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柃葉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生有什么作用與功效。
“拿體力精力與黃金鉆石比較,黃金和鉆石是無用的廢物?!鄙钪薪?jīng)常流傳這些關(guān)于養(yǎng)生的名句或者順口溜,養(yǎng)生不應(yīng)只是延年益壽的投機,而應(yīng)從年輕開始。您對中醫(yī)養(yǎng)生是如何看待的呢?為滿足您的需求,養(yǎng)生路上(ys630.com)小編特地編輯了“崗柃葉的功效與作用”,歡迎閱讀,希望您能夠喜歡并分享!
生活中常見的中藥材藥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在使用時,都不知道該如何抉擇,比如崗柃葉,所以在選擇之前,需要對它的功效和用量等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知道崗柃葉的功效和作用都有什么嗎?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崗柃的葉。
【原形態(tài)】崗柃 灌木或小喬木,高3-5m;嫩枝圓柱形,有黃褐色長絲毛。單葉互生;葉柄長不過1mm;葉片薄革質(zhì),披針形,長4.5-10m,寬1.2-2.2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細鋸齒,下面有長毛,側(cè)脈常不凹陷?;▎涡裕菩郛愔辏?-8朵簇牛于葉腋;花白色、綠色或黃色;萼片卵圓形,長約1.5mm,宿存,有短柔毛;雄花花瓣倒卵形,長約3.5mm,雄蕊20,退化子房有或無;雌花花瓣披針形,長約2.5mm,無雄蕊,子房無毛,花柱長約2mm,先端3深裂。漿果圓球形,直徑約4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2000m的山坡、林緣、溝邊。
【性狀】性狀鑒別 葉呈披針形,長4-10cm,寬1-2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表面灰綠或綠褐色,下面可見毛茸。葉柄極短。薄革質(zhì)而脆,易破碎。氣微,味微苦、澀。
【性味】微苦;平
【歸經(jīng)】肺;肝經(jīng)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解毒消腫。主肺結(jié)核咳嗽;無名腫毒;膿皰瘡;跌打損傷;骨折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煎湯洗。
【摘錄】《中華本草》
上文就是對崗柃葉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詳細說明,像崗柃葉這類藥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錯,不過要注意的是,使用崗柃葉的時候,需要適量的進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則對身體也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相關(guān)閱讀
細齒葉柃是一味很好的藥材,在中醫(yī)里面經(jīng)常要用到細齒葉柃給患者治病,有著極高的藥用價值,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細齒葉柃的幾個方面。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細齒葉柃的全株。
【原形態(tài)】細齒葉柃 灌木或小喬木,高2-3mm頂芽元毛或邊緣具毛,嫩枝具棱脊2條,無毛。葉互生,革質(zhì);葉柄長4-7mm,無毛;葉片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長5.6-10cm,寬1.5-3.2cm,先端長尾尖,尾長約1cm,基部楔形,邊緣具鋸齒,兩面無毛,中脈在表面凹下,背面凸起,側(cè)脈9-12對。花單性,雌雄異株,花1-3朵腋生,花梗長約1mm;雄花萼片近圓形,長1.5-2mm,花瓣倒卵形,長3.5-4mm,基部合生,雄蕊14-17;雌花萼片卵圓形,先端凹入,長1-1.5mm,花瓣長圓形,長2-2.5mm,基部合生,花柱先端3淺裂。果實圓球形,直徑3-4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山坡、谷地林中。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解毒斂瘡;止血。主風濕痹痛;泄瀉;無名腫毒;瘡瘍潰爛;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煎湯熏洗;研末調(diào)敷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細齒葉柃作為一種常見的中藥材料,卻常常被人們所遺忘,其實他的功效和作用是你意想不到的,只有大家善于食用,用對方法,我相信,它對各位的身體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的。
對于柃寄生這種中藥材,我們應(yīng)該要先了解它的藥用價值和注意事項等之后再食用。下面是關(guān)于柃寄生的相關(guān)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好好閱讀一下,對食用有很大的幫助。
【別名】方葉子、螃蟹腳、吊蘭、胡龍須
【來源】為桑寄生科植物 柃寄生 的 枝葉 。夏、秋間采收。
【原形態(tài)】常綠小灌木,高10~13厘米。莖多節(jié),分枝,綠色,有縱紋,節(jié)間扁平。葉細小,鱗片狀?;▎涡?,雌雄同株,著生于節(jié)間頂部的兩側(cè),排列成簡單、3花的聚傘花序;花黃綠色;雄花被3,雄蕊3,花絲極短,藥室2,側(cè)面縱裂;雌花被3裂,子房為花被管包圍。漿果橢圓形,長2~4毫米,橙黃色?;ㄆ诖耗┫某酢?/p>
【生境分布】常寄生于楊桐、柃、女貞等樹上。分布湖南、廣東等地。
【功能主治】治氣痛,打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0.3~1兩:或浸酒。
【附方】①治氣痛:柃寄生三至五錢。水煎服。
【摘錄】《*辭典》
有關(guān)柃寄生的功效的問題就講解到這里,希望對您起到幫助。雖然柃寄生的價值非常高,但是我們在食用的時候一定要謹慎。
隨著人們對中藥的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的了解了各種中藥中的詳細的成分,也知道這些成分對于大家的健康的影響。下面就為各位朋友推薦一種中藥細枝柃,詳細的描述一下細枝柃的功效,希望對各位的學習和研究有一定幫助。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細枝柃的莖、葉。
【原形態(tài)】細枝柃 灌木或小喬木,高2-5m。頂芽披針形,密生微毛和黃褐色短柔毛;枝條纖細,嫩枝圓柱形,被微毛。葉互生,薄革質(zhì);葉柄長3-4mm,幼時微被毛;葉片狹窄橢圓形,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4-9cm,寬1.3-3.1cm,先端尾狀漸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表面無毛,背面淡綠色,幼時被柔毛,中脈在表面凹下,背面隆起,側(cè)脈7-12對?;▎涡裕菩郛愔辏?-3朵腋生,花梗長1-1.5mm;小苞片2,卵圓形;萼片卵圓形,長約2mm;花瓣倒卵形,較萼片長,雄蕊10-15;雌花苞片及萼片與花瓣同形,子房卵形,無毛,花柱長2-3mm,先端3淺裂。果球形,徑2-3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中。
【性味】微辛;微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luò);活血止痛。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細枝柃的藥用價值的一個簡單的介紹,對于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大多數(shù)人來說利用細枝柃治療疾病,可以不用擔心副作用。所以細枝柃治療疾病就是一種效果好且實在的治療方法,因此在臨床中也得到了一個很廣泛的利用。
崗邊菊是一種藥材,如果我們對于它的藥用價值有一些了解,就可以在生活中正確的利用崗邊菊去治療一些相關(guān)的疾病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英文名】Fiddleleaf Aster
【別名】大風草、魚鰍串
【來源】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琴葉紫菀的帶根全草。
【原形態(tài)】琴葉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根莖粗壯。莖單生或叢生,被開展的長粗毛,常有腺,上部分枝,有較密生的葉。下部葉匙狀長圓形,長達12cm,寬達2.5cm,下部漸狹成長柄;中部葉長圓狀匙形,長4-9cm,寬1.5-2.5cm,下部稍狹,基部擴大成心形或有圓耳,半抱莖,全緣或有蔬齒;上部葉漸小,卵小,卵狀長圓形,基部心形抱莖,常全緣;全部葉兩面披長貼毛和密短毛,有腺,下邊沿脈及邊緣有長毛;中脈在下面突起。頭狀花序在枝端單生或疏散傘房地產(chǎn)狀排列;花序梗長0.5-5cm,有線狀披針形或卵形苞葉;總苞半球形;總苞片3層,長圓披針形,外層被密短毛及腹,內(nèi)層邊緣膜質(zhì)而無毛;舌狀花約30個,舌片淺紫色,管狀花被密短毛;花柱附片長0.4mm;冠毛白色或稍紅色,有稍不等長的微糙毛。瘦果卵狀長圓形,基部狹,兩而有肋,被柔毛?;ㄆ?-9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灌叢、草地、溪岸、路旁。
【性味】葉苦;辛;性溫
【功能主治】溫肺止咳;散寒止痛。主肺寒咳喘;胃脘冷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
【各家論述】《粵北中草藥》:行氣止痛,止咳平喘。
【摘錄】《中華本草》
文章介紹的崗邊菊的藥用價值,對我們的生活是有很大幫助的。其實很多的身體疾病都可以通過崗邊菊等一些中藥材來調(diào)理,博大精深的中醫(yī)文化應(yīng)該繼續(xù)傳承下去。
金葉柃為我國著名的傳統(tǒng)常用中藥材,應(yīng)用歷史悠久。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金葉柃吧。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金葉柃的根、葉。
【原形態(tài)】金葉柃 灌木,高2-3m。頂芽被微毛,嫩枝具兩條棱脊,被微毛或稀無毛。葉革質(zhì),葉柄長3-5mm,無毛,上有凹槽;葉片橢圓形、長橢圓或卵狀披針形,長4-8cm,寬1.1-2.6cm,先端漸尖,尖頭鈍,微凹,基部楔形或闊楔形,邊緣具細齒,兩面無毛,表面具金黃色腺點,干時更為明顯,中脈在表面凹下,背面凸起,側(cè)脈8-10對,網(wǎng)脈不明顯。花單性,雌雄異株;花1-3朵腋生,花梗長2-2.5mm;雌花具2片小苞片,圓形,先端有黑色小腺點,無毛,萼片圓形,長約1.8mm,先端微凹,無毛,子房近球形,無毛,柱頭先端3裂。果實球形或長卵形,直徑2-3mm,無毛。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100-1400m的山頂、山坡灌叢中。
【性味】澀;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無名腫毒;膿皰瘡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或曬干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上面介紹了金葉柃的一些基本常識,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對于金葉柃的了解會更多一些。生活中常常接觸的其它藥材還有很多,有時間的話不妨多去了解一下。
柃木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xiàn)在,柃木的用途越來越多,關(guān)于柃木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了解不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別名】細葉菜、海岸柃
【來源】山茶科柃木屬植物 柃木 Eurya japonica Thunb.,以 莖、葉、果 入藥。夏秋采集,曬干或鮮用。
【性味】苦、澀,平。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消腫,止血。用于風濕關(guān)節(jié)痛,腹水,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0.3~1兩;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湖南藥物志》
上面就是柃木的一個介紹,通過這些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柃木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于很多病癥都可以有效的緩解,但切記不要胡亂服用。
微毛柃是一種中藥材,在古代就有用微毛柃治病的先例,所以我們可以放心食用。接下來主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微毛柃的功效等。
【來源】藥材基源:為山茶科植物微毛柃的全株。
【原形態(tài)】微毛柃 灌木,高2-3mm嫩枝圓柱形,有微毛。葉互生,革質(zhì);葉柄有微毛;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長4-8cm,寬1.5-3cm,先端銳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涡裕菩郛愔?;花白色,2-5朵腋生;萼片近圓形,下面有微毛;雄花花瓣倒卵形,雄蕊15,花柱長約lmm,3深裂。果實圓球形,直徑4-5mm。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谷、溪邊、灌叢中。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祛風;消腫;解毒;止血。主風濕關(guān)節(jié)炎;肝炎;無名腫毒;燙傷;跌打損傷;外傷出血;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以上就是對中藥微毛柃的功效與作用的一些介紹,微毛柃對人體的疾病有著很好的幫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應(yīng)該根據(jù)個人的體質(zhì)情況對癥用藥,避免胡亂食用。
崗稔子成熟之后是黑色的,它看上去像是黑色的果實上開了多小花,對于喜歡養(yǎng)生的人來說,他們對于崗稔子不會陌生,因為它是非常好的泡酒的藥物。崗稔子成長期間會開花,開出的花型非常像桃花,五個花瓣,中間還有花蕊,而且也是淡淡的紅色。那做為中藥的崗稔子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
山稔子、崗稔子
【別 名】豆稔干(《廣西中藥志》),原植物桃金娘(《花鏡》),又名金絲桃(《花鏡》)、山菍(《本草求原》)、桃娘、水刀蓮、江稔、崗稔、當梨、稔子、豆稔、麥稔、山東稔、烏肚子、山多奶、多蓮、蘇園子【處方名】崗稔子
崗稔根原植物 桃金娘通常為灌木,高0.5~2米;嫩枝密被柔毛。單葉對生,革質(zhì),橢圓形或卵形,長3~6厘米,頂端圓或鈍,基部楔形或闊楔形,全緣,上面初被短柔毛,后變無毛,下面被短柔毛;離基3出脈明顯;葉柄長4~7毫米,被絨毛。夏季開花。聚傘花序腋生,具花2~3朵,總花梗略比葉柄長;苞片葉狀,但較??;萼5裂,裂片圓形,不等大,外面被絨毛;花瓣5,紫紅色,倒卵狀長圓形,外面被短柔毛,長1.3~2厘米;雄蕊多數(shù),分離,排成數(shù)輪;子房基部被絨毛。漿果壇狀,長1~1.4厘米,成熟時黑紫色;種子多數(shù)。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實。
崗稔子的功效與作用:
養(yǎng)血止血,澀腸固精。
治血虛,吐血,鼻衄,便血,痢疾,脫肛,耳鳴,遺精,血崩,帶下。
性味歸經(jīng):甘澀,平。①《本草求原》:“甘,平。”
果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
用量:內(nèi)服:煎湯,2~5錢(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
忌宜:《南寧市藥物志》:“大便秘結(jié)者忌服?!?/p>
地產(chǎn):廣東、廣西、臺灣、福建、云南、貴州、湖南等地。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秋季采取成熟的果實,曬干。
藥材:質(zhì)較硬,頂端有宿存萼片5枚及花柱之殘跡。內(nèi)有種子多數(shù),黃白色,扁平。味淡微甜,氣微香。以個大、無蟲蛀、干燥者為佳。
大家知道細葉桉葉是一種很常見的藥材,已經(jīng)有很多年的歷史了,也能夠治療很多的疾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細葉桉葉的藥用價值吧。
【來源】為桃金娘科植物 細葉桉 的 葉 。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細葉桉,又名:褐桉樹。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栽培。
【化學成份】葉和小枝中含揮發(fā)油0.5~0.9%,主要成分為1,8-桉葉素、對-聚傘花素、蒎烯、水芹烯和枯醛等。
【藥理作用】用試管內(nèi)雙倍稀釋法證明,50%細葉桉煎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濃度為1:1280)、肺炎雙球菌(1:10240)、乙型鏈球菌(1:2560)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對變形桿菌、綠膿桿菌作用較弱,對大腸桿菌無抑菌作用。
【性味】《陸川本草》:"辛苦,平。"
【功能主治】《陸川本草》:"治感冒,咳嗽,氣脹腹痛,泄瀉下痢,跌打損傷;外治毒瘡,潰瘍,并可作沖洗消毒劑。"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煎水洗。
【摘錄】《*辭典》
【出處】出自《陸川本草》
以上就是細葉桉葉的功效和作用,我們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來合理的食用細葉桉葉,以便于緩解病癥帶來的痛苦。
大葉櫻葉對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大葉櫻葉的歷史是很悠久的,并且對調(diào)理身體和治療疾病都有著很好的功效,對于養(yǎng)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大葉桂櫻的葉。
【原形態(tài)】大葉桂櫻,常綠喬木,高10-25m。小枝灰褐色至黑褐色,具皮孔,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1-2cm,粗壯,有1對扁平的基腺;托葉線形,早落;葉生寬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或?qū)掗L圓形,長10-19cm,寬4-8cm,先端急尖至短漸尖,基部寬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稍密的粗鋸齒,齒頂有黑色硬腺體;兩面無毛?;ǔ尚裕豢偁罨ㄐ騿紊?-4個簇生于葉腋,長2-6cm,被短柔毛;萼筒鐘形,萼片5裂;花瓣5,圓形,白色,無毛;雄蕊25-35;子房無毛,花柱稍短或風與雄蕊等長,有時雌蕊敗育。核果橢圓形,褐色至黑褐色,表面光滑?;ㄆ?-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1500m壓制疏密雜木林中或山谷、溝邊闊葉林下及林緣。
【化學成份】葉含山柰酚(kaempferol),蕓香甙(rutin)。
【功能主治】止痢。主痢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研末,9-15g。
【摘錄】《中華本草》
通過對大葉櫻葉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紹,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蘊含著我們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大葉櫻葉的神奇的療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嘗試一下,檢驗一下是否有效。
中藥須葉藤葉對于大多人來說已經(jīng)是很熟悉了。但實際上,了解中藥須葉藤葉的功效與作用的人并沒有多少,那么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
【來源】藥材基源:為須葉藤科植物須葉藤的葉。
【原形態(tài)】須葉藤 多年生藤本。莖的基部常木質(zhì),借葉尖的延伸卷須纏繞于其他樹上。葉片披針形,長7.5-13cm,寬0.7-2cm,無毛,葉脈多數(shù),平行;葉鞘緊接。圓錐花序頂生,寬2.5-7.5cm;花無?;蚓叨坦#厣邢阄?;苞片呈鱗片狀;花被片白色,卵狀長圓形,外輪的長約2mm,內(nèi)輪的長約2.5mm,較狹;雄蕊6,花絲伸出,長約4mm,花藥橢圓形,長約0.5mm;子房狹,棍棒狀,柱頭3,有很多乳突。果球形,熟時紅色,直徑5-6mm,內(nèi)含種子1顆?;ā⒐?-11月。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潮濕的林中。
【功能主治】斂瘡。主創(chuàng)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對于須葉藤葉的藥用價值本文就介紹到這里,其實須葉藤葉藥用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對人體有著不小的好處。大家可以試一試。