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肌麻痹中醫(yī)方劑
夏季養(yǎng)生方劑。
“養(yǎng)生乃長壽之伴侶,健康是長壽的朋友?!毕嘈抨P于養(yǎng)生的道理,很多人并不陌生,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好的理念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收集整理的“眼肌麻痹中醫(yī)方劑”,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眼肌麻痹是眼部神經(jīng)錯亂引起的一種癥狀,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這類患者,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采用西醫(yī)治療這類病狀。其實中醫(yī)也可以治療。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眼肌麻痹的中醫(yī)治療方法有哪些?
方劑一
【配方】去痹湯。
【材料】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海風藤、絡石藤各3克,制川烏(或制草烏)、炮山甲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驅風逐邪,通經(jīng)活絡。
【方解】病程短暫,謂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搜風止痙;川烏祛風散濕;海風藤、絡石藤、穿山甲通絡。方中劑量雖輕,而療效甚著。說明用藥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臨床用藥亦同屬此理。方中大辛之品,投之過重,恐有耗陰之弊。方中用藥,恰到好處,故取效頗捷。
【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加減】煩躁失眠,加茯神、遠志;孕婦,去山甲,加川斷、苧麻根。
【療效】治療13例,其中單眼外肌麻痹5例,單眼動眼神經(jīng)麻痹4例,單眼全眼神經(jīng)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內。皆服藥2~4周而愈。
方劑二
【配方】培土健脾湯。
【材料】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炙黃芪各9克,銀柴胡、升麻、陳皮、鉤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氣,養(yǎng)血祛風,通經(jīng)活絡。
【主治】各類眼肌麻痹及重癥肌無力癥。
【療效】治療眼肌麻痹13例14眼。結果治愈10例,有效3例。療程6~40天,平均20天。
方劑三
配方:川芎30克,白芍、酸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服2次。
療效:用藥5-10天,效果顯著。這個方法對治療偏頭痛也很有療效。
眼肌麻痹預防方法
1.注意增強體質,預防面部及上呼吸道感染。
2.早期綜合治療減少復發(fā)。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治療眼肌麻痹的偏方有了一定的了解,眼睛的保養(yǎng)自至關重要,我們不能忽視。以上介紹的治療眼肌麻痹的偏方大家可以試試。最重要的還是要能夠做好預防措施。避免病情的加重。
ys630.coM延伸閱讀
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可能會出現(xiàn)眼肌麻痹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錯亂而引起的眼睛麻痹的現(xiàn)象。眼肌麻痹這種疾病在生活中可以采用祛痹湯或者培土健脾湯的治療偏方,這樣就可以讓眼肌麻痹盡快的遠離患者的身體,減輕疾病對眼睛的傷害,所以患者在生活中應該要知道如何去使用眼肌麻痹的治療偏方。
偏方一
配方:去痹湯
材料: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海風藤、絡石藤各3克,制川烏(或制草烏)、炮山甲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驅風逐邪,通經(jīng)活絡。
【方解】病程短暫,謂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搜風止痙;川烏祛風散濕;海風藤、絡石藤、穿山甲通絡。方中劑量雖輕,而療效甚著。說明用藥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臨床用藥亦同屬此理。方中大辛之品,投之過重,恐有耗陰之弊。方中用藥,恰到好處,故取效頗捷。
【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加減】煩躁失眠,加茯神、遠志;孕婦,去山甲,加川斷、苧麻根。
【療效】治療13例,其中單眼外肌麻痹5例,單眼動眼神經(jīng)麻痹4例,單眼全眼神經(jīng)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內。皆服藥2~4周而愈。
偏方二
配方: 培土健脾湯
材料: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炙黃芪各9克,銀柴胡、升麻、陳皮、鉤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氣,養(yǎng)血祛風,通經(jīng)活絡。
【主治】各類眼肌麻痹及重癥肌無力癥。
【療效】治療眼肌麻痹13例14眼。結果治愈10例,有效3例。療程6~40天,平均20天。
偏方三
配方:川芎30克,白芍、酸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3克。
用法:水煎,每日1劑,服2次。
療效:用藥5-10天,效果顯著。這個方法對治療偏頭痛也很有療效。
對于眼肌麻痹這種常見的眼睛疾病,在座的各位應該要對文章介紹的眼肌麻痹的治療偏方好好的理解一下,才可以在生活中利用眼肌麻痹的偏方去治療好這種疾病。同時,希望大家可以多跟身邊的朋友交流一下彼此的經(jīng)驗,有助于患者了解眼肌麻痹的治療偏方。
眼肌麻痹怎么引起的
1、眼肌麻痹怎么引起的
眼肌疾病是眼部疾病中很常見的一種,會有眼臉下垂、視物重影等癥狀,眼肌疾病對孩子的成長影響很大,因此家長要重視該疾病。眼肌無力發(fā)作的原因有:
1.1、外界因素:某些環(huán)境因素如環(huán)境污染造、病毒感染或使用一些抗生素,會造成免疫力紊亂,導致免疫力下降,外邪容易入侵體內,誘發(fā)眼肌無力的發(fā)作。
1.2、遺傳:眼肌無力是一種自身免疫疾病,自身免疫疾病不僅與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復合物基因有關,與非相容性抗原復合物基因,如T細胞受體、免疫球蛋白、細胞因子、凋亡等基因有關,這些說明,眼肌無力的發(fā)作與遺傳基因有關。
1.3、自身免疫異常:在檢查診斷眼肌無力病人時,患者體內許多免疫指標異常,經(jīng)治療后臨床癥狀消失了,異常的免疫指標卻不見改變,這也許是本病病情不穩(wěn)定,容易復發(fā)的一個重要因素。
1.4、感染:感染引起的發(fā)熱可以使眼肌無力病情很快加重,發(fā)熱不是影響免疫系統(tǒng),而是影響了神經(jīng)肌肉接頭的傳導,體溫下降后很快好轉。
2、眼肌麻痹的癥狀
2.1、眼內肌麻痹表現(xiàn)為上瞼下垂、下斜視、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調節(jié)反射消失等等。
2.2、提上瞼肌麻痹:產生的癥狀是患眼上瞼下垂和下斜視、患眼的視線被下垂的上瞼遮擋,一般感覺不到復視。
2.3、睫狀肌麻痹:產生的癥狀是使晶狀體調節(jié)產生障礙造成近距離視物時模糊,瞳孔散大,光反射和調節(jié)反射消失。
2.4、眼外肌麻痹 六條眼外肌同時產生麻痹的幾率非常小,多數(shù)是一條或兩條眼外肌麻痹;麻痹產生的表現(xiàn)是多種多樣的。
2.5、復視、斜視和視混淆引起眩暈,當眼球運動時斜視角不斷變化所視物體不能穩(wěn)定引起眩暈,嚴重時會出現(xiàn)惡心和嘔吐。
2.6、外展神經(jīng)麻痹,向內、向外注視時產生斜視,復視。
3、眼肌疾病的檢查診斷方法
3.1、血中AChR抗體測定 可用125I-α-BuTx(125碘-α-銀環(huán)蛇毒素)標記AChR進行放射免疫測定。亦可用人AChR作為抗原,測定AChR抗體,陽性者有助于診斷。
3.2、尿檢查 肌酐排泄量減少,并出現(xiàn)肌酸。
3.3、周圍血液常規(guī)正常 血清免疫球蛋白測定可有2/3病人IgG增高,少數(shù)可有抗核抗體陽性,多數(shù)病人血清中抗AchR抗體陽性,C3補體增高。
3.4、病理解剖 本病可見的肌肉變化有:急性壞死伴有炎性細胞滲出;進行性萎縮,伴有淋巴細胞浸潤及集結,稱“淋巴漏”;個別肌肉纖維單純性萎縮。
治療眼肌麻痹的偏方
1、偏方一:配方:去痹湯
材料: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海風藤、絡石藤各3克,制川烏(或制草烏)、炮山甲各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驅風逐邪,通經(jīng)活絡。
【方解】病程短暫,謂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搜風止痙;川烏祛風散濕;海風藤、絡石藤、穿山甲通絡。
【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
【加減】煩躁失眠,加茯神、遠志;孕婦,去山甲,加川斷、苧麻根。
【療效】治療13例,其中單眼外肌麻痹5例,單眼動眼神經(jīng)麻痹4例,單眼全眼神經(jīng)麻痹4例。病程多在10天以內。皆服藥2~4周而愈。
2、偏方二:配方:培土健脾湯
材料: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炙黃芪各9克,銀柴胡、升麻、陳皮、鉤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用】健脾益氣,養(yǎng)血祛風,通經(jīng)活絡。
【主治】各類眼肌麻痹及重癥肌無力癥。
【療效】治療眼肌麻痹13例14眼。結果治愈10例,有效3例。療程6~40天,平均20天。
眼肌麻痹的飲食宜忌
1、眼肌麻痹宜吃的食物
1.1、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尤其是深色蔬菜。
1.2、適當增加海產品攝入,如海帶、紫菜、海產魚類等。
1.3、 多吃含鉀豐富的食物。
1.4、宜吃鈣含量豐富食物。
1.5、多吃含維生素C豐富的食物。
2、眼肌麻痹禁吃的食物
2.1、控制熱能,控制主食及脂肪攝入量,盡量少吃或不吃糖果點心、甜飲料、油炸食品等高熱能食品。
2.2、減少烹調用鹽量,盡量少吃醬菜等鹽腌類食品。
2.3、少吃肥肉及各種動物性油脂,控制動物腦子、魚籽等高膽固醇食物。
2.4、忌飲酒過量。
眼外肌麻痹是由于眼外肌本身或其支配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受到損害而發(fā)生的器質性病變,表現(xiàn)為復視及眼球運動障礙.本病屬于中醫(yī)學的“轆轤關轉”. 長久以來我們積累了很多改善或者治療的偏方和飲食方式,有這種病情的患者不妨試一下。
偏方1
用板藍根30克,防風10克,茺蔚子15克,密蒙花15克,水煎候溫,用毛巾蘸水熱敷患眼.
偏方2
針刺患側承泣,目外眥,眉中,四白,下關,翳風,風池,百會,合谷.針法用平補平瀉法.
對此病的預防需要以下幾點入手,未病先防,該病屬于常見的眼部感染性疾病,因此生活中必須注意做到防范于未然。
1.加強體育鍛煉,使得衛(wèi)氣堅固,風邪不得侵襲.
2.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慎起居,節(jié)飲食,調情志,節(jié)房欲.
3.預防病毒感染:在病毒流行季節(jié),除避免接觸傳染源以外,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如板藍根30克,青黛10克,水煎服,日一劑.
4.增強機體免疫力:對素體虛弱,衛(wèi)氣不固,易患感冒的病人,可服用玉屏風散以堅固衛(wèi)氣:黃芪20克,白術15克,防風10克,水煎服.定期注射丙種球蛋白,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以防病毒感染.
5.對患有高血壓病者,要定期測量血壓.并對癥服用降壓藥物,如心痛定,降壓靈,復方降壓片等,以防止發(fā)生高血壓腦病而引起該病.
6.對習慣性頭痛患者,要及時進行確診檢查,并盡早對癥治療.
乳癰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它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多數(shù)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一般這種癥狀我們都回采用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但是其實中醫(yī)方劑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yī)治療乳癰有哪些方劑吧?
乳癰病因病機
1.肝郁氣滯
乳頭屬足厥陰肝經(jīng),肝主疏泄,能調節(jié)乳汁的分泌。若情志內傷,肝氣不舒,厥陰之氣失于疏泄,使乳汁發(fā)生壅滯而結塊;郁久化熱,熱勝肉腐則成膿。
2.胃熱壅滯
乳房屬足陽明胃經(jīng),乳汁為氣血所生化,產后恣食肥甘厚味而致陽明積熱,胃熱壅盛,導致氣血凝滯,乳絡阻塞而發(fā)生癰腫。
3.乳汁瘀滯
乳頭破損或凹陷,影響哺乳,致乳汁排出不暢,或乳汁多而嬰兒不能吸空,造成余乳積存,致使乳絡閉阻,乳汁瘀滯,日久敗乳蓄積,化熱而成癰腫。
乳癰中醫(yī)方劑
中藥處方(一)
方名
乳癰方劑。
組成
紅藤60克 薄公英30克 敗醬30克 大青葉10克 茵陳10克 萹蓄10克 淡豆豉10克 知母10克 王不留行20克 柴胡10克 三七粉3克 全瓜蔞30克 川貝母10克 夏枯草20克 薤白12克 水蛭6克 地鱉蟲10克 炒蒲黃10克。
用法
水煎待溫,分次服。
治法
清濕排毒,通瘀活絡。
主治
濕毒蘊結上焦,乳絡瘀陰腫痛,發(fā)紅,乳汁閉塞。
出處
中藥方劑大全。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yī)方劑治療乳癰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治療乳癰的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辯證施治,最好是發(fā)現(xiàn)癥狀及時的治療。以上的中藥方劑希望能幫助到有這類癥狀的患者。
俗話所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對于人的外在形象、外界事物接收、情感傳達等都有著重要的作用。眼外肌麻痹主要是因為神經(jīng)出現(xiàn)了錯亂而引起的眼睛麻痹的現(xiàn)象。治療眼外肌麻痹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進行。
一: 眼外肌麻痹怎么治療
1: 偏方一:去痹湯材料: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海風藤、絡石藤各3克,制川烏(或制草烏)、炮山甲各2克?!居梅ā克宸?,每日1劑,日服2次?!竟τ谩框岋L逐邪,通經(jīng)活絡。
2: 【方解】病程短暫,謂之新病。方用天麻、僵蠶、地龍、全蝎搜風止痙;川烏祛風散濕;海風藤、絡石藤、穿山甲通絡。方中劑量雖輕,而療效甚著。說明用藥如用兵,善用兵者,在于精而不在于多,臨床用藥亦同屬此理。方中大辛之品,投之過重,恐有耗陰之弊。方中用藥,恰到好處,故取效頗捷。【主治】后天性眼肌麻痹。【加減】煩躁失眠,加茯神、遠志;孕婦,去山甲,加川斷、苧麻根。
3: 偏方二:培土健脾湯材料:黨參、白術、茯苓、當歸、炙黃芪各9克,銀柴胡、升麻、陳皮、鉤藤、甘草各3克,全蝎9克?!居梅ā克宸?,每日1劑,日服2次。【功用】健脾益氣,養(yǎng)血祛風,通經(jīng)活絡?!局髦巍扛黝愌奂÷楸约爸匕Y肌無力癥。
4: 偏方三配方:川芎30克,白芍、酸棗仁、葛根各15克,天麻、僵蠶各10克,白芥子、細辛各3克。用法:水煎,每日1劑,服2次。療效:用藥5-10天,效果顯著。這個方法對治療偏頭痛也很有療效。
二: 未病先防
1: 1.加強體育鍛煉,使得衛(wèi)氣堅固,風邪不得侵襲。2.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慎起居、節(jié)飲食、調情志、節(jié)房欲。3.預防病毒感染:在病毒流行季節(jié),除避免接觸傳染源以外,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如板藍根30克、青黛10克,水煎服,日一劑。
2: 4.增強機體免疫力:對素體虛弱,衛(wèi)氣不固,易患感冒的病人,可服用玉屏風散以堅固衛(wèi)氣:黃芪20克、白術15克、防風10克,水煎服。定期注射丙種球蛋白,可增強機體免疫力,以防病毒感染。5.對患有高血壓病者,要定期測量血壓。并對癥服用降壓藥物,如心痛定、降壓靈、復方降壓片等,以防止發(fā)生高血壓腦病而引起該病。6.對習慣性頭痛患者,要及時進行確診檢查,并盡早對癥治療。
三: 如果患了該病,必須及診治,如不及時治療,病情發(fā)展下去,可能轉變?yōu)椴豢赡嫘缘男币暽踔潦鳌?/p>
胸肋骨損傷這種疾病我們并不陌生,因為在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接觸到這類患者,這類癥狀的患者是非常痛苦的。中醫(yī)對這種病癥的治療很有研究,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胸肋骨損傷的中醫(yī)方劑有哪些?
病因
在小兒和青年期,肋骨本身富有彈性,不易折斷,有時有胸內臟器損傷而不發(fā)生肋骨骨折,老年人肋骨脫鈣,脆弱,有時因輕傷甚至用力咳嗽或噴嚏,也可引起骨折,肋骨骨折一般由外來暴力所致,直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時,肋骨骨折常發(fā)生于受打擊部位,骨折端向內折斷,同時胸內臟器造成損傷。
間接暴力作用于胸部時,如胸部受擠壓的暴力,肋骨骨折發(fā)生于暴力作用點以外的部位,骨折端向外,容易損傷胸壁軟組織,產生胸部血腫。
開放性骨折多見于火器或銳器直接損傷,此外,當肋骨有病理性改變如骨質疏松,骨質軟化或原發(fā)性和轉移性肋骨腫瘤的基礎上發(fā)生骨折,稱為病理性肋骨骨折。
胸肋骨損傷中醫(yī)方劑
處方
全當歸9克 赤丹參6克 川郁金6克 大川芎6克 單桃仁9克 臺烏藥9克 西赤芍6克 老蘇梗9克 青皮、陳皮各6克 制如下4.5克 地鱉蟲9克。
用法
每日一劑,用水煎服。
胸肋骨損傷要及時治療,并且要得當,不然氣滯血瘀會增加此病的治療難度,且不容易根治,容易復發(fā)。
附
瓜蔞散加味治療肋痛
處方
紅花5克 全瓜蔞50克 生甘草6克 白芍15克 延胡索15克。
效果
一般三劑即可病愈。服藥期間大便略溏,余無不適。
出處
《養(yǎng)生治病秘方選集》。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中醫(yī)方劑治療胸肋骨損傷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治療胸肋骨損傷的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辯證施治,最好是發(fā)現(xiàn)癥狀及時的治療。以上的中藥方劑希望能幫助到有這類癥狀的患者。
導讀:中醫(yī)方劑黃龍湯的功效。黃龍湯是一種中醫(yī)方劑名,那么黃龍湯由哪些藥物組成,又有哪些功效呢?中醫(yī)方劑黃龍湯的功效,下面具體來看看。
黃龍湯,中醫(yī)方劑名。為瀉下劑,具有攻下通便,補氣養(yǎng)血之功效。主治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自利清水,色純清,或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拒按,身熱口渴,神疲少氣,譫語,甚則循衣摸床,抽空理線,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本方臨床常用于治療傷寒、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乙型腦炎、老年性腸梗阻等屬于陽明腑實,兼氣血不足者。
【名稱】黃龍湯
【出處】《溫病條辨》
【組成】細生地15克,生甘草6克,人參(另煎)4.5克,生大黃9克,芒硝3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當歸4.5克,海參(洗)2條,姜汁6匙。
【歌訣】黃龍湯枳樸硝黃,參歸甘桔棗生姜,陽明腑實氣血弱,攻補兼施效力強。
【方解】本方主治熱結里實,應下失下,正氣久耗,陰液耗竭尤重,故方以調胃承氣湯以緩下熱結,并重用養(yǎng)陰增液之品,使之增水行舟,兼顧氣陰之虛。
【用法】以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2枚,煎之,后再加桔梗,煎一沸,熱服。
【功效】攻下通便,補氣養(yǎng)血。
【主治】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自利清水,色純清,或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拒按,身熱口渴,神疲少氣,譫語,甚則循衣摸床,抽空理線,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
【方義】本證多由邪熱燥屎內結,腑氣不通,氣血不足所致。治療以攻下通便,補氣養(yǎng)血為主。邪熱燥屎內結,腑氣不通,故見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腹痛拒按,身熱口渴,舌苔焦黃或焦黑;素體不足,或耗傷氣血,故見神疲少氣,脈虛;邪熱熾盛,內擾神明,故見譫語,甚則循衣摸床,抽空理線。方中大黃、芒硝、枳實、厚樸(大承氣湯)攻下熱結,蕩滌腸熱;當歸、人參益氣補血、扶正祛邪;桔梗開宣肺氣,以助大黃通腑;姜、棗、草補益脾胃。
【配伍特點】桔梗與大黃配伍,上宣下通,肺與大腸相表里,欲通胃腸,必先開宣肺氣。九藥合用,既攻下熱結,又補益氣血,使祛邪不傷正,扶正不留邪。
【運用】本方用于陽明腑實,氣血不足證。臨床應用以自利清水,色純清,或大便秘結,脘腹脹滿,舌苔焦黃或焦黑,脈虛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氣血虛者,去芒硝,加大人參、當歸的用量。
【文獻摘要】
1、《傷寒六書》:治患心下鞕痛,下利純清水,譫語,發(fā)渴,身熱。庸醫(yī)不識此證,但見下利便呼為漏底傷寒,而用熱藥止之,就如抱薪救火,誤人死者多矣。殊不知此因熱邪傳里,胃中燥屎結實,此利非內寒而利,乃日逐自飲湯藥而利也,直急下之,名曰結熱利證;身有熱者,宜用此湯;身無熱者,用前六乙順氣湯。
2、《張氏醫(yī)通》:湯取黃龍命名,專攻中央燥土,土既燥竭,雖三承氣萃集一方,不得參、歸鼓舞胃氣,焉能興云致雨,或者以為因虛用參,殊不知參在群行劑中,則迅掃之威愈猛。
以上就是黃龍湯的一些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中醫(yī)方劑,請繼續(xù)關注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中醫(yī)方劑固陰煎方歌
中國古代很早已使用單味藥物治療疾玻經(jīng)過長期的醫(yī)療實踐,又學會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jīng)過煎煮制成湯液,即是最早的方劑。每種方劑都會有一個有趣的方歌便于記憶,中醫(yī)方劑固陰煎方歌,一起來看看。
1、固陰煎來源于明張景岳《景岳全書》,由人參、熟地、山藥、山茱萸、 遠志、炙甘草、五味子、菟絲子八味中藥組成。
2、固陰煎方歌為固陰煎是景岳方,山藥山萸參草商,菟絲熟地遠志味,補腎益氣服后康。
3、固陰煎主治肝腎兩虧,遺精滑泄,帶下崩漏,胎動不安,產后惡露不止,婦人陰挺。帶濁淋遺,及經(jīng)水因虛不固。肝腎血虛,胎動不安;產后沖任損傷,惡露不止。陰虛滑脫,以致下墜者。
4、固陰煎用法用量: 水2鐘,煎至7分,食遠溫服。
中醫(yī)方劑固陰煎加減
方劑多為前人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成方,為了適應變化的病情,方劑必然要進行加減變化。中醫(yī)方劑固陰煎加減,一起來看看。
如虛滑遺甚者,加金櫻子肉2-3錢,或醋炒文蛤2錢,或烏梅肉2個;陰虛微熱,而經(jīng)血不固者,加川續(xù)斷2錢;下焦陽氣不足,而兼腹痛溏泄者,加補骨脂、吳茱萸適量;肝腎血虛,小腹疼痛而血不歸經(jīng)者,加當歸2-3錢;脾虛多濕,或兼嘔惡者,加白術1-2錢;氣陷不固者,加炒升麻1錢;兼心虛不眠,或多汗者,加棗仁2錢(炒用)。
中醫(yī)方劑固陰煎醫(yī)書記載
中醫(yī)方劑歷史悠久,那么固陰煎在歷史書籍中有哪些記載呢?中醫(yī)方劑固陰煎醫(yī)書記載,一起來看看。
《證因方論集要》:人參、熟地兩補氣血,山萸澀精固氣,山藥理脾固腎,遠志交通心腎,炙甘草補衛(wèi)和陰,菟絲強陰益精,五味酸斂腎氣,陰虛精脫者,補以固陰也。
中醫(yī)方劑固陰煎組成藥物各功效
固陰煎由人參、熟地、山藥、山茱萸、 遠志、甘草、五味子、菟絲子組成。固陰煎組成藥物各功效,一起來看看。
1、人參
人參歷來被視為百草之王,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
2、熟地
熟地,具有補血滋陰功效,可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jīng)不調,崩漏等癥,亦可用于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癥。
3、山藥
山藥,具有滋養(yǎng)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4、山茱萸
山茱萸其味酸澀,具有滋補、健胃、利尿、補肝腎,益氣血等功效。主治血壓高、腰膝酸痛、眩暈耳鳴、陽萎遺精、月經(jīng)過多等癥。
5、遠志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6、炙甘草
炙甘草在臨床應用多為炙甘草湯,是以炙甘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湯。由炙甘草、生姜、桂枝、人參、生地、阿膠、麥冬、麻仁、大棗、清酒組成。
7、五味子
五味子分為南、北二種。古醫(yī)書稱它荎蕏、玄及、會及,最早列于神農本草經(jīng)上品中藥,能滋補強壯之力,藥用價值極高,有強身健體之效,與瓊珍靈芝合用治療失眠。
8、菟絲子
菟絲子是一味平補腎、肝、脾之良藥,臨床主要應用于腎虛腰痛、陽痿遺精、尿頻、宮冷不孕、目暗便溏之腎陰陽虛證。
以上就是中醫(yī)方劑固陰煎的一些相關知識,日常生活中也經(jīng)常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這些都是對人體有非常大的益處的,大家要多多了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