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口無憂:中成藥香口手冊
六十老人養(yǎng)生口決。
“心靜乾坤大,心安理數(shù)明,只有理性的清靜才能大智大慧,大徹大悟?!别B(yǎng)生從歷史上的玄虛傳說,已經(jīng)進入大眾百姓視野,不注意養(yǎng)生,將為我們的生活埋下悲劇的種子。有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xiàn)養(yǎng)生保健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香口無憂:中成藥香口手冊”,歡迎您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助益!
口味異常是指患者自覺口中味覺異常,如口酸、口苦、口咸等等,這往往是在臟腑發(fā)生病變時出現(xiàn)。因此,患者口味異??勺鳛橹嗅t(yī)診治疾病的依據(jù)之一。中成藥對口味異常有一定療效,可辨證選用下列中成藥治療。
中成藥內治法
口臭:口臭是指口中出氣有臭味。中醫(yī)辨證治療口臭分為以下三型:
胃熱上蒸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臭,口渴飲冷、口舌生瘡糜爛、牙齦赤爛腫痛、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當以清胃泄熱為治,可選用黃連上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三黃片,每次4片,每日3次口服;或牛黃清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痰熱壅肺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氣腥臭,胸痛胸悶、咳嗽痰黃粘稠,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當以清熱宣肺為治,可選用羚羊清肺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清氣化痰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復方魚腥草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腸胃食積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中酸臭,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大便溏薄或瀉下不爽,小便短少,舌淡苔厚濁膩,脈滑。當以消食化積導滯為治,可選用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大山楂丸,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或木香檳榔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復方雞內金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
口苦:口苦患者常有心煩易怒、頭暈頭痛、目赤脅痛、小便黃短、大便偏干、舌邊尖紅等,可用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丹梔逍遙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夏枯草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沖飲;或茵梔黃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
口酸:口酸是指口中自覺有酸味,甚者他人聞之有酸氣。
肝胃不和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中發(fā)酸、嘈雜吞酸、食少納呆、噯氣、脅肋脹痛,舌淡苔薄脈弦。當以疏肝和胃為治,可選用調胃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沉香化氣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宿食停滯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中發(fā)酸、或噯氣酸腐、納呆惡食、脘腹脹滿舌淡苔厚濁膩,脈滑。當以消食化積導滯為治,可選用枳實導滯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保和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香砂養(yǎng)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曲麥沖劑,每次1袋,每日3次沖飲。
口咸:是指口中自覺有咸味,有時伴有咸味痰涎排出、咽干口燥、頭暈耳鳴、五心煩熱、腰膝酸軟、夜寐不安、多夢盜汗、小便短赤,舌紅苔少脈細數(shù)。當以養(yǎng)陰益腎為治,可選用知柏地黃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大補陰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滋陰甘露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口淡:口淡是指口中味覺減退,患者自覺口內淡而無法嘗出食物滋味,伴不欲飲食、神形疲憊,短氣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當以健脾益氣,芳香和胃為治,可選用參苓白術散,每次10克,每日3次沖飲;或人參健脾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香砂六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口膩:是指口舌粘膩,滯澀不爽。
寒濕困脾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中粘膩、口淡不渴、不思飲食、胃脘滿悶、肢困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當以健脾利濕為治,可選用平胃散,每次10克,每日3次沖飲;或理中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良附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濕熱中阻型:主要表現(xiàn)為口中粘膩滯澀、口氣穢濁、食不知味、口干不欲飲、脘腹脹滿、胃納減退,舌紅,苔黃膩,脈滑。當以清熱利濕為治,可選用甘露消毒丹,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六合定中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或清胃黃連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
中成藥外治法
1.黃連膠囊:將黃連2粒,去掉膠囊衣,研為細末,清水調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臭、口苦。
2.黃芩片:黃芩片3粒,研為細末,清水調為糊狀,分成兩份,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3―5天。可清熱解毒,適用于口臭、口苦。
3.金匱腎氣丸:取本品1丸,研細,用清水適量調為稀糊狀,分成兩份,置于傷濕止痛膏上,外敷雙足心涌泉穴,每日1換,連續(xù)3-5天??蓽啬I益氣,適用于口咸、口淡。
4.傷濕止痛膏:吳茱萸適量,研為細末,用清水適量調勻,外敷肚臍或雙足心涌泉穴,傷濕止痛膏固定,每日換藥1次,連續(xù)5-7天。
yS630.Com相關推薦
引起口臭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在進行治療時應針對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下面可歸納幾個方面來進行治療。
1.肺胃郁熱,外邪凝滯,肺胃郁熱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紅腫疼痛,涕黃,苔少,舌紅,脈細數(shù)。
治則:清熱瀉火
方藥:蘆薈湯加減:蘆薈10克,甘草5克,麥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荊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癥見口臭、口干,牙齦紅腫,消谷善饑,舌紅苔黃少津,脈滑數(shù)。
治則:消熱瀉火
方藥:清胃散加減:黃蓮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蘇梗10克,犀角20克先煎)。
3.腸腑實熱:癥見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煩,舌紅苔黃或黃燥,脈滑數(shù)。
治則:滋陰清熱通便
方藥:小承氣湯加味:生大黃15克,白芍10克,枳實10克,厚樸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檳榔10克。
4.腎陽不足:口臭、形體消瘦、腰膝酸軟、口燥咽干。
治則:養(yǎng)陰滋腎
方藥:左歸飲加減:熟地10克,山藥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麥冬10克,龜板10克烊沖,杜仲10克。
另外,全身性疾病還可引起口臭的如鼻淵、肺癰、咳血、肺癆、消渴、關格(尿毒癥),積聚(肝昏迷)等都會出現(xiàn)不同的口臭。
生理性方面口臭則可由于喝酒、饑餓、吸煙、說話太多,精神緊張也會引起單純性口臭,而最常見的一個原因是因吃大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洋蔥、咖喱和酒精飲料在有些人也會經(jīng)由血液循環(huán)到肺呼出難聞的“氣味”。
平素有口臭的疾患者,如癥狀較輕,不妨用霍香3g、薄荷1.5g、白菊花6g、綠茶少許、沸水泡代茶飲服。具有芳香悅脾,生津止渴化濁之妙,帶來清新的口氣。
禁忌:特別在服藥期間,忌大蔥、韭菜、蒜苗、茶葉蛋蛋黃、煮蛋蛋黃、油氽物如油條、油氽排骨等、橘子、巧克力雪糕水等。
值得一提的是節(jié)食也會導致口臭,是緣于節(jié)食消耗體內儲備的脂肪,代謝出丙酮氣息,還有一種是因遺傳引起;有些婦女在月經(jīng)來臨也會口臭或口臭加重;一些藥物也會引起口臭。所以在治療口臭時首先要搞清病因,去除病灶,消除炎癥,根據(jù)不同病因辨證用藥。
秋季正是吃海鮮季節(jié),這時候吃,價格公道,小編準備做道蒜香辣味青口貝,肉質肥美,味道也是很贊,接下來就跟小編來學習青口貝的做法吧。
【蒜香辣味青口貝】
【主料】
青口貝400克
【輔料】
辣椒適量、鹽適量、蒜頭適量、香醋適量、醬油適量
【做法】
1.備料青口貝,香蔥,辣椒,蒜頭。
2.鍋里加水下細鹽煮開。
3.將青口貝下鍋燙至開殼。
4.再將開殼后的青口貝剝去一邊的貝殼,擺盤備用。
秋季海鮮菜蒜香辣味青口貝
5.再將蒜頭,辣椒,香蔥改至細碎后,加入香醋及少許的醬油調成汁。
6.再將調好的汁淋在貝肉上面即可。
7.這樣子一份蒜香青口貝就完成。
秋季海鮮菜蒜香辣味青口貝
小貼士
青口貝是易熟的食材,注意開殼后即可夾出鍋。這貝類肉質是越煮越老的。
青口的營養(yǎng)價值
防治粥狀動脈硬化和高血壓,或提取維生素D3,治療佝僂病等。
用于虛勞羸瘦、眩暈、盜汗、陽痿、腰痛、呈血、崩漏、帶下、癭瘤、疝瘕等癥。
秋季海鮮菜蒜香辣味青口貝
青口的食用效果
虛勞傷憊 精血衰少 吐血久痢 腸鳴腰痛
總結:青口貝的做法有多種,吃多了湯菜、蔥油后,今天可以改一下口味,蒜香的青口貝,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手足口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嬰幼兒疾病,它的傳播速度是比較快的,我們應該要做好預防工作,首先我們要注意嬰兒的個人衛(wèi)生,然后要避免嬰兒跟有手足口病的嬰兒玩耍,而且定期的對嬰兒的玩具進行消毒處理,然后注意嬰兒居住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等,然后發(fā)現(xiàn)嬰兒有手足口病就需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的幾個要點
1、應教育兒童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做到勤洗手,不喝生水,不食生、冷、不潔的食物等。
2、在流行季節(jié)和地區(qū)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避免和手足口病患兒接觸。
3、保持居家、教室等場所衛(wèi)生,居家、教室等場所要經(jīng)常通風換氣。
4、定期對玩具、兒童個人衛(wèi)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減少感染機會。
5、關注兒童體溫變化并時常查看口腔、手及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疹,發(fā)現(xiàn)有類似癥狀后,要采取立即送診、居家觀察等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
6、托幼機構和學校做好晨午檢工作,如出現(xiàn)手足口病病例,應按要求采取停班、停園措施,家長應給予理解與配合,防止手足口病的傳播蔓延。
7、如果手足口病患兒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不退、精神萎靡、呼吸淺促、心率加快、四肢溫度下降等現(xiàn)象,需提高警惕,及時到條件較好的醫(yī)院就診。
手足口病的日常護理
1、在家休息,多點睡眠,不要帶著去出去公園或者游樂場玩。帶出去玩,小孩比較疲勞,往往會使病情加重或者使病情時間延長。另外,這病是有傳染性的,帶去共場所也不是很道德。在樓下或家里散步或者輕度的活動則是可以的。
2、口腔皰疹多時會很疼,所以吃的東西要軟,或者是流質的食物如粥,面條,果汁,糖水等,如果小孩不怎么吃食物,則能量可能不夠,這時,小孩喜歡什么就給什么,比如糖、雪糕、巧克力等,不用太忌諱,零食也沒有關系,只要不太硬或者太辣。
3、注意觀察病情變化,比如,多測幾次體溫,觀察精神狀態(tài)等等。
4、家中的玩具、小孩的衣被最好在太陽下曬一曬,餐具最好每天消毒柜高溫消毒,單存紫外線消毒的效果可能不是很好。家中保持適當?shù)耐L。
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約40%的癌癥患者與飲食習慣、食物加工、烹飪方法等因素有關。只要我們合理飲食,許多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今天我們?yōu)榇蠹医榻B4則預防癌癥的飲食原則:
食物多樣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飲食一定要合理,不應偏食,注意食物的多樣化。要多吃淀粉類食物,如各種豆類、谷類、植物類根莖等,食物中的淀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堅持每天吃400~800克的蔬菜、水果可以使癌癥的危險性下降20%;也要攝取魚肉、藻類食物,將飲食的平衡維持在堿性程度,因為癌細胞喜歡在酸性的環(huán)境下生活。
減少紅肉的攝入量
紅肉會增加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fā)生率,每天攝入量應少于90克,最好用魚和家禽代替紅肉。同時,要限制高脂肪飲食,尤其是動物脂肪,食用油應該選擇植物油、如橄欖油等。
限制高鹽飲食
高鹽的飲食會增加胃癌的患病率。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該小于6克。
不吃燒焦的食物
烤肉、烤魚時應避免將肉汁燒焦。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及熏肉只能偶爾食用。經(jīng)常更換烹調方法。
魷魚作為一種美食,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什么熗爆魷魚卷、鐵板燒魷魚、翡翠魷魚、麻辣魷魚等等不一而足,甚至在街頭的燒烤攤上,烤魷魚也是最受歡迎的燒烤品種之一。
魷魚,也稱柔魚、槍烏賊。它和墨魚、章魚等軟體腕足類海產(chǎn)品在營養(yǎng)功用方面基本相同,都是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等,并含有十分豐富的諸如硒、碘、錳、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魷魚中含有豐富的鈣、磷、鐵元素,對骨骼發(fā)育和造血十分有益,可預防貧血。魷魚除了富含蛋白質及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外,還是含有大量牛黃酸的一種低熱量食品??深A緩解疲勞,恢復視力,改善肝臟功能。其所含的多肽和硒等微量元素有抗病毒、抗射線作用。中醫(yī)認為,魷魚有滋陰養(yǎng)胃、補虛潤膚的功能。
你知道嗎,每100克魷魚的膽固醇含量高達615毫克,是肥肉膽固醇含量的40倍、全脂奶的44倍、墨斗魚的3.4倍、帶魚的11倍、雞胸肉的7.7倍、豬瘦肉的7倍、羊瘦肉的6.15、牛瘦肉的6.75倍、豆制品的615倍。
但是,魷魚雖然是美味,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適合吃。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癥、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及肝病患者就應慎食。魷魚性質寒涼,脾胃虛寒的人也應少吃。魷魚是發(fā)物,患有濕疹、蕁麻疹等疾病的人忌食。
導讀:很多中成藥已經(jīng)成為人們家庭必備藥品,那么在使用中成藥時,就要注意一些安全原則了。
很多中成藥已經(jīng)成為人們家庭必備藥品,那么在使用中成藥時,就要注意一些安全原則了。
以下為大家列出四個安全使用中成藥的原則,供您參考:
1、注意中成藥中的西藥成分,避免疊加用藥。
目前我國約有200多種中成藥中含有西藥成分,雖然比例不大,但很多老百姓缺少專業(yè)經(jīng)驗,不了解藥物成分,容易與西藥疊加服用,造成嚴重不良反應。
2、讀懂藥品說明書。
拿到中成藥后,首先仔細閱讀藥品說明書,了解該藥的特殊服用禁忌、飲食禁忌、對癥人群以及可能產(chǎn)生的不良癥狀,然后再根據(jù)自身情況決定是否吃藥。
3、吃中成藥要做到中病即止。
除了一些治療慢性病或者補益類的中成藥可以在醫(yī)囑下吃一階段外,大部分疾病在病情好轉后,都要立即停藥,不可長期服用。有些藥的毒性雖小,但長期蓄積可致中毒。
4、避免經(jīng)驗用藥。
很多人會憑借別人的推薦、對藥名的簡單理解以及以往的親身經(jīng)驗自己當起醫(yī)生,甚至私自增加用藥量。但因為體質、患病原因、具體癥狀的不同,在用藥方面要特別注意,否則會出現(xiàn)過猶不及,適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