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附丸的中藥方劑
中藥養(yǎng)生方劑。
“知生也者,不以害生,養(yǎng)生之謂也。”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的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踐行的并不多。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有哪些知識需要掌握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白附丸的中藥方劑”,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白附丸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有著非常多的應用。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附丸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附丸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附丸
【別名】
真珠膏、人參丸。
【處方】
白附子(生)2個,天南星(炮)半兩,全蝎37枚,人參2錢,白僵蠶(麩炒)14個,朱砂1錢,腦、麝、乳香各少許。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芡實大。
【功能主治】
小兒因驚,或風涎盛,手足欲動之疾,天釣眼睛,搐掣手腳;涎潮心舍,叫喚不應,并夾驚傷寒、驚癇。
【用法用量】
真珠膏、人參丸(原書同卷引《張氏家傳》)。
【摘錄】
《幼幼新書》卷十引《劉氏家傳》。
白茯苓湯
【處方】
白茯苓(去黑皮)3分,桂(去粗皮)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白芍藥3分,補骨脂(炒)1兩,黃耆(銼)1兩,蜀椒(去目及閉口,炒)40粒,肉蓯蓉(酒浸,切,焙)1兩半。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肺痿。小便數(shù),甚者吐涎沫,欲咳不能。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食前、臨臥溫服,日3次。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九。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附丸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獨到的了解了吧!這白附丸中藥方劑雖然效果不錯,但還是請到醫(yī)院就收正規(guī)的治療哦!
擴展閱讀
白附丹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是非常關鍵的。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多的好處。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附丹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附丹的處方和制法,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附丹
【處方】
白附子2兩,白及、白蘞、白茯苓、密陀僧(研)、白石脂(研)、淀粉各等分(研)。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男子婦人,面生黑斑點。
【用法用量】
先用洗面藥洗凈,臨睡用人乳汁,如無用牛乳或雞子清調,如合就,用乳將藥末丸如龍眼大,窨干。逐旋用溫漿水磨開敷之。
【摘錄】
《醫(yī)方類聚》卷八十二引《瑞竹堂方》。
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3分,麥門冬3分(去心,焙),草豆蔻(去皮)半兩,藿香半兩,當歸(銼,微炒)半兩,人參(去蘆頭)半兩,高良姜(銼)半兩,芎藭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產后霍亂吐瀉,心神煩悶,腹內(疒丂)痛,四肢不和,或時燥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個,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七十八。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附丹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白附飲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是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的,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附飲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附飲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來看看吧!
白附飲
【處方】
白附子1錢,枳實1錢,防風1錢,全蝎1錢,膽星1錢,天麻1錢,半夏1錢,僵蠶4分,官桂4分,丁香4分,木香4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
頓嗽。小兒咳即嗆頓,連聲不己,嗽則臉紅,吐即嗽止,嗽久不已,眼腫而目中白珠起有紅絲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若痰中有血,去官桂、丁香、木香。
【摘錄】
《觀聚方要補》卷十引《兒科方要》。
白茯苓湯
【處方】
白茯苓1錢,人參3錢,遠志3錢(去心),龍骨2錢,防風2錢,甘草3錢,犀角末5錢,生地黃4錢,大棗7個,麥門冬(去心)4錢。
【功能主治】
取蟲后補虛。主破傷風五臟虛弱,魂魄不安。
【用法用量】
水2大盞,煎作8合,分3次溫服,如人行5里1服。仍避風寒,若覺未安,隔日更作1劑。
【摘錄】
《醫(yī)學綱目》卷五引《濟生》。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附飲的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治療哦!
白附散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 有效地進行治療多種病癥。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附散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附散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附散
【處方】
白附子、藿香葉(去上)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小兒吐逆不定,虛風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或1錢,米飲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
《衛(wèi)生總微》卷十。
白茯苓散
【處方】
白茯苓1兩,人參1兩(去蘆頭),白術3分,白芍藥3分,麻黃根1兩,五味子半兩,牡蠣1兩(燒為粉),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焙干)。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傷寒,脈微細,汗出不止,漸覺虛羸。
【用法用量】
每服5錢,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惠》卷十二。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附散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一定的了解了吧!如果想要有效地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白附湯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進行治療,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多的功效。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附湯的中藥方劑以及白附湯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一起來看看吧!
白附湯
【處方】
全蝎5分,白附1錢,南星1錢,半夏1錢,旋覆花1錢,菊花1錢,天麻1錢,川芎1錢,橘紅1錢,僵蠶1錢,生姜1錢。
【功能主治】
風痰,頭暈痛。
【摘錄】
《嵩崖尊生》卷六。
白茯苓湯
【處方】
白茯苓(去黑皮)1兩,五靈脂1兩,白芷(微炒)1兩,黃明膠(兩片)1兩(炙令燥)。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虛勞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8分,去滓,入蜜少許,更煎2沸,放溫,細呷服,不拘時候。
【摘錄】
《圣濟總錄》卷八十八。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幾中藥方劑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附湯的中藥方劑應該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這個頭暈頭痛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梔附丸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能夠有效地幫助治療疝痛攻沖胸脅,那么,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梔附丸的中藥方劑以及梔附丸的處方、功能主治以及其他的功效,希望對大家保健身體有所幫助,通過對梔附丸的了解,保健好身體,接下來一起來看看吧。
梔附丸
【處方】
梔子(炒)、附子(制)各等分。
【制法】
上藥研末,米糊為丸。
【功能主治】
治疝痛攻沖胸脅,嘔吐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5克,茴香、木香湯下。
【摘錄】
《醫(yī)級》卷八。
梔子烏梅湯
【處方】
梔子、黃芩,各二錢。柴胡(三錢),甘草(一錢),烏梅(三個,去核)。
【功能主治】
治傷寒瘥后不得眠。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竹葉十四片,豆豉三十粒,煎至一鐘,不拘時服。
【摘錄】
方賢《奇效良方》。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梔附丸的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梔附丸是一款難得中藥方劑,對于身體保健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徹底治療還請咨詢專業(yè)醫(yī)生,以此來保護身體。
相信很多的讀者朋友們都知道中醫(yī)中比較常用到的就是中藥方劑了,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巴附丸的中藥方劑以及巴附丸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巴附丸一
【處方】
大附子尖不可長半寸(去皮,炮裂,為末),斑蝥1個(去嘴及足翼,只用肉,先以麥面炒熟),巴豆1粒(去心膜并殼,將巴豆肉乳缽內爛研成膏,用竹紙1幅,折揲裹之,以竹棒捍令油在紙上,直至捍得巴豆油極盡為度)。
【制法】
上為末,以面糊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小兒盤腸氣,腹中冷痛,啼哭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少許茴香,略借氣,切不可多用也。臥夜服,菖蒲茴香湯送下。只通使1服。新修合者,未可用,修合百日后方可用。
【摘錄】
《普濟方》卷三六一。
巴附丸二
【處方】
葫蘆巴1兩半,附予(炮裂,去皮臍)1兩,硫黃(研)1兩,茴香子(炒)3分,檳榔(銼)半兩,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
上為末,和勻,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腎臟虛冷,腹脅脹滿。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日午、臨臥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
《圣濟總錄》卷五十二。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幾中藥方劑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巴附丸的中藥方劑應該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這個小兒盤腸氣,腹中冷痛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哦!最后祝早日康復哦!
白大通丸是一種比較不錯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多的功能主治。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大通丸的中藥方劑以及白大通丸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大通丸
【處方】
藿香(去土)2兩,香白芷2兩,川芎2兩,川烏4兩(冬去皮尖,春不去,半生半炮),雞蘇2兩,木瓜2兩,天南星2兩,甘草4兩(春炙,冬生),官桂2兩,荊芥2兩,乳香半兩(別研),白僵蠶2兩(炒,去絲嘴及足),藁本(去土)2兩,羌活2兩,桔梗(洗)2兩,甘松2兩,牛膝(酒浸)2兩,天麻1兩,川當歸1兩,沒藥(別研)1兩,麻黃2兩(春不去節(jié),冬去),真細辛(洗去苗)2兩,烏蛇5兩(水浸,去皮骨,好酒浸1宿,炙),軟石膏1斤(煅過,研稱4兩為衣,余者并入眾藥),甘菊花1兩。
【制法】
上為末,糯米糊為丸,如彈子大,隔日方焙干,即上石膏衣。
【功能主治】
一切大風,左癱右瘓,口面斜,手足亸掉,言語謇澀;兼治偏正頭風,風痹腳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茶酒溫嚼下;如腎氣疼,炒茴香酒送下。
【摘錄】
《普濟方》卷一一六引《衛(wèi)生家寶》。
白帶丹
【處方】
蒼術3錢,萸肉(去核)2錢半,白芍藥2錢半,黃芩(炒)2錢,白芷2錢,樗根皮(炒)1錢半,黃連(炒)1錢半,黃柏(炒)1錢半。
【制法】
上為末,面糊為丸。
【功能主治】
妊娠白帶。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準繩女科》卷一。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幾種能夠治療病癥的中藥方劑,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白大通丸的中藥方劑應該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相關的認識。那么,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療的話!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就診哦!
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可謂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治療病癥的方法了。這種中藥方劑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蠶丸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蠶丸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蠶丸
【處方】
海藻、僵蠶各等分。
【制法】
上為末。取白梅肉湯泡,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蛇盤疬,生于頭項上交接處。
【用法用量】
每服60-70丸,臨臥米飲送下,1日5-6次。毒當從大便泄去。
【注意】
忌豆、心、雞、羊、酒、面。
【摘錄】
《醫(yī)學入門》卷八。
八仙丹
【處方】
巴霜1錢,朱砂5分,郁金5分,乳香2分,沒藥3分,沉香5分,木香4分,雄黃6分。
【制法】
上藥為末,滴水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小兒百病,驚癇抽搐,潮熱變蒸,傷風傷寒,痰涎壅塞,食積肚痛,痢疾,泄瀉。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驚癰抽搐,赤金湯送下;潮熱變蒸,燈心湯送下;傷風、傷寒,姜湯送下;痰涎壅塞,姜汁、竹瀝湯送下;食積肚痛,山楂、麥芽湯送下;痢疾、泄瀉,姜汁沖開水送下。
【注意】
此方以巴霜為君,體質熱者忌服。
【摘錄】
《串雅內編》卷一。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在那個相關介紹之后,相信絕大多數(shù)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蠶丸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全新的認識和了解了吧!如果蛇盤疬不見好轉,還是請及時有效的就醫(yī)哦!
白芥丸是非常重要的中藥方劑,這種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芥丸的中藥方劑以及白芥丸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芥丸
【處方】
甘遂、朱砂、風化樸消、大戟、白芥子、黑芥子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熱痰煩悶,頭暈眼花,四肢不用。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
方出《普濟方》卷一六七,名見《本草綱目》卷二十六。
白蒺藜散
【處方】
白蒺藜3分(微炒,去刺),羌活3分,沙參3分(去蘆頭),丹參3分,麻黃3分(去根節(jié)),白術3分,羚羊角屑3分,細辛3分,萆薢3分(銼),五加皮3分,五味子3分,生干地黃3分,赤茯苓3分,杏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菖蒲3分,枳殼3分(麩炒微黃,去瓤),郁李仁3分(湯浸,去皮尖,微炒),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桂心3分,木通3分(銼),檳榔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肺臟中風,項強頭旋,中如蟲行,腹脅脹滿,語聲不出,四肢頑痹,大腸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注意】
忌生冷、毒滑、魚肉。
【摘錄】
《圣惠》卷六。
結語:看完了以上的這篇文章之后,相信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芥丸的中藥方劑一定是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沒錯,這個白芥丸中藥方劑雖然很不錯,還是還是要在醫(yī)師的建議之后在進行服用哦!
白石英丸的中藥方劑在中醫(yī)中是比較常見的,而且這中藥方劑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這白石英丸的中藥方劑以及白石英丸的處方和功能主治,接下來趕緊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白石英丸
【處方】
白石英(一作白石脂)2兩半,磁石2兩半,陽起石2兩半,蓯蓉2兩半,菟絲子2兩半,干地黃2兩半,石斛1兩,白術1兩,五味子1兩,栝樓根1兩,巴戟天5分,桂心1兩,人參1兩,蛇床子半兩,防風5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補養(yǎng)肺氣,補益元氣。主肺感寒邪,咳而鼻塞,唾濁涕,語聲嘶破,灑浙惡寒。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加至30丸,酒送下,日2次。
【摘錄】
《千金》卷十七。
白石英湯
【處方】
白石英1分,人參1分,藿香葉1分,白術1分,芎藭1分,紫石英1分,甘草1錢半,細辛(去苗葉)1錢,石斛(去根)1分,菖蒲1分,續(xù)斷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心氣虛,精神不足,健忘,陰痿不起,懶語多驚,稍思慮即小便白濁。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取7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
《圣濟總錄》卷四十三。
結語:通過以上的這篇文章的相關介紹,相信每一個讀者朋友們對于這個白細胞減少癥應該都有了一個比較深刻的認識以及一定的了解了吧!以上介紹的中藥方劑是比較有效的,如果想要治療還是請到正規(guī)的醫(yī)院進行治療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