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膏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終生保健,終生康健;終生養(yǎng)生,終生康寧。古今的人們對養(yǎng)生有很多相關(guān)的勸諭和詩句,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注意養(yǎng)生,這種“惡”會報復(fù)我們的身體。有效的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實現(xiàn)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此仔細地整理了以下內(nèi)容《皂角膏的中藥方劑》,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皂角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幫助身體治療中風(fēng)歪口,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皂角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皂角膏的處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通過對皂角膏的了解,保健好身體,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皂角膏
【處方】
大皂角,五兩,去皮子。
【功能主治】
治中風(fēng)口歪不正,語則牽急四肢,余無他苦。此由居處不便,因臥而孔風(fēng)入耳,客于陽明之經(jīng),宜傅之。
【用法用量】
上為末,以三年米醋和,左歪涂右,右歪涂左,干更涂之。
【摘錄】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皂角化痰丸
【處方】
皂角(木白皮,酥炙)白附子(炮)半夏(湯洗七次)天南星(炮)白礬(枯)赤茯苓(去皮)人參各30克 枳殼(炒)60克。
【制法】
上為細末,生姜汁、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勞風(fēng)。心脾壅滯,痰涎盛多,喉中不利,涕唾稠粘,嗌塞吐逆,不思飲食,或時昏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用溫水送下。
【摘錄】
《內(nèi)外傷辨》卷中。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皂角膏的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皂角膏是一款難得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徹底治療還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以此來保護身體。
ys630.COm精選閱讀
皂角苦參丸是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幫助身體粟瘡作癢,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皂角苦參丸的中藥方劑以及皂角苦參丸的處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通過對皂角苦參丸的了解,保健好身體,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皂角苦參丸
【處方】
苦參500克 荊芥375克 白芷 大風(fēng)子肉 防風(fēng)各180克 大皂角 川芎 當(dāng)歸 何首烏(生)大胡麻 枸杞子 牛蒡子(炒)威靈仙 全蝎 白附子 蒺藜(炒,去刺)獨活 川牛膝各150克 草烏(湯泡,去皮)蒼術(shù)(米泔水浸,炒)連翹(去心)天麻 蔓荊子 羌活 青風(fēng)藤 甘草 杜仲(酥炙)各90克 白花蛇(切片,酥油炙黃)縮砂仁(炒)各60克 人參30克。
【制法】
上藥研細末,醋打老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粟瘡作癢,年深日久,膚如蛇皮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飯前、后用溫酒送下。
【注意】
服藥期間,避風(fēng),忌口。
【摘錄】
《醫(yī)宗金鑒》卷七十三。
皂角散
【處方】
皂角(燒,細研)蛤粉(研)各等分。
【制法】
上藥研細。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jié)。治哺乳期患乳癰,結(jié)硬疼痛,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用熱酒調(diào)服1~1.5克,并以手揉患處,取軟為度。
【摘錄】
《全生指迷方》卷四。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皂角苦參丸的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皂角苦參丸是一款難得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徹底治療還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以此來保護身體。
巴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化腐生肌。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巴膏的中藥方劑以及巴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巴膏的相關(guān)知識吧!
巴膏
【處方】
象皮18克,穿山甲18克,山梔80個,兒茶(另研極細末)6克,人頭發(fā)36克,血竭(另研極細末)3克,硇砂(另研極細末)9克,黃丹(飛)香油桑枝,槐枝,桃枝,柳枝,杏枝各45厘米。
【功能主治】
化腐生肌。一切癰疽,發(fā)背,惡瘡。
【用法用量】
用香油2千克,將桑、槐、桃、柳、杏五枝燥枯,撈出;次入象皮、穿山甲、人頭發(fā),炸化;再入山梔子燥枯,用絹將藥滓濾去,將香油復(fù)入鍋內(nèi)煎滾,離火少頃。每500克香油入黃丹180克,攪勻,用慢火熬至滴水成珠,將鍋取起,再入血竭、兒茶、硇砂等末攪融,用涼水一盆,將膏藥傾入水內(nèi),用手扯藥千余遍,換水?dāng)?shù)次,拔去火氣,瓷罐收貯,用時不宜見火,須以銀杓盛之,重湯燉化,薄紙攤貼。
【摘錄】
《醫(yī)宗金鑒》卷六十二。
巴膏
【處方】
硇砂6兩,穿甲26兩,兒茶3兩,桃枝21兩,柳枝21兩,山梔5斤,血余12兩,乳香10兩,槐枝21兩,杏枝21兩,血竭3兩,桑枝21兩。
【制法】
麻油40斤,每斤用緯丹4兩煎成。
【功能主治】
瘰疬未潰者。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
《瘍科捷徑》卷上。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巴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獨到的了解了吧!這巴膏中藥方劑雖然效果不錯,但還是請到醫(yī)院就收正規(guī)的治療哦!
這白金膏是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的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金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金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金膏
【處方】
桑根白皮90克、柳白皮60克、槐白皮60克、蔥白1把(切)、白芷30克、當(dāng)歸30克、乳香30克、黃丹390克、羌活30克。
【制法】
上藥各細銼。
【功能主治】
傷折疼痛。(骨折)。
【用法用量】
用麻油1千克,以慢火煎油,次下三般白皮并蔥,煎令焦黃色,去滓;再下諸藥,煎半日,又去滓;次下黃丹,以柳枝子攪令黑色成膏,以瓷盒貯。臨用時,以故帛攤貼于疼痛損處。
【摘錄】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白蒺藜散
【處方】
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白鮮皮1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子芩1兩,玄參1兩,赤芍藥1兩,梔子仁1兩,桔梗1兩(去蘆頭),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前胡1兩(去蘆頭),甘草1兩(炙微赤,銼)。
【制法】
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
熱毒瘡瘙癢,心神壅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后煎薄荷湯調(diào)下。
【摘錄】
《圣惠》卷六十四。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大家對這個白金膏一定也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獨到的了解了吧!沒錯哦!白金膏的中藥方劑就是有這么多的功效,沒懂的話!就再看一遍哦!
白龍膏這種中藥方劑是非常好用的,它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yīng)用,而且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龍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龍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龍膏
【處方】
膩粉1分,乳香半兩(細研),濕百合根1兩(爛研)。
【制法】
上藥相和研令勻熟。
【功能主治】
諸惡瘡腫,人不識者。
【用法用量】
每用先以鹽漿水凈洗瘡,以厚紙涂藥于上,日2次。
【摘錄】
《圣惠》卷六十五。
白蘞膏
【處方】
白蘞1兩,白及1兩,白芷1兩,突厥子兩半。
【制法】
上為細末,用牛酥5兩煎為膏。
【功能主治】
風(fēng)牽瞼出外障。
【用法用量】
早晨涂在眼睛內(nèi);夜半涂亦得。
【摘錄】
《秘傳眼科龍木論》卷四。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龍膏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guān)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長肉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幫助身體進行長肉,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長肉膏的中藥方劑以及長肉膏的處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通過對長肉膏的了解,保健好身體,接下來來看看吧!
長肉膏
【處方】
人參1兩,黃耆1兩,當(dāng)歸1兩,夜合樹皮1兩,玄參1兩,血余3兩,老鼠1個細藥:血竭5錢,龍骨5錢,赤石脂5錢,白臘5錢。
【制法】
上用麻油1斤,煎飛丹收。
【功能主治】
長肉。
【摘錄】
《景岳全書》卷六十四
長肉生肌散
【處方】
龍骨(煅)2錢,血竭3錢,象皮1兩(炒),兒茶2錢,甘石2錢(煅),乳香1錢,沒藥1錢(去油),冰片2分。
【制法】
上為末,瓷瓶收貯。
【功能主治】
長肉生肌。
【用法用量】
用時以少許摻膏藥上貼之。
【摘錄】
《惠直堂方》卷三。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長肉膏的中藥方劑應(yīng)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長肉膏是一款難得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徹底治療還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以此來保護身體。
白虎膏是一種非常好用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虎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虎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虎膏
【處方】
白石膏(火煅,研極細,水飛過)。
【制法】
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
小兒熱嗽有痰。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dāng)作白虎丸。
【摘錄】
《萬氏家抄方》卷五。
白膏
【處方】
附子15枚,野葛1尺5寸,蜀椒1升。
【功能主治】
面隳皰,疥,癰,惡瘡。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醋漬1宿,豬膏1斤,煎令附子黃,去滓。涂之,日3次。
【摘錄】
《千金》卷六。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虎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白蘞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白蘞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蘞膏的處方和制法,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蘞膏
【處方】
白蘞2兩,黃連2兩,生胡粉1兩。
【制法】
上藥治下篩,溶脂調(diào)和。
【功能主治】
皮膚中熱痱,瘰疬。
【用法用量】
敷之。
【摘錄】
《鬼遺》卷五。
白僵蠶散
【處方】
白僵蠶(直好,白色者)1兩(新瓦上炭火略炒微黃色),天南星(白者)1兩(炮裂,刮去粗皮,銼)(一方只用白僵蠶)。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纏喉風(fēng)并急喉閉喉腫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1字,用生姜自然汁少許調(diào)藥末,以熟水投之呷下,吐出涎痰即快,不拘時候。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九。
結(jié)語: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大家對這個白蘞膏一定也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獨到的了解了吧!沒錯哦!白蘞膏的中藥方劑就是有這么多的功效,沒懂的話!就再看一遍哦!
腳上長雞眼,應(yīng)該很多人都比較清楚其癥狀。治療雞眼,也有很多辦法,這里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中醫(yī)藥方,用白魚膏。白魚膏的配方很簡單,只需要鯽魚和巴豆兩種食物,但是白魚膏的功效很好,來看白魚膏的用法!
別名
雞眼膏。
處方
鯽魚8兩,巴豆3錢。
制法
用香油64兩將藥炸枯,過濾去滓,煉至滴水成珠后溫再入官粉64兩攪勻,收膏,每張油重3分。
功能主治
解毒消腫。主諸毒惡瘡,癰疽對口,腫毒堅硬不潰,腳生雞眼。
用法用量
貼患處。
摘錄
《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雞眼
系足部皮膚局部長期受壓和摩擦引起的局限性、圓錐狀角質(zhì)增生。俗稱肉刺。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fā)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
病因
長久站立和行走的人較易發(fā)生,摩擦和壓迫是主要誘因。緊窄的鞋靴或畸形的足骨可使足部遭受摩擦或受壓部位的角層增厚,且向內(nèi)推進,成為頂端向內(nèi)的圓錐形角質(zhì)物。
臨床表現(xiàn)
皮損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局限性角質(zhì)增生,針頭至蠶豆大小,呈淡黃或深黃色,表面光滑與皮面平或稍隆起,境界清楚,中心有倒圓錐狀角質(zhì)栓嵌入真皮。因角質(zhì)栓尖端刺激真皮乳頭部的神經(jīng)末梢,站立或行走時引起疼痛。雞眼好發(fā)于足跖前中部第3跖骨頭處、砪趾脛側(cè)緣,也見于小趾及第2趾趾背或趾間等突出及易受摩擦部位。
治療
1、外用腐蝕劑
雞眼膏外貼或雞眼軟膏外敷,也可用10%水楊酸冰醋酸、30%水楊酸火棉膠及水晶膏等。外用腐蝕劑須保護周圍皮膚,可將氧化鋅膠布中央剪一小孔,大小與皮損相同,粘貼在皮膚損害處并使皮損露出,另用膠布細條搓成索狀圍住孔成堤狀,然后敷藥再以大塊膠布覆蓋,封包3~7天換藥1次,直至脫落。
2、物理治療
電烙,二氧化碳激光燒灼,接觸X線照射。
結(jié)語:有關(guān)白魚膏中藥方劑,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白魚膏又多了些認識和了解了。白魚膏能治療雞眼,這一病癥在很多人腳上都有發(fā)生過。相信在治療的時候,不少人也為之困惑過。以后再遇到這個情況可以試試白魚膏!
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療病癥的手段,這種手段治療病癥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及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及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及膏
【處方】
良姜、白及、瀝青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嚼脂麻,水同熬為膏,入冷水共淀,用絆絹1片,火上攤作膏。
【功能主治】
螻蛄瘡。
【用法用量】
貼瘡上。
【摘錄】
《普濟方》卷三一四。
白及蓮須散
【處方】
白及1兩,蓮花須5錢(金色者佳),側(cè)柏葉5錢,沙參5錢。
【制法】
上為極細末。
【功能主治】
咯血。
【用法用量】
入藕節(jié)汁、地黃汁,磨京墨令黑,調(diào)藥2錢,如稀糊啜服。
【摘錄】
《準繩類方》卷三引戴氏方。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幾中藥方劑的相關(guān)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及膏的中藥方劑應(yīng)該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這個螻蛄瘡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夏天,不少人會感覺到皮膚非常的敏感,出現(xiàn)腫癢是常見的情況,在這個時候不少人會用一些藥膏,甚至?xí)砸恍┧幬铮阒绬?其實,在中醫(yī)上有一種中藥方劑對于保健身體、緩解皮膚瘙癢有很好的幫助,這種中藥方劑叫做枳實膏,下面就來具體的看看吧。
枳實膏
【處方】
枳實(炙)30克;茺蔚子、防己各37.5克;升麻45克;竹葉40克;石膏60克;芒消90克。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疹腫癢。
【用法用量】
上藥用麻油12升,煎四五沸,去滓,涂患處。
【摘錄】
《幼幼新書》卷三十七引《嬰孺方》。
枳實酒
【處方】
枳實不拘多少(面炒黃,切片,去粗皮)。
【功能主治】
治遍身白疹,瘙癢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酒浸少時,去枳實,但飲酒最妙。用水煎枳實,洗患處尤佳。
【摘錄】
《普濟方》卷一○八引《簡易方》。
結(jié)語:以上就是枳實膏中藥方劑的簡單描述,希望上面的介紹對皮膚瘙癢的你有所幫助,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是有這樣的癥狀,不妨使用一下這種中藥方劑,以此來保健身體,當(dāng)然,這樣的藥物即使是經(jīng)過了醫(yī)生的檢驗,在使用的時候,還是應(yīng)該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進行,以免發(fā)生不必要的事情。
這白花膏是一種非常好用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花膏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花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花膏
【處方】
香油1斤,青槐枝百段,黃蠟1兩半,淀粉1兩半,凈乳香3錢,兒茶3錢,沒藥3錢,白花蛇3錢,潮腦1兩,麝香1錢。
【制法】
青槐枝入油熬枯,去枝,至滴水不散,入黃蠟、定粉,離火,溫時再下凈乳香、兒茶、沒藥、白花蛇、潮腦、麝香,同油攪勻成膏,浸水內(nèi)1宿。
【功能主治】
癰瘍癢極見骨者,臁瘡孔內(nèi)發(fā)癢者。
【用法用量】
攤貼。
【摘錄】
《外科全生集》卷四。
白虎湯
【處方】
知母1兩,甘草(炙微赤,銼)1兩,麻黃2兩(搗碎),粳米1合。
【制法】
上挫細。
【功能主治】
陽毒傷寒,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渴,煩躁不解,脈洪大者。
【用法用量】
以水2大盞,煮米熟為度,去滓,分溫3服,不拘時候。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三五引《三因》。
結(jié)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guān)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花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和相關(guān)的了解了吧!這白花膏中藥方劑的效果是比較不錯的。最后祝早日康復(fù)哦!
巴豆膏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的領(lǐng)域中是比較重要的,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巴豆膏的中藥方劑以及巴豆膏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巴豆膏
【處方】
巴豆7粒(去皮,研),硫黃半兩(細研),白礬半兩(燒灰),蕪芎半兩,豬脂3兩。
【制法】
上為末,煉豬脂成油,入前藥末調(diào)和令勻。
【功能主治】
一切疥瘡有蟲,時作瘙癢。
【用法用量】
每用蓮子大,于手掌內(nèi)搓涂之。
【摘錄】
《圣惠》卷六十五。
八珍湯
【處方】
人參、砂仁、茯苓、甘草、當(dāng)歸、川芎、白芷、熟地黃。
【功能主治】
痘已齊,兼氣血俱虛證。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錄】
《外科啟玄》卷十二。
結(jié)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巴豆膏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巴豆膏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