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腸炎的偏方
男性養(yǎng)生偏方。
“不怕工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死得早?!彪S著社會觀念的更新,養(yǎng)生的理念也在不斷刷新,養(yǎng)生不再是停留在紙面,也更是我們生活中必須去實踐的。有沒有更好的中醫(yī)養(yǎng)生方法呢?以下是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真菌性腸炎的偏方”,歡迎您閱讀和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真菌是一種有助于腸道對于食物消化的生物,雖然它有一定的治療價值,但是對于營養(yǎng)不良的小孩子來說,很可能會引起真菌性腸炎,因為真菌的消化能力強,導致胃酸分泌過多,從而影響到患者的身心健康。這種真菌性腸炎主要是發(fā)生在兒童的身上,最為常見的真菌是念珠藻腸炎這種疾病。
偏方一
制作方法:1、打一只雞蛋,調(diào)勻,備用;2、切生姜7-8片(要大片),加一碗半水大火燒開,放入一勺紅糖,再改小火煮5分鐘;3、把姜片撈出,用滾開的姜糖水沖調(diào)好的雞蛋,邊沖邊攪勻;4、涼到合適的溫度趁熱喝下。
偏方二
藿蘇夏陳湯:藿香10克,紫蘇10克,姜半夏10克,陳皮5克。水煎2次,每次20分鐘,分2次服。每日1劑,連服3--5天。藿香、紫蘇有祛暑散寒作用,半夏祛濕和胃,陳皮調(diào)氣和中。
服用人群:故本方適用于暑天感受寒濕,或進食不潔之物所致急性腸胃炎,更適于偏重胃炎而感胃脘不舒、惡心、嘔吐者,若腹瀉較著,可加蒼術(shù)15克、木香9克,或用藿香正氣片、純陽正氣丸等中成藥。
偏方三
姜汁紅糖飲:生姜10克,紅糖30克。生姜打碎擠汁,紅糖開水化開,調(diào)和后頓服,1日2--3次,連服2--3天。
服用人群:生姜和胃散寒止嘔,紅糖溫中止瀉。適于癥情較輕的急性腸胃炎,尤適于遇寒受冷而見腹痛吐瀉者。
真菌性腸炎這種兒童常見的腸道疾病,如果患者能夠采用適當?shù)闹委煼椒ㄈブ委熕?,相信腸道中的真菌數(shù)量會受到一定的抑制,從而保證患者的健康。對于這種真菌性腸炎,各位媽媽們應該要對文章介紹的民間治療偏方有一定的了解才好。
yS630.Com相關(guān)推薦
假膜性腸炎是人體腸道疾病的一種,而且這種假膜性腸炎其實是一種急性的腸道炎癥,主要是因為在腸道的表面上覆蓋了一層膜而得到了這個名字。這種假膜性腸炎一般常見的癥狀為腹痛腹瀉等等,所以這假膜性腸炎已經(jīng)嚴重影響到患者們的正常生活,這也就導致患者們往往在配合醫(yī)生治療的同時還會尋求一些假膜性腸炎的偏方。
假膜性腸炎的偏方一
濕熱下迫治法:清熱利濕解肌。方藥:葛根芩連湯加味。方中葛根解肌清熱,黃芩、黃連清熱燥濕,甘草調(diào)和諸藥。可加銀花、木通、車前子等,幫助清熱祛濕,使表里雙解,濕熱分消,泄瀉得止。若濕邪偏重,胃脘痞悶,,渴不欲飲,苔膩,宜酌加藿香、佩蘭、厚樸。若熱邪偏重,發(fā)熱,口渴喜冷飲,苔黃厚,可選添連翹、梔子、馬齒莧。若伴有惡心嘔吐,可加竹茹、陳皮、半夏。
假膜性腸炎的偏方二
脾虛濕盛方藥:參苓白術(shù)湯加味。方中人參、茯苓、白術(shù)、甘草甘溫益氣,健脾養(yǎng)胃;山藥、扁豆、蓮肉補脾;砂仁和胃理氣;薏米理脾滲濕;桔梗載藥上行,宣肺利氣,借肺之布精而養(yǎng)全身。各藥合用,補其虛,除其濕,行其滯,調(diào)其氣,兩和脾胃,則諸癥自除。若濕重舌苔厚膩者,加藿香,厚樸、半夏以燥濕化濁;大便溏稀加肉桂、肉豆蔻以補火燠土。
假膜性腸炎的偏方三
香連丸:每次6g,每日2次,用于濕熱泄瀉。香砂養(yǎng)胃丸,每次6g,每日2次。用于脾虛濕盛之泄瀉。(2)保濟液,每次2支,每日三次。用寒濕阻滯,腹痛吐瀉。
假膜性腸炎的偏方四
針灸:
針灸1組:取下脘、合谷、內(nèi)庭(均用瀉法),適于濕熱下迫者。2組:取脾俞、水分(均灸)、陰陵泉、公孫(均用瀉法),適于脾虛濕盛者。2. 耳針于大腸、小腸、胃、脾、交感等耳穴中選取三個穴位,每日或隔日耳針一次,每次留針20分鐘。
上述文章提及的幾種假膜性腸炎的偏方對于假膜性腸炎的治療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但是這些假膜性腸炎的偏方往往因為方子的不同,所以在假膜性腸炎的治療效果上面的表現(xiàn)也是不盡相同的。所以我們的患者朋友要想使用這些偏方,首先就必須熟悉自己的身體情況,然后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偏方。
偽膜性腸炎是主要發(fā)生于結(jié)腸的急性粘膜壞死性炎癥,并覆有偽膜。此病常見于應用抗生素治療之后,故為醫(yī)源性并發(fā)癥。現(xiàn)已證實是由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的毒素引起??蓢L試一下幾個偏方。
偏方一
【組成】銀花60克,連翹18克,丹皮24克,赤芍9克,公英15克,敗醬草30克,元參18克,麥冬12克,天花粉18克,茜草根12克,滑石塊60克,車前子15克,生苡米30克,白蘚皮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偏方二
【組成】黨參12克,白術(shù)6克,茯苓12克,豬苓9克,澤瀉9克,山藥9克,扁豆12克,肉豆蔻6克,熟地12克,麥冬9克,五味子4.5克,陳皮9克,通草3克,車前子12克,肉桂3克,葛根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2劑,日服4次。
偏方三
【組成】黨參9克,茯苓15克,炒白術(shù)9克,肉豆蔻6克,吳茱萸6克,官桂4.5克,附片3克,炮姜3克,煨葛根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對老年體弱手術(shù)者,尤其是進行腹腔和盆腔大手術(shù)后,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癌癥病人,應盡量避免使用易于誘發(fā)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的抗生素。對必須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要加強警惕,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治療,減少發(fā)生嚴重的偽膜性腸炎。
放射性腸炎是指由于外界的各種放射性治療而引起的腸道并發(fā)癥,這種病較為嚴重,常常會引起腸穿孔等一系列腸道疾病,所以患者在病發(fā)初期就應該選擇效果明顯的治療方法及時遏制病情的發(fā)展,在現(xiàn)在的患者中很多人會選擇用偏方治療,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幾種簡單有效的治療偏方。
放射性腸炎的偏方
偏方一、
黃芪、鱉甲膠、龜板膠、大棗益氣養(yǎng)陰;白茅根、丹皮、仙鶴草、小薊清熱止血。中藥保留灌腸用白芨60g,地榆炭20g,三七粉3g,加水1000ml,煎至500ml,每次50ml保留灌腸,10次為1療程。
偏方二、
青黛3g,呋喃西林粉0.5g,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20ml,加水至500ml,1天1次,每次50ml,保留灌腸,10日為一療程
偏方三、
栗殼10g,金銀花10g,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溫水一次沖服.一般兩次即可
放射性腸炎在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應注意自己的飲食衛(wèi)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減輕腸胃的消化負擔,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禁止使用辛辣刺激食物,患者這樣做能更好的輔助偏方達到治療的效果,希望以上偏方能對您有所幫助。
潰瘍性結(jié)腸炎偏方
1、潰瘍性結(jié)腸炎偏方
1.1、處方:白頭翁、蒲公英各20克,秦皮、黃柏、檳榔、白芍、木香各10克,黃連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清利濕熱。用于治療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中醫(yī)辨證屬大腸濕熱型。多見于本病初期。癥見腹痛,腹瀉,肛門灼熱,里急后重,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1.2、處方:白術(shù)、山藥、陳皮、白扁豆、黨參各10克,黃芪、茯苓、薏苡仁各3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功效主治:健脾益氣。用于治療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中醫(yī)辨證屬脾胃虛弱型。癥見腹痛、腹瀉反復發(fā)作,面色蒼白,體乏無力,四肢酸軟等,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
1.3、處方:黨參15克,茯苓30克,山藥、肉豆蔻、干姜、蒼術(shù)、烏梅、訶子、白術(shù)、五味子、補骨脂各10克,吳茱萸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加減:畏寒肢冷加肉桂6克,以溫腎暖脾;腹痛甚加木香、元胡各10克,以行氣止痛;墜肛加升麻10克,以升舉中氣。
功效主治:溫腎健脾固瀉。用于治療慢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中醫(yī)辨證屬脾腎陽虛型。癥見腹痛、腹瀉,面色少華,腰膝酸軟,形寒肢冷,頭暈耳鳴.甚則五更瀉,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沉細。
2、潰瘍性結(jié)腸炎到底能不能治愈
回答是肯定的。
中醫(yī)認為潰瘍性結(jié)腸炎屬于“久瀉”、“腸癖”等范疇,易于復發(fā)難以治愈,主要病理機制是濕熱郁結(jié)大腸,日久不化,醞釀成毒,損傷腸絡,血熱互結(jié),發(fā)為膿血下利。專家認為本病的中醫(yī)治療應側(cè)重在清熱燥濕、健脾止瀉,西醫(yī)治療則側(cè)重消炎。因此,專家提出用中藥灌腸配合口服美沙拉嗪腸溶片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并在臨床上取得較好的效果。
3、潰瘍性結(jié)腸炎患者能懷孕嗎
潰瘍性結(jié)腸炎本身并不是懷孕的禁忌證。在病情穩(wěn)定時,潰瘍性結(jié)腸炎患者仍能正常懷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懷孕期初次發(fā)病,一旦發(fā)病,潰瘍性結(jié)腸炎病情主要為重型或爆發(fā)型,病情可能極為兇險,須引起高度重視,及時診治。
潰瘍性結(jié)腸炎食譜有哪些
潰瘍性結(jié)腸炎食譜一:早餐:小米粥煮嫩雞蛋肉松。加餐:蒸雞蛋羹餅干。午餐:雞肉丸龍須面燴豆腐。晚餐:白米粥饅頭燴魚片雞蛋。加餐:沖稀藕粉餅干。
潰瘍性結(jié)腸炎食譜二:早餐:乳酸奶250g,饅頭50g。午餐:面片125g,肉末黃瓜(肉末100g去皮黃瓜100g),蝦皮豆腐(蝦皮10g豆腐50g)。加餐:沖藕粉(藕粉25g),蘇打餅干50g。晚餐:小米粥(小米50g),花卷(面粉50g),肉絲炒圓白菜(白菜100g瘦肉絲50g)。
潰瘍性結(jié)腸炎食譜三:早餐:小米粥煮嫩蛋肉松。加餐:去脂酸乳,餅干。午餐:爛掛面清蒸魚燴豆腐。加餐:蒸雞蛋。晚餐:米粥花卷肉絲燴雞絲蒸雞蛋。加餐:沖稀藕粉餅干。
潰瘍性結(jié)腸炎的診斷
1、腹痛伴里急后重,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的腹瀉、排黏液膿血便,患者按特異性腸炎治療無效。排除克隆病、菌痢、阿米巴痢疾、腸結(jié)核、結(jié)腸癌等。
2、全身表現(xiàn)及腸外表現(xiàn)。
3、多次糞便常規(guī)檢查及培養(yǎng)未發(fā)現(xiàn)病原體。
4、X線鋇灌腸,顯示腸黏膜粗糙水腫、多發(fā)細小充盈缺損、顆粒樣或結(jié)節(jié)樣,皺襞粗大、紊亂。腸壁呈鋸齒狀。后期則示腸管變短、僵硬,結(jié)腸袋消失,鉛管狀。
5、結(jié)腸鏡檢查,發(fā)現(xiàn)病變部位彌漫性充血、水腫、糜爛、潰瘍,脆性增加。表面常附有膿性分泌物及血液。多發(fā)性假息肉及腸腔狹窄、橋形黏膜。結(jié)腸袋變淺或消失。
6、活檢,可見黏膜有單核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癥、糜爛、潰瘍。尚可見隱窩炎、隱窩膿腫。同時有腺體排列紊亂、萎縮。杯狀細胞減少,可見潘氏細胞化生。
腸炎是由細菌等引起的多種腸道疾病的總稱,這種疾病的最大特征就是會使患者感到腸胃不適,如果嚴重的話還會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患者多會采用服用藥物的方法來緩解或治愈這種疾病,其實生活中也會有一些治療這種疾病的偏方,下面就是一些關(guān)于這種疾病的偏方的介紹。
1.取大蒜頭數(shù)枚去皮,搗爛如泥,加米醋1杯,和勻,慢飲。
2.取蔥白5根,將蔥白搗爛炒熱,敷于臍中神闕穴,外用紗布包扎固定,每日換藥1次。
3.取大蒜頭50克,將蒜搗爛炒熱,敷于臍中神闕穴,外用紗布包扎固定,每日換藥1次。
4.取大蒜頭適量,搗爛后敷貼于卟底心涌泉穴,每日換藥1次。
5.取鮮嫩扁豆30克,蔥若干,將扁豆洗凈去老筋放入水中焯透,撈出撒少許鹽瀝水,散熱,將蔥,油及調(diào)料拌入,佐餐食用。
6.取紫皮蒜1~2枚,將蒜搗成泥,用稀面湯和勻慢飲然后臥床休息。
如果患者在使用這些偏方的時候在服用其他藥物,一定不要停止服用藥物,這樣一來偏方就可以很好地輔助藥物治療這種疾病。如果患者在使用偏方的過程中出現(xiàn)一些不適癥狀,應立即停止使用偏方咨詢過專家后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
說到真菌性皮膚病這類疾病,相信很多朋友并不了解。其實它主要是因為真菌性病原所引起的人類皮膚,甚至是黏膜、毛發(fā)等等皮膚附屬器的一大類感染性的疾病之一。此外這個疾病的癥狀和表現(xiàn)主要是出現(xiàn)了各種的小水皰,而且皮膚還會出現(xiàn)粗糙增厚,甚至是脫屑等。那么到底真菌性皮膚病該怎么治療呢?
其實真菌性皮膚病的危害性是蠻大的,除了會導致我們的皮膚變得粗糙和異常之外,還會使我們的皮紋加深,加厚等,甚至還會失去正常的光澤性。因此這類疾病是需要及時就醫(yī)和治療的。那么到底那么到底真菌性皮膚病該怎么治療呢?
真菌性皮膚病的治療
全身治療
(一)酮康唑:現(xiàn)今多以本藥內(nèi)服以替代灰黃霉素。酮康唑系一種合成的廣譜抗真菌咪唑類藥。其抗真菌機理是通過抑制做為真菌細胞膜的重要成份的麥角畄醇合成,導致該菌細胞膜失去正常功能,引起膜的通透性增高,最后使真菌變性乃至死亡。據(jù)臨床實踐本藥對淺部真菌病有良好的療效。
適應癥:主要用于頭癬,其次全身泛發(fā)體癬,重癥型股癬以及甲癬。
禁忌癥:肝功異常,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禁用本藥品。
劑量:成人,200mg,1次/日。兒童體重20公斤 以下,50mg,1 次/日;20~40公斤 ,100mg,1次/日;40公斤以上可按成人劑量服用。
(二)其它咪唑類藥:伊康唑抗真菌效力為酮康唑的5~10倍,用于治療皮膚癬菌的最小劑量。
局部治療
未累及毛發(fā)或甲板的淺部真菌病,采用局部療法均可收效,但需要耐心,堅持較長時間擦藥。常用有二組藥物。
(一)外用獨特藥物:可選用特效藥物克癬靈藥水,外涂患處,
(二)特異性廣譜抗真菌劑:目前廣為應用最大的一族都有共同的咪唑環(huán),即咪唑類藥象硫康唑,咪康唑、肟康唑、益康唑,酮康唑,白呋唑及克霉唑等往往制成1~2%霜劑,以供臨床應用。
關(guān)于真菌性皮膚病的治療,其實主要包括了全身性的治療,另外還有局部的治療等等。一般來說,如果患者發(fā)病的時候還未累及毛發(fā)或甲板等的淺部真菌病,就可以采用局部的治療方法了。此外平時還要講究個人的衛(wèi)生習慣,不與患者公用私人用品等,這樣就能有效地預防疾病的產(chǎn)生了。
腸炎的食療偏方
1、腸炎的食療偏方之馬齒莧湯治腸炎
【功能主治】治腸炎,腹瀉。
【偏方組成】馬齒莧60克,大蒜(搗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馬齒莧煎湯,沖服蒜泥,加紅糖適量。頓服,每日2~3次。
2、腸炎的食療偏方之白芍白術(shù)治腸炎
【功能主治】養(yǎng)血柔肝,行氣止痛。主治慢性腸炎。
【偏方組成】炒白芍25克,炒白術(shù)15克,陳皮6克,防風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3、腸炎的食療偏方之葛根黃芪治腸炎
【功能主治】理氣止痛,健脾止瀉。主治急性腸炎。
【偏方組成】粉葛根6克,淡黃岑6克,川黃連2.4克,苦參片3克,川黃柏3克,廣木香2.4克(后入),青、陳皮各3克,金銀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車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4、腸炎的食療偏方之法荔枝粥
荔枝干(去核)、蓮肉各5~7枚,山藥15克,粳米50克,加水適量熬煮成粥,入少許白糖調(diào)味服食,尤適于五更瀉的小兒。 5、腸炎的食療偏方之山藥扁豆粥山藥、白扁豆各15克,粳米30克,加水煮粥,入白糖調(diào)味食。若以金櫻子15克水煎取汁,加粳米、山藥各30克煮粥,收斂止瀉更佳。
6、腸炎的食療偏方之烏梅粥
取烏梅10枚,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粥熟加入少許冰糖調(diào)味服,對小兒久瀉不止有良效。
7、腸炎的食療偏方之參苓粥
黨參20克,茯苓15克,生姜3片,加水煎取汁,入粳米50克煮粥食,對小兒虛寒瀉有效。
8、腸炎的食療偏方之豬肚山藥粥
豬肚50克,切成片,粳米100克,山藥15克,共加水煮粥,加少許食鹽調(diào)味服食。
腸炎的常見病因
1、病毒性腸炎
病毒性腸炎見于犬瘟熱病毒、犬細小病毒、犬貓冠狀病毒等引起的腸炎。在病毒性腸炎中,輪狀病毒是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因,而諾瓦克病毒是成人和大齡兒童流行性病毒性胃腸炎的主要病因。
2、細菌性腸炎
細菌性腸炎見大腸桿菌、沙門菌、耶爾森菌(引起小腸結(jié)腸炎)、毛樣產(chǎn)芽胞桿菌、空腸彎曲桿菌、梭菌(犬出血性胃腸炎)等引起的腸炎。細菌性腸炎的致病菌以痢疾桿菌最常見,其次為空腸彎曲菌和沙門菌。
3、真菌性腸炎
真菌性腸炎見組織胞漿菌、藻狀菌、曲霉菌、白念珠菌等引起的腸炎。真菌性腸炎以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最多。
4、寄生蟲性腸炎
寄生蟲性腸炎見鞭毛蟲、球蟲、弓形蟲、蛔蟲、鉤蟲等引起的腸炎。寄生蟲引起的腸炎以溶組織內(nèi)阿米巴較為常見。
5、飲食導致的腸炎
污染或腐敗變質(zhì)食物、刺激性化學物質(zhì)、某些重金屬中毒,以及某些變態(tài)反應等都能引起腸炎。
如何預防腸炎出現(xiàn)
1、合理安排飲食,注意均衡膳食營養(yǎng):夏季食物應以清淡為主,尤其是那些愛吃肉的孩子,家長更應注意調(diào)節(jié)飲食結(jié)構(gòu),鼓勵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貪吃冷飲,每餐不要吃得過飽,避免造成胃腸道機能的損害。
2、注意飲食衛(wèi)生和個人衛(wèi)生:教育孩子從小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要教育孩子不要在流動攤販、衛(wèi)生條件不好的飯館吃飯,不要舉著食物邊走邊吃。對養(yǎng)有寵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寵物的衛(wèi)生,同時要告誡孩子不要自己一邊吃東西一邊喂寵物。
3、根據(jù)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服:注意居室通風,保持空氣新鮮。要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抵御疾病的能力。注意勞逸結(jié)合,合理安排時間,做到學習休息兩不誤。
4、對于嬰幼兒,鼓勵母乳喂養(yǎng):尤其是出生后的第一個夏季最重要,應避免夏季斷奶。人工喂養(yǎng)時,應注意飲食衛(wèi)生和水源清潔。無論母乳喂養(yǎng)還是人工喂養(yǎng)都應適時添加輔食,添加過程應循序漸進,不要幾種輔食同時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