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牙半支[圖]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靜能養(yǎng)生,靜能開悟,靜能生慧,靜能明道。心靜則清,心清則明,心明則靈,心靈則聰慧清醒?!睆墓胖两?,關于養(yǎng)生有很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或名言,養(yǎng)生和養(yǎng)性必不可分,它帶給我們的是健康。如何分辯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話題的對錯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經(jīng)過搜集和處理,為您提供馬牙半支[圖]的功效與作用,供大家參考,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隨著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也更重視養(yǎng)生。很多人都知道中藥馬牙半支[圖]對身體有好處,能夠治療很多很多疾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別名】馬牙莧(《奇方類編》),醬瓣半支、旱半支(《百草鏡》),醬瓣草(汪連仕《采藥書》),醬板豆草(《周益生家寶方》),鐵梗半支、山半支(《綱目拾遺》),佛甲草、半支蓮(《浙江民間草藥》),豆瓣草、六月雪、狗牙瓣(《四川中藥志》),仙人指甲(《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景天科植物 凹葉景天 的 全草 。夏、秋收采。
【原形態(tài)】多年生肉質草本,高10~17厘米。莖下部匍匐,節(jié)上生須根,上部直立,淡紫色,略呈四方形,棱鈍,有槽,平滑。葉對生;倒卵形至倒卵狀匙形,長約1~2.7厘米,先端圓,中間微凹,基部沿莖下伸,成半圓形耳垂,全緣,光滑,表面綠色,中肋基部微凹,頂端不顯,背面中肋處為極細縱溝紋。復聚傘花序頂生;萼片5,綠色,匙形,長不到花瓣的1/2;花瓣5,黃色,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4毫米,先端尖銳;雄蕊10,花絲細長;心皮5,分離,基部微合,胚珠多數(shù)。蓇葖果?;ㄆ谙那镩g。
【生境分布】生于田野向陽處及山野溪旁巖石上。分布華東、華中、西南等地。
【性味】酸,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利濕。治癰腫,疔瘡,吐血,衄血,血崩,帶下,瘰疬,黃疸,跌撲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兩;或搗汁。外用:搗敷。
【附方】①治瘡毒紅腫:六月雪、芙蓉葉、魚腥草。共搗絨敷。(《四川中藥志》)
【各家論述】《綱目拾遺》:"馬牙半支有二種,有紅梗青梗之別。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赤帶用赤梗者,白帶用白梗者。"
【備注】此外, 圓葉佛甲草 亦同等入藥,與上種的主要區(qū)別點為葉的先端鈍圓而不凹。分布于華東地區(qū)。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拾遺》:馬牙半支有二種,有紅梗青梗之別,治婦人赤白帶第一妙藥。赤帶用赤梗者,白帶用白梗者。
以上就是的馬牙半支[圖]相關介紹,相信大家在看過之后就能夠有所了解了。在知道馬牙半支[圖]的功效和作用后就可以根據(jù)自身體質來調理了。
ys630.COm精選閱讀
馬牙貫眾作為一種中藥材,你知道它的藥用價值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嗎?中醫(yī)都是如何利用馬牙貫眾來治療疾病的呢?還有日常在使用馬牙貫眾治療疾病的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別著急,我們?yōu)榇蠹乙灰唤獯稹?/p>
【來源】藥材基源:為蹄蓋蕨科植物華北蹄蓋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達80cm。根莖短粗而斜升,頂端與葉柄基部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35cm,禾稈色,基部黑色,向上近光滑;葉片紙質,葉軸和小羽軸常帶紫紅色,卵圓形或橢圓形,長25-40cm,寬20-30cm,二回羽狀或三回羽狀深裂;羽片10-15對,互生,有柄,闊披針形,基部的較大,長13-18cm,寬4-7cm,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15-20對,稍斜上,披針形,中部的較大,長2-4cm,寬1-2cm,漸尖頭,基部楔形,不對稱,羽狀深裂;裂片狹長圓形,鈍頭,邊緣有小鋸齒或淺裂;葉脈在裂片上為羽狀,在下面隆起,側脈單一,伸達齒端。孢子囊群短線形或鉤狀,沿側脈上側著生,靠近中脈,每裂片有4-5對,成熟時滿布葉背,囊群蓋淺棕色,膜質,邊緣嚙蝕狀。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800-1200m的田邊濕地及灌木林下巖石縫處。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血;驅蟲。主瘡毒癤腫;痢疾;鼻衄;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馬牙貫眾,馬牙貫眾有著怎樣的功效。馬牙貫眾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馬牙七是一種可以治療很多疾病的藥材,科學健康地食用的話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有疾病治療是可以帶來很大功效的。現(xiàn)在我們就具體去了解一下馬牙七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別名】九子蓮[陜西太白山]
【來源】蘭科蝦脊蘭屬植物 流蘇蝦脊蘭 Calanthe fimbriata Franch.和 劍葉蝦脊蘭 (窄葉蝦脊蘭)C. davidi Franch.,以 假鱗莖 和 根 入藥。夏季采挖,洗凈,曬干。
【性味】辛、苦,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淤止痛。用于胃潰瘍,急性胃擴張,慢性肝炎,腰痛,腹痛,頸淋巴結結核,慢性咽炎,牙痛,砂淋,閉經(jīng),關節(jié)痛,蛇咬傷,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0.5~2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陜西中草藥》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馬牙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
氣溫和濕度等的變化尤其會導致身體不適,更是需要在此時加強補養(yǎng),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種簡單的養(yǎng)生方劑馬牙消散的做法,希望能在大家需要的時候起到的效果。
【處方】馬牙消30克(細銼)朱砂30克(細研)龍齒30克 犀角屑30克 黃芩30克 甘草30克(炙微赤,銼)
【制法】上藥搗細過羅為散,研勻。
【功能主治】治心黃。心神恍惚,口干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6克,以生地黃汁調下。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
【處方】馬牙消1兩(細銼),朱砂1兩(細研),龍齒1兩,犀角屑1兩,黃芩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細散,都研令勻。
【功能主治】心黃。心神恍惚,口干煩悶。
【用法用量】每服2錢,以生地黃汁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五
【處方】馬牙消(研末)1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口瘡,喉癰,及傷寒熱病后,咽痛閉塞不通,毒氣上沖。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含咽津,1日3-5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一七
【處方】馬牙消半兩,消石半兩,硼砂半兩,山豆根半兩,甘草1分(炙。上2味別為末)(一法人真龍腦1分)。
【制法】上藥前3味,以瓷盒內盛,用鹽泥固濟,候干,以慢火斷成汁,良久,取出候冷,于地坑內,先以甘草水灑,后用紙3重裹藥,以土蓋之3宿,出火毒后取出,細研為散,卻入后2味末和勻。
【功能主治】喉痹氣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蓖子抄納咽中咽津;甚者,以竹管吹入喉中。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七十四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馬牙消1分,馬勃1分,牛黃(細研)1分,川大黃(銼,微炒)1分,甘草(炙微赤,銼)1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喉痹疼痛,水漿不入。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以新汲水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
【處方】馬牙消半兩,消石半兩,硼砂半兩。
【制法】上藥以瓷瓶子納盛,用鹽泥固濟,候干,以慢火煅成汁,良久,取出候冷,于地坑子內,先以甘草水灑,后用紙3重裹藥,以土蓋之3宿,出火毒后取出,細研為散。
【功能主治】喉痹氣欲絕。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用蓖子抄納咽中,咽津,更以竹管吹入喉中。
【摘錄】《圣惠》卷三十五
【別名】白龍散
【處方】馬牙消半兩,黃連末1兩,硇砂半分,蘆薈末1分,珍珠末1分,龍腦半分。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眼生花翳侵睛,向明不得。
【用法用量】白龍散(《普濟方》卷七十八)。方中硇砂,《普濟方》作“硼砂”。
【摘錄】《圣惠》卷三十三
怎么樣?看完了上文對于馬牙消散的簡單介紹后是不是感嘆中醫(yī)的神奇?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文化源遠流長,所以我們一定要傳承下去。
中藥馬交兒[圖]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馬交兒[圖]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別名】老鼠拉冬瓜、土花粉、土白蘞
【來源】為葫蘆科馬交兒屬植物 馬交兒 Melothria ndica Lour.[Zehneria indica (Lour.)C. Y. Wu],以 根 或 葉 入藥。夏季采葉,秋季挖根,洗凈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質藤本,長1~2米,有不分枝卷須。根部分膨大成一串紡錘形塊根,大小相同,故有老鼠拉冬瓜之名,富含淀粉,所以也作土花粉用。莖纖細,柔弱。單葉互生,有細長柄;葉片卵狀三角形,膜質,長3~8厘米,先端尖,基部戟狀心形,邊緣疏生不規(guī)則鈍齒,有時3淺裂,兩面均粗糙。夏季開白色花,單性同株,單生或數(shù)朵聚生于葉腋;花梗細長,絲狀,可達2.5厘米;花冠三角鐘形,直徑約8毫米,5淺裂,裂片卵形;雄花有3雄蕊;雌花子房下位。果實卵形或近橢圓形,長1~2厘米,橙黃色,果皮甚薄,內有多數(shù)扁平種子。
【生境分布】生于低山坡地、村邊草叢。分布于江蘇、福建、廣東、廣西和云南等省區(qū)。
【性味】甘、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于咽喉腫痛,結膜炎;外用治瘡瘍腫毒,淋巴結結核,睪丸炎,皮膚濕疹。
【用法用量】3~5錢;外用適量,鮮根、葉搗爛敷患處。
【附方】紅斑狼瘡:馬交兒根5~6錢,用水大半碗,煎沸片刻,每日服1次或2次。
【備注】1、同屬植物 茅瓜 Melothria heterophylla (Lour.)Cogn.[Solena heterophylla Lour.]與前種極相似,但塊根較大。葉形多變,由3~5深裂或多裂,中間裂片長大,基部多戟形。果多為長圓形,較大,長2~4里。分布地區(qū)除與前種一致外,西藏也產(chǎn)。塊根也與馬交兒同等入藥。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以上就是對馬交兒[圖]的功效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希望對所有的朋友都能所幫助,總得來說馬交兒[圖]的養(yǎng)生功效是非常強大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馬交兒[圖]來更好的促進身體健康 。
對于人類來說,養(yǎng)生是很重要的,畢竟身體會健康,而且氣色也會改善不少,這讓很多人為之心動,不過,養(yǎng)生的方法有很多種,很多朋友不知道用哪一種好,對此,下面就為朋友們說一說中藥方劑馬牙消丸,它是一種效果非常好的養(yǎng)生法,并且也是很多朋友共同使用的養(yǎng)生秘訣。
【處方】馬牙消(研)1分,天南星(炮)1枚,丹砂(研)1分半,黃連(去須)1分半。
【制法】上為末,軟飯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驚疳。
【用法用量】每服3-5丸,薄荷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二
【處方】馬牙消3分(細研),鉛霜半兩(細研),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白礬半分(燒灰),太陰玄精半兩,寒水石半兩,麝香半兩(細研),甘草1分(炙微赤,銼)。
【制法】上為末,入研了藥令勻,煉蜜為丸,如小彈子大。
【功能主治】木舌熱腫,漸大滿口。
【用法用量】常含1丸,咽津。
【摘錄】《圣惠》卷三十六
看了上文的介紹,我們知道像馬牙消丸這種方劑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養(yǎng)生方法,尤其是比較傳統(tǒng)的朋友對于方劑更是情有獨鐘。隨著中國歷史的不斷演變和推進,對于方劑的分類也越來越細分,經(jīng)過不同工藝的處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會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大家知道珠芽半支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珠芽半支的藥用價值吧。
【別名】狗牙菜、狗牙瓣、小箭草、零余子景天、珠芽石板菜、零余子佛甲草。
【來源】藥材基源:為景天科植物珠芽景天的全草。
【原形態(tài)】珠芽景天 多年生肉質草本,高7-22cm。莖基部分枝,直立或橫臥,生須根。莖下部葉常對生,上部葉互生,卵狀匙形或匙狀倒披針形,長10-15mm,寬2-4mm,先端鈍,基部漸狹,有短距,葉腋內常生球形、肉質小珠芽,落地后能生成新的植株。聚傘狀花序,常有3分枝,每分枝再成二歧分枝;花無梗;萼片5,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3-4mm,先端鈍,有短距;花瓣5,黃色,披針形,長4.5-5mm,寬1.25mm,先端有短尖;雄蕊10,2輪,較花瓣短;心皮5,略叉開,基部lmm合生。蓇葖果,呈星狀排列。種子長圓形,有乳頭狀突起,無翅?;ㄆ?-5月,果期6-7。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低山、平地、田野陰濕處。
【性味】酸;澀;涼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截瘧。主熱毒癰腫;牙齦腫痛;毒蛇咬傷;血熱出血;外傷出血;瘧疾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2-24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上文的描述我們知道了什么是珠芽半支,珠芽半支有著怎樣的功效。珠芽半支的藥用價值很高,有利于免疫系統(tǒng)的改善,是我們一個值得的選擇。
滇獐牙菜[圖]是很多人都非常熟悉的東西,滇獐牙菜[圖]給我們帶來的功效是其他食物都不具備的。那么滇獐牙菜[圖]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別名】走膽藥、肝炎草、青葉膽、青魚膽(《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龍膽科植物 滇獐牙菜 的 全草 。秋末、冬初采集。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莖四棱形,棱角有極狹的翅,無毛,淺褐色。單葉對生,線形,長1~1.5厘米,寬2~3毫米?;斏蛞干?,呈圓錐狀聚傘花序;花萼綠色,5裂,裂片線形;花冠淡藍紫色,直徑2~2.5厘米,5深裂,裂片橢圓狀披針形,基部連合。蒴果長橢圓形,2裂。種子小,多數(shù)?;ㄆ谇锬⒍?。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山坡草地上。分布云南。
【化學成份】全草含油橄欖酸、氧蒽酮的羥基和甲氫基衍生物及其甙類,還含有生理作用的內酯碳甙類和黃酮酸甙類。
【性味】《云南中草藥選》:"苦,寒。"
【功能主治】《云南中草藥選》:"清肝利膽,除濕清熱。治急性黃疸型肝炎,膽囊炎。"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0.5~1兩。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取青葉膽制成浸膏片,每次3克,日服3~4次;或用青葉膽1兩煎服,每日3次。凡發(fā)燒,深度黃疸,飲食銳減者,輸注葡萄糖液。治療92例,痊愈88例,好轉4例。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平均29.77天;肝腫大平均在15天回縮至正常。一般用藥后尿量增加,大多數(shù)舌苔由黃膩變?yōu)楸“?,黃疸消退較快。
【摘錄】《*辭典》
有關滇獐牙菜[圖]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滇獐牙菜[圖]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龍牙楤木葉[圖]是中藥中常見的一種,具有很多不同的功效,可以對人體的一些疾病進行調理,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它的具體的功效有哪些吧。
【英文名】Aralia elata(Miq.)Seem.
【別名】刺老鴉葉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 遼東楤木 的 嫩葉及芽 。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1.5-6m。小枝疏生多數(shù)細刺,刺長1-3mm,基部肝大;幼枝上常有細長直刺,長達1.5cm。葉為二至三回羽狀復葉,長40-80cm;葉柄長20-40cm;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分離部分線形,長約3mm,邊緣有毛;羽片有小葉7-11,基部有1對小葉,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5cm,寬2.5-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稀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傘形花序直徑1-1.5cm;總花梗長0.8-4cm,花梗長約7mm,均密生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針形,膜質;花黃白色;萼無毛,長約1.5mm先端5齒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與萼等長,卵狀三角形,花時反曲;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離生或基部合生。核果圓球形,漿果狀,黑色,直徑4mm,有5棱?;ㄆ?-8月,果期9-10月。
【化學成份】干燥葉中含齊果墩果酸-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3-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hederagenin-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granosyl-28-O-β-D-rhamnopyranosyl(l→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齊墩果酸-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oleanolic acid-3-O-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hederagenin-3-O-β-D-glucopyra-nosyl(1→3)-α-L-rhamnopyranosyl(1→2)-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rhamnopyranosyl(1→4)-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3-O-α-L-吡喃阿拉伯糖(1→2)-α-L-吡喃鼠李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木糖甙(hederagenin-3-O-α-L-xylopyanoside],齊墩果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1→2)-α-L-吡喃鼠李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木糖甙(oleanolic acid-3-O-α-L-arabi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28-O-β-D-glucopgranosyl(1→6)-β-D-xyl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1→2)-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甙[hederagenin-3-O-α-L-arabi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yl(1→3) gluc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常春藤皂甙元-3-O-α-L-吡喃阿拉伯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1→2)-α-L-吡喃鼠李糖甙[hed-eragenin-3-O-α-L-arabinopyranosyl(1→2)-α-L-rhamnopyranoside〕,5-去羥基槲皮素-3-吡喃鼠李糖甙[5-dehydroxyquercetin-3-rhamnopyranoside],5-去羥基山柰酚-3-吡喃鼠李糖甙[5-dehy-droxykampferol-3-rhamnopyranoside],矢車菊素-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半乳糖甙[cyanidin-3-O-β-D-xyl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
【藥理作用】遼東楤木葉中提得總三萜皂甙靜脈注射10mg/kg于貓或家兔時,可使血壓下降20% ,持續(xù)15分鐘,降壓作用不被阿托品所對抗,皮下注射1.25-5mg/kg于小鼠,可顯著降低水合氯醛、巴比妥鈉等對動物的麻醉作用。15mg/kg總三萜皂甙對大鼠還具有明顯降血糖、降血中β-脂蛋白的作用,但對膽固醇水平則無影響。
【性味】味微苦;甘;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濕熱泄瀉;痢疾;水腫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作菜食。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龍牙楤木葉[圖]的作用一些介紹,使用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上面所講的需求進行,而且龍牙楤木葉[圖]在治療某些疾病上也有著很好的幫助。
馬牙消點眼方以幾種常見的中藥材為主要原料,采用藥食同源的純天然中醫(yī)配方,經(jīng)現(xiàn)代先進工藝技術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們來看一看 馬牙消點眼方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處方】馬牙消(研)半兩,蕤仁(去皮,研)7粒,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3-7枚,石膽(研)2綠豆大,烏賊魚骨(去甲,研)半分,赤石脂(研)1綠豆大,黃連(去須,為末)1分,象膽(研)1分,珍珠10粒(黃泥裹,燒,去泥,研)。
【制法】上為極細末,瓷合內盛。
【功能主治】眼赤澀,障翳侵睛磣痛。
【用法用量】每取黍米許大,旋用清水和點。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三
以上就是本文對于馬牙消點眼方這種中藥方劑的一些介紹,現(xiàn)在人們對養(yǎng)生都已經(jīng)重視起來,特別是各大電視上都會報道一些有關養(yǎng)生的方法,從飲食方面到運動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學習一些這樣的方法,對自己的身體進行好的調養(yǎng)。
龍牙楤木果[圖]對于醫(yī)藥方面的價值是我們難以想象的,對于治療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龍牙楤木果[圖]中含有很多對人體有益的物質,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英文名】Aralia elata (Miq .)Seem.
【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 遼東楤木 的 果實 。
【原形態(tài)】灌木或小喬木,高1.5-6m。小枝疏生多數(shù)細刺,刺長1-3mm,基部肝大;幼枝上常有細長直刺,長達1.5cm。葉為二至三回羽狀復葉,長40-80cm;葉柄長20-40cm;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分離部分線形,長約3mm,邊緣有毛;羽片有小葉7-11,基部有1對小葉,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5cm,寬2.5-8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稀楔形,上面綠色,下面灰綠色。傘形花序直徑1-1.5cm;總花梗長0.8-4cm,花梗長約7mm,均密生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針形,膜質;花黃白色;萼無毛,長約1.5mm先端5齒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與萼等長,卵狀三角形,花時反曲;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離生或基部合生。核果圓球形,漿果狀,黑色,直徑4mm,有5棱?;ㄆ?-8月,果期9-10月。
【性味】味辛;性平
【功能主治】下乳。主乳汁不足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從以上的介紹中,我們不難看出龍牙楤木果[圖]的作用有很多。日常生活中的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身體的情況,適量的食用龍牙楤木果[圖]。一段時間后身體狀況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中藥的本質就是治標也治本,比起西藥來中藥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藥半支蓮也是同樣如此的,下面就來介紹下中藥半支蓮的功效與作用。
【別名】松葉牡丹(《植物學大辭典》),金絲杜鵑(《中國植物圖鑒》),佛甲草、打砍不死、萬年草(《南寧市藥物志》)。
【來源】為馬齒莧科植物 大花馬齒莧 的 全草 。6~9月采取。
【原形態(tài)】一年生肉質草本。莖匍匐或斜升,赤色或綠色,多分枝,高約10~15厘米。葉散生或略集生,線形、近圓柱狀,長約2厘米,先端鈍,基部有長白毛?;▎我?,頂生,徑達4厘米,上午開放,下午閉合;花萼2片;花瓣單瓣者5片,重瓣者多數(shù),色黃、紅、白或紫,甚美觀,先端微凹;雄蕊多數(shù);子房1室,花柱線形,上端5~9歧。蒴果環(huán)裂。種子細小,棕黑色?;ㄆ?~7月。
【生境分布】各地均有栽培。
【化學成份】全草含馬齒莧醛,是調節(jié)植物生長的物質。莖和花含甜菜花青素,主為甜菜甙,甙元是甜菜素。
【性味】《南寧市藥物志》:"苦,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治咽喉腫痛,燙傷,跌打損傷,濕瘡。
【用法用量】外用:搗汁含漱或搗敷。
【附方】①治咽喉腫痛:佛甲草搗爛,絞汁一杯,加硼砂末含漱。(《南寧市藥物志》)
【摘錄】《*辭典》
通過上面文章關于中藥半支蓮的詳細介紹,我們知道半支蓮的功效與作用很多,對身體極有好處。所以大家要是有相關的病癥就不妨試試吧。
馬桑是一種中醫(yī)中經(jīng)常用到的藥材,常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那么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馬桑的相關。
【別名】馬鞍子、水馬桑、千年紅、紫桑、野馬桑、紅馬桑、醉魚兒、鬧魚兒、四聯(lián)樹、黑果果、黑虎大王、黑龍須、烏龍須[根名]
【來源】馬??岂R桑屬植物 馬桑 Coriaria sinica Maxim.,以 根、葉 入藥。根冬季采挖,刮去外皮,曬干;葉夏季采,曬干。
【性味】苦、辛,寒。有劇毒。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鎮(zhèn)痛,殺蟲。根:用于淋巴結結核,跌打損傷,狂犬咬傷,風濕關節(jié)痛;葉:外用治燒燙傷,頭癬,濕疹,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1錢;外用適量,水煎或外洗、外敷。因有大毒,一般只作外用。
【注意】孕婦、小兒、體虛者禁內服。
【備注】(1)馬桑劇毒,中毒癥狀表現(xiàn)為腹痛,惡心,嘔吐,眩暈,驚厥,牙關緊閉,小便失禁,皮膚青紫,眼球上翻固定,瞳孔縮小。解救方法:如出現(xiàn)驚厥可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鈉0.1克,10%水合氯醛灌腸,靜脈注射葡萄糖液或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痙攣控制后可考慮洗胃,導瀉,服蛋清等。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通過上面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于馬桑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服用時能按照醫(yī)囑,同時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