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 常喝四物湯的好處多
冬季養(yǎng)生湯的好處。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钡查L壽健康之人,一般都很注重養(yǎng)生,養(yǎng)生已經(jīng)不再是養(yǎng)身,同時也是養(yǎng)心。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下面的內(nèi)容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 常喝四物湯的好處多,供您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什么是四物湯?它的名字和由來讓人非常的好奇。四物湯的來源是怎樣的呢?是什么人發(fā)明了這種湯?四物湯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喝四物湯對身體有好處嗎?帶著這些疑問,讓小編為你一一解答吧。
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
四物湯對人身重要成果為補血活血,滋陰補陽,行氣血解肝郁。下面看看四物湯四味藥的詳細成果。
白芍性味酸苦、微寒
作用于肝、脾,具有補血滋潤、緩解疼痛,以及紓肝健脾等作用?!短票静荨氛f它“益女子血”,現(xiàn)代中醫(yī)認為白芍能夠養(yǎng)血柔肝,對月經(jīng)不調(diào)有著很好的療效。
當歸性味屬甘、辛、溫
作用于肝、心、脾,具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的作用。含維他命B12及葉酸,有抗惡性貧血的作用、可促進傷口愈合。當歸的首要功效就是補血調(diào)經(jīng),此外還有澤顏潤膚的功效,在保護女性健康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川芎性味屬辛、溫
作用于肝臟、膽。具有行氣活血、鎮(zhèn)定安神、去風濕止痛、紓肝解郁等作用。川穹既為婦科主藥,又是治療頭痛良方,還能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減輕乳房不適、心情焦慮及沮喪等經(jīng)前癥狀。
熟地性味屬甘、微溫
作用于心、肝、腎,具補血滋陰、補精益髓作用。但熟地含有大量糖分較滋補黏膩,對消化不良及腹瀉者不該多用。熟地能改進女性表情慘白、頭暈眼花、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癥狀,與當歸配伍還能加強當歸的補血、活血療效。
白芍、當歸、川芎和熟地煮成的四物湯有以下功效和作用。
1、四物湯可調(diào)經(jīng)止痛、養(yǎng)血疏筋
不少女性因月經(jīng)來潮而無法正常工作,四物湯可幫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塊,并減輕腹脹腹痛,使經(jīng)血排出順暢。此外,四物湯更可補充鐵劑,減少月經(jīng)來潮時的貧血、頭暈目眩及經(jīng)血不出的狀況。
2、四物湯還可滋潤肌膚、防止老化
四物湯的方中組成多為溫補的行血劑,若養(yǎng)成從年輕就服用的習慣,有助於氣血通順,不易手腳冰冷,并使臉色紅潤及肌膚光滑,減緩生理機能老化,看起來更為年輕。
3、對亞健康人群
現(xiàn)在人常在辦公室工作,少鍛煉,壓力大,氣色差,氣虛,易疲倦,四物湯都有較好的功效。
什么是四物湯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雞內(nèi)金這種食物,事實上它不僅是食物,也是一種藥物,今天我們便來說一說,雞內(nèi)金的功效與作用,以及雞內(nèi)金的食用方法,希望能讓大家正確認識到這種食物的本質(zhì),不多說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雞內(nèi)金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吧。
雞內(nèi)金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雞內(nèi)金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反之副作用很少,一起了解一下吧。
味甘性平,入脾胃膀胱經(jīng),具有健胃消食,化積排石,固攝縮尿等作用?,F(xiàn)代藥理研究認為,雞內(nèi)金主要含有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等成分。有增加胃液分泌量和胃腸消化能力,加快胃的排空速率等作用。是一種很常用的中藥。
消食化滯,本品為雞胃之內(nèi)膜,消食之力甚強,珠甘能健脾強胃,為健脾化食消滯之妙品,《滇南本草》曰:“消食磨胃,治小兒乳食結滯,肚大筋青,痞積疳積?!?故臨證用治食積內(nèi)停,消化不良諸癥,皆有神效。
寬中健脾,本品甘平,歸脾胃經(jīng),有健脾和胃之功,助運中焦運化升降,可治脾胃虛弱之泄瀉,升降失常之反胃嘔吐。
解毒消腫,本品味甘能和緩,性微寒能清熱,有解毒消腫之力,故《本草綱目》曰:“主喉閉,乳蛾,一切口瘡,牙疳諸瘡”。
固澀止遺 《本草備要》論本品曰:“甘平,性澀”。又《本草經(jīng)疏》載本品:“其氣通達大腸、膀胱二經(jīng)。甘可補益升提,澀以收斂固澀,入大腸膀胱,能分清泌濁攝約膀胱,有固澀止遺之功,多用治遺尿,遺精等癥。
通淋利尿,膀胱濕熱,久蘊不解,煎熬尿液,凝為砂石,則為石淋?!吨胁亟?jīng)》曰:“砂淋者,腹臍中隱痛,小便難,其痛不可忍,……宜乎急攻”。法當化石通淋止痛。《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曰:“雞內(nèi)金,雞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積可知”。用本品通淋利尿,削堅化石,砂石去,水道通,尿液暢,痛可止?!夺t(yī)林集要》以本品治小便淋瀝,痛不可忍,其理可知。
除熱止煩《雜病源流犀燭》曰:“內(nèi)熱心煩目煩,故煩者,但心中郁煩也……內(nèi)熱屬有根之火,其原本于熱”。本品微寒,寒涼泄火清熱,煩因熱而生,熱去煩自止。故《名醫(yī)別錄》論本品:“除熱止煩”。
斂瘡生肌 《本草綱目》載,本品同綿絮焙末外搽,治發(fā)痛已潰。發(fā)背,乃發(fā)于背部膚表之陽性瘡瘍,患處焮紅,根囊高腫,劇烈疼痛,瘡面腐爛,形似蜂窩。本品局部外用,功專病所,化瘀生新,解毒泄火,風火毒去,瘡癰消復。
雞內(nèi)金的副作用
雞內(nèi)金的對于消化不良,能夠增加和增多胃酸的分泌,一款藥用價值比較高的食材。而且由于制作過程,沒有添加其他東西,所以是沒什么副作用的。
雞內(nèi)金的副作用是幾乎沒有的,大家不必要過分擔心。雞內(nèi)金的功效一定要好好利用起來,如果家中有不喜歡吃飯的孩子,可以試一下用雞內(nèi)金煮粥給孩子食用,同樣老人也能食用,老少皆宜。
雞內(nèi)金的食用方法
雞內(nèi)金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研末,每次1.5-3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生貼。
雞內(nèi)金用藥禁忌:脾虛無積者慎服。
雞內(nèi)金肉清湯
功效:健脾消食,止遺尿,適用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小兒疳積、消瘦無力、食欲不振以及小便頻繁等癥。
材料:雞內(nèi)金7克,雞脯肉50克,清湯皮子20張,雞蛋黃一個,精鹽、味精、甜酒汁、胡椒粉、生柚、麻油、蔥花、雞骨湯各適量。
做法
1、將雞內(nèi)金焙干碾成細末;
2、雞脯肉斬成茸,裝碗內(nèi)加甜酒汁、雞蛋黃、精鹽、味精、胡椒粉、雞內(nèi)金粉攪拌均勻備用;
3、取清湯皮子將餡心包入,投入沸水中煮熟、撈出裝入調(diào)好味的雞湯中(預先將雞骨湯燒沸,盛碗內(nèi),調(diào)好味,少許生抽、麻油、撒蔥花和胡椒粉)即成。
四物湯是一道漢族藥膳。中醫(yī)補血、養(yǎng)血的經(jīng)典藥方,方用當歸、川芎、酒芍、熟地四味藥構成。四物湯是傳統(tǒng)中醫(yī)傳播下來的藥方,最早出現(xiàn)紀錄于唐朝的藺道人著的《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通過實踐運用《太平惠民合劑局方》四物湯是現(xiàn)在應用較為遍及的,四物湯便是利用熟地黃12、白芍12、當歸10及川芎8這四種中藥材。一樣通常來說,它具有補血調(diào)經(jīng)的結果,可減緩女性的經(jīng)痛。
四物湯的來源
四物湯是補血的常用方,也是調(diào)經(jīng)的基本方。其最早見于晚唐藺道人著的《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被用于外傷瘀血作痛。后來被載于中國第一部國家藥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本書首先記載將四物湯用于婦產(chǎn)科疾病)。以后在宋代《衛(wèi)生家寶產(chǎn)科備要·產(chǎn)后方》、明代《醫(yī)方考·調(diào)經(jīng)用四物湯》、清初《濟陰綱目·調(diào)經(jīng)門》等醫(yī)學書籍中均有記載和評說。四物湯被后世醫(yī)家稱為“婦科第一方”,“血證立法”;“調(diào)理一切血證是其所長”及“婦女之圣藥”等。
“四物湯”是中醫(yī)補血、養(yǎng)血的經(jīng)典方藥,方用當歸、川芎、芍藥、熟地四味藥組成。然而在中國臺灣省,比較流行的玫瑰四物湯是由當歸、川芎、肉桂、熟地黃或者是生地黃熬制而成,如果是屬于體質(zhì)偏熱的人適合喝生地黃組成的玫瑰四物湯,如果是體制偏寒性的人適合喝由熟地黃組成的四物湯!
孫中山的“四物湯”并不是由上述四味藥組成,他是集四種素食之精而成,即用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這四種食物。
此“四物湯”中的黃花菜又名金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纖維素和鐵。它具有利水、涼血等功效,可以主治水腫、砂淋、衄血、便血等癥,又能健胃、補脾、通便。
木耳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列為中品,它具有養(yǎng)血、活血、收斂等作用,對于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痢、痔瘡、產(chǎn)后虛弱、崩漏、帶下等患者,都是良好的食品。木耳富含蛋白質(zhì),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物質(zhì)。
豆腐與豆芽是我國發(fā)明的豆制品,具有價廉物美、營養(yǎng)豐富的特點。它們不僅完全保留了黃豆中所含的蛋白質(zhì)、脂肪、維生素、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豆芽在蔬菜缺少的情況下,可稱得上是維生素C的最好來源之一。豆芽中所含豐富的纖維素,對老年人因食量下降、活動減少、腹肌萎縮而常出現(xiàn)的便秘,能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
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四物,具有素食的最大優(yōu)點,不僅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和多種維生素,而且來自這些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非飽和脂肪酸和粗纖維含量也比較高,而膽固醇的含量卻比動物食品低,植物脂肪還有降低膽固醇作用。這對于防止現(xiàn)代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和腸癌有一定作用。
結語:四物湯是補血常用的藥方,它是漢族的一到藥膳,有著補血調(diào)經(jīng)的作用,對女人的痛經(jīng)有一定的緩解。不僅如此,它還有著滋潤肌膚、防止老化、調(diào)經(jīng)止痛、養(yǎng)血疏筋的作用哦。女性朋友們可以嘗試一下哦。
ys630.coM延伸閱讀
四物湯是什么?這是一種用四種中藥材組成一起熬制的湯,能補血養(yǎng)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血虛者可用來補血,血瘀者可用來活血。不少女性因為月經(jīng)問題身體不調(diào)而頭疼,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四物湯的功效有哪些。
什么是四物湯
四物湯配方出自《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
四物湯的標準配方為熟地黃12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川芎12克四味藥材組合而成,被譽為“婦科第一藥方”。
四物湯是補血的常用方,也是調(diào)經(jīng)的基本方。其最早見于晚唐藺道人著的《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被用于外傷瘀血作痛。后來被載于中國第一部國家藥典——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四物湯被后世醫(yī)家稱為“婦科第一方”,“血證立法”;“調(diào)理一切血證是其所長”及“婦女之圣藥”等。
四物湯的成份
當歸
性味屬甘、辛、溫,作用于肝、心、脾。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是當歸的主要治療功效,此外還有澤顏潤膚的功效,對女性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保護地位。
熟地
性味屬甘、微溫,作用于心、肝、腎,具有補血滋陰的作用,能對付女性臉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jīng)不調(diào),與當歸配伍還能增強當歸的補血、活血療效。
川芎
性味屬辛、溫、作用于肝、膽,具有行氣活血、鎮(zhèn)定安神、祛風濕止痛、舒肝解郁等作用。既為婦科主藥,又是治療頭痛良方,還能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減輕乳房不適、心情焦慮及沮喪等經(jīng)前癥狀。
白芍
性味酸苦、微寒,作用于肝、脾,具有 滋潤、緩解疼痛,舒肝健脾等作用?!短票静荨氛f它“益女子血”,現(xiàn)代中醫(yī)認為它能夠養(yǎng)血柔肝,對月經(jīng)不調(diào)有著很好的療效。
在春季的田野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蒲公英,那么,蒲公英不僅長得好看,具有觀賞價值,他也是一種中藥,同時具有藥用價值,而它的藥用價值最大的就是蒲公英根,那么蒲公英根泡水喝都有哪些功效呢?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
蒲公英根泡水喝的功效
蒲公英含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對人體有一定好的作用,那么,它不僅包含蒲公英素、蒲公英醇、膽堿以及有機酸和菊糖,還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以及微量元素和維生素,這些在進入身體之后都能夠很好的促進身體健康。具體的蒲公英泡水喝的功效如下:
第一:清熱解毒
蒲公英非常適合用在各種熱毒疾病方面,其中清肝熱的效果非常的不錯,對于治療一些由于肝熱所引起的嚴重發(fā)紅、腫痛的情況,以及多種傷口感染后或者是化膿的疾病治療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
可以將蒲公英的葉子用開水浸泡之后服用,這樣能夠很好的緩解一些身體出現(xiàn)口干舌燥的情況,除此之外對于身體出現(xiàn)的多種熱癥或者是化膿性疾病治療效果都很好。
第二:美容養(yǎng)顏
蒲公英的葉子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脂肪、微量元素以及碳水化合物,還有維生素,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服用蒲公英根泡的誰,能夠美容養(yǎng)顏。不僅如此,長期服用還能夠改善皮膚出現(xiàn)皮膚炎或者是濕疹等情況。
除了蒲公英中含有的葉子對身體很好之外,花朵服用之后對于身體的好處也有很多,一些經(jīng)常長斑的女性可以多喝哦,因為蒲公英花朵具有去除雀斑的作用。
第三:消癰散結
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高熱不退或者是臃腫瘡毒,可以多服用一些蒲公英水。另外,蒲公英水對于治療乳癰具有很好的效果,產(chǎn)后的女性多服用能夠起到通乳的作用。
另外,蒲公英不僅可以內(nèi)服,同時外用也是很好的,經(jīng)常和金銀花一起搭配使用。如果想要更好的治療腸癰情況,那么可以即將蒲公英和大黃還有丹皮一起混合使用,這樣身體很快就能夠恢復健康了。
四物湯的功效
1、調(diào)經(jīng)止痛、養(yǎng)血疏筋
不少女性因月經(jīng)而無精打采,身體各種不舍,四物湯可以減輕腹脹腹痛,使經(jīng)血排出順暢,減少疼痛感。并活血化瘀,排除血塊。此外,四物湯更可補充鐵劑,防止女性朋友在來月經(jīng)時身體不適導致貧血等。
2、滋潤肌膚、防止老化
四物湯的方中組成多為溫補的行血劑,若養(yǎng)成從年輕就服用的習慣,有助於氣血通順,不易手腳冰冷,并使臉色紅潤及肌膚光滑,減緩生理機能老化,看起來更為年輕。
3、對亞健康人群
現(xiàn)在人常在辦公室工作,少鍛煉,壓力大,氣色差,氣虛,易疲倦,四物湯都有較好的功效。
熱性體質(zhì)煮法
基本四物去熟地加生地、麥門石、天冬。
將四物湯中的熟地換成生地,再加上美門石、天冬一起煮,煮法與四物湯的基本煮法相同,生地性涼,可退火兼補血。
血虛體質(zhì)煮法
基本四物加黨參、黃精、茯苓。
在煮四物湯時,將以上三種配料一同發(fā)放進去,黨參、黃精就可同時補氣、補血。
寒性體質(zhì)煮法
基本四物加茯苓、紅棗、白扁豆。
在煮四物湯時,將以上三種配料一同發(fā)放進去,紅棗性溫,很適合寒性體質(zhì)的人。
氣虛體質(zhì)煮法
基本四物去熟地加黨參、茯苓。
黨參可補脾益肺,促成紅血球生成,茯苓可健脾、補氣。
結語:根據(jù)小編今天整理出來的有關四物湯的知識,希望學會了四物湯的你們能夠學以致用的讓自己身體調(diào)理好。小編提醒您傳統(tǒng)煮湯煮出來的味道可能有不少人喝不慣,可以適量加一些紅糖調(diào)和一下中藥味。
對于女性朋友來說,要想讓臉部變得紅潤且沒有色斑存在,其在平時就可以考慮選擇食療的方法來進行處理,而祛斑補血養(yǎng)顏四物湯,就是當下最受女性朋友們歡迎的一款養(yǎng)顏湯劑,因此,接下來本文就將四物湯的做法介紹如下。
四物湯是一首養(yǎng)血活血之方,其藥物組成為熟地12g,當歸9g,白芍9g,川芎6g。用法:水煎服。
《仙授理傷續(xù)斷秘方》曰:"凡傷重,腸內(nèi)有瘀血者用此,白芍藥、當歸、熟地黃、川芎各等分,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張山雷曰:"本方實從《金匱要略》膠艾湯而來,即以原方去阿膠、艾葉、甘草三味"(《沈氏婦科輯要箋正·卷下》)。仲景膠艾湯本為治療婦人沖任虛損,陰血不能內(nèi)守而致的多種出血證而設,藺氏減去其中暖宮調(diào)經(jīng),養(yǎng)血止血之阿膠、艾葉和甘草,將生地易為熟地、芍藥定為白芍,保留原方之當歸、川芎,并名之以"四物湯",從而使養(yǎng)血止血,調(diào)經(jīng)安胎之方變?yōu)橹委焸蒲撗獪C候之劑?!短交菝窈蛣┚址健ぞ砭拧分^:"當歸(去蘆,酒浸,炒)、川芎、白芍藥、熟干地黃(酒灑蒸),各等分"。
配方特點:補血配活血,動靜相伍,補調(diào)結合,補血而不滯血,行血而不傷血。
四物湯的組成成分
川芎:
性味屬辛、溫,作用于肝臟、膽。具有行氣活血、鎮(zhèn)定安神、去風濕止痛、紓肝解郁等作用。川穹既為婦科主藥,又是治療頭痛良方,還能影響內(nèi)分泌系統(tǒng),減輕乳房不適、心情焦慮及沮喪等經(jīng)前癥狀。
白芍:
性味酸苦、微寒,作用于肝、脾,具有補血滋潤、緩解疼痛,以及紓肝健脾等作用?!短票静荨氛f它"益女子血",現(xiàn)代中醫(yī)認為白芍能夠養(yǎng)血柔肝,對月經(jīng)不調(diào)有著很好的療效。
當歸:
性味屬甘、辛、溫,作用于肝、心、脾,具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的作用。含維他命B12及葉酸,有抗惡性貧血的作用、可促進傷口愈合。當歸的首要功效就是補血調(diào)經(jīng),此外還有澤顏潤膚的功效,在保護女性健康方面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熟地:
性味屬甘、微溫,作用于心、肝、腎,具補血滋陰、補精益髓作用。但熟地含有大量糖分較滋補黏膩,對消化不良及腹瀉者不應多用。熟地能改善女性臉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癥狀,與當歸配伍還能增強當歸的補血、活血療效。
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
調(diào)經(jīng)止痛、養(yǎng)血疏筋:
不少女性因月經(jīng)來潮而無法正常工作,四物湯可幫助活血化瘀,排除血塊,并減輕腹脹腹痛,使經(jīng)血排出順暢。此外,四物湯更可補充鐵劑,減少月經(jīng)來潮時的貧血、頭暈目眩及經(jīng)血不出的狀況。
滋潤肌膚、防止老化:
四物湯的方中組成多為溫補的行血劑,若養(yǎng)成從年輕就服用的習慣,有助於氣血通順,不易手腳冰冷,并使臉色紅潤及肌膚光滑,減緩生理機能老化,看起來更為年輕。
其實,本文所提到的四物湯,其主要就是由四種不同的中藥材搭配制作而成的,而其對女性所起到的養(yǎng)顏美容效果,也是從對其氣血的改善上入手實現(xiàn)的,因此,女性朋友在平時養(yǎng)護肌膚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四物湯飲用。
說起解毒四物湯,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種中藥方劑,對于解毒四物湯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來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
【處方】當歸(酒洗)2.4克 川芎1.5克 白芍(炒)1.8克 生地黃3克 黃連(炒)1.8克 黃芩炒)2.4克 黃柏(炒)2.1克 梔子(炒黑)2.1克 地榆2.4克 槐花(炒)1.5克 阿膠珠1.8克 柏葉(炒)1.8克
【功能主治】養(yǎng)血解毒,清腸止血。治血虛火旺,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上水煎,空腹時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八
【別名】溫清飲
【處方】黃連1錢,黃柏1錢,黃芩1錢,山梔子1錢,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1錢,熟地黃1錢。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水不住,或如豆汁,五色相雜,面色痿黃,臍腹刺痛,寒熱往來,崩漏不止。
【用法用量】溫清飲(《宋氏女科》)。
【摘錄】《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
上文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解毒四物湯,我們知道解毒四物湯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有很好的養(yǎng)生和保健作用,對人體有很多好處,可以緩解很多癥狀,怎么樣,你了解了嗎?
對于活血四物湯,有的人或許還不太熟悉,其實活血四物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對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關于活血四物湯的功效與作用將會在下文中給您介紹。
【處方】當歸1錢半,川芎1錢半,芍藥1錢半,生地1錢半,桃仁9個,紅花1錢,蘇木8分,連翹6分,黃連6分,防風6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疥瘡經(jīng)久不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入門》卷八
【處方】當歸身尾4-5錢,川芎2錢,白芍1錢2分,生地1錢2分,桃仁(去皮)1錢2分,牛膝1錢2分,延胡(酒炒)1錢2分,紅花(酒炒)1錢2分,肉桂1錢2分。
【功能主治】跌撲傷筋,血氣凝滯腰痛。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錄】《會約》卷七
看完了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到,活血四物湯的正確飲用對我們的身體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補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當中大家對于方劑的選擇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這樣子才可以更好的發(fā)揮它帶來的保健功效。
人們對于健康越來越重視,中藥方劑吃的人也越來越多了,那么你知道柴胡四物湯是什么嗎?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柴胡四物湯的相關知識呢?一起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川芎 熟地黃 當歸 芍藥各4.5克 柴胡2.4克 人參 黃芩 甘草 半夏曲各9克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主產(chǎn)后日久虛勞,微有寒熱,脈沉而浮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下
【處方】柴胡 人參 黃芩 當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地骨皮 知母 麥門冬 淡竹葉
【制法】上銼細末。
【功能主治】主小兒疹子牧后,發(fā)枯毛豎,形體羸瘦者。
【用法用量】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
【摘錄】《證治準繩·幼科》卷六
【處方】生地、當歸、川芎、柴胡、芍藥。
【功能主治】婦人中風,寒熱火盛錯經(jīng),致熱入血室,晝則了了,夜則譫妄。
【用法用量】
【摘錄】《醫(yī)級》卷七
【處方】柴胡8分,仙半夏1錢,歸身1錢,生白芍2錢,條芩8分,清炙草6分,生地1錢半,川芎7分。
【功能主治】疏氣和血。主妊婦邪陷入于足厥陰之肝絡,寒熱如瘧,胸脅串痛,至夜尤甚者。
【各家論述】此方君以柴胡入經(jīng)和氣,即臣以川芎入絡和血,妙在佐以歸、地、白芍之養(yǎng)血斂陰,即使以半夏、甘草之辛甘化陽。庶幾陰陽和,俾陰液外溢則汗出,而寒熱脅痛自止矣。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卷二
【處方】柴胡、人參、黃芩、當歸身、川芎、生地黃、白芍藥、地骨皮、麥門冬、知母、淡竹葉。
【制法】上銼細。
【功能主治】麻疹后余熱,發(fā)枯毛豎,肉消骨立,漸漸羸瘦,或婦女經(jīng)血方凈,適逢痘疹作熱。疹子收后身有微熱,陽盛陰虛,往來寒熱。
【用法用量】水1盞,煎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痘疹心法》卷二十三
【處方】川芎1兩半,熟地黃1兩半,當歸1兩半,芍藥1兩半,柴胡8錢,人參3錢,黃芩3錢,甘草3錢,半夏3錢,曲3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婦人虛勞日久,血虛陰虧,微有寒熱;經(jīng)行感冒,熱入血室;經(jīng)枯發(fā)熱,妊娠吐衄。日久勞虛,脈沉而浮。午后或夜分發(fā)熱。三陰經(jīng)溫瘧或夜發(fā)者,脈虛弦數(shù)者。妊娠憂慮驚怒傷其臟腑,氣干于上,血隨溢而心悶,胸滿久不已,必致墮胎。
【用法用量】煎服。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以四物湯滋榮血室,柴胡湯疏熱扶元,二方合劑,異路同歸,水煎溫服,務使正氣內(nèi)充而邪熱外卻,何患發(fā)熱不止,天癸不來乎!
【摘錄】《保命集》卷下
柴胡四物湯的作用很多,對于一些病癥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時候還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適合吃,避免造成身體不適。
加味四物湯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方劑,但是不經(jīng)常服用這種藥的人對于加味四物湯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加味四物湯是怎樣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
【別名】桃紅四物湯(《醫(yī)宗金鑒)卷四十四)。
【處方】熟地黃 白芍藥 當歸 川芎 桃仁 紅花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治瘀血腰痛,婦人月經(jīng)來時,血多有塊,色紫稠粘,內(nèi)有瘀血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玉機微義》卷三十一引《醫(yī)壘元戎》
【處方】當歸身3克 熟地黃9克 白芍藥 川芎各2.3克 五味子9枚 麥門冬3克 人參1.5克 黃柏3克 黃連1.5克 知母0.9克 杜仲2.3克 牛膝0.9克(足不軟者不用)蒼術3克
【制法】上藥細切,作一服。
【功能主治】養(yǎng)血補陰,清熱化濕,強筋壯骨。治肝腎不足,陰虧血虛,濕熱侵襲筋骨,致成瘺證。
【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空腹時溫服。酒糊為丸服亦可。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四
【處方】當歸 芍藥 川芎 生地黃 茅根 蒲黃 牡丹皮 梔子(炒黑)甘草(生)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涼血止血。治小兒勞傷吐血,咳嗽。
【用法用量】引用藕節(jié),酒、水煎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五十五
【處方】川芎31g,當歸31g,白芍12g,熟地12g,黃芩15g,浮萍12g,淮山藥15g,白術15g,首烏15g,紅棗6g。
【功能主治】清營涼血。主虛熱型蕁麻疹,疹色淡紅,稀疏分布,日晡潮熱,多在夜間發(fā)生,舌質(zhì)紅,苔薄,脈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簡編》
【處方】四物湯加柴胡、梔子、龍膽草。
【功能主治】婦人陰瘡腫痛者。
【摘錄】《金鑒》卷四十九
【處方】當歸、川芎、生地黃、黃柏(酒炒)、知母(酒炒)、蔓荊子、黃芩(酒炒)、黃連(酒炒)、梔子(炒)各等分。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血虛陰火沖上,頭痛偏左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當歸、白芍藥(炒)、川芎、生地、地骨皮、牡丹皮各等分(1方加白術)。
【功能主治】婦人骨蒸。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6錢,水煎服。
【各家論述】《濟陰綱目》汪淇箋:此方以四物生四臟之陰,以地骨、牡丹解骨蒸之熱。其加白術者,以土為萬物之母也。
【摘錄】《濟陰綱目》卷四
【處方】當歸(酒洗)1錢半,川芎1錢半,芍藥(炒)1錢,熟地黃1錢,玄胡索1錢,蓬術(醋煮)1錢,香附(醋煮)1錢,砂仁8分,桃仁(去皮尖)7分,紅花(酒炒)5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經(jīng)水將來,作疼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論述】《醫(yī)略六書》:血虧挾滯,不能統(tǒng)營氣于經(jīng),故臍腹疼痛,然后經(jīng)行。方中熟地補血以滋沖任,白芍斂陰以益腎肝,川芎行血海以調(diào)經(jīng),當歸養(yǎng)血脈以榮經(jīng),蓬術破氣中之血,香附理血中之氣,桃仁破瘀血以通經(jīng),延胡活滯血以止痛,紅花活血生新,砂仁醒脾行氣,水煎溫服,使滯化氣行,則經(jīng)血調(diào)和而臍腹疼痛無不退,天癸循環(huán)無不自如。
【摘錄】《濟陰綱目》卷一
【處方】當歸、川芎、芍藥、熟地、郁李仁、白術、丁香、桑皮、甘草、赤苓、陳皮、香附子。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浮腫。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宋氏女科》
【處方】黃連3錢,槐花2錢,川歸1錢,川芎6分,粟殼7分,生地1錢,白芍8分,阿膠1錢,艾葉7分。
【功能主治】清熱涼血。主大腸經(jīng)血熱,下痢,鮮血不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食前溫服。
【各家論述】方中用黃連?;被ɡ泶竽c經(jīng)熱,用歸、芎、地、芍以補血涼血,阿膠、艾葉以止下痢之血,粟殼以固脫滑。
【摘錄】《杏苑》卷四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防風、荊芥各等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打損眼目,瘡毒入目,血熱不散,兩眥皆赤,及瘡癤。
【用法用量】每服3錢,水1盞半,煎至1盞,再入生地黃汁少許,去滓溫服。再以生地黃1兩,杏仁20粒(去皮尖)研細,用綿子裹藥敷在眼上,令干,再將瘦豬肉薄切,粘于眼上,再服《局方》黑神散。
【摘錄】《準繩·類方》卷七
【處方】秦歸2錢,川芎2錢,酒芍4錢,熟地4錢,丹參4錢,香附3錢,澤蘭4錢。
【功能主治】養(yǎng)血調(diào)氣。主血虛氣郁,月經(jīng)量少而色紫黑,面色青黃,舌質(zhì)淡紅,苔薄黃,脈沉細而弱。
【用法用量】水煎,溫服。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黃柏(鹽水浸)1錢,知母(去毛)1錢,天花粉1錢,熟地1錢2分,白芍1錢2分,桔梗3錢,甘草3錢。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降火。主虛火上升,喉痛,并生喉瘡、喉痹。
【用法用量】水煎,入竹瀝1鐘同服。
【摘錄】《回春》卷五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炒)、生地黃、熟地黃、黃耆(蜜炙)、人參、白術(去蘆)、陳皮、白茯苓(去皮)、荊芥、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血虛眩暈卒倒,脈微澀。
【用法用量】加大棗2枚,烏梅1個,水煎服。
【注意】不可艾灸、驚哭叫動,動則乘虛而死。
【摘錄】《回春》卷二
【處方】四物湯加天冬1錢半,麥冬1錢半,黑蒲黃1錢半,香附1錢半,杜仲1錢半,故紙1錢半,青鹽1錢,甘草4分。
【功能主治】酒毒濕熱,染血成瘀,牙縫涌血如泉。
【用法用量】加荷葉、蒲扇葉各2錢,燒灰為引。
【摘錄】《點點經(jīng)》卷二
【處方】當歸5分,川芎5分,赤芍5分,生地(俱酒洗)5分,柴胡5分,升麻5分,麥冬5分,木通(去皮)5分,黃芩(酒炒)5分,桔梗5分,薄荷1分。
【功能主治】小兒瘧疾,并發(fā)驚癇,久則成疳。
【用法用量】加燈心10根,水煎,乳母食后服,兒服母乳。
【摘錄】《育嬰秘訣》卷四
【處方】歸尾1錢,川芎1錢,赤芍1錢,生地1錢,肉桂1錢,玄胡索1錢,枳殼1錢,香附1錢,檳榔1錢。
【功能主治】產(chǎn)婦胞漿干澀,難產(chǎn),過2-3日不生,但人事強實,飲食能進。
【用法用量】水煎,調(diào)益元散3錢內(nèi)服。以子生為度。
【摘錄】《萬氏女科》卷二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香附子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婦人血少胎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紫蘇湯調(diào)下。
【摘錄】《濟陰綱目》卷八
【處方】四物湯加白術、茯苓、柴胡、丹皮。
【功能主治】血虛發(fā)熱。
【摘錄】《內(nèi)科摘要》卷上
【別名】加減四物湯
【處方】當歸尾、芍藥、川芎、蒼術、白菊花、干葛、羌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斑瘡入目;或瘡痘收后,目有翳膜。
【用法用量】加減四物湯(《得效》卷十一)。
【注意】忌一切動風毒物,雖愈后忌2-3月方可。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九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知母、黃柏、人參、麥門冬、五味子、桑白皮、地骨皮。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咳嗽吐紅。
【用法用量】或云不宜用人參。
【摘錄】《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處方】生地(酒洗)、川芎、白芍(酒炒)、當歸(酒洗)、連翹(去心)、紫草茸(酒洗)。
【功能主治】痘瘡因氣行血滯,毒熱伏于血分,不能成漿,至行漿時,空殼無漿,根緊而紫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金鑒》卷五十七
【處方】當歸、芍藥、川芎、生地黃、茅根、蒲黃、牡丹皮、梔子(炒黑)、甘草(生)。
【功能主治】小兒因努勞吐血,兼咳嗽。
【用法用量】先用桃仁承氣湯以破逐之,次用加味四物湯和之。
【摘錄】《金鑒》卷五十五
【處方】四物湯加炒阿膠、炒黑香附、白術、黃芩、砂仁、糯米。
【功能主治】胎氣不固,常小產(chǎn)者。
【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引《胎產(chǎn)須知》
【處方】當歸1錢半,芍藥1錢半,側柏1錢半,川芎1錢,生地1錢,梔子(炒)1錢。
【功能主治】吐血。
【用法用量】水2鐘,煎8分,入水研京墨汁1-2匙,童便1小鐘,姜汁少許,徐徐服之。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三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芍藥1錢,熟地黃1錢,桔梗1錢,黃柏(炒)1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補陰降火。主痰郁火邪在肺,干咳嗽。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瀝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處方】當歸2錢半,川芎2錢半,芍藥2錢半,地黃2錢半,胡黃連5錢,秦艽5錢,青蒿5錢。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蓐勞,四肢無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熱,口干,五心如炙,熱熾而脈弦大有力者。
【用法用量】以水5盞,煮取2盞半服。
【摘錄】《產(chǎn)科發(fā)蒙》卷四引汪石山方
【處方】川芎、當歸、芍藥、生地、槐花、黃連、桃仁。
【功能主治】下痢純血,久不愈,屬陰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萬氏家抄方》卷一
【處方】當歸身1錢,熟地黃3錢,白芍藥7分半,川芎7分半,五味子9枚,麥門冬1錢,人參5分,黃柏1錢,黃連5分,知母3分,杜仲7分半,牛膝3分,蒼術1錢。
【制法】上細切,作1服。
【功能主治】諸痿,四肢軟弱,不能舉動,瘰疬,肝血虛者。
【用法用量】方中熟地黃,《醫(yī)鈔類編》作生地。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四引丹溪方
【別名】加味四味湯
【處方】四物湯加桃仁(煮數(shù)次,去皮尖)、牛膝(酒浸)、陳皮、茯苓、甘草、白芷、龍膽草各等分。
【制法】上切細,作1服。
【功能主治】白虎歷節(jié)風證。
【用法用量】加味四味湯(《杏苑》卷七)。
【摘錄】《醫(yī)學正傳》卷四引丹溪方
【處方】四物湯加人參、茱萸。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斷后多年,忽然再行,遂成崩漏,腹痛寒熱。
【用法用量】加生姜、紅棗,水煎服。兼用熟附丸。
【摘錄】《得效》卷十五
【處方】四物湯加川山甲。
【功能主治】虛人損傷。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玉機微義》卷四十三引《元戎》
【別名】桃紅四物湯、四物加桃仁紅花湯
【處方】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功能主治】瘀血所致腰痛麻木,月經(jīng)不調(diào),吐衄屎黑,及血腫,下利膿血;血滯經(jīng)閉,或吐衄屎黑,喜忘,瘀痛及下利膿血;麻木,純屬死血者;婦人內(nèi)有瘀血,月經(jīng)血多有塊,色紫稠粘;血腫。
【用法用量】桃紅四物湯(《金鑒》卷四十四)、四物加桃仁紅花湯(《方癥會要》卷二)。①本方方名,《醫(yī)級》作“紅桃四物湯”。②《醫(yī)部全錄》本方用法:水煎,空心熱服。
【摘錄】《玉機微義》卷三十一引《元戎》
【處方】四物湯1帖加橘紅半兩,香附子半兩,元胡索半兩。
【功能主治】婦人欲念不遂,心膈迷悶刺痛。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
【處方】四物湯加琥珀。
【功能主治】經(jīng)候不調(diào),腹中疼痛,或腳氣沖心。
【用法用量】水并加醋1合煎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
【處方】四物湯加菊花。
【功能主治】婦人肝血熱證,經(jīng)候不通,口干頭暈。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十
【處方】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人參、香附(童便制)、甘草(炙)。
【功能主治】婦人氣血衰弱,形瘦經(jīng)少。
【用法用量】生姜、大棗為引。
【摘錄】《葉氏女科》卷一
【處方】歸身1錢,人參1錢,川芎1錢,赤芍1錢,生地1錢,桔梗1錢,甘草1錢,麥冬1錢,白芷1錢。
【功能主治】初產(chǎn)之婦,乳方長,乳脈未行;或產(chǎn)多之婦,氣血虛弱,乳汁短少。
【用法用量】水煎,食后服。更煮豬蹄湯食之,則乳汁自通。豬蹄1對,洗盡煮爛,入蔥調(diào)和,并汁食之。要是入香油炒過穿山甲共煮,去甲食之,更效。
【摘錄】《萬氏女科》卷三
【處方】四物湯加黃連、黃柏、黃芩。
【功能主治】濕熱傷血,致赤痢或下血者。
【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八
【處方】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牛膝、梔子(1方加黃連棕炭)。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血虛尿血,小兒血淋。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六十二
【處方】四物湯加香附、桃仁、枳殼、縮砂、紫蘇。
【功能主治】補血行滯。主妊娠過月不產(chǎn)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九
【處方】川芎、當歸、芍藥、生地、蒲黃、阿膠、薊根、白芷。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血崩如豆汁,紫黑過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一
【處方】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酒炒)、桃仁、訶子、青皮。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痰挾瘀血,致肺脹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
【用法用量】水煎,加竹瀝、姜汁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二十八
【處方】川芎1錢,當歸1錢,玄胡索1錢,烏藥各1錢(炒),白芍(酒炒)8分,小茴8分,熟地黃2錢,生姜2片。
【功能主治】暖經(jīng)和血。主婦人大虛,月經(jīng)來如黃泥水。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一
【處方】熟地黃1錢5分,當歸1錢5分,川芎1錢,白芍1錢,香附(制)1錢,砂仁5分(炒)。
【功能主治】妊娠5月,稟賦虛弱,血虛胎萎不長。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
【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處方】生地2錢,當歸1錢,蔓荊5分,黃芩1錢(酒炒),白芍1錢(酒炒),炙草3分,甘菊7分,川芎5分。
【功能主治】養(yǎng)血熄風。主血虛脈空,自魚尾上攻頭痛者。
【用法用量】《雜病證治新義》本方用法:水煎服。
【各家論述】《雜病證治新義》:本方以四物湯補血為主,而其中當歸、川芎并有活血舒痛之功,益以白芍之斂和黃芩之清、菊花之輕以平其肝,蔓荊以祛風,甘草合白芍并可緩痛,實為血虛頭風痛之良方,如結合現(xiàn)代藥理體會,實即具有補血、弛緩神經(jīng)、緩解頭痛之效。為用于貧血性頭痛之良劑。
【摘錄】方出《金匱翼》卷五,名見《雜病證治新義》
【處方】當歸身、正川芎、杭白芍、懷生地、白云苓、正雅連、南木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小兒先水瀉而變痢者。
【用法用量】水煎,空心熱服。
【摘錄】《幼幼集成》卷三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芍藥1錢,生地1錢,山梔(炒)1錢。
【功能主治】因怒氣逆甚,先惡心,繼而嘔血成升成碗者。
【用法用量】水煎,臨服入童便1盞,姜汁少許同服。
【摘錄】《仙拈集》卷二
【處方】當歸、川芎、芍藥、地黃、甘草、威靈仙、萆薢、椒目。
【功能主治】楊梅結毒痼疾廢病。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溫服。服白蛇湯7日后服。
【摘錄】《霉癘新書》
【處方】當歸2錢(血虛有寒者可多用,血虛有熱者宜少用),川芎1錢3分,熟地2錢,白芍1錢半,白芷1錢,羌活8分,川獨活1錢,蔓荊子1錢,川烏(制)8分,荊芥穗7分,菊花7分,北細辛3分,甘草8分。
【功能主治】偏頭風,血虛暴痛,將來害目。
【用法用量】速進1-3服。外用生蘿卜搗汁。仰臥注鼻,不用枕頭睡1刻,3次即愈,又用蓖麻子仁、乳香各2-3錢,搗為餅,左右貼太陽穴。婦人解發(fā)出氣,否則害目。無蘿卜之時,用旱蓮草汁代之亦可。
【摘錄】《會約》卷六
【處方】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3分,川芎1錢,熟地2、3錢,陳皮8分,香附(童便炒)7、8分,丹參2錢,丹皮8分。
【功能主治】肝脾血虛,微滯微痛,一切經(jīng)亂之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會約》卷十四
【處方】當歸3錢,鹿茸3錢,白芍3錢,香附3錢,川芎2錢5分,熟地2錢5分,黃耆2錢,白術2錢,茯苓2錢,黃芩2錢,陳皮(去白)2錢,砂仁2錢,人參2錢,阿膠2錢,小茴2錢,山萸2錢,沉香1錢,粉草1錢,延胡2錢。
【功能主治】婦人25-26,氣血兩虛,血海虛冷,經(jīng)脈不調(diào),或時腹下疼痛,或白帶,或如魚腦髓,或如米汁,信期不定,每日淋漓不止,面色青黃,四肢無力,頭暈眼花。
【用法用量】分4帖。加生姜3片煎,空心服。
【摘錄】《女科旨要》卷一
【處方】當歸1錢,白芍1錢,生地3錢,川芎7分,丹皮8分,柴胡5分。
【功能主治】血虛咽喉燥痛,微煩熱惡寒,午后尤甚;勞傷火動,口破咽疼,晡熱內(nèi)熱,脈數(shù)無力;血熱口瘡,或牙根腫潰,煩躁不寧。
【用法用量】水2鐘,加大棗2枚,水煎服。
【摘錄】《喉科紫珍集》卷上
【處方】生地、當歸、白芍、鮮菊葉、丹皮、生石決明、天麻。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血虛,肝陽上升,頭痛耳鳴,晝輕夜重,確非外感者。
【摘錄】《顧氏醫(yī)徑》卷四
【處方】當歸(酒洗)2錢,白芍藥(炒)2錢,肉蓯蓉2錢,熟地黃(酒洗)1錢,白術1錢,白茯苓1錢,人參5分,川芎1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氣血兩虛不孕。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月經(jīng)前3服,經(jīng)正行3服,經(jīng)行后3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六
【處方】當歸、川芎、芍藥、生地黃、柴胡、山梔子、牡丹皮、龍膽草。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婦人陰戶腫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七
【處方】當歸、川芎、芍藥、地黃、陳皮、黃芩、黃連、桃仁、紅花、麻仁、甘草。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血虛火盛,朝食甘美,至晡心腹刺酸吐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陽綱目》卷十五
【處方】當歸3錢,熟地3錢,川芎2錢,芍藥2錢,柳樹根1兩(酒炒)。
【功能主治】癆熱咳嗽如神。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驗方新編》卷三
【處方】四物湯4錢,龍骨(另研少許,臨服入)。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因產(chǎn)用力過多,陰門突出。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四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赤芍藥1錢,生地黃1錢,甘草梢1錢,杜牛膝1錢,木通1錢,桃仁(去皮尖)5個,滑石1錢半,木香。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諸淋屬于熱者。
【用法用量】方中木香用量原缺。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四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1錢,熟地黃1錢,白茯苓1錢。
【功能主治】產(chǎn)后陰虛血弱,發(fā)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三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炒)1錢,熟地(酒洗)1錢,茯神(去木)1錢,遠志(去心)7分,棗仁(炒)7分。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血少,怔忡無時。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空腹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二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人參1錢,芍藥1錢,熟地1錢,白術1錢,干姜(炮)1錢。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血虛身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一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芍藥1錢,熟地1錢,香附(炒)1錢,五靈脂(炒,2味另為末)1錢(臨服調(diào)入)。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惡露不盡,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一
【處方】當歸1錢,川芎1錢,白芍1錢,熟地1錢,白芷1錢,升麻1錢,血余炭(另入)。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月余,經(jīng)血淋瀝不止。
【用法用量】水煎服。
【臨床應用】產(chǎn)后下血:汪淇,族弟婦產(chǎn)后半月,離蓐過勞,下血傾盆,急以求救,余用此藥,1服立止,其效如神。
【摘錄】《濟陰綱目》卷十一
【處方】四物湯加黃柏、知母、黃芩、黃連、蔓荊子、北5味。
【功能主治】血虛,陰火上沖頭痛。
【摘錄】《
我們都知道干姜四物湯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干姜四物湯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熟地5錢,人參錢半,白術錢半(炒),當歸3錢,白芍錢半,川芎錢半,干姜錢半。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身痛,脈虛細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產(chǎn)后中風虛寒,不能統(tǒng)運營氣,而營血暗耗,無以灌注一身,故遍身疼痛不休焉。人參扶元補氣,善通血脈;白術健脾生血,能運血脈:熟地補血以滋經(jīng)脈;當歸養(yǎng)血以榮經(jīng)脈;川芎行血中之氣;白芍斂營中之陰;干姜溫中氣以散寒,而復其布護之常也。水煎溫服,俾中氣內(nèi)充則營血完復而灌溉如常,經(jīng)絡潤澤,何遍身疼痛之不已哉。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在了解了干姜四物湯這味方劑之后,我們不妨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試一試。相信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催生四物湯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方劑,它的藥用價值很高,而且還能治療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催生四物湯的功效有哪些嗎?吃催生四物湯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話那就來看一下這篇文章吧。
【處方】四物湯加枳殼、蜀葵子。
【功能主治】橫生逆產(chǎn)。
【摘錄】《婦科玉尺》卷三
【處方】當歸(酒洗)2錢,南芎2錢,桂枝5分,鬼箭5分,白芷5分,蘇木5分,紅花5分,干姜5分,牛膝(去蘆)5分,牡丹皮5分,玄胡索5分,麝香(另研)3分(臨臥入湯藥內(nèi)攪勻服之)。
【制法】上銼1劑。
【功能主治】胎連日不下,死于腹中。
【用法用量】水、酒煎服。即下。
【摘錄】《魯府禁方》卷三
上面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了催生四物湯的資料,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之后可以學到一些關于藥品的知識。
大家是否知道桂枝四物湯這種中藥方劑呢?可以說桂枝四物湯在臨床中的應用是相當?shù)膹V泛的,那么桂枝四物湯都具有哪些特點呢?日常生活中桂枝四物湯都得到了哪些方面的應用呢?一起來簡單的了解一下吧。
【處方】當歸 熟地 川芎各6克 白芍9克(炒)桂枝9克 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治婦人經(jīng)來,外感風寒,發(fā)熱有汗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醫(yī)宗金鑒》卷四十四
【處方】四物湯加桂枝倍當歸。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產(chǎn)一切血病,風感太陽衛(wèi)分,發(fā)熱有汗。
【用法用量】《金鑒》本方用當歸、熟地、川芎各二錢,白芍(炒)三錢,桂枝三錢,甘草(炙)一錢,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保命集》卷下
桂枝四物湯采用傳統(tǒng)的幾種純天然中藥材制成,對一些病癥有著極好的治療效果,而且無絲毫的副作用,對一些患者來說,的確是一種非常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