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款秋冬養(yǎng)生粥做法 滋補養(yǎng)身健脾胃
冬季滋補養(yǎng)生粥。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比祟惖臍v史長河中,圍繞養(yǎng)生有非常多的名句流傳,不注意平日的養(yǎng)生,好比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如何避開有關飲食養(yǎng)生的認識誤區(qū)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十款秋冬養(yǎng)生粥做法 滋補養(yǎng)身健脾胃”,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現(xiàn)在正值秋冬換季時節(jié),天氣漸漸變冷,早晚溫差很大,此時正是保護你溫軟腸胃的關鍵時刻,切勿趁涼貪食各種油膩辛辣食品,要尋找適合自己的粥品來養(yǎng)胃。那么你知道秋季養(yǎng)生粥有哪些嗎?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滋補養(yǎng)身的10款秋季養(yǎng)生粥,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赤小豆粥】
赤小豆50克、米100克、白糖少許。赤小豆和米同放鍋中,大火煮開,改用文火熬煮,食用時,放入白糖即可。
功效:有清熱利尿、止渴之功效。 可適用于糖尿病及血虛患者。
【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加水適量,同煮成粥。
功效:具有滋補肝腎、明目補虛等作用。適用于中老年人視物模糊、腰酸腿軟等病癥。
【黑芝麻粥】
黑芝麻6克,粳米50克,蜂蜜適量,水煮成粥。
功效: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壯筋骨的作用。適用于癱瘓、大便燥結(jié)、病后虛羸、記憶力衰退等癥。
【核桃粥】
取核桃肉15克,粳米100克。將粳米洗凈,與核桃肉一同放入鍋內(nèi),加白糖適量、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轉(zhuǎn)用文火熬煮至熟即可。
功效:此方具有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之功效。適用于腰膝酸軟、小便頻數(shù)、大便燥結(jié)等癥。
【麥門冬粥】
取麥門冬1 5~30克,粳米100~200克。冰糖適量。先將麥門冬用水煎,去渣留汁,再將粳米放入汁中。煮成粥,加適量冰糖即可。
功效: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適用于干咳燥咳、勞嗽咯血、口干、口渴,及心煩失眠、身熱夜甚等。
【胡蘿卜粥】
取新鮮胡蘿卜切碎素油煸炒,加100克米和水煮粥。
功效:能健胃、補脾,助消化。因胡蘿卜中含有胡蘿卜素,人體攝入后可轉(zhuǎn)化為維生素A,適于皮膚干燥、口唇干裂者食用。
【蘋果粥】
蘋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具有生津、潤肺、除煩、解暑、健胃等作用。適用于氣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大便干結(jié)、高血壓等病癥。
【紅棗糯米粥】
山藥、苡仁、荸薺、大棗、糯米同煮,放入適量白糖。
功效:有健脾胃、益氣血、利濕止瀉、生津止渴之功效,適用于病后體弱及貧血、營養(yǎng)不良、食欲不振等。
【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再同米煮成粥。
功效:具有散風熱、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適用于預防秋季風熱型感冒,對心血管疾病
【鮮藕粥】
粳米250克,鮮藕100克,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功效:具有清熱生津、開胃進食、涼血止血的作用。適用于口渴口臭、咳痰咯血等。
相關閱讀
在寒冷的冬季,腸胃是最脆弱的,受到寒冷襲擊,導致腸胃疾病高發(fā),所以在冬季要很好地保護你的腸胃。那么你知道冬季養(yǎng)胃吃什么嗎?今天小編推薦給大家10款冬季養(yǎng)生粥,滋陰健脾胃,趕緊來看看吧!
1.健腦核桃粥
材料:大米、小米、銀耳、核桃仁、冰糖。
做法:將銀耳水泡一小時后洗凈摘成小朵,黃蒂兒去掉不要;將所有原料倒入鍋中,放入適量天然礦泉水,煮至粥表面浮出粥油,再加入白糖煮化即可。
養(yǎng)生功效:健腦益智、養(yǎng)心悅脾。
適合人群:所有人群
2.五谷養(yǎng)生粥
材料: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各1大匙,紅棗10粒,桂圓10粒,粳米100克
做法:蕎麥、薏米、黑米、芡實、脫皮綠豆、糙米、紅豆、麥仁洗干凈后泡水兩個小時。桂圓去殼。紅棗、粳米洗凈待用。上述原材料一起入高壓鍋,加上1500ML的水,蓋蓋壓閥,大火噴氣后,關火。等到氣全部泄光后,再開火煮至噴氣,再關火。如此,噴氣三次后即可。喜食甜的,食用時可以加糖,但是最好是紅糖,補血益氣效果最佳。
養(yǎng)生功效:粥香味美、養(yǎng)氣生津、養(yǎng)胃暖身。
適合人群:所有人群
3.米仁蓮子百合粥
材料:米仁50克,蓮子30克(去心),百合20克,粳米60克,紅糖少許。
做法:先將米仁、蓮子、百合洗凈,加少許水煮開,再加入粳米,小火煮至稠,再加入少許紅糖調(diào)味。
養(yǎng)生功效:滋陰補虛、健胃止瀉。
適合人群:腸胃較差人群
4.白蘿卜粥
材料:白蘿卜1個,粳米100克,紅糖或鹽和味精少許。
做法: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加水煮30分鐘左右,再加洗凈的粳米用旺火燒開,再用小火煮至稠,用紅糖或鹽和味精調(diào)味。
養(yǎng)生功效:開膈順氣、健脾化痰。
適合人群:感冒人群
5.雪梨生地粥
材料:雪梨2個,生地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生地加少許水一起煮,熬出生地汁后,將渣去除,再將雪梨洗凈切片,和生地汁一起煮,最后加入洗凈的粳米小火熬至稠。
養(yǎng)生功效:雪甜粥香、清熱生津、養(yǎng)陰合胃。
適合人群:咽喉不適人群
6.羊肉粥
材料:羊肉280克,粳米100克。
做法:先將羊肉洗凈切碎備用,再將洗凈的粳米加適量水煮至半熟時,倒入羊肉,同煮至熟。
養(yǎng)生功效:冬季喝羊肉粥,可益氣補虛、溫溫中暖下的作用,對于陽氣不足、久病體弱、氣血虧損、形寒肢冷、腰膝酸軟者尤為適宜。健康人食用,亦能增進食欲,增強體質(zhì),提高抗寒能力。
適合人群:中老年人群
7.銀耳粥
銀耳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硫,鈣,鐵,鎂等營養(yǎng)物質(zhì),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常用于治肺熱咳嗽、肺燥干咳、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胃炎、大便秘結(jié)等癥。
做法:大米50-100克,銀耳5克,同煮成粥,煮熟后再加入蜂蜜25克即可。
8.玉米燕麥粥
燕麥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鈣、磷、鐵等營養(yǎng)元素。而玉米中含維生素B1、維生素B6較多。此粥對女性豐乳有利,宜多吃。
做法:燕麥(仁)100、玉米(粉)150克。先將燕麥仁去雜質(zhì)洗凈,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煮至熟而開花。再用冷水調(diào)成的稀玉米糊徐徐倒入煮熟的燕麥仁鍋內(nèi),用勺不停攪勻,燒沸后改用小火稍煮即可。
9.胡蘿卜粳米粥
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胡蘿卜性溫、味甘,性平,適用于便秘,腸胃不適,消化不良、夜盲癥、高血壓、飽悶氣脹等癥。
做法:以切碎的胡蘿卜150克,大米100克同煮成粥即可。
10.蓮藕糯米粥
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蓮藕具有清熱涼血、健脾開胃、滋陰潤肺、益血生肌、止血散瘀等功效。
做法:蓮藕100克,大米50克,先將蓮藕洗凈切碎,然后與糯米同煮成粥,煮熟后加適量蜂蜜即可。
春季萬物復蘇,雖是個好季節(jié),但是也是疾病的高發(fā)疾病各,很多疾病也會在春季復發(fā),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春季的保健。喝粥可以防病養(yǎng)生,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適宜在春季食用的十款養(yǎng)生粥膳。
紅棗粥
做法:
取紅棗50克,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早、晚溫熱服食。
效用:紅棗具有良好的補益作用,能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久病體虛、脾胃功能薄弱煮服食??梢娂t棗粥對美容護膚也是大有益處的。
胡蘿卜粥
做法:
先將胡蘿卜1~2根(按喜好定)洗凈切成細絲,沸水稍微煮過后,與植物油、蔥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時,加入炒好的胡蘿卜同煮。起鍋時撒些香菜、芝麻油,頓覺一股誘人的清香便鉆入鼻孔,令人食指大動。
效用:胡蘿卜粥,富含維生素A,凡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膚干燥、夜盲癥、高血壓者,可經(jīng)常食用此粥。
芹菜粥
做法:
每次用120克芹菜,加水熬煮,取汁與粳米150克,煎煮成粥,稍溫飲服。
效用: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肝火上升,出現(xiàn)頭痛眩暈等癥。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菊花粥
做法:
菊花5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先將菊花煎湯,再將粳米同煮成粥,待粥將成時,加冰糖融化。
效用:中老年人在春季食用些菊花粥,不僅可治風熱頭痛,眩暈耳鳴,而且久服還能使人肢體輕松,耳聰目明,延緩機體衰老。
山藥粥
做法:
以鮮山藥100~200克,洗凈切片,與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
效用:山藥味甘平,是一種性味平和的滋補脾、肺、腎的食物?,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山藥含有淀粉酶、糖蛋白及自由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C等,具有滋補效果。中老年人在春季經(jīng)常食用些山藥粥,補益頗多。
玫瑰花粥
做法:
最好采用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尚未開放的小小玫瑰花蕾,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都含苞在尚未開放的花蕾之中。用新鮮梗米熬制成粥,煮熟后加入適量的小玫瑰花蕾,待粥熬成淡淡的粉紅,即可食用。
常食玫瑰花粥,可悅?cè)巳蓊?,使皮膚細膩有致,還可治療肝氣郁結(jié)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zhèn)靜、安撫、抗憂郁的功效。
豬肝綠豆粥
做法: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凈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再加調(diào)味品。
效用:此粥補肝養(yǎng)血、清熱明目、美容潤膚,可使人容光煥發(fā),特別適合面色蠟黃、視力減退、視物模糊的體弱者。
決明子粥
做法:
炒決明子10克,大米60克,冰糖少量。先將決明子加水煎煮取汁適量。然后用其汁和大米同煮,成粥后加入冰糖即成。
效用:該粥清肝、明目、通便。對于目赤紅腫、畏光多淚、高血壓、高脂血癥、習慣性便秘等效果明顯。
芝麻粳米粥
做法:
芝麻50克炒熟研末,待粳米100克煮成粥后,拌入芝麻末同食。
效用:此粥對肝腎功能不足、習慣性便秘等癥有良好療效。
桑葚粥
做法: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效用:該粥可以滋補肝陰、養(yǎng)血明目。適合于肝腎虧虛引起的頭暈眼花、失眠多夢、耳鳴腰酸、須發(fā)早白等癥。
春季養(yǎng)胃吃什么?進入春季,百花盛開,看著這一處處美景,你都會不經(jīng)感嘆,但是如果在這個美好的季節(jié)里,你的胃不好,那豈不是很難受呢?胃不好吃什么養(yǎng)胃呢?春季養(yǎng)胃就顯得特別的重要,飲食養(yǎng)胃是不錯的方法,專家提醒,春夏交替之季更應注意飲食調(diào)養(yǎng),以保健康。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幾款春季養(yǎng)生粥,有助于呵護胃部健康,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薄荷粳米粥
薄荷15克,粳米100克,先將薄荷煎15分鐘取汁備用,將粳米煮粥,待粥將成時對入薄荷汁并加入冰糖適量。中老年人春季吃薄荷粳米粥,可以清心怡神,疏風散熱,幫助消化。
芝麻粳米粥
芝麻50克炒熟研末,待粳米100克煮成粥后,拌入芝麻末同食。此粥對肝腎功能不足、習慣性便秘等癥有良好療效。
芹菜粳米粥
芹菜100克連根洗凈,加水煮,取汁與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早、晚食用。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頭疼、眩暈、目赤,常吃此粥可平肝降壓。
菊花粳米粥
菊花50克,粳米100克,先將菊花煎湯,再將菊花湯與粳米同煮成粥。此粥對中老年人風熱頭痛、肝火目赤、眩暈耳鳴等癥有良好療效。
胡蘿卜粥
先將胡蘿卜1~2根(按個人喜好定)洗凈切成細絲,沸水稍微煮過后,與植物油、蔥花、姜末等佐料炒后待用。用100克粳米加水煮粥,快熟時,加入炒好的胡蘿卜同煮。起鍋時撒些香菜、芝麻油,頓覺一股誘人的清香便鉆入鼻孔,令人食指大動。胡蘿卜粥,富含維生素A,凡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膚干燥、夜盲癥、高血壓者,可經(jīng)常食用此粥。
玫瑰花粥
最好采用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尚未開放的小小玫瑰花蕾,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都含苞在尚未開放的花蕾之中。用新鮮梗米熬制成粥,煮熟后加入適量的小玫瑰花蕾,待粥熬成淡淡的粉紅,即可食用。常食玫瑰花粥,可悅?cè)巳蓊?,使皮膚細膩有致,還可治療肝氣郁結(jié)引起的胃痛,對情緒方面還有鎮(zhèn)靜、安撫、抗憂郁的功效。
薺菜粳米粥
先將粳米100克入鍋內(nèi)加水煮沸,再放入薺菜100克同煮粥。此粥有預防春季常見病的作用。
生姜秈米粥
生姜25克洗凈切末,秈米100克洗凈,飴糖150克,清水1升,三味入鍋內(nèi)同煮成粥食之,溫補和胃健脾。
紅棗50克,粳米100克,同煮成粥。此粥性平和,養(yǎng)血安神,補虛健脾胃。
韭菜粳米粥
先將韭菜50克洗凈切碎待用,再將粳米100克淘凈煮沸,加入韭菜同煮至爛,早晚各服一次。此粥辛辣,溫胃助陽,有促進生發(fā)作用。但陰虛體質(zhì)、身患瘡瘍者不宜食用。
香菇秈米粥
水發(fā)香菇100克,秈米100克,熟牛肉適量切小丁,同煮成粥后加入蔥姜末和豬油、鹽、味精、胡椒適量食之。此粥可輔助治療蕁麻疹、慢性胃炎等。
春季萬物復蘇,雖是個好季節(jié),但是也是疾病的高發(fā)疾病各,很多疾病也會在春季復發(fā),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好春季的保健。喝粥可以防病養(yǎng)生,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適宜在春季食用的十款養(yǎng)生粥膳。
紅棗粥
取紅棗50克,粳米100克,同煮為粥,早、晚溫熱服食。
做法:
效用:胡蘿卜粥,富含維生素A,凡食欲不振或消化不良、皮膚干燥、夜盲癥、高血壓者,可經(jīng)常食用此粥。
做法:
效用:春季肝陽易動,常使人肝火上升,出現(xiàn)頭痛眩暈等癥。病患者或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對降低血壓、減少煩躁有一定好處。
做法:
效用:中老年人在春季食用些菊花粥,不僅可治風熱頭痛,眩暈耳鳴,而且久服還能使人肢體輕松,耳聰目明,延緩機體衰老。
山藥粥
以鮮山藥100~200克,洗凈切片,與粳米100克同煮粥食用。
玫瑰花粥
最好采用經(jīng)過脫水處理的尚未開放的小小玫瑰花蕾,所有營養(yǎng)物質(zhì)都含苞在尚未開放的花蕾之中。用新鮮梗米熬制成粥,煮熟后加入適量的小玫瑰花蕾,待粥熬成淡淡的粉紅,即可食用。
豬肝綠豆粥
新鮮豬肝100克,綠豆60克,大米100克,食鹽、味精各適量。先將綠豆、大米洗凈同煮,大火煮沸后再改用小火慢熬,煮至八成熟之后,再將切成片或條狀的豬肝放入鍋中同煮,熟后再加調(diào)味品。
做法:
效用:該粥清肝、明目、通便。對于目赤紅腫、畏光多淚、高血壓、高脂血癥、習慣性便秘等效果明顯。
芝麻粳米粥
芝麻50克炒熟研末,待粳米100克煮成粥后,拌入芝麻末同食。
桑葚粥
桑葚30克(鮮桑葚用60克),糯米60克,冰糖適量。將桑葚洗干凈,與糯米同煮,待煮熟后加入冰糖。
現(xiàn)在是由冬轉(zhuǎn)春的時節(jié),正值春節(jié)期間,養(yǎng)生要多喝湯!那么二月適合煲什么湯呢?此時煲的湯要適應時節(jié)的變化,具體二月適合煲什么湯?下面小編推薦十款適合二月食用的養(yǎng)生湯。
1、胡蘿卜豬肝湯
材料:胡蘿卜,豬肝,各種調(diào)味品。
做法:把豬肝和胡蘿卜一起洗干凈,然后把豬肝成切成片越薄口感會越好,把胡蘿卜切成絲,鍋里用燒開水備用,等水開的時候再把胡蘿卜放進走煮,后放豬肝,因為豬肝比胡蘿卜容易煮爛。
功效:補血、明目、養(yǎng)肝,適用于春季肝火旺的問題,對緩解春困,預防頭暈腦花等都能起到一個很好的食補的作用。
2、香菇雞翅湯
材料:香菇200克、雞翅400克、蔥姜適量、八角一個、紹酒1小勺、鹽胡椒粉各3克。
做法:雞翅加一塊姜,放入冷水中煮開,撈出備用;香菇?jīng)_洗干凈,去蒂。用小刀在香菇頂端斜著切上四刀,切出星星的形狀。鍋中倒入清水或者高湯,將雞翅、香菇、蔥姜等一同倒進去。大火煮開,并加入紹酒,轉(zhuǎn)用小伙煮20分鐘。
功效:增強人體免疫力,起到良好的防病抗病功效。
3、花膠紅棗燉雞
材料:花膠80~100克、瘦老母雞1只、紅棗8個、生姜3片。
做法:花膠浸泡8小時,置有姜、蔥、紹酒的沸水稍滾片刻,再浸泡1小時,切塊;母雞宰洗凈,去臟雜、尾部,亦可去皮,切塊;紅棗去核。一起下燉盅,加溫水1500毫升(約6碗量)和紹酒半匙,加蓋隔水燉約3小時便可。進飲方下鹽,為4~5人量。
功效:這是冬末春初的養(yǎng)生湯飲?;z性平和且味甘、咸,有補腎益精、滋養(yǎng)筋骨的功效。雞肉能溫中、益氣、補精、添髓;紅棗能養(yǎng)血健脾益胃。合而為湯有滋陰潤燥、補腎養(yǎng)顏、健筋強骨之功,尤宜中老年人和女性養(yǎng)生之用。
4、百合銀耳肉排骨湯
材料:豬排骨250克、鮮百合40克(干百合15克)、銀耳15克。
做法:百合去蒂,拆成片狀洗凈,如果使用干百合的話,用溫水泡10分鐘;銀耳用水泡發(fā)后,去蒂撕成小塊;排骨洗凈,用開水焯去血水后撈出沖洗干凈,瀝干待用;在砂鍋內(nèi)放入3大湯碗水和所有材料,燒開后轉(zhuǎn)小火煲2小時,用鹽和蔥花調(diào)味即可。
功效:用百合、銀耳和排骨煲制的湯有滋陰潤燥的作用,不僅可以潤肺清熱、益氣健脾,還具有很強的美容功效。這是一款適合全家人飲用的春季靚湯。
5、黃豆文蛤豆腐湯
材料:黃豆30克、文蛤300克、豆腐200克、食鹽2茶匙、姜5克、白胡椒粉1/2茶匙、水適量。
做法:將鮮活文蛤放入清水中,加入1茶匙鹽浸泡3小時,之后沖洗凈泥沙,瀝干水分待用。干黃豆用清水浸泡6小時,豆腐切小塊備用。泡好的黃豆放入鍋內(nèi)加水煮熟,鍋中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姜片爆香,倒入文蛤,炒至開殼。然后加適量清水,開鍋后加入煮熟的黃豆、豆腐,調(diào)入1茶匙鹽和白胡椒粉,再煮3分鐘,出鍋即可。
功效:鮮嫩可口的豆腐是食藥兼?zhèn)涞氖称罚哂幸鏆?、補虛等多方面的功能,常吃豆腐可以保護肝臟,增加免疫力并且還有解毒作用。
6、天麻白芍生蠔湯
材料:天麻20克、白芍10克(中藥店均有售),生蠔肉300克,西芹50克,生姜4片。
做法:各物分別洗凈。藥材、生蠔稍浸泡;西芹切段。先把藥材下瓦煲,加清水20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滾沸后改文火煲約1個半小時,棄藥渣留藥液,改為武火下生蠔,再下西芹、鹽和油便可。
功效:天麻白芍煲生蠔有滋陰益血、養(yǎng)肝補腎、祛風止顫的功效,此湯可安神平肝潛陽。
7、瘦肉蛋花枸杞湯
材料:枸杞1斤,瘦肉100克,雞蛋1個,生姜一塊。
做法:枸杞清洗干凈,摘下葉子,枸杞莖切成段;鍋里放3~4碗水,放進姜片和枸杞莖,大火煮開后轉(zhuǎn)慢火煮15分鐘;轉(zhuǎn)大火,把提前用鹽、油腌好的瘦肉和枸杞葉放進鍋里;接著加入切得很薄的胡蘿卜片,不用蓋蓋子,煮5分鐘,放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枸杞葉中醫(yī)稱之為天精草,含有與果實(枸杞子)單位量近似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其性味甘寒,枸杞素有護肝明目,清熱舒肝的食療作用。適合初春養(yǎng)肝食用。
8、波菜豬肝湯
材料:菠菜1把、豬肝250克、油、鹽、姜、白醋。
做法:豬肝切薄片,放進大碗,加入沒過豬肝的水,滴入幾滴白醋,浸泡15分鐘后用流動水沖洗至沒有血沫為止;菠菜清洗干凈,切兩段;生姜刮皮后切姜絲。燒鍋開水,放菠菜焯水,撈出,放進涼水中浸泡。重新燒開一鍋水,放進菠菜、豬肝、姜絲,淋少許油,豬肝熟透后放鹽調(diào)味即可。
功效:中醫(yī)指出,菠菜性甘涼,具有補血止血、利五臟、滋陰平肝、助消化、清理腸胃熱毒的功效,對肝氣不舒的輔助治療常有良效。
9、黃豆芽大骨湯
材料:豬骨、黃豆芽、紅蘿卜、姜片、全貝干、蔥花、鹽、胡椒粉適量。
做法:豬骨洗凈;黃豆芽摘去根部,洗凈;紅蘿卜切塊,全貝去掉黑黑的部分,泡去沙子。豬骨用沸水煮出血水。取一湯煲放入適量的水,燒沸后加入豬骨、姜片和全貝先煲。煲至湯色濃白時加入紅蘿卜塊煲30分鐘左右,再加入黃豆。所有材料再煲10-15分鐘左右,下鹽調(diào)味。
功效:豬骨煮湯能壯腰膝,益力氣,補虛弱,強筋骨。黃豆芽味甘、性涼,入脾、大腸經(jīng);具有清熱利濕、消腫除痹、祛黑痣、治疣贅、潤肌膚的功效。春季上火的人可以多喝這款湯。
10、薏米白胡椒豬肚湯
材料:豬肚1個,腐竹少許,薏米50克,棗干3個,食鹽、生姜、白胡椒、食用油、料酒少許。
做法:將豬肚切條,生姜切片,薏米和紅棗放入水中浸泡一會兒,用刀在紅棗上劃兩刀備用,腐竹切段備用;取鍋放入清水,下入生姜與豬肚,再加入少量料酒,開大火煮3-4分鐘后撈出,將水倒掉;將豬肚、紅棗、薏米、腐竹等一起放入鍋中,下入白胡椒粒,可多放一些,放入足夠的水,淹沒食材后開大火煮沸,轉(zhuǎn)小火燉煮一小時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早春潮濕微冷,煲薏米白胡椒豬肚湯可以養(yǎng)胃暖胃。
二月適合煲什么湯?二月已是早春時節(jié),養(yǎng)生以養(yǎng)肝為先,不妨多喝養(yǎng)肝湯,除了以上十款養(yǎng)生湯外,你可以多喝番茄雞蛋湯、枸杞葉豬肝湯、胡蘿卜排骨湯等。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十款秋冬養(yǎng)生粥做法 滋補養(yǎng)身健脾胃》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蕚涞摹?a href="/dongjizibuyangshengzhou/">冬季滋補養(yǎng)生粥”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