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運動過度引起膝蓋酸痛養(yǎng)生東西。
天下只有養(yǎng)生之道,沒有長生之藥。生活中,不同年齡的人都開始關注如何養(yǎng)生,養(yǎng)生除帶給我們好的身體,更有心靈的健康。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中耳炎怎么引起的”,希望對您的養(yǎng)生有所幫助。
說到中耳炎是很多人不陌生的疾病,這類疾病對人體聽力的影響很大,這樣疾病出現后,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使得疾病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不過在改善中耳炎疾病的時候,需要注意要選擇正確治療方式,這樣對疾病和身體都不會有損害的,那中耳炎怎么引起的呢?
很多人對中耳炎怎么引起的并不是很清楚,這類疾病的引發(fā)原因也是比較多,在改善的時候,都是需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使得中耳炎疾病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
中耳炎怎么引起的:
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由咽鼓管途徑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癥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充血、腫脹,纖毛運動發(fā)生障礙,引起中耳炎。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fā)中耳炎。
3.游泳時應避免將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過鼻咽部而進入中耳引發(fā)中耳炎。外傷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樣液體,以免影響創(chuàng)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誘發(fā)中耳炎。
4.如果嬰幼兒仰臥位吃奶,由于幼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且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fā)中耳炎。
5.吸煙包括吸二手煙,也會引起中耳炎。吸煙可引起全身性的動脈硬化,尤其是香煙中的尼古丁進入血液,使小血管痙攣,血液黏度增加,給內耳供應血液的微動脈發(fā)生硬化,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嚴重影響聽力。
6.長時間用耳機聽搖滾類的大分貝的音樂,如果時間較長的話,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以上就是對中耳炎怎么引起的詳細介紹,在改善這樣疾病的時候,完全是可以根據以上方法進行,不過在改善中耳炎疾病的時候,在飲食上要注意,對一些刺激性大的食物,要減少選擇,這樣對中耳炎疾病治療才不會有影響。
相關閱讀
導讀:中耳炎的癥狀,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高發(fā)疾病,多發(fā)病于8歲以下的兒童,其他年齡段的人群也可能發(fā)生。那么中耳炎的癥狀有哪些?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中耳炎的癥狀。
中耳炎癥狀
中耳炎以耳內悶脹感或堵塞感、聽力減退及耳鳴為最常見癥狀。常發(fā)生于感冒后,或不知不覺中發(fā)生。有時頭位變動可覺聽力改善。有自聽增強。部分病人有輕度耳痛。兒童常表現為聽話遲鈍或注意力不集中。
1、聽力減退
聽力下降、自聽增強。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因積液離開蝸傳,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積液粘稠時,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小兒常對聲音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
2、耳痛
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常為患者的第一癥狀,可為持續(xù)性,亦可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顯。本病常伴有耳內閉塞或悶脹感,按壓耳屏后可暫時減輕。
3、耳鳴
多為低調間歇性,如劈啪聲,嗡嗡聲及流水聲等。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擤鼻時,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有時會間斷一下再次出現。
中耳炎危害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果治療不及時、不徹底,則大多可能轉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及慢性扁桃體炎存在,細菌可能反復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潛伏下來導致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時間、病情輕重不同分為三種:單純性,膿瘍性和膽脂瘤性。它們共同的表現是均有耳流膿,反復不止,有時膿液中還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鳴及聽力下降,如果出現并發(fā)癥,會有眩暈和頭痛。
耳朵流膿和聽力下降,雖然讓人很煩惱,但對慢性中耳炎病人來講,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讓人擔心的是出現并發(fā)癥,在出現并發(fā)癥以前,病人往往毫無感覺。但如果出現,那么病情往往較重,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險,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如何預防中耳炎
1、患有中耳炎的患者不可運動過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氣球等過量運動。
2、避免可能傳染感冒的場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進而防止中耳炎的惡化。
3、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環(huán)境的安寧,不可到吵鬧的地方而影響中耳炎的恢復。
4、均衡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使用煙、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5、隨時漱口保持口腔衛(wèi)生,盡量用鼻子呼吸,睡覺側躺時將病耳朝下,擤鼻涕時不可過猛,并且適當的運動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暢通,維持中耳的排泄與通氣功能。
6、有感冒發(fā)生,尤其是有鼻塞時,切勿輕視,要及早治療,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7、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別要防止不潔的水經外耳道進入中耳(例如洗頭、游泳等),造成發(fā)炎的加重,必要時可用耳塞塞住耳道來預防,若水進入耳朵時,可用吹風機吹乾,或側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傷害。
8、經手術治療過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檢查,有無再發(fā)現象,了解聽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導如何且何時作中耳充氣治療。
中耳炎引起聽力下降和身體的不適會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更嚴重的很容易上行感染到腦部,引起腦膜炎等疾病。因此,一定要預防中耳炎。
有些人知道自己得了中耳炎病后非常擔心,其實中耳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并且可以治療中耳炎病的方法有很多。得了中耳炎怎么辦?不用擔心,下面小編為你介紹一些關于中耳炎的食療方法以及一些飲食禁忌。
中耳炎患者要杜絕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因為一般苦味食物的消炎效果較強。
中耳炎吃什么好
胡蘿卜
中耳炎患者補充適量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可以幫助抵抗病毒感染,但不可過量。
茄子
茄子性涼,味甘,能清熱涼血、消腫解毒,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有抗感染的功效。
芥菜
芥菜能夠解毒防癌、抗菌消腫,有利于中耳炎患者的康復。
絲瓜
絲瓜有清熱敗火、解毒消腫的功效,對中耳炎有緩解功效。
鯽魚
鯽魚可利水除濕、維持細胞活性,有助于中耳炎患者的康復。
中耳炎不能吃什么
肉桂
肉桂易上火,中耳炎患者忌食。
辣椒
辣椒屬于辛辣食品,可使內熱加重,食用后會使病情加重。
花椒
花椒屬刺激性的食物,食用后會加重病情,故不宜食用。
牛肉
牛肉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體發(fā)生過敏反應,使中耳炎的癥狀加重。
肥肉
肥肉易聚濕生痰,助熱化火,可使體內濕熱內盛,中耳炎癥狀加深。
得了中耳炎怎么辦?其實,只要在飲食方面多去注意并且根據醫(yī)師的要求去做就很容易得到康復。
中耳炎是一個常見的疾病,這類疾病對患者聽力的影響很大,在患有這樣疾病后,一定要及時治療,否則會使得中耳炎疾病變得更加嚴重,這樣在治療上也是變得很困難,那中耳炎產生也是有著多種原因,因此在治療的時候,要先對這樣疾病進行認識,中耳炎的危害都有什么呢?
很多人對中耳炎的危害并不是很清楚,這類疾病危害也是很大的,所以對這類疾病危害也是要進行認識,使得在出現后都是能夠及時的進行治療。
中耳炎的危害:
并發(fā)癥
面癱,面神經距中耳腔很近,若損傷它,就會引起口眼歪斜。
迷路炎,如果炎癥向內侵犯,進入內耳會引起迷路炎,導致眩暈和惡心、嘔吐等。
顱內并發(fā)癥則包括腦膜炎、腦膜外膿腫及腦膿腫。不論出現哪一種情況,都會有生命危險。
各種膿腫,如耳后骨膜下膿腫、顳肌下膿腫、外耳道后壁膿腫等,出現膿腫后,在局部可摸到很軟的包塊,紅腫、疼痛劇烈,并有高燒。如果處理不及時,膿腫向頸部擴散,引起頸部轉動時疼痛,嚴重時會有破壞頸部大血管,導致死亡。
對大腦的危害
中耳炎有化膿性與非化膿性兩類,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又有單純性,膽脂瘤型和骨瘍型三種。非化膿性和單純性化膿性中耳炎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不會發(fā)生嚴重的并發(fā)癥。但膽脂瘤型和骨瘍型兩種可發(fā)生各種并發(fā)癥,如果是顱內合并癥就有危害。
膽脂瘤型和骨瘍型中耳炎之所以會發(fā)生并發(fā)癥,是因為中耳的頂壁稱為鼓室蓋,鼓室僅借此薄骨壁與顱中窩大腦顳葉分隔,乳突后壁又借乙狀竇骨板與小腦相近,這兩種中耳炎具有侵蝕,破壞骨質的因素,一旦骨壁腐蝕,感染可經此進入顱內,引起腦膜外,腦膜,腦實質的炎癥,局限形成膿腫。
以上就是對中耳炎的危害詳細介紹,這類疾病的危害也是比較大,它引發(fā)的疾病種類較多,因此患有中耳炎疾病的時候,一定要配合醫(yī)生的治療方式,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讓自身疾病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這點需要注意的。
疾病種類比較多,對一些疾病治療的時候,要先了解疾病的原因、治療方法,這樣對疾病治療才會有幫助,而且能夠正確的選擇治療方法,使得疾病不會在繼續(xù)發(fā)展,中耳炎是一個對人體傷害比較大的疾病,這類疾病不及時治療,對人體聽力影響會很大,那中耳炎的原因是什么呢?
很多人對患有中耳炎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很清楚,這就需要對這類疾病進行一些了解,使得在治療的時候,都是可以知道該選擇什么樣的治療方法最佳。
中耳炎的原因:
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由咽鼓管途徑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癥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現充血、腫脹,纖毛運動發(fā)生障礙,引起中耳炎。常見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如果兩側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則壓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fā)中耳炎。
3.游泳時應避免將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過鼻咽部而進入中耳引發(fā)中耳炎。外傷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樣液體,以免影響創(chuàng)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誘發(fā)中耳炎。
4.如果嬰幼兒仰臥位吃奶,由于幼兒的咽鼓管比較平直,且管腔較短,內徑較寬,奶汁可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fā)中耳炎。
5.吸煙包括吸二手煙,也會引起中耳炎。吸煙可引起全身性的動脈硬化,尤其是香煙中的尼古丁進入血液,使小血管痙攣,血液黏度增加,給內耳供應血液的微動脈發(fā)生硬化,造成內耳供血不足,嚴重影響聽力。
6.長時間用耳機聽搖滾類的大分貝的音樂,如果時間較長的話,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以上就是對中耳炎的原因詳細介紹,患有這樣疾病的原因比較多,常見就是使用耳機子過長造成,所以在改善這類疾病的時候,需要注意對耳機子要減少選擇,這樣對預防中耳炎疾病都是有著很好幫助,同時對疾病治療也是有著一些作用的。
中耳炎穿刺手術這種做法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手術過程,也不知道這種手術治療的效果,所以為了增加大家對于中耳炎穿刺手術的認識,建議大家可以來了解下面介紹的內容。對于中耳炎穿刺手術的操作方法,我們應該要選擇正規(guī)的大醫(yī)院,不然會影響到耳朵的聽力問題以及引起炎癥等。
耳膜穿刺手術是一種小手術,可以隨做隨走,不用住院,耳膜穿刺是采用人工的方法使得耳膜出現孔洞,以利于耳膜內的積液能夠排出,一般來說是治療中耳炎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一般會在中耳炎造成中耳積液的時候采用。大家一聽到穿刺這個詞語的時候就會有疑問了,耳膜是一個敏感的器官,耳膜破了不相當于耳聾了么?耳膜穿刺手術有危險嗎?下面慢慢給大家說說吧。
步驟/方法:
1、
耳膜穿刺是一種比較小的手術,雖然是小手術,但是也需要給與麻醉治療,所以耳膜穿刺不會覺得疼,并且在手術的當天就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學習,對于各種活動都不會有任何影響。耳膜穿刺留下的孔一般來說第二天就可以閉合。2、
并且對于中耳炎比較嚴重的患者來說需要多次采取耳膜穿刺的方法排出耳內的積液,如果一個多月了耳膜穿刺留下的孔洞還沒有自己痊愈,就說明穿孔的邊緣的上皮已經長好,雖然自己愈合可能性不大,但是要想讓其愈合也不是難事。3、
但是,一般來說耳膜穿刺會在出現耳內積液的時候采用,耳內積液是中耳炎的癥狀,對于中耳炎的治療,一般來說不建議首先采取耳膜穿刺。而且耳膜穿刺能夠將耳內的積液排出,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治愈中耳炎。注意事項:
通過以上的說明,大家對于中耳炎穿刺手術有所了解了吧?這個的確是個小手術,并且風險幾乎沒有,但是由于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所以有好的選擇的話不建議使用了。
中耳炎現在大部分患者主要集中在青少年,長時間煲耳機就有可能會讓我們的耳朵出現中耳炎的輕微癥狀。中耳炎的癥狀會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于比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發(fā)展成化膿性中耳炎。對于日常出現中耳炎的輕微癥狀,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一些小偏方來輔助治療。
偏方一:
1.取鮮虎耳草適量,搗爛取汁,滴入患耳內1~2滴,1日3次。連用數日可愈。
2.取活鯉魚膽1只,治療中耳炎偏方用時先以棉簽蘸取耳道清潔液將耳內膿液拭凈,滴入鮮膽汁少量,再用棉球塞住耳孔,1日1次,3次可愈。
3.將煮熟的雞蛋6個蛋黃,置鍋內(銅鍋最佳),文火熬煎出油(若不出油,可滴人數滴花生油作引子)備用。用時,先用棉棒蘸取耳道清潔液擦拭干外耳道后滴入中耳3~4滴。
偏方二:
1用棉棒蘸取耳道清潔液洗凈患耳,除去膿性分泌物,再用干棉棒把外耳道拭干,然后吹入冰硼散,每日2次,輕者1日可愈。
2鮮柚葉搗爛取汁滴內耳。
3把核桃油滴入患耳3滴,每日3次,3~7日即愈。
4蜈蚣3條,麻油100毫升,治療中耳炎偏方把蜈蚣用麻油炸黑,去蜈蚣,取油滴耳,1日2次,至愈為止。
偏方三:
1用核桃仁500克研細末,煮30分鐘,趁熱用雙層紗布包好榨油,將0.9克冰片細末加入油中,加溫攪拌,入瓶備用。用時先用雙氧水洗去分泌物,蘸干,滴2~3滴油,日2~3次。
2,治療中耳炎偏方先把耳道膿洗凈,再把25厘米長的活黃鱔切斷尾端,讓其鮮血滴入患耳內數滴,過15分鐘血凝固后可回復原姿。一般1~2天即緩解。如療效欠佳,如法再滴血。
3取大田螺(活的)1只,破頂加入冰片1.5克,待溶化后,把藥液滴入患側耳內即可。
4全蝎、枯礬各等分,研細末,治療中耳炎偏方將患耳洗凈拭干,撒入藥粉少許,日1次,連用3~5日可愈
長時間的聽力工作會讓我們的耳朵處于一個比較疲憊的狀態(tài),所以在日常不能夠長時間的帶著耳機,避免影響到我們的聽力。對于出現化膿性中耳炎的患者應該及時的去醫(yī)院進行專業(yè)的檢查,日常小偏方可以作為輔助治療,緩解中耳炎癥狀。
中耳炎有非化膿性者包括分泌性中耳炎、氣壓損傷性中耳炎等和化膿性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那么,這種病癥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治療的偏方又有什么?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治療中耳炎的偏方,趕緊來看看吧!
中耳炎偏方1
核桃仁適量,冰片少許。將核桃仁搗爛(或蒸熟),用潔凈紗布包好加壓擠油約15毫升,加入冰片(11.5克),不斷攪和,使其溶解。用時,先按常規(guī)消毒,然后滴入藥液23滴,再用棉球將外耳孔堵住,每日3次,連用510日。
中耳炎偏方2
雞蛋6個。煮熟,將蛋黃放入鐵鍋(勺)內,用文火熬至油出,備用。用時,先按常規(guī)消毒,然后將蛋黃油滴入耳中(如凝固可加溫溶化),每次3 4滴,每日23次,一般連用46癥狀減輕,716天痊愈。本方具有清熱消腫之功,適用于急、慢性中耳炎。
中耳炎偏方3
黃連10克,冰片1克。先研黃連,然后加冰再研勻,裝瓶。用時,先按常規(guī)消毒(用3%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或濃茶水清洗外耳道膿液和藥痂,并用清潔藥棉擦干)。然后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23次,一般35天見效。據報道,應用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經重復驗證 15例,治愈13例,2例(慢性者)用藥5天無效后,于本方中加青黛5克,獲良效。或用黃連15克(打碎),冰片1克,乙醇(75%)100毫升。先將黃連用適量乙醇浸泡1周后,用紗布過濾,冰片加入濾液中,溶解,再加乙醇至足量,搖勻即可。用時,先按前法常規(guī)消毒,然后將本液滴耳,每次2滴,每日2次。
中耳炎偏方4
露蜂房30克,黃柏15克,枯礬6克,冰片3克。前二味放瓦上焙黃,研末,再加后二味,共研細末,裝瓶。用時,先按常規(guī)消毒,然后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或用麻油調勻,滴入耳內35滴,均每日2次,一般用藥后23天可痊愈,慢性者510天治愈。
中耳炎偏方5
枯礬6克,冰片1.2克,五倍子1.5克。共研細末。用時,先按前法常規(guī)消毒后,再用麥(草)管或小紙管將藥末吹入耳內,每日3次。據報道,用本方治療急、慢性化膿性中耳炎30例,大部分治愈,療程較短,未愈者,也有好轉。
中耳炎的檢查
1.鼓膜
松弛部或全鼓膜內陷,表現為光錐縮短、變形或消失,錘骨柄向后、上移位,捶骨短突明顯外突,前后皺襞夾角變小。鼓室積液時鼓膜失去正常光澤,呈單黃、橙紅色或琥珀色,光錐變形或移位。慢性者可呈灰蘭或乳白色,鼓膜緊張部有擴張的微血管,短突顯比堊色,捶骨柄呈浮雕狀。若液體為漿液性,且未充滿鼓室,可透過鼓膜見到液平面。此液面狀如弧形發(fā)絲,稱為發(fā)狀線,凹面向上。頭位變動時,其與地面平行的關系不變。透過鼓膜有時尚可見到氣泡,咽鼓管吹張后氣泡可增多。鼓氣耳鏡檢查,鼓膜活動受限。
2.拔瓶塞聲
分別緊壓耳屏后速放,雙耳分別試驗,患者自覺患耳有類似拔瓶塞時的聲響。
3.聽力檢查
音叉試驗及純音樂聽閥測試結果顯示傳導性聾。聽力損失正負不一,重者可達40dB HL左右。聽力障礙顯著者,應行聽性腦干反應和耳聲發(fā)射檢查,以確定是否對內耳產生影響。
4.CT掃描
可見中耳系統(tǒng)氣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
結語:看完了這么多關于治療中耳炎的偏方以及中耳炎的檢查的方法,相信大家對這個治療中耳炎偏方都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認識和了解了吧!如果你也想要用以上的偏方進行治療中耳炎的話!那請在請教醫(yī)師后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