入茶水一起放入蒸鍋,蒸大概半小時。口味:米飯茶香、竹香四溢,油而不膩,回味無窮。
●龍井炒蝦仁
先將新鮮的河蝦剝皮,放鹽和生粉搓擦,再沸水。上等的龍井茶要先泡好,然后與蝦仁一起放入油鍋內一起烹炒,加少許鹽,即可出鍋。口味:鮮美,吃起來蝦里透著茶的清香,就連其中的茶葉嚼起來也別有味道。
本文導讀: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清明除了祭祖、掃墓和踏青,品嘗美味也是一大特色,那么,清明不可缺少的食物有哪些呢?
原料:河蝦500、花生油1000克(實耗15克)、醋60克、白醬油15克、味精1.5克、蔥、姜各0.5克、白糖50克、細鹽2.5克、黃酒10克、麻油10克。
制作:
1、將鍋燒熱,放花生油,至油八成熱時,把蝦投入鍋里炸。炸至色紅、殼脆即撈起瀝油;
2、原鍋留余油10克,加蔥、姜未、醋、白糖、黃酒、細鹽、麻油、味精、醬油,燒滾后,將油爆蝦入鍋顛翻幾下即可裝盤食用。
蕨菜臘肉
原料:蕨菜400克、臘肉50克、干辣椒、蒜和其他調味品適量。
制作:將新鮮蕨菜摘去幼葉菜苞,搓洗干凈。用鹽腌漬三天后,切段待用,臘肉切成薄片。起鍋放少量油,再放辣椒、大蒜、臘肉片煸炒后,下蕨菜段翻炒調味即可。
香椿芽拌豆腐
原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鹽、酒等調味品適量。
制作:香椿洗凈切碎待用,起鍋下油,把豆腐渣炒透調好味,再加入切好的香椿芽,翻拌炒熟即可。
絲瓜花蜜飲
材料:絲瓜花10克、蜂蜜15克。
做法:
1、將絲瓜花洗凈,放入茶杯內,加開水沖泡,蓋上蓋,浸泡10分鐘后,倒入蜂蜜攪勻即成。
2、服用時,揀去絲瓜花不用。趨熱飲用,每日三次。
功效:清肺平喘。適用于肺熱型支氣管炎、咳吐黃痰、喘息、胸痛、口燥等癥。
銀耳茶
材料: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
做法:做法茶水去渣,銀耳泡開加冰糖燉爛,倒入茶汁攪勻即可。
功效:滋陰潤肺,適用于陰虛久咳、發(fā)熱等患者。
枇杷葉粥
做法:先將枇杷葉用布包入煎,取濃汁后去渣,或將新鮮枇杷葉刷盡葉背面的絨毛,切細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入冰糖少許,煮成稀粥。
功效:清肺、化痰、止咳、降氣,適用于肺熱咳嗽,咳吐黃色膿性痰或咳血、嘔血以及胃熱嘔吐呃逆。
銀耳是很滋補的一種營養(yǎng)品,它的吃法很多,可以做湯,做粥等。不僅美味可口,而且營養(yǎng)豐富。你知道銀耳的功效有哪些嗎?你知道銀耳的做法大全嗎?今天小編為大家總結了幾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銀耳的功效
中醫(yī)認為,銀耳味甘淡性平,歸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適用于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絲,口燥咽干,陰虛型神經衰弱和失眠多夢等。
而且銀耳為藥食兩用之品,藥性平和,服用安全,能清肺之熱,養(yǎng)胃之陰;能補脾開胃,滋潤而不膩滯,有扶正固本和很好的滋補潤澤作用。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銀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粗纖維、多種無機鹽及維生素,其中所含18種氨基酸中有7種為人體必需氨基酸。
銀耳的藥理有效成分是銀耳多糖:主要有酸性多糖、中性雜多糖、酸性低聚糖等組成。
銀耳多糖有明顯抗氧化作用,并具有增強人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作用,還能對抗腫瘤患者因放化療而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銀耳還有擴張冠狀動脈、降低冠脈阻力、改善冠狀動脈的微循環(huán)、增加心肌營養(yǎng)性血流量、降血 脂、降低血液黏度和減少血栓形成等作用。
銀耳的做法大全
銀耳粥
材料:銀耳10克,大米50克。
制作:將銀耳水發(fā)洗凈,切碎與米同煮為粥食用。
功用: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強身的作用,適用于中老年人身體虛弱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及慢性支氣管炎者食用。
百合銀耳粥
材料:鮮百合50克,銀耳10克,大米100克。
制作:將百合洗凈切碎,銀耳用溫水發(fā)開后洗凈切碎,與大米同煮為粥。
功用:百合,味甘性微寒,有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味甘淡性平。
有滋陰潤肺,養(yǎng)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為粥,具有潤肺養(yǎng)陰,健脾生津的作用。
銀百秋梨羹
材料:銀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適量。
制作:將秋梨洗凈去核切小塊,加入水發(fā)銀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時后,食梨喝湯。
功用: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用于干咳少痰者。
沙參銀耳湯
材料:銀耳10克,百合5克,北沙參5克,冰糖適量。
制作:將諸藥煎2次,每次兩碗水成一碗,煎約40分鐘,合并藥液,服時加熱,加冰糖少許,早中晚服用。
功用:有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龍眼銀耳羹
材料:銀耳10克,龍眼肉10克,大棗5枚,冰糖少許。
制作:用溫水將銀耳發(fā)開切碎,龍眼肉及大棗洗凈切碎,加冰糖少許,放碗中蒸1小時食用。
功用:有滋陰養(yǎng)血,益氣安神的功效。
注重事項:有風寒咳嗽或濕熱生痰者忌用。
保存知識:銀耳易受潮變質,裝入瓶中密封保存,放置于陰涼干燥處。
銀耳的吃法
炒
將銀耳洗凈、泡發(fā),掰成小塊,與肉片共炒。此法有補中益氣、調理脾胃之功效。
可用于頭暈耳鳴、胸悶氣短、心律緩慢、周身酸懶、月經不調、惡心厭食、消化呆滯等癥。
蒸
將銀耳洗凈放入瓷杯內,加入適量白糖和水,上屜蒸至呈膠水狀,冷卻到40℃以下即可飲用。
此種食法有滋補效益,可治神經衰弱、精神疲倦、體質虧損、發(fā)育遲緩、腰膝酸軟、黏膜出血等病癥。
拌
將銀耳用涼開水洗凈,再用開水沖洗,掰成小塊,放盤或碗內,加白糖或醋拌勻后即可食用。
此食法具有涼血、清熱、消炎作用,可治高血壓、蕁麻疹、瘀點紫斑、酒精輕度中毒、手足掌心發(fā)燒,以及無名發(fā)熱、全身各處一般性炎癥等。
煮
將銀耳洗凈切作細條做湯喝。此法有運津、利尿效果,可用于煩渴、聲啞、便秘、脫水、尿潴留、各種浮腫病等。
燉
將整個銀耳洗凈,放入肉鍋里燉熟后吃。此食法具有助陽大補效能,對身體衰弱、肌肉萎縮、各種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腎炎、肝病、肺結核等)、貧血、陽痿早泄、遺精、遺尿、閉經、子宮功能性出血等癥均有良效。
泡
將銀耳用涼開水洗凈,放進玻璃瓶內,再倒入涼開水,密封浸泡,一天后便可飲用。
此法除具拌的作用外,還可防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腹痛、小兒驚風、中暑出痧、糞石性腸梗阻、各種熱痢等。
此法亦可外用,對神經性皮炎、稻田性皮炎、接觸性皮炎、各種皮癬、疥瘡、濕疹、外陰瘙癢等有一定效果。
總結: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銀耳的功效有哪些了嗎?你知道銀耳的做法大全了嗎?平時可以自己嘗試一下這些做法,味道都很美味,還能給你帶來許多神奇的功效,何樂而不為呢?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清明時節(jié)皮膚易干燥 應多吃銀耳少吃蕎麥》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qingmingshijieyangshengchangshi/">清明時節(jié)養(yǎng)生常識”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