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喝粥好時節(jié) 七款養(yǎng)生粥預防疾病
夏季是養(yǎng)生的好時節(jié)。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隨著時間的失衡,養(yǎng)生這個話題走入大眾視野,養(yǎng)生關系著你、我、他的生活質量。有沒有更好的飲食養(yǎng)生方法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秋季是喝粥好時節(jié) 七款養(yǎng)生粥預防疾病”,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秋季是喝粥的最佳時機,囚禁氣溫逐漸轉涼,但人極易出現(xiàn)倦怠、乏力等。此外很多人會在這季節(jié)轉換的時候患上感冒。所以此時期一定要做好保健養(yǎng)生工作,預防各種疾病的發(fā)生。喝粥是最佳選擇,那么秋季喝什么粥養(yǎng)生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款秋季養(yǎng)生粥,一起來看看。
1、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再煮成粥。菊花具有散風疏肝明目等功效,對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2、銀耳粥
銀耳10克浸泡半天,粳米100克,大棗5枚,粳米加水適量,煮沸后放入銀耳、冰糖同煮為粥。適用于肺虛咳嗽,痰中帶血,慢性便血者。
3、白果腐竹粥
很多人不清楚白果是什么,白果也叫銀杏。營養(yǎng)價值特別高。白果12克,腐竹50克,粳米100克。將白果去殼去心,同腐竹、粳米同煮為稠粥,可健脾、益肺、清熱。白果有斂肺定喘、燥濕止帶、益腎固精、鎮(zhèn)咳解毒等功效;腐竹為豆制品,營養(yǎng)豐富。這款粥比較適合冠心病、高血壓、婦女帶下等癥。
4、鯽魚糯米粥
鯽魚在全國各地哪里都有賣,糯米可以補中益氣還有暖脾胃的作用。鯽魚1-2條,糯米30-45克,姜片適量,煲粥服用。煮粥時最好將紗布縫成袋狀,把鯽魚裝入與糯米同煮,以免魚骨掉進粥里。糯米同樣能補中益氣、緩中和胃;鯽魚有和胃實腸、通陰利水之功用。
5、百合銀耳粳米粥
百合銀耳湯很多人都喝過,特別是女性朋友們。但是這款粥很多人就沒吃過了。銀耳5-10克,先浸泡發(fā)漲;粳米100克,新鮮百合60克,加入適量冰糖同煮,有清心潤肺之功。粳米有較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功能;銀耳養(yǎng)胃生津;百合則潤燥除煩,對熱病后余熱未盡、慢性咳嗽、胃陰不足等癥狀較適合。
6、芝麻粥
芝麻50克,粳米100克,芝麻炒熟磨成細粉,待粳米煮成粥后拌入同食,適合頭暈目眩、大便干結者食用。
7、梨子粥
梨子2只,粳米100克,加水同煮成粥,待粥煮好后放入冰糖50克,吃梨食粥。該粥具有潤肺御燥止咳功效,可作為秋季常食粥品。
yS630.Com相關推薦
粥是秋季早餐的首選,秋季喝粥能滋養(yǎng)腸胃,那么秋季養(yǎng)生粥有哪些?秋季養(yǎng)生適合喝什么粥,你知道嗎?下面為您介紹九款秋季養(yǎng)生粥,每天一碗粥讓你健康過秋季!
一、胡桃粥
宋代《海上名方》中錄:本粥通過補骨益肺健脾而使氣血充盛,潤燥生津,肌膚潤澤,形體健美,烏須黑發(fā)。而核桃仁所富含的植物脂肪中的亞油酸,更被視為滋味潤肌膚的美容劑,它可以令皮膚滋潤光滑,富于彈性。故常食此粥不僅有潤膚之功,且有排石之能,但大便溏薄者不宜。
材料:糯米1/3杯,胡桃5個,紅棗1個。
做法:將胡桃夾開把瓤取出,泡在水里,將其薄皮剝去并搗碎。將紅棗去核并用水浸泡后搗碎。將胡桃、紅棗、糯米加適量水放在小鍋里煮。煮好后用鹽或糖調味即可。
二、紅棗銀耳粥
銀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銀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于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
材料:粳米100克,銀耳(干)25克,棗(干)15克,蓮子10克,枸杞子10克,白砂糖10克。
做法:干銀耳用冷水浸泡半天,擇洗干凈;紅棗洗凈,泡軟去核;蓮子、枸杞分別洗凈,泡軟備用;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紅棗放入,先用旺火燒沸;轉小火熬煮至八成熟時加入銀耳、蓮子、枸杞、白糖,稍煮即可。
三、番薯粥
番薯是人們常食之佳蔬。《綱目拾遺》載,番薯可補中、和血、肥五臟。中醫(yī)認為,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能將水谷化生為氣血,滋養(yǎng)榮潤面部肌膚,使人容光煥發(fā)。本粥便據(jù)其健脾胃,和氣血之功,來達到潤膚悅色之效果。
材料:紅薯2個,大米適量,水適量,食用油幾滴。
做法:將紅薯洗凈,去皮切丁,大米淘洗干凈,用水泡一小會兒。鍋里燒水滾開后,滴入幾滴油,將大米煮開,倒入紅薯丁。再次大火煮開,轉小火,不時攪動,20分鐘后粥熟瓜軟。
四、山藥栗子粥
栗子具有良好的養(yǎng)胃健脾、補腎強筋、活血止血的作用,尤其適用于老年人腰腿酸痛、關節(jié)痛等。而山藥栗子粥結合了山藥與栗子、紅棗、枸杞等食材的滋補功效,對于補腎養(yǎng)腎效果非常好。
材料:山藥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紅棗7枚。
做法:山藥去皮。紅棗洗凈,栗子去皮。山藥切成均勻大小的塊。鍋里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淘洗干凈后放入鍋中。放入山藥和紅棗。煮到40分鐘時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鐘即熟。
五、南瓜百合粥
南瓜營養(yǎng)成分豐富,脂肪含量較低,易于消化和吸收,還可通便。配合滋陰潤肺的百合,具有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
材料:百合3顆,大米100克,糯米50克,南瓜少許。
做法:南瓜切小塊,百合一片片剝開,放清水里漂洗干凈,備用大米、糯米淘洗后加水和南瓜,放入電飯鍋中,按煲粥一小時煲至半小時后,加入百合再過半小時,百合南瓜粥就出鍋啦。
六、菊花粥
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于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癥,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材料:菊花末15克,粳米100克。
做法:菊花去蒂,研成細末備用。梗米加水適量,用武火燒沸,改用文火慢熬,粥將成時調入菊花末,稍煮片刻即可。
七、枸杞胡蘿卜紅棗粥
胡蘿卜可提高呼吸道抵抗力,紅棗能補益脾胃,還能養(yǎng)血安神、益氣生津、滋補肝胃;枸杞則有良好的滋陰、明目功效。枸杞胡蘿卜紅棗粥養(yǎng)生降火,適合體質較差、易感冒的人群。
材料:大米100克、新鮮胡蘿卜50克、決明子20克、枸杞5克、紅棗50克,鹽、雞精、蔥段、姜片適量。
做法:材料準備好后,根據(jù)食量水要一次加足,胡蘿卜切成小塊備用。將炒鍋燒熱后倒入決明子以文火炒黃。用旺火把水燒開后將大米、胡蘿卜和紅棗下鍋,再用小火燒開加入炒好的決明子、姜等配料悶煮,40分鐘后即可食用。
八、紅棗桂圓黑米粥
紅棗桂圓黑米粥具有開胃益中,健脾暖肝,明目活血,滑澀補精的功效,對于少年白發(fā)、婦女產后虛弱、病后體虛以及貧血、腎虛均有很好的補養(yǎng)作用。
材料:紅棗8顆,桂圓干16顆,黑米30克,大米70克,水適量。
做法:黑米、大米淘洗干凈,用清水浸泡半小時(也可以省掉這一步)。紅棗和桂圓干用水沖洗干凈。黑米、大米加入到陶瓷煲中,加入適量清水,中火煮開,將紅棗和桂圓干加入,轉小火熬制45分鐘左右(根據(jù)喜好的程度來熬制)。
九、山藥薏米芡實粥
山藥、薏米、芡實是同氣相求的兄弟,都有健脾益胃之神效。但用時也各有側重,山藥可補五臟,脾、肺、腎兼顧,益氣養(yǎng)陰。又兼具澀斂之功。薏米,健脾而清肺,利水而益胃,補中有清,以去濕濁見長。芡實,健脾補腎,止瀉止遺,最具收斂固脫之能。有人將三藥打粉熬粥再加入大棗,以治療貧血之癥,療效顯著。
材料:山藥粉30克,芡實粉30克,薏米粉30克。
做法:取山藥粉、芡實粉、薏米粉各等量,先用溫水調開,然后放入鍋內加水煮,最好邊煮邊攪拌,以免糊鍋,15至20分鐘左右即可煮熟。
秋季天氣涼爽,最適合養(yǎng)生進補,秋季喝粥是不錯的養(yǎng)生方法之一,粥易于消化和補充營養(yǎng),那么秋季適合喝什么粥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幾款養(yǎng)生粥,防病祛病特別有效,大家不妨多喝。
赤豆粥
做法: 粳米250克,赤豆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赤豆粥具有消水腫、補血健脾的作用。適用于水腫、腳氣足腫、貧血等病癥。
扁豆粥
做法: 粳米250克、白扁豆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扁豆粥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止瀉的作用。適用于中暑所致的吐瀉、食欲不振等病癥。
雞蛋花粥
做法: 新鮮雞蛋花10朵,粳米6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稀粥。雞蛋花粥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潤燥的作用。此粥是我國民間藥食兩用的保健食物,尤其小兒更為適宜,并對濕熱引起的下痢赤白、痢疾厚重及泄瀉等病癥有較好的療效。
苡仁粥
做法: 粳米250克,苡仁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苡仁粥具有健脾除痹、利水滲濕的功效。適用于食欲不振、腹瀉、水腫及皮膚扁平疣等病癥。
百合粥
做法: 百合50克,粳米l00克,冰糖8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百合粥具有潤肺止咳、養(yǎng)心安神、滋陰清熱的作用。適用于老年慢性氣管炎、肺熱或肺燥干咳、涕淚過多、熱病恢復期余熱未消、精神恍惚、坐臥不安,以及神經衰弱、肺結核、更年期綜合征等病癥。
絲瓜粥
做法:絲瓜100克,粳米250克,豬油10克,精鹽3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絲瓜粥具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的作用。適用于熱病、身熱煩渴、痰喘咳嗽、腸風痔瘺、崩帶、血淋、疔瘡、乳汁不通、癰腫等病癥。
黃瓜粥
做法:黃瓜500克,糯米、蜂蜜各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黃瓜粥具有清熱解毒、解渴、利水的作用。適用于熱病、身熱口渴、黃疸、浮腫、熱痢等病癥。
綠豆粥
做法:粳米250克,綠豆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綠豆粥具有清暑、健脾、解毒的作用。適用于糖尿病口渴、中暑及皮膚瘡癤等病癥。
荷葉粥
做法: 粳米250克,鮮荷葉半張煮成粥。荷葉粥具有清熱解暑、涼血止血的作用。適用于夏季中暑所致的頭昏惡心、腹脹便溏、不思飲食及吐血、鼻出血等病癥。
入秋后,天氣漸漸轉涼,這個時候也是疾病的高發(fā)期,感冒、扁桃體炎、支氣管炎和肺炎發(fā)病率有所上升。呼吸道疾病已經進入了高發(fā)期。專家表示,隨著氣溫逐漸下降和晝夜溫差增大,呼吸道不斷遭受到刺激,導致功能紊亂與失調,抵抗力下降,細菌、病毒乘虛而入,引致呼吸道感染。所以在秋季要特別注意預防呼吸道疾病,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款秋季養(yǎng)生粥,預防呼吸道疾病,一起來看看吧。
參芪山藥粥
材料:黨參、黃芪各15克,山藥半斤,糯米50克。
做法:把黨參、黃芪洗凈,加5碗水煮約一小時,撈去藥渣,再放入切片山藥與糯米,熬煮約30分鐘。
功效:有助于補肺、健脾、益氣,改善疲倦乏力、少氣懶言、便溏腹瀉等癥狀。
杏仁川貝百合粥
材料:杏仁、百合各30克,川貝15克,糯米50克。
做法:把杏仁、川貝、百合洗凈,加適量水煮約1小時,撈去藥渣,再放入糯米,煮約30分鐘。
功效:可降氣、潤肺,止咳,改善咳嗽有痰、胸悶少氣、口干舌燥等癥狀。
滋陰銀耳粥
材料:沙參3克,山藥250克,玉竹、麥冬各12克,紅豆15克,白木耳8克。
做法:把沙參、玉竹和麥冬放入藥袋中,加適量水熬煮約40分,湯汁備用。之后將紅豆放入鍋內,加水浸泡一小時,開大火煮滾,轉為小火,煮10分鐘后,熄火燜約一小時。藥湯開大火,加入紅豆、山藥、白木耳及適量糖,煮滾后轉為小火,熄火后燜約20分鐘。
功效:可滋陰清熱,益氣養(yǎng)血,改善疲倦少氣、干咳少痰、口干舌燥、煩熱多汗、排便干結等癥狀。
黃芪紅棗粥
材料:取黃芪12克,紅棗15枚,粳米60克。
做法:先加水煮黃芪約半小時,取汁加入紅棗及粳米煮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黃芪補氣,提高免疫力;紅棗養(yǎng)血安神。
胡蘿卜山藥粥
材料:取胡蘿卜200克,山藥200克,粳米60克。
做法:將胡蘿卜及山藥切成小塊狀,先將粳米加水煮粥,半熟時加入胡蘿卜及山藥,再煮成粥。
功效:胡蘿卜可提高呼吸道抵抗力,山藥健脾助消化,對脾胃弱、少食多病的人有益。
麥冬杞子粥
材料:取麥冬12克,杞子15克,粳米50克。
做法:麥冬加水煮20分鐘,取汁加枸杞子及粳米煮粥,早晚各服一次。
功效:麥冬養(yǎng)陰補腎;枸杞子培補肝腎。對生長發(fā)育落后、易呼吸道感染的寶寶有益。
健康貼士:
專家建議早晚外出時最好多備一件外套,便于隨時添減衣物。居室內要多開窗通風,加快空氣流通,保持空氣新鮮。室內濕度的調節(jié)則可通過晾濕毛巾和衣物來提高濕度,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加濕器,有利于控制室內濕度的恒定。如果出現(xiàn)感冒、發(fā)熱癥狀了要及時就醫(yī),做到對癥下藥,千萬不要盲目用藥。
粥食有的重在散風去熱、甘潤降火、消煩解燥;有的重在養(yǎng)胃健脾、益肺寧心、滋陰潤燥;有的重在潤肺養(yǎng)肝、益精生血、壯腎強筋,都不失為保健佳品。經常服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抗老防衰、延年益壽,對中老年人尤為適宜。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七款營養(yǎng)粥,有效去除秋燥,安然度秋。
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于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腰酸腿軟等。
土豆粥
土豆100克,去皮,清洗干凈,切成小塊,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yī)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中的功效,此粥適用于胃燥、胃痛、便秘等。
蘋果粥
蘋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健胃等作用,適用于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大便干結、高血壓等。
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加米煮成粥。菊花粥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于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癥,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防治作用。
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凈曬干,炒熟研細,每次取25克,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加蜂蜜1匙,熬至粥稠食用。
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壯筋骨的作用。此粥能滋養(yǎng)五臟,潤燥通便,適用于肝腎不足、虛風眩暈、風痹、癱瘓、大便煤結、病后虛贏、須發(fā)早白、婦女產后乳少等。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陰、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于陰虛內熱燥咳、氣陰兩虛等。
胡蘿卜粥
胡蘿卜150克,去皮,清洗干凈,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中醫(yī)認為,胡蘿卜性味甘、平,具有下氣利胸膈、補中安五臟的作用,此粥適用于便秘、腸胃不適、飽悶氣脹、消化不良等。
秋季天氣逐漸變冷,而人們都會熬上一鍋熱氣騰騰粥來暖身體,秋季喝粥不僅能可以不睡,而且還益氣生津。如果在熬粥的同時在其中加上一些食材,那么對人體更是十分的有好處,下面的這些粥正適合秋季,健脾強心,一起來看看。
山芋粳米粥:
山芋與粳米同煮成粥,秋季常喝,可預防高血壓、動脈硬化及過度肥胖等癥,尤其適合體虛多病的老年人喝。
木耳粳米粥:
將木耳、粳米加冰糖同煮成粥,即為木耳粳米粥。多喝此粥可收到潤肺生津、滋陰養(yǎng)胃、補腦強心的保健作用。
山藥枸杞粥:
將山藥、枸杞、冰糖、小蔥一起熬煮,秋季多喝,可收到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虛益精及清熱明目的功效。
桂圓粟米粥:
將桂圓肉與粟米熬成粥,具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之功,對失眠、多夢、易醒及乏力、心悸等癥有一定效果。
枸杞粳米粥:
將枸杞與粳米共煮,可起到補益肝腎、養(yǎng)陰明目的作用,尤其適用于老年人肝腎不足,腰膝酸軟,耳鳴眼花等癥。
胡蘿卜粳米粥:
秋季氣候干燥,人的皮膚、口唇容易干裂,此時可以喝些胡蘿卜粳米粥,把切碎的胡蘿卜與粳米共煮成粥即可。秋季常喝此粥,還有健胃、補脾、助消化的作用。
芝麻大米粥:
將搗碎的芝麻與大米一同煮粥,或將芝麻炒熟研末,拌粥而食,可以潤肝肺、去秋燥,對秋季中老年人易發(fā)的咳嗽、便秘等癥有一定的療效。
黃芪淮山藥粥:
秋季多喝黃芪、淮山藥、粳米煮成的粥,能益血補氣、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對倦怠乏力,口渴便溏及遺精等癥有很好的效果。
生地麥冬粥:
將生地黃50克,麥冬(去芯)40克,粳米50克,金錢枝桔餅30克,共煮成粥,即為生地麥冬粥。此粥具有清熱涼血、口干舌燥、養(yǎng)陰生津等功效,對秋季肺燥干咳、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有較好的療效。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秋季是喝粥好時節(jié) 七款養(yǎng)生粥預防疾病》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xiajishiyangshengdehaoshijie/">夏季是養(yǎng)生的好時節(jié)”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