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牙貝
春季牙養(yǎng)生。
“今天不養(yǎng)生,明天養(yǎng)醫(yī)生?!鄙鐣陌l(fā)展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養(yǎng)生這個話題,藥物不能替代養(yǎng)生,只有觀念和行動結(jié)合的養(yǎng)生才是有效的。您是否正在關(guān)注中醫(yī)養(yǎng)生呢?經(jīng)過搜索和整理,小編為大家呈現(xiàn)“馬牙貝”,但愿對您的養(yǎng)生帶來幫助。
指川貝母中爐貝的鱗莖呈長圓錐形,狀似馬牙,故稱馬牙貝。
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是臨床常用的止咳化痰藥。近年來川貝價格暴漲,目前市場價已逼近每千克4000元,市場上偽品層出不窮。川貝母是多來源藥材,來源于百合科植物川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和暗紫貝母的鱗莖,商品中又分為松貝、青貝和爐貝,其中爐貝為梭砂貝母的鱗莖,松貝和青貝是另外3種貝母的混合物。爐貝大,兩片鱗葉開口呈馬牙形,外皮常具有棕色斑點,稱虎皮斑,是川貝中價格最低的一種,偽品較少,而松貝和青貝商品則較為混亂。
正品松貝: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厘米,直徑0.3~0.9厘米,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兩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頂部閉合,內(nèi)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質(zhì)硬而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正品青貝:和松貝類似,呈類扁球形,高0.4~1.4厘米,直徑0.4~1.6厘米。外層鱗葉兩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頂部開裂。
偽品:主要來自于百合科貝母屬其他植物的鱗莖以及百合科植物益辟堅的球莖。
益辟堅:大小和川貝母相仿,呈短圓錐形,頂端漸尖,基部常呈臍狀凹入或平截,表面黃白色或黃棕色,質(zhì)地堅硬,斷面呈角質(zhì)樣或有時略帶粉性,味苦而微麻。
相關(guān)閱讀
馬牙這種疾病是生長在寶寶身上的,一般是在四五個月的寶寶身上。寶寶出現(xiàn)了馬牙,對于寶寶的飲食是有一定影響的,而且會讓寶寶不停的哭鬧,所以準(zhǔn)媽媽們應(yīng)該要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這種情況。馬牙是可以不治療的,它自然會消失,但能夠盡早治療好它,就不會對寶寶影響太大。
偏方一
配方:用白礬研成細(xì)末用平紋布蘸此末搽起馬牙處,一直搽到有紅色出血點為止,再用純香油涂搽此處,半小時后才可以給孩子吃奶。
偏方二
配方一: 采用針刺的方法,用三棱針點刺起馬牙處,讓其出血,半小時后再給孩子吃奶。配方二:我們這里的老人是用手給小孩子掐的,掐好了少放點鹽放白布上給她涂涂,幾次就好了,長了瑪牙小孩子皮膚還黃,尤其是鼻子那里。
偏方三
配方:1、把菜干用水泡軟。
菜干:曬干的白菜。南方人喜歡在冬至前幾個星期趁北風(fēng)大時曬菜干,具體方法我就不說了。
2、用水把泡軟的菜干煮開,夾出放涼。
3、將放涼的菜干(最好用菜葉)擦有馬牙的地方,反復(fù)幾次。很快馬牙就不見了。
面對馬牙這種疾病,身為孕婦的你們應(yīng)該要知道在寶寶出生后如何去處理這種情況了。寶寶出現(xiàn)馬牙主要是因為沒有對寶寶的口腔進(jìn)行清潔,所以寶媽們應(yīng)該要知道在哺乳期的時候,如何對寶寶進(jìn)行照理,減少他們受到疾病的影響。
指人工合成的塊狀朱砂斷面呈纖維柱狀,稱馬牙柱。
朱砂又稱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化學(xué)品名稱:HgS)的天然礦石,大紅色,有金剛光澤至金屬光澤,屬三方晶系。
朱砂主要成份為硫化汞,但常夾雜雄黃、磷灰石、瀝青質(zhì)等。朱砂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殺滅皮膚細(xì)菌和寄生蟲,至于其有無鎮(zhèn)靜催眠作用,認(rèn)識不甚一致。
朱砂為汞的化合物,汞與蛋白質(zhì)中的疏基有特別的親合力,高濃度時,可抑制多種酶和活動。進(jìn)入體內(nèi)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腎,而引起肝腎損害,并可透過血腦屏障,直接損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朱砂,古時稱作丹.東漢之后.為尋求長生不老藥而興起的煉丹術(shù).使中國人逐漸開始運用化學(xué)方法生產(chǎn)朱砂。
朱砂的粉末呈紅色.可以經(jīng)久不褪。我國利用朱砂作顏料已有悠久的歷史.朱砂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紅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這種做法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后世的皇帝們沿用此法,用辰砂的紅色粉末調(diào)成紅墨水書寫批文,就是朱批一詞的由來。
很多人都知道,狗牙貝對一些疾病具有獨特的療效,其實,狗牙貝的神奇的功效遠(yuǎn)不止于此,下面就為大家詳細(xì)的講述一下狗牙貝的功效。
【別名】尖貝母、胡連
【來源】百合科蘿蒂屬植物 高山蘿蒂 Lloydia thibetica Baker [Huolirion montana (Dammer) Wang et Tang],以 鱗莖 入藥。秋季采挖,除去莖、葉及須根,鮮用或曬干。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外用消腫止血。用于咳嗽,哮喘,支氣管炎;外用治癰腫瘡毒,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2~5錢;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注意】忌與烏頭同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狗牙貝的功效與作用多種多樣,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體質(zhì)癥狀的不同來選擇合適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們可以在有空的時候多了解一些這方面的知識。
馬牙貫眾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馬牙貫眾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馬牙貫眾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來源】藥材基源:為蹄蓋蕨科植物華北蹄蓋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達(dá)80cm。根莖短粗而斜升,頂端與葉柄基部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35cm,禾稈色,基部黑色,向上近光滑;葉片紙質(zhì),葉軸和小羽軸常帶紫紅色,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40cm,寬20-30cm,二回羽狀或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0-15對,互生,有柄,闊披針形,基部的較大,長13-18cm,寬4-7cm,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15-20對,稍斜上,披針形,中部的較大,長2-4cm,寬1-2cm,漸尖頭,基部楔形,不對稱,羽狀深裂;裂片狹長圓形,鈍頭,邊緣有小鋸齒或淺裂;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在下面隆起,側(cè)脈單一,伸達(dá)齒端。孢子囊群短線形或鉤狀,沿側(cè)脈上側(cè)著生,靠近中脈,每裂片有4-5對,成熟時滿布葉背,囊群蓋淺棕色,膜質(zhì),邊緣嚙蝕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田邊濕地及灌木林下巖石縫處。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驅(qū)蟲。主瘡毒癤腫;痢疾;鼻衄;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馬牙貫眾,馬牙貫眾有著怎樣的功效。馬牙貫眾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馬牙七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xué)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F(xiàn)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馬牙七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別名】九子蓮[陜西太白山]
【來源】蘭科蝦脊蘭屬植物 流蘇蝦脊蘭 Calanthe fimbriata Franch.和 劍葉蝦脊蘭 (窄葉蝦脊蘭)C. davidi Franch.,以 假鱗莖 和 根 入藥。夏季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辛、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淤止痛。用于胃潰瘍,急性胃擴張,慢性肝炎,腰痛,腹痛,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慢性咽炎,牙痛,砂淋,閉經(jīng),關(guān)節(jié)痛,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0.5~2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馬牙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dǎo)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補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馬牙消散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馬牙消30克(細(xì)銼)朱砂30克(細(xì)研)龍齒30克 犀角屑30克 黃芩30克 甘草30克(炙微赤,銼)
【制法】上藥搗細(xì)過羅為散,研勻。
【功能主治】治心黃。心神恍惚,口干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生地黃汁調(diào)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處方】馬牙消1兩(細(xì)銼),朱砂1兩(細(xì)研),龍齒1兩,犀角屑1兩,黃芩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細(xì)散,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心黃。心神恍惚,口干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生地黃汁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五
【處方】馬牙消(研末)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口瘡,喉癰,及傷寒熱病后,咽痛閉塞不通,毒氣上沖。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含咽津,1日3-5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七
【處方】馬牙消半兩,消石半兩,硼砂半兩,山豆根半兩,甘草1分(炙。上2味別為末)(一法人真龍腦1分)。
【制法】上藥前3味,以瓷盒內(nèi)盛,用鹽泥固濟,候干,以慢火斷成汁,良久,取出候冷,于地坑內(nèi),先以甘草水灑,后用紙3重裹藥,以土蓋之3宿,出火毒后取出,細(xì)研為散,卻入后2味末和勻。
【功能主治】喉痹氣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蓖子抄納咽中咽津;甚者,以竹管吹入喉中。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四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馬牙消1分,馬勃1分,牛黃(細(xì)研)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
【制法】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小兒喉痹疼痛,水漿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新汲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
【處方】馬牙消半兩,消石半兩,硼砂半兩。
【制法】上藥以瓷瓶子納盛,用鹽泥固濟,候干,以慢火煅成汁,良久,取出候冷,于地坑子內(nèi),先以甘草水灑,后用紙3重裹藥,以土蓋之3宿,出火毒后取出,細(xì)研為散。
【功能主治】喉痹氣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用蓖子抄納咽中,咽津,更以竹管吹入喉中。
【摘錄】《圣惠》卷三十五
【別名】白龍散
【處方】馬牙消半兩,黃連末1兩,硇砂半分,蘆薈末1分,珍珠末1分,龍腦半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眼生花翳侵睛,向明不得。
【用法用量】白龍散(《普濟方》卷七十八)。方中硇砂,《普濟方》作“硼砂”。
【摘錄】《圣惠》卷三十三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馬牙消散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yuǎn)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