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與宮頸癌沒有必然聯(lián)系
中國飲食文化與養(yǎng)生的聯(lián)系。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相信關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我們的身體。對于中醫(yī)養(yǎng)生您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宮頸糜爛與宮頸癌沒有必然聯(lián)系”,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文導讀:宮頸糜爛是宮頸癌的前兆?這種說法引起了宮頸糜爛患者的恐慌,其實,宮頸糜爛與宮頸癌沒有必然聯(lián)系。
宮頸糜爛也是女性常見婦科病,這種婦科病一旦出現(xiàn),治療好后也容易復發(fā),有說法認為宮頸糜爛是宮頸癌的癥狀,這樣的說法并沒有依據(jù),但是,患上宮頸糜爛的女性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宮頸健康,預防宮頸糜爛反復發(fā)作。
宮頸糜爛與宮頸癌無必然聯(lián)系
所謂 宮頸糜爛 ,其實就是柱狀上皮異位,只是女性的一種生理現(xiàn)象,無論已婚、未婚都可能出現(xiàn),直到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柱狀上皮退回宮頸內才不會再發(fā)生。
宮頸癌則是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所致,宮頸癌并不能經肉眼辨識判斷,多表現(xiàn)為接觸性出血,宮頸病變既可能是糜爛狀,更可能則是光滑的。
宮頸癌并不是因宮頸糜爛引起,更不可靠宮頸糜爛來判斷,要預防宮頸癌,需要定期進行子宮頸檢查,不過,患宮頸糜爛的女性,宮頸癌發(fā)病率為0.73%,高出健康女性患宮頸癌幾率的0.1%不少,所以,如果患上宮頸糜爛還是要及時就醫(yī),不要自我感覺無明顯癥狀就不理不睬。
宮頸糜爛為什么會反復發(fā)作?
引起宮頸糜爛的原因包括反復人流、不潔性生活及經期過長,經量過多,這些問題都可能導致子宮頸的損傷,引發(fā)炎癥或上皮異味,從而形成糜爛狀。
宮頸糜爛如果沒有特殊的臨床表現(xiàn),并不需要過度治療,動輒進行宮頸癌變前病變治療等,就是典型的過度治療,除了出血、感染,導致宮頸和臨近器官的損傷,更可能反而漏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
當柱狀上皮異味合并感染,發(fā)生白帶增多、異味,并有出血癥狀時,一定要在醫(yī)生指導下正確治療,不要自行用藥,否則加重炎癥,就會導致宮頸糜爛反復發(fā)作。
除此之外,陰道炎癥、流產手術等,也可能引發(fā)宮頸糜爛再度復發(fā),所以,除了治療,平時注意個人清潔,避免致病源,才能有效的避免反復發(fā)作。
女性必知4大措施可保護宮頸
如何保護宮頸健康,預防宮頸糜爛,其實非常簡單,只需記住簡單4點:
1、少使用衛(wèi)生護墊,長期使用護墊會讓外陰透氣不良,從而導致感染,盡量只在經期前后短期使用。
2、性生活應有節(jié)制,并且要避免不潔性行為,避孕套如果質量不過關,也可能導致宮頸糜爛;
3、內褲最好穿棉質的,要單獨清洗內褲,不要使用洗衣機,以免感染細菌;應該在陽光下晾曬,別穿沒曬干的內褲;
4、不要過度清潔,盲目用洗液清洗陰道是大忌,尤其是外陰不適時,胡亂使用洗液可能引發(fā)陰道炎,加重宮頸糜爛;
綜上所述,女性宮頸糜爛總是反復發(fā)作,并非是癌變的前兆,而是自身不注意護理和治療所致,應該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避免飲食刺激等,對宮頸糜爛造成影響。
從上面的文章我們知道,宮頸糜爛與宮頸癌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女性日常生活中要懂得保護宮頸健康,預防宮頸糜爛。
擴展閱讀
宮頸癌前病變
1、宮頸癌前病變有哪些癥狀
1.1、性生活后出血。70%~80%的宮頸癌癥患者都有這一癥狀;
1.2、宮頸糜爛
年輕女性宮頸糜爛經久不治,或是更年期后仍有宮頸糜爛,應該引起重視;
1.3、接觸出血
性生活后出血,或是婦科內診檢查后子宮出血,都是宮頸癌前病變的征兆;四是白帶混血,除上環(huán)引起子宮出血外,女性長期白帶混血應及時檢查。
有80%的宮頸癌前病變可以通過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達到治愈。此外,有性生活的女性必須定期接受婦科檢查,盡量做到對婦科病及時、徹底、規(guī)范治療,平時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性行為注意保健和衛(wèi)生。20歲以下的女性要定期婦科檢查,20歲以上的女性至少堅持每一至兩年一次婦科檢查、陰道鏡檢查。
2、什么是宮頸癌前病變
宮頸癌前病變是指癌癥發(fā)生前該部位發(fā)生的病變,而由此引發(fā)癌癥的病變。宮頸癌前病變即宮頸重度上皮內瘤樣病變(CIN3)。宮頸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有一個漸進的演變過程,時間可以從數(shù)年到數(shù)十年,一般認為這個演變過程經過這樣幾個階段:輕度、中度和重度上皮內瘤樣病變、早期浸潤癌、浸潤癌。
3、宮頸癌前病變是什么原因
3.1、不當?shù)男陨?/p>
沒有性生活的女性,通常不會患上宮頸癌,越早有不當?shù)男陨?往后便越容易引發(fā)宮頸癌。性混亂(包括男、女雙方)、初次性交年齡小,婚產因素、宮頸糜爛、病毒感染(HSV-2,HpV)等為宮頸癌的高危因素。
3.2、HpV感染
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是引發(fā)宮頸癌的主要因素,90%以上的宮頸癌患者伴有高危型HpV感染。當HpV感染持續(xù)存在時,在吸煙、使用避孕藥、性傳播疾病等因素作用下,可誘發(fā)宮頸癌。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就是說從HpV感染發(fā)展到癌前病變即CIN需要相對長的時間,而從CIN發(fā)展到癌同樣也需要較長的時間,定時檢查能夠在其還沒有發(fā)生癌變時發(fā)現(xiàn)并及時治療。
3.3、宮頸炎癥和荷爾蒙分泌異常
若有長期的宮頸損傷、破皮、糜爛、發(fā)炎,都可能轉變?yōu)樵缙诘膶m頸癌細胞。有調查顯示,黃體素(女性的一種荷爾蒙)分泌異常會改變子宮頸上皮細胞的穩(wěn)定性,使其發(fā)生不正常的變化,導致宮頸癌細胞的發(fā)展。
3.4、吸煙
抽煙會增加罹患宮頸癌的機會,因為抽煙會減少身體免疫力而使宮頸癌細胞加速發(fā)展,此外,抽煙產生的一些致癌物質也有可能導致宮頸癌細胞的發(fā)展。
宮頸癌前病變怎么治療
一旦確診為宮頸癌前病變,一定要提高重視。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于緊張,要在戰(zhàn)略上藐視它,戰(zhàn)術上重視它“,即查即治、做好復查和預防可以很好的控制它。
檢出子宮頸癌前病變時,宮頸癌前病變治療是患者最關心的問題。據(jù)研究,CIN1患者有接近60%自然逆轉的機會,所以如果病灶不是太大,只需密切隨訪或局部物理治療,如電灼、激光和微波治療就已經足夠,這種治療只需在婦科門診完成,治療過程基本無痛苦。對CIN2/3患者可通過局部切除法治療,常用的有子宮頸電環(huán)切除術(LEEp)、子宮頸錐形切除術,通過局部切除病灶,既保留了生育功能,又能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像子宮頸電環(huán)切除這種手術只需在局部麻醉下施行,大約5~10分鐘便完成,手術后可能會有一段時間的陰道排液,4~6周手術傷口便愈合,手術后3個月可恢復夫妻生活。
宮頸癌前病變不可怕,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治愈率甚至可以達到100%。專家建議女性朋友們在21歲或有三年性行為后開始進行子宮頸癌篩查直至65歲結束,每年一次子宮頸細胞學刮片檢查。宮頸癌前病變及時檢測診斷,施以合理治療,就能達到預防子宮頸癌的目的。
宮頸癌前病變怎么預防
1、避免發(fā)生婚前過早的性行為、晚婚晚育、嚴格實行計劃生育對于降低宮頸癌的發(fā)病率有重要的意義。
2、定期體檢,尤其是婦科體檢是防治宮頸癌及其他癌癥的有效方法。只要在早期發(fā)現(xiàn)宮頸癌,其治療效果還是非常好。
3、科學、及時治療宮頸糜爛。宮頸糜爛不及時治療或未采用正確方法治療,可造成炎癥長期累積,導致病變組織發(fā)生非典型增生而演變成癌。
4、注意自我保護。平時注意個人衛(wèi)生和性伴侶的衛(wèi)生。如夫妻性生活適度,性生活前后清洗外陰,經期不過性生活,不要做不適當?shù)年幍狼逑吹取?/p>
5、特別要留心宮頸癌的早期信號,如不明原因的性生活時陰道流血,即使是極少量的,也不能忽略。因為這種信號,不是每次性生活后都會出現(xiàn)的。也許半年之后再現(xiàn),但那時腫瘤可能已經進展而失去早期治療的良機。
隨著當代女性在社會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的原因,她們的負重感也在與日俱增。人不能沒有壓力,因為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但是壓力過大也不好,壓力太大,會讓人的身體和心里承受不住,從而引發(fā)各種疾病。所以在負重感加重的今天,對于女性的健康檢查也就變得越來越重要,比如:宮頸癌篩查。
說到宮頸癌,大家也許會很害怕,因為它是個癌癥,錯過了時間就會治不好。雖然如此,宮頸癌還是與我們女性朋友的生活關系密切,它在女性癌癥中屬于高發(fā)性的一種,所以對于宮頸癌篩查就變得很重要。那么什么是宮頸癌篩查呢?
宮頸癌篩查指的是通過液基薄層細胞試劑盒采集宮頸口的脫落細胞,使用全自動薄層細胞制片機制片,并根據(jù)細胞核形態(tài)進行細胞學分類診斷是否具有癌變癥狀
近幾年,國內外對此方法又進行了進一步改進,使其更為簡便。液基細胞取材廣泛,細胞涂片分布均勻,背景清晰,染色層次分明,便于鏡下觀察,明顯提高了陽性細胞的檢出率,如果價格適宜有可能完全代替巴氏涂片。本方法可以觀察上皮細胞,如宮頸鱗狀細胞癌、頸管腺癌2例。本方法除觀察上皮細胞外,還可檢出滴蟲、念珠菌、放線菌、單純皰疹病毒、衣原體等。
宮頸癌是婦女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fā)病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每年全球死于宮頸癌的婦女有20萬,中國占10%左右。近年來宮頸癌發(fā)病率有所上升,且趨于年輕化。研究表明,宮頸癌與HpV感染密切相關,HpV是人類腫瘤發(fā)病中唯一可以完全確認的致癌病毒。現(xiàn)今的研究甚至可以證實:預防HpV感染就可以預防宮頸癌,沒有HpV感染就可以不罹患宮頸癌。所以宮頸癌篩查是那么的重要,若能在病變早期進行篩查,就能阻止癌變的發(fā)生、發(fā)展。宮頸癌篩查的重點就是在無自覺癥狀時期,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在非癌時期及早進行臨床診治,從而預防、阻止癌變的發(fā)生。一句話“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意義在于——可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宮頸癌也許會讓女覺得很可怕,其實可怕的是我們沒有疾病危機意識。如果女性朋友們不再盲目地工作生活,每年都能抽出時間去進行全身檢查,進行宮頸癌篩查,相信這個疾病永遠不會纏上我們。就算不小心感染宮頸癌,那么我們也能做到,最早的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的越早對于宮頸癌的治療越有效。
宮頸癌的治療
1、宮頸癌怎樣治療
1.1、手術治療
手術主要用于早期宮頸癌患者。
常用術式有:全子宮切除術;次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腹主動脈旁淋巴切除或取樣。年輕患者卵巢正??杀A?。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輕患者,屬于特別早期的可行宮頸錐形切除術或根治性宮頸切除術。根據(jù)患者不同分期選用不同的術式。
1.2、放射治療
適用于:中晚期患者;全身情況不適宜手術的早期患者;宮頸大塊病灶的術前放療;手術治療后病理檢查發(fā)現(xiàn)有高危因素的輔助治療。
1.3、化療
主要用于晚期或復發(fā)轉移的患者,近年也采用手術聯(lián)合術前新輔助化療(靜脈或動脈灌注化療)來縮小腫瘤病灶及控制亞臨床轉移,也用于放療增敏。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卡鉑、紫杉醇、博來霉素、異環(huán)磷酰胺、氟尿嘧啶等。
1.4、預后
與臨床期別、病理類型等密切相關。有淋巴結轉移者預后差。宮頸腺癌早期易有淋巴轉移,預后相對較差。總而言之,早期治療預后較好。
2、宮頸癌治療方案
宮頸癌的治療根據(jù)臨床分期、患者年齡、生育要求、全身情況、醫(yī)療技術水平及設備條件等綜合考慮制定適當?shù)膫€體化治療方案。手術主要用于早期宮頸癌患者。對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輕患者,屬于特別早期的可行宮頸錐形切除術或根治性宮頸切除術,其他的行全子宮切除術。中晚期患者采用放射治療,晚期或復發(fā)轉移的患者主要用化療,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卡鉑、紫杉醇、氟尿嘧啶等。
宮頸癌總體上預后較差,一般5年內死亡率高達93%,在治療后5~10年復發(fā)死亡的占5%。早期宮頸癌治療效果較好,但是多數(shù)就診時已經是中晚期。早期時手術與放療效果相近,有效率不超過15%。晚期病例的主要死因有腫瘤壓迫雙側輸尿管引起尿毒癥;癌灶侵犯大血管而引起出血;局部或全身感染;全身重要器官轉移或全身衰竭而死亡。
3、宮頸癌的中藥治療方法
腫瘤雖然是生長在身體的某一局部,但實際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對多數(shù)的腫瘤病人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治問題的,而中醫(yī)由于從整體觀念出發(fā),實施辨證論治,既考慮了局部的治療,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對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癥狀和全身狀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手術固然能切除癌腫,但還有殘癌、或區(qū)域淋巴結轉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運用中醫(yī)中藥術后長期治療,可以防止復發(fā)和轉移;放療、化療治療對消化道和造血系統(tǒng)有相當?shù)母弊饔?運用中醫(yī)中藥治療既能減輕放、化療的副作用,又能加強放療、化療的效果,對于晚期癌癥患者或不能手術和放療、化療的可以采用中醫(yī)中藥治療。
宮頸癌患者如何保養(yǎng)
1、做完宮頸癌的女性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多吃一些補血的食物,比如牛肉、豬肝等食物,多吃高蛋白質、高熱量的食物也是比較好的,忌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議此類患者一定不要吃生蔥、韭菜,更不能抽煙喝酒。
2、術后大家要注意觀察,觀察傷口的愈合狀況,如果出現(xiàn)了什么異?,F(xiàn)象,一定要及時的到醫(yī)院作檢查,這是非常重要的,還要注意術后的坐姿和睡姿,要保證適當?shù)腻憻?這對患者的身體恢復是有很大的影響的,大家要多加注意。
3、對于宮頸癌的女性來說,在術后一定要注意好保養(yǎng)才有助于身體的康復,建議此類患者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保證一個好的心情,出院后要定期的到醫(yī)院做復查,一定要做胸透和血常規(guī)的檢查,這是不可忽視的。
宮頸癌患者如何飲食
手術后,飲食調養(yǎng)以補氣養(yǎng)血,生精填精之膳食,如山藥、桂圓、桑椹、枸杞、豬肝、甲魚、芝麻、驢皮膠等。
放療時,飲食調養(yǎng)以養(yǎng)血滋陰為主,可食用牛肉、豬肝、蓮藕、木耳、菠菜、芹菜、石榴、菱角等;若因放療而出現(xiàn)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腸炎時,則應給予清熱利濕,滋陰解毒作用的膳食,如西瓜、薏苡仁、赤小豆、荸薺、蓮藕、菠菜等。
化療時,飲食調養(yǎng)以健脾補腎為主,可用山藥粉、苡米粥、動物肝、胎盤、阿膠、甲魚、木耳、枸杞、蓮藕,香蕉等。出現(xiàn)消化道反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時,應以健脾和胃的膳食調治,如蔗汁、姜汁、烏梅、香蕉、金橘等。
宮頸癌晚期,應選高蛋白、高熱量的食品,如牛奶、雞蛋、牛肉、甲魚、赤小豆、綠豆、鮮藕、菠菜、冬瓜、蘋果等。
宮頸癌可以艾灸嗎
1、宮頸癌可以艾灸嗎
宮頸癌是可以艾灸的,但要注意的是,艾灸只能作為輔助治療,完全依賴艾灸來治愈宮頸癌是不明智的。艾灸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調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還可以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是一種輔助治療癌癥的有效方法。
2、艾灸治療宮頸癌的效果
2.1、改善臨床癥狀
將200例宮頸癌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102例和對照組98例,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給予艾灸關元、足三里法干預。實驗組艾灸后生活質量中情緒功能、總體健康狀況、惡心嘔吐、食欲喪失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失眠、疼痛、疲倦也有顯著改善,說明運用艾灸治療宮頸癌可以提高晚期腫瘤患者的生活質量。
2.2、減輕放化療毒副作用
將100例接受順鉑化療為主的惡性宮頸癌患者隨機分為A、B兩組各50例,均用止吐藥樞星,A組在化療第1至7天艾灸足三里,B組則不用艾灸。結果控制遲發(fā)性嘔吐A組有效率是非常滿意的,B組有效率稍差些,說明艾灸足三里治療宮頸癌順鉑所致遲發(fā)性嘔吐療效好、經濟、方便、安全。
3、艾灸治療宮頸癌的方法
使用艾灸治療宮頸癌中,取穴,小腹部:關元、中極、曲骨,骶骨部:次髎、中髎、下髎,腰腧。
操作:穴位上覆少許麝香,上覆一分厚之蒜片,用大艾柱各灸三五狀,覺灼痛難忍時去蒜片,以不致起泡為原則,先灸腹部,繼灸骶部,各穴同時著火,初灸三柱,多則發(fā)熱體疲。
說明:如無反應,可加為五柱,間日或二、三日灸一次,痛與流出液(有血、有污液)逐漸減少,疼痛漸減。如見灸后流出液猝然停止,灸炷亦須減少或暫停灸治,因不正常之停止,蓄積于中,久必崩潰也。有灸至二十余次而痛苦解降者,雖有不效,但仍可試驗。
治療宮頸癌的有效偏方
1、方1
北沙參、石斛各20克,黑木耳6克,太子參、女貞子各20克,旱蓮草30克,白芍、雙花各20克,敗醬草30克,川軍炭15克,黑山梔10克,茯苓20克,明黨參30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中、晚期子宮頸癌。
2、方2
甜杏仁10枚,牛乳100毫升,大棗5枚,粳米50克,桑白皮10克,生姜3克。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加入牛乳絞取汁液,大棗去核,生姜切片,備用。先煮桑白皮、姜、棗,煎取湯液,加米煮粥,臨熟時對人杏仁汁,再繼續(xù)煮至粥成,每日2次。杏仁主要成分是脂肪油、蛋白質、各種游離氨基酸,以及杏仁甙。
宮頸癌的食療方
1、香菇黃瓜拌粉皮
主料:香菇50g、黃瓜50g、粉皮250g.
做法:香菇用清水浸泡,切成絲,煮熟;粉皮洗凈,切成片;黃瓜洗凈切成小塊,用沸水燙過,一并放入盆中,加入食鹽、大蒜、胡椒粉、味精等涼拌后即可服食。
用法:每日一劑,分二次食完,連續(xù)服食5~7日。
功效:清熱解毒,可用于祛除宮頸癌患者體內瘀毒。
2、紅莧菜湯
主料:紅莧菜200克。
做法:將紅莧菜洗凈、切碎,加水4碗煎至1碗時,取湯液飲用。
用法:溫服,每日2-3次。
功效:益氣補血,可用于宮頸癌出血。
3、烏龍茶烏梅湯
主料:烏龍茶葉6克,烏梅12克,蜂蜜適量。
做法:將前兩味加水煎湯,取湯液加入適量蜂蜜飲服。
用法:每日1劑,分2次服??砷L期服用。
功效:抗毒性與抗輻射作用,適合化療或放療期間服用。
【概述】
子宮頸癌在世界各地都有發(fā)生,是人體最常見的癌瘤之一,不但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而且是女性各種惡性腫瘤中最多見的癌瘤,但其發(fā)病率有明顯的地區(qū)差異。我國宮頸癌的發(fā)生,在地理分布上的特點是高發(fā)區(qū)常連接成片。各省宮頸癌相對高發(fā)區(qū)的市、縣也常有互相連接現(xiàn)象。總的趨勢是農村高于城市、山區(qū)高于平原。根據(jù)29個省、市、自治區(qū)回顧調查我國宮頸癌死亡率占總癌癥死亡率的第四位,占女性癌的第二位。宮頸癌患者的平均發(fā)病年齡,各國、各地報道也有差異,我國發(fā)病年齡以40~50歲為最多,60~70歲又有一高峰出現(xiàn),20歲以前少見。
【診斷】
根據(jù)病史和臨床表現(xiàn),尤其有接觸性出血者,首先應想到有宮頸癌的可能,應做詳細的全身檢查及婦科檢查,并采用以下輔助檢查:
(一)子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是發(fā)現(xiàn)宮頸癌前期病變和早期宮頸癌的主要方法。但注意取材部位正確及鏡檢仔細,可有5%~l0%的假陰性率,因此,均應結合臨床情況,并定期檢查,以此方法作篩選。
(二)碘試驗 正常宮頸或陰道鱗狀上皮含有豐富的糖原,可被碘液染為棕色,而宮頸管柱狀上皮,宮頸糜爛及異常鱗狀上皮區(qū)(包括鱗狀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潤癌區(qū))均無糖原存在,故不著色。臨床上用陰道窺器暴露宮頸后,擦去表面粘液,以碘液涂抹宮頸及穹窿,如發(fā)現(xiàn)不正常碘陰性區(qū)即可在此區(qū)處取活檢送病理檢查。
(三)宮頸和宮頸管活體組織檢查 在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為Ⅲ~Ⅳ級以上涂片,但宮頸活檢為陰性時,應在宮頸鱗一柱交界部的6、9、12和3點處取四點活檢,或在碘試驗不著色區(qū)及可疑癌變部位,取多處組織,并進行切片檢查,或應用小刮匙搔刮宮頸管,將刮出物送病理檢查。
(四)陰道鏡檢查 陰道鏡不能直接診斷癌瘤,但可協(xié)助選擇活檢的部位進行宮頸活檢。據(jù)統(tǒng)計,如能在陰道鏡檢查的協(xié)助下取活檢,早期宮頸癌的診斷準確率可達到98%左右。但陰道鏡檢查不能代替刮片細胞學檢查及活體組織檢查,也不能發(fā)現(xiàn)宮頸管內病變。
(五)宮頸錐形切除術 在活體組織檢查不能肯定有無浸潤癌時,可進行宮頸錐形切除術。但目前診斷性宮頸錐形切除術已很少采用。當宮頸癌確立后,根據(jù)具體情況,可進行肺攝片,淋巴造影,膀胱鏡,直腸鏡檢查等,以確定宮頸癌臨床分期。
【治療措施】
子宮頸癌的處理分非典型增生,原位癌、鏡下早期浸潤癌,浸潤癌的處理方法
(一)治療原則
1.不典型增生:活檢如為輕度非典型增生者,暫按炎癥處理,半年隨訪刮片和必要時再作活檢。病變持續(xù)不變者可繼續(xù)觀察。診斷為中度不典型增生者,應適用激光、冷凍、電熨。對重度不典型增生,一般多主張行全子宮切除術。如迫切要求生育,也可在錐形切除后定期密切隨訪。
2.原位癌:一般多主張行全子宮切除術,保留雙側卵巢;也有主張同時切除陰道1~2cm者。近年來國內外有用激光治療,但治療后必須密切隨訪。
3.鏡下早期浸潤癌:一般多主張作擴大全子宮切除術,及l(fā)~2cm的陰道組織。因鏡下早期浸潤癌淋巴轉移的可能性極小,不需消除盆腔淋巴組織。
4.浸潤癌:治療方法應根據(jù)臨床期別,年齡和全身情況,以及設備條件。常用的治療方法有放射、手術及化學藥物治療。一般而言,放療可適用于各期患者;Ⅰb至Ⅱa期的手術療效與放療相近;宮頸腺癌對放療敏感度稍差,應采取手術切除加放療綜合治療。
(二)手術治療 采用廣泛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消除。切除范圍包括全子宮、雙側附件、陰道上段和陰道旁組織以及盆腔內備組淋巴結(子宮頸旁、閉孔、髂內、髂外、髂總下段淋巴結)。手術要求徹底、安全、嚴格掌握適應征、防止并發(fā)癥。
(三)手術并發(fā)癥及處理
1.手術并發(fā)癥有術中出血、術后盆腔感染、淋巴囊腫、潴潞留、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輸尿管陰道瘺等。
2.手術并發(fā)癥的處理,近年來,由于手術方法和麻醉技術的改進,預防性抗生素的應用,以及術后采用腹膜外負壓引流等措施,上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已顯著減少。
(四)放射治療 為宮頸癌的首選療法,可應用于各期宮頸癌,放射范圍包括子宮頸及受累的陰道、子宮體、宮旁組織及盆腔淋巴結。照射方法一般都采取用內外照射結合,內照射主要針對宮頸原發(fā)灶及其鄰近部位,包括子宮體、陰道上部及其鄰近的宮旁組織(A)點。外照射則主要針對盆腔淋巴結分布的區(qū)域(B)點。內放射源采用腔內鐳(Ra)或137銫(137Cs),主要針對宮頸原發(fā)病灶。外放射源采用60鉆(60Co),主要針對原發(fā)病灶以外的轉移灶,包括盆腔淋巴結引流區(qū)。劑量一般為60Gy。目前對早期宮頸癌多主張先行內照射。而對晚期癌,特別是局部瘤體巨大,出血活躍,或伴感染者則以先行外照射為宜。
(五)化學治療 到目前為止子宮頸癌對大多數(shù)抗癌藥物不敏感,化療的有效率不超過15%,晚期患者可采用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熕幬锟刹捎?-氟脲嘧啶,阿霉素等進行靜脈或局部注射。
【病因學】
關于子宮頸癌的發(fā)病原因尚不清楚,國內外大量資料證實,早婚、早育、多產及性生活紊亂的婦女有較高的患病率。目前也有認為包皮垢中的膽固醇經細菌作用后可轉變?yōu)橹掳┪镔|。也是導致宮頸癌的重要誘因。
近年來還發(fā)現(xiàn)子宮頸癌與****而傳染的某些病毒有一定關系,如:①人類疤疹病毒Ⅱ型(HSV2),因HSV2抗體檢查在浸潤性宮頸癌的病人中80%~100%陽性;②人類乳頭瘤病毒(HpV),對各類宮頸癌組織進行HpV特異性抗原的檢測,均提示子宮頸癌的發(fā)病與HpV感染有關;③人類巨細胞病毒(CMV)。國內外均有報道,子宮頸癌前病變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CMV抗體滴度均高;動物實驗證明CMV-DNA具有惡性轉化能力。因此,病毒感染成為近年來研究宮頸癌發(fā)病原因的重要課題之一。
【病理改變】
鱗狀細胞癌 子宮頸癌以鱗狀上皮細胞癌為主,約占90%~95%,腺癌僅占5%~10%。但兩者癌在外觀上并無特殊差別,且均發(fā)生在宮頸陰道部或頸管內。
(一)目觀 在發(fā)展為浸潤癌前,肉眼觀察無特殊異常,或類似一般宮頸糜爛。隨著浸潤癌的出現(xiàn),宮頸可表現(xiàn)以下四種類型:
1.糜爛型:環(huán)繞宮頸外口表面有粗糙的顆粒狀糜爛區(qū),或有不規(guī)則的潰破面、觸及易出血。
2.外生型:又稱增生型或菜花型。由息肉樣或乳頭狀隆起,繼而發(fā)展向陰道內突出的大小不等的菜花狀贅生物,質脆易出血。
3.內生型:又稱浸潤型。癌組織宮頸深部組織浸潤、宮頸肥大而硬,但表面仍光滑或僅有淺表潰瘍。
4.潰瘍型:不論外生型或內生型進一步發(fā)展后,癌組織壞死脫落,形成潰瘍,甚至整個子宮頸為一大空洞所替代,因常有繼發(fā)性感染,故有惡臭的分泌物排出。子宮頸癌尤其是腺癌也可向頸管內生長,使子宮頸成桶狀增大,這也是內生型的一種。
(二)鏡查
1.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表現(xiàn)為底層細胞增生,底層細胞不但增生,而且有細胞排列紊亂及細胞核增大、濃染、染色質分布不均等核異質改變。
不典型增生可分為輕、中及重度。①輕度不典型增生(間變I級):上皮細胞排列稍紊亂,細胞輕度異型性,異型上皮占據(jù)上皮層的下三分之一。②中度不典型增生(間變Ⅱ級):上皮細胞排列紊亂,異型性明顯,異型上皮占據(jù)上皮層的下三分之二。③重度非典型增生(間變Ⅲ級):幾乎全部上皮極性紊亂或極性消失,細胞顯著異型性和原位癌已不易區(qū)別。
2.原位癌:原位癌(CIS)又稱上皮內癌。上皮全層極性消失,細胞顯著異型,核大,深染,染色質分布不均,有核分裂相。但病變仍限于上皮層內,未穿透基底膜,無間質浸潤。異型細胞還可沿著宮頸腺腔開口進入移行帶區(qū)的宮頸腺體,致使腺體原有的柱狀細胞為多層異型鱗狀細胞所替代,但腺體基底膜仍保持完整,這種情況稱為宮頸原位癌累及腺體。
3.鏡下早期浸潤癌:鏡下早期浸潤癌在原位癌基礎上,偶然可發(fā)現(xiàn)有癌細胞小團已穿破基底膜,似淚滴狀侵入基底膜附近的間質中,浸潤的深度不超過5mm,寬不超過7mm,也無癌灶互相融合現(xiàn)象,也無侵犯間質內脈管跡象時,臨床上無特征。
4.鱗狀上皮浸潤癌:當癌細胞穿透上皮基底膜,侵犯間質深度超過5mm,稱為鱗狀上皮浸潤癌。在間質內可出現(xiàn)樹枝狀、條索狀,彌漫狀或團塊狀癌巢。
根據(jù)病理切片,癌細胞分化程度可以分為三級:①I級:分化好。癌巢中有相當數(shù)量的角化現(xiàn)象,可見明顯的癌珠。②Ⅱ級:中等分化(達宮頸中層細胞的分化程度),癌巢中無明顯角化現(xiàn)象。③Ⅲ級:未分化的小細胞(相當于宮頸底層的未分化細胞)。
5.腺癌:腺癌來源于被覆宮頸管表面和頸管內腺體的柱狀上皮。鏡檢時,可見到腺體結構,甚至腺腔內有乳頭狀突起。腺上皮增生為多層,細胞低矮,異型性明顯,可見核分裂相。如癌細胞充滿腺腔,以致找不到原有腺體結構時,往往很難將腺癌與分化不良的鱗癌區(qū)別。如腺癌與鱗癌并存時稱為宮頸腺、鱗癌。腺、鱗癌惡性程度高,轉移早、預后差。
【臨床表現(xiàn)】
(一)陰道出血 當癌腫侵及間質內血管時開始出現(xiàn)流血。最早表現(xiàn)為任何年齡的婦女,****后或雙合診后有少量出血或陰道排液增多者。尤其在絕經前后少量斷續(xù)不規(guī)則,晚期流血增多,甚至因較大血管被侵蝕而引起致命的大出血。一般外生型癌出血較早,血量也多;內生型癌出血較晚。
(二)陰道排液 一般多發(fā)生在陰道出血之后,最初量不多,無臭。隨著癌組織潰破,可流漿液性分泌物;晚期癌組織壞死,感染則出現(xiàn)大量膿性或米湯樣惡臭白帶。
(三)疼痛 為晚期癌癥狀。當宮頸旁組織明顯浸潤,并已累及盆壁,閉孔神經,腰能神經等,可出現(xiàn)嚴重持續(xù)的腰骶部或坐骨神經疼痛。盆腔病變廣泛時,可因靜脈和淋巴回流受阻,而導致患側下肢腫脹和疼痛。
【并發(fā)癥】
子宮癌合并妊娠較為少見,國內報導占宮頸癌總數(shù)0.92%~7.05%,國外文獻報道占1.01%。病人可因先兆流產或產前出血而就診,陰道涂片及活體組織檢查可確定診斷,早孕婦女如有陰道流血應常規(guī)窺器檢查宮頸,以及作宮頸刮片細胞學檢查。
妊娠對子宮頸癌的影響,妊娠時由于盆腔內血液供應及淋巴流速增加,可能促進癌瘤的轉移;且在分娩時會發(fā)生癌瘤擴散,嚴重出血及產后感染。妊娠時由于受雌激素影響、宮頸移行帶細胞增生活躍,可類似原位癌病變,但還有定向分化,極性還保持,這些變化產后均能恢復。妊娠期也可能合并原位癌,產后不能恢復。應仔細區(qū)別。
治療方法需根據(jù)癌腫發(fā)展情況和妊娠月數(shù)而定。I期及Ⅱa期而合并早期妊娠者,可用根治術;或先放射治療,待胎兒死亡自然排除后,再行根治術,或繼續(xù)放射治療。早孕者可行剖宮取胎,同時行根治術。各期子宮頸癌合并晚期或已臨產者,均應行剖宮產術,以后再作手術或放射治療。
【預后】
癌瘤患者經治療后臨床癥狀與體征均消失,但經過6個月以上又出現(xiàn)癌征者謂之復發(fā)。治療后3~6個月內仍查有癌存在者應列為未愈。
(一)復發(fā)癌病人的預后 放射治療后復發(fā)的病人死于治療后1年內的數(shù)量最多,約占死亡病人的1/2,即復發(fā)病人的一半以上在治療后1年內出現(xiàn)癥狀。約有88%的復發(fā)病例在治療后3年內出現(xiàn)復發(fā)癥狀。以后死亡率逐漸下降并無規(guī)律性,一般在5年內死亡占死亡總數(shù)的93%,在治療后5~10年復發(fā)死亡的占5%。
(二)宮頸癌復發(fā)后病人生存時間,隨復發(fā)部位不同而異,如陰道斷端或局部復發(fā)者,其生存時間可能早些,據(jù)國外一個醫(yī)院分析200例復發(fā)病人生存時間,半月至一年者50%,1年至2年者32%,超過2年者18%。
(三)復發(fā)部位 頑固未愈病例復發(fā)者總是在原發(fā)部位。復發(fā)癌的位置則較難決定。關于放射治療后宮頸癌復發(fā)部位,據(jù)統(tǒng)計426例,在子宮或陰道上1/3者l12例(26%);陰道下2/3者54例(6%);宮旁和盆壁者18例(43%);遠處68例(14%);不明34例(8%)。
(四)臨床表現(xiàn) 復發(fā)癌的主要癥狀為一例下肢疼痛,腹和盆部酸痛,陰道出血和惡臭白帶。另外隨復發(fā)部位而有不同表現(xiàn),如咳嗽、胸痛、血尿、直腸出血等。伴有:除原發(fā)部位病變外,大多數(shù)可在下腹部或盆壁捫到腫塊,下肢水腫等。
(五)診斷 上述癥狀,體征可作為一般復發(fā)癌的診斷依據(jù)。凡宮頸癌治療后有一側下肢疼痛或下肢水腫,都標志著盆腔內有復發(fā)癌壓迫神經及淋巴或靜脈回流受阻所致。手術后復發(fā)病例較易診斷。但有時未吸收的淋巴囊腫或盆腔炎塊易與混淆,盡早爭取局部穿刺做細胞學涂片及送病理作檢查,以明確診斷。其他身體各部位檢查也很重要。應注意鎖骨上或腹股溝淋巴結是否轉移,如發(fā)現(xiàn)淋巴結腫大發(fā)硬應切取作病理檢查。必要時尚應作胸部x線攝片及胃腸道鋇餐檢查。
(六)治療 診斷確定后對復發(fā)病例的治療仍是手術、化療或放射治療。首先分析以往治療是否合理、恰當、徹底,再根據(jù)復發(fā)者全身與局部情況,選擇適宜的某一療法或綜合療法,對晚期病例應對癥處理。手術后復發(fā)病例可選擇放射治療。
(七)預防 首次治療前應明確診斷,制定合理而切實可行的治療方案,并嚴格執(zhí)行。治療后應定期隨診。這樣,即使有復發(fā)病變亦能早期查出,及早治療。
【轉移與擴散】
子宮頸癌的發(fā)展過程近幾年,通過大量的研究已經明確非典型增生是癌前病變,非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潤癌為一組有連貫性的病變;由早期表面病變非典型增生開始,病因繼續(xù)存在時,將逐漸進展到浸潤癌。經研究還證明,絕大多數(shù)宮頸癌是逐漸而不是突然發(fā)生的,癌前病變往往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可逆的,然后進入表面的原位癌階段,此時期又可持續(xù)多年,在此期沒有臨床癥狀,可用宮頸及頸管的細胞學刮片檢查發(fā)現(xiàn),并經活體組織檢查方法得出診斷。在癌前期階段,異常的細胞不侵犯間質,更不發(fā)生轉移,如果在這時發(fā)現(xiàn)并給以極積治療,治愈的機會是非常高的。但宮頸癌已變成浸潤癌以后,則發(fā)展很快,如果不經治療,病人可在2~5年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