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ndadi.net - 立夏養(yǎng)生食譜】
荷葉鳳脯:
[配料]鮮荷葉2張,火腿30克,剔骨雞肉250克,水發(fā)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鹽、白糖、雞油、紹酒、蔥、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雞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蔥切短節(jié)、姜切薄片,荷葉洗凈,用開水稍燙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塊三角形備用。
蘑菇用開水焯透撈出,用涼水沖涼,把雞肉、蘑菇一起放入盤內(nèi)加鹽、味精、白糖、胡椒粉、紹酒、香油、雞油、玉米粉、蔥節(jié)、姜片攪拌均勻,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葉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長方形包,碼放在盤內(nèi),上籠蒸約2小時,若放在高壓鍋內(nèi)只須15分鐘即可。出籠后可將原盤翻于另一干凈盤內(nèi),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清芬養(yǎng)心,升運(yùn)脾氣??勺鳛槌S醚a(bǔ)虛之品,尤為適宜夏季食補(bǔ)。
魚腥草拌萵筍:
[配料]魚腥草50克,萵筍250克,大蒜、蔥各10克,姜、食鹽、醬油、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魚腥草摘去雜質(zhì)老根,洗凈切段,用沸水焯后撈出,加食鹽攪拌腌漬待用。萵筍削皮去葉,沖洗干凈,切成1寸長粗絲,用鹽腌漬瀝水待用。蔥、姜、蒜擇洗后切成蔥花、姜末、蒜米待用。將萵筍絲、魚腥草放在盤內(nèi),加入醬油、味精、醋、蔥花、姜末、蒜米攪拌均勻,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祛痰。對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黃少、熱痛等癥均有較好的療效。
桂圓粥:
[配料]桂圓25克,粳米100克,白糖少許。
[做法]將桂圓同粳米共入鍋中,加適量的水,熬煮成粥,調(diào)入白糖即成。
[功效]補(bǔ)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尤其適用于勞傷心脾,思慮過度,身體瘦弱,健忘失慮,月經(jīng)補(bǔ)調(diào)等癥。
注意:喝桂圓粥忌飲酒、濃茶、咖啡等物。
編輯推薦
立夏過后,溫度可能逐漸攀升,人們難免會覺得煩躁上火等。天氣一熱,人們食欲也有所下降。膳食調(diào)養(yǎng)中,我們應(yīng)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清淡為主。下面為大家推薦幾款適合立夏節(jié)氣養(yǎng)生的食譜:
荷葉鳳脯:
[配料] 鮮荷葉2張,火腿30克,剔骨雞肉250克,水發(fā)蘑菇50克,玉米粉12克,食鹽、白糖、雞油、紹酒、蔥、姜、胡椒粉、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 雞肉、蘑菇均切成薄片,火腿切成10片,蔥切短節(jié)、姜切薄片,荷葉洗凈,用開水稍燙一下,去掉蒂梗,切成10塊三角形備用。
蘑菇用開水焯透撈出,用涼水沖涼,把雞肉、蘑菇一起放入盤內(nèi)加鹽、味精、白糖、胡椒粉、紹酒、香油、雞油、玉米粉、蔥節(jié)、姜片攪拌均勻,然后分放在10片三角形的荷葉上,再各加一片火腿,包成長方形包,碼放在盤內(nèi),上籠蒸約2小時,若放在高壓鍋內(nèi)只須15分鐘即可。出籠后可將原盤翻于另一干凈盤內(nèi),拆包即可食用。
[功效] 清芬養(yǎng)心,升運(yùn)脾氣??勺鳛槌S醚a(bǔ)虛之品,尤為適宜夏季食補(bǔ)。
魚腥草拌萵筍:
[配料] 魚腥草50克,萵筍250克,大蒜、蔥各10克,姜、食鹽、醬油、醋、味精、香油各適量。
[做法]魚腥草摘去雜質(zhì)老根,洗凈切段,用沸水焯后撈出,加食鹽攪拌腌漬待用。萵筍削皮去葉,沖洗干凈,切成1寸長粗絲,用鹽腌漬瀝水待用。蔥、姜、蒜擇洗后切成蔥花、姜末、蒜米待用。將萵筍絲、魚腥草放在盤內(nèi),加入醬油、味精、醋、蔥花、姜末、蒜米攪拌均勻,淋上香油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利濕祛痰。對肺熱咳嗽,痰多粘稠,小便黃少、熱痛等癥均有較好的療效。
麻醬拌豆角:
原料:鮮豆角、芝麻醬、精鹽、味精、花椒油、姜末;
制法:
1、把豆角抽筋,折斷,洗干凈,在開水鍋里焯熟,后用涼水浸泡,撈出控去水,放在調(diào)盤里。
2、再把芝麻醬用冷開水調(diào)成糊狀,把花椒油燒熱,加入精鹽、味精、姜末澆在豆角上,拌勻即可裝盤。
特點:顏色翠綠,香味可口。
黃瓜拌蝦片:
原料:蝦兩對、黃瓜一節(jié)、青蒜苗兩棵、青菜葉三棵、醬油、香油、陳醋、水泡木耳;
制法:
1、將對蝦脫皮,入開水鍋里煮熟,撈出晾冷;把黃瓜洗凈,直刀切成半圓片;青蒜苗、青菜葉揀洗凈,直刀切成段,全部放在案上待用。這時將冷蝦推切成片。
2、再行裝盤和調(diào)味。擺盤的次序是:先用青菜葉鋪底,接著將蝦片擺成花樣(可自選),上層將黃瓜片、青蒜苗擺上,撒上水木耳,倒入醬油、香油、陳醋即好。
特點:鮮艷美觀,清香利口。
小滿節(jié)氣養(yǎng)生食譜 推薦6款美味養(yǎng)生食譜
1、白鯽滾荷包蛋
原料:白鯽魚500克、雞蛋3個、生姜3片、胡椒粉適量。
做法:1.白鯽魚宰洗凈,慢火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鏟起;雞蛋煎為荷包蛋狀,鏟起;2.起油,爆香姜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5碗量),武火滾沸,下白鯽魚滾片刻,下荷包蛋,滾沸后撒入適量食鹽、胡椒粉便可。
2、芹菜拌豆腐
原料:芹菜150克,豆腐1塊,食鹽、味精、香油各少許。
做法:1.芹菜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后用涼開水冷卻,控凈水待用。2.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勻即成。
3、青椒炒鴨塊
原料:青椒150克,鴨脯肉200克,雞蛋1個,黃酒、鹽、干淀粉、鮮湯、味精、水淀粉、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1.鴨脯肉劈成2寸長、6分寬的薄片;將雞蛋取清和干淀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青椒去籽、去蒂洗凈后切片。2.鍋燒熱后加油燒至四成熱,將鴨片下鍋,用勺劃散,炒至八成熟時,放入青椒。待鴨片炒熟倒入漏勺淋油。3.鍋內(nèi)留少許油。加入鹽、酒、鮮湯,燒至滾開后,再將鴨片、青椒倒入,用水淀粉勾芡,翻炒幾下裝盤即成。
4、冬瓜草魚煲
原料:冬瓜500克,草魚250克,食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1.冬瓜去皮,洗凈切三角塊,草魚剖凈,留尾洗凈待用。2.先用油將草魚(帶尾)煎至金黃色,取沙鍋一個,其內(nèi)放入清水適量;3.把魚、冬瓜一同放入沙鍋內(nèi),先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燉至2小時左右,湯見白色,加入食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食用。具有平肝、祛風(fēng)、利濕、除熱之功效。
5、胡椒南瓜豬肚湯
原料:南瓜、豬肚、薏米、大料、花椒、白胡椒粒、蔥、姜。
做法:1.南瓜切菱形塊,蔥切段、姜切片;2.將豬肚用鹽水洗凈,沖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涼水下鍋煮;3.放入蔥、姜、花椒、大料;4.將煮熟的豬肚撈出切片;5.鍋內(nèi)坐水放入豬肚片、南瓜塊、泡好的薏米,大火煮開;6.將煮熟的豬肚薏米湯盛出,放入胡椒粒上蒸鍋蓋上保鮮膜蒸10分鐘即可。
6、荸薺冰糖藕羹
原料:荸薺250克、藕150克、冰糖適量。
做法:1.荸薺洗凈去皮,藕洗凈切小塊。2.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藕同入鍋內(nèi)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
立春節(jié)氣養(yǎng)生食譜推薦
1、立春節(jié)氣養(yǎng)生食譜推薦
1.1、蝦仁韭菜:材料:韭菜250克,蝦仁30克,雞蛋1個,食鹽、醬油、淀粉、植物油、麻油各適量。做法:將蝦仁洗凈水發(fā)漲,約20分鐘后撈出淋干水分待用;韭菜摘洗干凈,切3厘米長段備用;雞蛋打破盛入碗內(nèi),攪拌均勻加入淀粉、麻油調(diào)成蛋糊,把蝦仁倒入拌勻待用。炒鍋燒熱倒入植物油,蛋糊凝住蝦仁后放入韭菜同炒,待韭菜炒熟,放食鹽、淋麻油,攪拌均勻起鍋即可。
1.2、珍珠三鮮湯:材料:豌豆50克,雞肉脯50克,西紅柿1個,雞蛋清1個,牛奶25克,淀粉25克,料酒、味精、食鹽、高湯、麻油適量。做法:將雞肉剔筋洗凈剁成細(xì)泥;5克淀粉用牛奶攪拌;雞蛋打開去黃留清;把這三樣放在一個碗內(nèi),攪成雞泥待用。
炒鍋放在大火上倒入高湯,放鹽、料酒燒開后,下豌豆、西紅柿丁,等再次燒開后改小火,把雞肉泥用筷子或小勺撥成珍珠大圓形小丸子,下鍋內(nèi),再把火開大待湯煮沸,入水淀粉,燒開后將味精、麻油入鍋即成。
2、立春是什么
立春,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dá)黃經(jīng)315°時。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jié)的開始。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歷史,中國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貋碇?要賞賜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這種活動影響到庶民,使之成為后來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動。
3、立春的由來
立春不僅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意味著風(fēng)和日暖,鳥語花香;春也意味著萬物生長,農(nóng)家播種。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傲ⅰ笔恰伴_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jié)的開始。所謂“一年之計在于春”,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
立春的習(xí)俗
1、糊春牛:糊春牛這項風(fēng)俗活動是在立春前開始進(jìn)行的,按傳統(tǒng)的作法,由縣政府(縣衙)聘請紙扎能手好匠,于立春前到縣城聚會,精心制作春牛圖像。一般用竹篾綁成牛的骨架,用春木做腿,再糊上紙,涂上顏料,一個牛的形象就制作成功了。俗謂糊上紅黃色的紙多,當(dāng)年就“五谷豐收”;糊上黑色紙,當(dāng)年收成不好。
2、打春牛:有用以桑木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專供“打春?!憋L(fēng)俗活動用的“?!?。冬至節(jié)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大小類似牛形狀。上畫四時八節(jié),360日12時辰圖紋。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約定的農(nóng)壇上祭祀。
3、迎春:為了迎春,先在縣城郊區(qū)選擇一片風(fēng)水好地,搭起“春棚”準(zhǔn)備迎春。春棚一般搭在交通要道,便于集中人群的地方。四周插上彩旗。
4、游春、報春:迎春報喜后開始游春,各村各社的鑼鼓隊和儀仗隊走在前邊,由四人或八人抬的巨大春牛塑像走在后邊。邊走邊舞,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游遍周圍村莊,大街小巷。
立春的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的立春前,當(dāng)人們準(zhǔn)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抬抬手的力氣也沒有。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里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連忙上前打聽,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著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xù)續(xù)地說:“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p>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于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合眼靜坐,口中念念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yī)治瘟疫的方法。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只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扎在了地上。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從此,鄉(xiāng)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卜,以求平安。“咬春”的習(xí)俗也就形成了,持續(xù)至今。
感謝閱讀養(yǎng)生路上網(wǎng)飲食養(yǎng)生頻道的《立夏節(jié)氣里推薦清淡養(yǎng)生食譜》一文,本文由我們優(yōu)質(zhì)撰寫和整理而成,希望在您養(yǎng)生路上能幫上忙,也同時希望您繼續(xù)閱讀我們?yōu)槟臏?zhǔn)備的“立夏養(yǎng)生食譜”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