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胸按摩 9個穴位趕走平胸做傲人公主
老人養(yǎng)生按摩穴位。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古往今來,人們都普通注意養(yǎng)生!養(yǎng)生關系著每一個的生活質量。關于養(yǎng)生保健,我們要掌握哪些知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豐胸按摩 9個穴位趕走平胸做傲人公主”,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豐胸的方法有很多種食療、藥物、器材、按摩,而按摩就是最省時省事的豐胸方法,但是按摩最關鍵的就是要找準穴位,只要穴位精確才能有好的效果。豐胸按摩應該按哪些穴位?
豐胸按摩
豐胸按摩的穴位
壇中穴:通暢身體經絡之氣,豐胸。
位置: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壓穴位約5秒后松開,一天按60次,每次按10下左右,在洗澡或洗澡后做的效果最佳。
期門穴:可化淤解郁、讓胸部血液循環(huán)有助豐胸。還可治療乳痛、肋間神經痛、肝炎。
位置:左右乳頭正下方第六肋間內端處。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一次按壓10下左右,每天有空有就按,睡前按摩更好。
膻中穴:豐胸美肌,刺激膻中穴可以最直接地激活雌性激素的分泌,是豐胸按摩中不可缺少的穴位。
位置:在左右乳房內側之間的正中央,用手指按下有輕微的疼痛感即是。
按摩方法:將手指按在膻中穴上,用指腹緩緩地按下,動作持續(xù)3秒,力道慢慢由重變輕,一次按壓5下。一天10次左右,有空就按吧,泡澡的時候按一下更好噢!
少澤穴:豐胸、促進乳腺暢通。還可改善產后乳汁過少、乳腺炎、中風昏迷。
位置:小指指甲根部外側的地方。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面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一次按壓10下,一天6-8次左右。
天溪穴:可有效令乳腺發(fā)達,按壓刺激天溪穴,能令乳腺發(fā)達,胸部變得更豐盈。此穴是進行豐胸按摩不可忽略的穴位之一。
位置:位于乳頭向外延長線上,將手的虎口張開,正對乳房四指托住,拇指對著乳房外側兩處,肋骨與肋骨之間的地方,就是天溪穴。
按摩方法:打開雙手,托著乳房,拇指剛好按在天溪穴上,從外往內,左右兩側同時緩緩地輕輕地按壓。每天有空就可以進行按壓。睡前,沐浴前后按壓效果較好。
按摩保健是一種通過按摩手法按摩相應的穴位達到的效果,不同的按摩手法按摩不同不同的穴位就有不同的功效,你知道按摩也可以補腎嗎?按摩哪些地方可以養(yǎng)腎呢?
按摩手法
按摩耳部補腎十法
穴位按摩1、拎耳屏:
雙手合指放在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痛為限。每次3-5分鐘。此法可治療頭痛、頭昏、神經衰弱、耳鳴等疾病。
穴位按摩2、掃外耳:
以雙手把耳朵由后向前掃,這時會聽到擦擦聲。每次20下,每日數次。只要長期堅持,必能強腎健身。
穴位按摩3、拔雙耳:
兩食指伸直,分別伸入兩耳孔,旋轉180度,反復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鳴響,一般拔3-6次。此法可使聽覺靈敏,并有健腦之功。
穴位按摩4、鳴天鼓:
兩掌分別緊貼于耳部,掌心將耳孔蓋嚴,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錯扣擊頭后枕骨部,即腦戶、風府、啞門穴,耳中咚咚鳴響如擊鼓。
該方法有提神醒腦、寧眩聰耳之功效,不僅可作為日常養(yǎng)生保健之法,而且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耳鳴、眩暈、失眠、頭痛、神經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療效。
穴位按摩5、摩耳輪:
以食指貼耳廓內層,拇指貼耳廓外層,不分凹凸高低處,相對捏揉。如果發(fā)覺痛點或結帶不舒服處,表示對應的器官或肢體有病變的可能,適度多多捏揉可治病。日久,痛點消失說明局部病變有好轉。
此法不拘遍數,做2~5分鐘,以耳部感到發(fā)熱為止。耳輪處主要有頸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應區(qū)。
此法有健腦、強腎、聰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陽痿、尿頻、便秘、腰腿痛、頸椎病、心慌、胸悶、頭痛、頭昏等疾病。
豐胸按摩手法
精油豐胸步驟
1、虎口朝內雙掌平貼于乳房上方,以中間三指向外側拉開三十下。
2、虎口朝外,四指由外往內(避開乳暈)畫大圈按摩乳房,左右各一百圈
3、虎口朝外,中指與無名指兩指由外往內(避開乳暈)在乳暈周圍畫小圈按摩乳房,左右各一百圈。
4、虎口朝內雙掌托胸,涂按摩霜(避開乳暈),往上輕擠乳房五十下。
5、雙掌輪流(避開乳暈)向上推拍單側乳房,每邊各三十下。
6、掌心朝上(避開乳暈),雙手輪流抓提單側乳房,左右各一百下。
7、兩手同時將雙乳向上抓起五十下(并可輕微加上按壓乳房周圍十二點穴道)。
結語:看完文章相信MM們都學會了豐胸按摩方法吧,小編推薦MM們想豐胸最好就是按摩和食療,因為這兩種方法不會有副作用不會對MM們的身體造成損傷。
豐胸按摩法
鷹窗穴:豐胸,擊中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
位置:位于第三和第三肋骨之間,在乳頭中心線上距離乳頭2指處。
按摩方法:首先是拇指和食指輕輕地按壓著這個穴位5秒鐘。慢慢地松開按著穴位的拇指和食指,5秒鐘之后重新按壓這個穴位,這個動作每次可以重復20次。
淵腋穴:令胸部更堅挺更有張力,刺激淵腋穴,能加速血液循環(huán),令攝入的營養(yǎng)暢順地輸送到胸部的每個角落,同時提升張力與彈性。
位置:在側胸部,舉臂,當腋中線上,乳頭下10厘米,腋下3寸,第4肋間隙中的就是淵腋穴。
按摩方法:按摩淵腋穴的時候,背部肌肉盡量往上伸展,保持挺直的姿勢,用拇指指腹同時按壓穴位,動作要緩慢,按下時會感覺到輕微的疼痛感,但按摩之后會十分舒服。
乳中穴:豐胸、使堅挺。還可改善性冷感,月經調理。
位置:身體平躺,位于乳頭的中央。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做圈狀按摩。一次按壓10下,一天6次左右即可。
乳根穴:促進體液循環(huán),按摩乳根穴能令雌性激素分泌,淋巴等體液循環(huán)暢順無阻,同時對于產后補奶水也有不錯的功效。
位置:乳根穴位于乳頭正下方,大約相距2根手指,第4肋間隙中。
按摩方法:用指腹按壓乳根穴3秒,然后慢慢松開手指,每天刺激這個穴位數次。
ys630.COm精選閱讀
幾乎每個女性都喜歡自己的胸部一大再大,這和身材比起來,女性對完美胸部的追求要遠遠大于身材。自古豐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食療豐胸,藥物豐胸等,但是小編覺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按摩豐胸。那么豐胸按摩手法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吧。
目錄
1、豐胸正確的按摩手法 2、豐胸的最快按摩手法
3、豐胸精油按摩手法 4、經期豐胸按摩手法
5、睡前15分鐘豐胸按摩小動作 6、日本神級豐胸按摩手法
7、按摩豐胸最佳時間 8、豐胸按摩秘籍
豐胸穴位按摩手法已經是現在女性使用豐胸的必備方法之一了。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夠達到好的豐胸效果,平時除了需要有正確的按摩手法,還得配合配合豐胸穴位按摩手法,這樣才能夠讓你更快達到豐胸的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安全有效的豐胸穴位按摩吧。
用點壓穴道的主要目的雖是在打通乳房經脈,供給乳房所需的營養(yǎng),但由于同時也促進了這些經脈的氣、血及淋巴液的循環(huán),并刺激到神經的傳導,因此體質也同時得到了改善。此外,點壓穴道還帶有“預警”的意味:點壓穴道時若產生陣陣刺痛,則表示那一條經絡氣脈不通如果稍加碰觸穴道點就異常刺痛,且冷汗直冒時,則千萬輕忽不得,因為這可能是病兆的反射,需要盡快就醫(yī)檢查及保養(yǎng)治療。
豐胸正確的按摩手法
集中式
我們將雙手放在乳房外側,兩手的虎口向上壓,從內到外,用虎口托著乳房。兩手從胸部外沿一直抬到乳房外側然后松手。多練習這個東西,最少15-25次。
撫摸式
用左手輕輕撫摸右側乳房,右手撫摸左側乳房,每側共撫摸3分鐘。撫摸的時候可以旋轉的方式,縱向、橫向等均可,也可以是無特定路線任意撫摸。但是一定要堅持撫摸3分鐘,撫摸的時候力度不需要太大。
拿捏式
將豐胸精油或者按摩乳涂抹在乳房上,十指張開,分別放在乳房底側,從底部開始,向乳頭方向慢慢推。反復練習30次以上。
雙手十指張開,罩住乳房,以乳頭為中心,在乳房底部按順時針的方向畫圈。畫圈的時候雙手稍微用力,反復練習30次以上。然后再逆時針方向畫圈,同樣練習30次。
擦油式
將豐胸精油或者潤膚乳涂抹在乳房上,右手手掌托著右側乳房,手指并攏。左手輕輕放在右側乳房上,手指并攏。右手沿著乳房,掌心向上托,左手順著手勢輕輕放下,重復練習10次以上。然后換左手練習。
按摩可以養(yǎng)生,這個我們都知道,但是到底按摩哪里才能養(yǎng)生長壽?按摩這些養(yǎng)生窩能祛斑長壽。
勞宮穴血壓驟升癥
握拳,中指尖所指處即是勞宮穴。高血壓患者可因生氣、暴怒或激動使血壓急劇上升,此時,可按壓勞宮穴,用大拇指從另一只手的勞宮穴開始按壓,逐個按到每個指尖,左右手交替按壓。按壓時要保持心平氣和、呼吸均勻。按壓后突然升高的血壓可得到緩解。
陽陵泉穴膽絞痛
患者膽囊炎、膽結石癥發(fā)作時可出現右上腹部劇烈絞痛,則可用點穴法止痛。方法為:在右小腿外側腓骨小頭下尋找壓痛點,即陽陵泉穴。用兩手大拇指分別按壓兩小腿的陽陵泉穴。持續(xù)按摩兩分鐘,即可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至陽穴心絞痛
至陽穴位于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處,即取臥位、垂臂時,兩側肩胛角下緣經脊背連線的正中點處。心絞痛發(fā)作時,患者常伴有胸部壓迫感和窒息感。此時,病人可手持一枚5分硬幣,用硬幣邊緣按壓至陽穴。按壓3分鐘至6分鐘,心絞痛即可緩解,若每日定時按壓3次~4次至陽穴,即可預防心絞痛的發(fā)生。
三陰交穴腎絞痛
三陰交穴位于足內踝上方3寸處。腎絞痛是泌尿系結石引起的腎區(qū)急性劇痛。疼痛突然發(fā)作時,患者可用大拇指點壓、揉按三陰交穴位。反復按壓揉3分鐘至5分鐘,腎絞痛即可緩解。
足后跟鼻衄
當發(fā)生鼻出血時,可以迅速掐捏足后跟(踝關節(jié)與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掐捏右足跟,右鼻出血掐捏左足跟,可立即止血。
合谷穴暈厥
合谷穴位于左右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間,稍靠近第二掌骨處。當病人因中暑、中風、虛脫等原因導致暈厥、不省人事、面色蒼白、大汗淋漓時,可用拇指掐捏患者的合谷穴。持續(xù)按揉2分鐘至3分鐘后,暈厥等癥狀可消失。
以上小編介紹的六個救命穴位一定要牢記,不一定在以后某個時候還能挽救你的寶貴生命呢。
按摩這些養(yǎng)生窩能保健長壽
慈禧很懂得養(yǎng)生,據有關資料記載,慈禧每次出現身體不適的時候都會按摩一些養(yǎng)生窩,比如腰窩、眼窩等,按摩這些養(yǎng)生窩可以起到保健長壽的功效。
精油豐胸的主要功效
豐胸精油的最佳使用周期為:從月經來的第11、12、13天,這三天為豐胸最佳時期,第18、19、20、21、 22、23、24七天為次佳的時期,因為在這10天中影響胸部豐滿的卵巢動情激素是24小時等量分泌的,也正是激發(fā)乳房脂肪囤積增厚的最佳時機,所以這些天用量可多些,按摩時間也可稍長,或者一天按摩兩次,可以達到最佳效果,當然切忌經期禁用。精油按摩前,先按摩穴位,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一般30ML為一個療程,30-40天胸形會有明顯改善。
1、疏通乳腺、促進乳腺液泡吸收、膨脹細胞、堅挺胸大肌,創(chuàng)造完美胸型。
2、激發(fā)內分泌腺,可預防乳癌、纖維囊腫、纖維瘤產生。
3、激發(fā)女性荷爾蒙以及胸部的再次發(fā)育。
4、強化提韌帶機能、防止下垂、萎縮的胸型。
通過精油按摩,改善乳房血液循環(huán),提供乳房和纖維組織所需養(yǎng)分與水分。激活乳腺細胞生長,強化乳房脂肪盈積,刺激荷爾蒙分泌,恢復胸部肌膚彈性,使乳房更加豐滿、有彈性。
懶人豐胸按摩手法
女人的酥胸在男人眼里可是個致命武器,其實胸部不是說大就迷人,漂亮的胸型才是王道哦。所以說怎樣使胸部變緊實變挺拔才是正事。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唤M懶人豐胸按摩法,幫助你豐胸的同時更能有效消除副乳哦!
一:緊實胸部
步驟一:按壓位于腋下的乳頭同高的天谷穴,左右各3次,按壓這個穴道能促進胸部淋巴腺的暢通。
步驟二:先用左手在右胸,找到胸大肌上方的位置,以畫圓方式由外向內做按摩,之后在換另一邊,左右各3次。
步驟三:運用兩手將胸部托起來,像是調整胸型般,將胸部托起后,由內向外按摩10次。
步驟四:用手從腋下向胸部上提,左右、左右提各10次,將腋下多余的脂肪回歸于胸部。
步驟五:雙手由下向上托起胸部,再由內向外分成3個位置往上提3次,左右兩邊各重復動作3次。
二:豐胸變挺拔
步驟一:以雙手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按壓檀中穴可以幫助促進女性荷爾蒙的分泌與活化。
豐胸的最快按摩手法
瘦!瘦!瘦!還想更瘦!大!大!大!還要更大!這就是當代女性追求完美的標準,不僅要有小細腿、小蠻腰,更有要令人艷羨的雙峰!于是乎,越來越多的女性朋友卷入了豐胸減肥的狂潮中。但仍有不少女性朋友頻繁問到,怎么豐胸?其實,按摩豐胸就能讓你搶占先機,勇登性感女皇之位。如何快速按摩豐胸?下面就來看看豐胸按摩手法解析吧!
一、穴位+按摩
很多女性對穴位按摩并不是很了解,其實穴位按摩能夠很好的促進體內血液循環(huán)以及雌激素的分泌,從而讓女性的胸部得到二次發(fā)育。按摩時可根據個人的感受,選擇適當的力度進行,堅持一段時間之后,會發(fā)現自己的胸部有了明顯的隆起。
按摩不同穴位能起到不一樣的豐胸效果,常見的三大穴位為膻中穴、乳根穴和天溪穴,對乳房發(fā)育有重要作用,按摩前可先找準穴位,每次按壓5秒,一次中止五六個回合,再配以摩亭美乳霜,輔佐豐胸,效果更佳。
二、沐浴+按摩
沐浴時可巧妙利用水的力量來做按摩,讓胸形更加完美。沐浴過程中可利用花灑沖洗胸部,水溫不要過高,以27度為宜,每次至少沖洗1分鐘,促進胸腺發(fā)育,刺激血液循環(huán),增加乳房的柔韌性,防止乳房下垂。
沐浴結束之后,也可配合一些美乳霜進行按摩,這樣能達到更好的效果。趁著身體微熱,將美乳霜均勻涂抹在乳房四周,雙手由外向內,由下向上,斜向提升按摩乳房,反復多次,至美乳霜充分吸收后繼續(xù)補充,直至感覺微微發(fā)熱。這樣不僅能促進胸部代謝,還可以防止胸部下垂和外擴。
三、營養(yǎng)+按摩
“營養(yǎng)+按摩”,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豐胸方法,也是當代女性最親睞的豐胸方法之一。很多女性豐胸不成功的關鍵因素在于營養(yǎng)不吸收,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再加上自己按摩促進胸部的微循環(huán),霜里面的營養(yǎng)就能很快的被胸部吸收了,這樣營養(yǎng)+按摩雙效合一,胸部自然就慢慢的變大了。
如何快速按摩豐胸?按摩豐胸可是歷史流傳下來的最佳豐胸方法哦!相信通過對胸部進行按摩,放平心態(tài),循序漸進,不久的將來,你也能擁有和別人一樣,甚至超過別人的飽滿哦!
豐胸按摩5大手法塑造挺拔胸部
擁有豐滿、挺拔的胸部是每位女性朋友所追求的,但用盡心思效果都不盡如人意,日常中豐胸的最快方法都有哪些?豐胸按摩的手法又有什么?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豐胸的小竅門。
1、摩擦法
四指并攏,拇指分開,指掌觸及皮膚。先由頸、肩向腋窩下按摩,再由胸下向上向外推擦,然后由乳頭向四周摩擦至腋下淋巴結處。先輕輕摩擦一遍,然后重一點,最后再輕一些按摩,共按三遍,可撒些滑石粉或涂少許石蠟油,然后雙手全掌由乳房四周沿乳腺管輕輕向乳頭方向推撫50~100次。
2、揉捏法
四指并攏,拇指分開,成鉗形,手指與手掌貼近皮膚。開始以揉為主,由頸、肩及胸側至乳房,著力要輕;然后以捏為主,對各肌群沿淋巴走向進行揉捏、提捏、抓捏,最后歸至腋下淋巴結處。如此反復3-5分鐘。揉捏時力要透入深層肌肉、韌帶,有硬塊處反復揉壓數次,直至腫塊柔軟為止。
3、點壓法
用拇指、食指或是中指,也可以用大小魚際在胸擴各部及頸根、肩部,做旋轉按摩,然后點壓有關穴位,如氣戶穴、庫房穴、膻中穴等。點壓時先旋揉后點壓,在穴位處點壓10秒鐘,如此反復2~3次,最后再以揉捏法按摩一遍。點壓法最好避開乳房,如要對乳房施術,用力要輕微一點。
4、抖動法
一是取立位,兩肩放松,手臂自然下垂,上下抖動肩部,帶動兩臂及胸部抖動;二是四指并攏,與拇指分開,以手掌托住乳房或胸肌做抖動。用兩種方法各施術1-2分鐘。三是以右手小魚際部著力,從乳房腫結處,沿乳根向乳頭方向作高速振蕩推趕,反復3~5遍。局部有微熱感時效果更佳。
5、房沐浴按摩
(1)將浴水調至40℃左右,較人體溫度略高為宜。
(2)進入浴缸,用棉紗手套擦洗全身,使全身發(fā)熱。
(3)用手對乳房進行按摩。
(4)持刷子自乳房內側沿著乳房下方的線條,畫弧般往外側刷洗乳房。
(5)開大噴頭,邊刷邊沖洗乳房,浴后抹上滋潤霜,并用兩手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10分鐘。也可以用冷毛巾輕輕揩抹,使肌膚收縮。
(6)如果乳房過小,可用毛巾交替做冷敷和熱敷,10分鐘交替一次。
(7)如果乳房過大,則用冷水沖浴。
(8)如果乳房下垂,最好用沐浴頭從乳房下部往上沖,并環(huán)形地按摩乳頭周圍,借以增加組織張力,使乳房堅挺。
提醒:胸部、乳房按摩,最好在睡前、醒后或是洗澡時進行。按摩時不要使用按摩乳或是其他刺激性藥物,以使用肥皂水為宜。按摩前洗凈雙手,剪去指甲,以免損傷乳頭或是皮膚。
豐胸按摩手法有哪些
按摩能有效的刺激乳房,增加局部血液循環(huán),促進乳房發(fā)育,預防乳房下垂,使乳房更加豐滿而富有彈性。豐胸按摩是采用按摩胸部、乳房的辦法來增大乳房,方便有效。
方法/步驟
直推乳房:先用右手掌面在左側乳房上部,即鎖骨下方著力,均勻柔和地向下直推至乳房根部,再向上沿原路線推回,做20~50次后,換左手按摩右乳房20~50次。側推乳房:用左手掌根和掌面自胸正中部著力,橫向推按右側乳房直至腋下,返回時用五指指面將乳房組織帶回,反復20~50次后,換右手按摩左乳房20~50次。
通過對膻中、乳根、大包、 期門 、神封、乳中、少澤等乳房部位穴位的按摩,可以促進乳房血液循環(huán),達到豐胸的目的。
平躺下,左右以大拇指一邊,另外四指合攏為一邊,虎口張開,上下走動,并拌使乳房作一小圓周運動。按如上操作,先輕按后逐漸按摩乳房每個區(qū)塊。按摩時間不少于2分鐘。
倒少量調好的按摩油在手上(或者直接滴在胸部上),然后均勻的涂抹在胸部.在按摩過程中如果感到按摩起來不是很滋潤,即有澀的感覺時隨時再加少量按摩油.按摩手法可以分四步來進行:1,以大拇指一邊,另外四指合攏為一邊,虎口張開,從兩邊胸部的外側往中央推,以防胸部外擴,每邊30下。
手保持同樣的形狀,從左胸開始.左手從外側將左乳向中央推,推到中央后同時用右手從左乳下方將左乳往上推,要一直推到鎖骨處.就是說兩只手交錯著推左乳.重復30次以后.換右乳.這個動作很重要。
手做成罩子狀,五指稍分開,能罩住乳房的樣子.要稍稍彎腰,雙手罩住乳房后從底部(不是下部)往乳頭方向作提拉動作.重復20次.4,雙手繞著乳房作圓周形按摩,按摩到胸部上剩下的所有的精油都吸收完為止。
豐胸精油按摩手法
豐胸已經不在是單單的食補了,為了滿足廣大女性的需求,一些豐胸的精油滿足了平胸女性的需要,而且在配合上一些胸部的推拿動,不僅僅是可以豐胸,還能預防乳腺癌呢,小編為大家推薦幾款豐胸超有效的豐胸精油,可以讓男朋友學會推拿,然后為你豐胸哦。
葡萄籽油
添加的葡萄籽油可以降低紫外線的傷害,保護肌膚中的膠原蛋白,改善靜脈腫脹與水腫,預防黑色素沉淀以及膠原纖維和彈性纖維的破壞,使肌膚保持應有的彈性及張力,避免皮膚下垂及皺紋產生。
月見草油
對于干性老化或干裂的肌膚。是一種極佳的保濕劑。適合干燥皮膚,預防老化;牛皮癬和干的濕疹。促進女性荷爾蒙的自然生長,讓發(fā)育不良的乳房快速增長,有隆胸效果。
倒7-8滴的豐胸精油在手心里,然后雙手搽熱。在按摩過程中如果感到按摩起來不是很滋潤,即有澀的感覺時隨時再加少量按摩油或溫水。按摩手法可以分四步來進行:
直推乳房
先用右手掌面在左側乳房上部,即鎖骨下方著力,均勻柔和地向下直推至乳房根部,再向上沿原路線推回,做20~50次后,換左手按摩右乳房20~50次。
側推乳房
用左手掌根和掌面自胸正中部著力,橫向推按右側乳房直至腋下,返回時用五指指面將乳房組織帶回,反復20~50次后,換右手按摩左乳房20~50次。
熱敷按摩乳房
每晚臨睡前用熱毛巾敷兩側乳房3~5分鐘,用手掌部按摩乳房周圍,從左到右,按摩20~50次。只需按上述方法每天按摩1次,堅持按摩2~3個月,可使乳房隆起2~3厘米。
雙手四指并攏
用指肚由乳頭向四周呈放射狀輕按摩乳房一分鐘;在操作時動作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
想減肥但是又怕把胸減小了,要是真的胸部變小了。美女們可不答應。但今天小編告訴你,減重也可以同時豐胸,其中最有效最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按摩了。下面教你按摩9穴位,豐胸又減重,別錯過了哦!
減重不貪快!豐滿美胸依然在
中醫(yī)師表示,體重控制會出現胸部明顯變小、脫水干扁的現象,主要與不當減重或氣血不調的體質有關,建議減重時應循序漸進、不貪快,且可依據個人體質使用合適的中藥處方。
暢通全身氣血,代謝身體多余脂肪和水分,且保持胸部的胃經氣血不瘀滯,同時達到減重和豐胸的效果。
常用的減重中藥材,包括利用發(fā)汗排除多余水分的天然麻黃,適量使用對消除上半身水腫、抑制食欲、提升新陳代謝力有不錯的效果。
透過利小便機制消除下肢水腫的澤瀉、車前子等;具有潤腸通便作用的大黃類藥材,如決明子和何首烏;以及可代謝脂肪的化痰類藥材,如陳皮、枳實等,實際的運用情況需視個人體質而定。
中藥減肥不反彈
減重+豐胸每天按摩胃經穴位20下
全身的氣血運行順暢才能讓該瘦的部位不臃腫、該豐腴的部位不縮水,若想同時減重又保持豐滿的胸部。
中醫(yī)師表示,每天趁洗完澡后、睡覺前,體表微熱、新陳代謝最好的時候按摩穴位。
特別是行經胸部的胃經對應穴位,以相表里的脾經穴位,每穴位按摩20下,可改善腸胃代謝的效能,打通乳腺的氣血循環(huán),減重兼顧豐胸。
消除下半身肥胖的穴位
足三里
位于小腿外側、膝蓋下方3寸的凹現處,此穴屬于胃經的穴位,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
豐隆穴
位于外膝眼與外踝尖的連線中點,脛骨往外兩指寬之處。此屬胃經穴位,按摩可提升胃氣向上,有利于消除下半身水腫。
陰陵泉
脾胃相表里,此屬脾經穴位,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髁后下方的凹陷處,可排除水分、消除小腿浮腫、調理月經。
失眠對于面大多數的人來說是經常遇到并為之煩惱的事情,短期的失眠不但影響第二天的工作生活,長期的失眠更是會使人的抵抗力下降、情緒低落或暴躁影響到身體的健康!而對于一般的失眠癥患者來說,服用藥物往往似乎成了最快捷有效的解決方式,而大部分的失眠藥物往往對于大腦神經有副作用,殊不知幾個簡單的小妙招就能輕松解決,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中醫(yī)按摩輕松解決失眠煩惱的方法。
有些人對于中醫(yī)的按摩感到很深奧,覺得是很專業(yè)性的東西,其實不然,按摩一定的穴位可以有效地緩解神經的壓迫感,只要稍微學習了解下,就可以很容易掌握。
1、天門開穴法
兩拇指指腹緊貼于印堂穴(位于兩眉眉頭之間),雙手余指固定頭部二側。左拇指先自印堂穴垂直向上推移,經神庭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推至上星穴(位于人體的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然后兩拇指呈左下、右上,左上、右下同時交替推摩。手法由緩至速、由輕至重,反復推摩約1分鐘,此時推摩局部產生熱感,并向眉心集中。
2、百會穴點按掌摩法
用右手拇指尖在百會穴(位于頭頂,前發(fā)際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中點處)點按,待局部產生重脹麻感后立即改用拇指腹旋摩,如此反復交替進行約30秒,緊接用掌心以百會穴為軸心,均勻用力按壓與旋摩約30秒。
3、玉錘叩擊法
以指尖作錘,雙手同時進行,從后向前,從左至右叩擊整個頭部,反復依次緊叩,不可遺漏。叩擊時由腕部發(fā)力,甩力均勻,不可太重,不可太輕,以有較強的振蕩感而不覺疼痛為度。約1分鐘。
豐胸排毒祛虛癥的穴位
氣海穴
屬任脈穴位,位于肚臍下方約1.5寸處,具有促進代謝、調理虛癥的作用。
天樞穴
屬于胃經穴位,位于肚臍左右各2寸處,具有調節(jié)大腸功能、通腸解便、代謝脂肪,可促進腸胃蠕動,維持胸部氣血不淤滯,達到解宿便和豐胸的效果。
關元穴
屬任脈穴位,位于肚臍下方約3寸處,具有促進代謝、調理虛癥的作用。
膻中穴
位于胸部,2個乳頭連線的中點
乳根穴
位于前胸,乳頭正下方、乳房根部凹陷處,約為第5肋骨間隙處。
乳頭周圍
以乳頭為中心,順著上下左右各2寸處做輪廓按摩,可暢通乳腺。
沖冷熱水豐胸?反覆半身浴更促代謝
除了按摩,許多女性會以冷熱水交替的方式沖淋胸部,認為可暢通乳腺、保持胸部尖挺。
但中醫(yī)師認為,這一種利用溫度差的按摩法具有刺激性,雖可讓人感覺胸部肌肉變緊實,但不利于心臟病患者。
較建議的方式是泡半身浴,先泡在38℃左右的溫水中,水高不超過腰部,10分鐘后起身擦干水分靜待,10分鐘后再泡入溫水中,反覆2至3次,可藉由溫度差提升新陳代謝,改善血液循環(huán)。
若平常容易手腳冰冷者,溫水中可加入大拇指長度的生姜泥,提升代謝力;若水腫明顯者,可加入海鹽或浴鹽幫助排水,但不能使用食鹽,以免脫水。
1.太白穴:緩解腳痛
位置:將一只腳擱在另一條腿上,會看到腳部中心有一條橢圓形的弧線,這就是足弓。這個弧線的起始點,就是太白穴所在位置。 很多人走一段路后會發(fā)現腳部疼痛,回家脫掉鞋捏捏腳,發(fā)現這樣可有效緩解腳部疼痛。其實,這是因為您按摩刺激了腳掌前面的太白穴,因此會有減痛的效果。刺激太白穴除了用手按摩外,可采用脫掉鞋襪,將腳立起,用另一只腳的后跟來踩踏的方法刺激太白穴,這樣刺激穴位的效果更佳。這是因為除了腳部更好使勁外,是取身體左右平衡的原理。身體長得很對稱,左右腳、左右手都是兩兩相對的,就像天平的兩邊。在按摩時,有意識地用身體的一側來按摩另一側,可以更好地調節(jié)身體的平衡。
2.委中穴:緩解腰背痛
位置:應采用俯臥的取穴姿勢,委中穴位于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腱中間,即膝蓋里側中央。腰椎間盤突出、腰腿疼痛、肩膀麻木,包括后背筋膜炎等,都可以按揉委中穴。膀胱經的濕熱水氣在此聚集,按揉此穴可以分清降濁。此外,肩周炎患者還可試試把右手指從后背盡量對左手指尖,再反過來。通過這樣交叉,類似搓澡的動作,對緩解疼痛效果很好。
3.陽池穴:保護腕
位置:陽池穴和大陵穴分別在手腕的背面和內面,也就是腕背橫紋的中點處。在中醫(yī)中,許多穴位是兩兩相對、互相匹配的。陽池穴和大陵穴就是這樣一對穴,都在手腕上,一前一后保護著腕關節(jié)。關節(jié)是身體當中活動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容易磨損的地方,尤其是手腕。 打電話時可以按摩這兩個穴位:用肩膀夾著話筒,站起來,一手刺激另一手的穴位,既避免了久坐的壞處,還可以保護手腕。
4.涌泉穴:補腎壯骨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處,屈趾時凹陷處便是。 涌泉穴是腎經的一個重要穴位,經常按摩此穴,有增精益髓、補腎壯陽、強盤壯骨之功效。每晚睡前盤腿而坐,用雙手按摩或屈指點壓雙側涌泉穴,以該穴位達到酸脹感覺為度,每次50至100下,可有效緩解疲勞,補腎壯骨。
5.足三里穴:補脾健胃
位置: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蓋住自己的膝蓋骨,五指朝下,中指盡處便是此穴。足三里穴是胃經的要穴。胃是人體的一個“給養(yǎng)倉庫”,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時地消化、分解、吸收,人體的其他器臟才可以得到充足的養(yǎng)分,才能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每晚以指關節(jié)按壓足三里,不但能補脾健胃,促使飲食盡快消化吸收,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扶正祛邪,而且還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使人精神煥發(fā),青春常駐。
6.內關穴:改善心臟功能
位置:在腕橫紋上面兩橫指,我們稍微用點勁,有兩個大筋,在兩個大筋之間就是內關穴,輕輕按壓有一種很酸脹的感覺。 心痛、心悸、胸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疾病。經常按摩內關穴,就可以起到一個保護心臟的作用,能夠寧心安神、理氣止痛,還可以治療暈車、暈船等,對懷孕前3個月惡心、嘔吐的妊娠反應療效也很好。按摩內關穴時,可沿著手腕上下方向或用硬幣側輪滾動按揉,每天按揉半小時。
按摩豐胸現在漸漸成為一種美容的時尚,它不僅健康,而且更重要的是安全,對比隆胸手術,可以讓女性更加放心自己的身體,如何按才能夠豐胸呢?一起來和小編看看吧!
按摩豐胸的小竅門
1、中府穴、中脘穴、靈臺穴
想消除胸背脂肪,主要可按壓3個穴位:中府穴,中脘穴及靈臺穴。每次按壓15分鐘,1天按摩多次,以有效消除上半身肥胖。
中府穴:上方鎖骨下,靠上臂形成三夾角的凹窩。
中脘穴:在肚臍上約10厘米。
靈臺穴:背部第三胸椎棘狀突起處的凹窩。
2、膻中
穴位:胸骨正中線上,與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兩乳頭正中間。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胸悶胸郁、寬胸利膈、支氣管性哮喘。
豐胸原理:豐胸、通暢乳腺。
3、乳根
穴位:下緣,胸部兩側,第五與第六肋骨之間左右距胸中行(即乳中穴下)各10厘米(兩倍于3指寬度)外側處。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乳汁分泌不足、腹脹胸痛、咳嗽氣喘。
豐胸原理:健胸、通暢乳腺。
4、大包
穴位:腑窩下,距腑下約14厘米處(兩倍于四指寬度)。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治療乳痛、肋間神經痛、肝炎。
豐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
在我們傳統(tǒng)的中醫(yī)學里,人體分布著大大小小的上百個穴位,這些穴位每一個都代表著不同的身體問題,那么穴位養(yǎng)生是如何做的呢?哪些穴位平時多按摩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更加的強健?
人體穴位
明目醒腦穴:風池
中醫(yī)講頭目風池主,就是因為風池穴能治療大部分風病。風池穴位于后頸部,后頭骨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處,與耳垂齊平,常與攢竹穴、太陽穴、睛明穴、四白穴等配合,治療眼部疾病,緩解眼部癥狀。按揉以上穴位,同時配合頸椎矯治,對治療近視眼有很好的療效。此外,按揉風池穴和周圍肌肉,可以有效地緩解頸椎病、外感風寒、內外風邪引發(fā)的頭痛,以及長時間低頭工作導致的頸部疲勞。工作間隙,輕叩風池穴,可起到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的作用。
養(yǎng)胃穴:中脘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線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接線中點處,按壓時會有酸痛感。胃不好的人可以常按中脘穴。急性胃刺痛患者可點按中脘穴,用手指按壓10秒,松開,再壓,如此反復,三五分鐘就可緩解癥狀;慢性胃不適患者可按揉中脘穴,用手掌輕揉,可促進消化;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按揉中脘穴的同時,還可以按揉天樞穴(位于肚臍旁2寸處)、大巨穴(位于臍下2寸旁開2寸)配合治療。
養(yǎng)護心臟穴:內關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內關穴就在離手腕距離兩個手指寬的兩條筋之間。按揉內關穴有助于血氣暢通,用大拇指垂直往下按,每次按揉3分鐘左右,直至局部感到酸麻。除了保護心臟,內關穴還是個救急的穴位,在病人突發(fā)心臟病時,先讓病人平躺,在等待急救期間,配合按揉內關穴可起到緩解疼痛的效果。此外,按揉內關穴還能緩解頭疼、口干、嗓子疼、頸椎病、肩周炎、腰部疼痛等病癥。穴位可養(yǎng)生治病 按7穴快速遠離感冒
清熱止痛穴:合谷
合谷穴又稱虎口,位于拇指和食指合攏后,隆起肌肉最高處。合谷穴有清熱解表、鎮(zhèn)靜止痛的作用,對頭面部疾病,有很好的緩解和治療作用。由于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燒、上火牙疼,吃了藥不能馬上見效,均可通過指壓合谷穴來緩解,力道以感到酸、麻、脹為宜。如果伴有發(fā)燒,可用瓷湯勺刮頸后部皮膚或用手指揪拉周圍皮膚,直到發(fā)紅發(fā)紫,有助于排出熱毒,較快退燒。
補腎固元穴:關元
肚臍以下3寸(約為除拇指外四根手指并攏的寬度)處就是關元穴。按揉關元穴可補充腎氣,延緩衰老。對男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緩解腎虛、腰酸、掉發(fā)等問題。對女性來說,按揉關元穴可以治療和緩解很多婦科病。按揉關元穴前,要先搓熱手掌,將掌心對準腹部的關元穴做搓揉的動作,由輕到重,直到感覺發(fā)熱。
豐胸正確的按摩手法
精油:美胸必不可少玫瑰
玫瑰精油之所以被稱為精油之后,就是因為它是絕對第一位的女性精油,對女性內分泌調節(jié)有直接的影響,所以,女性的內在調理,比如祛除黃褐斑、豐胸等,都離不開玫瑰精油。
由小變大的豐胸配方:用5毫升基礎油(荷荷巴油等基礎油都可以用,沒有的用橄欖油也可以代替,最好的則是兼具抗氧化功能的葡萄籽油),加玫瑰精油、依蘭精油、天竺葵精油各兩滴。防止下垂的挺胸配方:用5毫升基礎油,加入玫瑰精油4滴,檸檬精油2滴。
按摩:三招塑造美胸
把配好的精油倒在手心,快速搓熱,開始按摩。
第一招:彈簧式按壓。雙手五指盡力完全張開,大拇指正好按在腋窩正下方,覆蓋住乳房,像彈簧一樣按壓、彈起。兩手的中指都應按在兩胸中間的位置,這個位置的穴位有利于疏通乳腺,按壓的力度要更大一些。
第二招:從乳溝開始,雙手分別從上往下沿乳房邊緣按摩,一直按摩到腋下,在腋窩淋巴處停住,輕輕按壓或拍打腋窩數次。
第三招:八字按摩。左右手交替,左手托起右胸,右手托起左胸,由下向上環(huán)繞胸部做八字形按摩,要注意的是,手在下半部分從下往上提拉按摩時力道略重,手在上方推壓按摩時用力要輕。
每天每組動作做20次即可。
結語:美麗固然是非常的重要,不過健康的美麗才是值得人們去追求的,女性朋友們想要波濤洶涌千萬要三思而后行,不要為了快速而去進行隆胸手術,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哦!
懶人豐胸按摩法
5、期門
穴位:左右乳頭正下方第六肋間內端處。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治療乳痛、肋間神經痛、肝炎。
豐胸原理:化淤解郁、通乳。
6、乳中
空位:身體平躺,位于乳頭的中央。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性冷感,月經調理。
豐胸原理:豐胸、使堅挺。
7、神封
穴位:胸口兩側,介于胸口正中與乳頭之間,距胸中行各5厘米處(約3指寬度)。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節(jié)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母乳分泌不足、心臟病、胸悶咳嗽。
8、少澤
穴位:小指指甲根部外側的地方。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面向下按壓,并做圈狀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產后乳汁過少、乳腺炎、中風昏迷。
豐胸原理:豐胸、促進乳腺暢通。
中醫(yī)認為,常進行穴位按摩可延年益壽、強體祛病。其實我們身體的養(yǎng)生保健不在于吃多么貴重的補品,按摩穴位就可以幫你養(yǎng)生,下面小編就為你介紹常按這五個穴位可以幫你延年益壽。
按摩保健 五個穴位堪比保健品
合谷穴:抗擊各種疼痛
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具有疏風止痛,通絡開竅之功。合谷穴位于手背,第1掌骨間隙之中點處。用對側拇指按揉即可,也可用三指拿捏合谷穴處皮膚。適宜各種疼痛,尤擅緩解晚期癌癥病人疼痛。
中脘穴:養(yǎng)胃治胃病
中脘穴是四條經脈的會聚穴位,同時號稱胃的靈魂腧穴,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之功。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上4寸處。常用的方法是按揉法或摩揉法。摩揉,即是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在中脘穴上,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行圓周推動,使腹腔內產生熱感為佳。
足三里穴:猶如吃參茸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為強壯及保健的要穴,具有扶正培元、調理陰陽、健脾和胃、通經活絡的功效。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旁開一橫指處。用同側的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也可以用艾條灸。適宜一切虛損性疾病,如貧血、產后術后、大病初愈等。
內關穴:護心臟
內關穴是心包經的絡穴,中醫(yī)用來治療心臟疾病的核心用穴。內關穴位于腕橫紋上2寸處。堅持按摩一個月后,患者呼吸憋悶、心煩心悸等癥狀會明顯減輕或消失。
太溪穴:防治慢性腎病的良藥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之輸穴,古代又稱其為回陽九穴之一,重在補腎。太溪穴位于足內側,內踝后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對于腎炎病人,按揉后可使高血壓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尿蛋白明顯減少。
腰椎盤突出是現在職業(yè)人士的常見病癥,他們的腰椎在長期的伏案中已經變得越來越彎曲,除此之外疼痛也越來越加劇,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療腰椎盤突出呢?保健按摩法療效好么?下面小編就帶你去看看保健按摩法是如何治療腰椎盤突出癥的!
腰椎盤突出怎么治療保健按摩法治療腰椎病
【治療原則】
舒筋通絡,松解粘連,解痙止痛,整復減壓。
【取穴與部位】
阿是穴、腰陽關、大腸俞、環(huán)跳、居髎殷門、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丘墟及腰骶部和患肢。
【操作】
1.舒筋通絡患者俯臥位,術者用攘法、按、揉等手法在患者腰脊柱兩側膀胱經及臀部和下肢后外側施術3-5分鐘,以腰部為重點。然后醫(yī)者用雙手掌重疊用力,沿脊柱由上至下按壓腰骶部,此法作用在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緩解腰背肌肉痙攣,促進炎癥的吸收。時間為5分鐘左右。
2. 解痙止痛患者俯臥位,術者先用拇指指腹或肘尖點、按、揉腰陽關、大腸俞、環(huán)跳居髎、承扶、殷門、委中、承山、陽陵泉、絕骨、丘墟及阿是穴,時間為5-8分鐘。以解痙止痛。
3.松解粘連繼上勢,用手法牽引或仰臥位機械行骨盆牽引,以拉開椎間隙(若用機械骨盆牽引,宜安排在第一步操作),然后進行腰部側扳法,以糾正脊柱側凸,松解突出物與神經根的粘連。根據椎間盤突出的相應節(jié)段,術者用雙手拇指指腹重疊或肘尖推按,用力方向與脊柱呈45方向推按,時間為58分鐘左右。以消除突出髓核對周圍組織及神經根的刺激,減輕神經根水腫,起到消腫止痛的作用。
4.減壓止痛在上法基礎上,做雙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后伸;然后,患者仰臥位,做屈髖屈膝抱臀壓腿法,強制性直腿抬高扳法,可根據需要進行向內、向外方向操作。以增加盤外壓力,減輕突出物與脊髓和神經根的壓力,改善相互關系,使癥狀得以緩解。
5.整復關節(jié)最后根據突出的部位和程度,可分別選用坐位彎腰旋轉扳法、側臥位斜扳法,以調整后關節(jié)紊亂,松解粘連,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增加了椎間盤外周的壓力,減輕疼痛,逐步恢復其功能。
6.理筋法患者取俯臥位,術者用點、按、揉、彈撥手法沿腰部及患側坐骨神經分布區(qū)操作,時間為2-3分鐘左右。以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因損傷所致炎癥的吸收,進而使萎縮的肌肉和麻痹的神經組織逐漸恢復功能。
穴位按摩減肥
一、旋揉肚臍周圍減肥法
一手四指并攏,利用四指指腹稍微用力壓,沿著肚臍周邊左右各揉10下。
除了按摩,平時還應適當做運動,比如散步,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慢速、中速或者快速。散步可以平和氣血、舒活筋骨,為減肥打下長久的基礎。
二、按摩足三里減肥法
足三里穴位于膝蓋外側下方一橫指處,按摩足三里,可以防治多種疾病,起到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通經活絡等作用。用指腹反復按揉此穴100次。
三、壓三穴減肥法
(1)中脘穴:位于胸窩口與肚臍的中間位置,揉壓此穴能夠提高胃部免疫力。
(2)氣海穴:從肚臍往下一個橫指的位置,按壓此穴能夠對精神紊亂、憂郁有很好的幫助。
(3)關元穴:從肚臍往下三橫指的位置。按壓此穴能夠緩解腹涼等寒體癥。
結語:人的身體穴位是比較神奇的,它能夠調節(jié)身體健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養(yǎng)生保健越來越看重,簡單的穴位按摩可以輕松養(yǎng)生,想要健康的朋友不妨試一試穴位按摩的方法。
穴位按摩手法
補血養(yǎng)肝的血海穴
血海位于大腿內側,請坐在椅子上,將腿繃直,在膝蓋內側會出現一個凹陷下去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則有一塊隆起的肌肉,順著這塊肌肉摸上去,頂端即是血海穴。
古代,人們不經意間發(fā)現刺破這個地方就可以祛除人體內的淤血,因此用它來治療體內淤血的病癥。它不僅能祛淤血,還能促生新血,因此才給它起名叫血海。
每天上午的9~11點,如果你可以拿出點時間來,那么做一次舒舒服服的按揉吧。這個時辰是脾經經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正處于上升趨勢,所以直接進行按揉就好了。每一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道,不宜大力,只要能感覺到穴位有微微的酸脹感即可。
補肺益腎的列缺穴
兩手虎口交叉相握,這時左手食指是在右腕的背部,而食指尖下就是列缺穴。此穴位于三經交會處,因此不僅對于肺經,還對大腸經和任脈的經氣都具有調節(jié)作用。
很多時候,我們會因為偶感風寒而引起難以名狀的頭痛,這時就可以通過按揉列缺穴來疏衛(wèi)解表,還可以結合熱毛巾敷額頭的方式一起進行。
列缺穴補肺益腎的功效還來源于其與任脈連接,任脈本身就是陽脈之海,可以補肺腎之陰虛。因此,列缺穴也沿襲了任脈的作用。常按摩此養(yǎng)生穴位對于腎陰不足引起的糖尿病、耳鳴、眼睛干澀等癥有很好的調節(jié)作用。
保健心臟的內關穴
伸開手臂,掌心向上。然后握拳并抬起手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離手腕第一橫紋上兩寸的兩條筋之間。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等作用,因此經常成為中醫(yī)醫(yī)治心臟系統(tǒng)疾病以及胃腸不適等病癥的首選大穴。
因為內關穴十分好找,所以可以作為日常按揉的穴位,無論是走路還是閉目養(yǎng)神,都可以操作,對于調節(jié)心律失常有良好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此養(yǎng)生穴位不必太大力氣,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現在的生活和工作節(jié)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都不能好好的吃飯了。不少上班族的一日三餐都是靠外賣解決,這也導致胃不好的人越來越多。那么按摩身體的哪些穴位對胃比較好呢?胃不好的朋友趕緊來看今天的內容吧!
按摩哪些穴位對胃好
足三里
足三里穴在我們的外膝眼下的四橫指、脛骨邊緣。在膝蓋的膝蓋骨下面,可摸到凸塊(脛骨外側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點,還有另一凸塊(腓骨小頭)。
這兩塊凸骨連線為底邊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頂點,正是足三里穴。按壓6秒鐘將手離開一次,重復10次,就可促進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還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內關穴
仰掌,手腕往手肘的方向約三橫指(約2寸)的距離處,在中間二骨兩筋之間。胃脹或者有吃東西好像梗在胸口下不到胃部去的感覺,按一按此穴,氣機調暢就通了。
如果你是初次給自己做穴位按摩,可能會掌握不了力道。太輕的話達不到效果,太重又會弄的不舒服。建議可以先讓專業(yè)人員操作,自己留心學習,后期再自己做按摩。
四縫穴
四縫是經外奇穴,是消宿食、化積滯的專用穴。四縫原本被醫(yī)家用來治療小兒消化問題,后來證實,成人使用四縫效果也非常好。
所以如果你擔心藥物會有一些依賴性,或者會對人體產生一些傷害的話,那么就建議你在感覺到消化不良的時候按摩一下四縫穴。
天樞穴
按摩能養(yǎng)胃其次是進行天樞穴的部位進行按摩。此穴位于肚臍左右兩拇指寬處?;颊呖善教稍诖采?,用中間三個手指下壓、按摩此處約2分鐘。
天樞穴的主治病癥包括消化不良、惡心想吐、胃脹、腹瀉、腹痛等。
中脘穴
按摩能養(yǎng)胃首先進行中脘穴的部位按摩。中脘穴是治療胃腸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的中央,大約在肚臍往上一掌處。
中脘穴的位置相對比較好找,建議大家可以把這個位置給記下來,當你感覺到胃痛的時候進行按摩就可以了。按摩的方法也很簡單,直接按住6秒鐘,然后松開,重復十次左右,直到你感覺到胃部的不是癥狀得到緩解了就行。
脾胃虛弱是中醫(yī)上面的說法,以前一般都認為只有老年人會有脾虛虛弱的情況,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很多年輕人因為壓力大、不懂保養(yǎng)身體,也出現了脾胃虛弱的情況。那么脾胃虛弱怎樣按摩?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往下看吧!
脾胃虛弱怎樣按摩
推按兩肋
這個方法相對比較簡單,因為不涉及到穴位,即使非專業(yè)人員也可以進行操作。從胸部一直推到腰部即可,反復操作,有利于疏通肝膽經。
如果你平時會感覺到胃部不舒服,好像有一些輕微的胃病,那么這個動作是很適合你的做的,可以起到預防胃病的作用,暖胃、養(yǎng)胃。
點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體前正中線任脈上,肚臍上4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募穴,是胃經經氣結聚之處,點按中脘穴能夠促進經氣運行,調節(jié)胃的功能。用手指點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鐘,至局部產生發(fā)熱感。
揉按心窩
心窩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體表的對應區(qū),用手掌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溫暖、舒暢,有調節(jié)中焦氣機,使胃氣通暢的作用。
如果消化不良,胃脹癥狀明顯,可由心窩處開始重復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艾灸中脘穴
用艾條灸中脘穴10-15分鐘,或用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的寬度。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灸療可改善胃疾。
艾灸足三里穴
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月一橫指處,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20-30分鐘。經常用此法施灸,具有補益脾胃、扶正培元、調和氣血、祛邪防病之功效。
脾胃虛弱怎么辦
1、要注意控制飲食的量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會吃不飽了,常常都是因為吃的太飽而導致了一些疾病。所以建議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暴飲暴食,注意好搭配,培養(yǎng)規(guī)律的飲食習慣。
大陵穴
這個穴位在五行屬土,對應著脾胃,是一味很經典的“健胃消食片”,它在手掌根,腕橫紋的中點上。可以降胃火、去心火,提升胃動力。
當你的胃感覺到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按,特別是有些朋友消化不良,感覺食物都脹在肚子里面不肯吸收的情況,按摩大陵穴是效果好的。
胃不好如何護理
注意勞逸結合
要注意起居有時,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有勞有逸,按時睡眠,防止過度疲勞。
情緒穩(wěn)定
中醫(yī)認為“思慮過度,脾氣郁結,久則傷正,運化失?!?,說明緊張、焦慮等會影響脾胃功能。
那些邊吃飯邊思考問題,把商務談判、工作會議 帶到飯桌上的做法不可取。另外,細嚼慢咽是養(yǎng)胃的重要原則。
加強體育鍛煉
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開展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能改善腸胃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腸胃蠕動,提高腸胃抵抗力以及人體對氣候由熱轉涼的適應能力。
防寒
包括防止受寒和過度的飲食生冷,防止腹部受涼。胃病患者要根據氣溫的升降適時增添衣服,加強保暖。夜晚睡眠時要蓋好被子,盡可能減少因腹部受涼而 引起胃病復發(fā)或加重的機會。
重視飲食調養(yǎng)
胃病患者的飲食以溫、軟、淡、素為宜,做到不吃過冷、過熱、過硬和過于刺激的食物,進食要定時定量,切忌暴飲暴食,并戒煙酒。如服藥則要注意服藥 方法,防止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
總結:穴位按摩對于緩解胃部不適的效果非常好,經常有胃疼情況的朋友們下次如果遇到了可以試試看。不過按摩畢竟只是一個緩解不適的方法,建議還是要注意飲食、多休息、加強鍛煉,這樣才能徹底擺脫胃疼困擾。
編者按:人們經常會在不經意間有些小毛病,比如晚上睡覺時落枕還有不小心閃到腰的時候,這些小毛病都是在不經意間就會找上你。按摩哪些穴位可以治療這些小毛病呢?
落枕
落枕多因夜間睡姿不當或頸部受風寒所引起?;颊呓洺J且挥X醒來發(fā)現脖子酸痛,不能轉動。這時,只要按摩特定的落枕穴,就能緩解疼痛。
落枕穴位于手背中指和食指相對的掌骨之間,掌指關節(jié)向上半個拇指寬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側面用力來回按壓。
閃腰
閃腰在醫(yī)學上稱為急性腰扭傷,多由用力過猛、超限活動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軟組織受損所致。閃腰時可按摩腰痛點,非常顯效。
腰痛點位于手背食指與中指之間以及無名指與小指之間,手腕橫紋與掌指關節(jié)的中點,一側兩穴,左右共四穴。腰扭傷后可交替按壓這四個穴位。
牙痛
牙痛時可以嘗試按壓合谷穴。合谷穴位于手背側,大拇指與食指之間的中點。此穴位是多種疾病的保健穴。
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的典型表現是進食油膩食物后,右上腹絞痛,陣發(fā)性加重,常伴有右肩背疼、惡心、嘔吐、發(fā)熱寒戰(zhàn)等,嚴重時全身黃疸。
這時可按壓膽囊穴止疼。在小腿外側膝關節(jié)下方可以摸到一個突起,此處下方的凹陷處再向下兩個拇指寬的地方就是膽囊穴。
急性闌尾炎
典型的急性闌尾炎腹痛開始的部位多在上腹痛、劍突下或臍周圍,約經68小時或十多小時后,腹痛部位逐漸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
腹痛固定后,原來初發(fā)部位的疼痛可明顯減輕,甚至消失。當闌尾炎發(fā)作時可按壓闌尾穴以緩解疼痛。闌尾穴位于小腿前側,膝關節(jié)髕骨下緣向下五個拇指寬,小腿骨外側一中指寬。
編者按:人體穴位蘊藏著身體的很多秘密和健康,穴位按摩更是中醫(yī)的精華所在哦!今天小編就告訴你們8大穴位養(yǎng)生保健,讓你受用一生!一起來看看吧!
1、治休克掐壓人中穴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壓、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當中風、中暑、中毒、過敏時突然出現昏迷、呼吸停止、血壓下降、休克等情況時,用拇指尖掐壓患者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人中穴位于人體鼻唇溝的中點,是一個重要的急救穴位。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面腫,腰背強痛等癥。
我們常說掐人中,這句話在人暈倒的時候用的最多。當然掐人中只是一種簡便的應急急救措施,還應及時與醫(yī)院聯(lián)系,進一步搶救,以免延誤病情。
2、止鼻血捏腳后跟
鼻子出血時,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后跟(踝關節(jié)及足跟骨之間的凹陷處),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約3分鐘可止鼻血。
3、止咳嗽指壓少商穴
少商穴在大拇指外側,距指甲角分處。咳嗽不止時,可用拇指和食指緊壓少商穴,至有酸痛感為度,可止咳嗽。
除了按摩,少商穴有一個刺激方法,就是刺血療法。少商是井穴,在這里放血可以減輕咽喉的疼痛。這是因為肺怕熱,喜清涼。少商放血就相當于將肺經過熱的氣血引出去,還肺一個清涼的天地。刺血的時候,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都消毒,然后捏起一點點少商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同時擠三到五滴血,然后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便于止血。
少商穴最擅長治療的一個病癥是咳嗽。秋天時,很多人會時不時地咳嗽幾聲,嚴重的甚至咳出血來,咳得頭痛。這時候大拇指上的少商穴是止咳嗽的特效穴。
4、治便秘點壓天樞穴
便秘患者大便時以左手中指點壓左側天樞穴(位于肚臍左側2寸),感覺有明顯酸脹感即按住不動,堅持1分鐘左右,有便感,然后屏氣,以增加腹內壓,稍后即可排便。
天樞穴以治療腸胃疾病為主。主治疾病為:便秘、腹脹、腹瀉、臍周圍痛、腹水、腸麻痹、消化不良、惡心想吐等癥。
天樞是大腸之募穴,是陽明脈氣所發(fā),主疏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是腹部要穴。大量實驗和臨床驗證,針剌或艾灸天樞穴對于改善腸腑功能,消除或減輕腸道功能失常而導致的各種證候,具有顯著的功效。
推脊椎增強免疫力脊椎及其兩側,是人體兩條最大的經脈之一督脈的行經之地,且有肝腧、腎腧等重要經絡通過,屬陽經匯集之處。
護好后背,不受寒涼,身體則不易患病。平時可由家人幫助,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來回推拿脊柱及兩側,可邊捏邊向前推進,或拍打前進,每次5分鐘即有疏通經脈之效。
最易忽略:腋窩和前胸
按腋窩寧神寬心胸腋窩是人們平時很少觸及的部位。中醫(yī)認為腋窩處有一個重要穴位,名為極泉,針灸或按摩極泉有寬胸寧神的功效。西醫(yī)則發(fā)現,腋窩處不僅有動靜脈血管,還有大量的淋巴組織,因此,常按腋窩,可以改善血液供應、刺激淋巴,提高免疫力。
按摩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揉按,用右手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指腹,先順時針、后逆時針按摩腋窩各15次,然后換左手按摩右側腋窩,每次持續(xù)3~5分鐘即可,手法必須輕柔,以免損傷局部的血管和神經。
二是彈撥,抬高一側手臂,把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肩關節(jié)處,用中指輕彈腋窩底,可時快時慢變換節(jié)奏,并左右交替進行。
拍前胸提高肺功能前胸是人體陰氣所匯之處,做好前胸保健,不但可以起到寬中理氣的作用,還對改善人體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有重要作用。
可以采取虛掌輕叩輕拍的方法來保健。將五指并攏、掌心中空,對準胸部正中間的胸骨以適當力度拍擊,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鐘。但應當注意的是,胸腔下有心肺等臟器,要注意力道,否則可能適得其反。
總結:中醫(yī)的穴位按摩保健是人們最喜歡的一種保健方式,向閃腰這種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閃到所以也就不好預防,只有在閃到腰時做正確的治療!
按涌泉穴
動作要領:將左腳放到右膝上,右拇指按壓左涌泉穴,雙腳輪換各按摩5分鐘以上,以搓熱為好。
取穴方法:五個足趾背屈曲,足底掌心前面(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處)正中之凹陷處。
作用:按摩此養(yǎng)生穴位防治各種疾病,尤其是老年性的哮喘、腰腿酸軟、便秘等病效果較明顯。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涌泉穴是身體要穴之一。
按合谷穴
動作要領:一手拇指張開,虎口拉開,另一手拇指按壓穴位進行揉按,兩手交換按壓1~2分鐘。
取穴方法:拇、食指張開,使虎口拉緊,另一手的拇指關節(jié)橫紋壓在虎口上,拇指關節(jié)前彎曲,拇指尖所指凹陷處即是穴位。
作用:按摩此養(yǎng)生穴位具有通經鎮(zhèn)痛、解表清熱、開竅醒神、熄風之功效。主治頭面五官疾病,治牙痛有特效。
叩勞宮穴
動作要領:一手握拳以曲骨處叩擊另一手的勞宮16次,再換手叩16次。
取穴方法:握拳,食指、中指、無名指及小指四指輕壓掌心,中指與無名指兩指間即是穴位。
作用:按摩此養(yǎng)生穴位清熱瀉火,開竅醒神,能除心煩,治心火過盛引起的口腔潰瘍,以及精神方面的疾病。
認準6大保健區(qū) 隨意揉揉也保健
最易操作:小腹和腳底
揉小腹有助健脾胃肚臍是人體精氣比較集中的地方,也是中醫(yī)里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周圍分別還有中脘、關元、氣海等穴,輕輕揉按,對調整人體氣血、改善體內臟腑功能都有好處。
中醫(yī)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講究的就是在醒后、睡前分別揉按小腹周圍,長期堅持,可增加腸胃蠕動、增強脾胃功能。對小腹進行適當的熱敷也能達到保健效果??捎寐愿哂隗w溫的熱水袋或熱毛巾,輕輕敷在肚臍上,數分鐘后取下,每天堅持敷1~2次。
捏腳底促進血循環(huán)腳被稱為人體的第二心臟,隔兩三天用熱水泡泡腳,每次半小時,可以起到溫經通絡、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
如果能在泡腳水中加入一些有助氣血運行的中藥,效果會更好。如將當歸、紅花、三七,川穹、丹參各少量包進紗布,做成中藥包,提前放入熱水浸泡,約半小時后即可泡出藥效,而后還可加點白酒或醋。
常失眠的人,特別推薦一試。用一側手掌的大魚際(手掌上大拇指與手腕間的突起處)揉按對側腳底的涌泉穴,既有保健作用,還能活動手腳。
功效最全:雙耳和脊椎
搓雙耳全身都受益耳朵就像一個倒立在子宮中的胎兒,耳垂代表頭眼部,耳外緣為軀干及四肢,內側是內臟器官。揉按耳朵的不同部位,就能對其所對應的軀體或內臟器官,起到保健作用。
中醫(yī)講腎開竅于耳,因此,做好耳部保健,對強腎效果更好。按摩耳朵應用力輕柔,通常以揪、揉、拉為主,時間以5分鐘為好,不要超過10分鐘。
1.鷹窗穴
位置:從鎖骨數下來第三根肋骨處向兩側平移至乳頭上方。
經屬:足陽明胃經。豐胸,擊中沖擊肋間神經和胸前神經。
2.乳根穴
位置:乳頭中央直下一肋間處。
經屬:足陽明胃經,豐胸。
3.壇中穴
位置:體前正中線,兩乳頭中間。
經屬:任脈。足太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通暢身體經絡之氣,豐胸。
按摩方法:
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壓穴位約5秒后松開,再按壓為一次,連續(xù)按10次為一回。每天可做6回,有空時就可以做,以洗澡或洗澡后做的效果最佳。每天按摩時可依個人時間與需要,按壓單一或多個穴位。
理氣健胸操
(1)將腋下兩旁肉輕輕推向胸前
(2)將小腹的贅肉用力向胸部上推
(3)順著乳房四周由內而外打圈按摩
(4)最后由下往上按摩至頸部
注意事項:每天洗澡后,做健胸操10分鐘,大約一個月就會有效果,千萬不可以偷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