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燥濕的苦參白酒
清熱養(yǎng)生常識。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對于養(yǎng)生,不乏很多流傳很廣的詩句與名言,只有作好了平日的養(yǎng)生,生活才能更加幸福!日常生活中關于中醫(yī)養(yǎng)生我們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急您所急,小編為朋友們了收集和編輯了“清熱燥濕的苦參白酒”,歡迎大家與身邊的朋友分享吧!
說起濕疹,大家都知道,是一種皮膚病?;疾〉娜擞休p有重,建議大家發(fā)現的時候就要盡快治療,不能拖,越拖會越嚴重的。這里介紹苦參白酒給大家,苦參白酒的功效是祛風止癢的,對治療濕疹有幫助。來看苦參白酒的制法!
配方
苦參60g。
制法
苦參搗成粗末,加白酒或45%乙醇500ml,密封浸泡1周成糊狀備用。
用法
外用。濕疹患處若有糜爛、結痂者,先用雙氧水棉球反復擦洗干凈,然后涂敷藥糊,再用浸過藥液的紗布敷上做開放治療,亦可用紗布裹之,早晚各1次。局部癢甚者,先用醋椒水(花椒皮20g,入香油20g于鍋中炸焦后兌醋200ml,煮沸,待涼,裝瓶備用)棉球反復擦洗,然后按上法治療。
功效
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主治
濕疹。
宜忌
治療期內忌辛辣食物及酒精飲料。
濕疹
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瘙癢劇烈的一種皮膚炎癥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濕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復發(fā)作等特點。
病因
濕疹病因復雜,常為內外因相互作用結果。內因如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情緒變化、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huán)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濕疹的發(fā)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干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fā)。是復雜的內外因子引起的一種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
結語:有關苦參白酒的配方和制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F在大家對苦參白酒應該都有些認識了。使用苦參白酒能幫助我們治療濕疹的毛病,不少人會患有此疾病。嚴重的還會影響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不能好好工作,精神容易緊張還會失眠,要及時治療才行!
Ys630.com相關知識
帶狀皰疹的癥狀,不知道大家了解多少?很多人患過此疾病自然是了解很多的。這里小編介紹的三黃二白酒可以幫助我們治療帶狀皰疹喲。三黃二白酒的配方還是比較簡單的一種,但是三黃二白酒的制法有些復雜,一起來看下吧!
配方
雄黃100g,白礬100g,黃連50g,黃柏50g,冰片12g。
制法
將黃連、黃柏碎成粗粉,雄黃、白礬、冰片研成細粉,混合,加75%乙醇1000ml浸泡,密封容器,7日后啟封過濾,取濾液備用。
用法
外用。用藥棉蘸取藥液涂抹患處,每日6次。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主治
帶狀皰疹。
宜忌
治療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飲食。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對此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后,發(fā)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fā)生癥狀。由于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jié)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癥。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jié)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并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本病好發(fā)于成人,春秋季節(jié)多見。發(fā)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病因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癥,發(fā)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jié)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jié)內。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創(chuàng)傷、疲勞、惡性腫瘤或病后虛弱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到達該神經所支配區(qū)域的皮膚內復制產生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fā)生炎癥、壞死,產生神經痛。本病愈后可獲得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會再發(fā)。
結語:有關三黃二白酒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三黃二白酒已經熟悉些了。三黃二白酒幫助我們治療帶狀皰疹的癥狀,這是非常復雜的皮膚病。引發(fā)它的原因也比較多。大家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
腸胃發(fā)生不適會讓人十分難受,而在中醫(yī)上來說也有濕氣過重的說法,想要改變這種情況,可服用一些清熱燥濕的中成藥物。大腸因濕熱導致的痢疾會讓人十分苦惱,有時候還會有腹痛下墜以及大便膿血的情況,如果情況比較緊急,最好選擇西藥來控制,同時再服用加味香連丸這種中藥來調理,效果會更好。
葛根芩連片
主要功效:解肌清熱,止瀉止痢。
適用病癥:用于泄瀉痢疾,身熱煩渴,下痢臭穢;菌痢、腸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4克,一日3次。
藥性分析:方中重用葛根發(fā)表解肌,升發(fā)脾胃清陽,是為君藥;黃芩、黃連清腸胃之熱邪,是為臣藥;甘草甘緩和中,并能調諸藥,是為使藥。諸藥配合成方,共奏解表清里之功。
加味香連丸
主要功效:清熱祛濕,化滯止痛。
適用病癥:大腸濕熱所致的痢疾,癥見大便膿血、腹痛下墜、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g,一日3次。
藥性分析:方中黃連,清熱燥濕,止瀉痢,為君藥。黃芩、黃柏加強黃連清熱燥濕之功,共為臣藥。白芍、當歸和血止痛;延胡索理氣止痛;厚樸、枳殼、檳榔、木香行氣和中,行滯止痛;吳茱萸溫中燥濕止瀉,也制苦寒之品,為佐藥。甘草健脾和中,調和藥性,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祛濕,化滯止痛之功。
牛黃解毒丸
主要功效:清熱解毒。
適用病癥:火熱內盛,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藥性分析:方中牛黃味苦氣涼,入肝、心經,功善清熱涼心解毒,以之為主藥。生石膏味辛能散,氣大寒可清熱,清熱瀉火,除煩止渴;黃芩味苦氣寒,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大苦寒沉降,清熱瀉火,瀉下通便,共為輔藥。雄黃、冰片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桔梗味苦辛,入肺經,宣肺利咽,共為佐藥。甘草味甘性平,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瀉火之效。
去腸胃濕熱的中藥有哪些
苦參
為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和小支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其苦,寒。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
黃連
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極苦,主治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心悸不寧,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療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苦瓜
用于中暑發(fā)熱,牙痛,泄瀉,痢疾,便血。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yǎng)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
金錢草
具有利濕退黃,利尿通淋,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膽脹脅痛,石淋,熱淋,小便澀痛,癰腫疔瘡,蛇蟲咬傷。
黃芩
以根入藥,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黃芩的臨床抗菌性比黃連好,而且不產生抗藥性。
總之上面說的也就是治療腸胃濕熱的中成藥方法,相信大家都有發(fā)現,再者說了是疾病自然是會給身體帶來影響,因此需要老早的來發(fā)現,除了要注意這些更是要選擇好的藥物方法來進行除濕治療,這樣才能很好的去除一些毛病。
導讀:清熱燥濕的中藥有哪些?清熱燥濕,就是用苦味藥祛除臟腑的濕邪和清熱。那么清熱燥濕的中藥有哪些?下面推薦幾種清熱燥濕的中藥,一起來看看。
清熱燥濕的中藥有哪些
清熱燥濕藥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濕,寒能清熱,用于濕熱內蘊或濕邪化熱的癥候,如心煩口苦、小便短赤、泄瀉、痢疾、黃疸、關節(jié)腫痛、耳腫疼痛流膿等病癥。清熱燥濕的中藥主要有黃連、黃芩、黃柏、胡黃連、龍膽草、秦皮、苦參、白蘚皮等。
1、黃連
黃連為毛茛科植物黃連或同屬植物的根莖。黃連為瀉火解毒要藥,對熱病高熱、心火亢盛,有良好療效,常配合山梔、連翹等同用;對于血熱妄行,可配伍黃芩、大黃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配伍赤芍、丹皮等藥同用。
此外,黃連還可用于胃火熾盛的中消證,可配合天花粉、知母、生地等同用。外用以黃連汁點眼,可治火盛目赤;涂口??芍慰谏嗌?。
2、黃芩
黃芩為唇形科植物黃芩的根。黃芩清熱燥濕作用頗強,對濕溫發(fā)熱,可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又常與白芍、葛根、甘草同用;對于濕熱蘊結所致的黃疸,可與綿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治熱病高熱,常與黃連、山梔等配伍;治肺熱咳嗽,可與知母、桑白皮等同用;治血熱妄行,可與生地、丹皮、側柏葉等同用;對熱毒瘡瘍,可與銀花、連翹等藥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清熱安胎作用,可用于胎動不安,常與白術、竹茹等配合應用。
3、黃柏
本品為云香科植物黃蘗或黃皮數除去外皮的樹皮。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清虛熱。
黃柏清熱燥濕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濕熱為佳。治瀉痢合黃芩、黃連;療黃疸合梔子、茵陳;如配蒼術、牛膝,可用于足膝腫痛、下肢萎軟無力、配合知母、生地、竹葉、木通,可用于小便淋澀熱痛;配合白芷、龍膽草,可用于帶下陰腫。
黃柏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頗好,用治濕熱瘡瘍、濕疹之癥,既可內服,又可外用;內服配黃芩、梔子等藥同用,外用可配大黃、滑石等研末撒敷。
4、胡黃連
胡黃連為玄參科植物胡黃連的根莖與根,有類似黃連除濕熱和解毒的功效,故對于濕熱下痢及濕熱痔瘡等癥均可應用。
本品與知母、青蒿、地骨、銀柴胡、秦艽、鱉甲等配伍,可治陰虛發(fā)熱,午后潮熱;與黃連、蘆薈等同用,可治小兒疳熱等癥。
5、龍膽草
龍膽草為龍膽科植物龍膽草或其變種的根莖及根。龍膽草為瀉肝膽實火的要藥,對肝火上炎的癥候,多配合梔子、黃芩等應用;小兒驚風、手足抽搐由肝經熱盛所致者,可用龍膽草以瀉實火,配鉤藤、牛黃以息風定驚,火退風息,驚搐自止。
6、秦皮
秦皮為木犀科植物大葉梣(苦櫪白蠟樹)的干皮或枝皮,既有清化濕熱的作用,又有收澀止痢的功效,對濕熱下痢、里急后重,常配伍白頭翁、黃連、黃柏等同用。
本品兼有清肝泄熱的作用,故可用于目赤腫痛等癥,可與黃連、竹葉等配伍同用;也可用以煎汁洗眼。
7、苦參
苦參為豆科植物苦參的根,苦參清化濕熱,并能導濕熱滲于下竅,故適用于上述諸癥,常與黃柏、龍膽草等合用??鄥⑦€能殺蟲,用于周身風癢,疥瘡頑癬,常合赤芍、地黃、白蘚皮等同用;用于麻風,常與大風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清熱痢尿,可用于濕熱內蘊、小便不利之癥。
8、白蘚皮
白蘚皮為云香科植物白蘚的根或根皮,為祛風、除濕熱的藥品,并可滲濕熱于下竅,適用于瘡癬濕癢等癥,常配合苦參、地膚子等藥同用,既可內服,亦可煎湯外洗。
清熱燥濕藥一般不適用于津液虧耗或脾胃虛弱等癥,如須使用,亦應分別配伍養(yǎng)陰或益胃藥同用。
兩腳麻木的情況,很多人都會有。然而,很多時候因為自己的姿勢不正確,或者一個動作持續(xù)時間久了也會麻木。這屬于正常,然而除此情況之外,大家遇到腳麻木要當心,治療腳麻木,牛柏茶的效果不錯,來看牛柏茶的用法!
原料
牛膝5g、黃柏2g、蒼術2g、花茶3g。
用法
用300ml開水沖泡后飲用,沖飲至味淡。
功能
活血、清熱、燥濕。
用途
濕熱下注,兩腳麻木或熱脹痛。
腳麻木
頸腰椎病引起的手腳麻木,它是由頸椎腰椎病變引起的上肢麻木和腿麻木,這種四肢分散麻木出現的情況是局部神經受到了刺激,如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椎間盤壓迫神經可導致人體行動不便,甚至大小便失禁等。這種是屬于頸腰椎病的范疇,根據情況需要到頸腰椎??凭驮\,拍ct或者核磁共振,由專家確診之后指定方案治療。
目前最好的治療方法是多元微創(chuàng)治療。頸椎引起的手腳麻木可能是頸椎的骨質增生壓迫了頸部脊髓神經,導致手足麻木如果確實是頸椎脊髓受壓,可以采取牽引或采用治療骨質增生的藥物以及神經營養(yǎng)藥物治療,如果壓迫嚴重而藥物治療、保守治療無效的話,就要采用多元微創(chuàng)治療了,更嚴重的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了。
其它原因
氣血虛的人就經常容易腿腳發(fā)麻。發(fā)麻的根本原因就是血液的循環(huán)受阻,時間長了,細胞供氧不足,一但血液回流,會出現部分神經發(fā)麻。造成這種癥狀的原由除了某些循環(huán)性障礙疾病外,有可能是缺維生素C,再一個貧血的人一般血液供氧能力較低,所以要到醫(yī)院檢查一下,有可能是缺鐵性貧血。腳麻木的預防保健
治療方法
如果是神經損傷引起的手腳麻木,要根據神經損傷的程度、范圍、性質來選擇是采用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配合針灸、理療同時進行,促使其快速恢復。多元微創(chuàng)治療則是通過手術引開受壓迫神經以達到解除神經受壓迫、刺激的目的。
其次的是患有糖尿病、神經炎引起的麻木或者是藥的神經內科就診,確診后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法。物化學制劑引起的手腳麻木、還有就是腦血栓神經受壓損傷導致手腳麻木。這些情況需要到醫(yī)藥偶爾出現的手腳麻木屬于正?,F象,如果經常性的手腳麻木或者持續(xù)性的則要警惕,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對癥的科室就診,生活當中一定要警惕頸腰椎病引起的手腳麻木,早確診早治療。
預防保健
多吃些含鐵的食物,比如像菠菜(蔬菜中含鐵最多)雞肝、豬肝、瘦肉(含鋅)、海帶(含碘)、黑芝麻、黑木耳、紅糖(補血)、芹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新鮮的水果和綠色蔬菜,如山楂、西紅柿、苦瓜、青椒、生菜等。維生素C有參與造血、促進鐵吸收利用的功能。
同時多吃些富含優(yōu)質蛋白質的食物如蛋類、乳類、魚類、瘦肉類、蝦及豆類等。
應注意的是,吃不能吃得過多,不能亂吃(吃鐵吃多了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在日常飲食中應注意調配,盡量做到食物的多樣化。
結語:有關牛柏茶的功效和用法等問題,這里就介紹這么多。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對牛柏茶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了。牛柏茶能治療雙腳麻木。很多人認為自己的腳會麻木可能是姿勢不對,或者一時沒注意。其實不然,要多小心,有時候它也是一種病癥!
藥物名稱: 苦參
藥物別名: 野槐根、山槐根、干人參、苦骨。
英文名稱: kushen
藥物說明: 苦,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主要成分: 暫無
性狀特征: 暫無
功能主治: 1,清熱燥濕:主治濕熱黃疸,濕熱痢疾,濕熱帶下即陰部濕癢。 2,祛風止癢:適于風疹瘙癢,瘡,疥,皮癬,麻風證。
用法用量: 3-10g
不良反應: 暫無
注意事項: 反藜蘆。脾胃虛寒者忌用。
很多人在平時經常會覺得身體上很不舒服,并且有很明顯的食欲不振,膀胱,腸胃,大腸小腸功能都不太好,所以這個時候就會想到用一些藥物調理,苦參是非常不錯的藥材,可以清熱去毒,又能去風,殺蟲利尿治療許多人出現的毒素濕疹,有著很明顯的效果,但是大家需要注意關于苦參的用量用法,以及使用的方式是怎樣的。
苦參的功效與作用 苦參的用法用量及應用禁忌
【性味歸經】苦,寒。入心、肝、胃、大腸、小腸、膀胱經。
【功效】清熱除濕,祛風殺蟲,利水。
【功效特點】本品功能清熱燥濕、祛風殺蟲、沉降下行,專療下部濕熱瘡毒。
【功效作用】
1.清熱燥濕:用于帶下陰癢、濕熱下痢及下部濕疹,也可用于濕熱黃疸。
2.祛風殺蟲:用于皮膚瘙癢、膿皰瘡、濕疹等,內服外用均可。
【鑒別應用】
1.人參補脾,沙參補肺,紫參補肝,丹參補心,玄參補腎??鄥⒉辉谖鍏⒅畠?,然名參者皆補,清濕熱用苦參,止血用苦參炭。
2.本品功效與黃柏、龍膽草相近,而苦參之苦愈甚,其燥尤烈,燥濕殺蟲是其所長,善治皮膚瘙癢及陰道滴蟲等證。
3.本品與黃連,效用相近,但黃連走上,以去君火為多,本品走下,以去相火為宜。
【配伍應用】
1.配荊芥:荊芥之辛能散風,二藥相伍,祛風燥濕,治皮膚疥癩瘙癢難忍、時出黃水,及麻風手足爛壞、眉毛脫落并一切疾風等證。
2.配木香:木香行氣止痛,苦參清熱燥濕,二藥相伍,治濕熱下痢、腹脹腹痛、里急后重者。
3.配黃柏:二藥皆苦寒,能清濕熱,瀉火毒,二藥相伍,相輔相助,瀉火除濕之功大增,用治疥瘡。
濕氣對一個人的身體影響其實是很大的,雖然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忽視了自己身體里濕氣存在的這種狀況。而當人體里的濕氣積聚到一個比較嚴重的狀態(tài)的時候,這時候引起的人體癥狀反應也會很多。例如有些人喉嚨里經常會產生痰液,就是由體內濕氣積聚過多導致的。所以有哪些可以燥濕化痰的中成藥呢?
燥濕化痰的中成藥有哪些
1、牡荊油膠丸:取明膠100g、甘油30g、水130g,按常規(guī)配得黏度為2.8~3.2度的膠液,另取牡荊油與植物油按處方用量配成油液,按滴制法制備,干燥即得。
2、治濕平胃丸:蒼術(炒)400g、厚樸(制)200g、陳皮200g、甘草(炙)150g。以上四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大棗100g、生姜50g煎汁泛丸,干燥,即得。
3、二陳丸:陳皮250g、半夏(制)250g、茯苓150g、甘草75g。以上四味,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另取生姜50g,搗碎,加水適量,壓榨取汁,與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
4、杏仁止咳糖漿:杏仁水40ml、百部流浸膏20ml、遠志流浸膏22.5ml、陳皮流浸膏15ml、桔梗流浸膏20ml、甘草流浸膏15ml。以上六味,另取蔗糖244g,加水加熱使溶化,放冷,加入苯甲酸鈉適量,依次加入遠志流浸膏、桔梗流浸膏、甘草流浸膏、百部流浸膏、陳皮流浸膏、杏仁水,混勻,加水至1000ml,加滑石粉適量,攪勻,靜置使沉淀,濾取上清液,灌裝,即得。
燥濕化痰的食物有哪些
燥濕化痰主要是側重在祛濕上,所以可以多吃一些具有祛濕作用的食物,再搭配以可以化痰的食物,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燥濕化痰的效果的。
燥濕化痰的食物有哪些
燥濕化痰吃什么水果蔬菜
一般的水果和蔬菜對于燥濕化痰都是有一些好處的,大家只要注意不要吃辛辣刺激、寒涼性比較重的水果蔬菜就可以了。
苦參的藥用價值
苦參,中藥名。為豆科植物苦參的干燥根,其根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750px,直徑1~162.5px。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和裂隙,有的具異型維管束呈同心性環(huán)列或不規(guī)則散在。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頭和小支根,洗凈,干燥,或趁鮮切片,干燥。其苦,寒。全國各地均有分布。
1、功能主治:
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2、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
3、臨床應用:
3.1、清熱燥濕,用于濕熱瀉痢、黃疽尿赤。治濕熱瀉痢,可單用或與木香同用;治濕熱便血,腸風下血,痔瘡出血,可與生地同用,如苦參地黃丸;治濕熱蘊蒸,黃疽尿赤,常與桅子、龍膽草同用。
3.2、殺蟲,用于帶下陰癢,濕疹疥癬。治濕熱下注,帶下色黃,陰腫陰癢以及濕疹,皮膚痰癢,多與黃柏、蛇床子同用,內服外洗均可;治疥癬,可配枯礬、硫磺,制成軟膏,涂敷患處。
3.3、利尿,用于小便不利。治妊娠小便不利,與當歸、貝母同用,如當歸貝母苦參丸;治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灼熱澀痛,可與蒲公英、石葦等藥同用。
3.4、治躁狂癥,苦參片(每片含生藥2g),據情從小劑量開始,最大日劑量不超過50g,治療40例,總有效率82.5%,有80%病人在用藥后2周顯示效果。
3.5、治失眠,50%苦參糖漿,成人20mL,小兒5~15mL,1日1次口服,治療101例,速效5例,顯效31例,良效14例,無效5例,有效率95%。
3.6、治水腫、腹水,1日口服苦參粉8g,治療肝硬化、腎硬化、結核性胸膜炎所致水腫患者30例,有效率93.3%。
3.7、治燙傷。
4、藥理作用:
苦參對結核桿菌及多種皮膚真菌有抑制作用;有抗滴蟲、抗阿米巴原蟲及利尿作用。
苦參的副作用
脾胃虛寒者忌用。不宜與藜蘆同用。
苦參的醫(yī)學記載及附方
1、科學論述:
1.1、《本草綱目》:“苦參、黃柏之苦寒,皆能補腎,蓋取其苦燥濕,寒除熱也。熱生風,濕生蟲,故又能治風殺蟲。惟腎水弱而相火勝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張從正亦云,凡藥皆毒也,雖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則五味各歸其臟,必有偏勝氣增之患,諸藥皆然,學者當觸類而長之可也,至于飲食亦然。又按《史記》云,太倉公淳于意醫(yī)齊大夫病齲齒,灸左手陽明脈,以苦參湯日漱三升,出入慎風,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風氣濕熱殺蟲之義?!?/p>
1.2、《本草匯言》:“姚斐成云,苦參,祛風瀉火,燥濕去蟲之藥也。前人謂苦參補腎補陰,其論甚謬。蓋此藥味苦氣腥,陰燥之物,穢惡難服,惟腎氣實而濕火勝者宜之;若火衰精冷,元陽不足,及年高之人,胃虛氣弱,非所宜也。況有久服而致腰重者,因其專降而不升,實傷腎之謂也,何有補腎補陰之功乎?”
1.3、《神農本草經》:“主心腹結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余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p>
1.4、《名醫(yī)別錄》:“養(yǎng)肝膽氣,安五臟,定志益精,利九竅,除伏熱腸澼,止渴,醒酒,小便黃赤,療惡瘡下部瘍,平胃氣,令人嗜食?!?/p>
1.5、《藥性論》:“治熱毒風,皮肌煩燥生瘡,赤癩眉脫,主除大熱嗜睡,治腹中冷痛,中惡腹痛,除體悶,治心腹積聚?!?/p>
1.6、《滇南本草》:“涼血,解熱毒,疥癩,膿窠瘡毒。療皮膚瘙癢,血風癬瘡,頑皮白屑,腸風下血,便血。消風,消腫毒,痰毒。”
1.7、《唐本草》:“治脛酸,療惡蟲?!?/p>
2、藥方配方:
2.1、熱病狂邪,不避水火,欲殺人:苦參末,蜜丸梧子大每服十丸,薄荷湯下。亦可為末,二錢,水煎服。(《千金方》)
2.2、傷寒結胸:天行病四、五日,結胸滿痛壯熱??鄥⒁粌?以醋三升,煮取一升二合,飲之好吐,即愈。天行毒病,非苦參醋藥不解,及溫覆取汗良。(《外臺秘要》)
2.3、中惡心痛:苦參三兩??嗑埔簧?煮取八合,分二服。(《肘后方》)
冠心病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病癥,它的病因有很多種,但是多數的時候我們是搞不清楚的。一般這種癥狀我們都回采用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但是其實中醫(yī)食療方在治療這類疾病方面很不錯。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yī)食療治療冠心病的方劑有哪些吧?
方名
苦參湯。
功能主治
功能清心安神。主治心動過速。
處方組成
苦參30克、黃連5克、丹參20克、酸棗仁20克。炙甘草5克,水煎服。另朱砂1克、珍珠粉3克吞服。
辨證加減
陰虛加玉竹10克、生地12克;陽虛加肉桂3克、干姜4.5克;氣虛加黃芪15克、黨參15克,血瘀加川芎9克、紅花5克;痰阻加菖蒲5克、郁金10克。
臨床療效
治療各種心動過速26例,一般服藥2~8劑后,癥狀均消失。
處方來源
胡明寧。
方名
養(yǎng)陰寧心湯。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氣養(yǎng)陰,潛陽安神。主治心動過速屬氣陰兩虛者。
處方組成
太子參30克、麥冬14克、玉竹10克、花粉15克、生甘草10克、桂圓肉15克、仙鶴草30克、臥蛋草30克、珍珠母30克,水煎服。
辨證加減
氣虛不甚者可去太子參,改用沙參;頭暈甚加白蒺藜10克;胸悶便秘加瓜蔞30克:虛火者加玄參15克;煩躁加酒芩10克、竹葉5克或蓮子心4克;寐差加首烏藤30克。
臨床療效
治療1例甲亢心動過速患者,服本方1月,心功過速癥狀未再發(fā)。
處方來源
北京第二醫(yī)學院中醫(yī)系蘇慶英。
結語:通過以上文章介紹我們是不是對冠心病的藥膳食療方有了一定的了解,藥補不如食補,藥膳食療雖然需要堅持才能見效,但是它對人體的傷害是非常的小的。以上介紹的藥膳食療方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p>
中藥苦參的作用
1、中藥苦參的作用
1.1、美容護膚作用:性寒,有清熱燥濕,殺蟲的功效,苦參浴能夠清除下焦?jié)駸?并且殺蟲止癢,對皮膚瘙癢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植物中草藥能夠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斂毛孔,清除皮膚內毒素雜質,豐富的本草營養(yǎng),促進受損血管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恢復皮下毛細血管細胞活力,肌膚重現緊致細滑,起到美容護膚的作用。
1.2、抗菌作用:苦參醚提物及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苦參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毛癬菌、奧杜盎小芽孢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1.3、抗腫瘤作用:苦參堿在體內外對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1.4、升白作用:苦參總堿及氧化苦參堿有明顯的升白作用,對環(huán)磷酰胺、X射線與鈷射線照射引起的白細胞減少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1.5、抗炎作用:苦參堿對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廓腫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滲出增加、大鼠角叉菜膠性足墊腫脹,均有抑制作用。
1.6、抗心律不齊作用:苦參總黃酮并能對抗心肌細胞團自發(fā)及哇巴因誘發(fā)的搏動節(jié)律失常。
2、中藥苦參的使用方法
2.1、煎煮泡浴法。將苦參50克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鐘,待水溫降至適宜溫度時浸浴全身。
2.2、苦參熏洗浴。將苦參液趁熱熏洗患處,并用毛巾蘸水熱敷。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2.3、苦參浴足。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2.4、苦參坐浴。治療婦科帶下瘙癢、濕熱瀉痢、黃疸尿赤和各種便血疾病,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3、中藥苦參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3.1、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中毒后出現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脈搏急速、驚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解救方法:未出現驚厥時可洗胃和導瀉;內服蛋清,鞣酸或濃茶;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驚厥時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痙劑;呼吸障礙時用呼吸興奮劑。
3.2、用于濕熱下痢,黃疸,赤白帶下,陰部瘙癢等,常與黃柏、龍膽草等合用。用于周身風癢,疥瘡頑癬,常合赤芍、地黃、白蘚皮等同用;用于麻風,常與大風子等同用。
中藥苦參的生理特性
苦參,其根呈長圓柱形,下部常有分枝,長10~750px,直徑1~162.5px。表面灰棕色或棕黃色,具縱皺紋和橫長皮孔樣突起,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剝落,剝落處顯黃色,光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切片厚3~6mm;切面黃白色,具放射狀紋理和裂隙,有的具異型維管束呈同心性環(huán)列或不規(guī)則散在。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砂壤和粘壤上均可生長,為深根性植物,應選擇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地塊種植。當年播種的幼苗多不開花,冬季葉子變黃脫落進入休眠,至翌年春重新返青生長,6月孕蕾開花,7~8月中旬果實成熟。生于沙地或向陽山坡草叢中及溪溝邊。
中藥苦參的使用禁忌
1、脾胃虛寒者忌用苦參。
2、胃弱者慎用苦參?!夺t(yī)學入門》
3、苦參反藜蘆,苦參不宜與藜蘆同用。
4、苦參久服能損腎氣,肝、腎虛而無大熱者勿服苦參?!侗静萁浭琛?
5、玄參為之使。苦參惡貝母、漏蘆、菟絲子??鄥⒎崔继J?!侗静萁浖ⅰ?
6、苦參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中毒后出現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脈搏急速、驚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
解救方法:未出現驚厥時可洗胃和導瀉;內服蛋清,鞣酸或濃茶;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驚厥時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痙劑;呼吸障礙時用呼吸興奮劑。
苦參中藥的作用
1、苦參中藥有什么作用
1.1、美容護膚作用
苦參能夠平衡油脂分泌,疏通并收斂毛孔,清除皮膚內毒素雜質,豐富的本草營養(yǎng),促進受損血管神經細胞的生長和修復,恢復皮下毛細血管細胞活力,肌膚重現緊致細滑,起到美容護膚的作用。
1.2、抗菌作用
苦參醚提物及醇提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苦參水浸劑對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毛癬菌、奧杜盎小芽孢癬菌等有抑制作用。
1.3、抗腫瘤作用
苦參堿在體內外對小鼠艾氏腹水癌及肉瘤-180有抑制作用。
1.4、升白作用
苦參總堿及氧化苦參堿有明顯的升白作用,對環(huán)磷酰胺、X射線與鈷射線照射引起的白細胞減少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1.5、抗炎作用
苦參堿對小鼠巴豆油引起的耳廓腫脹、醋酸引起的小鼠腹腔滲出增加、大鼠角叉菜膠性足墊腫脹,均有抑制作用。
1.6、抗心律不齊作用
苦參堿能對抗氯仿-腎上腺素誘發(fā)的貓室性纖顫;也對抗烏頭堿誘發(fā)的大鼠心律失常及哇巴因誘發(fā)的豚鼠室性纖顫。對氯仿吸入所致的小鼠心室纖顫、烏頭堿誘發(fā)的大鼠心律失常、氯仿-腎上腺素誘發(fā)的兔心律失常有明顯對抗作用;苦參總黃酮并能對抗心肌細胞團自發(fā)及哇巴因誘發(fā)的搏動節(jié)律失常。
1.7、平喘祛痰作用
苦參通過興奮β受體,解除支氣管痙攣及抑制抗體和慢反應物質的釋放而產生平喘作用的。研究表明,苦參有明顯祛談作用。
1.8、安定作用
苦參有安定的作用,苦參總堿單獨使用有輕度的鎮(zhèn)痛作用,與閾劑量嗎啡合用,可顯著增加其鎮(zhèn)痛百分率。
2、苦參的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清熱,燥濕,殺蟲。治熱毒血痢,腸風下血,黃疸,赤白帶下,小兒肺炎,疳積,急性扁桃體炎,痔漏,脫肛,皮膚瘙癢,疥癩惡瘡,陰瘡濕癢,瘰疬,燙傷。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3、苦參的食用方法
3.1、煎煮泡浴法,將苦參50克放入到水中煎煮30分鐘,待水溫降至適宜溫度時浸浴全身。
3.2、苦參熏洗浴,將苦參液趁熱熏洗患處,并用毛巾蘸水熱敷。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3.3、苦參浴足,每日一次,每次30分鐘。
3.4、苦參坐浴,治療婦科帶下瘙癢、濕熱瀉痢、黃疸尿赤和各種便血疾病,每日2次,每次30分鐘。
苦參的副作用和不良反應
1、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過大,中毒后出現流涎、步伐不整、呼吸、脈搏急速、驚厥,最后因呼吸停止死亡。解救方法:未出現驚厥時可洗胃和導瀉;內服蛋清,鞣酸或濃茶;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驚厥時肌肉注射苯巴比妥等解痙劑;呼吸障礙時用呼吸興奮劑。
2、用于濕熱下痢,黃疸,赤白帶下,陰部瘙癢等,常與黃柏、龍膽草等合用。用于周身風癢,疥瘡頑癬,常合赤芍、地黃、白蘚皮等同用;用于麻風,常與大風子等同用。
苦參藥方選用
1、治血痢不止:苦參炒焦為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米飲下。
2、治齒縫出血:苦參30克,枯礬3克。為末,日三揩之。
3、治大小便不利:苦參、滑石、貝齒各等分。上三味搗篩為散。每服飲下一匕,或煮葵根汁服之,彌佳。
4、治赤白帶下:苦參60克,牡蠣45克。為末,以雄豬肚一個,水三碗煮爛,搗泥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溫酒下。
5、治疥瘡:苦參、蛇床子、白礬、荊芥穗各等分。上四味煎湯,放溫洗。
說起皮膚病,帶狀皰疹應該很多人都聽說過。治療帶狀皰疹性的皮膚病,患者需要注意生活中很多的事情。從生活習慣到飲食方方面面都要小心??梢栽囋嚹仙皆榫疲仙皆榫频墓π乔鍩峤舛镜?,能幫助治療此疾病。來看南山蚤酒的用法!
配方
生南星10g,山慈菇12g,重樓10g。
制法
將白酒200ml放在粗碗內,再用上藥磨酒,磨完后濾出藥汁備用。
用法
外用。用藥汁搽患處,每日3次。
功效
清熱解毒,燥濕止痛。
主治
帶狀皰疹。
宜忌
本方藥物有毒,禁止入口。治療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飲食。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對此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后,發(fā)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fā)生癥狀。由于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jié)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并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癥。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jié)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并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本病好發(fā)于成人,春秋季節(jié)多見。發(fā)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病因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經呼吸道黏膜進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癥,發(fā)生水痘或呈隱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長期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jié)或者顱神經感覺神經節(jié)內。當機體受到某種刺激(如創(chuàng)傷、疲勞、惡性腫瘤或病后虛弱等)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到達該神經所支配區(qū)域的皮膚內復制產生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fā)生炎癥、壞死,產生神經痛。本病愈后可獲得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會再發(fā)。
結語:南山蚤酒的制法和功效還有一些相關問題,上述已經介紹很多了?,F在大家對南山蚤酒應該熟悉些了。南山蚤酒能治療帶狀皰疹,很多人聽到這一疾病都很害怕。這還是由水痘帶狀皰疹引發(fā)的感染性皮膚病。希望大家多多注意,萬一發(fā)現一定要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